第二天下晌,太后突然传旨,宣老太太进宫,老太太慌慌张张领着二夫人去了。这一消息立即在府里传开了,在家的主子都自发地跑去福庆院等消息。太后传老太太,不会真的给顺王府和马家做媒吧?难道第一个法子没管用?

天完全暗下来,不仅马国公几个上衙的男人没回来,连老太太都没回来。马四郎嘴抿得紧紧的,谢娴儿几妯娌也是忐忑不安。孩子们也看出来大人不高兴,都老老实实坐在一旁,连熊大姐和太极都少有的老实。

又过了两刻钟,老太太才在二老爷夫妇和马三爷的陪同下回来,却不见马国公的身影。

马四郎看老太太黑着脸,更慌了,连声问道,“奶奶,难道皇上也想让朱颜嫁给孙子?我爹呢?他不会出什么事吧?”

老太太十分疲倦,坐在榻上说道,“四郎莫慌,皇上当然不会让那个搅家精嫁进咱们马家…”L

ps:谢谢亲的月票、香囊、礼物,非常感谢!

第163章 两朵桃花

老太太喝了口茶又说,“你爹无事,他是去刘府接你娘了。”

众人一愣,拒绝朱颜和接刘氏有关系吗?

这两件事对马四郎来说都是值得高兴的事,他纳闷道,“那奶奶为何如此…”不开怀?

马老太太讲了缘由:上午下了朝,马国公直接跟皇上去了养心殿。皇上听了马国公禀报石炭的事情极高兴。还金口御言说,马二郎就不必去兵部应卯了,年后直接去工部。若是他能炼制出那种好燃料,就是对朝庭作了大贡献。加上上次马二郎找到铁矿山的功劳,会给他官升三级。

接着马国公又冒似无意地讲了马四郎年龄不小了,现在正有几家想跟马府结亲,可有些家却不大好拒绝。皇上多聪明啊,闻音知雅。让马国公不必为难,他会直接给马四郎指婚。他想了想,女方就定了和佑长公主的四女荣芝楠。

“圣旨大概明天就会下来。”老太太道。

荣芝楠虽然有些小任性,但人还是不错的。母亲和佑长公主是皇上的长姐,虽然不是同母,姐弟关系却极是不错。父亲永平侯荣进,是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正二品大员,很得皇上信任。

张氏、秦氏、谢娴儿听了,连声恭喜马四郎道,“恭喜四叔了,荣四姑娘出身高贵,又容貌出众,跟四叔真是郎才女貌,天生一对。”

马四郎满脸通红,也很高兴,这个比朱颜强太多。连声笑道,“同喜,同喜。”

接着。几人又恭喜了谢娴儿。谢娴儿也跟他们笑着说“同喜”。

老太太也点头道,“这两件事的确是咱们府的大喜事。不过,…”

不知道皇上同太后是怎么说的,下晌老太太被宣进了慈宁宫,窦皇后也在那里。太后和皇后对老太太很不高兴,说话夹枪带棒。

老太太是被家里宠到大的,又是被老公爷宠到老的。连皇上对她都是礼遇有加。何偿受过这个鸟气?她连真枪真刀都不怕,更不怕她们的眼刀子和话里的机锋,也是装傻充愣拿着软刀子左右抵挡。把太后娘娘和窦皇后气得够呛。但明里又找不出她什么毛病。她们也知道皇上对这个老太太不同寻常,所以并不敢把她怎么样。

“最后,她们斥责我订的那条马家儿郎三十无子方可纳妾的家规是不贤,又说我不慈。看到大郎爹孤身一人也不知道给他找个人服侍。”老太太顿了顿,又看了众人一眼无奈地说。“太后就给大郎爹赏了个妾,是窦家的一个远亲。”

这个重磅消息就像一个冲天炮,差点没把在坐的人磞起来。

老太太看了一眼吃惊的人,又接着说。“我寻思着,一个妾,就一个玩意儿。放在那里不理她就是了。我们也该让人家太后娘娘出口气,也就同意了。哪想到…”

老太太喘了一口气。又端起茶碗喝茶,让这些听着的人急得不得了。

老太太放下茶碗又说,“哪想到,我们都出了宫门了,跟在那里候着的大郎爹和三郎爹刚碰上。皇上身边的内侍崔公公就急急忙忙赶来传皇上口谕,说皇上也才刚刚知道大郎爹身边竟然没人服侍,便把宫里的舞娘封四娘赏给了他。”

老太太终于把所有的情况都讲明白了,惊得众人的眼睛瞪得更大了。封四娘的名号响彻大江南北,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大夏朝的表演艺术家,专为外宾奉献大夏朝的独特民族艺术,跳的剑舞是国粹。听说皇上的几个叔叔、哥哥、弟弟们都讨要过她,皇上都没答应。这次皇上怎么舍得?

没想到啊没想到,为了摆脱马四郎的一段孽缘,竟然成全了马国公的两段桃花。而且,居然还被桃花王给砸中了。

“人呢?”张氏问道,“皇上和太后赏的那两个人呢?需要孙媳安排吗?”

“我已经让人直接把她们领去了正院。”老太太说道,“哎,你是儿媳妇,怎么好安排公爹的房里人?我只得让大郎爹去刘家把刘氏接回来。来了这么两个人,也不能让刘氏继续呆在娘家了。”

张氏也知道自己多嘴了,红着脸闭上了嘴。

马四郎就有些不淡定了,本来大夫人就讨了老太太和马国公的嫌,这又来了两个年青貌美的妾,那大夫人还不得被挤兑到犄角旮旯啊。是自己害了娘!想到这里,马四郎刚才的欢喜一下子跑到了九霄云外,又愁苦起来。说了句,“是我害了爹和娘。”

众人都暗道,害了刘氏倒是真的,害没害国公爷,那就另说了。至少封四娘是所有男人都喜欢的型,马国公例不例外就不知道了。

刘氏要回来,谢娴儿心里又没底起来。不知道她在折腾完那两个女人之余,还有没有精力折腾自己。不过,现如今老太太的大粗腿自己已经抱得牢牢的了,想折腾也没那么容易。

众人吃完饭都匆匆各自回了院子。过会儿刘氏肯定要来见老太太,避开她免得大家尴尬。

老太太刚回上房坐下,马国公就领着刘氏来了。刘氏憔悴多了,眼睛通红。她过来给老太太磕了头,哽咽着说道,“婆婆,您从小就疼我。请您看在我娘的份上,就再多疼疼我吧。我知错了。”

看到她这样,老太太也红了眼圈,说道,“我自然是疼你的。你儿子也这么大了,孙子都有四个了,以后所做所为要慎重,要多思多想,不要感情用事。至于那两个女人,不过是两个玩意,蹦跶不起来,你只当她们是阿猫阿狗就是了。”

刘氏听了,又用帕子抹起眼泪来。老太太便让她先回去休息休息,看看怎么安排那两个女人。

大夫人走后,老太太又问马国公道,“对那两个女人,你怎么看?”

马国公老脸一红,犹豫着说道,“儿子以为,太后赏儿子窦氏,一个原因是为了出气,另一个原因可能还是想把咱们府拉进三皇子阵营。至于封氏,皇上是不是专门派她来跟窦氏打对台的?”L

ps:谢谢亲的月票和香囊、礼物,非常感谢!今天月票是双倍哦~~呵呵

第164章 敬茶

老太太点头道,“这是最大的可能。不过君心难测,皇上的心思除了你爹能猜到一些,咱们还真猜不透。那封氏是皇上给你的,倒是不会有太大问题。可那个窦氏…”

马国公说道,“母亲放心,那个窦氏儿子肯定会倍加小心,不会让她出妖娥子。”

老太太点头道,“嗯,我也会在她周围安排些心细的人,她的一举一动都要提防。”又叹道,“你媳妇若是有二郎媳妇的一半聪明和气度,也不需要我操这个心…”

马国公红着脸说不出话。马国公走之前,老太太又把他叫住,说道,“娘对不住你,为了圆我和梨花的姐妹情谊,让你娶了刘氏。虽然刘氏犯了大错,但终归是你三个儿子的亲娘,该给的体面还是要给她。”

马国公道,“娘放心,儿子省的。”

第二天一大早,一个劲爆的消息就像冬日的冷风一样,嗖嗖地刮遍了马府每一个角落,惊得人一个哆嗦。昨晚,马国公宿在封四娘的房里了。

一说到封四娘,谢娴儿就是一阵暗笑。不知道马国公昨晚是不是真的认为她肥而不腻、入口酥软。这种感受,儿子先于老子说出来,还真是一个笑话。马国公若是知道马二郎对封四娘的这种“误评”,是不是又会给他一拍掌?

周嬷嬷见谢娴儿抿着嘴在乐着,问道,“二奶奶乐什么呢?”

谢娴儿笑道,“我在想啊,男人就是色。没条件没办法,只要有条件了,看看国公爷就知道了——猴急!”

周嬷嬷急道。“二奶奶慎言,哪有儿媳妇如此说公爹的?人家听到了要说你不孝。”

谢娴儿拉着周嬷嬷的袖子撒娇道,“我又不会出去说,只是跟嬷嬷念叨念叨。”又眨着亮晶晶的眼睛说,“我还是最最佩服爷爷,他老人家得到美女的机会多的是,可他一辈子只有奶奶一个女人。当然。奶奶有魅力也是主要的。他们才是令人羡慕的神仙眷侣。哎。好羡慕奶奶哦。”

周嬷嬷笑道,“老奴觉得二爷就像老公爷,定不会对其他女人动心。”

谢娴儿下了炕。穿上鞋子说道,“我要去做个爷爷爱吃的点心,表彰他老人家一辈子一心一意只爱一个人。”

周嬷嬷红着脸嗔道,“二奶奶如今说话越来越没个大小了。哪能这么说,也不嫌害臊。”

二人正说着。张氏身边的丫头就来了,说是大奶奶要约着谢娴儿一起去正院给大夫人请安。

对啊,婆婆回来了,又要去立规矩了。大夫人回娘家前因为不想看见谢娴儿。就一直没让她去请安。但如今大夫人回来了,又没说过不让她去请安之类的话,就不好不去了。

看来。张氏也怵大夫人,要约着她一起去壮壮胆。

谢娴儿道。“好,你回去跟大奶奶说,两刻钟后我们在岔路口碰头。”

而正院后堂东侧屋里,马四郎正在这里跟大夫人说着话。马四郎知道他娘难过,又是由于自己造成了这个结果。所以他很是觉得对不起他老娘,特地没去上学,来陪着大夫人说话。

大夫人抹着眼泪道,“你爹是个没良心的,两个狐狸精一来就把他迷得找不到北了。我算是看出来了,男人都靠不住,能靠住的只有儿子。”顿了顿,又说,“也不是每个儿子都靠得住,二郎跟你爹一样没良心,宁可相信外人都不相信娘。其实娘也是被慧丫头蒙骗了,哪有亲娘不喜亲儿子的道理?可他却是恨上娘了。以后,娘也只有指望你和你大哥了。”

马四郎劝道,“娘快别这么说,爹爹心里定是有娘的,那封四娘是皇上赏的,爹爹不敢不去理会她。娘也别这么说二哥,二哥也很不容易,从下到大,二哥的确受了些委屈…”

两人正说着,珊瑚进来禀报道,“夫人,封姨娘、窦姨娘来给您请安了,正在廊下候着。”

大夫人气得把茶碗往几上一撂,厉声说道,“让她们在外面等着,我没空。”

大夫人的乳娘刘嬷嬷劝道,“大夫人,那两个不过是个阿猫阿狗,跟她们生气不值当。”又凑过去低声在她耳边说,“您把她们晾在外面,国公爷知道了又会不高兴。还不如夫人让她们进来立规矩,也显得夫人大度,能容人,到时国公爷还会赞您一声贤惠。”

大夫人在刘家的这几个月已经呆得有些怕了,危机感特别重,生怕把丈夫惹怒了再把她撵回去。听了刘嬷嬷的劝,便坐直身子道,“让她们进来吧。”

丫头把软帘挑开,走进来两个窈窕女子。一个穿的桃红袄裙,一个穿的水红袄裙,打扮的倒是中规中矩。具是明眸皓齿,正当韶华。哪怕穿的是小袄棉裙,也遮挡不住她们的曼妙身姿。特别那个穿桃红袄裙的,两眼含春,红艳艳的小嘴儿丰满水润,一看就是才被爱情滋润过的。让大夫人看了更是暗恼不已。

两人跪下磕了头,接过丫头手中的茶碗。穿桃红袄裙的女子说,“妾封氏,给夫人敬茶。”

另一个穿水红袄裙的说,“妾窦氏,给夫人敬茶。”

声音如黄莺般婉转动听。

大夫人也想做贤妻,可看到这两个狐狸精如此妍丽,就是自己年轻的时候也差得多,什么贤妻、贤惠又丢在了脑后,恨不得一脚把她们卷出去。刘嬷嬷看大夫人愣在那里不说话,眼睛里喷着火,悄悄拉了拉她。大夫人才把恨意压下,依次接过茶碗碰都没碰一下,就撂在几上。说道,“起来吧,记着以后好好服侍爷。”

两位姨娘答应着站起身。一旁的珊瑚托着装了两支金簪的托盘过来,封姨娘和窦姨娘一人取了一支。

大夫人看了看不自在的儿子,对她们说,“你们先回吧。”又对李嬷嬷说,“你也跟她们一起去小院,把咱们府的规矩说一说。省得她们不懂礼,招了爷的怨。”

这位李嬷嬷之前是内院管事,大夫人的管家权被老太太夺了后,李嬷嬷的内院管事也被夺了,现在只在大夫人院内听差。L

ps:谢谢亲的月票和礼物,非常感谢!

第165章 赐婚

谢娴儿把显哥儿和太极、熊大姐打发去福庆院,自己领着真哥儿和领着平哥儿的张氏碰头,一起去正院请安。

还没到正院,就看见李嬷嬷陪着两个眼生的丽人走过来。

谢娴儿、张氏猜出这两人就是封四娘和窦晓露,当真是春花秋月,各有风姿。只是穿桃红袄裙的女人更妍丽些,穿水红袄裙的女人更妩媚些。

老马哥人到中年,没想到还能有这般艳福。只不知这艳福他享用得安心不安心,至少窦氏他肯定不敢掉以轻心。

碰面时,封姨娘和窦姨娘还给谢娴儿和张氏曲膝行了礼。

大夫人看着眼前的张氏和谢氏,想给个笑脸都给不出。按理说这两个都是她的嫡亲儿媳,可是看到她们,她心里就是不舒坦。

一个是白眼狼,枉自自己多年来如此疼爱于她。自己一失势,便紧贴老太太,抓着管家权不放。上次去刘府看望自己竟然一毛不拔,害得自己被刘家人取笑。

一个更是碍了她的眼,明明是败德不要脸面的女人,却不知怎么得了老太太的青眼,蛊惑得傻二郎也不认亲娘。特别是昨晚听说她的私库被卖了许多东西,为的是填补洪氏嫁妆的窟窿,更是像挖了她的心一样难受和难堪。她充分相信,二儿子无肺无心,这事肯定又是谢氏捅上去的。

好在被她从小宠到大的平哥儿响亮地叫了声“奶奶”,让她好过了些。

大夫人招手把平哥儿叫过去搂在怀里百般抚爱,对真哥儿叫的“奶奶”只鼻子“嗯”了声。

谢娴儿见真哥儿抿着嘴低下头,把他拉到自己怀里,亲了亲他的小脸蛋。冲着他耳朵小声说了句,“娘喜欢你。”

真哥儿看看谢娴儿,涌上眼圈的眼泪也忍了回去,使劲点了点头。马四郎又把真哥儿叫过去,低声跟他说着话。

大夫人跟平哥儿腻味够了,又问了几句张氏家里的事情,张氏如实禀了。

大夫人冷哼道。“都快过年了。这些东西还没准备好。我之前是怎么教你的?也能由着那几个婆子耍滑推诿?早该拿出主子的款,让人几大板子打上去。你就这么肉叽叽的,怎么拿出魄力管家?”

张氏满脸通红。她如今是夹心饼,奶奶让她继续管家,可婆婆明显不想让她管。

马四郎见大夫人这样直摇头。他才劝了她在院子里好好享清福,只一心孝敬好爷爷奶奶。想办法再把爹的心拢过来,可她就是听不进。

马四郎起身说道。“时辰不早了,咱们去给奶奶请安吧。”

一群人又去了福庆院。大夫人同马四爷走在前面,张氏和谢娴儿牵着两个孩子走在后面。

守着门口的丫头见他们来了,先大声向屋里禀报了声“大夫人、四爷、大奶奶、二奶奶来了”。就把门帘挑开。

大夫人领头进了上房,却一头撞在了一座小山上,仔细一看竟是头穿红挂绿的大熊瞎子。它正冲她张着嘴。呲着牙,大长舌头一伸一缩的。

大夫人吓得魂飞魄散。尖叫着向后仰去,被紧跟进来的马四郎搂住。

马四郎搂着浑身发抖尖叫不已的大夫人说,“娘不怕,熊大姐如今是咱们家的人。它跟太极一样,听话得紧,不会伤人。”

跟进来的张氏也赶紧上前去扶着大夫人,轻声安慰着。谢娴儿没去假惺惺,她看见太极在熊大姐的身后笑得浑身乱颤,口水流了一地。猜到是它捣鬼,便狠狠瞪了它一眼。大夫人无事还好,若真被吓出个好歹,熊大姐岂不是又会被送回庄子?这是因小失大!

东侧屋的老太太及二夫人婆媳听见厅屋里的动静,都走了出来。老太太笑道,“四郎说得不错,老大媳妇不要惊慌。咱家的宝贝儿乖得紧,不会伤人,它定是同你开玩笑呐。”说完也不赞同地看了眼拿爪子捂着嘴乐的太极一眼。

老太太的气场足,她一瞪眼,太极赶紧闭上嘴巴躲进了椅子下面。

大夫人听众人都这么说,才住了嘴,战战兢兢看了眼熊瞎子,见它已经坐去了多宝阁的旁边。这熊瞎子的确没有伤人之意,才定了定心。

老公爷看熊大姐垂头丧气地坐在了地上,不高兴了,骂道,“老大的媳妇咋这么讨嫌,叫这么大声,把宝贝儿吓着咋办?去,去,去回家。”

大夫人听了,不觉又委屈起来。从昨晚到今天的憋屈、难堪都涌上心头,拿着帕子哭了起来。

二夫人去搀着大夫人的胳膊,把她扶进了东侧屋,老夫人也跟了进去,几人在屋里悄悄说着话。剩下的人不好跟进去,都在厅屋里坐着闲谈。

熊大姐还不知道自己被太极利用了一把,又跟老公爷及几个孩子玩闹起来。

这时外院有人来报,国公爷和二老爷都已回了外院,说是圣旨快到了,让马四郎和众女眷收拾好去外院,准备接旨。

这里的人,除了孩子们,就只有马四爷和谢娴儿是白身,其他人都有诰命在身,只是品级不一样。

众人换了衣裳来到外院,老太爷和马国公、二老爷打头,其他人都在后面,跪下接了旨。不出所料,是皇上赐婚誉国公府马四郎和和佑长公主府荣四姑娘,而且还封荣四姑娘为荣兴县主。

这是皇上赐婚,荣四姑娘又出身宗室,必须要把他们的事办体面了。荣四姑娘翻年二月份满十四岁,要等到后年及茾才能成亲。

因是赐婚,纳采、问名、纳吉就可以免了,但纳征和请期这两个程序肯定要走。这些就定于年后开始,但现在该准备的就要准备了,张氏和老太太开始忙着张罗起来。

谢娴儿则开始忙着写游乐园的规划和带孩子,兼着听些小道消息。据说,马国公连着在封姨娘屋里歇了三晚上,第四天才去了窦姨娘屋里歇了一天,然后就去了外院歇息。

还听说,封姨娘颇有些傲气,除了给大夫人请安,只在自己院子里呆着,又不爱搭理人。而窦氏却是个伶俐人儿,不仅常常做些线孝敬大夫人,还像丫头一样给她端茶倒水,态度恭敬又极温柔,深得大夫人的满意。L

ps:谢谢亲的月票和打赏,谢谢似水的人生的桃花扇,亲成了文文的第二个舵主,谢谢!谢谢众多亲的关心和爱护,谢谢洳心的热心,谢谢亲们的正版订阅,再次感谢!!!今天复更,这几天暂时只能一更,以后会双更。

第166章 捷报

随着年味越来越浓,张氏也越来越忙。不光要忙着府里的各项事务,以及马四郎的婚事,还要忙着应付大夫人。

皇上赐婚马四郎和荣芝楠,大夫人可谓喜疯了,她也怕马四郎娶个骄横跋扈的贵女,不仅害了儿子,自己也要被折腾。虽说凭着四郎的家世才貌,自己足够跟皇上、王爷做亲家。但尚了公主就等于请回了一位老祖宗,得全家人供着。若是娶了朱颜那样的郡主,自己最疼爱的四儿子这辈子就跟幸福沾不上边了。

而荣芝楠符合了她的一切要求,出身宗室,身份高贵,极得皇上疼爱,但还没高到能把当权的誉国公府不放在眼里的程度。有个这样的儿媳妇,既给她长脸,也能孝顺她。

这桩婚事是府里的大事,虽说是后年才成亲,年头年尾这么一算,也就只有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准备。张氏要忙着筹备婚事,而此时已到年关,府里的事务更多,她两头忙,忙得晕头转向。老太太帮她忙乎了两天,也头痛起来。便让二夫人协助她管中馈,还把身边的王嬷嬷暂时拨给张氏,协助她筹备婚事,美其名曰给她找了两个好助手。

大夫人先还以为老太太能让张氏把主持中馈的权力还给她,不仅在想该如何假意推脱一番,还私下让她那几个被撵出权力中心的心腹做好上岗前的准备。结果老太太提都没提她,直接让二夫人和王婆子帮张氏分管。张氏竟然痛快地答应下来,没有帮她说一句好话。

大夫人暗脑不已,气得回去就把她那个宝贝粉瓷茶碗砸得粉碎。老太太她没办法,折腾儿媳妇还是做得到。所以。她每天至少要找借口把张氏叫去正院三、四次,话也说得不好听,张氏有苦说不出,只得暗自流泪。

大夫人折腾张氏这事老太太也知道,但婆婆让儿媳妇去院子里立立规矩训训话,是应该的,是正份儿。她也不好阻拦。不过。这个儿媳妇她算是彻底放弃了,原来教了那么多都当耳旁风,现在她连教都懒得教。

还是马四郎听了些风声。跑来正院劝大夫人道,“娘,你这么对大嫂,奶奶和爹知道了都会不高兴的。你难道还没看出来。奶奶现在连话都跟你说得少了,爹更是难得来正院一趟。你再这样。会把他们越推越远的。”

大夫人委屈极了,红着眼圈说道,“你爹如今是帮谁都不帮我,在他眼里。谁都对,只有我不对。你奶也看我不顺眼,忘了她在我娘死前的承诺。现在。连你都来数落我,这让我活着还有什么想头?”说着哭了起来。“你们什么也不让我做,难道真愿意让我去跟那两个恶心的妾室斗?娘就是再傻,也知道天天想着跟妾斗,跟妾争,掉了我的身价。你爹口口声声说给我体面,可我回来这么久了,他只来了正院一次,坐了不到一刻钟,还是训斥我不该对那两个妾有远有近。娘真为难,对那些小妇们不好,是我不贤。对那些小妇们好了,还怨我没有一碗水端平…”

马四郎听了直摇头,他就是没有亲耳听到他爹说的话,也明白他爹是不想让她跟窦氏走得太近,却又不敢明说。怕她无意中把这话说出来被窦氏知道了,再传给太后和窦皇后听。可娘却这么曲解。原来他娘不算顶聪明,但还不算太糊涂,如今她是怎么了?

他叹了几口气,伸出手拉着大夫人劝道,“娘,我奶说了很多次,那两个女人就是两个玩意儿,娘根本不需要在她们身上多费心。既然爹不让你去多理会她们,你听爹的就是了,为这事生气不值当。”

大夫人继续哭诉道,“娘也不想把心思放在那两个玩意儿身上,可让我天天闲着干什么?方哥儿被老太太接去了,连我多跟他说两句话你爹和你奶都不高兴。我想把平哥儿接来跟前养,你爹也不同意。他们这是防着我,怕我把孙子们带歪了。娘说了多少次,娘是被慧丫头蒙骗了,娘没有和着外人整自己的儿子孙子,娘没有那么不堪…”

马四郎听了也难受,有些大错一旦铸成就抱恨终生。如今在奶奶和爹的眼里,他娘就是蠢笨、不贤、贪婪、罔顾他人性命的恶人,她是彻底失去婆婆和丈夫的心,永远也回不到以前了。她如果老老实实不折腾,为了儿孙们的体面,或许这个府里还会有她的一席之地。若是她再折腾得超过了老太太和马国公的底线,她在这家里就彻底呆不下去了。

老太太的手段有多强硬,外人都清楚,几乎没有人敢惹她。自建朝以来,敢拎着鞭子打朝庭一品大员、二品大员的,除了皇上,就是这位老太太了。唯有她胆子肥,每每忤逆。她咋不想想,她娘的那点情谊已经被她折腾得所剩无几了。

马四郎又劝道,“你原来的确做了些让我奶和我爹极其不满意的错事,娘不要不承认,儿子也认为你那么做不对。谭锦慧害死了先二嫂,这是不争的事实。她敢那么做,既是你纵容的结果,也是她摸透了你的心思。所以,我奶、我爹、我二哥生你的气,暂时夺了你的管家权,连儿子都觉得应该。”

大夫人听了哭得更凶了,“枉我如此疼爱你,你竟然也帮着他们来气娘。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你怎么能这么说我?”

马四郎道,“可是,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也是不孝啊。若是儿子再不把话说清楚,让娘继续错下去,那才真是害了娘…娘,你就听儿子一句劝,暂且静一静,无事做做针线。给爹做些衣裳,爹也会高兴。最好再给爷爷奶奶做些小东西,也是你的一份孝心。你看看二嫂,爷爷、奶奶的好些东西都是她亲自做的,也不怪他们偏疼二嫂些…”

一提起谢娴儿,大夫人突然有了个想法,也不哭了,拉着马四郎的手说道,“好孩子,你能不能去跟你奶说一声,让真哥儿跟我着过。我是真哥儿的亲奶,谢氏是后娘,后娘哪有亲奶亲?我这个院子这么大,只我一个主子太冷清了,我想有个孩子养在跟前,也不至于太无聊。”

马四郎吓一跳,若是把真哥儿弄到正院来,先不说别人,马二郎肯定不会干。他娘还不知道,如今的二哥跟原来可不一样了,不会让她随意拿捏和糊弄。

马四郎又劝了好半天,劝得口干舌躁,才暂时打消了大夫人想把真哥儿弄过来养的想法。他出了正院,想了想,还是去了福利院,想在老太太面前帮他娘争取个什么差事做,省得她闲得难受折腾家里的人。

老太太听了,也觉得马四郎说的有道理。让刘氏闲得整天瞎琢磨,还不如找些事给她做。但让她管内院的事,就要听张氏的分派,她肯定不愿意。想了想,说道,“来咱们家游乐园玩的客人就没断过,年前年后,来人肯定会更多。原来都是让你三嫂陪着,现在你三嫂的肚子也越来越大,就让你娘专门负责陪客吧。”

转眼到了腊月二十五,马二郎回来了。他虽然风尘仆仆,眼睛通红,但精神极佳。在谢娴儿看来,就像前世吃过兴奋剂那种。他直接去了福利院,带了一大车烧好的焦炭,还带了几把好钢打出来的武器,以及一些钢坯。

老太太也懂武器,她吃惊地听马二郎讲解着,激动的热血沸腾。千锤百炼,百炼成钢,一块生铁要想成为好钢,那要经过上百次的锻打。一把宝刀,有时候要耗尽铸剑大师的毕生精力,还要适时地吸收日月精华才能打成。

而用这种焦炭炼出的生铁,再经冶炼就成了好钢。用这种好钢打造的武器,不仅锋利,还韧性强,耐磨,把把都是宝刀。

最最关键的是,他们还用了个什么“流水线”,一天的功夫能锻打几十上百把宝刀不成问题。

马国公和二老爷、三爷回来后,更是兴奋。马国公满脸发光,激动地说道,“今天下午,皇上刚刚收到边关八百里加急捷报,谢大帅带领的军队前一个月才跟突厥大打了一仗,我军大获全胜,现在两军已呈胶着状态。这次能取得胜利,关键是他们从军营中挑选了些身强力壮,会武功的汉子组建了一个飞虎营。由卫国侯府的霍二郎任军尉,咱家大郎和谢亲家大郎任左右军副尉。飞虎营的二十个精兵配备了咱家二郎送给他们的上好兵器,由霍小将军亲自训练阵法。在两军短兵相接时,手握宝刀宝斧等兵器的精兵突然从阵中冲至前排,将敌人手中的兵器砍断,紧跟着飞虎营的壮汉们对手无兵器的突厥士兵一阵乱砍,敌军根本没有招架之力。这一仗,突厥军大败,我军飞虎营以极小的伤亡代价重创了不可一世的突厥猎豹营,一举扭转了我军的被动局面…”L

ps:谢谢亲的月票和平安符、礼物,谢谢似水的人生的五张评价票,谢谢vyt的桃花扇,谢谢所有支持文文的亲。感谢!

第167章 锦上添花

老太太道,“冬天冷,生铁打的武器更易折断,若是现在我军大规模的用这种兵器,那可就所向披靡了。”

马国爷点头道,“娘说的是,这次咱们家二郎可是为朝庭立下奇功了。”说完,赞赏地看了几眼马二郎,颇有吾家有儿初长成的感觉。

老太太则是赞许地看着谢娴儿说,“二郎为朝庭立下的这份奇功里,二郎媳妇至少占一半。”

老太太的思想还挺先进,懂得“军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的道理。

马二郎实诚地说道,“不对,一大半的功劳是丫头的。”

谢娴儿可不愿意把这个功劳揽到自己身上,不好解释自己一个深闺里的女子,怎么可能懂得那么多的冶炼技术。至于“梦中学艺”的事情,忽悠忽悠马二郎还可以,不好拿出来忽悠别人。

赶紧说道,“二爷客气了,石炭是熊大姐找到的,焦炭和好钢是二爷领着玉铁的人弄出来的。实在要说我有功劳,那也只是给二爷提供了一个做事的场地和机会。当不得奶奶和二爷如此夸赞。”

二老爷哈哈笑道,“不管是二郎,还是二郎媳妇,反正都是我们马家的人。这次,你们为朝庭立了奇功,也为咱们马家挣了脸面。”

马国公点头道,“二弟说得对,二郎媳妇也不用过谦,你的好我们长辈都看在眼里。”又对老太太说,“我们赶紧吃饭,我要带着二郎和焦炭、武器、钢坯去宫里求见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