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唐暖因为心虚和愧疚,更是时常陪在母亲,何氏倒是没有多想什么,只以为唐暖是因为唐承的事情怕她难受才会如此,毕竟这个女儿一向贴心。

唐老爷子知道后,指着唐远山怒斥道,“这不是胡闹吗!”

唐青康也皱着眉头说道,“太不安全了,暖姐儿年纪这么小,独自出门还是那种地方,太过危险。”

唐远山说道,“只要你们能和暖姐儿说通。”

这话一出,唐青康愣了一下苦笑不再说话,唐老爷子端着茶喝了一口,再无刚刚的怒色说道,“既然暖姐儿要去就去吧。”

“父亲。”唐青康诧异地看向唐老爷子,差点问唐老爷子是不是年纪大了昏了头,“你是怎么想的?”

唐老爷子瞪了唐青康一眼说道,“你十四岁的时候非要背着包袱去浪荡江湖什么劫富济贫行侠仗义,我阻止你了?”

唐青康脸一红说道,“父亲!你不是说不再提这件事吗?”

那时候他年少无知,看了几本游侠传心中羡慕,就想去混江湖,谁知道还没出去五天,就被人骗光了行李,就连人都被人抓住准备卖掉了,最后硬生生被关起来饿了三天,唐老爷子才带人把他救了出去,其实唐老爷子一直派人跟着他的,只不过存心让他吃点苦头,只要没有生命危险就不让人救他,若不是唐老夫人开口了,恐怕他还要再被饿几天,按照唐老爷子的说法吗,反正饿不死每天不是有个干窝头垫着。

这件事让唐青康受了教训,再有事的时候,都是三思而后行,挨饿的滋味真难受了,本来这事情就丢脸,唐老爷子也答应不再别人面前提起了,谁想到今天竟然在唐远山面前说了起来,果然就见唐远山憋着笑,表情都有些扭曲了。

唐老爷子嘘嘘握拳咳嗽了一声说道,“好了,这件事出了这个门你们都忘记吧,我就是想告诉你们,当初我不拦着你们做蠢事,今天我也不会拦着乖孙女的,我们做长辈的,能做的并不是阻止孩子们,而是帮他们解决后患。”

唐远山叹了口气说道,“暖姐儿自幼是个有主意的,有我们这些长辈看顾着,总归是在眼皮子底下也安全些,免得她自己偷偷跑了。”

唐青康还想说什么,就听唐远山问道,“如果哥你有办法说服暖姐儿,我当然不乐意她离京,我恨不得还天天把暖姐儿护在怀里。”

唐老爷子说道,“行了,暖姐儿去一趟也好,早点看清楚也好,若是不合适,想来暖姐儿也不会在那里多留,若真的合适了,也提前相处磨合一番。”

唐青康也不再说什么,若是换成家中的几个臭小子,他们才不会有这么多犹豫,唐家数十年,才得了这么一个姑娘,一直如珠如宝的护着,可是真正的宠爱并不该一直把孩子护在怀里,毕竟以后的生活更多的是孩子们自己过的。

三个人达成了共识,却不由自主叹了口气,“暖姐儿怎么这么快就长大了呢。”

也不知道唐承是怎么和唐老爷子说的,最终唐老爷子同意了唐承的事情,却没有让他跟着送辎重的部队走的意思,而是让他自己走,身边倒是安排了四个人护着,到了清河关后也不能用唐家的名义,唐承明白这是一个考验,什么也没有说就回去收拾东西了。

唐远山倒是交代了唐承不少事情,何氏连夜给唐承做了几身衣服和鞋子,都是细棉的料子,不起眼但是穿上很舒服,唐暖也准备了不少常用的药丸给唐承,伯母赵氏偷偷塞给了唐承一个小印章,在所有赵家的铺子都可以直接调动一万两以下的货物或者银钱,赵家虽是商户人家可是名声极好,做生意更是公道,大江南北都有赵家的铺子,而赵氏是赵家嫁的最好的,若不是当初赵家当家在唐老爷子遭难的时候救过他,赵氏也嫁不了唐青康。

赵家嫁过来的时候,本来就心中慌乱,虽然自小家中就花大价钱请了宫中出来的教养嬷嬷来教导她,又让她读书识字,可是两家的家世相差太多了,谁知道嫁过来后却发现唐家的家教极好,不说唐青康如何,就是唐老爷子和唐老夫人对她也格外照顾,唐远山这个做小叔的对她更是尊重有加。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都是相互处出来的,赵氏早就把唐家人当成真正的亲人了,而唐承这几个孩子,也是她看着长大的,和自己的孩子没什么区别,赵氏给唐承的印章很珍贵,就算是在赵家也没有几个人有,若不是赵氏嫁给了唐青康,在离家前祖父也不会把这个印章交给她,赵氏一直没有用过,如今却交给了唐承,还仔细把用法告诉了他。

唐承自然知道这东西的珍贵,本想推辞就听赵氏说道,“你们几个孩子,我都当成自己亲生的一般,我的东西自然是要留给你们几个孩子的,你的两个哥哥用不到,如今就轮到了你,该用就用,赵家别的没有银钱却不少,记着一句话,能用银子解决的事情都算不得什么大事。”

唐青康也说道,“既然是你伯母给的就拿着吧,那边人荒马乱的,万事安全为上。”

唐承这才把印章接下,说道,“伯母,我会慎重用的。”

赵氏笑道,“我知你是个稳重的孩子,真到用的时候千万不要犹豫。”

“是。”唐承应了下来。

唐暖说道,“三哥,万事安全为主。”

唐承拍了拍唐暖的头,把她的头发都给弄乱了,才笑道,“放心。”

何氏给唐承整理了一下衣服说道,“出门在外不比在家中,做事之前多考虑一下,记得我们还在家中等着你。”

唐承点头,唐青康和唐远山没再说什么,该交代的已经交代完了,唐老爷子没多说什么,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唐承眼睛微红,这不是他第一次离开家,可是这一次却和以往都不同。

唐老夫人的声音很温和,提醒道,“早点出发吧。”

“好。”唐承的声音有些哑,“妹妹,我会帮你看着子恒的。”

唐暖应了一声。

唐承身边有唐老爷子特意安排的护卫,还有一个打杂的小厮,小厮也是专门选出来的,身手灵活最擅长偷蒙拐骗了。

唐远山搂住儿子,手在他背上拍了拍说道,“走吧。”

何氏的眼睛红了,可强忍着没有流泪,唐暖靠在何氏的身边,何氏忍不住握着唐暖的手。

唐承刚准备离开,忽然一辆马车过来了,几个人都看了过去,马车还没停稳,就见一个少女从里面出来,下车的时候身子还踉跄了下,差点摔倒,唐暖惊讶地看着少女说道,“文姐姐,你怎么来了?”

来的正是文竹先生的孙女文辰欣,除了她意外还有文奕德,唐承也叫道,“昌予。”

文奕德快步走了过来,说道,“来送送你,差点就赶不上了。”

文辰欣也走了过来,唐暖注意到她穿了一身正装格外的讲究,若只是出门绝不会如此,文辰欣脸颊嫣红,对着唐暖点了点头并没说话,而是看着唐承,文奕德拍了拍唐承的肩膀低声说道,“其实我是陪我妹妹来的。”

唐承诧异地看向了文辰欣,倒是唐老夫人心中明白了过来,说道,“好了,让他们几个小辈告别吧,我们先回去。”

唐老爷子想了一下文家的情况,心中得意果然是自家孙子,这么快就把文老头的孙女骗过来了,看来他很快就要有另一个孙媳妇了。

唐老夫人在唐家很有威望,唐青康他们对视了一眼也就跟在他们身后进去了,唐暖本想跟着进去,却被何氏留下来了,关于自家儿子的事情,何氏格外关系,她等着唐暖看完以后回去告诉她。

文辰欣也抓住了唐暖的胳膊,若不是知道唐承这一去怕是要几年不回来,她也不会这般匆匆忙忙赶了过来,可是那些勇气在看见唐承的时候已经用完了,此时满脸羞涩,文奕德看着文辰欣说道,“还要进宫呢,怕是母亲正在府中着急。”

唐承如果再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就是傻子了,此时难免有些尴尬,文辰欣深吸了一口气,满脸通红地把一个香囊塞在了唐承的手里,“你愿意让我等你回来吗?”她的声音很小,带着几分惶恐和羞涩。

“你……”唐承看着文辰欣,想到祖父的态度,怕是赞同的,而且他……并不讨厌文辰欣,更欣赏她有这般的勇气,手握紧了香囊然后放进了怀里,从脖子上取下了随身的玉佩,这样的玉佩每个唐家人在出生的时候都由长辈给他们挂在身上,当遇上想要共度一生的人时,就可以取下当做信物。

唐承把玉佩放到了文辰欣手里说道,“我让母亲去提亲。”这般私下交换信物,对文辰欣名声有碍,但是两个人定亲后,就没什么问题了。

文辰欣红着眼睛使劲点头,说道,“我等你回来。”

唐承伸手轻轻擦去了文辰欣眼角的泪,“我会回来的。”

第三十四章

唐承不再耽误,握着拳头和文奕德的拳头碰了一下,就翻身上马看向了唐暖说道,“乖乖在家等着,我会给你写信的,记得和母亲说与文家的事情。”

唐暖应了下来,“知道了,三哥。”

“恩。”唐承最后看了文辰欣一眼,“保重。”

文辰欣说道,“你也是。”

唐承不再说话,直接带着人离开了。

文辰欣呆呆地看着唐承离开的方向,手紧紧握着那块玉佩,唐暖看了看文辰欣又看了看唐承的背影,因为她马上也要去清河关,所以并没有多少离别的伤感。

等已经看不见唐承他们,文奕德提醒道,“妹妹,我们该走了。”

文辰欣他们今日本来是要进宫的,忽然得知了唐承离开的消息,这才什么也顾不上就催着文奕德带着她来了,此时再不回去就真的晚了,唐暖闻言也说道,“文姐姐你就回去吧,我会提醒母亲,让她去和府上提亲的。”

“记得了啊。”文辰欣虽然有些害羞,还是说道。

唐暖点头,“我一回去就说。”

文奕德对着唐暖点了下头,就扶着文辰欣上马车,文辰欣说道,“暖姐儿快回去吧。”

“好。”虽然这么答应,可是唐暖还是等文辰欣他们离开了才回去了。

因为文辰欣的事情,倒是使得唐承离开的那种离愁清减了不少,唐老夫人见到唐暖就招手让她到了身边问道,“你三哥可让你带什么话来?”

“祖母真厉害,掐指一算就什么都知道了。”唐暖走了过去,笑盈盈地说道,“三哥说让母亲去替他提亲。”

唐远山笑骂道,“这小子手脚倒是挺快。”

何氏眼中也有几分喜色,看向了唐老夫人,唐老夫人说道,“明日还是我去。”

言下之意是同意这门亲事的,唐老爷子见没什么事情了,就站起身说道,“行了,这些事情你们商量吧,暖姐儿跟我过来。”

唐远山也说道,“我也走了。”

唐青康对这些也没什么兴趣,跟在唐远山身后一并出去了。

唐暖咬了下唇,她知道父亲已经把事情和祖父说了,怕是今日祖父就要和她说这件事,唐暖跟在唐老爷子身后往后院走去,何氏有些疑惑地看了一眼,见女儿脸上还带着笑容,就不再注意了,唐老爷子经常和唐暖下棋聊天,他们都已经习惯了,所以何氏并没多想。

到了后院,唐老爷子说道,“坐下吧。”

唐暖坐在了唐老爷子的对面,丫环端了茶水,唐老爷子挥手让人都退下,唐暖给唐老爷子倒了杯茶,唐老爷子端着喝了一口说道,“我的乖孙女也长大了。”

“祖父。”唐暖小声叫道。

唐老爷子叹了口气,说道,“你准备去清河关做什么?”

“我准备先住在清河关。”唐暖早已经想好了,“我想打听一下韩景的事情,若是这个人做到了承诺的话,我就在清河关陪他两年,若是没有做到,我就回来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我也知道了。”

唐老爷子说道,“同富贵共患难,想去便去吧。”

唐暖说道,“谢谢祖父。”

唐老爷子拍了拍唐暖的手,“一定要注意安全知道吗?”

“是。”唐暖脆声应下。

唐老爷子说道,“记住,你身后永远站着我们这些长辈,老夫年纪虽大,可还能动弹,若是谁敢欺负了老夫的孙女,老夫定不轻饶。”

唐暖强忍着泪意使劲点头,“祖父,我记得了。”

唐老爷子说道,“行了,回去吧等忙完了你三哥定亲的事情,我就与众人说你去楠哥儿那。”

唐暖开口道,“是孙女任性了。”

唐老爷子哈哈笑了一下并不在意,“我们唐家人啊,谁没做过那么一两件蠢事。”

次日唐老夫人就带着两个儿媳去了文家,为唐承求娶文辰欣,谁知道刚到文家,就发现文家死气沉沉的,唐老夫人眉头微微皱起,何氏心中慌乱,见到文老夫人,唐老夫人就问道,“这是怎么了?”

文老夫人说道,“并没什么大事。”挥了挥手让屋中伺候的人都退了下去,昨日的事情她已经知道了,若不是……和唐家是一桩好姻缘啊,可惜的是,有些事情已经轮不到他们做主了。

唐老夫人并没有说话,倒是文辰欣的母亲低声哭了起来,文老夫人斥道,“像什么话,再说还没有定下来呢!”

“这是怎么了?”唐老夫人终是问道。

文老夫人也没有瞒着的意思,说道,“昨日皇后叫了我们进宫说话。”

“莫不是三皇子……”唐老夫人说道。

文老夫人点头,“这事情并非没有转圜的余地。”说完就看向了唐老夫人,“皇后并没有直言是欣丫头,只是提了三皇子到了该娶妻的年龄,又问了欣丫头的事情。”虽然没有明说,可是意思已经明白了。

文辰欣的母亲赶紧说道,“其实这次不仅请了我们文家,还请了别的几家人,想来皇后还没有最终决定,还在挑选。”

赵氏没有开口,只是看了何氏一眼,她已经明白了文家人的意思,若是挑明了唐承和文辰欣的事情,那文辰欣自然不可能再当什么皇子妃,可是这般一来,唐家就把皇后给得罪了,说不得延帝也要记恨,他们家并不想把姑娘嫁进宫中,可是只有他们家的意思是不够的。

文老夫人说道,“因为不知你们的想法,昨日在皇后宫中我们并没有提玉佩的事情。”说着文老夫人看向了儿媳。

文辰欣的母亲从丫环手中接过一个锦盒,起身亲自递到了唐老夫人手边,就见唐老夫人笑了一下,伸手一推说道,“给出去的东西,哪里有要回来的。”

“老夫人……”文辰欣的母亲面上露出惊喜,猛地扭头看向了文老夫人。

刚刚还能淡定的文老夫人也是松了一口气,既然已经决定了,唐老夫人就不准备留下什么余地,说道,“我已经把承哥儿的庚帖带来了。”

文老夫人刚点头,文辰欣的母亲就赶紧收了装着玉佩的锦盒,又拿出了文辰欣的庚帖。

文辰欣出来的时候,面上满是喜色,可是眼睛是红肿的,明显哭了一夜的样子,何氏上前握着文辰欣的手说道,“承哥儿他们都走了,就剩下暖姐儿了,难免有些孤单了些,欣姐儿以后没事常来玩。”

“谢谢伯母。”文辰欣吸了吸鼻子说道。

既然唐老夫人已经下了决定,那么文辰欣以后就是自家儿媳妇了,自然是要对她好些的,取下玉镯戴在了文辰欣的腕上,握着她的手轻声安抚着。

交换了庚帖,又说了一会话,唐老夫人就带着两个儿媳妇走了,文辰欣这才惊呼一声,直接扑过去打开了装着玉佩的锦盒,然后把玉佩握在手里忍不住哭了起来,文老夫人沉声说道,“要记住唐家的这些恩情知道吗?”

“是,孙女定会孝敬公婆,对唐家所有人友爱的。”文辰欣边哭边说道。

唐府的马车里,何氏问道,“母亲,这门亲事会不会对家里……不太好?”

唐老夫人说道,“无碍的,恐怕陛下也不想三皇子结这门亲事,而且皇后有些贪心不足了。”

宫中有太子,可是太子不得延帝的喜欢,皇后所出的两子,二皇子刚刚做了蠢事,三皇子和四皇子平庸,延帝偏爱熹妃所出的六皇子,不管是处理政事还是在书房接见大臣,都是把六皇子带在身边的,可谓是言传身教,延帝到底什么意思,众人心中已经明白了,可是太子并无大错,朝臣们也不会同意废太子。

延帝想要废太子捧六皇子,自然不会让皇后所出的两子势力太强,否则就算太子被废也轮不到六皇子了。

那次猎场的事情,真相到底是什么,唐老太爷和唐老夫人也已经知道了,猎场的事情就有二皇子的手笔在里面,二皇子被想弄个假的被行刺的架势,可是谁曾想计划被别人知道了,直接利用假的行刺变成了真的,若不是有唐承他们在,恐怕二皇子早就死在自己的愚蠢之下。

最重要的一点,皇后还偏偏想从众多世家中选出一个最合适的,难不成世家的姑娘没有自尊吗?恐怕这次不仅是文家,有不少人家的姑娘都要直接定亲了,所以唐家和文家的事情根本不显眼。

得罪了皇后又怎么样?等二皇子或者三皇子成为了太子再说。

刚刚唐老夫人解释那一句主要是告诉赵氏的,免得赵氏心中有间隙。

赵氏开口道,“我瞧着文家姑娘长得很漂亮,承哥儿倒是好福气。”言下之意是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何氏轻轻握着赵氏的手,并没有道谢,可是以后有机会她定是要报答的。

等回到唐府,唐老夫人就把事情和唐老爷子说了,唐老爷子根本不在意,说道,“行了,这事情做的不错,我明日直接去与陛下说就是了,说不得还能得不少赏赐。”

见唐老爷子这般说,何氏才真正松了一口气,心中满是喜悦了,她几个孩子的亲事都已经定下来了,聘礼和嫁妆都要准备起来,这样的忙碌是何氏最喜欢的,而且一看文家姑娘就是好相处的,人和人之间也要合眼缘,明显文家姑娘入了何氏的眼。

第三十五章

唐老爷子一直信奉先下手为强,万事就该早做准备,所以在上完早朝后,他就和文老爷子一起求见了延帝,皇后做的事情是瞒不住延帝的,特别是在熹妃连着小产两次后,延帝再也不信任旁人,后宫的权利也都收在了手里。

所以皇后的那些小动作延帝一清二楚,只是那些没有涉及到他底线,延帝并不插手,而熹妃和六皇子却被延帝护的严严实实,这样的特殊怎能不让宫中那些人把熹妃母子恨到骨子里。

延帝对唐老爷子和文老爷子还是很看重的,等两人行礼后,就赐了座又让人上了茶,说道,“今年的新茶朕品着还不错,两位老师也尝尝。”

唐老爷子满面羞愧说道,“老臣无脸啊。”说着就起身再次跪下,文老爷子虽没有多说,也同样跪了下来。

延帝赶紧下来扶着他们说道,“两位老师这是怎么了?快快请起。”

唐老爷子和文老爷子也顺势起来了,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度,再跪下去就有些强迫延帝的味道在里面了,文老爷子说道,“都是老臣没教好孙女,如今只能厚颜来求圣上了。”

延帝问道,“到底是个怎么回事?”

唐老爷子说道,“也是我家那小子,文不成武不就,在书院听说了清河关的时候,就回家非要去参军,这不是去添乱吗?老臣自然不同意。”这是把前因后果给解释清楚了,“可是孙子大了管不住,老臣只得同意他去清河关,想着让他多学学也好。”

延帝还不知道唐承离京的事情,此时听见了说道,“老师怎么没与朕提提,让他跟着送辎重的队伍走也安全一些。”

唐老爷子说道,“那是正事大事,绝不能耽误的,老臣的孙子就让他自己闯,闯好了能为陛下效力最好,闯不好就让他死在外面。”

延帝闻言有些无奈,唐老爷子不管是学识还是什么都极好,就是脾气太过倔强,若是换了个人,早就凭着关系把家中晚辈给捧上来了,可是唐老爷子偏偏让所有晚辈都靠着自己的本事出仕,不过也正因为这样,延帝格外信任唐老爷子。

文老爷子瞪了唐老爷子一眼,说了半天也没说到重点上,所以文老爷子把唐老爷子挤到了一旁,把唐承和文辰欣的事情说了一遍,“我文家的脸面可让他们丢进了,就在唐府的门口……”

这样的事情根本瞒不住,因为他们都没有避着人的意思,所以瞒不住人的,这些事情做不得假,说完文老爷子简直气不打一处来,狠狠瞪向了唐老爷子,唐老爷子摸了下胡子,说道,“我也不知他们这么没有分寸,竟在大庭广众之下交换了信物,等次日才得知皇后娘娘……”话并没有说完,延帝已经明白了。

延帝此时满心的怒火,却不是对唐府和文府的,而是对皇后,虽然给几位皇子选妃,都是千挑万选的,可是都是暗中进行,把合适的名单弄出来交给延帝最后决定的,而皇后也不知怎么想的,竟然直接把人都给请了过来,然后暗示了众人,言下之意就是从这几家姑娘里面选。

就连延帝自己选妃都没有这般弄过,若皇后只选了家世一般的还好说,可是皇后眼界高,挑的都是家世极好的,这样一来就算有的家族想要把姑娘嫁给三皇子,此时为了面子和自尊,那些世家也不可能再把姑娘嫁给三皇子。

“老臣不敢隐瞒。”唐老爷子和文老爷子重新跪下请罪说道,他们要是隐瞒不说,最终真给三皇子订下了文辰欣,丢脸的可是皇家。

延帝说道,“这不怪两位老师。”再次给唐老爷子他们扶了起来,“朕已经知道了。”

文老爷子说道,“也是老臣的孙女没有这个福气。”文辰欣是被皇后留在最后的,也是皇后最看好的。

延帝又安慰了几句,还特意让人装了茶叶给这两位带走。

文老爷子和唐老爷子刚回府,延帝的赏赐就下来了,不仅是这两府中有,还有前两日被皇后请到宫中的人家都各有赏赐,紧接着就给三皇子指婚了,三皇子妃并没有从世家中选,而是选了礼部郎中之女,这已经是明晃晃打皇后的脸了。

其实说到底这件事能这般顺利,是唐老爷子他们猜中了延帝的心思,这才得了如此结果。

书房中,唐老爷子看着孙女问道,“可想明白了?你祖母为何当时敢应下来?”

“人无诺,而不立。”唐暖说道,“既然答应下来了,就该做到。”

唐老爷子没有说话,唐暖接着说道,“而且这个时候没有犹豫应下来,文家也会记得我们的好,本身这事情就和唐家脱不开关系,若是真的把文姐姐只给三皇子了,怕是唐家的处境更加尴尬,而三哥这辈子恐怕都不能回京了,真算起来在三哥和文姐姐交换了信物的那刻,唐家和文家就被绑在一条绳子上了。”

“还有呢?”唐老爷子问道。

唐暖想了下说道,“主要是陛下的意思。”

唐老爷子点头,“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圣心。”

唐暖犹豫了一下问道,“祖父,您觉得六皇子……”

唐老爷子笑道,“这和我们唐家有什么关系?”

唐暖没反应过来,呆呆的问道,“可是三哥的事情,定会让皇后和三皇子心中有刺的。”

唐老爷子问道,“你觉得太子如何?”

唐暖皱了皱眉说道,“很低调。”

“是个很聪明的人。”唐老爷子提到太子的时候,带着几分感叹说道,“陛下的意思,怕是众人皆知,可是你觉得为何至今六皇子还只是六皇子?太子还是那个太子?”

唐暖明白了,瞪圆了眼睛,说道,“我明白了。”

唐老爷子说道,“可正因为这份聪明,让陛下抓不住丝毫的把柄,太子的位置才会越发的尴尬。”

唐暖知道自家祖父是在一步步引导她去思考,其实关于唐家和文家的事情,唐暖能想明白也是因为事情已经有了结果,她是站在旁观的角度去想的,若是她在局中或者换成了唐老夫人的位置,怕是一时也看不明白,做不出这样的应对。

唐老爷子见孙女一时没有明白,接着说道,“你觉得陛下喜欢六皇子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