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熹妃?”唐暖有些犹豫地说道。

唐老爷子点头,“还有呢?”

唐暖刚想说不知道,可是忽然想到一个可能,“因为六皇子年纪小。”

唐老爷子给自己倒了杯茶,说道,“对,正是因为六皇子年龄小,太子二十一,二皇子二十,三皇子十七,四皇子十五而六皇子七岁。”

“四皇子和六皇子之间的年龄相差有点多。”唐暖觉得有些奇怪,“五皇子呢?”

唐老爷子说道,“五皇子和惠妃死的蹊跷,五皇子死的时候已经九岁了,突然暴毙而亡。”

唐暖明白这就关系到皇家的阴私了,也不再问,唐暖忽然有个猜测,可是这个猜测只让她觉得心中慌乱,“陛下是喜欢熹妃的,可是更爱的是皇位。”所以延帝想让他与熹妃的儿子登基,可是这个前提是不会影响到他的,太子错就错在已经成年又有能力了,而六皇子年纪正好,熹妃和六皇子能依靠的只有延帝不说,等六皇子成长到能参政了,最少要再等十年,而那时候的延帝年纪也够大了。

这样的猜测让唐暖心寒,可是唐老爷子接下来的话却让唐暖确定了,“熹妃独宠后宫这么多年,为何只有一子?”

唐暖不由自主的舔了舔唇,熹妃不可能只怀孕了这么一次,可是生下来或者说顺利成长起来的就六皇子一人,那些没有生下来的孩子又是怎么回事?是谁动的手脚?延帝若真的在乎熹妃,后宫谁又能得手?皇后依旧稳坐皇后之位。

“最无情的就是皇家。”唐老爷子开口道,“永安郡王府已经远了。”这点是最值得庆幸的,韩韬和当今圣上是堂兄弟,到了韩景这一辈和当今圣上的关系远了许多了。

只是唐老爷子也没想到,世事无常,有时候命运总是不可捉摸的。

唐暖一时有些无法接受,缓缓吐出一口气。

唐老爷子揉了揉孙女的头说道,“自己明白就行了。”

唐暖点头,唐老爷子问道,“行李收拾好了吗?”

“我让丫环做了几套细棉布的衣服。”唐暖说道。

唐老爷子说道,“记得做些厚的,你到那里天气也该变冷了,莫要冻住知道吗?”

“是。”唐暖乖乖应了下来。

唐老爷子接着问道,“你准备带谁?”

唐暖说道,“刘妈妈年纪大了,我就不带了,我想带着兰喜和兰乐。”

唐老爷子说道,“我给你安排了个车夫,到时候你跟着镖局走,暗中也安排了侍卫,在你有危险的时候,他们才会出现,剩下的事情都要靠你们自己知道吗?”

“是。”唐暖面色严肃说道。

唐老爷子忽然问道,“你知道鸡蛋多少钱一个吗?知道米面蔬菜肉类的价钱吗?”

唐暖带着几分得意说道,“京城的工匠大致是四五十文一天,而清河关那样的地方应该在三十文左右,一斤猪肉二十文左右,一亩良田七八两银子,上等白米一石九钱五分,中等白米……白面一斤十文左右。”

这些唐暖都特意打听过了,所以被问起来都回答了出来,唐老爷子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行了,回去准备准备吧。”

第三十六章

肃关城外的树林中,韩景他们为免暴露并没有点火,几个人就着干粮吃了起来,这种干粮很容易携带又能存放很久,只是味道极差又干又硬的,砸在石头上都碎不了,韩景只能含在嘴里,用口水慢慢弄软些,然后用牙齿磨着吃,除了这样的饼外,还有肉干,不过肉干更是又咸又柴的,咸的都有些发苦了。

不仅是韩景,其余的人也都如此,他们分散在树林里面,像是融入了林中一般。

不断有探子过来和韩景回报着肃关的情况,他们已经到肃关三日了,这三日中肃关和蛮夷之间大大小小的战争进行了十数次了,各有胜败死伤,而韩景他们一直按兵不动,甚至连肃关的将领都不知道韩景他们的消息。

韩景的副官问道,“校事,我们还不动吗?”

“暂时不动。”韩景的声音有些沙哑低沉,并非故意如此,而是他们如今水源紧张,打水都要冒着被发现的危险,所以每人每日的量都是固定的,就算韩景在他们中身份是最高的也不例外,和所有士兵都是同吃同住的。

副官点点头没有再说话,也拿着肉干和干饼使劲啃了起来。

这是韩景第一次独自带兵出来,可是却格外的冷静,好像自从差点落水死后,除了面对唐暖的时候,韩景的心再也没有乱过,韩景拿着牛皮袋喝了一小口水润润喉后说道,“他们还留有后手。”

其实这不仅仅是给副官解释的,还是让跟着他受苦的这些士兵知道的。

众人中最累的就是韩景了,自从出了清河关,他已经许久没有睡个完整的觉了,战事瞬息万变,韩景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就算是睡觉也不过稍稍眯一会,甚至连躺下都不敢,就怕睡得太熟了。

等用完了饭,副官就说道,“校事你先歇会,等探子来了,我再把你叫起来。”

韩景点下了头,并没有推辞,而是靠在了树干上闭上了眼睛,他已经记得多久没有洗过脸了,身上又是土又是汗的格外狼狈,其实不仅是韩景,众人都是如此,和清河关相比韩景瘦了不少也憔悴了不少,脸上更是胡子拉碴的。

可就是这样的韩景,静静地闭眼靠在树干的时候,也有一种让人移不开眼的气质。

副官只觉得都是男人,怎么相差这么多,摸了摸下巴,多亏了韩校事已经订了亲,要不清河关本就女人少,他们更是找不到媳妇了。

新的探子刚刚回来,还没等副官叫韩景,刚刚在闭目养神的韩景就睁开了眼睛,看向了那个探子,探子低声说道,“校事,那些蛮夷刚刚准备了草料喂马,我闻着好像有黑豆的味道。”

韩景眉头一皱,直接站起身说道,“现在开始吃饭喝水,不用节省。”

“是。”

众人也不多问,这次不用再节省着吃,更可能是最后一顿饭,所以众人吃的豪放多了,韩景也开始吃了起来,他拿着牛皮袋慢慢喝起了水来,他虽然渴了很久,可是喝的并不急也不快,他来清河关后学会了很多,比如水怎么喝更解渴。

若不是缺水过的人,是不会了解这些的。

见众人都吃完了,韩景就让所有人休息,又过了一个时辰,等天色暗了下来,这才让人整理了兵器和衣装,也不用韩景多说什么,众人就沉默地跟在韩景的周围往早就划定的地方潜去。

京城中,何氏已经知道唐暖要去找大堂哥唐楠的事情,正在帮着唐暖整理行李,说道,“刘妈妈把那套新打的蝶翅的首饰找出来给暖姐儿装着。”

“是。”刘妈妈也不知道真相,当即去把何氏所言的那套给找了出来,等何氏看过以后才盒上放在一旁的木箱中。

唐暖难免有些心虚说道,“母亲,我是去大堂哥那,一般的常服就足够了,首饰不用太多的。”

何氏瞪了唐暖一眼,又吩咐道,“还有那套新打的那套玉芙蓉首饰找出来,本想等着你大堂嫂回来再送给她,既然你去了就直接带着吧。”

“好。”唐暖只能应了下来,到时候把这些交给祖母好了。

何氏这才满意,“怎么去的这么急,若是早些说了还能再给你做几套新衣服。”唐暖正在长身体,有时候新做好的衣服不到一个月就要做新的。

唐暖说道,“到时候路上再做就是了。”

何氏无奈叹了口气,“就带兰喜和兰乐两个小丫头够吗?”

唐暖给何氏倒了杯温水,说道,“母亲,你先歇歇。”

唐远山来的时候就看见女儿房中东西堆的到处都是,光大箱子都收拾出来了三箱了,问道,“这是干什么呢?”

何氏对丈夫也有些怨念,毕竟这件事丈夫和女儿商量好了才告诉她,所以看了唐远山一眼没有吭声,唐远山自然看了出来,只是笑了下并没多解释什么,温言道,“倒是用不到这么多东西,若是缺了什么让叙文他们给暖姐儿准备就是了。”叙文正是唐楠的字。

唐暖撒娇道,“父亲,你今日怎么回来这么早?”

唐远山心中叹了口气,承哥儿刚走暖姐儿紧接着又要离开,妻子心中难免想不开,所以使些小性子唐远山也能包容,伸手捏了一下女儿的脸,就见唐暖双手抱拳放在胸前轻轻拜了拜,脸上是讨好的笑容,唐远山被逗笑了,又拧了女儿鼻子一下,唐暖嘻嘻笑了起来,说到底唐远山也算是遭了无妄之灾,若不是为了帮唐暖隐瞒,哪里会如此。

何氏见唐远山和唐暖的样子,心中有些丧气又有些抑郁,看着他们父女两个的样子,好像被排斥在外了似得。

唐远山对着唐暖挤了下眼睛,唐暖赶紧凑到了何氏的身边,搂着她胳膊娇声说道,“母亲……”

何氏手指戳了戳唐暖的额头,“小没良心的。”

“呵呵。”唐暖踮着脚蹭了蹭何氏的脸颊,说道,“母亲就别生父亲的气了,都是我和三哥的错。”

何氏说道,“行了,趁着没有成亲多出去走走也好。”

唐暖点头,“就知道母亲最好了。”

唐远山走过来搂着何氏说道,“他们都走了也好,我也好带你到处走走。”

何氏知道已成定局,再说什么也没有用了,说道,“你们都出去别在这里碍事了,刘妈妈把暖姐儿的那件织锦斗篷找出来。”

唐远山和唐暖对视一眼,彼此都有些无奈,也都不再阻止一并出去了,何氏看着父女两个的背影,缓缓叹了口气,刘妈妈在旁边看着,也不知道怎么劝好。

到了外面,唐暖小声问道,“父亲,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唐远山掏出一把巴掌大的匕首放在了唐暖的手上,那匕首瞧着丝毫不打眼,而且拿在手里很轻,唐暖直接把匕首拔了出来,那匕首和旁的匕首不同,也不知道怎么打造而成,匕首的面竟然是漆黑的,看着极其锋利。

“小心些。”唐远山叮嘱道。

唐暖点头,仔细把匕首给收了起来说道,“父亲,我会收好的。”

唐远山应了下来,唐暖看着院中忙来忙去的丫环,“母亲怕是白忙了一场。”唐暖的行李其实已经收拾好了,就连马车什么的也都准备妥当,都是毫不起眼的那种,何氏收拾的这些,怕是一件都用不上。

唐暖心中内疚,转头看了一眼还在忙碌的母亲,咬了咬唇说道,“父亲,到时候你多陪着母亲走走。”

“知道了。”唐远山温言道,“你自己在外面,定要多加小心,我知道你聪慧,可是有时候聪明并不能代表这一切,明白吗?”

唐暖说道,“我明白的父亲。”

唐远山没再说什么,毕竟该交代的都已经交代完了,就算再不放心也只能放手了。

唐暖走的那日是被唐远山亲自送出城的,然后在城外的庄子上休息了一夜,第二日一大早,马车重新朝着了唐楠为官的方向驶去,没过多久,一辆瞧着普通甚至有些灰蒙蒙的马车从庄子的后门出去,这辆马车是朝着清河关的方向走的。

而唐远山早在第一辆马车走后,就骑马带着侍从回了京城。

马车里,换了一身细布衣裳并把脸涂黑眉毛画粗的唐暖缓缓叹了口气,同样装扮了一番的兰喜问道,“姑娘可是有什么不适?”

“只是觉得……有些对不住母亲罢了。”唐暖的声音有些低沉,咬了咬唇说道,“总归是骗了母亲,母亲还忙了这么些天为我准备行装。”

兰喜也不知道该如何劝说了,兰乐拿了梅子出来说道,“姑娘要不要含颗酸梅,免得一会难受?”

“先不要了。”唐暖闻着梅子的酸味,动了动唇说道,“我歇一会。”

兰喜赶紧拿了垫子给唐暖摆好,让唐暖靠在上面,兰乐拿了小被子帮唐暖盖着腿,唐暖其实睡不着,可是心中有些说不出的茫然,空荡荡的。

后悔吗?不后悔的,因为是自己选择的路,怎么也是要走下去的,就是不知道韩景现在如何了,想到那宽厚的软绵绵的后背,唐暖的神色轻松了一些,等她见到了韩景,还想让他再背背自己。

第三十七章

唐暖本以为自己做足了准备,可是真正出来才知道为什么当时祖母对着她笑个不停,原来知道和真正见到是不一样的,唐暖惊讶而敬畏地看着一位婆婆生生把东西的价钱压到了一半才买下来,唐暖看了看兰喜手里拿的那些东西,这些都是她刚刚买的,她还觉得自己买的便宜,可是如今看来怕是贵了不少。

其实这也怪不得唐暖,唐暖原先的那些首饰都是极其精致的,而一些小玩意也都是唐远山细细挑选过的,能被送到唐暖面前的,怎么可能是这几文的东西。

那位婆婆买的是一个木雕的小动物,买下后就递给了一直在她身边眼巴巴看着地小孩,小孩一手抓着木雕,一手抓着老婆婆的手,迈着小短腿一蹦一跳地跟着老婆婆走了。

那小孩虽然一身布衣,可是长得玉雪可爱,梳着包包头一会低头看看木雕一会看看亲人,咧着嘴笑个不停。

兰喜说道,“那孩子这么可爱,怕是个女孩儿。”

唐暖笑道,“我们先找一家店吃点东西吧,杜叔你知道吗?”

杜叔正是唐老爷子替唐暖安排的车夫,其实杜叔年纪也就三十多岁,可是瞧着格外稳重,一路上话不多,却事事安排妥当很是可靠。

“往前走不远处左拐的小巷子里,有一家面馆。”杜叔开口道。

唐暖点头说道,“那我们就去吃面。”

既然唐暖做了决定,杜叔就带着她们三人往那家面馆走去,面馆的位置有些偏,卖面的是一对老夫妻,而且这里的面并不是面条,倒像是蒸好的面饼,然后被切成了大拇指粗,半个指头厚,吃起来很劲道,汤里面有青菜和肉丝,味道很鲜。

不仅有面片,还有他们自家腌制的小菜,唐暖自己就吃了一碗,格外的满足,兰乐也吃的满脸是汗,而兰喜帮着剥了糖蒜给唐暖,唐暖咬了一小口,酸酸甜甜的带着点蒜味倒是不难吃,唐暖在家中是不吃葱姜蒜这一类的,如今尝起来倒也不差,只是就算如此,唐暖也只吃了两个就不再动了,倒是杜叔很喜欢糖蒜,一口一个。

这家面馆开了很久,人来人往吃饭的很多,可是像是他们四个这样的并不多见,难免有人多看几眼,唐暖开始在外用饭的时候还有些羞涩,可是后来也就习惯了。

四个人吃完,杜叔又打包了一些糖蒜和小菜类这才准备离开,谁知道在门口的时候就看见一个中年男人领着一个孩子进来了,那个孩子正是他们在街上见过的,他手里还拿着那个木雕,“爹,面。”

中年男人伸手揉了揉孩子的头,他的脸色有些不好,“行。”

说着就看了看店铺的位置,现在已经没有空桌了,中年男人就带着孩子和人拼桌,男人只点了一碗,可看着孩子吃东西的样子,又要了一小碟子肉丝给他倒进去,“爹吃!”

“爹不吃,你自己吃。”说着男人就低着头不再说话了,小孩这才点头又继续吃了起来。

唐暖看了一眼,觉得这家人倒是挺爱惜孩子的,倒是杜叔看了一眼,没有说什么,因为天色已晚,他们今夜就在这里休息,杜叔已经找好了客栈,入住的客栈是这里最大最好的,价钱自然是最高的,吃饭的时候杜叔经常带唐暖吃一些比较有特色的,那些地方有大酒楼也有一些偏僻的小店,而住宿的时候,杜叔只会选那些最好,位置也是最繁华的。

若是只有杜叔的话,就不必如此,而他带着三个姑娘家,自然是要以安全为上。

次日出城的时候,唐暖没想到再一次看见了那个孩子,可是这次那孩子却被一个中年妇女抱在怀里哭闹挣扎,“这是怎么回事?”

兰喜和兰乐对视了一眼,说道,“姑娘怕是孩子调皮,所以孩子的母亲……”

唐暖却不这么觉得,那孩子一直哭喊着父亲、母亲,若是这个女人真是他的母亲,他怎么也不可能会如此。

“杜叔拦下她。”唐暖还在马车上,她刚刚是听见孩子撕心裂肺地哭声,这才推开了车窗看了出去。

“是。”对于唐暖的命令,只要不涉及到她的安全,杜叔都不会阻止的。

杜叔很快就把那个妇女拦了下来,那妇女戒备地抱紧了孩子问道,“你是谁,拦着我干什么!”

因为这边的事情,倒是使得不少人停住了脚步,都看向了杜叔他们,唐暖下了马车,兰喜和兰乐护在她身边,那中年妇女见杜叔不说话,声音更大了理直气壮指着杜叔骂了起来。

唐暖过来的时候直接挡在了杜叔的身前说道,“这位婶子,我想问您件事。”唐暖长得漂亮,态度又好,一时间周围的人倒是更加好奇了。

“我昨日见过这个孩子两次,只是孩子身边跟着的都不是您。”唐暖的声音温和有礼,看起来年龄也不大,让人生不起恶感。

中年妇女闻言脸色变了变说道,“我家的事情和你有什么关系,你盯着我家的事情干什么,这怎么不是我家孩子了,你知道个啥子!”

唐暖皱了皱眉头,等着那中年女人说完才说道,“这孩子怕就是这个城里的,怎么也该有认识他的人,你到底是不是这个孩子的家人,我是不知道,可是总归有人知道的。”

这话一出围观的人也都闹明白了,就听见唐暖接着说道,“毕竟这孩子年纪小还不知道事,若万一是……若是我误会了,那我定会向您赔罪的。”

“这姑娘说的也有道理,还是问清楚比较好。”

“现在的拍花子那么多。”

“问问清楚,有谁认识这个孩子的。”

“把孩子脸露出来看看。”

“对了有人认识这个女人的吗?”

“没见过啊。”

“不是这个城里的人吧。”

周围又心急的妇女直接上前夺过了那个哭喊不停的孩子,“哎呀这可怜的,这女的一定是人贩子,该死的把她送官。”

“放屁。”那女人听见送官心中一慌怒道,“这孩子是他们让给我的!就是城东王家的,你们不信去问!”

这话一出众人都沉默了,唐暖一时没有想明白,看向了一直站在旁边沉默不语的杜叔,倒是兰喜和兰乐明白了过来,她们虽然很早就在唐暖的身边伺候,可是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是,她们接触了不少旁的下人,知道的并不少,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是家生子,也有不少是被卖进唐府的。

“姑娘。”兰喜有些担忧地叫了一声。

唐暖看着沉默地众人说道,“让孩子?”

中年女人把孩子夺了回来,说道,“你们去问啊,我还拿了五两银子给他家娘子补身体。”

“呸。”有个心直口快的妇人忍不住说道,“他娘早死了,怪不得说有后娘就有后爹。”

唐暖这下明白了,整个人沉默了,而昨日见过带着孩子去吃面的中年男人匆匆赶了过来,唐暖有些麻木的听着他和众人解释,然后众人散去,那个中年女人抱着孩子狠狠瞪了唐暖几眼,可到底顾忌着杜叔,所以支持骂了一句,“咸吃萝卜淡操心。”就抱着哭闹的孩子离开了。

中年男人脸色也不好看,低着头匆匆离开了。

“姑娘,上车吧。”兰喜小心翼翼地说道。

唐暖的唇紧抿着,只是点了下头就重新上了马车,杜叔很快就驾车往城外走去,马车的速度毕竟比两条腿快,唐暖看着车窗外的中年女人,那个孩子已经哭累了,有一下没一下的抽搐着。

“杜叔,这个孩子会被送到哪里?”唐暖靠在马车门口,问道。

杜叔说道,“不知道,五两银子已经不少,这孩子长得好才会值这么多钱。”

唐暖握紧了拳头,“若是那个人愿意花五两银子买他,那就意味着她能从这个孩子身上赚取更多的银两。”

杜叔不再说话,兰喜问道,“姑娘……”

“官府不让买卖孩童。”唐暖像是在说给旁人听,也像是在说给自己听,“可是他们说是让孩子,然后给了银子补身体,不就是换了个说法吗?”

杜叔把马车停了下来问道,“姑娘想怎么做?”

唐暖反问道,“杜叔您觉得我能救多少人?”

“不知。”杜叔恭声说道。

唐暖说道,“只是见到了总不能不管,只当我和这个孩子有缘分吧,杜叔把这个孩子买回来吧,路上找一户可信些的人家把孩子交给他们,或者等到清河关后,总能找到地方安置这个孩子的。”

“是。”杜叔说道,不过他并没有去帮忙,而是打了个手势给了隐藏在周围的人,“姑娘已经安排好了,请坐好,车要动了。”

唐暖应了下来,兰喜和兰乐都看出了唐暖心情不好,所以在马车里面也都没有说话,唐暖靠在软垫上,看着自己的手,她好像还能听见那个孩子的哭声,这么小的孩子怕是还不懂事情,根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在他知道自己是被亲人卖掉后,会不会伤心难过痛苦呢?

这些还只是她看见的,若是没有看见的地方呢?

“你们说能不能有一日,元庸再无这般的事情?”唐暖问道。

兰喜犹豫了一下说道,“奴婢不知。”

唐暖叹了口气说到,“若是有这样的一日就好了。”

第三十八章

杜叔让人把那个孩子买回来了,问了唐暖后,就找人把孩子安排到了一户多年无子的人家,那户只是普通农家,可是人忠厚老实,而且那户人家离孩子亲生父亲的家也远得很,杜叔已经让人把孩子的真实来历和这户人家说了,最后又硬塞了五两银子给这家人后,就不再管了。

兰喜看着像是一瞬间长大了许多的唐暖问道,“姑娘,你怎么不见见那个孩子?”

“见了有什么用?”唐暖正在给祖父写信,头都没有抬问道。

兰喜也不知道见了有什么用,兰乐说道,“姑娘帮了他,总归要让他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