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远山皱了皱眉,这样的消息虽然让他紧张,倒是不至于让他慌乱,唐青康靠在椅背上,他今天忙了一天,也有些疲惫,“韩瑾最大的优势是,他的嫡子很讨熹妃的喜欢。”

韩瑾的年龄最大,嫡子都已经四岁了,他们一家现在就住在宫中,唐老爷子说道,“延帝和熹妃都觉得那个孩子很像年幼的六皇子。”

到底是真像还是别的,谁都知道,可是延帝说像,那就只能是像了。

唐老爷子说道,“现在的情况唐家很微妙,所以我们任何人都不能说话,甚至有丝毫的倾向,反而需要避嫌,我准备后日就辞官告老。”

这样的时刻做出这样的决定,在有些人看来是愚蠢的,毕竟韩景能依靠的就剩下唐家了,而这个时候,唐老爷子竟然辞官告老,韩景就孤立无援了,可这恰恰是唐老爷子的狡猾之处,猛一看唐老爷子表态不会管太子之争的事情,唐老爷子也不再当官,可是唐家的人脉还在,反而适合暗中运作,而非是把韩景当成靶子,唐老爷子退下后,延帝才能对韩景真正放心。

唐青康问道,“父亲,我用不用也……”

“不用。”唐老爷子说道,“要的只是我这个态度,而且在有些人看来,你还年轻构不成什么威胁,要顾忌的只有我,而陛下现在的情况,恰恰是一个没有丝毫靠山的人才能让他安心。”怕是延帝还没放弃让后宫的女人再生一个的想法,毕竟谁都想要自己的血脉继承皇位,想到最近的风声,唐老爷子看起来更加严肃了,“过犹不及。”

唐远山眼睛眯了下说道,“那这样一来,恐怕韩景在宫中的日子会不好过了。”宫中的人最是势力不过,那些捧高踩低的是常态,韩景不可能一下子就被延帝看重,必定会过一段不如意的日子。

唐老爷子像是下定决心了,说道,“远山,你这几日和韩景打个招呼,他和六丫头定亲时间已经不短了,成亲的事情该有准备了。”

患难见真情,真等韩景坐稳了再给唐暖嫁过去,固然能让唐暖的日子过的舒坦,可是他们两个之间的感情会不会有波折,唐老爷子有些顾忌没有在唐暖面前说,可是当着两个儿子的面却没什么不能提的,“绝不能让韩景有庶长子。”

唐远山想说韩景答应过来,可是看着父亲的眼神却说不出口,唐青康皱了皱眉说道,“父亲,韩景只要聪明的话……”

唐老爷子打断了韩青康的话,说道,“我并不是说韩景不聪明,而是在宫中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聪明的,那些宫女呢?她们想不想有别的出路,韩景的样貌好,出身好以后可能的前程也好,难道不会有人铤而走险吗?一点点春药就能达成,而且韩瑾和韩琰甚至韩琅,如果有机会的话,想不想让韩景身上多点污水?不用亲自动手,就给那些不够聪明的人一点点提示和一点点便利,就足够了,就算事情被发现了,他们也不会被牵连。”

“而且,永远不要相信一个男人的誓言。”唐老爷子说道,“等他位高权重了,会不会觉得以前的自己是个污点,而心中也会排斥知道这个污点的人,靠人不如靠己,必须让六丫头自己立起来,不是她依靠谁,而是韩景离不开她,就算他们两个人没有了感情,韩景也不敢不能离开她!”

书房的谈话唐暖并不知晓,她回到院中兰喜就说道,“姑娘,夫人刚刚让人送了小米粥,您要用些吗?”

唐暖脚步顿了一下才说道,“不用了,我不饿。”她没有夜里用饭的习惯。

兰喜也不再劝,屋中已经备好了水,伺候唐暖洗漱后,兰喜就说道,“那奴婢在外面,有时了喊奴婢就可以了。”

“今晚不用人守夜了。”唐暖盘腿坐在床上,说道,“我自己就可以。”

兰喜应了下来,把东西都给准备好,这才熄灯退了下去。

唐暖并没有马上躺下,反而发了一会呆,她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明明很累却不是很想睡。

现在想孩子的事情还早,可如果不早早下定决心,到时候她真狠得下心吗?唐暖不知道,缓缓吐出一口气,唐暖才躺下盖好被子,闭上眼睛强迫自己入睡。

韩景来的很早,早的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他来的时候,唐老爷子刚起来还没用早饭,唐青康倒是笑了起来,觉得韩景还真是年少轻狂,不过这并不是什么坏事,也是他重视唐暖的表现,倒是唐远山心中又高兴又纠结,唐老爷子倒是呵呵一笑,表现的格外慈祥说道,“用饭了吗?”

“没有呢。”韩景倒是大大方方地说道,他既然已经把唐家当成自己的家人,多余的尴尬倒是没必要了,“宫门一开我就出来了。”

唐老爷子哈哈笑了下,唐老夫人拍了拍他的胳膊,温言道,“我让厨房多备些东西,承哥呢?把他也叫过来吧。”

第六十章

唐老爷子对韩景很是热情,只是这样的热情让韩景格外憋屈,明明所有人都知道他这么早跑来为的是什么,可是谁也没有提起,甚至在他想要厚着脸皮提起的时候,会用话题来转移,和唐老爷子比起来,韩景还是有些稚嫩。

唐远山只觉得出了一口气,到不得不离开的时候,韩景依旧没有见到唐暖,恐怕唐暖连他来过的消息也不会得知,生气有怨气倒是不至于,只是多多少少有些哀怨罢了,到韩景要离开的时候,是唐承去送的,看着韩景的样子,唐承心中有些感动,起码文家的人对他好多了,不会防贼一样不让他和文辰欣接触,到了门口,韩景说道,“云逸不用送了,我带了侍卫自己走就可以了。”

唐承笑道,“也是,都是自家人我也不那么外道了。”

韩景挑眉看着唐承说道,“我倒是想让你客气点,还是兄弟吗?”

唐承脸上带着坏笑说道,“我告诉你一件事,你再决定我们是不是兄弟。”

韩景问道,“怎么了?”

唐承压低声音说道,“祖父说,我妹妹的嫁妆准备的差不多了。”

韩景愣了一下,脸上露出狂喜的神色,长得好就是占便宜,这样纯然的喜悦令韩景更加清俊,“是我想的那个意思吗?”

唐承反问道,“你觉得呢?”

“一定是。”韩景满心的激动,说道,“好兄弟。”

唐承呵呵一笑说道,“好了,你可以走了。我现在也看你不太顺眼。”

韩景丝毫不介意唐承的话,他觉得自己满心的欢乐,简直欢乐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唐承也理解他的感受,等着他平静下来才说道,“好了,你还有很多事情要去做,就算你现在想成亲,也要先通过那一位。”

“没问题。”韩景不是没有把握的,延帝现在最喜欢这样的喜事,“我回去……”

“先等等。”唐承打断了韩景的话,现在的韩景哪里还有往日的沉稳,他说道,“这件事我觉得等到另一件事后再说比较好。”

“什么事情?”韩景问道。

唐承摇头没有告诉韩景,韩景看了眼也没再问,“我先走了。”

“恩。”唐承摆了摆手。

韩景翻身上马直接离开了,到底是什么事情会让唐承这么慎重,又是因为什么让唐家松口他娶唐暖的事情?而且……韩景心中的喜悦消失了许多,宫中的环境能让唐暖快乐吗?这些事情都不得不让韩景沉思了起来。

而唐暖此时还不知道这些,她起来后就先去陪着母亲用了早饭,然后才到正院陪着祖母,此时唐老爷子他们已经上朝了,唐远山虽然不用上朝,可也自己的事情要做,唐老夫人见到孙女倒是很高兴招了招手让她过来,说道,“昨日给你的那个盒子看了吗?”

“还没来得及看。”唐暖因为心事重重倒是把这件事给忘记了,“我一会回去就看。”

唐老夫人并不在意,说道,“那就陪我这个老家伙坐一会,说说话吧。”

唐暖坐在了唐老夫人面前,没有在旁人面前的那种撒娇卖乖,而是安安静静的坐着,随手拿着丝线缠绕了起来,看着孙女心事重重的样子,唐老夫人也没有说话,暖暖的阳光从窗户透了过来,唐老夫人的房间摆设并不奢华,甚至有些地方看起来有些多余,比如窗户台上的那个小盆景,可是处处透出一种生活的感觉,这是她的房间,每一个地方都有着她的痕迹,她所需要的东西多喜欢的东西,不在乎外人的眼光,摆放在她觉得合适的位置。

而唐老夫人的眼光,也不会让这些东西杂乱,反而给人一种舒适放松,唐暖把乱成一团的丝线扔到了一旁,抱着一个软垫看着窗户外面忽然问道,“祖母,当初让大伯出仕,而我父亲蛰伏,这样的决定你不会为难会伤心吗?”

“会。”唐老夫人也没有隐瞒,“那都是我的孩子,明明我的孩子那么有才华,却不能施展,我当然会伤心难受,也难免更心疼一些。”

唐暖转身看向了唐老夫人,等着唐老夫人解释,唐老夫人的笑容很淡,很慈爱,“六丫头,这世上没有两全的事情,其实在成亲后不久,你祖父就和我说了这件事,难道因为这件事,我就不期待孩子的出生了吗?”

“我很期待,就算知道有一天难免使得一个孩子做出牺牲,我还是很期待的他的出生,他的第一声哭泣,他的第一次开口叫人。”唐老夫人的声音徐缓,她已经猜到了唐暖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却没有指点她什么,因为有些事情是必须自己想明白的。

过了许久,唐暖才说道,“祖母是在其中找到平衡了吗?”

“是的。”唐老夫人没有否认,说道,“不过这个平衡需要你自己去找。”

唐暖说道,“我知道了。”

其实唐暖会来询问祖母,是经过仔细考虑的,其实按道理来说这些事情更应该和母亲讨论,只是她的母亲感情太过纤细,又容易想的太多,有些事情不适合让她知道,就像是很多事情伯父永远不会告诉伯母一样,可能等到伯母或者母亲再大一些,有了足够的经历后,他们才会像是祖父这样不再隐瞒,只是……唐暖觉得也不太可能,因为祖母这样的女子很难得,就是唐暖都不觉得自己能比得上祖母。

很多祖父拿不准的事情都会来询问祖母,可能是因为旁观者清吧。

唐老夫人忽然说道,“今早韩景来了。”

唐暖愣了一下,才说道,“我知道了。”

可能感觉到孙女的冷淡,唐老夫人叹了口气说道,“你们两个的亲事恐怕要提前了。”

唐暖咬了下牙,其实她现在不是很想见韩景,因为有些事情她还没有想清楚,唐老夫人说道,“你想过以后韩景纳妾的事情吗?”

“没有。”唐暖没有犹豫地回答,“他说过……”

“六丫头,永远不要寄希望于别人说过,别人承诺过这点,感情这件事……男人比女人更多变,因为他们面临更多的诱惑。”唐老夫人放下手中的东西,看着她最骄傲也是唯一的孙女,轻轻整理了一下她的发,“你知道你母亲错在哪里了吗?”

唐暖这次倒是真正愣住了,这还是第一次从祖母口中听到对自己母亲的评价,她摇了摇头。

唐老夫人说道,“她错就错在,没从一开始就争取到自己的地位,甚至至今都没弄明白,男人心中的位置是靠着自己夺来的而非被施舍的。”

这是唐暖第一次看见祖母这般锋芒不露的样子,在她记忆中祖母一直都是很……很什么,唐暖也不知道怎么形容好,好像是什么都很有把握,所以很从容却又多了一些宽容。

唐老夫人看着孙女,说道,“你父亲对你母亲很好,至今都只有你母亲一个人,心中肯定是有你母亲的。”

唐暖唇紧抿着没有说话,唐老夫人倒了杯茶放在唐暖手中,“可是在他心中,你母亲一直处于一个被保护的位置,你母亲不聪慧吗?她很聪慧,但是她习惯了把自己放在一个需要保护的位置上,这样一来,遇到事情你觉得你父亲会和你母亲说吗?”

不会。唐暖虽没有说出口,可是心中明白,是不会的,就像是她有事情也不会去找母亲商量,而更习惯去找祖父、祖母、父亲等人。

“你母亲看低了自己。”唐老夫人的声音很平静,“她和你伯母不同,不管是出身还是别的,你伯母看清楚了自己的职责,也认得清自己的本事,所以她选在另一条路来帮着你伯父,而你母亲……她在自怜自艾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从一开始就争取到该是她的地位?当初我会同意这门亲事,也是接触过你母亲的,看好你母亲的,可是你母亲没有明白,嫁人并非是把自己的幸福自己的一生都依靠在别人的身上,而是需要自己争取的,多亏她遇到的是你父亲,若是换一个人呢?妾室成群,庶子成堆,她还有心情来计较这些有的没的吗?”

接连的几个问题,让唐暖有些不知道如何回答,唐老夫人重新拿起了手中的东西,“我不是没有提醒过你的母亲,可是她一直没有明白,而且有的话不能像是我们这般直接明了的告诉她。”

唐暖明白祖母的顾忌,有些话说的明白了,怕是这个家也不能像现在这样和谐了。

“不聋不哑不当家翁。”唐老夫人说道,“他们这样已经相处了几十年了,怕是已经成了定局,六丫头,任何人都能看低你,可是你绝不能看低自己,因为在成亲这件事上,姑娘家本就处于不利的位置。”

唐暖深吸了一口气,许久才说道,“我明白了祖母。”

唐老夫人随意应了一声,“不能看低自己,但是也要看清楚自己,你有多大的本事,就扛多大的事情,任何事情都不能一蹴即就,潜移默化才是最稳妥的。”

唐暖觉得心绪更乱了,她本是想找祖母聊聊以后孩子的事情,可是现在却被教导了这些,祖母今天的话进了她的耳决不能从她口中说不出,哪怕是对着祖父。

“好好想想吧。”唐老夫人对着孙女最后说道,“谋定而后动。”

唐暖应了下来,一口喝完了杯中的水,然后把空杯子放在炕桌上,自己抱着软垫在斜躺着不动了,这样的姿势很不美观,不是一个大家闺秀该有的,可是唐老夫人当做没看见一样,因为她明白孙女自在的日子也就这么一点了。

“祖母,我不会像是母亲这样。”唐暖的声音很平静,就像是谈论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并不是父亲和母亲这样的情况不好,而是不适合我。”若是真让她像是母亲那样每日只能在屋中或者花园,算计一下给丈夫、孩子吃点什么,穿点什么,该不该做新衣,需要去哪里交际的事情,唐暖觉得自己受不了,会过的不快乐。

唐老夫人应了一声,唐暖低头抠着怀里的软垫,“这样很难,可这是我选择的路,所以我会走下去的。”

“而孩子……”唐暖抿唇说道,“我决定让大的带小的。”这样自幼培养出来的感情更牢靠,“同吃同住。”她是会想孩子,“我会尽量一碗水端平的,然后……”然后什么,唐暖有些迷茫和惆怅,“从中选出最合适的一个来。”

不知为什么,说出这样的决定,唐暖并没有松了一口气的感觉,反而有些空荡荡的,她只是想想就觉得心里难受,如果真的面对了孩子,她真的能做到吗?

“不管对男人还是女人来说,第一个孩子永远是不同的。”唐老夫人说道,“我朝很多时候都是嫡长子继位,虽然说是为了稳定,可我觉得,也是因为在父母眼中孩子都是同样优秀的,他们不知道如何做出选择,所以把这个选择的权利交给了上天。”

唐暖看向了唐老夫人,唐老夫人说道,“既然这是沿袭了很久的一个默契,自然有它的道理,六丫头,不是什么时候新的事物都是好的,旧的能一直保存自然是有它的道理在。”

“祖母……”

唐老夫人说道,“你还有很多的时间去思考,这件事甚至可以在恰当的时候去求助韩景,依靠并不是软弱,有时候是要互相依靠的。”

唐暖没有说话,唐老夫人也没有想让唐暖马上明白,有些事情真的经历了就会想明白的,她现在只是告诉了唐暖,“要记住最重要的一点,你永远要相信你的孩子是最优秀的,不要孩子还没有出生,你就开始去想去怀疑,万一他不够优秀怎么办,万一他不够好怎么办,一个人的资质是重要,可是怎么样长大,怎么样去培养同样重要。”

这就是男人和女人的不同,唐暖发现了祖父和祖母看待问题的不同,唐老夫人说道,“不管别人怎么看你的孩子,你都要相信,你的孩子是最好的,可能他不爱读书,但是他在别的方面一定有优点,你这个做母亲要做的就是,发现他的优点然后给他自信。”

第六十一章

唐暖虽然回京了,可是好像他们之间的距离更远了一些,不仅是唐暖在想明白前不愿意见韩景,韩景也有些怕去见唐暖,不是不想而是害怕,因为他怕见了唐暖以后再也抑制不住相思,不顾一切去找延帝,请求早日完婚。

可是现在真的合适吗?

在宫中,韩景他们都有着自己的小院子,这几个院子可以说是比邻而建,韩景和韩琅虽然是兄弟,可也都有着单独的院落,于氏甚至把自己最贴身的丫环翠萍安排在了韩琅身边伺候,所有的安排都是处处妥帖,虽然韩琅有的东西,于氏也都给韩景安排了,可从细节上都能看出,不过是做给延帝看的,韩景的东西大多都是敷衍的,就比如说偷偷塞给韩琅用来打赏贿赂的东西,韩景是绝对没有的。

韩景现在用的都是唐家偷偷塞给他的,这才让他在宫中的情况没有那么艰难,而生母的嫁妆,全部被留在了永安郡王府中,于氏不知怎么说通了永安郡王,根本没让韩景动分毫,也可能是因为于氏刚给他生了小儿子的缘故,所以韩韬和于氏之间关系倒是好了许多。

因为韩瑾和韩琰都有家事,韩瑾更是已有了长子,而韩琅年纪小,安排伺候的人也多,所以院子是一样大的,韩景这边更空旷一些,除了赵妈妈韩景也没有带别的人进宫。

他们用的饭都是御膳房送来的,身边伺候的人也都是宫中安排的,延帝更是时常他们叫过去聊天,几乎每日都有赏赐下来,从中也能感觉到延帝对他们的看重。

可是在宫中那种压抑和不安一直围绕在韩景的周围,和清河关比起来,皇宫就像是一个奢华的棺材,韩景吃着半凉的饭菜仔细思索着,毫无疑问,现在娶了唐暖对他来说有更多的好处,毕竟宫中这样的地方,不是他一个男人能随意走动的,韩瑾和韩琰的妻子经常去后宫交际,就算得不到什么有用的帮助,可是也能让他们知道不少事情。

那些嫔妃也知道现在的情况,就算了为了以后着想也会想尽办法示好的,谁没有一两个亲近,积少成多对韩瑾他们的帮助也很大,更能了解延帝的喜好。

更何况还有熹妃,她们没少去熹妃哪里走动,在知道熹妃喜欢自己的儿子后,韩瑾的妻子每日都会带着儿子去给熹妃请安,就算韩瑾的妻子不适合见延帝,可是儿子帮着韩瑾在延帝面前夺得了不少好感。

而韩琅也仗着年纪小,撒娇卖乖,经常拿着功课去请教延帝,和延帝之间相处的时间也不短,这么一下来,四个人中韩景是最没有存在的,甚至在延帝面前很少说话。

韩景很需要唐暖的帮忙,娶了唐暖后这样的劣势也可以扭转,可是真的要让唐暖和他一起忍受宫中的氛围吗?他想给妻子最好的一切。

所以韩景很犹豫,他很想娶唐暖,很急切的想要娶,可是又不敢娶唐暖,他知道唐暖不介意和他一起吃苦的,只是……他不想让唐暖吃苦。

可是有时候,并不是韩景的想法为主的,下午的时候,延帝忽然派人喊了韩景过去,在路上韩景偷偷塞了个荷包给那个小太监,小太监唇都没有动用只有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说道,“唐大人刚离开,只请了世子一人。”

虽然众人都知道延帝让这几个青年进宫的意思,可是在没有正式下旨之前,众人还是按照他们出身来称呼的。

韩景手指动了一下,想到了离开唐府的时候唐承的那句话,恰当时机……莫非和唐老爷子有关系?

延帝在废掉太子后,心情像是好了许多,也开始放权,很多事情都交给了大臣来做,更注意自己的养生了,所以他的时间倒是宽裕了不少,见到韩景延帝就笑道,“起来吧。”

韩景这才起身,延帝赐座后,就态度恭顺的坐好,延帝问了问韩景功课的事情,忽然说道,“我记得你与唐卿家孙女前几年就订了亲。”

“是。”韩景不知道延帝怎么忽然提起这件事,莫非是唐老爷子说了什么。

延帝笑呵呵的说道,“既然如此,朕让钦天监选个好日子,你年纪也不小了,把事情办了吧。”

韩景脸上露出狂喜的神色,因为长得好就算这样的神色也不会显得失态,反而让人看了心情都好多了,喜悦过后,韩景有些羞涩的挠了挠脸说道,“我前几日去唐府,都没能见到……”见到谁像是不好意思说似得低下了头。

如果是延帝是忽然想起来他和唐暖定亲的事情,韩景是不相信的,延帝早就知道了,只是一直没有提出来,怕的就是他和唐家的关系太过亲近了,如今却主动提起,就意味着延帝觉得他娶了唐暖也不会造成丝毫的威胁,唐家……唐老爷子,唐承的暗示,莫非唐老爷子辞官了?

延帝叹了口气说道,“唐卿准备告老还乡了,朕想着不如趁他在京城的时候,就把你们的事情给办了,也能让唐卿放心。”

韩景满脸震惊,三分真实七分假装出来的,“啊……”

延帝看着韩景不知情的样子,心中放了心笑了下说道,“聘礼的事情也不用麻烦永安郡王了,朕会派人来办,你就好好等着当新郎吧。”

韩景应了下来,延帝又和韩景聊了几句就把人给打发走了。

等韩景离开,熹妃才从后面的屏风走了出来,柔声说道,“宫中又该热闹了。”

延帝招手让熹妃过来,握着她的手问道,“这几个孩子你也瞧见了,你觉得哪个更合适?”

“妾不知。”熹妃笑得温顺,眉眼间满是风情,“妾都听陛下的。”

延帝漫不经心的捏熹妃的手,“韩瑾的心思太浅,我到现在也没看明白韩琰的目的,韩琅……年纪小可喜怒无常的,韩景……我也有些看不清。”到底为何被请进宫,这些人都该知道,韩景是几个人中最不利的,偏偏又是最淡定的。

熹妃没有说话,就静静地站在延帝身边,延帝最后说道,“韩景若不是真的没这个心思,就是心思够深。”有心思不是坏事,若是没有心思想要压住满朝的臣子也是不可能的,韩瑾交好学子,进宫后又示好文臣,想走清流的路子,对身边伺候的太监倒是不假颜色。

不能说韩瑾走的办法不对,可是这样让人一眼就能看穿,还是太浮浅了。

那些文臣也不是傻子,谁会现在参与进来。

韩琰好像和谁都能交好,又和谁都不亲近,还下过韩瑾的面子,延帝觉得韩琰好像是根本不在意自己的想法,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还想留在宫中也行,出宫回国公府也是不错。

而韩景……好像进宫为的就是那些藏书,每日除了吃饭休息和被他叫来说话,剩下的时间好像都留在藏书阁中,进宫后雷打不动十天回永安郡王府一次,那次去唐府还是延帝第一次看见韩景失态,延帝缓缓吐出一口气不再去想。

既然延帝发话了,韩景和唐暖的亲事就很快忙碌了起来,钦天监也把日子交了上来,等延帝确认后,就送到了永安郡王府和唐府。

如此一来,韩景更不可能见到唐暖了,韩景甚至不知道对于延帝这个决定,他该是庆幸还是该怨恨了。

因为几位皇子的死,京城已经许久没有喜事了,而且延帝特意下旨让亲事在宫中举行,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众人都是格外捧场的。

第六十二章

唐暖的嫁妆是早就准备好的,在延帝订好了日子后,唐远山就带着妻子亲自回了南陵一趟,把唐暖的嫁妆运到了京城,而赵氏也通过自己的关系,又采买了不少新奇的东西,嫁妆的抬数是固定的,所以只能在东西上来准备。

就连一直不管事的唐老夫人都出来帮着打理了唐暖的陪嫁了,而唐暖更是被唐老夫人带在身边,“丝绸那些的不需要太多,占地方还不好保存。”除了一些珍贵和时兴的外,唐老夫人并没有多给唐暖准备,毕竟嫁给韩景后,这些料子她是不会缺少的。

在最初的时候,帮着一起准备自己的嫁妆,唐暖多少还有些羞涩,可是如今已经习惯了,更何况她明白祖母是想用把最后的一点东西交给她,唐老夫人说道,“嫁妆的准备也有很多的学问,打个比方同样是十抬嫁妆,几匹过时的料子就是一抬,一对大花瓶就是一抬,一个珊瑚也可以是一抬还有她的衣服和一些常用品,松松散散的最少能装三四台,那真正有用的东西有多少?可是嫁妆单上却写的漂漂亮亮的,外人根本无从得知真相,那些苦楚都只能自己咽下去。”

唐暖抿唇说道,“就像是我的嫁妆单,那些不实用的东西很少,甚至单子上也没有写我嫁妆的具体数字,字画若干、古董若干、首饰若干……”

唐老夫人见唐暖彻底明白,就不再说这些事情,只是问道,“那些事情你想明白了吗?宫中的情况不明,可是从先在知道的一些事情来看,韩景的处境很尴尬。”

唐暖说道,“宫中的事情我倒是不怕,逆境不代表绝境,可是孩子的事情……我总是下不了决心。”

唐老夫人叹了口气,“总会明白的,可能等你真有孩子的时候。”

唐暖脚步顿了下说道,“祖母,你觉得在事情成定局前,我适合有孕吗?”

唐老夫人反问道,“你觉得你做好了准备吗?”

唐暖看着忙碌的下人,许久说道,“我不知道。”

唐老夫人说道,“那就等你知道了,知道你准备好了,不管是身体还是别的。”

唐暖问道,“祖母,我怎么能确定自己准备好了呢?”

“真到了那一刻你就会知道。”唐老夫人说道,“你会感觉到,我已经准备好了,可以要孩子了。”

唐暖应了一下,唐老夫人笑道,“一会宫中的人就该把喜服送来了,也不知道会做成什么样子。”

如果说一点期待都没有那是假的,唐老夫人把孙女的变化看在眼中,却不得不打破了她的期待,“怕是今日你没办法试穿了。”

唐暖微微皱眉带着几分疑惑,唐老夫人也没有解释,只是说道,“好了,我们去等着吧。”

“恩。”唐暖应了下来,随着唐老夫人一并回屋了,唐老夫人告诉唐暖一些管家的小窍门,虽然管家和后宫也有差别,可是有些事情都是一通百通的。

唐暖一一应了下来,也把平日里的一些疑惑询问了唐老夫人,没等多久,宫中的人就来了,抬得正是唐暖的嫁衣,因为祖母的话,那种纯然的喜悦消失了,倒是升起了不少戒备,只是面上却有些羞涩的躲在唐老夫人的身后,送来的不仅有喜服还有各种首饰,喜服做的格外精致华贵,毕竟是延帝亲自交代下来的,又有唐老爷子的面子在,虽然是赶工的,可是丝毫看不出来。

等媳妇被展开后,就见唐老夫人面色变了变,唐暖也是一愣,因为喜服竟然是按照皇子妃的规格做的,唐暖这才明白了祖母的话,唐老夫人说道,“这……这不合规矩。”

送东西的太监笑道,“这是陛下专门吩咐的,唐老夫人放心就是了。”

唐老夫人还是坚定的拒绝了,还派人去给唐老爷子传了话,很快唐老爷子也过来了,态度更是坚决,直接进宫去给延帝请罪了。

太监和宫女都傻了眼,只是无奈把衣服首饰先收了起来,唐府的丫环偷偷给几个人手里都塞了荷包,唐老夫人这才解释道,“老身也知这是陛下的厚爱,并非刻意为难诸位,只是我等也该有本份,这确确实实不该是老身孙女能穿的品级。”

唐暖像是不知事的姑娘,一直低着头没有说话,可是态度也明显,收了好处和解释,这些人心中倒是没有了那么多的怒火,唐老夫人温言道,“府中也有些茶点,几位先歇息一会。”

把人都给打发到旁边的屋中后,唐老夫人才看向唐暖,唐暖说道,“还是祖母料事如神。”

唐老夫人却没有这么乐观,“我倒是希望,自己没有猜对,你成亲后,记得对熹妃万事小心,能不靠近绝不要靠近。”

唐暖疑惑地看向唐老夫人,唐老夫人解释道,“陛下忙于国事,怎么会注意到喜服品级的事情,这样的事情只有女人才会更在意,这些事情本该是皇后的职责,可是皇后……能在延帝身边说的上话的女人,也就剩下熹妃了,在延帝正式下旨前,你就穿上了皇子妃品级的喜服,可能开始的时候延帝没有多想,那以后呢?韩瑾和韩琰难道是吃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