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延帝下令按照皇子的品级做的这些,当他觉得不妥的时候,也都是你们的错,因为皇帝永远都不会错。”唐老夫人的声音很低,“就是不知熹妃是对他们几个都有恶意,还是单单对韩景,又或者熹妃已经有了支持的人?不管哪一种对你来说都是危险的,但是你短时间内没有办法还击,所以远离。”

唐暖缓缓吐出一口气说道,“祖母,我知道了。那这次的亲事……”一个姑娘家一辈子只有一次的亲事,也被弄成了一场博弈,唐暖只觉得失落还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惶恐。

唐老夫人说道,“你觉得该不该降低规格?”

唐暖仔细思索了一下说道,“不该!”就算是为了韩景,这次也不能退,这已经不单单是他们两个之间的事情,还是一种表态,宫中的情况如何,外面的人不会知道,这次亲事用的是皇子规格的真正含义外面的人也不会知道,他们看到的是,在还没有正式下旨的时候,韩景成亲就已经是皇子例了,说明韩景很得圣心。

所以她需要这样盛大的婚事,就算她看不到也是一样的。

唐老夫人欣慰的笑了笑说道,“就凭你这个答案,我觉得我已经没什么可以教给你的了。”

唐暖抿唇,没再说什么,看来没有想到的只有她,而祖父、祖母早就已经想到,甚至有了应对的方法,祖父的这次进宫为的就是这件事,怕是因为祖父的关系,婚事的品级还要增高一些。

果然不出所料,在唐老爷子进宫没多久,宫中就来人把那些送东西的人给叫走了,傍晚的时候唐老爷子才回来,脸上带着笑意,看着妻子和孙女说道,“六丫头,我能为你做的只剩下这件事了,以后都只能靠你自己了。”

唐暖正色道,“祖父放心吧。”

唐老爷子笑道,“若是换成别人,我肯定不放心,可是你我却没有那么多的担心,不过要记住,只要你有足够的鱼饵,你就能在宫中过的游鱼得水。”

唐暖点头。

又过了三日,宫中的人才送了东西过来,态度更加恭顺了,只是粗粗一看就能发现,那些首饰好像更加精致了,样式虽然没有变,可是上面用的宝石更加漂亮。

这次唐暖在唐老夫人的示意下,被人伺候着换上了喜服做最后的修改。

成亲的那日,天还没亮唐暖就被人叫了起来梳洗打扮,坐在水银镜前,唐暖红了眼睛,何氏亲手做了汤圆来,一口一口喂给了唐暖,唐暖红着眼睛强忍着哭意,虽然已经遮掩过了,可还是能看出何氏的眼睛有些红肿,今日唐家的人全部回来了。

韩景是骑马来迎亲的,拜了唐老爷子等人后,唐暖就被大堂兄唐楠用锦衾裹抱着往花轿走去,唐楠走的很稳,弯腰把唐暖放进花轿后,就看向了站在一旁的韩景,一身喜服的韩景更显清隽,唐楠说道,“我把妹妹交给你了。”

“恩。”韩景没有说什么一定会对他好的承诺,只是右手握拳锤了下胸口,唐楠这才露出了点笑意。

唐暖在花轿中忍不住落了泪,这一去她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家人,她感觉到花轿被抬了起来,唐老爷子带着唐家众人亲自把他们送到了唐府门口,韩景行礼后,就牵着马朝着街口走去,直到过了街口,这才翻身上马,转头看了下花轿,那里面是他的妻,他一生想要守护的人。

宫中的礼节繁琐奢华,当拜完堂被送回了新房,坐在了喜床上时,当盖头被掀开的时候,唐暖下意识的闭了闭眼,这才抬头看向了韩景,韩景嘴角含笑,眼中带着惊艳,让唐暖觉得这么久的辛苦是值得的。

还没等韩景说话,门就被敲响了,只听外面一个有些懒散的声音说道,“子恒,快出来喝酒了,你别以为能逃得过,再不出来我就踢门进去了。”

韩景眼神闪了闪,弯腰轻轻握了握唐暖的手,低声说道,“等我。”

第六十三章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

对韩景来说,这四件事情和他有关系的也就剩下洞房花烛夜,特别是新娘还是他心中的那个时,浓情蜜意已经不足以形容了。

因为第二日他们还要起来先去给延帝请安,然后再出宫回永安郡王府见永安郡王,所以韩景和唐暖早早就被人叫起来了,唐暖只觉得浑身酸疼,声音都有些哑了,不过因为昨晚已经清洗过了,倒是没那么不自在了。

这次出嫁兰喜并没有跟进来,她毕竟年纪大了,在唐暖嫁人前就给她准备了嫁妆,等着她回门后,兰喜就嫁人离开京城了,而跟着唐暖进来的是兰乐和兰铃,兰铃是唐老夫人专门培养出来的,本就是为了给她当陪嫁的。

兰铃拿了软垫放在梳妆台前的椅子上,这才把唐暖给扶了过去,韩景并不需要人伺候,自己拿了衣服来换上,兰乐去端了温水来给唐暖润喉,一杯水下去唐暖才觉得嗓子好了许多,今日的打扮虽没有昨天那般,却也格外重视。

兰乐问道,“夫人,要上妆吗?”

唐暖因为兰乐的称呼还愣了一下,这才反应过来,倒是韩景已经准备好了,直接走了过来说道,“不用上妆了,夫人……已经很美了。”夫人两个字后微妙的停顿,让唐暖羞红了脸,嗔了韩景一眼,看着水银镜中的自己,气色比以往都要好上许多,眼角绯红竟有几分动人的风情,也点了下头,兰乐就不提上妆的事情。

韩景靠坐在一旁,看着唐暖梳妆打扮,看了一会就转身离开了,唐暖也没有在意,毕竟对男人来说,女人的打扮是有些磨蹭的,可是没想到,韩景只是去箱子里拿了个东西后,又回来了,当韩景把东西递到唐暖面前时,唐暖也愣了下。

那是一支很精致的簪子,中间最大的一朵花的花瓣是用粉玉雕刻而成,中间嵌着拇指盖大小的东珠,而这朵花周围还有许多小一些的花朵,也都是粉玉的花瓣,只是中间的东珠更小一些。

韩景动作有些笨拙地把簪子插在了唐暖的发间,又仔细调整了一下才松了一口气,站在了一旁,唐暖看着水银镜中的自己,也没说谢谢只是扭头对着韩景笑得格外灿烂,兰喜和兰铃又检查了一下确定唐暖都打理好了,韩景这才牵着唐暖的手往外走去。

延帝和熹妃已经在等着他们了,延帝也是满脸笑意,说了几句又赏赐了不少东西后,就让他们离开了,出了宫门韩景也没有骑马,反而陪着唐暖一起坐着马车往永安郡王府去了。

马车里面,兰铃他们已经备好了一些吃食,韩景是知道唐暖的口味,选了唐暖喜欢的递给她,这才随意拿了一些吃了起来。

“到了以后,不想搭理谁就不用搭理。”韩景提起永安郡王府一点感情都没有,在他心里,恐怕永安郡王的地位还没有唐暖的伯父高,“不要委屈自己。”

唐暖闻言一笑,“我又不是会委屈自己的人。”

韩景倒是安心了,给唐暖倒了杯温水,说道,“万事有我在。”他自己受再多的委屈也无所谓,可是看不得唐暖受委屈。

唐暖捧着杯子喝了几口,这是兑好的蜜水,喝着甜甜的,心中已经有了沉思。

永安郡王府中,永安郡王韩韬和于氏已经在屋中等着了,于氏怀里还抱着孩子,她生孩子的时候年纪也不算小了,至今身材都没有恢复过来,显得有些富态。

两个人进屋后,就见韩韬和于氏坐得很稳,于氏像是盛装打扮过了,一身艳色的衣服,瞧着比唐暖还喜庆几分,韩韬的神色倒是不错,笑着说道,“既然成亲了,就是大人了。”

于氏看了一眼旁边的丫环,就见丫环端着托盘过来了,上面摆着两杯茶,除此之外,两个软垫也被放在了地上,于氏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让韩景和唐暖跪下敬茶,韩韬见此也不再多说,韩景下颌一紧,唐暖眼睛一弯带着笑意说道,“不知婆婆的牌位呢?”

唐暖口中的婆婆自然不是于氏,于氏脸色一变,抱着孩子的手不自觉一紧,那孩子大哭出声,于氏也低着头刚想说话,就听唐暖一派天真无邪的说道,“这就是弟弟吧,弟弟年纪这么小,继妃你把他抱出来干什么?”像是想到什么了,唐暖笑了起来,“放心吧,我给弟弟准备了长命锁,兰乐把东西拿过来,先给弟弟,好让继妃送弟弟去休息。”

这话一出,于氏抱着孩子出来的目的就被扭曲了,她不过是心中怨恨,就因为这个孩子生的晚了一些,就失去了竞争皇位的机会,而韩景偏偏有这个机会,所以于氏才想抱着孩子出来,让韩景和唐暖行礼的时候,也给自己的孩子行礼。

韩韬也被哭得有些心烦,他不知道于氏的心思,听唐暖这么一说,心中也有些不高兴,觉得于氏眼皮子太浅让他丢人,直接斥责道,“把孩子交给奶娘。”

于氏满心的委屈,却不敢多说什么,于家现在的情况很不好,除了两个孩子外,她没有丝毫的优势,就把孩子交到了奶娘的手里,兰乐也把长命锁交给了奶娘,奶娘赶紧抱着孩子下去了。

唐暖说道,“公公,婆婆的牌位呢?”

韩韬皱了皱眉,他不喜欢韩景的母亲,自然不乐意自己和个牌位一起受礼,可是也不能说出拒绝的话,心中觉得唐暖不依不饶的不会看眼色,可是想到唐暖的家世,他也不能像斥责于氏一样斥责,毕竟唐暖的话还真不算错。

唐暖像是没看出韩韬的脸色,说道,“公公?”

韩景在一旁看着唐暖为他出头,只觉得满心的甜蜜,所以根本不管韩韬的眼神,唐暖催促道,“公公?继妃?”

韩韬咬牙说道,“请出……牌位。”因为于氏在,一时之间倒是不好称呼原配,平时他都是直呼席氏的。

于氏像是不敢相信地看向了韩韬,倒是唐暖称赞道,“果然和祖父说的一样,公公最是重礼了,也不用旁人了,不如子恒亲自去请婆婆的牌位出来。”

韩景的声音有些哑,说道,“好。”

唐暖目送着韩景出去,这才看向了于氏,直接问道,“继妃,既然我和子恒已经成亲了,那么我婆婆的嫁妆是不是该交给我了?”

于氏张了张嘴说道,“我……”

唐暖只是平静地看着于氏,说道,“不过我今日就要和子恒回宫了,这件事继妃觉得是交给宫中的嬷嬷好,还是等我回门的时候,与我祖母说一声,让她帮帮我比较好?”

于氏脸色苍白说道,“既然子恒已经成亲了,姐姐的嫁妆自然是要交到你手中的。”

唐暖笑了下,像是刚刚并不是她在威胁人似得,“那就谢谢继妃了,赵妈妈你一会带着兰铃去交接一下,亲兄弟还明算账,钱财上的事情还是当面弄清楚比较好,继妃你说是吗?”

于氏下意识地看向了永安郡王,永安郡王却只是端着茶喝了口,他并不在乎席氏的嫁妆,那本就是留给韩景的东西,如果不是于氏在身边说话,他早就把那些都交给了韩景,所以也不觉得唐暖的要求过分。

“我知道了。”于氏咬牙说道。

唐暖就笑着和永安郡王聊起了别的事情,因为提前做了准备,所以唐暖知道韩韬的喜好,很快就令韩韬笑了起来,韩景双手捧着牌位进来的时候,韩韬已经不再介意唐暖提起席氏的事情了。

见到牌位,唐暖就收起了脸上的笑容,韩景走到了于氏的前面,于氏竟还稳稳的坐在椅子上,唐暖说道,“继妃,我记得元庸律法有言,继室在原配面前要行妾室礼,延帝陛下是最重礼节的,想来等我们回去后,陛下也会询问我们在永安郡王府的事情。”

于氏咬牙站了起来,她想到了儿子韩琅,若是让延帝知道这些,怕是对韩琅不好。

韩景这才把牌位摆放好,唐暖挑眉看着于氏,于氏低着头给席氏的牌位行礼后,就退到了一旁站着,唐暖给韩景整理了一下衣服,韩景笑了下,牵着唐暖的手一起跪了下来,恭恭敬敬的先给韩韬磕头,唐暖敬茶后,韩韬就把准备好的东西放在了唐暖手上。

“谢谢公公。”唐暖笑的很甜,兰铃从唐暖手中接过后,韩景和唐暖又冲着席氏的牌位磕头,因为现在放在位置上的只是席氏的牌位,所以唐暖做出敬茶的动作后,就端端正正的把茶杯给摆好了,韩韬犹豫了一下看了眼于氏身边的婆子,那婆子把于氏准备的那份东西,直接代替席氏给了唐暖,唐暖笑着道谢,最后让人都给收起来了,韩景这才把唐暖扶了起来。

韩景和唐暖也给于氏行了礼,不过并不是跪礼。

唐暖说道,“那公公,我和子恒一起去把婆婆的牌位送回去。”

韩韬应了下来,韩景就双手捧着牌位往外走去,而唐暖跟在韩景的身后,韩景低声说道,“谢谢。”

“我们之间不需要如此的。”和刚刚正堂比起来,唐暖的神色格外的平静,“我本就不喜欢于氏。”

韩景也觉得自己太过客套了,笑了下说道,“其实我并不记得母亲的样子,很多母亲的事情我都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可是会和我说的人也只有赵妈妈,因为我父亲不喜欢母亲。”

唐暖没有说什么安慰的话,只是伸手轻轻捏了下韩景的胳膊,韩景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不在意,“其实我已经不恨于氏了。”

“因为你不在乎了。”唐暖说道,她明白韩景的意思,在见识了那么多事情后,他已经不把于氏放在眼中了,所以也就没有了什么恨意,可是有机会还是会把于氏给坑死的。

第六十四章

韩景和唐暖是留在永安郡王府用的午饭,唐暖并不喜欢永安郡王府的饭菜,材料用的都很好,可是油大盐多,唐暖出着有些不习惯,所以稍微动了一些凉拌菜,就不再用了,韩景看了也有劝唐暖多用,只是让厨房端了甜汤来让唐暖慢慢喝着。

用完了午饭,韩景就带着唐暖离开了,他们并没有直接回宫,韩景带着唐暖去了酒楼,点了不少唐暖喜欢的菜品。

小二先送了新鲜的果点来,韩景开口道,“尝尝这家的芙蓉糕,带一点酸头很开胃。”

唐暖夹了一块吃了起来,这芙蓉糕做的软糯,酸酸甜甜的不说,还带着一点花香,里面好像还加了梅子干,唐暖又要了一份说道,“兰乐你们两个也尝尝。”

兰乐和兰铃年纪都不大,闻言都笑了起来,兰乐毕竟在唐暖身边比较长,说道,“那奴婢们就去旁边的隔间用了,若是世子妃有吩咐,就唤奴婢一声。”

唐暖应了下来,“你们自己看看喜欢什么就点什么,反正不用花的我银子。”

韩景闻言露出笑容,捏了唐暖的手指一下,这才说道,“去吧。”

兰乐和兰铃赶紧退了出去,到了一门之隔的小间去,小声商量着要吃什么东西,她们在永安郡王府的时候,可是滴水未沾。

唐暖又吃了一块糕点,就拿着个枣子在手里把玩,说道,“其实出嫁前,祖父曾提过一件事。”

韩景看着唐暖,并没有追问,而是等着唐暖接着说下去,唐暖低着头看着自己的手,因为出嫁的缘故,她的指甲染了蔻丹,趁着她的手更加白嫩,其实在成亲的第二天就提这件事,是有些扫兴的,可是唐暖和韩景之间的关系,已经无需计较这些了,“祖父问我,如果你真的……到时候我生了几个孩子后,会不会重演现在的悲剧?”

这话一出,韩景的神色也变了,唐暖说道,“我也想了很久,到底该怎么办,因为我们不可能只有一个儿子,要怎么对待他们呢?毕竟最后的位置只有一个。”

韩景看着唐暖的样子,格外的心疼,唐暖抬头看向了韩景,苦笑了一下说道,“可能是我想得太多了。”

“不是。”韩景毫不犹豫地说道,“正是因为你想与我一辈子,所以才会想这些问题,才会如此不安惶恐。”

唐暖没有否认,韩景说道,“交给我。”

听着韩景的话,唐暖眼睛一弯就笑了起来,“好。”

韩景刚准备说什么,就听见外面有脚步声,两个人默契的不再说话,小二说道,“客观,上菜了。”

“进来。”韩景开口道。

小二这才开门进来,菜陆陆续续的被送进来摆放好了,小二说道,“客观,有位客人说认识您,您要见见吗?”

韩景皱了下眉头,小二说道,“那位客人说他姓楚。”

唐暖猛然想到了锄暮先生,韩景也想到了,说道,“请他进来。”

“是。”小二这才应了下来,问道,“客观还有别的吩咐吗?”

“再上一套碗筷和一壶新茶。”韩景说道。

小二恭声应下,见没有别的事情,就下去了。

没多久,门就被轻敲了三次,韩景亲自去开了门,就见锄暮先生站在门口,韩景笑道,“先生请。”

锄暮先生也是一笑,就进来了,说道,“恭喜两位了。”

唐暖抿唇一笑,先请锄暮先生坐下后,他们二人才坐下,一日为师终生为父,锄暮先生虽没有明着收他们为徒,可是也是教导过他们的,没有丝毫的藏私,所以对于锄暮先生,两个人都是尊重的,小二把东西上来了,唐暖倒了杯茶双手递给了锄暮先生,锄暮先生接过笑了下,“先用饭吧,我正巧也没用呢。”

三个人吃了起来,锄暮先生说的并不是客套话,他早就算着韩景他们会出来的时间,一直在永安郡王府门口等着,直到现在才找到了机会来见韩景他们,不过锄暮先生也没准备浪费时间,说道,“韩琰并无心争那个位置,倒是韩瑾一家需要注意,我朝也有因为看中孙辈,而传位的。”

韩景咽下嘴里的东西,点头说道,“我知道了。”

锄暮先生又说了一些京中需要注意的事情,叮嘱道,“如今宫中万不可得罪熹妃,现在的熹妃很危险。”

韩景恭声说道,“是。”

用完了饭,锄暮先生就离开了,好像他过来只是和韩景他们一并用饭似得,送走了锄暮先生,韩景和唐暖对视了一眼,谁也没再提这件事,而是打包了不少糕点,就离开了。

直到上了马车,唐暖才说道,“你觉得可信吗?”

韩景面色一沉说道,“我希望他可信。”

唐暖说道,“韩琰是个什么样的人?”虽然父亲说过,可是唐暖还是想知道韩景的看法。

韩景犹豫了一下说道,“韩琰……我不知道怎么说好,韩琰看起来是没什么野心,可是这样的认往往更危险。”

一个人表现的越没有野心,越让人怀疑,毕竟现在宫中是什么情况,众人都知道的,锄暮先生这么肯定地说韩琰没有这个心思,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不过有一点,韩琰和锄暮先生是认识的,就算韩琰进宫了,他们两个人之间也是有联系的。

想到这点,韩景和唐暖都觉得有些棘手,万一韩琰是通过锄暮先生示好呢?那么他们的戒备等于是把韩琰推到了韩瑾那边,如果他们因为锄暮先生的话放松了对韩琰的戒备,等韩琰真的从背后捅刀子了,他们就完了。

韩景、韩琰和韩瑾三个人之间有一种微妙的平衡,而韩景的弟弟韩琅,其实从知道延帝身体情况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他出局了。

又或者锄暮先生是在提醒着什么?韩景和唐暖都有些想不明白,唐暖抿唇说道,“等我回门那日,不过我想锄暮先生会选在今日,也是有诚意的,毕竟有些事情等我回去问问祖父就知道了。”

韩景点头,“其实我一直没明白,锄暮先生为什么要参与这些。”

唐暖说道,“我问过祖父,祖父说,锄暮先生为的是元庸。”

韩景沉思了一会说道,“那么让元庸有一个最合适的皇,锄暮先生自己都出来了,怕是没什么事情是锄暮先生舍不得牺牲的。”

第六十五章

两个人回宫后,韩景把唐暖送回了院子,就换了衣服去见延帝了,兰乐和兰铃也给唐暖换了衣服,其实唐暖更喜欢七八分新的细棉衣服,可是在宫中就算在屋子里面,也是穿着绸缎的新衣,身上的首饰能去的都去掉了,发间仅剩了一支韩景送的簪子,整个人倒是松快了许多。

还没等唐暖休息好,就有宫女通传韩瑾的妻子钱氏和韩琰的妻子程氏过来了,唐暖赶紧到院门口去迎,这还是唐暖第一次见她们,成亲的时候她们两个应该也到了,不过那时候唐暖没机会见到,钱氏长得很美,她的美很娇艳,梳着高鬟,饰以金钗珠宝显得丰挺富贵,可能顾忌到唐暖新嫁娘的身份,上身是橘色金丝锦缎,滚了两寸正红色暗花的锦边,下面穿着丁香色的长裙,挽着同色的纱披,脖间带着黄金璎珞,若是旁人这般打扮难免显得庸俗,可钱氏这般装扮却让人觉得恰到好处。

和钱氏相比程氏就有些不起眼了,并不是程氏丑,而是她只能算是小家碧玉,一身烟水蓝的衣裙,跟在钱氏的身边,看着温和有礼。

钱氏一见唐暖就快步走了过来,伸手握着唐暖的手笑道,“怪不得三弟这么急着娶亲呢,我一见妹妹就觉得喜欢得很,巴不得马上抢回家中藏起来呢。”

唐暖脸一红微微垂眸,看起来格外的娇羞,程氏也走了过来,笑着说道,“你可别吓了妹妹。”

“两位姐姐好。”唐暖轻声细语地开口,“两位姐姐里面请。”

钱氏一点也不客套,挽着唐暖的手招呼着程氏就一起往屋中走去,韩景这个院子她们也是第一次来,原来韩景没有成亲,院中也没有个女主人,她们并不适合过来。

在进屋门的时候,唐暖吩咐兰铃去端了花茶的糕点,都坐下后,唐暖才柔声说道,“今天回宫的时候,路过酒楼就买了一些糕点回来,虽没有宫中的精致,倒也算不错,两位姐姐只当尝尝鲜。”

钱氏和程氏是来找唐暖交好的,自然不会下唐暖的面子,当即就拿了块吃了起来,钱氏眼下糕点说道,“这味道确实不错,不知妹妹是在哪家买的?改日我也让人买些来。”

唐暖把酒店的名字和位置仔细说了一遍,程氏也记了下来,她又用了一块芙蓉糕,就用帕子擦了擦嘴角不再动了,钱氏说道,“我本想带着煜哥来的,只是熹妃娘娘一大早就派人把煜哥接走了,等改日我再带他过来给妹妹问安。”

“子恒与我说了,煜哥很可爱。”唐暖嘴角上扬,眼睛弯弯的笑的又甜又漂亮,“我也很期待见煜哥。”

钱氏满脸喜色,嘴上却说道,“一个傻小子,也就是陛下和熹妃娘娘不嫌弃,妹妹初来乍到的,不如改日我带着妹妹在宫中转转,那御花园的花草长得不错,百珍园中还养了几只白孔雀……”

唐暖听着钱氏说着宫中的情况,而程氏安静地坐在钱氏的身边,在钱氏的茶水喝完后,执着茶壶给她蓄了八分满,唐暖听着钱氏的话格外的认真,时不时接上两句,让钱氏能继续说下去,钱氏看似大大咧咧的没什么心机,可是仔细思索她的话却能发现,她说的都是一些随意就能打听到的事情,不该说的一句都没有提,而程氏偶尔在钱氏喝茶润喉的时候接上两句,不去思索话中含义的话,几个人瞧着倒是其乐融融的。

钱氏仿若不经意问道,“妹妹与姐姐说说外面的风光吧?”

唐远山和唐暖归京的事情并不是什么秘密,可是他们到底去了哪里,却没有多少人知道,钱氏刚刚说了那么久不过是为了试探唐暖的性子,放松她的警惕,唐暖像是毫无心机,说道,“我先去了大堂哥那里,后来父亲跟来带着我去清河关转了一圈。”说话就该有真有假,才能让人相信,而钱氏想知道的就是清河关的事情,所以根本不会在意唐暖说的先去了哪里。

钱氏一脸惊奇说道,“我还没有去过那么远的地方呢,路上遇到什么趣事了吗?”

唐暖捡着一些有趣的事情说了起来,夹杂着大堂哥信中写过的一些风景和特产,钱氏见唐暖真的一个地方一个地方说,半天也没有提到清河关,忍不住问道,“当时蛮夷刚从清河关和肃关撤退,清河关日子很苦吧?”

“还好吧。”唐暖有些犹豫说道,然后不好意思笑了笑,“我们到清河关的时候,已经看不出什么了,就是那边的吃食和京城差别很大,有些不习惯,而且那边有些干风沙也大,让人很不舒服。”说到最后,唐暖有些抱怨的意思在里面,“他们还很爱吃肉,不过有些果子比京城这边要甜一些,而且那边的的衣服首饰也有些奇怪,更多的是用银饰……”

唐暖就像是一个不知民间疾苦的姑娘,话里带着一种不知世事的天真,虽然让人觉得有些笨却不会让人讨厌,钱氏却觉得有些不耐,她想知道的是韩景在清河关的情况,根本不想知道什么唐暖在清河关的衣食住行,倒是程氏很有兴趣,问道,“那她们都是穿什么?”

“裙子一般不到脚踝,而且裙摆不会太大,穿着靴子……”唐暖笑盈盈地说了起来。

程氏话比刚刚多了不少,钱氏发现再问不出什么,就找了借口先告辞了,程氏也和钱氏一并离开了,唐暖把人送到了院门口,正巧看见从旁边院子里面出来的韩琅,韩琅和韩景虽然是兄弟,可是最多五分相似的,韩琅也没想到会看见唐暖三人,愣了一下才过来先给钱氏和程氏问好,才说道,“嫂子好。”

唐暖笑了下,看着后面丫环婆子手里捧着的东西,问道,“你这是准备出宫吗?”

“我回家。”韩琅明显不太想要理唐暖,只是碍于有旁人在场,所以不可能不回话。

钱氏说道,“那你怎么不早上的时候和着你哥哥嫂子一并回去呢?”

韩琅回答道,“我刚刚写完皇伯伯给我布置得功课。”

怪不得众人都没有把韩琅当成敌人,唐暖说道,“天色不早了,路上小心些。”

韩琅应了下来,带着人离开了,钱氏忽然说道,“还是年纪小,他倒是时常出宫回府,想来是因为年纪小,陛下多疼一些。”

唐暖闻言只是笑了下,并没有接话,钱氏觉得无趣,打了个招呼后,就率先离开了,而程氏柔声说道,“想来世子也快回来了,我就不打扰你们了。”

“程姐姐。”唐暖带着羞涩娇声说道。

程氏笑了下,不再说什么,也离开了。

等着人都离开了,唐暖才带着兰乐回了院子,屋中那些吃剩下的东西都已经收拾好了,兰铃端了热水来给唐暖烫脚,旁边桌子上还有一杯刚冲好的红糖水,这是唐暖出嫁前,唐老夫人专门交代过的,唐暖毕竟年岁还小,初夜后喝些红糖水比较好。

唐暖松了口气,今天她真的有些累了,兰铃蹲在地上,帮着唐暖按脚,有些疼可是很舒服,唐暖双手捧着红糖水小口小口地喝了起来。

韩景回来的时候就看见唐暖一脸舒适的闭着眼睛享受的样子,阻止了兰乐和兰铃行礼,就把兰铃打发走,自己蹲在地上握住了唐暖的脚,唐暖的脚很小还肉呼呼的,好像没有骨头似得,手感很好,兰铃是专门学过的,韩景按的自然没有兰铃舒服,唐暖在韩景刚握住她脚的时候就醒了过来,毕竟男人的手和女人的手还是有很大的差别,她静静地看着韩景认真的样子,露出了笑容,忍不住动了动脚趾头。

“别动。”韩景捏了捏唐暖的脚趾头,说道。

唐暖笑出声来,往上缩了缩脚说道,“好痒。”

韩景觉得水有些凉了,也没有再闹,就单膝跪在地上,然后把唐暖的脚放在自己的腿上,接过兰铃手中的布巾仔细给唐暖的脚擦干了,等两只脚都擦干,唐暖就缩了缩蹭到了软榻上斜着坐好,韩景的衣服已经湿了,他也不在意,用布巾擦了擦手后,就到旁边柜子里拿了一套常服到屏风后面更衣了。

兰铃把水给端走,兰乐拿了小毯子盖在了唐暖的脚上,唐暖说道,“今天钱氏和程氏都来了。”

韩景把换下来的衣服拿了出来交给了赵妈妈,就走到了唐暖的旁边坐下,唐暖跪坐起来帮韩景整理了一下衣领说道,“钱氏好像很好奇清河关的事情,而程氏……看似很捧着钱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