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半日,只见官员们个个舌灿莲花地引经据典地将古往今来的君臣之道,兄弟之情等等说了一通,直说得口干舌燥,五巧生烟,那余大将军依旧硬着头皮不改口。

闻天歌听得烦了,掐着腰,蛾眉微蹙,英气逼人地喝道:“都住嘴!答应就答应,不答应,我们王爷就把那地占了,费什么话!买卖不成,仁义在!”

155斯人独憔悴八

以半壁江山做买卖……

原本争先恐后想用三寸不烂之舌打动闻天歌、余大将军的人都住了口。

楚徊终于明白楚律为什么叫闻天歌、余大将军这两个人过来了,余大将军对他有怨,又急着要得了楚律的信赖,自然听不进旁人的话;闻天歌对中原的道义等等陌生的很,自然不信那些话。于是,这两个二愣子来了,就压根没想跟他们谈判,依着他们的意思,答应了好,不答应了也罢。

“待朕思量几日。”楚徊淡淡地说道。

“陛下,天牢里老臣众多,他们兴许熬不了几日。若是人少了,我们益阳府让出来的地就少了。”余大将军开口道,他离京才多久,不想就连皇帝都颓唐了正所谓自作孽不可活,谁叫他将石清妍弄到京里来的。

楚徊听余大将军这丝毫不念旧情的话,冷笑不已,待要甩袖离去,又想既然是买卖,那自己也能讨价还价,于是开口道:“人可以给,但,朕要全部的地,包括亘州府。”

“陛下是不想谈了?那我们走了。”闻天歌使出了菜市场买菜的那一招。

余大将军脑子里并没有什么宏图,在他看来,救出天牢里那群胆敢诽谤天子天家的人,不如留住那半壁江山,于是他便随着闻天歌走。

瑞王府的人虽不想走,但既然是随着闻天歌捞好处的,自然要跟益阳府的人团结,于是便也转身紧跟着闻天歌。

“放肆!你当这朝堂是什么地?”楚徊冷笑道。

闻天歌也不回头,摆了摆手,说道:“买卖不成仁义在,陛下,咱们后会有期。”

“放肆!”楚徊又冷笑一声。

楼朝日忙领着人将闻天歌的路堵上。

“朕要所有的地,包括两块藩王的藩地。”楚徊开口道。

闻天歌站住,从袖子里套出一份折子,递给余大将军,叫余大将军念。

余大将军心知闻天歌认字有限,便打开那折子来读,闻到折子里一股子胭脂味,最后的手印还是用胭脂按的,心道这是锦王妃的手笔?

“陛下,除了地的事之后,自此之后,锦王、瑞王仍尊朝廷为尊,两藩王逢年过节向陛下进献贡品,上请安折子。除此之外,陛下不得干涉两藩王藩地内大小事,小事如藩王纳妾,大事如开设考场。若楚姓皇族有难,两藩王必不计后果相助,除此之外,陛下若令两藩王出兵,须许之以利益,不得以道义种种要挟。”余大将军一字一句地念完,便偷偷去看皇帝脸色。

楚徊面沉如水,只觉得自己若依着余大将军的话去做,岂不等于将魏国分成了三个小国?这事自己无论如何不能答应。

“荒谬!有道是君要臣死臣不死,陛下仁慈,不曾要挟锦王、瑞王什么,熙王、颐王造反,锦王、瑞王相助实在本分,岂有出兵之后拿了强占去的山河威胁陛下的道理?”一耿直不阿的官员冷笑道。

“正是,不说天家,就算是寻常百姓家,一家子人,那也是一人有难众兄弟拔刀相助。”又有人附和道。

……

众人说了一通,便开始辱骂余大将军忘恩负义、无耻小人,辜负楚徊早先对他的器重。

余大将军也不跟人对口对舌,巍然不动地站着,方才那一点愧疚早没了,心道谁叫楚徊母子二人翻身之后便忙着收拾他们这群眼中钉、肉中刺。

“都住口。”楚徊沉声道,清楚地看见任凭这些人说什么,闻天歌、余大将军二人都是不听不信的,“你二人送信,问一问锦王,他可答应朕的话;他若不答应,那此事就作罢。”

闻天歌、余大将军齐声道:“不用送信,这事陛下答应就答应,不答应就作罢。”

楚徊一噎住,挥手令人先将闻天歌、余大将军等人送出去,又叫人监视等着看这二人送信给楚律没有,待过了一日,听说闻天歌、余大将军连个口信都没送益阳府去,一颗心如压了巨石大山一般,听说今日何必问来给姜氏诊脉,便气咻咻地过去,待进了安寿宫,忽地顿住脚步,心道皇族之中,没有看了聂老头那文章不火冒三丈,恨不得千刀万剐了聂老头的,楚律却冒天下之大不韪要拿了半壁江山救下聂老头,这事,怎么看怎么蹊跷,他不信楚律会信了聂老头那话,毕竟,依着聂老头的话,楚律这王爷的身份也要降低不少;且楚律又狼子野心,觊觎皇位多时,他怎肯亲手将那金座变成银座?必定是楚律想等着他拒绝,然后假惺惺地昭告天下,锦王不是想霸占皇帝的江山不还,而是想救人,谁叫皇帝铁石心肠不放人……

可恨怕有人被聂老头蛊惑,聂老头的文章他并公之于众,只怕其他人还以为聂老头的文章只是篇不轻不重针砭时弊的文章。

想着,便示意宫人莫通传,慢慢地向内踱步进去,待到了这正宫门外,就听何必问嘱咐姜氏仔细饮食等等。

“陛下?”德福恰出来,瞧见了楚徊吓了一跳。

楚徊向屋内走去,瞧见何必问波澜不惊地看他,就似嘲讽他习惯了听墙角一般,心中又有些火气冒上来,“第一才子,梓童的身子如何了?”

“若无意外,三年后陛下便能抱到嫡子。”何必问说道。

楚徊看了姜氏一眼,他对嫡子与否当真没什么感触,其他妃嫔所出的皇儿在他眼中都是一样的,但有总好过没有,于是就点了点头,“梓童,朕与第一才子有话要说。”

“陛下,超逸脱俗的第一才子,那我就先失陪了。”姜氏袖子里藏着何必问留下的八张药方,心知何必问是准备离开京城了,暗道只怕这辈子也没机会再见石清妍、何必问了。

待姜氏出去,楚徊脸上冷冷的,仔细看了何必问一回,就笑道:“第一才子可知锦王想要用半壁江山换取聂老他们?”

“略有耳闻。”

“第一才子以为如何?”楚徊妄图从何必问脸上寻出一丝蛛丝马迹,好证明这是楚律给他设的局,他还是不信会有龙子龙孙信聂老头那一套,若是天下万民都不服管教,那做皇帝做王爷又有什么意思?

“陛下,必问以为这事对陛下而言,是稳赚不赔的买卖。总归那些人也要秋后处斩,拿了他们换取半壁江山,何乐而不为?”何必问淡淡地说道。

楚徊心里又疑惑了,看何必问的态度,这事又不像是个局,倒像是楚律当真诚心诚意要换取聂老头他们,“你是说,三哥当真信聂老那一套?什么返璞归真,君之一字乃是为民,君不可夺民之利,废妃嫔,存人欲,行商贾……”

何必问点了点头,楚律的心思他看得清楚,那人要的就是与石清妍一家和睦,益阳府兴盛,贺兰辞、王钰壮志得筹。

楚徊不敢置信地失笑,冷笑道:“朕不信三哥会信那些,他必定是见朕不信,才有意去信,待聂老他们去了益阳府,三哥必然翻脸。”

“那陛下就给聂老头一个机会,让他后悔吧。天下人不知聂老作的是什么文章,只当陛下残暴,陛下就施恩,将聂老头那群祸水引到益阳府去吧。天下人见此,也会称赞陛下仁慈,陛下也能冷眼旁观,但看锦王爷、聂老头,如何双双悔不当初。”何必问平静地说道,说到底,这事对楚徊而言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但看楚徊如何转过弯来,“此事之后,锦王、瑞王都无暇再生谋逆之心,陛下正好打理朝中事物,令京城归于繁盛。此乃双赢的事,陛下若不信,就亲自去京城里走一走,见了如今京城的模样,陛下便知,及早摆脱了锦王府,才是明智之举。必问告辞。”

何必问略拱了拱手,便向外去。

“何必问,朕从没想过要做昏君、暴君。”楚徊背对着何必问说道。

“必问信陛下,但所谓明君,多数时候,并不是当真有什么雄才大略,不过是懂得顺应民意罢了。民间百姓恰如野草,殷勤播撒,费力耕耘,野草未必生得繁茂,反倒是无人问津的荒郊野岭,草木茂盛。”

“你是叫朕垂手而治?”楚徊眸子转动,又在猜度何必问的用心,毋庸置疑,何必问已经是锦王府那边的人了,他怎会好心劝他?

“陛下,燕回关一劫,熙王、颐王作乱,如今陛下也没心力去撤藩,锦王、瑞王也没能耐攻入京城,见好就收吧。”何必问说完,便大步向外去。

楚徊怔怔地跌坐在椅子上,扶额思量何必问的话,不知何时,姜氏就进来了。

楚徊看见姜氏,便伸手握了姜氏的手,“梓童,三年之后咱们便有嫡子了。”

“是呢。”姜氏笑了,“清妍说了要将耿王妃写给陛下的信交给我。”

“别看了。”楚徊也记不得耿氏跟他的信里写了什么,但里头的话,叫姜氏看一定不合适,“拿半壁江山,换聂老那群反贼,合适吗?”

“陛下若觉不合适,就等着看他们自食其果,若觉得合适,就留下聂老他们。好处自然要留给自己不是。”姜氏模棱两可地劝道。

楚徊闻言笑了,心道姜氏说的是,既然在他眼中聂老头等人都是祸害,就将聂老头等人送给楚律,只是楚律、楚徊想要朝廷不插手藩王封地内大小事务,此事却委实过分了,他天子的威严何在。稍稍走神,见姜氏已经将手抽走了,便多看了她一眼,“梓童以为朕与第一才子相比,输在哪里?”

姜氏并不知道楚徊想问的是他跟楚律相比输在哪里,但以眼下的形势,那般说,又有承认自己败给楚律的嫌疑,于是便改了口。

姜氏虽不知,但这不妨碍她回话,“陛下要听真话?”

“嗯。”

“真话会伤了陛下的心。”

“朕的心已经千疮百孔。”

“陛下表面要面子,背地里不要脸;超逸脱俗的第一才子表面放浪形骸,内里是正人君子。”姜氏嫁给楚徊这么些年,头会子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楚徊愣住,万万没想到姜氏对自己的评价这样低,但姜氏是知道他跟耿氏的事的,于是叫他这会子替自己分辨,他又辩无可辩。

“……朕不曾想过梓童的话也这般犀利。”

“臣妾失礼了,请陛下责罚。”姜氏福身道。

楚徊只是略点了头,便又不住出神,不再理会姜氏,心道可不是嘛,如今藩王封地里的事早就不是他想管就能管的,何必为了个皇帝的威名逼着两藩王表面对他臣服,不如就叫天下万民看看两藩王是如何不忠不孝,拥军自立的。

独自思量了五日,再见闻天歌、余大将军,楚徊看向自己那群又在准备徒劳无功、舌灿莲花劝说闻天歌、余大将军的人,缓慢地点了点头,开口道:“朕答应你们。”

不独余大将军,就连闻天歌也诧异皇帝答应的这样快。

“告诉锦王、瑞王,买卖成了,仁义也存了吧。聂老等人,今日便可接出天牢,还请锦王信守承诺,待锦王府的人退后百里,朕便令聂老等人去益阳府;待锦王府的人退到亘州府,朕便放过锦王府一众,包括锦王妃、石家、何家等人;此后,还请锦王信守承诺,用颐王藩地换取东北一地。”楚徊看向瑞王府的人,心道楚恒楚律当真会互惠互利,楚律替楚恒抢来一块藩地,楚恒替楚律防着他偷袭,果然只有他们两个才是亲兄弟吗?

“……陛下英明。”余大将军磕头道,其他人不管认不认为皇帝英明的,都跟着跪下。

楚徊吐出一口气,答应了这等屈辱的事,他竟然觉得放下了一块石头,不由地想大抵自己既没有做暴君、昏君的心性,又没有做明君、贤君的才干,只能做一个不功不过的守成之君,这也算是遂了先帝的心了。

既然楚徊松了口答应了,余后的事便好办,才打完仗,也没人有心设宴庆贺什么。

于是听说贺兰辞退后百里,李老将军顶替了石将军,石将军等人从金陵直接去了益阳府后,楚徊虽恨石将军心狠领走了几万兵马并多数年轻将领,但没有心力再生波澜,只能由着石将军去,眼睁睁地看着聂老头等人上了船,顺风顺水地向益阳府驶去。

待听说贺兰辞等人退回亘州府后,楚徊便在京城码头亲自送别石清妍等人,眼看着贺兰淳、何必问等人都站在石清妍身后,心道自己唯一的安慰,大抵是贺兰家还留了一大半的人在京城里。

“嫂嫂,你不是个好人。”

已经进了五月,百花齐放的时节,码头上无数的燕子衔泥筑巢,呢喃着在天上飞过。

楚徊说出这话的时候,不禁又回想起去凤崎山前自己的算计,心道姜氏说的是,他若内外一样,不管是重面子还是不要脸,都不会落到如今这地步。

“陛下,你也不是好人。”石清妍笑道,便要转身离去。

“嫂嫂,上国寺的和尚告诉母后什么话,竟然会叫母后郁郁寡欢,连求死的心都懒怠有了。”毕竟是曾经相依为命的母子,看见太后那模样,楚徊心里也难过不已。

“老方丈留下话,皇陵是空的。太后即便开启了皇陵,也休想跟先帝葬在一处。”石清妍笑道,太后机关算计,就想跟先帝共处一穴,不想先帝早料到她的心思,断了她的后路。

“这不可能,朕亲眼看见”楚徊说了半截话,就住了口,心知以先帝的性子,这等事他未必做不出,“父皇,竟厌弃我们母子到这地步。”

“后会无期。”石清妍福了福身。

“……后会无期。”楚徊后悔当初叫石清妍进京,楚律不会为了石清妍一个让出山河,于是,他要了跟石清妍一起的所有人,目送石清妍等人上船,问好德:“瑞王妃呢?瑞王没叫人来接她?”

“是。”

“也没弄死她?”

“是。大抵是瑞王想给两个小公子留着嫡子的身份吧,即便继承不了家业,但有个嫡子身份,也能多分到一些东西。”好德说道,瞧见混在西院猛士中的一人身形与记忆中的楚律有些相似,不敢多事,就将眼睛移开。

“嫡子么……”楚徊觉得眼睛又干涩了,心说这天下的事他管什么什么不服他,他再也不管了,想着,转身,领着好德等人离去。

船上众人瞧见楚徊离去了,一个个都松了口气。

石清妍心想楚徊最后终归让步了,他也不算是个全然的坏人,大抵是生不逢时撞上了她?

“春儿,这是冤大头?”石老太君哆哆嗦嗦地瞧见一个人去拉石清妍的手,就眯着眼睛问道。

其他人全部被送到其他船上了,此时这船上就石老太君、西院猛士、祈年她们、石老将军、贺兰淳、何必问,因此也不怕走漏了风声。

楚律对那冤大头的称呼十分不满,心道自己好歹送了软糕给石老太君,那可是他亲手做的。

“是。”石清妍肯定地说道。

楚律瞅了石清妍一眼。

“叫你弟弟来见他姐夫。”石老太君打量了眼楚律,大抵不太满意,嘴里就长长地噫了一声,又睃向何必问,西苑猛士们。

“老太君你什么意思?”楚律哭笑不得地问,心想这年迈的老太太还嫌弃起他来了,他哪点不如人了。

石老将军却是激动的很,忙红着眼眶跪在石老太君面前,“娘,你想起我啦?”

“茂林,你跪下做什么?叫儿子出来见他姐夫。”

石老将军一愣,那儿子不就是他嘛,楚律成他姐夫了。

楚律因石老将军的脸色,就忘了老太君方才对他的嫌弃,笑道:“老将军,叫声姐夫来听听?

155人人都爱小篾片一

石老将军脸色铁青,论理,客气地称呼家中女婿为姐夫的也有,但楚律这话里的姐夫明摆着就跟那客气的称呼不一样。

楚律见难能叫石老将军吃瘪,心中自是得意。

因人多,且又平安从京中出来,于是除了半夜从石夫人母女船上传出鬼夜哭的声音外,这一路上顺风顺水,甚至可以说是欢乐颇多。

西院猛士们瞧见此行的美女众多石家那群招惹不起的自然要避开,但何家、贺兰家,还有随着来的董淑君家、萧纤妤家个个都出美人,虽是惊鸿一瞥,但也叫人难以忘怀,于是除了已经心有所属的两位,其他的便纷纷学了石漠风,化作蜂蝶,不时地吹个箫,弹个琴;不会琴箫,也没事临风挥毫泼墨,或作诗,或作画、或舞弄刀剑,总之人是要在朝晖中夕阳下月光里等等最美好的时刻出现在早已清过场的甲板上,广撒网地卖弄风姿,以求得谁家姑娘动心了,叫长辈来说和。

如此过了几日,众人也算是在心里一一将西院猛士们分开了,将各人的风姿一一看在眼中。

比如石夫人这有心人,自觉家中女儿金贵,又出了王妃,这几船的后生都能由着她挑,于是便偷偷地瞄上几个,暗中劝说石红莲忘了蔺姑爷改嫁;比如石红莲,一边也偷偷地瞧着,一边模棱两可地回石夫人劝她改嫁的话,一边又三番两次逮到机会逼石江风替她劝说石老将军许她改嫁;比如石绾绾,牢牢记住了当初那不给她脸的西院猛士,为那西院猛士的多才多艺暗中惊叹,却又惋惜那西院猛士不如贺兰轶身份尊贵;比如何家老太爷、老爷们以及贺兰淳、石老将军,便是乐得去看后生们比试文采,慨叹一句英雄辈出;比如被众人遗忘了的广陵候夫人肖氏,默默地坐在船舱中,每每因外头的声音响起先帝来;至于楚律,楚律是一边激动地想益阳府得了大批人才,一边悻悻地为自己不能抛头露面将西院猛士们比下去暗自抱憾……

如此几日,西院猛士们也算收货颇多。祈年也看泠月猛士那张病弱的脸顺眼了,彼此有了些情意;溯文猛士、舒隽猛士等经过一番广撒网,虽媳妇没捞到,但是看他们顺眼的丈母娘倒是捞到了一堆。

夏日的热情渲染着每一个人,终于一直看戏的,如楚律,一直表演的,如西院猛士,迎来了当头一盆冷水。

“……王妃,婢妾想嫁给耿大才子。”素来最腼腆的萧纤妤出乎所有人预料地先开口求嫁。

萧家人也见识到锦王妃是什么人了,心知聂老头在京城敢闹着废除妃嫔,那到了益阳府地上,什么侧妃庶妃都当是没有的了,既然如此,与其叫姑娘丢人地给人做姨娘,不如一样丢个人,叫姑娘改嫁;这改嫁的人选嘛,依着吴佩依的例子,就嫁个门户低的,叫姑娘过自在日子;但嫁个工匠总是不好听,不如嫁给耿业,耿业家人全部流放了,耿业就如同个上门女婿一般,一则耿业嫌弃不了萧纤妤,姑娘吃不了亏;二则他不还有个才子的名声嘛,这说出来名声多好听。

“你是心甘情愿的吗?”石清妍问道,身边坐着的董淑君、楼晚华、窦玉芬纷纷睁大眼睛,不约而同地想萧纤妤这么腼腆,这么斯文,一看就是满身书香气的淑女,怎会看上耿业?

“婢妾是心甘情愿的。大才子他心细,体贴,又会说话,如此也不寂寞。”萧纤妤真心实意地说道,再也不曾遇到过像耿业这样体贴的男人了,一点架子没有,人还风趣。

“当真?”

“当真。”萧纤妤郑重地说道,因其他人看她,便略红了脸,“父亲母亲叫婢妾来问问王妃的意思,王妃若是乐意做媒自是最好。”

可是耿篾片还觊觎他们家白菜呢,石清妍心道,忙道:“这事我不好做媒,不如你们家请人跟小篾片说说,如今他无依无靠,最是想找个家人有个安慰的时候,想来,应当没多大问题。”

“王妃,这可不成,萧姨娘太斯文了,一看就跟小篾片过不到一块去。婢妾乃是粗人一个,大字不识一箩筐,又爱说人闲话,又没进取心,为人惫懒,跟小篾片正好凑一对。虽说婢妾年纪大了一些,可是萧姨娘岁数也不小,她能嫁,我就不能?”窦玉芬涨红了脸说道,虽还没跟窦家人说,但这毕竟是自己一辈子的事,守活寡这等事早先下定了决心是为了孝心,如今为了自己后半辈子后悔,谁也说不得她什么;小篾片虽比她们年纪小,但好男人不多,何必因计较年纪拦着自己嫁给好人。

“你们……”石清妍扭头看向董淑君、楼晚华,如今楚律放过楼家,不再提早先楼家擅自领兵到益阳府南边的事,楼晚华对楚律也感激的很,只是她顾虑重重,比不得窦玉芬、萧纤妤,是以便不出声;董淑君娘家有孝,没脸跟娘家人提改嫁之事,因此也不做声。

楼晚华见没人说话,只能大着胆子开口了:“王妃,小篾片他在萧家姑娘、何家姑娘、贺兰家姑娘……所有姑娘心里,是个出口成章,不畏强权,为民做主,敢作敢为的侠义之士,不知谁从小篾片在市井街头闹着要废妃嫔话里的杜撰出小篾片忠贞不输于石家漠风少爷,于是乎……”

“于是乎人人都想嫁小篾片?”石清妍讶异道,心想那么个惯会斗鸡遛狗、寻花问柳的主,竟然翻身了。

“是。”楼晚华代替萧纤妤等人回道。

萧纤妤脸上涨红,忙道:“婢妾也不一定要嫁小篾片,婢妾只是告诉王妃一声,到了益阳府我就改嫁。”

“好,嫁妆你回去自己挑,别客气。”石清妍也爽快地答应了,心里因耿业的事乐不可支,暗道看自己告诉楚律这事,楚律怎么说,又见窦玉芬也自愿改嫁,便又许了她一些好处。

等到晚上跟楚律一处,听完了楚律抱怨何必问占着那谁不还,就将楼晚华说得话告诉了楚律。

“小篾片面如傅粉,口若含丹,一表人才,实在是个良人。”石清妍有意称赞道。

楚律面沉如水,萧纤妤、窦玉芬要改嫁,他是不会拦着,也不会吃那莫名其妙的醋,可是这二人看上的是耿业,这就叫他心中生出一股子无明业火,当即一言不发,等到第二日,便有意将石清妍那话传给了何必问、西院猛士们。

卖弄风姿多日,西院猛士们冷不丁地发现自己输给一个油嘴滑舌的篾片先生,立时气恼不忿起来,一个个蔫了,也无心再卖弄;何必问更是自诩风流倜傥,原当船上几日已经叫众家女儿为他倾倒,不想,自己这货真价实的第一才子输给了耿业那名不正,言不顺的才子。

因女人们不约而同地想着耿业,男人们齐心合力地厌烦耿业,于是,等到了益阳府的码头上,热泪盈眶等候了楚律、石清妍、何必问等人多时的楚静乔就发现自己又一次被人忽略了,好在她如今是干大事的人,又是在众人面前,就不似早先在自己家中嚎啕大哭。

“父王、母妃、干爹、贺兰爷爷,你们看他做什么?”楚静乔吃醋地说道,瞪了一眼那油头粉面的耿业,心道怎地所有人都看那东西,又不是只苍蝇。

石清妍忙笑道:“谁有空看他,这么几月不见,白菜都成大白菜了。”说完,便用我家有女初长成的眼光打量楚静乔。

楚律、何必问、贺兰淳后知后觉地赶紧地称赞楚静乔“三日不见,刮目相看”云云。

楚静乔听了这些话,才又笑开了。

聂老头、耿业等人早先来了益阳府,没地住,就都先住到了锦王府,今日听说楚律要来,聂老头、耿业等人便赶着过来了。

此时陪着楚静乔过来的,还有那终于因打饭出色被层层提拔为楚静乔跟班的何必说,以及余家兄弟。

“多谢王爷救命之恩!”聂老头领着早先被楚律用半壁江山换来的文人学子给楚律下跪。

楚律忙伸手搀扶起聂老头,然后扬声道:“日后大家就安心在益阳府安家吧,若是益阳府住不下,中洲府、亘州府随便你们去,本王绝不拘着你们。”

“锦王爷!”聂老头感动于楚律的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