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你了。”段如谨不顾屋内还在收拾着的下人,在床边坐下,握住了陶言真的手。

“看到孩子出生,就再多苦也不在乎了。”陶言真笑得暖暖的,那两个小小瘦瘦的孩子是她的心头肉,以后他们再长大一点就可以跟在三个姐姐哥哥屁股后面跑了。

“一会儿你再喝点鸡汤就睡会吧,不休息怎么成。”段如谨心疼地看着头发汗湿了许多的妻子。

陶言真唇角微扬,心情好的时候人们一般都很好说话,她也不例外,点头应道:“嗯,知道了。”

鸡汤很快便端了上来,段如谨自下人手中接过鸡汤,摸着有些烫,于是吹了吹,待汤不那么烫时再一勺勺地喂陶言真喝下去。

陶言真暂时还真没力气去自己端碗吃饭喝汤,段如谨喂,虽说当着满屋子人的面她有些难为情,但自己男人的这份心意她当然不能推拒了,于是心里甜蜜蜜地喝着充满爱意与体贴的喂食。

屋内还没忙活完的丫头婆子见状均很有眼力见地低头,不敢乱看,心头都不由得想世子爷当真是喜爱世子夫人,都成亲这么久的了看着还与新婚的一样。

也有人想着世子夫人这么有福气,年纪轻轻就已经是五个孩子的娘了,难怪世子爷这般上心,换成哪个男人有个这样的夫人都会捧在手心上的,尤其世子夫人还是个美貌的。

陶言真没有逞强,喝完鸡汤也有了些困意,看了几眼被抱回房已经睡去的两个宝宝便躺下与宝宝们一同入睡了。

龙凤胎的出生令国公府着实欢庆了一番,现在满京城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有人生双胞胎的,但没见过接二连三都生多胞胎的,还每次都有儿有女,这不是气死人呢吗?

谁能想到当年还因为性子不讨喜、名声又有那么点污点而被某些人家瞧不起的陶言真,居然在嫁了人后不仅不得理不饶人地骂人,也不与兄长叫板了,还对丈夫体贴有加,除了没有大度地主动为丈夫纳妾外,其它真是没的挑了。

娶妻是为了什么?过日子和开枝散叶最主要,现在人家不仅会过日子,还用最短的时间内开了很多枝散了不知道多少叶,早知她这么能生,当初他们就该不胡乱顾及早早地去提亲才对!一干老头老太太悔得捶胸顿足,大叹人生无常,人不可貌相。

国公府在新生儿满月时又热热闹闹地大办了一场,满月大的两小娃都继承了父母的好样貌,长得白白净净,大眼睛黑亮黑亮的,看着就讨喜,将一干来吃满月酒的客人们萌得恨不得抱回家当成自己的孩子。

满月酒时,三胞胎都两岁了,别提多淘了,一个不注意就会被他们跑走,迈着小短腿在弟妹的满月宴上到处蹿,后面追着好几个怕他们摔倒的丫头奶娘。

丫头奶娘们怕伤到他们,追都不敢用力,再说即便运气好抓着了,他们就会哭得震天地泣鬼神的,吓都要吓死了,谁还敢得罪这些小祖宗们。

“你们怎么出来了?快回房。”段如谨敬酒时看到大女儿二女儿及大儿子左摇右晃地跑过来,眉一拧开口斥道。

“爹爹。”

“爹。”

“爹爹,看弟弟妹妹。”

三胞胎一边跑过来一边叽叽喳喳叫着,脸上荡着调皮捣蛋却让人无可奈何的得意的笑。

“世子爷。”跟过来的乳娘们一副做错事的愧疚样,小主子们太调皮活泼了也不是好事,他们作下人的若是制止得太强势,孩子们一哭闹大劲儿了到时还是他们这些作下人的责任。

三个娃争先恐后地将段如谨围住,牢牢地抱住他们爹爹的大腿,一个个地不觉得祸到临头了,反到仰着头笑得眉不见眼的撒娇。

段如谨原本的火气在看到长得粉雕玉琢、穿着一身红打扮得和年画里走出来的童子童女似的三宝贝撒娇瞬间跑的不见踪影,俯身在三个娃头顶各自摸了摸道:“乖啦,爹爹忙,外面人多,不小心踩到你们可不好,快回房去。”

厅内的客人们见到比观音画像里的仙童不承多让的漂亮娃娃,纷纷开口夸赞。

三胞胎一点不怯场,见许多人关注他们,听得出是在夸他们,于是毫不吝啬地送出大大的笑容,看到哪个人合他们眼缘了还会“叔叔”、“伯伯”地喊一声,赢来更多的夸赞。

“好了,爹爹还要去给叔叔伯伯们敬酒,快回房找你们娘去,她那里有好点心好糖。”段如谨连哄带骗地,终于将三胞胎哄去找他们娘了。

“世子爷好福气,三个儿女这般讨喜聪明,刚满月的两个娃又白白胖胖的,以后与他们的兄姐一般的漂亮可爱。”

“是啊是啊,想我成亲八年整,只得两子一女,其中一子还是庶出,哪有世子爷的好运道。”

“得了吧,两个儿子你还叹,你让我这个都过了而立年只一个儿子的怎么说?”

“那我还一个儿子都没有的要怎么说!”

“别吵了,今日我们来吃酒当是沾沾喜气,说不定来年我们都添个白白胖胖的大小子。”

这话所有人都爱听,那些拼儿子数量的人都消停了,只是投向段如谨的目光依然充满了羡慕嫉妒恨,兴许不到两年,段如谨又会办满月酒了呢。

段如谨近来没少听人夸他酸他,都微笑着接受各类的祝福欣羡,没有得意张狂,也没有过于谦虚,谦和有礼、仪表堂堂的模样恨得人牙痒痒,尤其想生儿子总生不出来的人更是牙痒痒得厉害。

外面热闹着,陶言真还如第一回一样在房里见客。

小李氏这次看着精神头很好,孙子马上就出生了,天天有盼头,什么时候看着都心情大好。

“你是好命,每次都生两个三个的,不过这次你四嫂怀的也是两个,希望两个都是儿子,实在不行像你这胎一样是龙凤胎也好。”小李氏一提起即将出生的孙子便眉开眼笑的,自从儿媳妇肚子大得出奇之后便请会摸脉的大夫来摸肚子里怀的是几个,找了两个大夫都说怀的是两个孩子,喜得她逢人便说儿媳怀的是双胞胎。

“还有一个多月四嫂差不多就生了,听说四嫂近来养得越来越迷人了?”陶言真一边说一边摸着肚子上松垮的肉,忍不住叹气。

小李氏闻言笑容更多了:“可不是,真是奇怪,你四嫂原本长得不好看,五官一点不柔和,皮肤也不白皙,谁想这怀了孕后一天比一天白起来,不仅肤色改善了,连眉眼也稀奇地变得柔和有女人味起来,你四哥以前嫌弃她不好看,最近他不嫌弃了,整日整日地围着她身边转。”

“这可是大好事,四哥心中有四嫂就不会总想去外面胡混,以后小两口恩爱,娘也能省心许多。”陶言真真心为魏风灵高兴,希望她能将一直不靠谱总长不大的男人牢牢吸引住,然后慢慢地将甄文泽身上不好的毛病逐渐改善掉,这样的话简直太美妙了。

小李氏赞同地点头:“你四哥听话了,知道向着媳妇儿了,前阵子有小丫环使坏挑拨他们两夫妻关系,结果你四哥不但没被挑拨,还将那小丫环训斥一通然后将其赶出府了,那小丫环可是以前与你…”

小李氏说到一半停住了,陶言真看她表情便猜到她要说的是那小丫环以前与甄文泽好过,甄文泽能为了老婆将曾经好过的小丫头惩罚了,那可真是不一般了,想当初他可是没少因为向着丫环而找自己不痛快的。

“等四嫂生了后,有机会我定要过去看看四哥的变化,从小到大,他还没有对我和颜悦色过呢。”陶言真心里有一点点酸,但也没太难受。

小李氏在段府没待太久,因记挂着家中身怀六甲的儿媳,于是用过午饭后便匆匆回去了。

一个半月后,魏风灵生了对双胞胎,男娃,可把小李氏乐坏了,盼孙子还真盼到了。

这下京城中一直在羡慕着段如谨陶言真的人终于将精力转移到甄家不成器的四爷身上了,谁能想到这个一向被人瞧不上眼的家伙居然也这么好命,一次得两个儿子!

魏风灵因生了两个儿子,在甄家二房的地位瞬间稳如泰山了,以前只面上服心上不服的下人们这次是打心里服了,有儿子撑腰的夫人可与以往不一般了。

因着孙子的缘故,小李氏对魏风灵成见日渐降低,当有下人报信说魏风灵给甄文泽气受时,她也不会像最初那般风风火火地为儿子撑腰去,学会了睁只眼闭只眼,儿媳给自己一次生了俩大胖小子,让她在京中贵妇人们面前赚足了脸面,只要魏风灵不闹得过火,她愿意适当宽容下。

魏风灵因生了两个儿子地位稳固了,陶言这个生了两儿三女的地位更是不用说。

长房孩子多,每日院中热闹极了,二房则冷清得很。

严氏每日哄着女儿,看着越长越像段如琅的女儿,有时会因着不是儿子而对孩子没好气,但大多时还是很喜爱自己闺女的,毕竟这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又因为丈夫不在身边,只有孩子与自己“相依为命”,于是只能更疼孩子一些。

清静的生活在有天收到段如琅的来信而打破,严氏拿着信立刻就冲到上房哭天抹泪了,不为别的,桃心怀孕了。

严氏自己守着个闺女,男人不在身边,结果小妾怀孕了,若是生了儿子可怎么办!嫡长子还没出生,庶子却出来了,到时那桃心母凭子贵抢了男人不说,还帮着庶长子夺二房家产可怎么办?

“母亲啊,您该知道庶长子对一个家族的危害,若是桃心真生个儿子出来,而我又一直不在二爷身边的话,以后我的日子还怎么过,求母亲怜悯让我带着孩子去找二爷吧。”严氏跪在地上哭哭啼啼地请求着。

蒋氏身为主母自是不想看到庶长子生到嫡长子前头的事情,这次她没有如以往那般立刻拒绝严氏,而是犹豫了下后说要与国公爷商量,让严氏先回房。

严氏见此次请求有希望,乖巧地退下了,又担心蒋氏与安国公商量过后依然不让自己走,心急之下匆匆回房,将自己的嫁妆及攒的私房取出来不少裹在个布包里,然后去了长房。

陶言真正哄哭闹不休的孩子,见到严氏眼圈红红的过来,皱了皱眉便将孩子抱给乳娘带出去了。

“二弟妹这是…”陶言真疑惑的询问被突然塞进怀中的东西打断。

“这是我的一些首饰及两张房产地契,想必大嫂也知道我为何而来,桃心怀了身孕,我不能再在国公府里了,事关一辈子的幸福,这次我必须过去,我刚从上房回来,母亲态度有些松动,但我怕事情有变,请大嫂能帮我一次,为我说说话吧。”严氏这次是真急了,说完话后扑通一下就给陶言真跪下了。

陶言真见状吓了一大跳,将手中东西扔一边连忙将严氏扶起来:“你这是干什么?”

“大嫂,我知道以前我总惹事让大嫂不高兴,你就看在我处境堪忧还有你小侄女的份儿上帮我这一次吧。”严氏说完就呜呜哭起来,伤心得都要站不住了。

陶言真将严氏扶在床上坐下,看这个以往怎么看怎么不顺眼的妯娌此时哭得这么伤心,想着最近几个月她是安分老实许多,而且小侄女确实是可怜的,一时间便有些动摇。

严氏哭了很久,一边哭一边忏悔,一个女人是靠着丈夫生存的,丈夫不在身边,小妾还有了身孕,她觉得人生都暗淡无光,没有盼头了,若是这次走不成,她都不知道自己要如何生活了。

为严氏求个情于自己来说没什么损失,而且同为女人,她也不愿意看到小妾生下庶长子骑在正室头上去,于是陶言真答应去为严氏求情,执意不要严氏送来的东西。

严氏怕陶言真不收东西不给用心劝,死活要把东西塞过去。

最终陶言真无法,只自首饰盒中挑了两样不算太贵重的首饰,严氏才作罢。

陶言真在严氏走后立刻便去了上房为她求情了,她求情时没提严氏,只拿小侄女说事,孩子自小不在父亲身边长大是可怜的,没有父亲的宠爱,以后孩子在家里的地位都会大受影响,再说于身心成长都不利。

蒋氏原就有些动摇,此时听了陶言真劝便被说动了,答应严氏去找段如琅。

蒋氏将这个决定告诉安国公时,安国公起先是不同意的,小孙女才一岁多,哪里能长途跋涉,最终被蒋氏以多方面后果全说了后才勉强同意严氏走。

怎么走是个问题,路途过于遥远,就算严氏会些功夫,但毕竟是个女人,尤其还带个孩子,安国公夫妇当然不会放心。

于是便一直在等机会,安国公和段如谨便一直寻找去段如琅上任地的商队,让严氏母女随着商队走起码安全。

大概过了十来天,还真被他们寻到个,是段如曦生意上的朋友,正好商队要去外地运货。

段如曦很信得过朋友的人品,安抚安国公让他放心。

最终这事就这么定了,让严氏两天后带着几名伺候的人和行李随商队出发。

商队出发的前一天,严氏的父亲来了。

送严氏母女的人选没有比严氏更合适的了,安国公是公公,没有送儿媳妇的道理,何况他很忙。

段如谨是大伯兄,更要避嫌,也不能送,同理段如曦是小叔子,也要避嫌。

总不能让女眷去送吧?于是几人商量了番后便写信给严老爷子,劳烦他亲自送一趟严氏。

这日一大早,严氏在安国公府众人的目送下随着父亲离开了。

严氏的走对国公府等人来说没什么影响,顶多就是清静了些。

陶言真又开始了控制饮食加运动的减肥日子了,近来总有人给段如谨送美女,虽说都被段如谨拒绝了,但这还是让她产生了一定危机感,现在她还讨男人欢心呢,但以后呢?

减肥是迫在眉睫的事,身材不及外面那些个美人,如何能捆住男人心?脸上的保养陶言真也没少折腾,什么黄瓜敷面,什么蜂蜜、鸡蛋清面膜之类的东西都一直在用着,还别说,皮肤还真是越来越水润了。

身材恢复很快,脸蛋又越来越娇嫩,在床上时陶言真更是不会像大多贵女那般矜持害羞,每次她都很热情地回应着段如谨的索需,偶尔在气氛正好时她还会主动,如此一来,端的是将段如谨捆得越来越紧了,眼看都有了越来越粘她的趋势。

在龙凤胎满两周岁之时,安国公因为朝堂上几位皇子争储呈白日化,因着几件关于珍妃儿子,也就是他亲外甥九皇子的事被烦到不行,对官场生了厌倦之心,于是启禀了皇帝,寻了个吉日将国公爵位承袭给了长子段如谨。

这之后段如谨有了新的身份,在外不再被人称世子爷,而是尊称安国公了,不到三十岁的国公,端的是风流倜傥,年轻有为,这下子他的行情更好了,无数女人如狂风浪蝶汹涌而至。

陶言真成了国公夫人,一品诰命夫人,身份尊贵了一大截,责任大了应酬也多了,动不动就要出府赴宴,日子过得虽累,但充实,虽说一直有女人想勾引段如谨,但让她满意的是,他做到了当初对她的承诺,无论他地位多高,行情多好,都没有违背与她的诺言。

女人活一辈子图的是什么?有情郎、儿女双全、公婆好相处、妯娌不奸滑、吃穿不愁等等,这些她都拥有了,作为一个女人,她无疑是非常幸福的,陶言真觉得自己穿越得好,庆幸早早地遇到了段如谨,否则依着她当年那想要败坏自己的名声的想法,说不定她这辈子就耗费在庙里当姑子了。

“想什么呢?笑得这么开心?”段如谨忙碌一天回来后,看到陶言真满脸笑意忍不住问。

看着因承袭爵位更显得成熟具有男性魅力的丈夫,陶言真眼中荡起的温柔都快将人融化了,她站起身走过去,亲手投手巾给他擦脸擦手道:“想到你就要回来了,我就开心。”

“哦?原来是想为夫了。”段如谨擦完手后一把抱住陶言真,低头在她唇上亲了口笑道。

屋内的丫环见状连忙低下头轻手轻脚出去了,不忘将房门带上。

陶言真窝在段如谨怀中,闻着他身上清爽的男性气息舒服地眯起眼道:“你说说你这个人,为何就不能让我多过阵子舒坦日子呢?”

“怎么了?刚刚还在想我,此时怎的又埋怨我了?”

陶言真抬起头白了他一眼,然后摸着肚子斜睨着他哼道:“我月事又晚来半个月了,这次怕是又有了!”

段如谨闻言愣了愣,随后爆发出欢喜的大笑声,揽着不是很高兴的小妻子重重亲了几口道:“娘子真厉害,当然为夫最厉害,这么快又有了,真好,这下外头那些官员们又要羡慕嫉妒我了,哈哈。”

陶言真欲哭无泪地看着男人欢喜傻了的模样,默默地想着自己穿越的这具身体潜力真是无限大,怎的怀孕这么容易?

照这速度下去,她这辈子究竟是要生几个孩子呢?

老天,她真的不想当母猪啊…

作者有话要说:亲们,本文正文结局了哟,还算美满吧哈哈~~

后面还会有两三篇番外,孟欣的、段如琅的事情都要交代的,还有孩子们的小故事等等。

亲们想番外看什么也可以提的哟,猫怕脑子不好使落下东西没交代的嘻嘻。

75番外一

自成了安国公夫人后,陶言真的日子开始日渐忙碌起来。

以往只当个世子夫人,很多不能推却的应酬一般都由蒋氏去了,而她自己则很少去赴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的这会那会,而如今她则不能再像以往那样任性。

蒋氏与安国公过起了含饴弄孙的自在日子,偶尔他们还会出外游玩,反正段家在各地的庄子不少,游玩时不愁没地住,这样一来京中几乎所有应酬他们都不去了。

陶言真真正关系好的朋友就魏风灵和段如丹两个,如今这两个还全是她的亲戚,关系又近了一大层。

不是她不合群、不讨人喜欢,于是没别的朋友,实在是有时命太好本身在别人眼中来说就是碍眼的。

有时她想与看着人品还不错的年龄相近的贵妇们交往,但往往没几句她们就开始说起酸话来,表情时不时也带点羡慕嫉妒恨的,次数一多,陶言真都懒得有什么想法了,朋友在精不在多,与其他人做到表面上相处得来,能在参加各种宴会时不至于被孤立就行了。

其实京中贵女们不少嫁的好的,只是嫁的男人没有段如谨俊帅,有夫家地位高的,比如嫁皇子之类的皇子妃,虽地位是有了,但是婚姻过的不幸福,后宅不宁,丈夫花心的居多,没有像段如谨那样地位高长得帅又对妻子专一的男人了,又因为陶言真生的孩子多,长得又漂亮,身材也没有因为生孩子变形,于是她想不被人嫉妒排挤都难了。

“甄妹妹你家齐哥儿今年多大了?好像快八岁了吧,听我家路哥儿说齐哥儿书读的好,时常被先生夸赞,真不愧是段家的小世子,齐哥儿遗传了他爹爹的聪明才智,说不定以后学问比他爹爹还要大呢。”说话的人是延平侯夫人,年近四十,因年长陶言真便以妹妹相称。

这种话陶言真听了太多回了,微微笑道:“哪有那么夸张,齐哥儿只是听话些,读书只能称得上尚可,孩子还小,不求他以后能多出类拔萃,只希望他学到本事,不碌碌无为便成了,当娘的,没什么比孩子能快快乐乐且平平安安长大更让人开心的了。”

陶言真说的都是事实,他们家地位荣誉都有了,已经不需要子孙后代去驳地位名利,一家人简简单单生活就好,何况那么多人盯着,优秀的人太多不见得是好事。

只是她是说实话,别人可不这样认为了,会觉得她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虚伪得厉害。

延平侯夫人心里啐了一口,假意点头笑:“你说得有道理,就像我家路哥儿读书成绩普通,但好在身子骨好,很少生病,我们这些作长辈的也放心。”

看出对方的言不由衷,陶言真颇感到无奈,不过也没再说什么,有些事别人爱怎么想就怎么想吧。

延平侯夫人又与陶言真说了些话,大多是围绕夸赞齐哥儿的,最后终于说到正题上:“你家齐哥儿可有定亲?我娘家侄女今年六岁,长得漂亮还嘴巴甜,她父亲也就是我弟弟,今年刚升上知府…”

陶言真忙打断道:“不瞒姐姐,如今孩子们都还小,家中老爷和老夫人不舍得孩子们早早便定下亲事被绑住,想让他们长大一些了自己去看看是否有合适的另一半。”

因国公府家世好,无数人想来攀关系,其中最为牢靠的方法之一便是结亲,正好段家孩子多,于是想要定娃娃亲的人可谓是多得数不胜数,光拒绝就拒绝到烦死,于是段如谨与老国公及蒋氏商量过后便决定一律以这个理由拒绝。

若是他们小两口拒绝的话会被人埋怨不通情达理,但若说一切都是长辈们决定的话别人就不好说什么了,即便有人想去寻老国公夫妇说情也难找到他们呀,谁不知道近来几年老两口日子过得有多逍遥快活,天南海北地四处游玩,说不服小两口,又找不到老两口,还定什么娃娃亲!

搬出老国公夫妇来了,延平侯夫人只能闭嘴,惋惜地叹了口气,虽说娘家家世低了些,弟弟只是一个地方知府,与国公世子结亲有些高攀了,但自己这个当姑姑的可是侯夫人,无形中也给侄女撑了腰涨了身价,原以为这门亲事还算门当户对,早听说很多家要与段府结亲的都被拒了,她想着自己身份到底不是寻常人能比,自己开口来提这事总该可行的,谁想结果还是一样。

“齐哥儿可真是个好孩子,是我那侄女没福气。”延平侯夫人语气不见先前的热情了。

陶言真心思通透,知道对方这是误会她如此说是推拖之词,误会便误会吧,原本她也确实没想让孩子们过早就定亲的。

身为现代来的人,无法接受盲婚哑嫁,自己嫁的好是运气,儿女们的婚事由他们长大后自己选择是她好容易说服段如谨及老两口的,无论什么原因都不可以轻易改变。

之后延平侯夫人找了个借口去找别人说话了,陶言真也没放在心上,今日是她受邀来参加丞相夫人举办的茶话会,时辰不早了,马上就结束可以回府了。

回家后与段如谨说了这事,两夫妻均又是骄傲又无奈地笑,他们的长子越长越彬彬有礼不说,还越来越俊雅懂事,读书尤其好,自小从启蒙开始便学什么都快,记忆力也好,所有教过他的先生都说此子是个人才,若一直能保持此读书态度坚持下去,假以时日定非池中之物。

“别说那些人想结亲了,就连如丹都想为她家那刚不到两岁的女儿结亲,虽然我家有三位哥儿了,但她更看好的还是最懂事听话的齐哥儿,孩子们三舅四舅家不是也想与咱们结亲吗?实在亲戚咱们都拒绝了,何况是外面那些官员家庭。”段如谨轻笑,自家孩子们不是他夸,是个个长得要多漂亮就有多漂亮,要多可爱就有多可爱,看过他家孩子的就没有不喜欢的,都恨不得将孩子抱回家当自己生的。

“如丹和我娘家虽说与咱们关系更近,但我不赞成孩子们结亲,大家都是亲戚,血缘近,这样的两个人成夫妻生出的孩子大多不健康不聪明,这点我以前和你说过的,不要当儿戏啊!”陶言真再次嘱咐段如谨道,坚决不能让孩子们近亲结婚,于后代不利。

“我记得呢,虽你说的东西我没有在书上看到过,但我是你丈夫,会遵从你的意见,何况若选了亲戚家的孩子进门,以后若是儿媳做了错事,咱们也不好训她们太过不是?”段如谨也有自己的想法,虽然老国公夫妇很想齐哥儿娶了如丹刚一岁多的女儿,但他死活拦着,总算打消了他们二老想亲上加亲的念头。

陶言真闻言唇角愉快地扬起,段如谨有一个优点便是听她劝,好多事只要她说得有理他就会听,不会大男子主义地什么事都自己决定了,这样的男人她怎么能不爱呢?

“明日出门要用到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吗?”段如谨问。

“准备好了,难得能出去游玩一日,还是和那些亲朋们,我怎么会不上心?”陶言真脸上笑容更多了,明日段如谨难得休息一日,便约了段如丹一家,还有甄文轩一家及甄文泽一家去钓鱼外加烧烤。

明日会很热闹,不仅是大人们都去,连孩子们也一同去,除了那些个不到三岁的不方便带出来,三岁以上的娃都会随着爹娘出门。

他们家会带上三胞胎还有龙凤胎,最小的那个小家伙刚两岁,不让他出门了。

陶言真的第三胎没有如众人预期的那般再生两胎以上,而是只生了一位哥儿,小名叫志儿,志取志在四方之意。

志儿是三兄弟之中最淘气最贪吃的一个,现在刚两岁出头便长得圆圆滚滚,整日都跟皮猴一样闹腾,哄他的乳娘是国公府所有乳娘之中最累的。

两口子还没说多会儿话,孩子们就都陆续来请安了,每一日孩子们都会挑陶言真轻闲的时候过来玩,等到傍晚段如谨回来时他们也会再过来与爹爹亲近一番。

进来的人分两拨,两个七岁大的长得一模一样的女孩子领着刚五岁的小女孩儿先走进来,随后以齐哥儿为首,后面跟着个五岁小男孩腾哥儿,腾取飞黄腾达之意。

最后跟着个圆乎皮实的小胖墩子志哥儿,一边走一边跳地跟着两位兄长走进来。

“爹,娘。”六个小萝卜头分两排按个头依次站好向段如谨及陶言真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