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哥,那以后小楼哥是不是要分出去单过?”严妈妈暗地里琢磨,要是他分出去到不错,如今公孙止还在,楼易只是徒弟,又不是儿子,这会儿分家,就是公孙止偏着些,也不过能拿走他自己这些年的俸禄,哪怕公孙止贴补一点儿,估计也没多少,要是丁哥不离开国师府,将来这偌大的家业,可不都是自家丁哥的了?

“啊,先在城外的庄子里住一阵,等忙完手头儿上的事儿,再建新宅子,到时候老爷子跟我们一起住,也算安定下来了,这些年老在外面,可累得够呛。”丁峰根本没听懂奶娘的意思,不在意地道,说到后面,便有几分欣慰,老爷子安稳了好啊,他年纪大了,总是乱跑,身子也受不住,早该安定下来过几天轻省日子。

严妈妈一听,脸一板,皱了皱眉,闹了半天不是分家,其实,公孙止,丁峰,楼易,都没想过他们有一天会分家,因为,本来也不是一家子,虽然他们之间的感情比一家人还好,可从一开始,公孙止就对将来的生活,有自己的计较,这个严妈妈,也太看不清楚形势了。

严妈妈看着丁峰风风火火地出门,叹了口气,既然不是分家,那可要盯紧了,千万不能让老爷子的银子全流进小楼哥的口袋,眼角的余光划过窗外,忽然看见那个穿了身儿旧袄,可周身都是柔柔弱弱,娇媚风情的女人,心里一跳,这人,说不定有大用…

第三十八章 遐想

更新时间2010-8-20 17:09:52 字数:2109

 “既然是少爷买下的,那领去让少爷做主吧。”

小茹看也不看眼前这位面上恭谨,态度十足倨傲的严妈妈,只低着头,仔细琢磨自己新画出来的庄园设计图。

自己的暖房,像什么玻璃温室暂时别想了,还是按照自家那个老样式的设计,只是,烧麦秸保温加天杭居的上好绫罗做前坡面,实在是不便宜,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找着会烧琉璃的工匠,她记得有一次见过一只琉璃盏,相当不错,用来做温室材料和玻璃比也差不多了。

可惜,琉璃那玩意儿现在可比绫罗金贵,她实在用不起,要用琉璃,还不如自己想法子弄出玻璃来更有谱儿。

虽然现在海外其实已经有玻璃了,可是买不起,也买不着啊。哎,为什么小说上写的别的穿越者回到古代,随随便便就能烧出玻璃来赚钱,到了自己这儿,只是想烧一点儿弄个温室,却这么艰难!

她只知道玻璃的配料儿大约是石英砂、石灰石、纯碱什么的,可怎么搭配完全不懂,前些年天下正乱,她甚至连个会烧瓷的工匠都没找着,如今安定了,到可以抽空儿找个信得过的工匠试试,就算不行,好歹也消了自己的念想。

一想到玻璃,小茹立即想到自己做实验时的常用设备——烧杯,锥形瓶,碘瓶,圆底烧瓶,整流烧瓶,量筒,量杯,量瓶,试管儿,冷凝管儿…

越想越流口水,要知道,一些药物需要的原料,她这些年已经收集了不少,若有了玻璃,就有简单的实验用具,就有可能能制药,就有青霉素,有碘酒,有许许多多的药品,就有很多人不用死了,别说,咱们中医虽然也厉害,大部分病都能治疗,可在急症上,真比不上西医…

“想什么呢!”小茹摇摇头,拍了拍自己的脑袋,真是,闲下来就胡思乱想,思绪跑得老远,咳嗽了声,见那位严妈妈还立在屋里,一双眼睛眨也不眨地瞪着自己,总觉得那种眼神儿,让人心里不自在,不由皱眉道,“严妈妈,你说这位小娘子是小楼哥买回来的,那你应该去找他安置才对,咱们家不是什么高门大户,可是,家里使唤的人,也要身家清白,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进人的…孟妮儿,我要去陪婆婆说说话,你送严妈妈出去吧。”

“是,少夫人。”

从头到脚,小茹都没看那个低着头,周身显出十三分温顺的女子半眼。

孟妮儿半扶着严妈妈,把俩人送出去,回来之后,却是吞吞吐吐,扭扭捏捏,半天不知道说什么好。

小茹一看她的样子,不由笑了:“傻丫头,你也听见了,那个严妈妈说那小娘子是小楼哥一年前买回家的,可是,这一年多,小楼哥一直跟着老爷子在外面跑,不论当初是怎么回事儿,也不可能是你心里想的什么金屋藏娇…”

“什么金屋藏娇…少夫人学坏了,人家哪有这么想…”孟妮儿脸一红,这丫头虽然大方,可这样的话让小茹明明白白地说出来,还是会觉得不好意思,但是,不好意思归不好意思,她还是一心为自家少夫人着想,“那…少夫人何不把她处理了,我看啊,先不说那小娘子怎样,这个严妈妈可是不安好心的,万一要是少爷一心软,让那小娘子进了咱家,岂不是个大麻烦?”

小茹只摇摇头,风轻云淡地道:“小楼哥惹来的麻烦,当然要他自己解决,我现在还没和他拜堂呢,处理起来名不正言不顺的,干嘛给自个儿找不痛快!”

虽然话这么说,小茹心里,却多多少少有一点儿试探的意思,到了这样的时代,要和这个时代的男人过一辈子,她已经有某一天和别人分享丈夫的心里准备了,可是,若真有了另外一个人,自己就只能是小楼哥的妻子,甚至只为了婆婆,做一个贤惠的妻子,但却再没有一丝希望,变成他的爱人。

那个女人的意思,孟妮儿看不出来,可是,小茹却看得清清楚楚,不,应该说是女人天生对危机的直觉,她虽然表现得很温顺,但那都是做给自个儿看的,那女子,对小楼哥确实有意,所谓女追男隔层纱,在那个时代都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楼易接纳了那个女子,那么从现在开始,小茹就必须要求自己严守自己的心,但是,若是小楼哥愿意努力跟自己一条心过日子,那么爱上自己的丈夫,也是幸事。

听了小茹的话,虽然孟妮儿还是担心,却没再说什么。

而被老爷子和当今圣上催着四处找人,偏偏还不能大张旗鼓,又找不到,憋了一肚子郁闷的小楼哥,刚拉着丁峰打算回家喝一点儿宛如仙酿的猴儿酒,顺顺心气,就被一直立在院子里不肯走的严妈妈给逮住了。

“小楼哥,我这帮您把云杏送来了,您看看怎么安置啊?”严妈妈一脸笑意地拉着云杏的手,“还不给你家少爷行礼。”

虽然面上笑意盈盈,但是,严妈妈心里可是憋了满腔的怒火,那个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乡下女人,居然这般给自己没脸,她费了一通口舌,说了半天,处处指名云杏是小楼哥花银子买来的人,可那女人居然什么都没细问,半点儿不放在心上的模样,好,男人都好色,云杏长得俏丽,人又年轻,她就不信,小楼哥会不爱美色…

所以,严妈妈就打定主意要在这儿等着小楼哥。

于是,楼易只好满头雾水地看着一个俏丽女子盈盈拜倒,“少爷,奴婢云杏,给您磕头了。”

“等等,这位小娘子,你是不是认错人了,你是哪位啊?”楼易吓了一跳,向后退了一步,差点儿撞到丁峰身上。

一听楼易居然不认得自己,云杏的眼睛一红,泪珠儿滚滚而落,却丝毫不影响她的妆容,哭得是楚楚可怜。

她这么一哭,小楼哥激灵灵打了个哆嗦,不对啊,以前都是有女人冲着丁峰哭,自个儿什么时候也有这待遇了…

第三十九章 狗血

更新时间2010-8-21 18:17:51 字数:3332

 听着云杏一边抽泣,一边感恩戴德地述说半天,楼易拧着眉头凝思苦想,好在他的记性并不差,想了好半天,终于恍然大悟:“啊,我记起来了,原来是那个卖身葬父的…”

可不就是十分肖似英雄救美的狗血剧情,只不过,楼易插手管闲事儿,并非被美色迷惑罢了,事实上,一年半以前,丁峰和楼易奉公孙止之命出门办事,谁知道半路上遇见个躺在路边装死的书生,丁峰好心跑去救人,结果,那书生是杀手扮的,趁着丁峰没注意,反手就给他来了个一剑穿心。

幸好丁峰武功不错,不至于一点儿反应没有,稍微躲了一躲,剑锋偏了三分,这才勉强没有立死,可是楼易也吓坏了,拿下那杀手,扔给衙门的人看管之后,也顾不得报仇,就带着丁峰纵马飞奔赶路去求医。

却没想到,他正着急上火呢,偏偏遇到了麻烦,路边有一卖身葬父的小姑娘,正被一看模样就像恶少的男人纠缠,还有一大堆围着看热闹的,反正是那个时代常见的烂事儿,要是平时,楼易说不定也会跟着看看热闹,瞧瞧新鲜,若真是恶少强抢民女,他就伸伸手,要是小姑娘故意以卖身为名,想寻个好人家,他大不了出声劝几句。

可是这会儿,丁峰生死不明,他哪还有心思玩这一套啊,一心想着让人把路让开,他好快些赶路去求医才是正经,喊了几嗓子没人理会,我们小楼哥就难得恃强凌弱一回,亲自开道,把挡路的都拎起来扔出去,可他再着急,也不可能对一个柔弱不堪的女孩子出手吧。偏偏那女孩儿还正跪在路中间,她不让,马车就别想过。

于是,楼易万不得已,没想那么多,很干脆地掏出一大把银子,少说二三十两,别说葬一个父亲,就是葬十个二十个也足够了,通通扔给了那小姑娘,这下可好,人家姑娘得了银子,跪着一把拽住小楼的衣服,一口一个恩公,一口一个少爷,要死要活地要给小楼哥做丫头,当时楼易一心都在丁峰身上,劝了几句没有用,也不想跟她纠缠,就让车夫先把人带回去安置,他自己赶车送丁峰求医。

等楼易小声把事情给丁峰说清楚,丁峰那个幸灾乐祸,以前都是自己一身桃花债,小楼立一边很矜持地看热闹,现在遭报应了吧,活该!

严妈妈见楼易半天不说话,连忙道:“小楼哥,云杏丫头也在我们府里呆得够久了,以前您不在家,我这个老婆子帮着照顾一下,还说得过去,现在,您赶紧给她安排个活儿干吧。”

“少爷,云杏儿已经是您的人了,端茶倒水,洗衣做饭,云杏都愿意为少爷做。”

一句老话说的好,想要俏,一身孝,小姑娘尚没有出孝期,一身半旧的白色袄裙孝服,鬓角贴着一朵小白花,怯生生地立在花团锦簇的院子里,更显得羸弱可人,可惜,楼易却对这样的女子半分兴趣没有,他十岁不到就跟着公孙止,别看年纪不大,却也算上过战场,闯过官场,前朝当朝都混了个遍的强人,最讨厌没事儿哭哭啼啼的女人,但是,楼易的教养十分好,所以,他也不会把厌恶表现出来,以免人家姑娘太难堪。

“…云杏是吧?云杏姑娘,我当初给你钱…”楼易咳嗽了声,觉得‘打发你走开,别挡道儿’这个理由不太好,硬是舌头打了个结儿,转了话头儿,“咳,只是不想你爹一个老人家曝尸荒野,真没打算买你,我也不缺丫鬟…哎,也是当时我太忙碌,来不及说清楚,居然让姑娘做了下人才做的事情,算我对不起姑娘了,这样吧,严妈妈,您上柳管事那里按大丫头的例,领两年的工钱,就算是云杏姑娘在咱家打了个短工…”

楼易这么做已经是十分宽厚了,要知道,国师府的待遇一向非常高,大丫头更了不得,一个月能拿五两银子的月俸,一年就是六十两,两年一百二十两,绝对够普通老百姓置办一份儿不菲的家业好好过日子。

可是,楼易这么体贴,人家却不一定要领情。

云杏的脸色一白,一下子瘫倒在地上,抱头痛哭道:“少爷,可是云杏哪里做的不好?您,您不要赶云杏走,如今云杏父母双亡,一个亲人也没有了,要是您再赶走云杏,云杏真的没法子活下去啊!”

楼易心里堵得难受,可是,这么一个哭得稀里哗啦的女孩子,他还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难不成,还要找衙门里的人来把人弄走?那样的话,估计明天就会传出国师的弟子欺负弱质女流的流言,他无所谓,可现在朝里局面有点儿复杂,老爷子麻烦一大堆,他就别跟着添乱了。

楼易纠结得难受,丁峰却终于忍不住偷笑出声,虽然只是一声,可还是差点儿把楼易给气疯了,恶狠狠瞪着丁峰那张似笑非笑的脸,楼易眼珠子一转,也许是急昏了头,居然给冒出个转移祸端的主意:“咳,云杏姑娘,其实当时我是代替丁峰丁公子把你买下来的,你应该认的少爷不是我,是他才对。”

一句话,不但云杏停止哭声,愕然地抬头看着比楼易相貌好了不是一星半点儿的丁峰,就连严妈妈都傻了。

更别说丁峰,他的笑意还没从脸上褪去,就像被逼着吞掉只苍蝇一般,狠狠地瞪了楼易一眼,怒道:“你胡说什么?”

“怎么是胡说?”楼易慢条斯理地整理了一下衣襟,笑道,“当时你受了重伤,急需医治,我买下云杏,可全是为了你,所以,当然是替你买的。”他这话一点儿没错,本来就是为了丁峰,“再说,这么长时间云杏都在丁府,她当然是丁府的人。”

楼易把‘顶府’两个字咬得清清楚楚,对顶府楼府根本形同一家分毫不提。

丁峰一下子蔫了,本来是想看热闹,可别把自己绕进去,急忙拉着小楼低声道:“小楼,你别乱来,你明明知道,咱们国师府里的下人大多都是家生子,就是买来的也要调查清楚身家背景,考察好长时间才能得用,这个云杏,暂时留下来几日到没什么,可是,真买回家,我看她也是个没眼力劲儿的,要是冲撞了什么要紧的地方,老爷子非得急了不可!”

“有什么关系,这不都呆了一年多了,也没出事儿…”楼易的声音越来越低,没错,云杏是在家里呆了一年多,可是这一年多老爷子和他们几个都不在,府里又没重要的东西,当然没关系,可现在大家伙要在京城定居了,下人自是都要清理一遍,这些日子,虽然老爷子没管,可几个老管家把府里上上下下筛了好几回,打发走十多个新来的下人,这时候,哪能随便添人?

“我看,你先把人留在你们这个小庄里算了,严妈妈说得不错,这人真不能在我府里,我那儿离国师府太近。”

楼易大是头痛,迟疑半晌,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好,要真把这么个不省心的女人留下,万一带坏了他们府里的人,尤其是年纪最小的福儿…楼易打了个冷颤,一摇头,眼角儿的余光正好看见自家未来娘子跟她的贴身丫头孟妮儿一边说话一边往这边走,急忙几步过去,嘀嘀咕咕,把这事儿从头到尾交代了一遍,说得小茹登时乐了。

小茹冲楼易点点头,安抚地笑了笑,扶着孟妮儿的手走过来,先和丁峰互相见礼,然后板着脸对云杏道:“既然云杏姑娘一心想留下,我们这儿到也缺人手,我现在问一句,您是不是认定我们家小楼哥买了你?”

云杏怔了怔,其实,她这会儿也有些迟疑,总觉得和楼易比,丁峰更让人动心,可是,这话不能这么说,只好点点头,娇娇弱弱地道:“少夫人,少爷买了云杏,云杏就是少爷的人了,求少夫人给口饭吃。”

小茹满意地点了点头,好啊,你好好的良家子不做,非要上杆子当人家的奴婢,她也没必要拿出善心来晾晒:“孟妮儿,既然如此,那你带云杏去李管事那里签了卖身契…嗯,云杏还在孝期,就先别伺候少爷了,省得冲撞了,听严妈妈说,你惯会摆弄花草的,那就先打理下园子吧,等出了孝,再另外做安排。”

“是,少夫人。”孟妮儿眼里流露出一点儿笑意,却带着一脸温和,一本正经地道,“云杏妹妹,跟我走吧。”

云杏脑袋一晕,还要签卖身契?她身体忍不住颤了颤,要知道,无论是什么年代,一旦签了卖身契,那身家性命就都是主家的了。

她虽然一开始也是抱了卖身的念头,可小楼哥没打算买她,根本就没让她签什么卖身契,过了这么长时间,她好吃好喝地在府里住着,下人们都把她当客人一般,除了她自己上杆子要干些活,没人支使,小日子过得那个自在,所以,野心日长,总觉得自己以后就是楼易的人,说不定还能抵得上半个主子。

如今,乍要真真正正地成为奴婢,这心里还真难免抑郁,不过,云杏看了孟妮儿那一身上好的衣服,皮肤光滑柔嫩连个毛孔都不见,头上戴的也是十分精致的首饰,再摸摸自己因为常年劳作而变得粗糙的手,咬咬牙,乖乖随着孟妮儿走了,所谓宁为大家婢,不为贫家女,在这儿当丫鬟,也比出了门再享受不到的好,她可是早受尽了贫困的苦头,何况,她相信,以自己的容貌,一定能进楼家的门,至少也能当个姨奶奶,到时候…

第四十章 地动(1)

更新时间2010-8-22 14:16:43 字数:2359

 小茹坐在半山腰的观风亭里,手里做着绣活儿,小猴子多多蹲在旁边的石桌儿上,一边吃核桃仁,一边偶尔给递递针线,乖乖眯着眼睛,窝在地上昏昏欲睡,只有外面风声草动,才睁开眼瞅一瞅,熊猫小盼则懒洋洋地蜷缩在树荫下。

他们这次搬家,贵重东西都带过来了,只是,卧房里常用的被褥枕头之类小件儿,小茹嫌碍事儿,就想着来京之后新做。

“少夫人,这个抱枕里要加玫瑰吗?”

小茹点点头,孟妮儿便将烘干的玫瑰花瓣一点点儿填进抱枕里。这活儿以前她们经常做,孟妮儿和晓燕都很熟练,做起来极快,不一会儿,一个很漂亮的玫瑰花抱枕就成型了。

“娘最近有点儿失眠,孟妮儿去弄些桑叶和柏子仁,我看看,就填进这个枕套里吧。”小茹挑了挑,选了个天青色,上面绣了Q版小花猫玩绣球图案的枕套,笑道,“我记得娘最喜欢这种花样儿的抱枕。”说来也奇怪,老太太年纪不小了,偏偏喜欢充满童趣的东西,现如今,小茹做抱枕啊,坐垫儿,靠垫儿,荷包之类的小玩意,娘和福儿的都是一式儿。

孟妮儿皱皱眉,叹了口气道:“以前老夫人睡前都要喝一杯去过腥味儿的羊奶,如今家里没羊,也难怪老夫人睡不好了。少夫人,今天开始,咱家里要大规模动土,估计得闹得挺热闹,恐怕老夫人又要失眠一阵子了。”

小茹吐了吐舌头,看来,搬家果然要有一段儿时间的适应期,不过,等庄子改好,一切收拾妥当,应该很快就可以进入正轨,现在,也只能先让自家婆婆委屈一阵子。

山风正好,如今已经入秋,没了暑气,今日更是天高云淡的好天,小茹在山间这么一活动,多日来忙忙碌碌画设计图,看着人修改房屋庄园的郁闷气,算是彻底清空了。

“啊,老鼠…老鼠…”

小茹正撑着脑袋看山间的风景儿,忽然被孟妮儿的一声惊吼吓了一跳,一扭头,果然看到一群四五只老鼠飞蹿,不由轻笑:“傻丫头,老鼠有什么好怕的?何况这是山鼠,又叫竹鼠,不脏,还很美味有营养,嗯,有空抓点儿,让晓燕做来吃。”

当初她们医学院做实验,不知道祸害了多少小白鼠,现在哪怕让自个儿掰着手指头慢慢数,她都数不过来,当然不会怕老鼠了。

“吃?”孟妮儿吓了一跳,这小丫头别看被小茹养得挺彪悍,宰个羊,杀只鸡,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实际上还是小姑娘性子,“老鼠还能吃?孟妮儿可不敢!”

看自家丫鬟一副心有余悸的模样,小茹摇摇头笑了,琢磨是不是养几对竹鼠吃,现在这玩意儿满山跑,可在二十一世纪,却贵得要死呢。

这时,小猴子多多忽然蹦起来,蹭地窜到小茹的怀里,乖乖也立起身子,一双虎目圆睁,小茹诧异地搂着多多,看着乖乖身上的毛发直立。

“怎么了?”小茹惊讶地低下头,感受到多多和乖乖满心的不安,躁动,低声道,“乖乖,出什么事儿了?”

乖乖咽喉里呜呜咽咽地嘶鸣,似乎述说着什么,小茹也侧耳倾听,渐渐地,她脸色苍白,额头上汗水滚落,一下子站起身,快步走出亭子,伸手捞住一只正四处乱跑的山鼠,轻轻地抚摸着它的背脊,安抚了好一会儿,那山鼠才平静下来。

小茹‘听’山鼠絮絮叨叨地说了好久,才放掉这个小东西,心里却像沸开的水一般,躁动难安,地震?最多还有七日,京城会发生大地震?

小茹按着太阳穴,无论怎么努力,也想不起南京在古代有没有发生过地震,不应该啊,南京六朝古都,本应是最安全的地方,怎么会发生地震?以前有关地震带之类的知识,如今早就不知道扔到哪里去了,小茹心里一次又一次告诉自己,弄错了,很可能弄错了,这地方可能发生小地震,可是大地震应该没可能才对…

“少夫人,少夫人,您怎么了?”

“…没事。”小茹心里苦笑着回神儿,她忘了,这个世界是未知的世界,人文历史地理,完全可能和她印象里的那个世界不一样,比如说这个大夏朝,在自己原本的历史中,也不存在啊,而且,虽然地理环境大致一样,但是,许多细微的差别,连她高小茹这半个地理白痴也曾经觉得奇怪,那样的话,发生地震又有什么不可能,只是,他们刚搬家来京城,家里正要动土修房子,就出了这种事儿,也未免…正好,干脆重建庄园吧…

小茹拍拍脑袋,把脑子里乱七八糟的念头除去,现在不是胡思乱想的时候,其实,并不一定像她想的那么危险,也许只是四五级的小地震,动物虽然感觉灵敏,可以提前预测地震,但是,具体有多么大,它们可说不清楚。

“孟妮儿,咱们回去。”

“回去?”孟妮儿怔了怔,家里现在很乱,福儿和江雨他们也在外面念书,不过,自家主人开口,孟妮儿当然不会反对,急忙起身拿了东西,跟着小茹往回走。

小茹叹了口气,冲着乖乖几个低声道,“这几日你们自己找地方呆着,先别回家,等事儿过去了再说。”

“呜…呜…”乖乖很懂事儿地领着小盼走了,小猴子多多却很痴缠,扒着小茹的衣袖不肯放开,小茹没辙,这小东西还没成年,平日别扭得紧,又很任性,她只好万般无奈地带着多多一起走,不过,就这么个小东西,这几天一直看着就是,不算太麻烦。

小茹领着孟妮儿一路直奔家里,结果回家一看,因为小楼哥觉得这会儿庄子太闹,接了婆婆先进城住了,小茹又立刻赶车进城,幸亏国师府很有名,随便打听一下就能找着,要不然,一次楼府还来不及去的小茹,可能连自己的家都找不到。

“小茹姐儿?”听了门房的传话,楼易亲自迎出来,“我正想去接你呢,快进来…”楼易扶着小茹的手臂,将她搀进院子,吩咐下人将车马安置好,见小茹头上见汗,不由笑道,“怎么这么急,刚分开多久,这么快就想娘了?”

小茹却没工夫跟他逗闷子,一进屋,关好门,将下人们都打发出去。

楼易看着自家未来媳妇的做派,吓了一跳,要知道,虽然自己和她已经算是夫妻,但因为尚未拜堂,小茹一直很守礼,从不肯与自己独处一室,哪怕相处,也要和娘或者带着丫鬟们,这是怎么了?

“听我说,小楼哥,最多七日,京城会有地动发生。”

结果,楼易还来不及得意,就被小茹一句没头没脑的话吓了一跳——“地…地动?”

第四十一章 地动(2)

更新时间2010-8-23 15:56:07 字数:2177

 “小茹姐儿,这话,不能乱说。”楼易的脸色大变,低下头认真地望着小茹的眼睛。

这个世界不是二十一世纪,在这个皇权受命于天,皇帝为天子的世界,京城地动,那就是上天震怒示警,一旦真的发生,皇帝不得不祭天发谢罪折子,还算是小事儿,万一被如今还不安生的人抓住把柄,弄出个兵乱来,估计麻烦就大了,现如今,大夏朝初立,各地叛乱常有,天下未定,可经不起折腾!

顺手抚摸着多多金黄的毛发,安抚它的惊惧,惶惑,烦躁,小茹皱着眉,叹了口气:“小楼哥,你知道,野兽比人的感觉敏锐得多,若有灾难发生,兽类会先有感应,我是个兽医,对于野兽,我敢保证,这个世界上应该很少有比我更了解的,今日上山,山鼠狂窜,乖乖和多多也不安生,一般,地动发生前,最多相隔七日,便会有这样的预兆…”

小茹这番话,是事实,不过,说法更加符合自己兽医的身份,她当然不可能直接告诉楼易,自己能听懂老鼠说话,就是老鼠告诉她——七日间,会有地动发生。要是她真的脑袋发懵,说了这种话,就算小楼哥不把她当妖怪,传出去,别人也要把她当成妖怪给火化了。

楼易心里一片烦乱,他完全相信自己的妻子确实了解动物,也相信妻子不会说谎,可这种事情…

“这样吧,据我所知,地动发生前,是有前兆的,至少免不得家畜不宁,要不然你跟我去马厩牛棚之类的地方看看。”见楼易依旧惊疑,小茹叹了口气,虽然不知道家畜如今能不能感觉到地震,但是,有她在,想让几个算不上惊天动地的前兆发生,还是挺容易的…

楼易一路跟着小茹往后院的马厩走去,却一路冷汗淋漓,丁峰那两只看院门的狼狗,今儿居然没有住在狗舍里,拖着铁链子在舍外狂吠,几个专门喂狗的家丁都没办法让它安定下来。当然,楼易不知道,今天这狗本来只是有一点儿烦躁,不肯进狗舍,看到小茹之后,才更加狂乱。

厨娘的那只刚下了崽子的斑点猫,居然叼着自己的崽儿,窜上树去,任由年纪老大的厨娘拎着鲜鱼哄着,也不肯下来。最最不可思议的是,一群老鼠在树下面打转儿,那猫居然不来捉,那老鼠也不怕人,人赶都赶不走…

所以,当到了马厩旁边,自己和丁峰的那两匹,公孙止送的汗血宝马只是嘶鸣不止,不肯入马厩,他已经不奇怪了,相反,还觉得这不愧是日行千里,上过战场的宝马,就是沉得住气。

“我现在就进宫去见老爷子,看看他有什么想法,小茹姐儿,你陪着娘,我很快回来。”

等楼易飞快地骑马走了,小茹安静地陪着婆婆开始细说要买丫头使女的事儿,心里才开始不安——国师会相信小楼吗?当今圣上会不会觉得他们妖言惑众?万一是老鼠弄错了,没有发生地动呢?小楼哥和国师会不会被牵连?万一她一切都料中,她自己,又是不是会被人怀疑?

凌乱的思绪,让人坐立难安…是不是,不说出来,只要自己家注意,不让婆婆和小楼哥受伤就好了?这样的念头一出现,小茹忍不住攥紧了拳头,心里苦笑,她可是个医生,居然有这般念头,看来,医学院花费大价钱,老师们,教授们一心一意地栽培,老父亲辛辛苦苦的教导,这些心思,都打了水漂。

这么一想,小茹反而定下心,反正,她已经按照自己的第一个念头,不管不顾地把一切都告诉小楼哥了,再想那么多,根本没用,这会儿,无论是福还是祸,也只能安安定定地等着。当然,不能告诉婆婆,以免她老人家跟着小辈儿担惊受怕。

“媳妇,你身边的孟妮儿和晓燕年纪都大了,过些日子该给许个好人家,跟了你那么长时间,又学了一身的好本事,可不能委屈了她们,福儿身边也要跟人,不如尽早找了人牙子,选几个年纪小好调教的买回来,趁着孟妮儿晓燕还在,让她俩帮着教教。”

“娘,您做主就好。”小茹笑着给自家婆婆捏着肩膀,一抬头,福儿刚跟江雨念完书,正趴在炕桌儿上描红,小脸上一副严肃认真的模样,雪白的肌肤,大大的眼睛,眸子里幽蓝的光泽,像个漂亮的洋娃娃,可爱极了。

“那好,等抽空打听下国师府都是用的哪个人牙子,我看这府里的下人们都很规矩,应该不错。”

小茹附和地点点头,没错,家里几个老爷子专门挑出来的下人,都是好的,哪怕严妈妈那样的人,也只是少数害群之马罢了。

这一日,夜里楼易也不曾回来,晌午过后,丁峰也被叫走了,婆婆只以为小楼哥和丁峰当差很忙,紧张地交代厨房多做补品,给他们好生补补,免得这哥俩儿熬坏了身子。

小茹却一整夜难以成眠,虽然把家里的猫狗老鼠全派出去满城地给其它动物通知消息,务必做到随便一个人都能看出家畜动物们不对劲儿,省得当今圣上把‘妖言惑众’这样的名头栽到国师脑袋上,可又怕地震不发生,心里却也并不希望地震真的发生,毕竟,灾难这种东西,没有人会喜欢,就这么一晚上,翻来覆去,弄得值夜的孟妮儿和晓燕还以为自家少夫人身体不舒服,一脸担心地问了又问。

不过,事情并没有小茹想得那么复杂,当然,也可能是那些复杂的一面,小茹没有看到,第二天天一亮,小茹顶着两个跟小盼一模一样的眼睛,正洗漱,准备一会儿去给婆婆请安的时候,就传来消息,说是外面已经闹得沸沸扬扬了。

今天早晨一上朝,当今圣上就明发谕旨,说圣上昨夜入梦,得天传消息,七日之内,京城将有地动灾难发生,所以,圣上要求满城上下,需七日露宿荒野,以避灾祸。

小茹一听,一口漱口水喷出去,这样的说法,会有人相信?皇帝的脑袋是不是糨糊了…却没想到,孟妮儿立马急匆匆地去收拾细软,一边收拾还一边絮叨:“当今圣上果然是圣明天子,连老天都庇佑呢…”

小茹满头黑线之余,也松了口气,虽然楼易他们都没回来,但是至少,事情现在有谱儿了,总比一切处于黑暗要好得多。

第四十二章 医会

更新时间2010-8-23 22:13:29 字数:2252

 京城近郊的三里坡,如今热闹极了,除了附近的一些村民,应天府将近一小半儿的人口都在此处聚集,人潮汹涌,本是比较荒凉的地段儿,现在各地的小商小贩们云集,甚至还有几个黄头发,蓝眼珠的胡商兜售一些粗糙的饰品。

除了三里坡,另外还有两个开辟出来,供人避难的平地,不过都是出西城门,离京城略远些,这三处地方虽然不靠山水,少树木,没有房屋,不用担心地震灾难,却也因为人太多,又少了可遮风避雨的物件儿,少不得出几个感染风寒的病患。

当然,京城的官眷贵人们都在西郊的皇家草场,那里本来是皇宫内院的王孙公子们打马球的地方,这会儿正好拾掇出来,供皇帝和各宫嫔妃,还有一些重臣暂住。

这里就和三个避难所不一样了,虽然简陋些,但是,草地上多了不少仿蒙古包的帐篷,其豪华舒适的程度,也依据身份高低不同,而略有不同。当今天子这几日不上朝,却也没有耽误公务,都在此处办公。

小茹他们一家子老小,就是在三里坡驻扎,家里的家丁都住东面,婆婆,丫鬟,媳妇子,都在西面,小茹白天和大夫们呆在医疗所里,不过,夜里还是要回婆婆身边。

入夜,灯火在荒地上闪烁,许多人无法安眠,所以,这个夜,到比平日里热闹。

“高大夫,有个孩子老是啼哭,这都一个多时辰了,我本来以为是吓着了,给进了些安神散,可是不管用,您快去看看吧,可别是出了什么毛病。”一个衣袖上绣了朵颜色素淡的兰花的年轻男子,急匆匆地穿过人群,跑过来喊道。

小茹一怔,放下手里的医案,点点头,“孙哥儿,您稍等,我这就过去。”说完,跟婆婆打了声招呼,站起身来走了过去。

小茹这些年跟着婆婆四处游走行医,好几次参与救灾,认识了不少大夫,五年前,无意间加入了慈心医会,这‘慈心医会’只是个很松散的医生组织,平日会里的大夫们都在各地行医,大多都有自己的医馆,只有某地发生瘟疫,洪涝灾害等等灾难的时候,才会从各地聚集,行医施药,小茹见这个组织到和国际红十字会兴致差不多,就有了兴趣。

当然,当时人家慈心医会的都是一些德高望重,年纪不小,至少在某一地区名气很大的大夫,小茹一个十五岁的小姑娘,想要加入,可真不容易,最后我们小茹拿出研究生答辩时的劲头儿,在一众医生面前侃侃而谈,解说许多在当时还没有确实治疗方法的病症,又随口公布了不少很有效的药方,直把一大群大夫说得目瞪口呆,哑口无言,这才得以加入。

这些年来,小茹已经成了医会里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慈心医会里,除了大夫,也在她的建议下,多了些像护士之类的人物,还有一些年轻的学徒,毕竟,老大夫们年纪大了,那些跑来跑去的活儿对他们困难了些,还是年轻的有体力,虽然学徒们的经验少,可是经验可以通过见识大量病人来补足嘛,既为老大夫们分忧,说不定还能找到资质不错的小伙子传承衣钵,所以,一大群老医生对小茹的这项提议也觉得挺满意。

小茹还训练了好几批信鸽,专门负责医会大夫们的联络,时不时地开个讨论会,互相学习一下,要是有人遇见自己医治不了的病人,也会群策群力,这么一来,许多大夫都觉得自己的医术有不小的长进,就连一些敝帚自珍,对这种做法不太满意的大夫也放弃了以前的想法。

不过,小茹到了武昌之后,安定下来,开了个医馆,老大夫们还来不及欣慰替她庆祝,马上就听说,她那医馆居然主要给动物牲畜看病,到把一些老大夫气得掐断了数根胡须,甚至脾气火爆的,来信把小茹从头到脚数落了个遍,弄得小茹差点儿以为自己是十恶不赦的恶徒,理应千刀万剐,不过,他们说他们的,小茹只听不改,慢慢地,老头们也就没辙了。

这一次,圣上把南京将地震的消息传送附近各地之后,小茹担心万一乱起来出事儿,就送信出去,让周遭儿慈心医会的大夫们过来帮手,到今天,赶到的已经有三个大夫,加上十二个学徒和护理人员,其它地方的太远,估计过不来了,不过,来的这些人,都是经历过至少两次大规模灾害的,很有经验,做起事儿来井井有条。

当今圣上虽然很有先见之明地安排了医官,可这些医官医术够高明,这种活却没干过,正手忙脚乱呢,一听慈心医会的人到了,也是乐得他们帮忙,这主要是慈心医会名声不错,不少大夫都听说过,再加上京城的医官和小地方的不一样,素质比较高,很少有性子高傲,看不起人的,而且,其中一个医官的老师还是慈心医会的人,所以两方相处和谐。

三个大夫一和小茹汇合,立即像以前一样,在上风处安排医疗所,帮着搭帐篷,照顾老人孩子,讲解预防传染病的知识,嘱咐大家一定不要喝生水,吃生食,煮一些预防药物,毕竟,这人一多,饮食饮水不注意,就容易引发传染病,而且,一时没有足够多的帐篷,许多人要餐风露宿,身体娇贵的就很可能生病,要是到时候发生地震没有死人,却病死一堆,那面子丢大了。

小茹穿过人群,走到专门给妇人小姐安排的地方,看到了那位正抱着啼哭的孩子,不知所措的的小妇人,笑道:“这位大嫂,我是大夫,让我看看你的孩子好吗?”

那小妇人一怔,急忙把孩子递过来,小茹点点头,先摸了摸孩子的额头,又看了看舌头,见他哭声响亮,想了想,把孩子往火堆旁边一凑,结果,孩子哭得更厉害了。

“大嫂,这孩子可有大便?”

“今日不曾。”

小茹点点头,温和问道:“那,孩子尿尿了吗?尿的时间长不长?可是发赤?”

“尿了,到不长…”那妇人凝眉想了半天,“是有些赤色。”

见妇人愁眉苦脸的,小茹到松了口气,笑着安抚道:“没事儿,这夜啼能治,我开个方子,一会儿让孙哥儿把药给你送来,孩子喝了就好了。”说着,小茹把孙哥儿叫过来,写了方子给他,又让他拿了栀子,吴茱萸和一颗鸡蛋,调了药饼,敷在孩子的涌泉穴上。

小茹一边哄孩子,一边和那妇人说话,果然,小半个时辰没过,孩子又大哭变成了抽搭,抽搭了一会儿,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