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公孙止一代布衣国师,名盛朝野,他的字,一个值千金,除了楼易和丁峰这俩徒弟,一抓一大把的春联,家里挨个门都贴了,其他人那是恨不得给供起来,年年拜祭,哪里舍得贴上。

屋子里烛火通明,映照得年轻女孩儿脸颊红彤彤的,煞是可爱。

“少夫人,您看我剪得‘年年有余’…怎么样?”福儿笑眯眯地举起歪歪扭扭的两条“大鱼”,一脸的志得意满。

小茹笑着点头,摸摸小茹的脑袋瓜,“不错,比去年剪得好多了。”

一句话,夸得小姑娘一蹦老高,根本没想起去年过年的时候,她剪了条鱼,愣是被自家少夫人给认作了浞鳅,还夸奖她这泥鳅剪得新奇,比别的都肥,一看就鲜美可口。

——分割——

…小茹还没得杠包呢,别的不要,粉红票票拿来!

小说论坛 菩提明镜梦 手打,转载请注明

第六十三章 年节(2)

要过年了,医馆药铺关门,仆人们轮班放假,家里的几只小动物,也得享受享受年节的好处。

小茹给多多穿上白色的小西装,套上黑马夹。头顶上再戴个红高帽,这么一打扮,还真是精神不少,惹得本来就宠爱它的楼老太更是天天拉着不撒手了。

熊猫小盼梳起两个小辫儿,戴了大红花,身上穿了个十分喜庆的红肚兜,上面被小茹用十字绣的绣法,弄出两只憨态可掬的熊猫来,别的不说,小盼自个儿到是喜欢得紧,总低着头,眨巴一双乌溜溜的圆眼,忒好奇地瞅自个儿身上的衣服。

至于乖乖,对于这只猛虎,小茹到没有怎么折腾,只给它脖子上挂了个金铃铛,可惜,乖乖不大乐意戴,一不在小茹眼前,就自己把铃铛往下蹭,估计是猎食儿的时候,有这么个响动的东西不大方便。

除了乖乖外的两个小动物,戳门口充当吉祥物,小茹则拿出红纸,大笔一挥,写出一堆红字儿来,让盖妮儿和晓燕拿着,庄里上下,每个房门上都贴一个。

她倒着贴起来的“福辽儿”。家里婆婆看惯了,没觉得什么,到是楼易一进门就嚎嚎:“小茹,‘福’倒了,‘福’倒了…”

小茹被他喊得直乐,笑道:“没错,福的确到了,来年咱家一准儿福运满堂!”

楼易和丁峰哪怕年节将刭,照样还是得当差,而且比往常随便混混就能过去的时候忙得多,好在家里管事得用,年货之类的事情,也用不着他们操心,早就准备得妥妥当当。

一连两天,晓燕带着几个厨房里的使女厨娘,按照小茹的交代,弄出许多新鲜吃食,小茹偶尔闲暇,也跟着带帮手,福儿早早停了课业,带着三个宠物‘跟班儿’,凑到她身边迫腻乎,时不时帮倒忙,有了新吃食,还美其名曰试味道,首先填镇好自己那张小馋嘴儿。

没办法,福儿年纪小,小茹和婆婆都完着惯着,晓燕她们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得她破坏厨房上下的劳动成果。

小茹还抽空画了很喜庆的“星星”、“月亮”、“太阳”、“树叶”, Q版的“小猫”,“小狗”,“喜鹊”、“熊猫”等小动物,和瓜果蔬菜之类的图案,让柳家的铁匠给打了一堆金锞子,银裸子,通通塞进荷包里面。分发给婆婆和楼易他们,过年的时候,送个礼,赏个人,这东西就很体面。

剩下的些金银角科,小茹也没让浪费,那些不规则的金银片子,钻个孔串起来,挂在灯笼之类的物件儿下面做吊坠儿,也挺好看。

大年三十

楼家今年的除夕,是多年来过得最热闹的一次,天还没黑,小茹就把院子里,屋檐下,树丫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灯笼,缠绕上许多五彩缤纷的碎布头攒成的花朵,映照得夜晚一片霞光,喜气洋洋。

亲手把礼物交给亲朋好以,小茹自己,也得到楼易送的羊脂白玉的钗子两只,婆婆给绣的送子观音的荷包,公孙止老爷子给的笔洗,孟妮儿和晓燕合送的用金线绣成“百年好合”四十大字的挂帘,还有福儿歪歪扭扭,远看像猫,近看像老鼠的所谓“少夫人画像”一幅。

唐老爷子是家大业大,过年当然不能再呆在楼家了,不过,临走之前,他还是送了小茹一盒十分精致的银针,连高然这么个不理世俗的都送了礼物,不过,他给楼杉易,楼老夫人,小茹和医里里的几个伙计,家里的使女丫头送的礼品全一样——各种各样的甜品点心年糕,据说,这些都是他的女病人们送来的,高然已轻连续吃了半月,吃得他一看见甜食就想吐。

所以,楼易他们也就很好心地接收了,万一要是医棺的坐堂大夫过个年。再因为肠胃原因请了病假,小茹的麻烦可不小。

除夕夜,皇宫里圣上要宴请百官,当然,有资辂列席的都是天子近臣,公孙止老爷子算一个,不过,老爷子也知道皇宫里过年没什么意思,特别许了楼易和丁峰不跟去。

所以,老爷子离开后,是楼易带头接下宫里赏下来的酒席,这东西看着外表鲜亮儿,其实全是冷的,要真吞肚子里,说不定这大过年的,一家子都得喝几天苦汤药,好在,东西赏到就成,至于楼易感恩戴德的接下来之后,是吃下去还是供起来,传旨的公公就管不着了。

不过,那位公公居然特地召了小茹偏厅说话,到是让楼老太有点忧心。

楼易给自家娘亲使个让其安心的眼色,便领着自家媳妇随着公公进入会偏厅,眼见着这位甚得皇帝信任的王公公一脸微笑,捧出个百宝盒子,递给小茹:“夫人,这是敬妃娘娘的赏赐,娘娘不定期特意嘱咐小的,要替娘娘对您道一声谢。”

小茹懵了半天,才急忙行礼,先谢过敬妃,恭恭敬敬地接了礼物,再给王公公塞了个荷包,等到把人送走,楼易和自家娘子面面相觑,谁都不明白敬妃这是想干什么,她一个后宫妃子,随便给个命妇送礼…虽不能说私相授受,毕竟送礼的是皇帝派来的太监,可总是不太合乎规矩。

想了半天,俩人都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小茹一皱眉,摆摆手道:“想不出来就算了,这太过年的,咱们费这个心思干嘛,没准儿人家敬妃娘娘是真心感激我救了她。”

两夫妻都不是喜欢杞人忧天的人,重机关报摆起笑脸儿,一块儿走出去和大伙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

 小茹让孟妮儿点起炉火,晓燕带着一众厨娘,把热乎乎,香喷喷的年夜饭摆放在园子里,她们家的饭菜除了油炸,清蒸的各类常备食物,馒头年糕甜点之外,还有为数不多的,从小茹的暖房里弄出来的青菜,嫩绿的小油菜,鲜亮的西红柿和黄瓜,加上花生拌将酱,葱油饼卷了驴肉和鲜嫩的鱼肉,只是看,就让人口水直流了,借着月光烛火,主人家三人加上丁峰围坐一桌,孟妮儿晓燕福儿和她们带着的几个大丫鬟围坐一桌,剩下的下人使女、家丁擅离职守,也分男女,分家户,各自围坐。

一家子热热闹闹,推杯围盏行酒令的有,有些才气的,如江雨之类,也即兴赋诗几首,甚至连几个识字的丫头也念了几句喜庆的打油诗凑凑热闹,因为楼老太没有觉得困倦,小茹索性拉着婆婆,带着孟妮儿晓燕,外加个小豆丁福儿,拿出自制的木头跳棋,来了场大混战。

楼易拽着丁峰拼酒,不过,俩人是照着往年常例,楼易喝两杯,人家丁峰抿一口,就算这样,喝到半夜,楼易没事人一样,丁峰却不得不连灌三碗醒酒汤。

乖乖,多多和小盼几个,也有些人来疯,居然没有小茹的指示,就自个儿来段儿漂亮的杂耍,乖乖的一本正经,小盼的憨态可掬,多多的古灵精怪,都引得喝彩声一片。

守到子时,楼易和丁峰吩咐下人们把库房的烟火炮竹拿出来,一时间,整个夜空被纷繁的烟花染出亮丽的色彩。

在炮竹轰轰声下,小茹带着晓燕和孟妮儿开始下饺子,一盘又一盘雪白的饺子端出来,小茹先给婆婆和福儿夹了几个,又给楼易添了一小碗,结果,婆婆吃出三个代表吉祥和如意的铜钱,福儿吃出两个红枣,一个铜钱。

等楼老太把自己盘子里的饺子分别放进儿子媳妇碗里,楼易和小茹便也各吃出个铜钱。

吃完饺子,小茹见大家伙都玩累了,便送了婆婆和福儿回去休息,又让江天把略带醉意的丁峰送回家,自己也跟着回屋睡下,至于满院子的狼藉,当然只能劳动孟妮儿她们一群丫头下人收拾。

初一一大早儿,小茹早早地起身,穿戴一新,先跟着楼易到婆婆屋里拜年,楼老太起的更早,坐在主位上,让小茹和楼易磕了头,分别塞了红包过去,笑道:“行了,快起来吧,呵呵,一会儿小楼哥儿带着你媳妇给老爷子拜年去,他是你们的长辈,可不能等到明天再去…对了,你的‘名刺’备好了没有,可不要失了礼。”

“娘请放心,准备妥了。”这些分发‘名刺’拜年的事情,有管家们统一包办,每年都一样,他和丁峰从不费心。

楼老太又拉着小茹说了会儿话,等福儿她们过来给老太太拜年的时候,才放了俩人出门。

楼易刚扶了小茹登上马车,打算去国师府走一趟,却没想到,外面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居然是国师府的周管家亲自骑马过来。

周管家是国师府的总管,今年已经六十四,早就不管事儿了,他老人家是看着楼易和丁峰长大的,为人谨慎,又是老人,在府里很得敬重,所以,楼易一看到他,就忍不住皱了眉,高声道:“周叔,您怎么过来了?”

小说论坛 菩提明镜梦 手打,转载请注明

第六十四章 楼成

招呼周管家在花厅坐下,小茹吩咐孟妮儿奉上茶水,

见老管家面露难色,便给楼易使了个眼色,退了出去。

花厅一时变得静谧非常,楼易摸了摸脑袋,拿起腰间的紫金葫芦,灌了口酒,这酒是小茹专门替他配制的药酒,一开始喝不惯,总觉得有股怪味儿,现如今到是越来越适应了。

“周叔,您是看着小楼长大的,有什么事儿,您就直说吧,这大过年的,我还想早点儿带小茹去给老爷子拜年。”

周管家苦笑了声,迟疑半晌,终于开口道:“小楼,你知不知道寿州民乱的事儿?”

楼易一时有些摸不到头脑,眨眨眼,“我还当周叔是要说什幺新鲜事儿,前一段时间寿州民乱,还是我和丁峰查访出苗头儿来的,当初我们之所以会去武昌,和这事儿多少还有点儿关系…寿诈安乡候李广平鱼肉乡里,以至于激起民变,圣上大怒,遣赵庭将军,带神机营前去平乱。顺便带李广平回京治罪,赵将军离京时,小楼还曾去相送…前几天不刚传回消息,说是李广平畏罪自杀,赵将军已经平了叛乱,年后便会返京,我还听说,咱们赵大将军把事儿办得挺利落,五千神机营士兵,他就带走了两百个,进入寿州的,顶头儿只有八十…难不成传言有误,出了岔子?”

楼易皱眉,不应该啊,赵庭虽然年轻,可带兵的经验十分丰富,寿州的事儿不过是有一小拨乱贼鼓动老百姓造反,只要解决了李广平这个根源,哪个老百姓会莫名其妙跟朝廷做对,这么件儿算不上叛乱的叛乱,赵庄解决起来,用两分力气足够了。

老管家苦笑了一声,摇头道:“赵将军没出什么乱子,是你们楼家有事儿…睡夜老爷子刚从宫里回来,就接到赵将军六百里加急的信件,说是他在审问乱党头目的时候,遇见了个叫楼成的,一开始,赵将军还以是同名同姓,没想到一追问,那个楼成今年五十,祖籍云南,身边还带着个小他十几岁的夫人——尤氏,有一子两女,还有两个孙子…赵将军吓了一大跳,这不,当天就写信回来,准备先跟你通通气,好歹做下准备…”

楼易的脸上瞬间一青,随即又恢复正常,只是很冷漠地一扬眉,道:“什么杉楼成李成的,既然是逆贼,带回来交给皇上圣载就是,赵庭也真是,哪有那么多废话!”

“小杉,那毕竟是你亲爹,他可以对你刻薄,但你不能担上个不孝的罪名…再说,赵将军信上说,楼成只是被蛊惑了,罪过并不大,而且,这事儿法不责众,咱们走走关系,虚该不会被罚得太重…”

“周叔,刑部的罗大人精明干练,自然会依法判刑,这事儿,可不归我一个御前侍卫管,您不用跟我说,天儿不早了,我还要带小茹去见老爷子,正好一起走吧。”楼易冷冷地打断老管家的话,站起身,走了出去。

周管家看着他明显表规出一副不想再说的模样的背影,叹了口气,只好跟上,现在只希望老爷子能劝劝小楼,虽然他对那个不负责人,不着调的楼成也很看不上眼,可是,哪怕暗地里整死他,明面上也不能让小楼为了这么个混帐东西,担了不孝的名声。

楼易径自出门,小茹巳经带着礼物等在马车里了,小猴子多多蹲在车窗上面,爪子里攥着一堆瓜子和炒花生,嘴里还叼着只半只馒头。

“怎么了?”小茹一转头,见楼易脸色有些不对,不由问道。

“没事儿…走吧。”

这不算小的突发事件,此时并没有给楼家带来太大的变动,小茹跟着小楼,去国师府拜见了公孙止,老爷子果然塞了红包拾楼易和丁峰,当然,也有小茹的份儿,而且,他们俩一人五十,小茹却一个人独得一百两,惹得丁峰笑言了好几句自家老爷子偏心眼儿。

初一这一天,楼易和小茹在国师府呆了一整个上午,公孙止也没有单独和小楼说什么。

因为今年过年,公孙止在京城,自然有许多公孙家的亲戚小辈儿过来拜会,没办法,往年哪怕是过年的时候,公孙止也不一定呆在京城,今年好不容易逮住了,自是得赶紧抓住机会,套套近乎,人嘛,都是这样,当然,只有没出五服的亲人,公孙止才耐着性子见见,至于那些不如道从什么地方拐过来攀扯关系人,自有管家负责执行打发走了。

一切风平浪静,转间初四请回了灶神,初五接回了财神,小茹算是稍稍有了些时间,刚过了初五,高然就回来了,不过,小茹暂时还不打算让医馆开张,怎么也得过了十五才算新年结束嘛,她可不想担上压榨劳工的罪名。

夜,烛火通明,小茹坐在书案边儿上,拿着账本细看,她也不用算盘,只偶尔用笔在草纸上划拉两下,楼易今天晚上多喝了两杯,虽然没醉,可也有几分微醺之意。

“相公,咱们今年过年没吃亏,嗯,还略略小赚了一笔。”小茹把送出去的年礼和收回来的年礼对照了下,别说,还真没吃亏。

楼易回过头,看到媳妇脸上的一点儿小小陶醉,本微微抑郁的心,不由舒畅不少。

“不过,这个昌隆织造…居然不是主人家给相公你连年礼,而是夫人给我送,奇怪,我来京城还没多少日子,可不认识什么昌隆织造的人。”

“昌隆织造?”楼易一怔,皱了皱眉头,“小茹,看看他们送的礼单,备份儿价值差不离地送回去,这个昌隆织造最近接了内务府的生意,听说,他们下面很有一些人,就因此认不清身份了,甚是嚣张跋扈,京里不少人看他们不顺眼,咱们家可别牵扯进去。”

小茹吐了吐舌头,点点头,用笔勾出来,笑道,“好,我就去吩咐。”

小说论坛 菩提明镜梦 手打,转载请注明

第六十五章 庶子

春日将近,庄子里的田地也该拾掇了。

小茹见了张王两家的庄户,问了问春播的情况,她手里现如今还攥着一批新鲜种子,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不占良田,所以,上茹要求两家人把山上的薄田也尽快开垦出来,打算到了六月,就种上玉米和番薯,尤其是番薯这东西,亩产高,耐病耐旱,既能当粮食,也能喂牲口,要是种好了,再遇上个大灾小难的,老百姓们也不至于因为没吃食活不下去。

张王两家人都是老实庄户,不过,因为最近楼易买的田地挺多,他们两侬有些忙不过来,小菇就琢磨着让管家再收上几户人家,估计过一段日子会有消息,家里的管事都是机灵人,应该有分寸,误不了春耕。

别墅二楼的大阳台上,小茹养了些吊兰,芦荟和万年青,绿意盎然,还有白瓷的鱼缸,里面放了几尾鲤鱼,看着颇有几分情调,汉白玉的圆桌儿上花茶香气四溢,倚在竹子做的躺椅上,小茹拿了本帐册,脚底下趴着只懒洋洋的熊猫。

新年的日子,繁忙过去,小茹到是养出了几块儿懒骨头,总是恹恹的,不愿意动弹,好在真没什么大事需要她操心,懒着就懒着吧,日子过得舒坦,才最重要。

“少夫人…”

小菇正看账册看得有晕乎,孟妮儿晓燕和福儿居然联袂而来,蹬蹬地冲上楼,连礼仪都顾不上了,气喘吁吁地顺道:“少夫人,您快给看看,它们还有没有救啊?”

小茹一抬头,就见福儿的小脸儿上挂满了晶莹的泪珠儿,举着个湿漉漉的金丝鸟笼扑过来,哇一声,大哭。

小茹伸手接住她,顺带着把鸟笼拿下,打开笼门儿,把里面的一对儿浑身湿淋淋,僵着身子,只有胸脯略有震动,生死不知的八哥儿掏出来,小心地拿了块儿干毛巾,先把八哥身上的水渍拭干净,搁在自个儿的膝盖上,‘听见’两中鸟一个劲儿地喊——好恐怖,小茹的心反而放下,笑道:“孟妮儿,用温水泡一点儿馒头糊来…别哭了,我的好福儿,再哭,你就要变成小花猫了,八哥儿没事儿,等它们吃过东西,我再给喂点药,明天就能缓过劲儿来了。”

“真的?”

“当然是真的,少夫人什么时候骗过福儿?”

小姑娘见自家少夫人一脸平静,又看见两只八哥居然抖动的脚,站了起来,身体也不那么发抖了,终于抽抽搭搭地止住哭声,乖乖地蹲在一边,伸出手指,抚摸着两只鸟黑亮湿润的羽毛,细声细气地道:“豆豆,花花别怕…环人不在了…”

听着小丫头稚气的声音,小茹莞尔,这才仔细打量两只立在自己膝头,显得对自个儿很是亲近的八哥儿,这两只鸟有巴掌大,身体修长,一对眼珠儿精灵有神,‘五白’特征十分明显,再加上火红朱赤的眼沙,玉白的嘴儿,一看就知道,这是最上等的好鸟,调教起来应该不困难。

哄着福儿拿了小碗儿,去旁边给八哥儿喂食儿,小茹才板起脸,瞪着孟妮和晓燕道:“到底怎么回事儿,你们俩今天带福儿去逛街,我一再嘱咐,要谨慎小心,谨慎小心,这里是京城,闹出乱子来,我可没本事救你们。”

孟妮儿愤愤地咬着牙,气哼哼地把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这些日子福儿不上课,小菇念着过年,又丢开手,随她玩闹,不去约束,结果,小丫头玩野了,在家里四处蹦蹦跳跳地添乱,她正是调皮的年纪,一个人的杀伤力就足够大,这一回,还带着三只被小茹养得除了在自己眼前乖巧,一旦小茹瞧不见,立即变成混世小魔王的三只动物,整得楼府上下,鸡飞狗跳,连过来蹭饭的丁峰都被牵连了。

等管事丫鬟告到眼前,小茹才失笑一声,觉得福儿活泼些不是环事,可老折腾家里也不是事儿,还是赶到街上去看热闹吧,于是,给了几两银子,打发孟妮儿和晓燕带着她出门游玩,当然,身边家丁护院也跟了好几个。

福儿很少见到京城那么热闹的场面,自然很开心,不过,她虽然活泼些,但礼仪之类的教导,小菇从没有放松,出了门儿,福儿到不乱跑,只拉着孟妮儿和晓燕的手慢慢逛街,买一点 糖葫芦,糖果糕点之类的小玩意儿。

结果,一行人走到夫子庙前,十里秦淮,画船萧鼓,热闹纷繁,福儿一眼看到街边叫卖的两只鲜亮的八哥儿,立马走不动路了,她从小受小茹影响,最是喜欢动物。

出门儿做生意的买卖人,哪个不是眼光极好,卖八哥号儿的小伙子,一看见福儿那副喜爱非常的小模样,立即就利索地把鸟笼递上。

孟妮儿和晓燕见他价钱还算公道,最主要的是福儿喜欢,也就很干脆地掏了钱,却不曾想,福儿还没把鸟笼拎到手里,就被另外一只肉手给一把夺下。

孟妮儿她们一转头,就看见一个年纪大约只有十一二岁,身体圆得像只球,大脑袋,大肚子,连脖子都看不出来的男孩子,正一手扯着鸟笼,另一只手,特别霸气地一挥:“老田,还不给钱,这鸟少爷我看上了。 ”

跟在他身边,一个面目显得个分刻薄的中年人,从袖子里摸了半天,摸出两个铜板,递给了立在一旁,不知所措的小贩儿。

那小贩儿一时间哭笑不得,连孟妮儿她们都乐了,一开始,见这孩子穿含戴银,恨不得把自己打扮得金光闪闪,还以为他们得一掷千金,却没想到,掏了半天,居然只有俩铜板,就是这样,那个老田还一副肉痛至极的样子,幸亏小茹当时不在,要是在那儿的话,说不定会笑骂一句——古代的葛朗台。

那小贩没辙,两文钱连鸟笼都卖不得啊,只能把铜板推回,当然,他们这些生意人一向不喜欢得罪人,哪怕心里不屑,面上也不会显露,反而恭恭敬敬地笑道:“对不起了,小少爷,这两只八哥儿,那位小姐已径买下,要不,您再去别处看看?”

结果,那孩子一听,顿时恼了,随手扬起,啪一声,就把那鸟笼一下子扔进了河里,他的动作快得很,从小贩开口,到他扔笼子,也不过眨眼工夫,谁都没反应过来,这么利索的做法,显然不是第一回干,扔完,那男孩儿一转身,带着下人扭头就走,还洋洋得意地抛下句:“两只淹死鬼鸟,本少爷还不想要呢!”

“少夫人,您是没看见他那副嚣张跋扈的嘴脸,实在气人。”孟妮儿愤愤不平,就连一向脾气温和的晓燕,都有些恼怒。

小茹皱皱眉,心里也上来一股子气,冷笑道:“这样的性子,不知道是哪家儿的白痴大人给惯出来的,看着吧,发展下去,一准儿没好结果…”不过,小茹平时脾气温和,但也不代表她没有脾气,自家孩子就是软肋,气绝不能白受,看着福儿到现在还红通通的眼睛,小菇茹眯了眯眼,决定出动城里的‘百兽军团’,探听探听这嚣张孩子到底是什么来历。

小茹一上心,打探消息这种话儿,实在是没什么难度,刚刚吃过晚饭,就已经把那小子的祖孙八辈儿弄得清清楚楚。

只是,听到飞落树枝上的几只喜鹊传来的消息,小茹对那小子的怒火到稍稍消除几分,还隐约有些同情。

那孩子是昌隆织造的张天翼张老板的庶子,平日养在嫡母身边,那位张夫人表面一派的慈悲心肠,对自己的女儿和对丈夫小妾的儿子全是一视同,而且,对小妾的这个儿子更娇惯得多,吃的用的,全是最好的,平时宠爱非常,就连张天翼的小妾有时候见儿子不像话,知会了张天翼,想让他教训几句,她都百般护着,张天翼看到妻子如此贤惠,对待庶子都这么好,自然是对她更加敬重,别看张家小妾一大堆,但能给张天翼生儿育女的,除了一开始纳的妾,那是他的远方表妹,比较得宠之外,就只有张夫人了。

听说年前张大人又添了嫡子,可对庶子的态度,却是丝毫不变。

张夫人这么愿意哄着这孩子玩闹,对他的学业却不大上心,以至于孩子十几岁了,字都认不全,写出来的大字跟鬼画符似的,张天翼只当这小子驽钝,渐渐地,对他就失望许多,只觉得这孩子不是个出息上进的,等以后长大了,给他讨个媳妇,养起来就是,反正家里不少他一口饭吃。

小茹一边听,一边摇头,心道,这张夫人真是个厉害人物…不过昌隆织造,岂不就是给自己送礼的那家儿,想到这里,小茹到记在心头, 决定要远着这个张夫人些,否则,凭自己这没多少阴谋算计的脑袋,被人家卖了,恐怕还乐得替人家数钱呢。

小说论坛 菩提明镜梦 手打,转载请注明

第六十六章 应付

当昌隆织造的张夫人来访的时候,小茹正一边儿逗弄两只活泼可爱的小八哥儿,教它们说话儿,一边儿琢磨着怎么给张家庶子一个教训,好为她们家的福儿出气。

不过,小茹到没有怎么上心,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胡闹罢了,她一个二世为人的大人,也不好意思跟十小孩子太计较,这罪过,更多的应该记到把孩子惯坏的大人身上,别的小茹没本事做到,但弄得他们张家家宅不宁,隔三差五地招个贼,丢点儿东西,闹闹鼠灾,弄坏绸缎庄的布匹,搅搅他们家的生意,还是挺简单的…

小茹脑子里转过一堆鬼念头儿,嘴角扯了抹笑,心里也暗叹,以前她从没仗着自个儿的这—点儿本事祸害过别人,如今,在这个世界呆得太久,心野了,肚子也开始多了些鬼主,不过,小茹并不觉得自己的想法有问题,既然惹到别人,做错了事儿,那就得承担后果,每个人都一样!

“少夫人,昌隆织造张夫人来了。”

小茹一怔,眨眨眼,使了个眼色,坐在一旁做女工的孟妮儿,立即起身,走了出去。

孟妮儿把张夫人让进偏厅,奉了茶,上了些点心,才回屋崖帮着小茹换上待客的衣服,脸上却是隐约带了丝笑意:“少夫人,这位张夫人可是曾做过咱们的大金主儿呢!”

小茹觑她一眼,这小妮子,居然在自个儿跟前都卖上关子,摇摇头,小茹也不以为意,反正马上就能见到,现在,就由孟妮儿得意一会子,没什么不好。

一进偏厅的门,看到坐在椅子上,品着茶水的贵妇,小茹一怔,愣了愣,扭头蹬了孟妮儿一眼,这个人,居然就是在来京途中,与她们偶遇的那位表里不一的夫人…自己可是曾得了她三百两银于,果然是大金主儿…

“楼夫人,好久不见,张氏有礼了。”

那个本来一派高散,总抬着下巴看人的张夫人,此时居然满面微笑,一副和小茹甚是亲近交好的模样,小茹顿时牙一酸,脸上差点儿挂不住。

“张夫人,多礼,请坐。”暗自平复了一下抖动的嘴角,小茹脸上也春风和煦,伸手让了张氏于客座儿上坐下,笑道,“不知张夫人来访,可是有什么事情?”

“哎,张氏此来,是专程来向夫人赔礼谢罪的。”一转眼,张氏便做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来,“犬子无状,冲撞了贵府的福儿姑娘,都是张氏太过溺爱,害得那孩子这么大了,还不通世故,每日只知道玩耍嬉戏,又不读书,这才养成嚣张跋扈的性子,老爷回家之后,张氏一定把事情告诉老爷,请老爷亲自教训他,还请夫人不要见怪。”

小茹看着一副慈母心肠,悲痛不已的女人,总觉得咽喉里有什么东西塞住,上不去下不来的,再一看立在门口儿的孟妮儿,也是一副吃坏肚子的模样,不由心里一阵好笑。

这人话里话外,随时地都不忘败坏家里庶子的名声,真当别人听不出来吗?不过,其他人估计就是听出来,也不会多事儿,反正是别人的家务,平时当笑话儿看看也就罢了,难不成还真会有哪个白痴,跑到张天翼眼前,跟他说,你家妻子不贤惠,专门想着把你家的那个庶子给养坏了,你还是赶紧休了她吧。

据小茹探听到的消息,张家人不是什么世家大族,就张天翼一个人有点儿小聪明,因为大夏朝注重商业的政策,发了财,说白了根本是暴发户一个,没有多少有本事,有见识的亲族,自然不知道儿子该怎么教导,会有今天这样的结果,也是可以想到的。

小茹耐着性子,跟张夫人扯了半天,她的赔礼谢罪全都接着,可礼物一样儿不收,至于那人话里话外,拐着弯探听公孙止老爷子,和有关内务府的事情,小茹能装糊涂就装糊涂,不能装就跟着她绕圈儿,反正在二十一世纪混网络混下来的小茹,和人扯闲篇,绝对能把人扯得口干舌燥,说上几十时辰,回去之后一回想,全是废话,半句有用的都没有。

扯到中午,张夫人见什么都探听不出,终于心不甘情不愿地告辞了。

她刚一出门,孟妮儿就招呼着晓燕把她用过的杯子,坐过的垫子,通通扔掉,又拿抹布狠命地擦拭椅子桌子,看得小茹一阵好笑:“至于嘛,人家张夫人一身香喷喷,不像是有毒的模样吧。”可不是,就皮相来说,这位张夫人面容慈祥温柔,声音甜美,真是不错。

孟妮儿皱皱眉,“那么一副作的德行,让人看见就反胃,又不是没见过她的本性,有什么好装的,咱们还是远着点儿,就像少夫人说的,万一传染了可了不得。”

小茹摇摇头,心里却想,看来,这个什么昌隆织造对内务府的生意是志在必得,她不懂商业上的东西,可是也知道,如果得到皇商的名头儿,那昌隆的地位可就不是一般商家儿了,肯定名利两全。

只是,想遽做内务府的生意虽然不算容易,但是也说不上太难,不过,昌陵织造以为和内务府合作了两回,就真能挂皇商的名头,怕是想得大简单了。

现如今,大夏朝的皇商有两家,南方的石家,是因为担着从龙的功劳,本身又是茶叶起家,这才得了圣上恩赐茶园,可以包揽内务府的茶叶生意。

而北方的公孙家分支,那是因为和公孙止这个布衣国师多多少少有那么点儿亲戚关系,加上平日极为低调,在京里王公面前也总毕恭毕敬,而且家大业大,手里攥着两家马场,驯马养马的技求也很独到,这才坐稳了皇商的位置,至于张家这个没什么根基的家庭,想要弄到皇商招牌,说他们痴人说梦有点儿过,可也差不太多。

小茹摇摇头,把脑子里纷杂的念头撇去,张家想怎么样,和她没什么关系,清闲日子过得舒心,没必要给自己找麻烦,找不痛快,只是,小茹也没想到,她的舒心日子,居然还没等到这个年节结束,就一下子消失无踪了。

小说论坛 菩提明镜梦 手打,转载请注明

第二卷 京城闲居 第六十七章 来人

楼易一身的水渍,袖子袜子上全沾满了泥污,可脸上却是兴高采烈,一双清澈透明的眸子,也染了一抹兴奋,多日来的阴霾,似乎在此刻消失了。

小茹哭笑不得地备了新衣服,推着他去浴室沐浴,嘴上却笑道:“这水泵可得用?”

“功在百年。”楼易先小心地把图纸搁在一个防蛀的檀香盒子里,上好锁,笑道,“我记得四年前,山东孔尤溪改进了农具,制造了代耕架和除虫滑车,交内务府大规模生产,惠及全国,当时圣上亲批,山东孔氏,五十年内,可得农具利润三成,如今,这已经是常例了,呵呵,我家娘子的水泵,绝对比孔尤溪的代耕架影响大,咱们家就等着坐收银子吧。”

小茹失笑,见楼易一副洋洋得意的表情,心里隐约觉得有些愉快,无论自家这位相公,有没有什么别的毛病自己暂时没有发现,至少,这人不会觉得自己的妻子只能安安分分地在家相夫教子,什么也不许做,也不会觉得妻子做出成绩、赚钱了,自己就很没有面子,反而会感到有荣焉——在这一点儿上,小茹实在挺佩服他的。

只是,小茹望着他开开心心去沐浴的背影,却忍不住想起今天早上知道的那个宛如晴天霹雳的坏消息——楼成回来了!

其实,楼家大大小小的消息,要想真的完全瞒住小茹,那是不可能的,就算是她不愿意听壁角,探消息,可是,和小动物们闲暇的时候聊天,已经是小茹多年来养成的习惯,聊天的过程中,自然会说起楼家的各类事情,哪个丫鬟勤快,那个丫鬟懒惰,哪个下人忠厚老实,哪个下人机灵聪明,小茹大多看得明明白白,这也是她虽然没什么经验,可在武昌,还是能持家严谨的主要原因。

昨夜,小茹一边沐浴一边和寄居在屋里的几只小老鼠聊天,顺带着就说到楼易和丁峰在书房里密谈,说是楼成一家子被大将军赵庭押解回京,最多数日,便能抵达…

开什么国际玩笑,她高小茹愿意接受被逼离家,是自个儿婆婆亲子的楼易,那是因为楼易是个正常人,还是自己从小要嫁的丈夫,而且,在这个时代,一个女人,哪怕是她高小茹,想要独身一辈子,也很艰难,很艰难,既然楼易不错,和他过日子没什么不好,小茹当然会接受。

但这却不代表,她愿意一个抛弃妻子,没有担当,莫名其妙的所谓公公,跑到自个儿家来打破他们平静又幸福的生活。

所以,楼成不能回来!

他回来了,算是什么身份?楼家的老爷,楼家的当家人?自己辛辛苦苦赚回来的家业,莫名其妙丢给个陌生人?她高小茹还没那么白痴,况且,听那意思,楼成身边带着个一向以正室夫人自居的尤氏,而且,有儿子有女儿,恐怕心里早就没有原配妻子和楼易了,要是他跑回来当家,家里哪还有自己和婆婆的位置?

不过,怎么处理他倒是个难题,小茹叹了口气,觉得首先要探探自家婆婆的口风,如果婆婆愿意,大可以直说她的丈夫,自己的公公,已经死了,那个楼成是假的,反正乱世死了那么多人,楼家更是除了自家这一支,全死绝了,看样子楼易也不是个愿意认父的,只要婆婆和楼易娘俩一口咬定,就没别人能硬说楼成是自己的公公。

小茹心里虽然这么想,但也知道,以自己对婆婆的了解,她如此做的可能性真是不大,她是个很传统又很善良的女人,而且,哪怕楼成无情无义,她大概也不会希望自己的儿子变成不认父亲的不孝子,可…小茹咬牙,那个什么楼成真能算父亲吗?抛弃妻子,害得原配妻子眼瞎,儿子差点儿死去,这样的人,跟畜生,不,连说他肖似畜生,那是对畜生的侮辱…要不自己带着狼群半路灭掉他,省得他进京来祸害自家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