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子们这才心满意足地坐上马车着对大米饭地美好憧憬。返回了靠山屯。

除了适当休息之外。发电就开始日夜轰鸣。虽然已经从地里收割回来。但是也不敢说粮食就彻底到手。尤其是秋天。要是下起连阴雨来。十天半个月不开晴。水稻直接在杆上发芽都有可能。

这样地例子不是没有过。有一年麦秋地时候伙磨好了镰刀。就等着收麦。这时候就开始下落套雨连下了一个礼拜。结果。麦穗上地小麦全都发芽了。

只有收进仓里地粮食。才算是自己地。这是老百姓总结出来地经验。也是教训。

这边地稻子打出来上那边就开始装车。拉回靠山屯野菜厂过秤之后。直接有大解放拉到县粮库。至于后续地加工。靠山屯目前还不具备这个能力。

扛麻袋地队伍之中。有两个黑大汉最为引人注目。那就是笨笨和嘟嘟。到底是身大力不亏百斤左右地大麻袋。扛起来就走点都不含糊。虽然身体摇摇晃晃。但是袋子却从来没掉下来过不由不叫人暗暗称奇。

大伙都吵吵:“装车就不用别人了,胖子领着俩兄弟就成。”

还真别说子和笨笨它们站在一起,除了黑白分明之外,其他的诸如外形、气质乃至秉性方面,还真有点相像。笨笨和嘟嘟那种憨厚的特点,估计就是受到胖子的影响。

只是由于先天条件所限,笨笨和嘟嘟并没有学到胖子憨厚的外表下隐藏的狡黠,所以只能算是学了点皮毛。

前后历时半个月,水稻的加工全部完成,除了堆积得如同金山一般的稻草,再无他物。这些稻草很好处理,等忙过了秋收,大部队拉过来,全部扬回稻田,进行秸秆还田处理。

当胖子和何满仓返回靠山屯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去了野菜厂,从张良和叶莺那里查看最后的总产量。

12万多斤,当他们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就连那么大年岁的何满仓,也忍不住蹦了几个高。

亩产超过了1200斤,而且还是在没有使用农药化肥的情况下,这实在是太出人意料了。

胖子更是乐得嘴丫子咧到了耳根子,使劲搓着两手:“这也太多了吧,这也太多了吧…”

何满仓瞪了他一眼:“来年更多,毕竟今年是生荒地,头一年的产量要低一些——胖子,听你这话好像是嫌多了呢?”

“越多越好,俺就是有点不敢相信不是。”胖子嘴里咋咋呼呼,然后卡吧了几下小眼睛,掰着手指头开始算账:“12万斤,百分之十是一万二千斤,咱们屯一共是一百零几户,正好一家一百斤,剩下的留着给关系单位。”

那年头,在不是水稻产区的地方,大米可是稀罕物,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更何况还是品质上乘的青稻。

“啥时候分啊?”王二愣子凑上来:“嘿嘿,俺爷爷早就念叨着吃一顿白米饭了。”

“拉倒吧,肯定是你小子嘴馋,然后拿爷爷出来当幌子。

”刘铁蛋子毫不客气地戳穿二愣子的用心,然后美滋滋地说:“俺正好给家里扛一袋回去,这么多年了,也没孝敬俺爹啥玩意。”

李队长也有:“俺这就用大喇叭通知去。”说完就急火火地跑就听到大喇叭开始广播:“大伙都注意啦,咱们又开始分东西啦,都拿着袋子上野菜厂领大米去,一家一百斤——”

“分大米喽——”小娃子们扯嗓子嚎起来,比那个在电视上换大米的大老爷们嗓门还大。

胖子抓抓后脑勺:“这事咋都来了积极劲呢,咱们也别闲着了,赶紧过秤吧,一家一百斤。”

不大工夫,家家户户都有人拎着麻袋跑过来,高高兴兴地往回运稻米,性急的直接就去李老面的米碾排队去了。

“能不能行啊,别压趴下?”胖子看着二肥子背着半麻袋大米,脚步有点踉跄。

“嘿嘿,胖子叔,就再来一百斤,俺也弄家去。”二肥子回头呲牙一笑,结果一下子就绊个大马趴袋子压在身上,就腾出小脑瓜跟胳膊腿。

“小王八蛋!”胖子根据他的象,嘴里笑骂了一句。

“胖叔叔,咱家大米呢!”奇奇领着大部队浩浩荡荡地杀来,左右两边是笨笨和嘟嘟,一个个都瞪着小眼睛,烁烁放光,好像来打劫一般。

两位大力士后面,是毛毛老哥仨毛二毛手里拎着绳子,毛毛扛着根扁担担钩子在地上拖拖捞捞。队伍最后,则是悠闲的花脸狐狸,它在南洼子的使命完成,自然也载誉归来。

胖子挠脑壳:“就一百斤大米,不用费这么大吵吵吧?”

“一百斤?太少了吧不够胖叔叔你自个吃的呢,咱们家红红日夜守护稻田个功劳怎么也值几百斤大米吧?”奇奇眨着大眼睛,理直气壮地嚷嚷着。小家伙早就打算好了,所以才领着红红来站脚助威。

“分东西就得一视同仁。”胖子不好搞特殊化,不过想想奇奇说得也挺有道理,花脸狐狸确实立下汗马功劳。

何满仓看着当院还有十好几麻袋稻米,就笑呵呵地说:“我说了算管够拿,你们能抬回去多少算多少!”

奇奇立刻绽放出灿烂的笑容一挥:“上——”

笨笨和嘟嘟实惠啊,都扛起来一麻袋就跑毛老哥仨也想合力抬一麻袋,只可惜能力有限麻袋纹丝不动。

“回来——”胖子把嘟嘟肩膀上的麻袋抢回来:“一麻袋就成了,连叶莺的也暂时放到咱们家,正好二百斤。这丫头天天白吃白喝,也该交点伙食费啦。”

“胖子,这不还剩这么多呢吗。”何满仓觉得胖子有点太较真。

“这些还不够分的呢。”胖子愁眉苦脸地又掰起手指头:“山上的雷达站得送两麻袋,工程队的赵队长还有建筑公司的老白也得送两袋,公安局的周局长俺已经答应人家了,最少也得送几袋,还有张组长、吴平、贾思齐、和您老,都忙活大半年了,说啥也不能空手回去啊…”

“还真不大够啊,算了,俺那份就免了。”何满仓也忍不住嘟囔了一声:“胖子啊,这些大米就白送啊?”

“白送啥呀,该多少钱,一分钱都不能少收。”胖子心里当然有数,起码雷达站的那两袋,是不准备收钱的。

“你小子还真黑心,那我就更不能要了。”何满仓大笑,其实,他早就已经心满意子。

“您老和张组长他们几个都免费,就相当于咱们村里的一样,都属于分的。

知道您家里不缺大米,不过这青稻您家里恐怕没有吧?”胖子当然不会吝啬这几百斤大米,再说了无论是何满仓还是张良他们,都跟村子里的人没啥区别,就像一家人一样。

“俺那份大米呢,是不是叫胖子给****啦——”一个声音远远飘来,胖子抬头一瞧,正是老吴头,只见这家伙面色越发红润,胡子挺老长,跟白胡子老神仙似的。

“嘿嘿,你不算俺们靠山屯的,想要大米,就得拿蜂蜜换。”胖子连忙迎上去,然后跟老吴头身后的几名战士打招呼,李强已经退伍,带队来的是何勇。

“蜂蜜没问题,把你小子泡蜜罐子里面都够用。”老吴头今年获得了大丰收,蜂蜜割了好几百斤,蜂群也扩大一倍,当然不在乎。

胖子也是跟他开玩笑,老吴头给大伙带来甜蜜的事业,哪能落下人家呢。

“小何,你们来的正好,等把大米打出来,你们直接带回去。”胖子看着战士们手里大包小包的,知道又要大举往家邮东西,除了山货,当然也少不了蜂蜜。老吴头给战士们分的,都是上等的树蜜,绝对是稀罕玩意。

“胖子,你先别忙着分大米,我问问你,你开春就张罗着建酒厂,是不是都忘到爪哇国去啦?”老吴头一本正经地向胖子质问,他这次回来,一来是山上的花基本都要谢了,二来就是惦记着建酒厂的大事。

正文 第四百七十六章 不够用啊

“新米下来了,是该到了酿丰收酒的时候,不过,能不能不用大米酿酒?”胖子笑呵呵地望着老吴头。

“我只要高粱和苞米就成了,当然,还有山上的野果。”老吴头红扑扑的脸上也堆满了笑意。

“简直是一点不叫人歇着啊,刚忙完收稻子的事,然后就又逼着俺建酒厂,俺整个就一劳碌命,俺还命苦啊——”胖子嚎丧了一嗓子,却马上遭到大伙的鄙夷:“得了吧,瞧你那一身膘倒是见长。”

胖子卡吧了几下小眼睛:“不说这个,解放军同志好不容易来一趟,怎么也得先尝尝咱们的青稻啊,吃饭去!”

第二天,车老板子就开着四轮子进城,车上拉着昨晚贪黑打出来的大米,胖子也美滋滋地坐在大米袋子上。

“加点小心,别把袋子压涨包.喽。”车老板子头也不回地嚷嚷了一句。

“至于吗?”胖子撇撇嘴,然后就哼哼.起山歌,越唱嗓门越高,最后车老板子终于受不了了:“来吧,咱爷俩换换。”

“那还不是一样?”

“不一样,俺俩手把着方向盘,就不能捂耳朵啦。”

说说笑笑,先到了公社,四轮子.直接开进了公社院里,然后从车斗里面扛出来两袋大米,堆在地上。

“啥玩意啊?”黄小伙从屋里跑出来,眼睛在麻袋上转了转:“难道是大米?”

“马**在家没,这是俺们今年新打下来的青稻,顺.道捎来两袋,给大伙尝尝鲜。咱们把话先说清楚,不是送礼,该多少钱是多少钱。”胖子嘴里打着哈哈,这年头办事就讲究个透明,送礼之风还没刮起来呢。

“就两麻袋,不够分啊?”黄小伙也摆出一张苦瓜脸。

“不够分好办啊,干脆就别分,正好俺这还打不开.点呢。”胖子弯腰就要抱麻袋。

“别的,要是你把.这两个麻袋拉回去,俺就得叫大伙当大米给吃了。”黄小伙还真急了,这大米可是稀罕玩意,市面上根本就看不着。

“回头你们自个称重,反正一斤是两毛二分,俺回来的时候收钱。”胖子重新跳上四轮子,跟黄小伙摆摆手,突突突把车开出公社院里。

“车上不是还有好几袋呢吗?”黄小伙朝着胖子的背影嚷嚷了一嗓子。

胖子也不再搭理他,一口气把车开进县城。先奔公安局,答应周局长的事得办啊,人家毕竟在审案的时候挺照顾,而且胖子对周局长这个人也挺佩服。

公安局门口已经冷清很多,不过门口的公告板上,还是贴满了照片,有十好几个人,都是上两天枪毙的罪犯。

胖子脸色微变,站在前面瞧了半天,这才舒了一口气:还好,没有太出格的。

胖子直接扛下来三袋大米,这事也不用藏着掖着,不是啥见不得人的事,大大方方就成。

车老板子给胖子开门,胖子把米袋子扛到走廊里面,看得一名**一愣一愣的:“这啥玩意啊?”

“嘿嘿,炸药包。”胖子敲敲周局长的门,听到一声“进来”之后,这才推门进去。不大一会,周局长就在走廊里喊了一嗓子:“都麻溜出来,谁兜里带钱了,统统掏出来!”

**们心里都纳闷:啥事啊,难道是打劫打到公安局来了?

周局长乐呵呵地把一百多块钱塞到胖子手里,然后又一本正经地向手下说:“下午都拿个面袋子上班,分大米。”

二十多个冒头的**都愣了一下,随即都明白过来,人人脸上都显出喜色,看着胖子的眼神也分外亲热。

看得胖子心中升起无限感慨:这时候的人真容易满足啊…

胖子和车老板子被周局长拉进屋里喝了一倍茶,也是他俩太实惠,没有留意到周局长在进屋的时候,向手下丢的那个眼色。

公安系统的侦查能力就是强,很快,就有两名**战士出去一趟,发现了车上还有好几个鼓鼓囊囊的大麻袋,在没有向局长请示的情况下,就又扛下来一麻袋。

胖子美滋滋地喝了一杯茶,然后这才告辞。出门的时候,萧月明又笑吟吟地塞给他一沓钱,胖子这才知道中了调虎离山之计,心中不禁愤愤然:俺以为在公安局门口不能丢东西呢?

出了公安局的大门,胖子决定更改一下行程,先把老丈人家里那一面袋子送去。万一半路上再被人打劫,完不成任务,回家跟小玉没法交差啊。

正好顺路,就把刘铁蛋给家里的那半麻袋先捎回去。这回胖子也留个心眼,四轮子停得远远的,然后自个拎着一百斤大米登门。反正他有劲,多走点道也没事。

听说儿子捎回来的大米,刘兴亮的爹妈可乐坏了,在当院就把麻袋解开,一边咂嘴一边瞧,结果把东西两院的邻居都引出来。

胖子很理解他们的心情,刘铁蛋子的形象一直不大好,这大米就等于是宣言,所以也就很配合地把刘铁蛋的表现说了一遍。

他的嗓门本来就大,所以根本不用嚷嚷,大伙就都听到了。刘兴亮的父亲也乐颠颠地拿了一个小盆,给左邻右舍都舀了一小盆大米。

“这大米咋发青啊,以前在粮店领的大米,都是雪白雪白的。”一个老太太嘴里叨咕着。

胖子嘿嘿两声:“这个是俺们村种的新品种,就叫青稻,这个都是直接给中央领导吃的,您老尝尝就知道了。”

老太太还有点不信:“等晚上给俺老板熬点粥——”

“俺闺女在野菜厂咋样啊?这死丫头,也不回家看看,越跑越野。”刘大娘惦记着丫头,好好的铁饭碗不要了,她心里总是觉得有点可惜。

“一个月工资三十多,还跟铁蛋子是个伴,挺好的。对了,二愣子他母亲说过两天要来,找您有事商量,嘿嘿。”胖子对刘兴亮的妹子印象极佳,这丫头在厂子里也挺能张罗,据说林青山把她当成车间主任来培养。

刘大娘当然知道二愣子他**要来商量俩孩子的婚事,嘴更是乐得合不拢:“快进屋吧,中午跟你叔喝两盅。”

“哈哈,等到时候一块喝吧,俺还得送好几家呢。”胖子当然不能把车老板子一个人晾在道上。

回到车上,看看时间已经是中午,胖子一挥手:“正好去老丈人家吃饭,哈哈,这结了婚就是仗义。”

四轮子一直开到王**家门前,胖子拎着面袋子,领着车老板子进屋,除了大米之外,还有点土豆倭瓜和老来嫩的苞米,以及一篮子鸡蛋。

王**正好也在家,对于这位老泰山,胖子现在是越发敬佩。坐在炕上,仨人闲唠嗑,王**听说南洼子的水稻获得丰收,嘴里也叨咕了一句:“看来咱们这个地方种植水稻也有前途,能不能把你们的经验推广一下啊?”

“这个算是公事还是私事呢?”胖子在心里问了一句,不过嘴里还是说道:“俺们也都是门外汉,刚刚入门,这事还得找专家,今年给俺们进行指导的满仓叔,是实践中锻炼出来的技术员。”

“那好啊,到时候请他讲讲课,有条件的地方,来年也可以发展一下水稻种植。”王**看来对这件事也很伤心。

胖子心里琢磨了一下:别的地方虽然没有南洼子条件那么优越,但是合理种植一部分水稻,还是可行的,于是也就连连点头。

“现在国家把重点放到经济建设上面,这一点你们靠山屯已经走在前面,过些日子,县里可能要组织各个公社的干部去参观学习,你们也准备一下。”王**对靠山屯的情况很清楚,所以准备树立一个样板。

胖子却一个劲咧嘴,他可不想太张扬,而且事实证明,当样板或许在某些方面有好处,但是绝不是胖子想要的那些方面。

“俺们那地方的发展模式,不一定适合别的地方。”胖子开始寻找借口,要是对别人,他早就挑明了,但是对于这位老泰山,胖子还真有点打怵。

“听说你们和大王庄联合养蝎子,也曾经把鸡场分散到下洼子,这些做法都不错,大家富才是真的富。”王**也明白胖子的意思,所以还是勉力了他一番。

“吃饭吧,瞧瞧你把办公室都挪到家里来了。”王大娘端菜进屋,然后白了老头子一眼。

从老丈人家里出来,胖子又去找建筑队的赵队长,这个月份,基本上工程都完工了,所以就直接去了建筑公司。

因为这事只涉及一小部分人,所以四轮子也没敢往跟前开,只是胖子一个人进了院。传达室的老白一瘸一拐走出来,看到是胖子,就热情地打招呼:“兄弟,你这一年也不来看看我们啊,今晚上就别走了,到我家喝酒去。”

“嘿嘿,当然要去,俺搞了点大米,正好给你送家去。”对于这位老白大哥,虽然见面不多,但是胖子却打心眼里敬佩。

“大米,多少啊,都谁有份?”老白一听也两眼放光。

“就老哥你还有赵队长他们的工程队那帮兄弟。”

“狼多肉少,不够分啊,你弄来多少大米?”老白也开始吧嗒嘴,加一起二十多人呢,一星半点还真不好干啥。

“本来是四袋,结果半道上又叫人给劫去一麻袋,就六百斤,大伙凑合分吧。”胖子抓抓后脑勺说。

“谁这么大胆儿啊,我找他要回来去。”老白也有点急眼了。

“嘿嘿,是公安局的周局长,你要去吧。”胖子一脸坏笑地说。

老白瞪了他一眼:“你就不应该先给他们送去!”

正文 第四百七十七章 最宜动土

两天之后,赵队长领着工程队开进靠山屯,就在那口古井的旁边,开始动工,修建酒厂。

这个位置是胖子特意挑选的,等酒厂建完之后,那口古井正好就被圈进去。据说酿酒这一行当,很讲究水源,所以胖子也想用古井给酒厂造个彩头。

虽然现在是秋收时节,大地里面的庄稼也陆陆续续往回收,但是各家各户还是抽调了足够的劳动力,投身到这个他们最盼望的项目之中。

在北方,由于气候的原因,所以大多好酒。胖子便是个好例子,本来也就是一斤的量,不知道咋搞的,现在都有点探不到底了。

建筑材料并不缺多少,去年盖学校的时候,砖瓦还剩了不少,所以只是补充一些钢筋水泥啥的就够了。

图纸是胖子和老吴头共同.研究的,虽然是一个青山酒坊,但是却分成俩个部门,一个酿果酒,另一个酿白酒,当然是以前者为重。

在胖子的发展计划当中,果酒方兴未艾,市场潜力巨大;而白酒则不同,历史悠久的老厂数不胜数,想要出人头地,实在太难,酿点大伙解解馋,赶集的时候在周边的村屯再卖一些,基本上算是自产自销了。

最初的工作照旧是挖地基,这个活大伙早就轻车熟路,这两年可没少挖,从野菜厂到小学校,那次都是大伙一锹一锹干出来的。

胖子用白灰在地面洒上标记,然后拉上线,锹镐齐下就开挖。胖子一边忙活,嘴里还一边叨咕着:“大伙都使点劲啊,咱们这地下可有宝贝,没准还能挖出来袁大头和金条啥的呢!”

李锁子喊了一声:“胖哥,要是再挖出炸弹咋整啊?”

“那你就抱着送**局去——净说丧气话,哪那么些炸弹啊。”胖子笑骂了一句,然后挥舞着铁锹,开始挖沟。

老吴头则领着赵队长他们,商量着挖窖池。既然.是酿造白酒,那么就还是遵循千百年来的老规矩,利用窖池来发酵。

“可惜啊,没有老.窖,咱们酿出来的白酒只能是一般了。”老吴头有点遗憾地跟胖子叨咕。

俗话说“千年老窖万年糟,酒好全凭窖池老”,像茅台和五粮液等等,都是因为窖池的历史悠久所致。

尤其是古代留下的窖池,都是在地下挖坑,然后四周用黄泥抹匀。这可不是普通的黄泥,都是曲酒和泥才行。

窖池使用的时间越长,里面的发酵微生物经年累月不断积累,活窖中已经累积了数百种有益的发酵微生物,它们经受酸水、酒精的考验,产生许多香味物质,成为酿制过程中难得的发酵生香剂,酿出来的白酒,也就有了属于自己的个性。

即使是一个酒厂,同期建造的一排窖池,酿出的酒也绝对不会是一个口味,这其中微妙的变化,就源自于那些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

也正因为如此,才有老吴头的感叹。

胖子则根本就不在乎:“老爷子,咱们酿造白酒,就是搞大众货,酿点小烧啥的,留着自个家人没事解解馋,别琢磨着跟茅台比好不好。”

老吴头也抓抓脑袋,虽然明知道胖子说的是实际情况,可是作为一个酿酒技师,却始终想追求完美。

就在老吴头选好窖池的位置,准备叫大伙动工的时候,只听挖地基的人群之中忽然传出一声大叫:“哈哈——又挖到宝啦——”

胖子噌一下从沟里蹦出来,然后挠挠脑袋:不会吧,每次挖地基都能搞出点动静,是不是有点不宜动土啊。

呼呼呼跑过去一瞧,只见在三尺深的土里,露出一条子厚木板,木头早就腐朽,一碰就掉渣。

“不会是棺材板子吧——”车老板子凑过来,端详了半天,然后皱着眉头嘟囔道。

大伙心里也是一沉,农村比较忌讳这个,死者入土为安,要是外人随便给动,那就跟刨人家祖坟差不多。再说了,酒厂要是建在坟地上面,也显得不吉利。

想不到第一天动工就遇到了麻烦,胖子也使劲挠头:“要不然咱们把这坟给迁一下。”

“这玩意最好别乱动,找个阴阳先生比较好。”几个年岁稍长一些的都连忙阻拦。

就在这时候,老吴头忽然跳到坑里,伸手在木板上抓了一把,立刻抓下来一块糟木头,然后放在鼻子下面使劲闻起来。

大伙都面露惊疑之色,随后就听老吴头一声大叫:“赶紧顺着木板挖——挖里面!”

这家伙要盗墓咋的?胖子连忙把老吴头扯到一边:“这事可犯法啊,现在正严打呢。”

“哈哈,这下我们可挖到宝啦——”老吴头兴奋无比,一把甩开胖子的胳膊:“这是以前留下的窖池,有了他,咱们也能酿出美酒!”

一时间,胖子的脑袋有点发晕:“这以前就是个酿酒的作坊?”

“肯定没跑,既然大伙都不知道,看来有些年头,基本上属于百年以上的老窖,要是别人看,啥用没有,但是在咱们酿酒人的眼里,那就是无价之宝啊!”老吴头的兴奋绝对是有道理的,这样一口窖池,它的价值实在难以估量。

胖子卡吧几下小眼睛,目光落在那口圣泉上,心里琢磨开了:这口泉水就有古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孤零零坐落在这里,估计就是以前酿酒取水用的。看来啥时候有时间,一定要查查靠山屯的历史,没准还能有啥发现。

“咱们这边的都先别挖了,先把窖池清理出来,然后再根据它重新建厂房。”老吴头嘴里吆喝着,就像一个捡到最心爱玩具的小娃子。

众人虽然不知道窖池到底有啥用,但是一看老吴头的架势,也都不敢怠慢,顺着木板的里面,向纵深方向拓展。

一边挖,大伙一边吸溜鼻子,都吵吵有香味。车老板子又开了腔:“以前每年夏天,下雨之后,在这周围就能闻到这股香味。大伙都还以为是圣泉井里面散发出来的,现在想明白了,估计跟这个窖池有关系。”

圣泉井,在大伙的心目当中,一直有点神秘se彩,因为谁也说不清楚,这口井是什么时代建造的,为什么建造。但是既然挂着一个“圣”字,肯定就不一般。

“好像还有酒糟呢——”挖了三尺深之后,有人就嚷嚷起来。地面上挖出来的显然已经不是黑土或者黄土,应该就是在窖池中发酵的酒糟。

“好!”老吴头使劲砸了一下拳头:“能有这股香气,说明窖池还能继续用,是**窖——这些酒糟千万别扔,也都是宝贝啊——”

看到有人已经开始把池子里面的酒糟往外扬,老吴头连忙出声制止。

这也给挖掘工作带来一点难度,大伙只好做起表面文章,不再往深挖。一上午的工夫,竟然清理出三个窖池,再往后就没有了,看来当初这个酒坊的规模也不太大。

窖池都是长方形,面积并不太大,长度大约五米,宽度还不到两米,因为里面的酒糟还没清理出来,所以不好判断它的深度。

可以看到,边缘的木板已经全部拖落,里面是夯实的黄土,竟然有一米多厚,可见当年也下了不少工夫。

整个一上午,大伙就在兴奋和惊喜中度过,尤其是老吴头,现在明显劲头更足。有了这三个窖池撑腰,他有信心酿造出最好的白酒。名字都取好了,就叫青山老窖。

不过胖子对这个名字不大满意:“俺看最好跟古井扯上点关系比较好,一听历史就悠久。”

结果这个很好的提议被老吴头直接否决:“井水再好能当酒啊,主要是在窖上,水是其次,必须叫老窖才行。”

胖子刚要跟他争辩,结果就看到奇奇呲牙在那咯咯乐:“吴爷爷,胖叔叔,你们先别争了,酒还没酿出来呢。”

俩人同时一愣,然后一起哈哈大笑。胖子挠挠后脑勺:“是啊,咱们俩先别吵,怎么感觉就像打猎的那哥俩,发现大雁过来了,一个要蒸着吃,一个要煮着吃,最后谁也没吃到嘴。”

“臭小子,谁跟你是哥俩!”老吴头使劲瞪了胖子一眼。

就在吃饭的时候,李五爷忽然拄着拐棍来了。刚一进门,就听一片喳喳声:“您好,您好——”

几只小鹦鹉一边叫唤,一边绕着老头飞,乐得李五爷眉开眼笑胡子翘:“奇奇啊,这鹦鹉跟我亲,干脆就送我两只吧。”

“这几只现在都不属于我了,有丫丫姐姐两只,吴琼一只,二丫一只,都先叫我给喂着,真没办法。”奇奇竟然叹了一口气,一提起这事小家伙就难受,好歹给剩两只也成啊,都给瓜分了。

李五爷拍拍奇奇的小脑瓜,然后这才被胖子搀到炕沿上坐下,把烟袋点着,老头这才慢条斯理地说道:“听老辈子讲啊,以前咱们这地方还真有个酿酒的作坊,那还是大清国的时候的事呢。今天你们挖出了酒池,估计这事是真的啦!”

“来吧,咱们边吃边唠。”大辫子早就准备好了碗筷,李五爷也不客气,捏着酒盅说:“那时候犯了罪的,有一个法子叫流放,咱们这地方,就是专门流放罪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