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正——”胖子冷不丁喊了一声,小娃子们立刻唰唰站成一队。

“请稍息,下面布置任务,明天早晨,都麻溜上南洼子拾稻穗去,没人准备一个小筐,解散——”胖子也拿出几分尚武精神,还真别说,他那嗓门,喊起口令来还真有点气势。

“噢——割稻子喽——”小娃子们立刻一阵欢呼,然后飞跑着去各处散布消息,瞧那架势,比胖子还高兴。

胖子抓抓后脑勺:“这帮玩意,一听干活还真卖力气。”

远处小娃子们的欢呼声依旧此起彼伏:“哦——割稻子喽——噢——能吃上大米饭喽——”

“原来根在这呢。”胖子脸上也禁腾出一丝笑意,以前不种水稻,农民又不吃供应粮,年节的那几斤大米都捞不着,那年头粮食市场还没放开,想买都买不着,所以村里很多娃子,虽然都十多岁了,但是还真是连一顿大米饭都没吃过。

既是谁家能淘弄来几斤大米,也舍不得蒸饭吃啊,都留着给老人熬粥

黏呼呼,白亮亮的大米粥,在小娃子们眼里,都是而不可及。

现在,马上及要能吃上香喷喷的白米饭,这些娃子当然要发疯。

不仅仅是小娃子,胖子刚走出去几十米,就有十多个小伙子挥舞着镰刀跑上来,幸亏胖子有思想准备,不然还以为找他玩命的呢。

“胖子,啥时候动手啊——”

胖子挠挠后脑勺:“你们现在就想动手咋的?”

大伙都哈哈大,簇拥着胖子向生产队走去。很快,大喇叭里面就传出李队长的声音。跟以往的通知略有不同,今天李队长的嗓门也特别大:“大伙都注意啦——明天上南洼子收稻子,一家出一个壮劳力,再出十个妇女搞后勤。”

哗——整个靠山屯立刻就沸来,有好几十人都冲进仓房,拿出镰刀和磨石,在当院子嗤嗤嗤开始磨刀。

“另外啊子都跟着去拣稻穗,一定要颗粒归仓。大伙晚上都养足精神,早点睡觉,谁也不许扯蛋天早晨五点就出发。”李队长的战前动员也比较独特,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

胖子也憋不住乐:队长叔是厉害,管得也太宽了啊。

溜达回家里,四只小鹦鹉正在当院晾衣绳上落着呢,看到胖子,立刻喳喳起来:“胖叔叔回来了,开饭啦——”然后都扑扇着翅膀飞回屋里。

这几个小家显然比它们的父母要青出于蓝,或许是从小调教的缘故吧,学话的本事现在连两只八哥都甘拜下风。不过就这点叫胖子最不满意瞧见他的影,第一句就是喊吃饭。

“再瞎叫唤就把你们身上的都拔光!”胖子嘴里嘟囓了一声,然后这才走进屋。

看到胖子,笨笨照例过来跟他练拥抱。胖子拍拍它黑糊糊的大脑瓜子:“明天你也去南洼子干活,扛个麻袋啥的。”

“好耶——我也领着毛毛它们一起去!”奇奇刚才也听到了大喇叭里的通知,也显得特别兴奋倒不是为了吃大米饭,主要是能有机会野了。

胖子点点头:“行,叫毛毛它们也跟着笨笨扛麻袋。”

奇奇看看毛毛老哥仨那小身板,估计胜任不了这个艰巨的任务,于是撅起小嘴:“哼,叫毛毛跟着我们拣稻穗。”

晚饭是~的土豆子外还有倭瓜、胡萝卜啥的,慢慢半锅,锅里坐了一盆鸡蛋闷子,弄点葱丝香菜啥的,每个人都弄了一大碗碎之后拌匀乎,就吃个乡土气息。

胖子和奇奇对~的甜菜也比较感兴趣甜菜疙瘩去皮,切成一片一片熟之后,白里透亮到嘴里甜丝丝的。

吃过了晚饭,叶莺和小花看了一会电视,然后就去了野菜厂,自从上次的流氓事件之后,这俩丫头就十分自觉地跑招待所住去了,这也是胖子最近一段时间最舒心的事。

“早点睡觉。”胖子看看外面天也黑了,于是就上炕把被子铺上。

“才七点啊,太早了吧,胖叔叔,骑大马吧。”奇奇还一点不困呢,大眼睛眨巴几下,就笑呵呵地凑到胖叔叔跟前。

“你下地骑笨笨去。”胖子往炕上一躺,装起老猫肉。奇奇推了他几下,见胖叔叔纹丝不动,就把小手伸进胖子的腰眼,大拇指和中指掐住胖子腰上的一小团肥膘:“胖叔叔肉厚,骑着舒服。”

说完,手指甲稍稍使了点劲,胖子立刻爬将起来,趴在炕上。嘴里嘟囔着:“跟谁学的啊,学点好的成不成?”

小家伙刚才就掐住一丁点肉,又是胖子的软肋,估计没人教这个,一般的时候,女人掐人多技巧都是无师自通,就连小女孩也不例外。

胖子在炕上转了几圈之后,就发觉后背上越来越沉,原来是毛毛老哥仨也来趁火打劫,跑上来凑热闹。奇奇这下更高兴了,嘴里哇哇乱叫,小巴掌一个劲在胖子的大屁股上拍,啪啪直响。

最后,就连笨笨和嘟嘟也跃跃欲试,一个劲往炕上爬。这哥俩都是重量级的,要是上来,非把炕弄塌不可。

猛然间,一位女侠手持笤帚疙瘩冲过来,啪啪在炕沿上敲了两下,立刻群妖震慑,全都消停了,正是大辫子是也。

胖子扑嗵趴在炕上:“俺白天骑大枣,晚上就遭报应啊——”

奇奇也疯累了,于是关灯睡觉。等小家伙睡熟了,胖子就鬼鬼祟祟地把大辫子抱到身上。

“队长都说了,晚上不许扯蛋。”大辫子轻轻在胖子的某个部位扯了一下,然后伏在胖子的胸口,嗤嗤笑起来。

胖子咬着她的耳垂,轻声说道:“这不是叫你也尝尝骑大马的滋味嘛——”

“坏蛋——”

正文 第四百七十三章 鱼稻兼得

凌晨五点,对于秋季来说,这个时候天刚蒙蒙亮。不的劳力们已经整装待发。

整整十五辆大马车,车上坐满了人,最多的是老爷们,他们的镰刀都插在车板的木缝里面,刀头向下,早就磨得能刮胡子的刀刃,保证不会伤人。

其次是拎着小筐的娃子,一个个都难掩脸上的兴奋;另外还专门有一个车上坐着妇女,专门负责送水做饭,属于后勤保障人员。

笨笨和嘟嘟躺在车厢板上,肚皮朝天,四脚乱蹬,跟周围那些野小子撕疯;毛毛老哥仨也人模狗样地坐在另一辆马车上,不时往嘴里塞一个野果子。

胖子骑着大枣,奇奇骑着小枣,立在车队的最前面。李队长吆喝一声:“人都齐了吧,出发——”

大部队就在娃们的欢呼声中向南洼子挺进。与此同时,南洼子那边也已经忙碌起来,两口大锅又被支起来,马架子也全都搭上。而一片片金色的稻田,就像等候检阅的战士,整整齐齐地伫立在田野上。

“来了——”耍猴的眼尖,最先看了晨光中驶来的大部队。

胖子一马先跑到近前:“报告满仓叔,靠山屯收割大队前来报到,请指示——”

何满仓笑呵呵地点点头:“子,你行啊,有点上战场的意思。”

“嘿嘿,稻田就是俺们的战场,您老不是指挥官嘛。”胖子跳下马,嬉皮笑脸地说道。

何满仓反倒起了笑容。脸上地神色越来越凝重:“好。我这个总指挥就下令了。各就各位。进入阵地工——”

呼啦一下。一百多壮动力冲了稻田。都是老庄稼把势。虽然以前没割过水稻。但是跟割麦子也差不了多少。大伙都分散开来腿往地上一叉。腰往前身。一手挥动镰刀。一手归拢割下来地水稻。

霎时间。整个稻田。只有一片整齐地唰唰唰声。每个人地镰刀。都能挥洒出一串串快乐地音符。

“小心点。别把那些蛤蟆割伤喽——”胖子地大嗓门在田上回荡些稻田卫士。立下了汗马功劳。来年还指望人家出力呢。

娃子们现在没啥事干。刚想要抓点蛤蟆。中午加盘菜。一听胖子这么吆喝刻都把手缩回来。

“茬子高点没事。反正最后都要秸秆还田。”何满仓也高声指挥着。这些稻草打完米之后。都要重新扬回稻田。然后翻到土里。等它们腐烂之后年就可以充当肥料。反正靠山屯有都是柴火。也用不着烧这个。

大伙也已经发现,稻田里面的蛤蟆还真不少,镰刀挥动几下,基本就能看到有蛤蟆蹦达至里面还有癞蛤蟆,大模大样地爬到人们的脚面子上。

他们也都知道这些蛤蟆的功劳以也都不搭理它们;对于那些蹦到脚面子恶心人的家伙,顶多也就是抬脚使劲一甩噗通一声,把这些家伙甩得旁边的水渠。

专门有一回人负责打捆后把一捆捆比胖子腰还粗的水稻,运送到临时压好的场院,那里,专门有一台水稻脱粒机,用发电机带着,随时准备轰鸣。

胖子使不好镰刀,所以也就专门运送稻捆子,一手掐一个,轻飘飘的,比少林寺的和尚拎水桶还轻巧。

笨笨和嘟嘟也不含糊,也都抱着一捆捆的水稻,扭着大屁股跟着忙活;相比之下,毛毛它们就只能拎着小筐,混在小娃子堆里,捡拾地上倒伏的稻穗。

娃子们都挽着裤脚,脚底下穿着塑料底的布鞋,也不怕稻茬子扎,就是鞋帮子不扛刮,布面被戳出一个个的口子,不过也没人在乎。

“娃儿们,好好干,中午给你们炖鱼!”车老板子拎着渔网,来到一个沟渠旁边,准备打几网试试。开春的时候,没少往里撒草根。经过半年的生长,不知能长多大。反正当初撒苗的时候,选的都是刚刚越冬的一龄鱼苗,都还没过斤。

稻田放水之后,这些草鱼都集中到沟渠里面,捕捞应该很方便。

娃子们都好奇,立刻就聚拢过来瞧热闹。就连胖子也暂时放下手头的活计,凑乎过来,他最愿意看车老板子撒网,那绝对是一种艺术。只见车老板子抖擞精神,手中银光一闪,渔网出手。

“好——”胖子看到渔网在空中全部展开,撒出一个标准的圆形,就跟用圆规画出来似的,当然,先要找到这么大直径的圆规再说。

可是刚喊了一半,却又像被人掐住脖子一般,把后半截收回去。只见车老板子的渔网并没有落到水中,而是两边都搭到沟渠的边上。原来是沟渠的宽度有限,车老板子还习惯撒大网,所以失手。

噢——小娃子们也估计车老板子的面子,一块起哄。车老板子讪讪地把渔网收回来:“高兴过头了,忘了这茬——”

“看俺的吧!”一看老渔翁遇到新问题,胖子这下可来劲了,抢过二肥子手里的大花筐,伸到水里,捞了两下,然后猛然把花筐提出水面。

只见一条白花花的草根出现在筐底,足有一尺半长,最少二斤多。胖子哈哈大笑:“老板叔,还用啥渔网啊!”

正得意呢,那条草根在筐里猛地一打挺,竟然一下子蹦出来,重新向水里落去。

胖子也急了,匆忙中飞起一脚,只见那条草根化作一道白线,飞出十多米远,啪得一下落在地上。

“啥玩意啊?”笨笨抱着一捆稻子正跑呢,就听身边扑嗵一声,扭头一瞧,原来是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鱼。这下子它可高兴了,把手里的稻捆子一扔,摁住大草根就是一口,撕下一条子肉,大嚼起来。

胖子挠挠后脑,看着花筐底里只剩下两条大泥鳅在蜿蜒,也就大大方方地说:“嘿嘿,笨笨干活卖力气,这条鱼就算奖励了。”

这一下小娃子们都来劲把手里的大筐小筐伸到水里,一阵猛捞,不过除了泥鳅就是蛤蟆,大鱼根本就捞不着。他们没有胖子的搜索功能,当然无法捞到大鱼。

“行了,赶紧蛋,都干你们自个的活去。

”车老板子吆喝一声,把小子驱散,然后又开始撒网,这次却是个大椭圆,唰得一声落到水里。

收网之后,里面四五条草根,都在一半以上,看样子都有二斤多。

“不错,稻田里养鱼,两样都是大丰收。”车老板子转回面子,脸上也笑开花。

“里面的草根密度还真不小,过咱们这是越冬池子,不能打绝喽——”胖子已经观察清楚水下的情况,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很快就有妇女端着大木盆上来,把鱼拣到里面,一百多人呢,怎么也得弄上二三十条,也够她们收拾一阵的了。

车老板子打了两网,就又换到别的池子,忽然看到毛毛老哥仨都趴在水边,伸着胳膊在水里捞呢。估计是看到刚才小娃子们捞鱼,觉得也挺好玩。

猛然间就听毛毛一声尖叫,猴爪子猛地从水里抽出来,爪尖上还咬着一条大鱼,不过在水面上一露头,就撒开嘴,扑嗵一声,重新落到水里。肯定是把毛毛那毛呼呼的爪子当成食物了。

这一下子可把毛毛吓得不轻,嗖一下跳到车老板子肩膀上,嘴里吱吱直叫。

“你厉害,用爪子就能钓鱼。”车老板子大笑声中,一网撒出,就把刚才逃跑的那条鱼捕获。

稻田这边热火朝天,场院那边的脱粒机也开始轰鸣,一百多亩水稻,够打好几天的了,所以这边割,那边就打,免得时间太长,稻粒脱壳。

热热闹闹,一口气干到中午,李六爷就当当当地开始敲钟:“歇工开饭喽——”

大伙直起腰,这才嗅到空气中弥散着一股炖鱼的香气。于是都舒展一下腰腿,顺着田埂溜达回来。

洗洗手,擦把脸,坐下吃饭。午餐还真够丰盛,俩菜一汤。草根鱼咕嘟了将近俩小时,连刺都快酥了,鱼肉里面更是入味。

还有一个菜是鸡蛋炒黄瓜种,老黄瓜打皮之后,把里面的黄瓜籽抠出去,切成长条往锅里一炒,吃起来酸溜溜的,那种天然的酸味,胜过任何酿造的醋类。

跟着做饭的二柱子媳妇一边给大伙盛菜,嘴里一边还嚷嚷:“知道你们这帮老爷们爱吃醋,特意给弄点酸的…”

汤是蛋花汤,上面飘着点绿叶,看着新鲜,喝起来更新鲜。

大伙也都饿了,而且这么多人在一起吃饭,就跟抢饭抢菜似的,吃起来特别香甜。小娃子们更欢起来了,他们是越热闹越高兴。

胖子先给笨笨和嘟嘟弄点吃的,毛毛它们就用饭碗,笨笨和嘟嘟饭量大,得用小盆才行。然后,他这才端起饭碗,夹了一个鱼脑袋,有滋有味地唆啦起来。还真别说,就连鱼骨头都能嚼烂,省着补了。

最后,连饭带菜都是个底朝天,这才罢休。胖子把带来的几筐雪梨拎过来,大伙抽烟的抽烟,吃梨的吃梨,一边休息一边唠嗑。

忽然,只见二肥子嗷嗷两声怪叫,然后连蹦带跳,就跟抽风了似的在原地蹦达起来,嘴里还使劲嚷嚷着:“水虫子贴脚面上啦——”

胖子连忙跑过去,一把将他按住,然后就看到他的脚面子上爬着一个黑糊糊的虫子,一寸多长,牢牢贴在上面,看着还真有几分吓人。

用手扒拉一下子,那东西竟然纹丝不动,二肥子却龇牙咧嘴喊起来:“胖叔叔,轻点,疼啊——”

胖子不由挠挠脑袋:“这是啥玩意啊,赶上贴树皮啦——”

正文 第四百七十四章 种出来的奇迹

“叫唤啥啊,顶多吸点血。”车老板子凑过来,蹲在边,然后一个劲吧嗒小眼袋。

猛然出手,烟袋锅扣在二肥子的脚面。

黑虫子身子扭曲了一下,掉在地上,中间宽,两边细,腹部扁平,甚至还能看到前后两个吸盘,刚才,就是用它们固定在二肥子皮肤上面的。

“是不是水>啊?”胖子终于看出点名堂。

“南方管这玩意叫蚂>,咱们这边叫水虫子,你说的水>倒是没听过。”车老板子对于这些书本上的名称不甚了了。

“敢吸俺的血,踩:你!”二肥子怒急,抬脚踩了好几下,不过那只水>看起来承受重压的能力很强,竟然还在地上来回弯曲,还真有点挑衅的架势。

二肥子从身上抽出一把刀头,恶狠狠地向地上的水>划去,干脆来个一刀两断。

不料,膊却被人一把抓住:“砍也没用,这玩意跟蚯蚓差不多,砍成两截照样能活。”说话的是老药子,他用树枝把水>挑到盆子里面:“这个归我了。”

“药爷爷,您喜欢养宠物啊。”奇奇凑到老药子身边,看着水盆子里面像波浪一般游动的黑绿色虫子,竟然一点也不害怕。

“养这个当宠物?”野小子大哗,对于这种专门吸血的东西,他们从心里有一股敬畏。

“这——”老药子笑呵呵地说着他地眼里。大概啥都可以入药。

胖子听了。在旁凝眉沉思起来。老药子一边拨弄着盆子里面地水>。一边给小娃子们讲故事:“以前在战场上。要是身上受伤。就专门用这个来吸附脓血害吧?”

想到身上放几条水>地情景。大伙觉得脑袋上有点发麻。胖子却猛然一拍大腿:“哎呀。我想起来了。这玩意值钱啊。被称作软黄金!”

老药子挠挠脑袋:“没这么夸张吧。药店里面就有卖地。便宜地很。跟蝎子蜈蚣啥地差不多。不过干蚂>治疗月经闭止、症腹痛、蓄血、损伤瘀血作痛、~肿丹毒等症颇有疗效。”

胖子挠挠脑瓜。嘴里不由嘿嘿几声。他说地软黄金是二十年后地事情。由于水质污染。滥用农药化肥。致使自然状态下地水>越来越稀少。

偏偏在这个时候。水>又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癌症等顽疾方面。表现出卓越地疗效。所以这种看起来有点小恐怖地虫子身价倍增。

又因其饲养繁殖都不大容易,所以价格才会越来越高。而现在这个时候,基本上只要是水沟子里面多少就有这玩意,所以根本就不值钱。

不过在胖子眼里东西又变成一支潜力股,想想南洼子的生态环境要是保护好了,这么大的面积,养殖水>也是大有可为。或者光是捕捞野生的,就能卖个好价钱。

“嘿嘿,在药子叔眼里,啥都是药材;在俺的眼里,啥都是钱啊。”胖子心里感慨了一句,身边处处都是宝藏,但是前提是须把这块土地守护好。

小小水>带来的风波很快就过去,娃子们被老药子上了一课,心中的畏惧也就消失连二肥子都没有产生一点心理阴影,下午照样在稻田里面拾稻穗。

到了下午收工的时候田基本上被收割了一半,明天再有一天就能收割完毕。临时的场院那边也打出来一袋袋的稻米整整齐齐码在那里。

胖子凑过去的时候,看到何满仓正抓着一把带壳的稻米手里掂量,嘴里还嘟囔着:“真实成啊——”

“满仓叔,这米咋样啊?”胖子除了关心产量,另外也比较看重质量,虽然稻种是上面选定的,但是土质、尤其是水质和肥料,都会对稻米的质量产生影响。

这一点,胖子心里还是比较有底的,一来南洼子的水土很适合种植水稻,用何满仓的来说,这里的水比较肥。

二来,肥料比较足,不论是塘泥还是草木灰或者是农家肥,数量都不少,这些都是品质的保证。

最关键的一点,也是别的地方根本做不到的,同时也是最具有靠山屯特色的,就是这里的水质还经过胖子的改良。

诸多因素综合在一起,如果稻米的质量要有问题,那胖子就敢拍着胸脯保证:肯定是稻种的问题。不过毕竟是放心不下啊,胖子还是忍不住要向老稻农请教一下。

何满仓脸上却挂着一丝疑惑:“这种丰产三号是省农业大学培植出来的品种,比较适合咱们北方生长,可是我怎么感觉有点不像呢?

胖子的心里猛然一沉:假稻种坑农害农的事也不少啊,不过那都是以后才会发生的事,现在估计还没有这么干的。更何况这是中央特设的水稻种植基地,谁敢这么干啊。

“胖子,开春育苗的是时候,你还记不记得稻种啥样?”何满仓反倒向胖子询问起来。

“好几个月呢,早就忘了——不过,俺当时特意留了点,嘿嘿。”胖子从衣兜里面摸出一个小布袋

之后,里面的金灿灿的稻种。

“你小子还真会留后手。”何满仓大喜,一把抓一样,然后放在眼前仔细对比起来。他哪里知道,胖子是粗中有细,害怕万一稻种有啥问题,也好有证可查。

不比不知道,比较之下才有鉴别。两把稻子放到一起,虽然都是同一个品种,但是差别却十分明显。

新打下来的稻粒要明显大出一圈,看起来更加饱满;剥去外面的稻壳,籽粒也更加饱满,颜色白中透青,给人一种十分晶莹的感觉。似乎看到的不是粮食而是一小块没有雕琢的玉石。

胖子挠挠脑袋,面色大变:“跟以前吃的大米咋不一样呢,乌突突的,是不是质量上有问题?”

何满仓摇摇头:“用的大米加工的时候都要刨光,显着晶莹剔透,那并不是上品。

最好的米色是这种青白色的。可是,丰产三号原本不是这样的啊?”

说完剥开一粒原来的稻种,只见里面是纯净的乳白色。然后,何满仓就把青白色的那一粒扔进嘴里,细细地咀嚼起来。

“马上叫人一袋子回村,连夜打出来,然后咱们焖饭尝尝。”何满仓满脸激动,对于他这样一位经验丰富的稻农来说,很少有什么事情能叫他如此兴奋。

胖子也感觉到有点不同寻常,农村人常说骡子是马拉出来遛,放在粮食上,是好是坏,必须要尝过才知道。

于是赶紧派人套车,子直接扛了两麻袋新稻扔上去,然后由车老板子亲自拉回村里。

听说是回去打米的,小娃子们更是迈不动步了,本来要用马车把他们也拉回去,现在倒好有一个动坑的,都吱溜吱溜钻进马架子。

第二天早晨,大伙吃过早饭,下地干活的时候,车老板子的马车就赶回来,车上还是那两个麻袋,不过比原来稍微瘪了一些,毕竟在打米的过程中,也有所损耗。

“赶紧焖大米饭。”何满仓显得比那些小娃子还着急,不过那些老娘们都有点束手无策她们煮苞米碴子焖高粱米饭啥的都行,就是这个大米饭还真没焖过,而且一下子就这么多意砸锅咋办?

看到这种情况,胖子只好亲自指挥叫她们把大米淘洗了两遍,只见一粒一粒的大米珠圆玉润洗之后,有点出水芙蓉的感觉着就招人喜欢。

然后把米下到锅里,添上水,刚好把米淹过去,下边的灶坑里面就开始烧火。

胖子以前焖饭,都是用电饭锅,像这样的大锅,一下子放里好几十斤大米,也没干过。不过好歹还知道水和米的比例,也比那些从来没弄过的老娘们强。

小火烧开,然后就慢慢焖着,锅里面发出咕嘟咕嘟的轻响,一股米香也渐渐开始散发出来。

胖子趴在锅盖旁边使劲吸溜着鼻子,这样纯正而浓郁的米香,在他的记忆里面,好像还从来没有出现过。

连那边干活的小娃子都有点心不在焉,不时跑过来侦查一番,一张张小脸上面都满是期待。不用吃,就这股香味就已经把他们肚子里面的馋虫勾出来。

老娘们也似乎感觉到这顿饭不同寻常,也都忙忙活活弄菜,还特意打了点鱼酱,从大棚里面~了不少蘸酱菜。

中午十二点准时开饭,胖子也心怀忐忑地掀开锅盖,蒸气散尽之后,只见锅里一片雪白,那是一种晶莹的白,一粒一粒的米粒,就像一个个又白又胖的娃娃。胖子从来也没有想到过,普普通通的大米饭,竟然也会如此诱人。

何满仓迫不及待地把几粒米饭送进嘴里,一边嚼一边点头:“这是我吃过的最好的大米,胖子啊,我们种出了一个奇迹啊。”

胖子手里拿着饭铲子——也就是大铁,然后凑到嘴边,在边上啃下来几个米粒,在舌头上一过,滑腻腻的,就像在里面添加了油脂一般;用牙齿一咬,软滑之中又富于弹性,很奇妙的一种感觉。

而最妙的还是那股香气,那是实实在在的米香,不掺杂任何杂质,没有丝毫人工加工的痕迹,就这么自然,就这么本色。

胖子猛地挥舞起大铁锨,在锅里翻动几下:“拿大盆,大伙赶紧都盛一碗尝尝。”

满满的一大锅饭,1印的大锅啊,最后就连剩下的锅盔都被小娃子抢没了,这玩意嚼起来嘎巴嘎巴的,又香又脆,就是一个字“好吃”。

“二肥子,吃几碗啊?”胖子拍拍肚皮,打了一个饱嗝,然后问身边的小娃子。

“嘿嘿,胖子叔,俺光顾着吃了,没查啊。”二肥子笑嘻嘻地说,看看其他娃子,也都在那跟着点头。

“一帮没出息的玩意,连自个吃几碗干饭都不知道!”胖子笑骂了一声,然后又转向何满仓:“满仓叔,咱们这个大米,是不是也该起个名字啊?”

正文 第四百七十五章 青稻

“我只不过是它的栽培者,真正养育出这种稻米的是地,所以,我没有这个权利。”何满仓微微摇晃着自己的脑袋,已经花白的头发看起来叫人肃然起敬。

胖子抓抓头发:“既然是大青山的水土养育出这样的上品,干脆就叫它青稻好了,正好也跟它的颜色差不多。”

跟在场的这些人不同,胖子是过来人,更知道品牌的效应,所以凡是大青山出产的产品,无不刻上大青山的烙印。

“青稻,就叫这个名字。”何满仓在满是老茧的手上咋了一拳头,这种稻米中的极品就正式命名成功。

胖子牛哄哄地一挥胳膊:“伙计们,抄家伙,收割青稻去!”

等到晚霞在天时候,田里再也找不到一根稻穗。这边也就用不了这么多人,只要留下二三十个继续打稻子就可以了。

“娃儿们和妇女就都回去,点到名的老爷们留下,其他的也回去,明个都赶这马车来,这些麻袋放在这也不保险,万一下雨就灌包了。”李队长大声吆喝着,不过那些小娃子却不肯动坑。

还是胖子比了解他们的心思:“都先回去,打出来的大米,有十分之一是属于咱们的,到时候各家各户都能分到。”

按照开春签订的协议,些水稻有百分之十归靠山屯支配,其余的国家收购,收购的价格也比普通的水稻要高出几分,所以对靠山屯来说,这又是一比很大的收入。

胖子在是不怕钱多,他的脑子里面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尤其重要的是,承包荒山政策估计也就在今年的年末就会出台,到那个时候,不知道要花多少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