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溜的吉祥话把富家两口子逗得合不拢嘴。

“哎哟呦,我的小乖乖哦,真是太招人疼了,”富三婶一把抱起乔小麦,眼眸带笑,恨不得这孩子是从自己肚里出来的,太喜人了。

“建国,这真的是你女儿?真没看出来,笨嘴笨舌的你居然教出个甜嘴娃娃来,”

富老三膝下三个儿子,一个个皮猴似的,恨不能一天照三回的打,早念叨着要个丫头承欢膝下,奈何他们富家阳盛阴衰,兄弟几个都是清一水的男娃娃,都盼着要个女儿,可都没如愿。

这会见到洋娃娃似的乔小麦,心痒的不行。

乔建国心虚,他一初中没毕业的小伙夫,哪里会教孩子,平日忙着上班,有点休息时间也忙着跟媳妇磨叽了,哪得空教孩子说吉祥话,最多陪着耍耍罢了。

倍骄傲地看向郑幺妹,嘴上谦虚,心下爽歪歪道,“这孩子随她妈,”人美嘴甜。

富老三点头附和,“看样子长大也是个文化人,”

文化人在农村是比较高的赞誉了。

“小麦摸样随我,性子比较随我小妹,跳脱的很,”

郑幺妹也不敢将功劳拦在自己身上,孩子才领回来半年不到,她就是得空的时候教她认认字、背背诗----年底忙,吉祥话啥的,也只教了新年快乐、万事如意一句。

不过,这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事倒像足了自家小妹郑昕语。

对乔小麦能一口气说出这么一大串吉祥话也没有怀疑,她知道这丫头记忆力好,模仿能力强,学什么都快,只当她是看电视学的。

富老三捏了捏乔小麦肉嘟嘟的小脸颊,一改平日的严肃刻板,笑的很是慈祥,“丫头,三叔没女儿,你给三叔当干闺女成不成,”

认干亲,是旧时乡间比较流行的一种民间礼俗。认干亲之后的交往,大都比较频繁,而且都仿照亲情的交往方式,形成比较固定的亲戚关系。

认干亲,在乡间虽然没有固定的程式,大致都是认干爹、干妈、干哥、干姐之类的干亲。形成认干亲的原因,大致是这样,两家是朋友,交往甚好,为把这种交往相对固定,就采用让下一辈认干亲的办法使交往加深。诸如认义父、义母之类。有些是因为一方对另一方家中有大恩大德,一方图报对方的恩情,就以认干亲、当义子的办法,以相对固定的程式形成长期交往关系,以达到知恩图报的目的。

还有的,是由于孩子娇贵,怕中途夭亡,便采用认干亲的办法,让干爹、干哥、干姐保住孩子,使其能避免不幸,长大成人。也有些人家,是为了攀高结贵,让孩子认有钱人为干爹,或能将来从中得到好处。

富老三发达后,村里多的是想跟他结干亲的人家,隔壁的王三、后院的纪老四、北院的刘二----都知道他家没女儿,都想让自家女儿给他们当干闺女。

可又怕富老三觉得他们是贪图富贵、上杆子巴结,都不愿主动提出结干亲,只是常将自家女儿朝富家赶,期许能得富老三青眼和喜爱,主动提出结干亲。

可富老三长年在外,一年也回不来几趟,自家娃儿还亲不过来呢,哪顾得上看别人家孩子。

而富三婶则是看多了,审美疲劳了,觉得都差不多,也没有认她们做干闺女的欲望。

乔小麦冷不丁地出现他们面前,小摸样俊俏不说,小嘴还特能掰扯,不禁让两人眼前一亮,一时间收干闺女的念头就冒了出来。

“对,给我们当干闺女,”富三婶附和着,望向郑幺妹,乐呵呵地问,“幺妹,你看呢?咱们两家关系原就不错,这再做了干亲,就是亲上加亲了,”

乔夏氏前些日子还说乔小麦在姥姥家养娇了,给她认个干亲镇镇她的娇气,郑幺妹也算是半个文化人,对这些乡俗不太讲究,过过耳就算了,也没在意,这会听到富老三提出要认麦麦做干闺女,有点心动。

富家现在算是村里首富,又和乔建国是同门师兄,两人平日关系就不错,做麦麦的干爹最合适不过。

可她一个妇道人家又不好直接应下来,只得望向乔建国,看他怎么说。

乔建国比她干脆多了,拍了拍乔小麦的后脑勺,让她叫干爹。

乔小麦得令,也不扭捏作态,落落大方地冲富老三叫了声,“干爹,”又扭身对富三婶叫道,“干妈,”声音清脆、恬美,把富老三乐的褶子都出来了。

富三婶更是夸张地直接将她抱起,又是心肝、宝贝、乖乖、蛋蛋地叫了一通。

从兜里掏出二十块钱塞到乔小麦手中,被郑幺妹拦住,“三嫂,使不得,”

两家孩子之间也互给压岁钱,可一般都是2元。

这二十块钱都赶她半个月工资了。

“啥使不得,这钱我给我干闺女买糖吃的,”富三婶力气大,一把将郑幺妹推开,将钱装进了乔小麦贴身的夹袋里。

乔小麦也不客气,笑眯眯地冲富三婶甜腻腻地说了声,“谢谢,干妈,”

又‘吧唧’一声给她一个响亮的香吻。

富老三对乔小麦来说并不陌生,老爸的同门师兄,乔家村第一个摆起来的大款,有名的房产公司大老板,二十岁生日时,他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是一套三居室的房子。

出手很大方,上世自己不过是他师弟的女儿,这世是干女儿,想必以后出手会更大方。

环顾了下眼前的二层小楼房,她看见了她的粉红色席梦思再向她招手。

乐的眼睛都眯了起来。

这副摸样落在富三婶眼中,就是乔小麦喜欢他们,非常乐意做他们家的干闺女,更觉得这个干闺女没认错。

“打见孩子第一面起,我就觉得丫头面善,就很想亲近亲近,今个再见,更是喜欢的不想放手,现在想想,老天爷不往我肚子里塞个女儿,是早就给我准备好了个现成的,我倒是捡了个大便宜,”乐呵呵地望着这个新收的干女儿,越看越欢喜。

将自家调皮小子叫过来,指着乔小麦对三人说:“以后,麦麦就是你们的妹妹了,你们这些做哥哥的,不许欺负妹妹,要好好疼她、待她,若是看到别人欺负她,就给我揍回去,知道吗?”

“知道了,”

三小子看看娇滴滴的新妹妹,齐声声地回答道。

乔小麦:这个干妈很彪悍!

最后两家商定择一个吉日举行‘拜干亲’仪式,在农村这是极隆重极讲究的。

届时,乔家除了要准备丰盛的酒席外,还要替乔小麦预备孝敬干爹、干妈的礼物。这份礼物中,最重要的是送给干爹的帽子和送给干妈的鞋子,另外,还要配上衣料之类的物品。当然,干爹、干妈并不是只进不出。干爹、干妈送给干儿子、干女儿的东西一定要有饭碗、筷子和一把长命锁,有钱人家一般都到首饰店去订做银碗银筷,或者到周边寺庙里买木碗,以免小孩因失手而打碎。如果万一打碎碗的话,就被认为是很不吉利的事情。

另外,还要有衣服,鞋袜、帽子等。

所以,认干亲也是极麻烦的。

眼看时候不短了,富老三让六个孩子到一边玩儿,跟乔建国一起去小仓库拎油了。

为了防止机油上冻,各家都会将车里的机油控到一个塑料油箱内,待用的时候才会拎出来倒进车里。

路过车子的时候,瞄了眼车厢里铺的稻草,“薄了,再铺厚点,路孬,别把孩子们颠出个好歹来,”

“好,”富三婶走向院子里的稻草垛,掀开挡雾气用的塑料厚膜,用柳条编的挎篮装了满满一挎子的稻草。

郑幺妹跟孩子们交待了一声别打架,也跟过去帮忙了。

纪老四和王三拎着年货走进来,没进门就扯着嗓子对富老三说:“我听王三说你开车去镇上,正巧我也要去,就想着能不能搭个顺风车,”

话是说的能不能,可动作上却是不能也得能。

富老三正在加油,没空搭理他。

他将年货放在地上,见乔建国一家也在,走过来笑着打招呼道,“建国来啦,带着孩子去丈母家走亲戚?”

乔建国点头,迎上前来,“嗯,昨天家里事多,没抽出空回去,怎么你今个也去镇上?”从兜里掏出一包香烟,抽出两根递了出去。

“唉,”纪老四接过烟衔在嘴上,掏出火柴点燃烟,抽了一口,语气难掩得意和炫耀地说,“我小舅子在镇上纱厂上班,去年刚升职做了后勤管事,在镇上买了房子,我带孩子去认认门。”

指了指被妻子一左一右牵在手中的一双儿女——八岁的纪大宝和他六岁的妹妹纪晓云。

又假惺惺地问道,“听说你小舅子从南方做买卖回来了,只定赚了不少钱吧!”吐了口烟圈,叹息道,“我们家成德可没他能耐,只能在小小纱厂赚点小钱糊口养家,”

语气里掩不住的讥嘲和讽刺。

纪老四的爹纪全曾是乔家的一名长工,因为爱上了乔博文的二姐被李氏给撵出了乔家庄,后来乔博文的二姐嫁去了西安周家,他在外流荡了几年后也死了心,在隔壁杜庄找了个媳妇做了上门女婿,土改、文革期间,他以被迫害者的身份站出来伸冤、哭诉,让乔家还他一个公道。

那时罪魁祸首乔鑫诚和李氏已经不在了,革命军人讲究冤有头、债有主、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祸不及家人,再说乔家也没做啥伤天害理不可原谅的罪孽,无非封建主义思想太重,棒打鸳鸯而已,况且,人二小姐根本对他没感情,也就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翻身把主人做,什么都讲究一个平等对待,组织才觉得他委屈,放在过去,他就是一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蛤蟆。

最后乔博文自然没获罪。

不过,纪全却在组织的特别照顾下携妻儿回到了乔家村,又因为他的贫下中农成分和做过长工的经历,被组织编入了新编制的生产大队里。

在农村,生产队是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合作经济,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生产队的土地等生产资料,归生产队集体所有。生产队在国家计划指导下,有权根据本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编制生产计划,制定增产措施,指定经营管理方法;有权分配自己的产品和现金;在完成向国家交售任务的条件下,有权按国家的政策规定,处理和出多余的农副产品。

报酬以“工分”形式体现,生产队根据当年社员所获工分多少进行分配。“工分”标准的制定各地大同小异,“工分”报酬为两种形式,即针对“普通农业劳动”的标准工作日报酬和针对农忙时节或特殊劳动项目的“定额报酬”。具体到每个劳动者(社员)的工分档次由生产队负责人会议核定,对负责人会议的核定出现异议则通过生产队组织的“社员大会”审定。

“普通劳动”指劳动强度不高,一般事务性的农业劳动。记分基准以每个“标准工作日”一个男壮年劳动力为最高,多定为10~12分,即有的生产队男壮年劳动力报酬定为10分,有的定为12分。以男壮年劳动力每标准工作日12分为例:

成年男性,男壮年劳动力12分;一般男性劳动力则定为9分~11分;成年女性,女性壮年劳动力为7~9分;一般女性劳动力(中年家庭妇女)为6~7分;学生,指高中或以下,利用周末或寒暑假参加生产队的集体劳动 。

高年级男性,健壮体力素质好,9~11分;其他6~9分;

高年级女性,健壮体力素质好,6~8分;其他为4~6分;

儿童,3分。

乔夏氏一共有四儿三女,加上乔博文和小弟乔林辉,乔家一共九口人,除去已嫁人的乔尙琴,乔家的真正能记入工分的劳动力只有五人。

乔建国正处壮年,却被纪全评为一般男性劳动力,工分也只给打10分,乔夏氏为一般女性劳动力,工分为7分,乔二、乔三一个十八、一个十六,工分只给6分,乔林辉双手算盘打的方圆百里无人能敌,被社员选为乔家村的会计,后又被纪全寻了个错从位置上给掳了下来,之后未婚妻退婚,他和他爹一样,是个博学多才却迂腐固执的读书人,被人这么冤枉,甚觉屈辱,一时想不开,郁积在身,病倒在床,一躺就是一年。

这点工分换来的粮食哪够一家八口吃喝的,还要省些下来给乔林辉治病,一时间愁死了乔博文,那时候挨穷挨饿的也不只他家一户,村里很多人受不了都出去要饭去了,他自小生活富足,虽家道中落,但家教和尊严都不允许他去做要饭花子,丢不起那人,也怕祖宗们被气的从坟墓跳出来----

实在没法,只能一家人勒紧裤腰带节衣缩食,乔夏氏带着孩子上山采野菜,那时候大家都很穷,野菜不够用,很多时候嫩芽刚冒就被摘走了,那饿劲赶得上长征二万五千里了。

一日,乔夏日病了,起不了床,乔博文没法只得带着老二老三上山摘野菜,跑了整个山头,就摘了一小把野菜,还不够乔尙香一人的嚼头呢!

那时正逢春令,后山的小树都抽芽了,绿油油、水嫩嫩的,乔博文想,反正都是野生的,野菜能吃,野树芽自然也能吃,便带着两孩子挨个树地掳芽子,扒嫩树皮----

下山时,被纪全撞见了,拉到大队里,当着一干社员的面给安了个扒社会主义树皮的罪名,面壁思过、写了检讨,这才放了出来。

回到家后,乔博文越想越冤,越想越气,再加上长期的挨饿受冻,刚进家门就昏了过去,人说病来如山倒,当夜发起了高烧,没撑过天亮就去了。

乔夏氏不满四十便守了寡,抱着乔博文好生地哭了一场,带着孩子们在邻居的帮忙下将丈夫葬了,头七过后,便将三小崽交给了小叔子照看,带着老二老三出去要饭了。

所以,这乔家跟王家算是世仇,如今纪全虽然去了,但他的儿孙们还尙在,现在的乔家村已经分割为四对,纪全的四儿子纪老四当了是四队的队长,乔荣诚被选为一队的队长,两人承继了上一代的恩怨,在村里相互比较,一队搞创收、四队就引进新品种,总之就是比着干,有竞争就有动力,倒真让他们拼出了点成绩,至少这两队的人均收入比另外两队高。

今年所属四队的富家盖楼房,纪老四吆喝着整个四队的精壮劳动力过来帮忙,好似盖的是自家房子般,上大梁那天,他特意秤了五斤糖块买了两串爆仗帮忙添彩。

今天故意当着乔建国的面拿说小舅子事,一来是为了炫耀,二来就是嘴欠想奚落挖苦一下乔建国那不务正业的小舅子。

乔建国吸了一口烟,淡笑着说,“也没赚啥大钱,就是给家里带回了台21寸的大彩电,还说要借钱给我盖房子,我拒绝了,跟他说有钱先把媳妇娶进门,余下的再帮我这个穷姐夫,”

纪老四怔了怔,不敢再张狂,假笑恭维道,“都买彩电了,看来真是赚大钱了,他去南方都做的啥买卖,怎么能赚这多钱,”

这时的农村,有黑白电视的都没几家,更何况彩电了,就连富家也只有一台十七寸的。

乔建国丢下手中的烟蒂,用脚尖碾了几下,不甚热络地笑了笑,“这我还真不清楚,”

“怎么,他还对你这个姐夫藏私?”纪老四有些紧张,连连吸了几口烟,明年大队书记选举,他和乔荣诚都在备选名单里,他今天去找小舅子,也是想看他有没有认识的人帮忙走走后门。

若发了财的郑剑锋去帮乔荣诚,自己岂不是更没胜算。

“这倒没有,只是他单身一人,没妻没子的,在外闯,干啥都不用顾虑担忧,自然能放开膀子的干,我拖家带口有牵有挂的,他干的事不适合我,若真有一天他闯出了头,也不会拉下我这穷姐夫的,我没必要知道太多,伤脑筋,”

说完这话,便借着给富老三上烟的功夫闭开了。

乔小麦在一旁从头听到尾,咬着嘴唇嘀咕道:这纪老四还真讨厌,跟他女儿一样,一肚子坏心眼。

也不知上世自己是哪根筋不对,居然把她当好朋友看,还把她介绍给贺修远,以至于让自己陷入那么难堪的境界。

这时的纪晓云还只是个普通的六岁女孩,因为有个当队长的老爸,所以她比别的孩子穿的光鲜亮丽,皮肤养的不错,白净水嫩,五官算不上出色,双眼皮不大,耷鼻子大嘴巴,许是还没有长开的原因,很难跟后世的大眼睛、高鼻梁、丰胸翘臀的纪晓云重叠起来。

重生再见‘小三’,乔小麦只觉满心的愤怒无从释放,她居然输给这样的女人,真是够窝囊的。

富三婶和郑幺妹铺好稻草,又在上面铺了两床旧棉褥子,除了郑幺妹抱来的两床旧棉被又抱了两床,留作盖被。

四家年货都堆在车的一角,然后张罗着四家十个孩子七个大人上车坐好。

人太多,车子空间不够宽裕,软席坐不开,七个大人只能每人一个小凳子挤在一块,而十个孩子则像叠罗汉般叠成五排。

王三家两孩子姐姐抱弟弟坐一起。

富二跟乔二是哥们,两人一上车便粘到了一块。

富三早上被富大照屁股踢了一脚,到现在还不愿意搭理他,粘着乔大要坐他怀里。

赵桂荣推了推纪晓云,对富大说:国泰,你抱着晓云妹妹,好不好。

富大很是干脆地拒绝道:不好!我要抱干妹妹。

越过纪晓云将粉嘟嘟的乔小麦抱起,一同钻进被窝,抱在怀中。

看着撅着嘴巴很不高兴的纪晓云和一脸尴尬又诡异的赵桂荣,乔小麦双眼冒红心:这个干哥没白认,有事真上啊!

富大想起早上的誓言,待人都坐稳后,从口袋里掏出一颗糖,剥了皮喂进乔小麦嘴中,“软糖,好吃,”

甜甜的糖果味充斥着整个口腔,乔小麦冲他软软地说了声,“谢谢,大干哥哥,”

富大抱着她软乎乎的小身子,闻着她身上淡淡的甜香味,捏了捏她粉嫩嫩的小脸蛋,坚定一个信念:以后要挣很多很多钱,给她买糖吃!

作者有话要说:速度已经在慢慢加快,亲们可要多多留言支持和收藏啊!

不要霸王----

收藏和留言是我写作的动力!

认定

富大虽然才十岁,但已有怜香惜玉之心,见天冷、风大,怕干妹妹细皮嫩肉的小脸被吹坏,便用棉被将人从头到脖子地包裹严实,还让她脸朝里贴着自己。

乔小麦枕着一人肉垫子,半点没觉得占人孩子便宜,还以小卖小地将全身的重量都赖在人身上,路是石子路,车子摇摇晃晃、上颠下簸的像个大摇篮床,把她舒服的直想哼哼叫,眼睛眯耷眯耷地就想睡觉。

旁边富二身上像长了蛆般自打上车就动来动去地没个老实样,被富三婶呵斥了几声,安静了,左看看这个,右看看那个,目光落在了富老大怀中乔小麦身上,眼睛滴溜溜转地靠了过去,透过粉红色毛线围巾看了过去…

嘿嘿笑着,小声说道,“妹妹睡着了,”样子真好看!

说着,就伸出食指戳向乔小麦肥嫩嫩的小脸蛋,真软,跟跟跟…跟前几天蒸的发面大白馒头般,待要戳第二下的时候,被富大给拦住了,低声呵斥他道,“坐回去,”

富二没尽兴,本想多戳几下,可又惧怕大哥的拳头,挣扎了一会,缩了回去,小声讨好道,“大哥,妹妹的脸真的很软,不信你戳戳看,”

富大甩给他一个‘想死,还是不想活’的信号,富二老实了!

郑幺妹坐富大边上,正跟富三婶和其他两位东拉西扯地闲话家常,听见两孩子的谈话,转过身来,看着小嘴微张打着浅浅小呼的乔小麦,笑着对乔建国说,“我说你家闺女是小猪托生的,你还不信,这才多大会功夫,就睡着了,”

乔建国也乐了,“小猪托生的就小猪的,多吃多睡好长个子,不哭不闹好养活,”

郑幺妹嗔了他一眼,“你就不怕她往横里长,长成小肥妞,找不到婆家?”

“我家闺女胖时杨玉环,瘦时张飞燕,无论啥样,都是等着人伺候的贵妃命,”

郑幺妹淬了他一口,不再搭理他,回身对富大说,“我抱吧,这丫头睡着可比醒着重多了,”

“不用,婶,我能抱动,”富大摇头,将乔小麦往怀里揽了又揽。

这温温软软、热热呼呼的小身子,他还没抱够呢?

富三婶也凑头过来看,“小孩子不都这样,一上车准睡,别换手了,拢共就这点路,累不着他,换来换去的,醒了不说,别着凉了才是,”手痒地捏了捏乔小麦粉粉的脸颊,笑着说,“我这干闺女看着就让人喜欢,醒着吧,两个大眼睛滴溜溜地瞅着你,一脸的聪明样,这睡着了,就跟那小人书里说的睡美人似的,让人疼进心坎里,真想狠狠地亲上几口,”

郑幺妹也不坚持,帮两人拢了拢被子,对才十岁却一脸老诚沉稳的富老大又喜欢上了几分,想着麦麦多几个哥哥疼,也挺好的。

便不着痕迹地将富大、富二这两个她教过的学生好生地夸了一番。

谁不喜欢自己孩子被夸,尤其对方还是老师,把富三婶乐的嘴上直说:哪里哪里,应该应该的,都是老师教的好。

心里却美坏了,想着:到底是文化人,说话不多,却句句在点上。

富大低头看向怀里的小家伙,睡得还真香,白嫩的脸颊染着淡淡红晕,密长的眼睫安静地伏着,嘴里的糖块还没吃完,糖水顺着嘴角流了下来,打湿浅红的唇瓣,倒显的格外水润、亮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