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寡妇皇后受宠日常上一章:第 13 章
  • 小寡妇皇后受宠日常下一章:第 15 章

花琰重重哼了一声,挥挥衣袖,“太子殿下,您是在侮辱本神医的名声。”他本身并没得什么花柳病,太医又怎会查的出来?这太子啊,怕不是个傻子。

花琰刚刚退下去,还穿着朝服的皇上便进了来,待看到床上一脸憔悴,身体虚弱的太子时,无比震惊,“皇儿,你怎么病成这般模样了?”

“父皇...”太子要起身,被皇帝按住身体,“皇儿莫要乱动,崔铨,让太医们都进来给太子诊病。”

太子的眼睛闪过一抹幽光,但此时的他却浑身乏力,毫无办法,只能任人摆布。

几个太医走进来,在皇帝的授意下开始给太子诊治。

屋内静悄悄的,没有人敢出声打扰那些太医,皇帝的视线从太子的脸上移到太子白皙的脖子上,再到他露在锦被外的手上,这些地方此时都布满了黑色的斑点,看起来触目惊心。

皇帝的眸子急剧的缩了起来,负在背后的手紧紧攥了起来。

几个太医轮流诊治一番,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水,互相对视了一番,齐齐跪倒在皇上面前,“臣等无能,诊不出太子殿下的病症...”然后匍匐在地,身体颤抖着。

“诊不出症状?太子殿下病的如此严重,怎么会诊不出症状?”崔铨问道。

一众太医瑟瑟发抖不敢说话。

皇上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沉着嗓音,“王太医。”王太医是宫里的老太医,如今已有六十多岁。

王太医一声的冷汗,往前爬了两下,“臣在。”

“跟朕出来。”

王太医站起身晃了两下,被崔铨扶住,搀着他到了外室。

一到外室,王太医见皇上面目严肃的坐在椅子上看着他,腿脚一软跪倒在地。

“王太医,朕问你,太子的病到底是何病?”

“回,回皇上的话,老臣当真诊不出。”

“是吗?”皇上沉声,“与当年大皇子所得之病是否一样?”

王太医的身子趴的更低,“回皇上的话,看表面病症,与当年大皇子所得之病确实很像,只是当年老臣并未为大皇子医治,所以不敢确定。”王太医的冷汗落在眼睛里,十三年前大皇子无故生病一事还历历在目,当年他也是去给大皇子诊过病的,也是如今日一般,毫无头绪。

当年大皇子生病期间发生了什么他并不清楚,只知最后大皇子的病没有治好,而负责给大皇子治病的冷太医一家七口全都不得善终。

皇上坐在那里,整个人浑身都有些发冷,怎么会,怎么会,时隔十三年,太子怎么会得了同天瑞一样的病?

皇上身边现在只有太子一个儿子,太子病了的事情如若传出去,势必引起朝中猜测与恐慌,于是皇上下令严禁此事外传,这般严防死守,太子病入膏肓的事情却还是传的沸沸扬扬。

皇上脸色日渐难看,夜不能寐,总是想起当年的事情,心里泛起一阵阵的恐慌,难不成这是天要亡了他北芪?

而这几日太子府内也是兵荒马乱,所有的太医都聚在太子府给太子治病,但所有太医都毫无头绪,太子的病一点儿起色都没有,反而日渐消瘦,连床都下不了了。

皇后来瞧过太子后,整个人都晕了过去,也是一病不起。

太医每日里围着太子,太子好不容易躲开他们的视线,让人带了花琰过来,一个侍卫的剑横在花琰脖子上,太子躺在床上,已是无法起身,“你是不是从中搞了什么鬼,为何本宫的身体越来越差?”

“太子殿下可是冤枉我了,本神医的命都握在殿下手里,岂敢搞鬼。”

“那本宫的病何时会好?为何那些太医都诊治不出本宫所得何病?”太子心中存了些疑虑,却也不知哪里出了问题,在寻花琰之前,他也看过数十个江湖郎中,那些江湖郎中都说他得的是花柳病,他身体上的症状也与花柳一般无二,可是为什么宫中的太医却诊不出,难不成真的是花琰的药起了作用?

花琰状似仰头想了想,“治病的事情与太子解释了太子也无法明白,这样吧,本神医与太子约定一个日期,若到了日子,太子殿下的病还未好,本神医的命便送给太子了。”

“何时?”太子眼中带上了希冀。

花琰掐指算了算日子,“七月初八,最晚七月初八,本神医定能只好太子的病。”

“七月初八?”太子呢喃,“还有三日便是七月初八了。”

“你可敢保证?”侍卫的剑往下压了压,锋利的剑锋在他脖子上划出一道红痕,沁出些血迹。

花琰翘起兰花指,小心翼翼的捏着那冰凉的剑身,自己躲开两丈远,“本神医向来说话算话,七月初八便是七月初八。”

第33章

这几日祁烨一直心神不宁,心里似是装了什么事情一般,七月初六这一晚,更是在床上翻来覆去无法入睡,他平日里情绪内敛,很少从他脸上看出什么,可是这几日江阮明显察觉到了他不同以往的焦躁。

祁烨在床上辗转反侧,江阮也无法睡眠,不知到了何时,江阮迷迷糊糊睡着了,一睁眼时发现身边没有人,而此时天尚未亮,窗边一人只着中衣负手而立。

他站在那里,窗子大开着,清冷的月光洒在他的身上,让那个形单影只的人看起来更加的孤寂。

江阮起身,拿了他的外衫走到他身边给他披在身上,轻声道,“天虽热,却也有风,莫要着凉了。”

祁烨不知是否听到了她的话,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一言不发,过了良久,突然伸手握住了江阮的手,那手冰凉的如同寒冬腊月里的冰块,从手冷到了心。

天气闷热,平日里站着不动都热得慌,而今日江阮一点儿没有察觉到热,因为祁烨浑身冰凉,似是从冷水里捞出来的一般。

七月初七是乞巧节,天际只微微泛起一些白意,街上便已经有了人声,又过了片刻,街上开始变得熙熙攘攘起来。

祁烨不言语,江阮便陪他站着,她知道他心里一直背负着很沉重的事情,他想说她便听,他不想说她便陪着他,总归他不是一个人。

不知过了多久,江阮突然发出惊奇的声音,正在清扫院子的漓儿也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张大嘴巴看着天空。

从这里听到街上的声音已经乱了起来,人声鼎沸,似是看到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祁烨握着江阮的手倏地握紧,嘶哑的嗓音,“阿阮,发生何事了?”

江阮震惊的看着天空,“相,相公,这天突然变成红色的了,那云彩变成彩色的,那彩色云彩之间似乎是有个东西盘踞着,像是,像是龙的样子。”江阮只在话本上看到过龙的模样,所以有些不确定。

祁烨闻言,阖了阖眼眸,还好,他没有算错。

一步错,满盘皆输。

*

崇华殿被人推开,崔铨跌跌撞撞的跑进去,声音颤抖着,“皇上,皇上...”

因着太子的事情皇帝这几日一直睡不安稳,一闭上眼睛便是前尘往事,心神不安,至此时方闭上眼睛,便被惊呼声扰醒,不由有些愠怒,“何事如此慌张?莫不是太子出什么事情了?”皇帝猛地站起来,看向崔铨。

“不是,不是。”崔铨气喘吁吁,“皇上,天降祥瑞,天降祥瑞啊...”

“什么天降祥瑞,你在胡说些什么?”皇帝听闻不是太子出了事情,松了一口气。

崔铨走到窗边打开窗子,顿时红光乍泄,将整个崇华殿都笼罩在一片耀眼的光芒当中。

皇帝看到这番异象,怔愣了半天,缓过神来,抬步便往殿外走,崔铨打开殿门,皇帝站在崇华殿外,望着那天空,半晌说不出话来。

彩色的祥云被风一吹,朝阳从云彩里露出来,光芒洒在那盘踞的金龙上,这般景象持续了大约两柱香的时间,光芒才渐渐散去,天空恢复了原来的湛蓝,风和日丽,阳光普照。

皇帝立在那里,像是被定住了一般,二十五年前,大皇子出生时也是这般天降异象,司天监的人说那是祥瑞,于是便取了名字为天瑞,天降祥瑞之意。

“司天监的人呢?”

“司天监的刘大人早就在外候着了。”崔铨招手让小太监将刘大人带上来。

刘大人一过来便跪倒在地山呼万岁,“天降祥瑞,必是吉兆,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确是祥瑞?”

“不知皇上可还记得二十五年前大皇子出生时的景象,那日也如今日这般,彩云绕空,金龙盘踞,那一年风调雨顺,边疆战事连连告捷,可谓天运之年。”

崔铨上前,小声道,“皇上,方才太子府来人回禀说太子的病有了起色,那身上的斑点已经褪下去了,人看起来也精神了,应该是要大好了。”

皇帝至此时嘴角才泛起一抹笑容,大笑两声,“好,好,赏,通通有赏,朕要大赦天下。”

皇帝先是去了太子府看了一下太子,果见太子气色好了起来,心中甚喜,又召见了群臣,拟定了大赦天下的旨意,天运之事,自然无人会有异议。

从议事厅出来已是傍晚,回到崇华殿,本来心情很好的皇帝突然皱了眉头,“什么味道,如此呛鼻?”

崔铨四下看了一眼,走到香炉前嗅了嗅,扬声道,“今日是谁燃的香料,拖下去重打二十大板。”

一个小宫女哭啼着跪下直喊饶命,皇帝摆摆手,“算了,让她退下吧,方才大赦天下,莫要见血光。”

崔铨对她使了个眼色,小宫女腿哆嗦着走了出去,崔铨亲自将香炉里的香料换了,有些浓郁的香味散发出来。

皇帝似还是不满意,“那‘琉璃落’呢?”

崔铨忙跪下,“皇上赎罪,奴才只寻了那么一盒,这几日皇上睡不好,奴才都给用完了。”

皇帝叹了一口气,“不怪你,起来吧。”

崔铨站起身,接过小太监递上的茶盏送到皇帝手边,“天降祥瑞本是普天同庆的事情,奴才怎么觉得皇上并不是很开心呢?”

皇帝靠在龙床上,半眯着眼睛,“朕这几日总是梦见天瑞,朕最宠爱的皇儿,崔铨,你可记得二十五年前天瑞出生时的景象?”

“回皇上,当时奴才还小,记不太清楚,但是奴才的师父倒是同奴才提到过,说当年大皇子出生时,整个天空都染红了,一朵一朵的全是七彩的祥云。”

皇上嘴角勾起一抹笑容,回忆过往,“是啊,就如同今日这般,今日不过是彩色的云彩,那日,朕的皇儿出生时,天空上方全都是七彩的祥云,就像是彩虹的一般的颜色。”

“皇儿躺在璃妃身边对着朕笑,也不哭,就看着朕那么笑,出生不过一刻钟,朕便接到了前方传来的战事捷报,纠缠五年的战事以定国大将军大获全胜而告终,朕当时特别高兴,当即便要封天瑞为太子,可是璃妃拦住朕,说孩子小,当不起这般恩宠,现在想来,是不是上天嫌朕给天瑞的恩宠不够多,所以才把朕的皇儿收了回去呢?”皇帝声音里带着苦涩。

崔铨忙安抚,“皇上莫要自责,大皇子说不定是天上的神仙,下凡来历劫的,劫数过了,便回去了。

皇帝苦笑一声,“只能这般安慰自己了,这璃妃给朕生了两个好儿子,天瑞天资聪颖,心地善良,深得朕的欢心,可惜早早的便走了,这天祁虽说性格古怪了一些,不喜言,不喜笑,却也聪慧的很,习武念书样样都好,可是竟然在同璃妃一起回去省亲的路上走丢了...”

皇帝说着突然站起身来,往窗边走去,“崔铨,你可听见什么声音了?”

“回皇上的话,奴才什么都没有听到。”

皇帝驻足,皱着眉头细细听着,“是沧澜调,是沧澜调,崔铨,你有听到吗?”

崔铨面上看不出什么,“回皇上的话,奴才真的什么都没有听到。”

“这是沧澜族的曲调,只有璃妃一个人会吹奏,这是成婚当日,璃妃吹给朕听得,难不成是皇儿在怪罪朕苛待了他的母妃?”

皇帝身体有些虚浮,崔铨忙上前搀住他,“皇上,璃妃娘娘在冷宫里已经呆了十二年了,如今天降祥瑞,想来是大皇子在天有灵,想念璃妃娘娘了。”

皇帝猛地看向崔铨,崔铨垂着眉眼,后背被冷汗浸透。

皇帝推开崔铨,“摆架去冰泉宫。”

崔铨抹了一把冷汗,扬声道,“皇上摆架冰泉宫。”

*

江阮眼见着祁烨站在窗前就那般站了整整一日,不言不语,不吃饭不喝水,就那般背脊僵硬的站着,花琰不在,宴琨也不在,整个院子里静悄悄的,榕桓平日里便安静,今日更加安静,只默默的陪着祁烨。

乞巧节本就热闹异常,因着今日天降祥瑞,官府里放出榜文来减免赋税,大赦天下,自然是普天同庆,热闹加热闹。

听着外面的欢闹声,江阮将药放在火上温着,坐在院中托着腮望着站在窗前的男子,轻轻叹了口气,这样子的他总是让她的心里泛起一阵阵的疼意,不知从何而来的莫名的心疼。

宴琨是翻墙进来的,满头大汗,却掩饰不住的兴奋,急匆匆的跑进屋内在祁烨耳边轻声道,“主子,宫里传来了消息,璃妃娘娘从冷宫里放出来了,您多年的夙愿终于是达成了。”

祁烨阖了阖眼眸,身子晃了一下,踉跄着后退两步,整个人仿佛虚脱了一般被宴琨扶住,他思来想去细细谋划了五年,等的便是今日,等到今日他羽翼丰满,等到天降异象,等到他有能力把他的母妃从那个困了她十二载的冰冷的宫殿中救出来。

“阿阮。”祁烨哑着嗓子,“阿阮...”

“阿阮...”祁烨推开宴琨的手往门口踉跄的走去,江阮从门外急匆匆跑进来,“相公...”

祁烨听到她的声音,一把将她搂入怀中,头埋在她脖颈处,在她耳边呢喃着,“阿阮...”似是哽咽的嗓音,让江阮的心都揪了起来。

“阿阮,阿阮,...”祁烨抱着她不住的唤着她的名字。

江阮回抱住他,“我在...”

“阿阮...”

“相公,我在这里,我在。”

‘砰’的一声,绚烂的烟花在天空炸开,五彩缤纷,伴随着不绝于耳的嬉闹声。

江阮却是红了眼眶,她的脖颈处一滴微凉的清泪灼伤了她的心。

第34章

夜深了,街上却笑闹依旧,江阮躺在床上,透过半开的窗子,可以看到烟花绚烂了整个夜空。

江阮直起身子把祁烨身上的薄被往上扯了扯,天虽然热了,她却总怕他着了凉。

“阿阮,有些事情我想是时候要同你说了。”躺在她身侧一直没有说话的人低低开口。

江阮手一顿,缓缓躺了回去,轻轻应了一声,“嗯。”似是早已料到一般。

又沉默了片刻,祁烨方又启口,“阿阮,我就是当初你要嫁的那林家三公子。”

祁烨阖上眼眸,叹了一口气,想了许多种开口的方式,要如何告诉她这件事情,等真的要开口了,却发现千难万难,最后不过一句毫无修饰的事实。

她这些年受的苦受的难,归根结底都是因为他,这种事情无论放在任何人身上都是要气恼的吧。

“我知道。”江阮轻轻说出这三个字,语气里无悲无喜,仿佛两人只是在谈论着晚膳吃什么。

“你知道...”祁烨苦笑一声,“我早就该想到,你这般聪慧想来也早已知晓,只是不问不说而已。”

江阮睁着眼睛看着帷帐上的流苏,似有若无的叹息一声,自从祁烨与榕桓住进来以后,林家牌位前的香火就从来没有断过,起先她以为只是因为榕桓住在那间屋子里,再加上存着对逝者的敬畏之心,所以日日供奉。

直到后来有一日她不经意间看到榕桓跪在那里给牌位磕头,而林家三公子的牌位却是被合倒扣在桌面上的,那时她便疑惑,为何榕桓会对着陌生人的牌位磕头,而且还独独不拜祭林家三公子?

除非那个人还活着,而他正好有认识他,还是非常亲近之人。

“你来我铺子前算命卜卦一个多月,我曾邀请你进来饮茶,你拒绝了我,说是不想坏了我的名声,可是后来我邀请你到家里来住,你只沉吟了片刻,便应允了,那时我想不通你为何前后会有如此大的差别,现在想来一切的改变便是在那个雨天。”

江阮忆起那日的情景,眸子里染上一抹温情,“我为你送伞,你却执着的问我是否是江家二姑娘,问我夫君是哪里人,想来那个时候你便已知晓我便是当年嫁给你的那个女子,所以才会应允住进来的吧。”

她此时所言确是祁烨当时所思所想,若她不是当年那个要嫁给他的江家二姑娘,他们之间怕也只是她曾经为他烹过茶的缘分,他狠了心,断了情,却在知晓她这三年都是在为他守寡之时轰然倒塌,一念之间,所有的事情都不同了。

“那我另一个身份你可猜到?”祁烨的声音略显僵硬,带着些冷寂与些微不易察觉的忐忑。

江阮静默了片刻,侧眸看向他,他躺在那里,烟火的色彩在他脸上闪闪烁烁,隐约可以看到他眉间的沟壑。

“若我没猜错,相公的另一个身份便是早些年间宫里走失的那位三皇子。”江阮说完这些话身体不可抑制的抖了一下,这个答案缠绕在她心头已有几天,却从来不想去承认,此时此刻她多想他能够反驳她,斥责她大逆不道竟敢妄加猜测,可是她等了良久,身边的人却毫无要反驳她的意思。

江阮只觉自己的心直坠云霄。

“这你又是如何猜到的?”他知她聪慧,有些事情也没有刻意躲开她,可是他还是有些惊讶,她竟然猜的丝毫不差。

祁烨的这句话便是证明了她的猜测是对的,江阮嘴角泛起一抹苦涩,“你应是不知你偶尔晚上梦呓之时会唤‘母妃’和‘皇兄’吧。”试问这世上有几个人可以称自己的母亲为母妃,称自己的兄长为皇兄。

江阮的声音有些飘渺,“我是鲁国公府长大的,有些皇家秘闻也略有耳闻,还有叶舟逸,都传言定国公不问朝政,交出兵权的事情与宫内的璃妃娘娘有关,所以他曾经对我说过几句。”宫内的璃妃娘娘与叶舟逸的母亲是远亲,好似璃妃娘娘是外族,没什么背景,因着与叶舟逸母亲的关系,定国公府也算是璃妃娘娘的一个靠山,后来,璃妃娘娘的两个皇子,一个死了,一个丢了,不知何原因她被关进冷宫,定国公府受此牵连,逐渐落败。

叶舟逸这些话大都也是听来的,东拼西凑不能全都当真,江阮不想去联想,可是祁烨这些时日的所作所为却又逼得她不得不往这上面去想,她想着许是她猜错了,她希望她猜错了,所以不问不说,自欺欺人,希望一切只是一个梦境,醒来后,她与祁烨也只是平凡的夫妻,过着平凡的日子。

夜又静了几分,街上的人群渐渐散去,嬉闹声也渐渐消散,烟火隐去,月亮的清辉落尽来,一室静谧。

祁烨伸手握住了江阮的手,七月的夜晚,是闷热的,她与他的手都是冰凉的。

“算下来应该是二十七八年前了。”祁烨缓缓开口,叙述过往,“那时候当今的皇上还是太子,十七八岁的年纪,追随老定国公上阵杀敌,行军至塞外沧澜族,遇到了一个女子,那个女子便是我的母妃。”

“都是情窦初开的年纪,我娘年龄小,却从话本上看过许多英雄的故事,遇见那么一个穿着一身铁甲,外表英俊的男子自然是一见倾心,于是二人便私定了终身。”

“后来战事结束,我娘随太子回了帝京,先皇对我娘并没有排斥,但碍于规矩,我娘是不能做太子正妃的,所以封了侧妃,那时的太子身边没有妻妾,我娘是他第一个侧妃。”

“没多久,先皇过世,太子继位成了新皇,接下来便是立后,封妃,皇帝的后宫一下子便花红柳绿了起来。”祁烨忍不住冷笑一声,江阮握紧了他的手。

“大皇兄是父皇的第一个孩子,父皇自然是疼爱有加,又加上大皇兄出生时天降祥瑞,所以父皇总言要立大皇兄为太子,这便是一切祸事的起源,宫里头,没有皇帝的宠爱不一定会活不下去,但有了皇帝的宠爱却一定会惹来祸事。”

“大皇兄无缘无故得了怪病,太医院没有一个人能诊治出来皇兄所患何病,只眼睁睁看着大皇兄日渐消瘦,直至昏迷不醒,母妃心里很明白这是谁在搞鬼,却没有证据,即便有证据却也奈何不了她,就在母妃绞尽脑汁想要找出证据指正皇后时,却有人告发说下毒之人是当时负责给大皇兄医治的冷太医。”

江阮叹声,皇后娘娘的母家是权倾朝野的蔡相,不然凭着皇太后鲁国公家出去的这层身份,这皇后之位又岂会落入旁人之手,没有任何身份背景的璃妃娘娘想要与皇后斗,无疑是以卵击石。

“一夜之间,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了冷太医,而大皇兄就在这时不治身亡,皇上一怒一下,赐死冷太医,抄了他的家,将他的家人流放,冷太医的夫人宁死不从,撞死在柱子上,两个幼子被沉了井,家里的两个老人死在了被流放的路上,只余下一个女儿充了官妓。”

江阮听得胆战心惊,此时不由睁大了眼睛,“...那女子是...晴思?”

祁烨点点头,握紧了她的手,“大皇兄死了,母妃受了刺激,变得有些神志不清,整日里以泪洗面,一个不留神便被她跑到皇后宫中哭闹,皇上痛失爱子,起先还会安抚我母妃,后来见我母妃疯疯癫癫,便越加厌烦,便下旨要我母妃回家省亲。”

“璃妃娘娘是故意的吗?”江阮心中一动。

祁烨点头又摇头,“起先不是,皇兄的离去确实是让母妃痛苦不堪,几度失了魂智,后来是义父,也就是林公公提醒母妃,若再不有所防范,就连我的性命也保不住了。”

即便他此时好好的躺在她身边,但是江阮还是失措的抱紧了他的胳膊,祁烨拍拍她的手安抚,“皇后的目的其实很简单,不过就是想要自己的儿子做太子,但因为当年皇后是被硬塞给皇上的,所以皇上对她并无什么感情,再加上皇兄太过优秀,更加显得太子不学无术。”

“于是便是趁着那次回家省亲,母妃在义父的筹谋下把我送了出来。”说到这里祁烨突然停了下来,松了她的手,坐了起来。

祁烨面无表情的望着窗子的方向,嘶哑着嗓音,“皇子丢了,这是多么大的一件事情,我的乳母,照顾我的侍卫,丫鬟,嬷嬷一十三人,全都被杖责而死,过了没有半个月,刚刚出生的四皇子便被人掐死放在了我母妃身边。”

“母妃神志不清,经常哭喊着要找皇兄,她若真的掐死了新生的四皇子,也无人怀疑,皇上念着过往的恩情,将她打入冷宫,这一去,便是十二载。”

这些事情已经过去了那么多年,祁烨只是寥寥数语,似乎是在讲一个与他毫无干系的故事,江阮却听得心惊肉跳,当年那般的环境,他能活下来已经是上天眷顾了。

祁烨深深吸了一口气,露出一抹讥讽的笑容,声音清冷,“那是年少结发的夫妻,一起同生共死的夫妻啊,竟然走到这般境地。”

祁烨突地转过脸来面对着江阮,缓缓启口,“现在我对你已经是毫无欺瞒了,阿阮,我的身上背负了太多太多的性命,我只能往前走,别无选择,你若是...”

‘你若是后悔,我可以放你离开’这句话到了嘴边,却变成了,“阿阮,从你嫁给我那日起,你便也是别无选择了。”

江阮看着他,她知晓他以后的路会有多么艰险,那是拿了性命与鲜血去铺就的一条路。

江阮抬手将他的黑发顺了顺,然后一根一根的轻轻地掰开他紧紧攥起的手指,将自己的手放入他的掌心,合上,轻轻道,“先生,从那一日在胭脂铺子前见到你的第一面起,阿阮便已经别无选择了。”

“阿阮只盼着你能记住,年少结发的夫妻,是不离不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