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花农奋斗史/锦绣满堂上一章:第 20 章
  • 小花农奋斗史/锦绣满堂下一章:第 22 章

赵氏反倒一愣,她和她有什么可说的?

裴妍说着话。已走到的赵氏跟前,头伸了到她面前,笑盈盈地盯着赵氏的眼睛,说道。“我想和二伯娘说的话是”

说着,她眼眸一凛,干脆利落地送了她一个字,“滚!”

赵氏先见她那副笑眯眯的模样,还真当她有什么正经话要和自己说呢。

因存着这个心思,就没防备。

待这个“滚”字落地好一会儿。她才反应过来。

羞恼地指着裴妍大叫,“你你”

裴妍闲闲地擦着手,学着电视里那些小流氓的腔调,“叫啊,你只管叫啊,只要不怕丢人,只管可劲儿的叫”

赵氏嗓子眼儿里就一堵,将出口的话硬生生的收了回来。因收得太急,倒叫自己的唾沫星子呛了一下,眼泪都咳出来了。

裴妍眯着眼,冷冷地看着她。

等她不咳了,这才缓缓地道,“二伯娘今儿来我们家闹,是真有理呢,还是真不怕呢。”说着,她冲着赵氏一笑道,“要是真有理呢,咱们坐下来说说这理。要是真不怕呢”

她抬手往裴家老院方向一指,冷了脸,“我们家可是好久都没有人来闹事了,我手都生了。正好借机练一练!”

原本一肚子气的苏氏,突然瞧见自家丫头跟换了个人一般,念唱作打俱全。

一个人,就那么一会儿的功夫,唱了一出变脸的大戏。

深觉好笑。

但是赵氏可不觉得好笑。

有裴老大和老裴头的前车之鉴,她知道眼前这个丫头,可真敢。

她真的敢!

因为心里怕,怕被她叫嚷出来闹得没脸。

从前在心里一直骂惯了“死丫头”,如今在心里头连个“死”字也不敢带了。

真要被她叫嚷出去了,娆丫头可真是别活了。

神色变幻了半晌,终是半句不敢接,转身就走。

裴妍又叫住她,径直道,“即然二伯娘今儿来了,我不妨和你透个底儿。你们做的那些事,我全知道!再敢拿着我的由头行那龌龊事,到时,可别怪我不给你们留面子!”

顿了顿,她看了看坐在门槛子上瞪大眼睛看戏的裴钰道,“再给三姐捎个话儿。她推钰哥儿的事,最好一辈子别叫人叨噔出来。不然的话,到时,咱们新帐旧帐一起算!”

裴钰不是不小心掉水里的吗?

关娆丫头什么事?

赵氏瞪大了眼睛要辩。

裴妍已飞快地说,“你也不用辩。眼下要是有证人,我还能等到今儿不去找她?”

赵氏心里一松,又着恼,没影的事也能往娆丫头头上安。

裴妍又道,“你不用恼,做没做她自己心里清楚。我还是那句话,最好她能瞒一辈子,不然,我就叫你们瞧瞧,什么叫做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后面这句话,是狠话,也是她憋了多少天的心里话。

一而再,再而三的拿着她们做垫脚石,要不是裴钰根本说不清当时的情形,而围观的人也都只顾着看裴老四的热闹,也没留意。

她早找裴娆去了。

虽然没证据,可裴妍不相信,事情就那么巧合。

所以,一定是她。

第五十九章 新愁

赵氏灰溜溜地走了。

裴钰跑到院子门口,跳着脚的起哄,“喔喔”

裴妍扬声叫他回来,板着脸说道,“钰哥儿,这样不好。”

裴钰被她的冷脸吓了一跳,小声辩道,“怎么不好?”以前他都是这样的,也没见大姐说他。

裴妍就道,“男孩子家家的,要稳重。有事偷着乐就行了,起哄似的嚷出来,就有些掉价儿,知道吗?”

“掉价”这两个字,裴钰还是听得懂的。

闷闷地应了一声,嘴里的糖好似也不那么甜了。

王大壮家的出来,先是看到得意的裴钰,伸头朝到往北去的小道上一瞧,赵氏正闷头急走。

她到了苏氏家,正见裴妍训裴钰,直到她训完了,才笑问苏氏,“你们家这又是怎么了?”

“嗨,别提了。”赵氏疑女儿那话苏氏说不出口,也不想让外人知道得太细,就道,“这不妍儿她姑父晓得她爱种花,遇上相熟的人歇铺子,余下这么些陈货,也没处弄,就给我们送过来了。她听说宋家来人了,却没往老宅去,过来寻不自在了。”

说着,憋着笑看了大女儿一眼,“叫妍丫头给了一顿呛。”

王大壮家的是亲历了这件事,除了感叹还是感叹,“这是图什么呢?结亲还是结仇啊?”

“旁人是结亲。她们,可就不是奔着结仇去的?”苏氏叹了一声。

王大壮家的本是要去采茶,出门瞧见裴钰,就过来问一问。说过两句话,她自去了,临去前。问裴妍,“妍丫头,那瓜种子可育上了没有?我还等着种呢。”

裴妍刚把花盆清点完,一共一百零七个。直起身子笑道,“早育好了,苗都展了两个大叶子了。等你们抽空把滩地平好了,就来取苗。”

王大壮家的笑道。“那敢情好。等我们今儿把茶摘一遍。明儿就动手去平地。”要往外走时,又说,“你们的瓜苗打算种在哪里呢?你爹不在家。我和你大壮叔帮你给平整平整。”

裴妍摆手,“不用,有我四叔呢。”

苏氏就笑了,和王大壮家的道。“这两天使她四叔使溜了,啥事儿都攀扯他。”

正说着。黄氏和裴老四,带着裴好裴妙来了。

裴妍想着这两个小丫头也帮她们不少忙,便也各给了五文钱,让她们买糖吃去。

就带着裴老四去看她要种瓜的地方。

这边黄氏就和苏氏说。“我来时,那边正商量着,寻个什么妥当的人。往宋家去催催呢。三嫂,要找上你。你可别应啊。”

苏氏将方才的事儿说了,道,“找谁也不会找我。”

黄氏就是一愣,紧接着,她抿嘴笑了,“二嫂才刚出来的时候,二哥和娘在那里商量,还真就选了你。不过,他们正说着,二嫂回去了。拉了二哥进屋,后来的事儿我也不知道。原来她又来找你的不自在了。”

赵氏找谁去府城,苏氏不关心。

但她心里想着的那点儿事,提起叫人给岔开,再提起又叫人给岔开了。

颇是有些心焦。

等裴妍带着裴老四先定的种瓜的地方,说定下午来做活。

老四两口子走了后。

苏氏按奈不住,拉了女儿进屋,问了起来。可头一回做这种事的苏氏也没经验,憋了半晌,到底还是直愣愣地问起来,“妍丫头,你觉得你宋家大表哥怎么样?”

裴妍笑道,“娘要问什么?你总得有个方向,我才好和你说啊。没方向,我咋和你说?”

苏氏就催她道,“你只管说说。”

“好啊。”裴妍点头。

“好啊?”苏氏愣了,“什么好啊?”

“宋家大表哥人好啊。”裴妍道。

苏氏不确定女儿这个好到底是个什么好法,迟疑地道,“人好么?”

裴妍反问道,“人不好吗?你看即给咱们置礼,又送我书,又给爹活干,还又送我书”她朝院子里示意,“这不,才刚又给送了盆儿。”

说着,她瞪大了眼睛看着苏氏,“娘说,他这不算好吗?”

就是好,苏氏才愁。

她烦躁地搓了搓手,突见女儿眼底带笑,伸手拍了她一巴掌,“即然知道我想问啥。你就好好说。”

裴妍佯作认真地想了一会儿,看着苏氏笑道,“还是好。”

苏氏见女儿认了真,正焦急地等着听她的心里话。没想到她还跟自己打马虎眼儿,又没好气地拍了她一巴掌,“别没正形的。”

裴妍认真地点点头,“是真的好啊。但是,不是每个我认为好的人,都会对他起娘想的那种心思。”说着,她往街上一指,“咱们镇上好人也很多。远的不说,青山哥人也很好吧?”

见苏氏不说话,她掰着手指数道,“你看,青山哥人好,长得也齐平脸的,性子也好,也帮咱们不少忙”说着,她“哦”了一声,朝苏氏笑道,“我对他也很好啊。前儿我们从山上采的蕨菜,我还亲手送了他一把呢。”

苏氏想到宋大用说过她亲手种的花,送给宋贤的话。

再想她送青山一把菜时的模样,一个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

又斥她道,“好好说。”

裴妍正了神色道,“我就是在好好说呀。不过,娘要是问我对大表哥有没有那方面的意思,那我明告诉你,还真没有。”

大约是前世单身单惯了,又或是整日为了那花圃忙惯了。远在大学时代曾有过的旖旎心思,早消磨殆尽。

而她也没觉得哪里不好。

一个人多自在啊。

自己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

而两个人绑在一起,多多少少,大大小小的总会有些摩擦。

她是个懒人,懒到除了养花种草之外,不想动气费神。特别是不想生那牵心挂肠的气,伤那挂肠牵心的神。

想想就觉得,嗯,太麻烦!

而宋贤,不管是她对他,还是他对她,都只是一个态度友好的亲戚而已。

若再要往里深究的话,他大概是一个有那么点点欣赏她的,态度友好的亲戚。所以才会让小伙计送花盆来吧?应该是这样,一定是这样!

对自身的相貌年纪和身份有着清醒认识的裴妍,除了这个原由,也想不到旁的。

而这欣赏,倒也不是她多么出众,只不过是自己做的这些事,稍微的超出人们的意料罢了。

人们往往因会自己周边那些从前不大出挑的人,突然做出些出人意料的事,因为惊讶从而给予稍多一些的关注。

仅此而已。

人这一辈子,可以因为很多事欣赏很多人。并不是要对每一个人都有那样的想法。

于她,于他,都是如此。

所以苏氏多虑了。

这些话,裴妍虽然没说。可苏氏却看出来了。

不但看出这个来,也看出女儿对这方面的事,半点不上心。

这还不是让人发愁的。让人愁的是,她根本不在乎。

对,就是不在乎。

还不到十三岁的小丫头,怎么能丁点不在乎呢?哪个小女孩家家不盼着嫁个如意郎君?

瞧着眼前这张如那含苞的花似般嫩,却写满了“不在乎”的脸,苏氏旧愁解了,添了新愁。

而这新愁却是比旧愁更愁。

第六十章 已定

可转念一想,若是女儿现在存了心思,她也愁。

但是这个愁,总比见她什么都不在乎,要愁得轻些。

真的轻些吗?苏氏想罢又疑惑。

往深里一想,若女儿当真和她想的那般,对宋贤情根深种。

她也不比眼下轻松。

或许,她年纪还小,还不大懂这些。再长大些就好了。

想了半晌,苏氏找到这样一个,连自己也觉不大信服,却存着几分侥幸的理由。然后忙忙的把这件愁人的事丢开了。

不管了,等丈夫回来,再和他好好说道说道。

裴妍和苏氏说完了话,也没理会她心里怎么想的。就和裴老四,带着裴蓉裴钰裴好裴妙几个小萝卜头,往东院子外头的滩地上开荒去了。

裴妙和裴钰同年,都是五岁多点,根本做不得活,也就是凑个数。

倒是裴蓉和裴好两个,一个十岁,一个七岁多,虽然年纪也不大,却能帮着上不少忙。

裴妍和裴老四在前头割荒草,这两个人跟在后头往外抱。

割了一整天,割出一块四分大小的地方。种瓜供自家吃,足够了。

只是这草根还在地底下埋着,须得用犁翻过了,再挑捡草根什么的。

正好王大壮家的门前滩地也收拾好了。

耕犁的话就交给王大壮和裴老四去做。因下头树根草根交错,犁得很是吃力。两块不大的地块,足足犁了一整天。然后裴老四仍旧带着裴妍几个捡草树小树根。

临近生产,黄氏也不大做活。这几天都是一大早就和裴老四来这边,裴老四带着几个小家伙去干活。她和苏氏坐着说闲话。

这日。那荒地里的草根快拾完了。

午饭后,趁着日头好,裴妍把她育好的瓜苗端出来,在日头下练练苗,让它们适应适应外头的环境。等练上几天,瓜苗度过了适应期就可以种了。

正在那里查看自己的瓜苗,见才回到家不到一个时辰的黄氏又来了。

这回裴老四没来。只有她和裴好裴妙娘三个。

苏氏正在那里擦拭早年裴玥等几个坐过的木制婴儿小椅子。见她今儿这么早就来,还当是有什么事儿,便问她。

黄氏摸着肚子自嘲地笑道。“见天等着盼着这个落地,也没心思做活。********的,光想着说道闲话了。”

苏氏就知道一准儿是娆丫头的亲事,有动静了。忙问她。

黄氏道,“二嫂好说好求。请了二娘娘和二伯去了宋家。”

老裴头兄弟三个,他是老小。上头的大哥大嫂早没了。这个二哥当年分家时,去了镇西起了新宅,和这边儿离得远。

庄户人家。整天不是大忙就是小忙,不忙田里就忙家里,不忙厨活就忙针线活。真有空子出来闲逛的也少。

就连红梅她娘是这附近出了名的轻省有福气的。也不过抬脚往就近的苏氏这里说几句闲话,也就要忙去。

是以。离得远了,日常走不到见不着,这关系也渐渐就淡了。

往常这两家走动得还真不多。

就连当日裴玹做酒时,几个堂亲略来坐了坐,酒席还没完全散,也就家去了。

苏氏就道,“要说,请他们两个也合适。”

“是啊。”黄氏说道,“就是不知道宋家是个什么态度。”尤其是会怎么行事。

其实苏氏也好奇。

不过,这回,倒没让她们等太久。两天后,裴娆大小定都免,直接下聘的消息就传来了。

当时,裴妍正和裴老四在东院子的堂屋里,架木板子。

这东院子的堂屋,屋顶的瓦破了不少,但主梁椽橼什么的都没问题。都是自深山里砍来的大棵松树,且结实着呢。

所以,裴妍打算把这间屋子当作培植常春的专用场所。

正好,常春喜荫,但又不能一直缺少阳光。所以,这个即避荫又透光的屋子再合适不过了。

她和裴老四架着板子,苏氏就和黄氏在当院儿说话,裴蓉几个在刚平整过的院子里边玩耍,边逗着已经能略微做出些反应的小裴玹。

就见王大壮家的来了,和黄氏苏氏两人说起这件事来。

见她们两个一无所知的样子,王大壮家的就笑了,“你们亲妯娌呢,还没我这个外人知道得早。”

苏氏摆手笑道,“嗨,我们这亲,如今弄得跟仇一样了。没你知道得早也正常。”

又问她详情。

王大壮家的往老院儿方向一指道,“这不才刚我去镇上给青山扯衣料,回来的时候,就见你二伯家的大孙子赶着车,你二伯和二伯娘坐在车上,往你们老院走。”

“那车上还着几样点心匣子,想来是回来的时候,宋家给添的一点小心意。我因见这个,先和他们客套了两句,还没主动开口问呢,你二伯娘就主动和我说起来。说是连下聘的日子都看好了。就在三天后。”

黄氏就笑着和苏氏道,“虽说下聘的日子都看好了,总觉得这事不象真的一样。”

苏氏也点头叹,“可不是。再想再想,也想不到,娆丫头会嫁给贤哥儿。”

虽然当日宋贤是亲口应下了的。但大家都觉得这亲事门不当户不对不说,结亲的原由竟然是个那样的原由

又兼宋家这么些日子没动静,还都当宋大用会反复呢。

毕竟,人生大事草率不得。

可谁想

其实,宋家这么天没动静,宋大用倒也真是在等。

等裴家众人静下心来,好好想想这其中的不妥之处,盼着他们上门来说,这亲事作罢。

毕竟,这是大儿子的终身大事。虽然他是男子,在这件事上有优势,握着主动权。日后哪怕再续娶,对他的影响也不甚大。

但还是想慎重些,最好能圆满解决了。

谁想到,等了这么些天,等来的却是催着办喜事的消息。

送走裴二老太爷老两口,宋大用背着双手进了屋,将早拟好的聘礼单和嫁妆单子一块交到裴明霞手里,“着手办吧。”说罢,转身就又出去了。

裴明霞死死攥着手中的两张单子,想到这些天来,宋大用的冷淡,和根本当她不存在的大儿子,恨得直咬牙。

死丫头,落到我手里,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