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花农奋斗史/锦绣满堂上一章:第 21 章
  • 小花农奋斗史/锦绣满堂下一章:第 23 章

第六十一章 聘礼

得了宋家的准话,裴老二那颗在心里,上蹿下跳,跳了七八天的心,终于安定下来了。就跟那久旱盼雨,终于盼来了雨一般,舒爽地地长出了口气。

送走裴二老太爷两口子,他如喝饱了雨水的禾苗一样,神清气爽地和赵氏商议起三日后宋家来下大定的事。

怎么待客找哪些人陪客,夫妻俩攒足了劲儿,商量了一整天。就忙忙的去镇上买酒置菜置点心。

就连家里早先因为裴娆这事,而不敢大声说话笑闹的裴瑜裴妩裴珍兄妹三个,也一改往日小心翼翼的模样,跟着欢闹起来。

裴刘氏待要不理,却又怕人家说嘴。

亲孙女嫁名义上的外孙子,这可是亲上做亲的大喜事。何况宋家还那么有财。

以街坊们对她的了解,她该比当年小女儿出嫁还高兴才是。毕竟宋家今时不同往日了。

所以,也只得忍着气帮着裴老二一家张罗着。

大家高兴又忐忑地盼到三日后,才刚吃过早饭,没大多会儿,宋家的马车就来了。

看着那一字排开,浩浩荡荡往老裴家驶来的八辆马车,以及车上装着的满满当当的各色物品。裴老二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这可比娟丫头下聘时,风光多了。

赵家下聘时倒也是八辆马车。可却是有三辆专供人乘坐的轿子车,只有五辆拉聘礼的牛车。

而宋家,只有一辆供人乘坐的轿子车,余下七辆俱是可着车厢装满了聘礼的太平车。

到底是自家亲妹子!

尽管生气的时候,那话头能呛死人,到了关键时候,还是顾着这骨血情份呢。

一颗心安放到肚子里的裴老二扯出大大的笑容,迎了上去。

谁料到,还没走到跟前儿,就见头一辆坐人的马车。车帘挑开。从里头探出头并不是裴明霞,而一个年约五十上下,穿红戴绿涂脂抹米分的媒婆。

裴老二不甘地往她身后的车厢里瞄了一眼。

那媒婆子已笑道,“亲家老爷不用瞧了。你们亲家太太自打回了府城,就一头病倒了。今儿强撑着起了身,还没上车呢,差点一头栽到地上。不得已,这才叫老身独自来了。”

“原是这样。”裴老二强笑道。心里却疑惑。怎么上回二伯二娘回来的时没提起?只说下定的这事,是宋大用出面和他们说的。

难道,那个时候妹子就病倒了?

心里疑惑着把媒婆子和拉满聘礼的车领着拐到那小道上。

媒婆子的车进了院子。

余下的车,裴老二就以院子小为由,让一字排开,停在门前的小道上。

老裴家接连的办喜事,左近的街坊们,近些日子可算是有热闹瞧了,也开了眼了。

大家围聚着,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

“哎哟。瞧瞧这老裴婶儿的福气。二孙女嫁了个府城的富户,听说已启程回乡往并州去了。那并州是个什么地方,比咱们青州府繁华得多,只比京城稍差那么一丁点儿。”

“这才几天呢,三孙女也要出嫁了。嫁得还是自家的外甥,虽说不是亲的,倒也正好。咱们这一带,亲姑舅表兄妹,还真不好做亲!”

“听说宋家比那赵家还有钱!”

“钱不钱的还在其次。你瞧老裴婶儿这两个孙女婿。那人才个顶个顶的好!咱们乡庄人家的孩子和他们一比,那就是个烂泥!”

大家正挑着声音说得热热闹闹的。王大壮家的走近。一看说这话的妇人,正是前儿拉着她说道裴娆当日落水,以及宋家应承亲事这背后的隐情的那几个。

就斜睨了那几个妇人一眼,悄笑道。“你们这是在夸人呢,还在损人呢?”

当中一个妇人掩口而笑,“当然是夸了。”说着,她指着小路上那一溜的马车,“他家摆出个这样的阵仗,不就是想招人的夸赞么?”

“就是啊。这人家办喜事。咱们只能夸,可不能损!”另一个妇人接话笑道。

王大壮家的搭眼扫过,几这些妇人们脸上俱是挂着看好戏的神情,就知道,大家都猜到了,便笑道,“即这样,你们也说给听听,我来得晚,还不知道宋家都给置了啥呢?”

说着这话,心里头奇怪。以她当日亲历的情形,以及后来苏氏透出来的话。

这宋家不该热热闹闹喜气洋洋的来下聘。

原先她还猜,就是说定了下聘的日子,宋家心里头憋着气,今儿肯定故意弄得寒寒酸酸的,落这边的脸面,让人家看笑话。

没想到,不但没落脸面,反倒还长了脸。

不应该呀!

这宋家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而此时,听了媒婆的话,看着那长长的聘礼单子上写得密密麻麻的裴老二,心里这样的念头也一闪而过。不应该呀!

这太厚了!

可真是意外之想!

妹子就是消了气,也不应该。这到底是要干什么?

不过,念头一闪而过,就被那写在聘礼单上头一行的字给吸引住了。

聘银三百两!

裴老二手不由得一抖,差点失手将聘礼单子给撕破了。

媒婆就含笑问道,“亲家老爷,这单子可有什么不妥当吗?”

裴老二识字不多,但也粗略看得懂诸如布匹、头面等字眼。再看后头写着的数量,喜得声音都是颤的,连连的摇头,“没有!没有!很妥当!很是妥当!”

为了表示自己很满意,他把单子合上,连声地朝媒婆子道,“就是太破费了,即是亲上做亲,我们也该给妹子妹夫省上几个。”

媒婆子就笑了,“亲家老爷觉得没有不妥当那就好,我回去也好回话。至于破费不破费的,这话就不用说了。谁家娶个满意的儿媳的回家,不是攒着劲儿的张罗?”

单听媒婆子这话,象是宋家极满意裴娆,千求万求,才求娶到的。

这让知道内情的裴老二有一瞬的尴尬,又忙抛开,连声叫赵氏留饭。

媒婆子却站起身子道,“饭倒不敢吃,得赶着去府城给宋老爷回信呢。”

顿了顿,她又说,“即亲家老爷满意,也没觉哪里不周全的。过两****就把嫁妆单子再送来。”

说罢,就要告辞。

结亲从某种意义也是结财,所以大家才一直说要门当户对。

而乡庄人家攒个钱原本就不容易,就更在意这个了。

男方下聘时,也要探探女方给的陪嫁。有遇到那些女方想多占便宜,不肯主动说的。这媒婆子就要从中周旋着,把男方的意思和要求透给女方。

如此周旋个几回下来,娶嫁双方达到一致,这亲事才算是正式做成了。当然,也有许多亲事,往往因这个商量不通,而作罢的。

裴老二和赵氏也都经历过旁人家的亲事,也知道这个。而在他们亲历的亲事中,要说,唯一对女方陪嫁没要求的,就是裴娟嫁的赵家了。

那也是因赵家的儿子有毛病,自家底气不足的缘故。不能和眼下相提并论。

是以,顿儿也没打一下,就应了。

PS:看评论,有亲觉得这些事闹心,呃,但是我觉得好象不能省。如果太闹心的话,略攒一攒吧。

第六十二章 滚得远远的

宋家的排场苏氏出于那说不清道不明的心理,没去看。

听王大壮家的和黄氏过来一说,她皱眉道,“不应该呀。”

从贤哥儿当日的表现,和少有冷脸的宋大用的神态来看,怎么想都不应该。

王大壮家的忍着笑道,“是不应该,可宋家确实就么做了。”她把看到的聘礼,简简说给苏氏听,“可比娟丫头嫁时排场多了。”

黄氏在一旁插话道,“大哥大嫂见了,脸都绿了。一吊脸子又回了屋。直到那媒婆子走,都没再出来。”

苏氏一听这话,就更觉不应该了。

王大壮家的就道,“我是寻思着呀,你们家的这个宋家妹夫,估摸着要想出什么点子坑老二一下呢。”

根本没往这方想的苏氏,听了这个,先是愣了一下,就解气地笑了,“这还差不多。没得做了那么恶心人的事儿,还能风风光光的嫁了。那可是真是老天不开眼!”

裴妍晓得苏氏为何对这件事隐隐的带着气儿。不想叫她拿异样的眼光瞅着,就叫裴蓉和裴钰出来,从草屋里找出三个篮子和两人道,“走,咱们去镇上的医馆问一问,看能不能挖些药渣来家。”

王大壮家的忙问道,“妍丫头,你挖那个干什么?”

“沤肥呀。”裴妍理所当然的道。

王大壮家的听了一愣,“沤肥?那东西能沤肥?”

在裴妍的实践经验中,中药渣大概是肥力仅次于鱼肠鱼骨肥和菜饼肥,且十分洁净的花肥。和园土拌在一起做花土也好,或是做底肥,都比腐叶土效果更佳。

但同样需要腐熟了才能使用。所以也得提前准备着。

就点点头,“能的。”说着话,就准备带裴蓉裴钰出门。

王大壮家的忙拦着道,“哎哟,这可不行。”

裴妍疑惑,看王大壮家的面色,还不是普通的不妥当。而大为不妥。

这才从宋家的聘礼上抽回心思的苏氏道。“那药渣可是招忌讳的东西。连那家里有病的人家,也不肯把它倒在自院子里,你反倒过去讨!”

是这样吗?

裴妍偏头想了一回。好象是有么个说法。就垮了脸,“我还想去那个给爹诊病的那个医馆挖些药渣来沤肥呢。”

苏氏断然摇头道,“不成,不能去。”

黄氏和王大壮家也说。这样不成。

可裴妍不甘心。

那药渣可是难得的好肥。能改良盆土,保持盆土的湿润。用来种常春藤。可再好不过了。

想了想就和苏氏道,“那我在咱们家院子外头挖个方坑,埋在那里沤,也不算拿回自家。这总成了吧?”

苏氏还是不许,“要沤肥,用你从前用过的菜饼子沤的不也一样。非要用那个招晦气的东西。”

裴妍没了法子,叹着气点头应了一声。又和苏氏道,“那我们往镇上的油坊去一趟,买点饼肥,这总成了吧?”家里的饼肥因耕犁水田都用光了。

苏氏这才应充了。

裴妍有些失落地带着裴蓉裴钰外镇上走。

菜饼肥和鱼肠肥的肥力虽然极好,但对改善土壤却没有多大的帮助。从前她沤了,只是取肥液来浇水,做追肥使用。而那常春藤最适用松软的腐叶土。

当然她也可以去山脚下挖。不过那些纯叶子的土和肥力,和药渣相差甚远。

这药渣里头不但有植物性药材,还有动物性药材,而且经过炒制,或者熬制之后,腐熟起来也容易。

怎么想都比腐叶土又肥又干净。

花十文钱买了三篮子菜饼子肥,有气无力地的往家走。

路过给裴明远看腿的金氏医馆时,她不甘地站住脚,默立了一会儿,把篮子往地上一放,和裴蓉裴钰道,“你们在这里等着我,我去问问看他们有药渣没有。”

裴钰就说,“大姐,娘都说了不让你弄这些,你咋不听呢?我要回家告诉娘!”

裴蓉拉了重重拉了他一把,道,“她听过谁的话?我看你告状也告不灵。”然后催裴妍快去。

裴妍就笑了,看着裴蓉道,“原来我在你心里是这样的。”

裴蓉就鼻子哼哼地道,“那你还想是怎样的?”然后朝她摆手,“快去吧,反正什么都是你有理,谁都说不过你。”

裴妍气笑不得地往金氏医馆去了。

镇上有两家医馆,这张氏医馆在正骨方面颇有些名气。而那断了骨的病人,多数都要后院的屋子里住上一段时日,那药渣自然的也就留在医馆了。

这也是裴妍来金氏医馆的原因。

正在堂中坐堂的郎中正是给裴明远看腿,多次出入裴家的戚大夫。

裴妍便笑着说了来意,戚大夫也很诧异地说了一番王大壮家的等人说过的话,裴妍便表示自己只放在院子外头,不往家拿。

那戚大夫这才一脸“这丫真是古怪”的神情,给她指了位置。并道,“真要有用啊,得让你爹赶着车来拉。”

“有那么多?”裴妍疑惑。

戚大夫摆手笑道,“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裴妍将信将疑去了后院,看到院子角落里有一堆,比农家堆肥的粪堆还高的中药渣。

高兴得奔过去,顺手捡起旁边的小树枝里,往下狠狠翻几下。果然如她猜想的那般,这堆不知积了多少年的中药渣,只有上头不厚的一层是新鲜需要再经过腐熟的,而下面的头,早已腐熟成黑泥状了,可以直接拿来使用了。

乐得裴妍扔下树枝,飞快往回走,打算还去攀扯裴老四,让他赶着车帮她来拉。

才刚走出医馆后院,远远就见一水新衣的裴娆正趾高气扬地在裴蓉和裴钰面前说着什么。

看裴蓉那一副好斗小公鸡的模样,就知道她肯定说的不是什么好话。

飞快走近,正听裴娆在那里挑着声音说道,“回家和你们大姐说,再不甘心又能怎么样呢,如今宋家都来下聘了”

说着掩口咯咯地笑起来,露出手腕上那只通体凝翠的碧玉镯子。

裴钰虽小,也知道不是什么好话,扑过去要打她。裴娆伸手拨着裴钰的头,用力一推,把裴钰拨了个趔趄。

抬眼,她看见裴妍冷着脸飞一般过来,脸上的笑微微一敛,瞬间又扬起来,“哎哟,四妹,你又忙去了?”

说着,瞅着她身上那天天穿着的旧衣裳,啧啧有声,“不是做姐姐的说你,也该穿件好衣裳了。三婶要是舍不得给你置买,你和我说,我现在有的是”

都已经警告过你们了,还敢来撩她。竟然还动手去打裴钰,还真当的她狠话只是狠话呀!

裴妍二话不说抬脚就踹了过去,“我叫二伯娘给你捎的话,她没捎到还是怎么着?”

裴娆避闪不及,新衣上顿时印了个黑呼呼的脚印,她不可置信地看着裴妍,“你”

裴妍瞪眼喝道,“滚!给我滚得远远的!看见你我就心烦!”

要不是她从来没和人动过手,不习惯打人耳光,真想扇她脸!

弯腰拎了篮子,一手扯着惊呆了的裴钰,往前走去。

好一会儿才回过神的裴蓉,狠狠啐了又惊又怒的裴娆一口,笑呵呵地追着大姐和二弟往家去了。

第六十三章 偏帮

裴钰被拉出走了十几步才反应过来,偏头看着沉着脸不语的裴妍,再看看身后恨恨看着他们的裴娆,结结巴巴的地道,“大姐,你你太”

“太什么?”裴妍偏头问道。因为接二连三被撩拨,她有些烦躁,脸色自然也不怎么好看,话头也不那么软和。

看着她这脸色,听着她这话头。上回就因起哄了两句,都被大姐训了的裴钰,那句“太粗野”还怎么敢出口?忙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没有,没有,我什么都没说。”

裴妍就笑了,偏头看了他一眼道,“你本来什么都没说。”

裴蓉倒是笑吃吃地凑到她身边,往那只打了裴娆的手上瞄了眼,问她,“大姐,手疼不疼?”

裴妍笑说道,“下回你试试就知道了。”

说完一抬头,撇见小溪东岸,院门朝着主街开着的田满仓家门口,站了两个人影儿。

当中一个,还捂着嘴笑指着这边,和另外一人说笑。

捂嘴着的那个穿着梅子红衫子的小姑娘,正是田满仓的女儿,现今十一岁的田杏儿。另一个却是个眼生的,年约十四五岁的女孩儿。穿着一件普通的青绿衣裙,头上系了一抹葡萄紫帕子。

见裴妍看过去,田杏儿放下捂着嘴的手,笑着往这边走来。边走边说,“妍姐姐,我好久没见你了,谁知道才刚见着你,你又在那里打人”

裴妍无语,说得好象她是个多么不讲理又彪悍泼辣的人物一样。

可是她真不是!

都是被逼的!

但这话说出去大概也没人信,干脆也就不说了。而是含笑问田杏儿,“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前些日子田满仓家一直有事。

田杏和她娘吕氏不是往她姥娘家去。就和去北安镇之北,就和青州府南城门紧挨着的王坪口镇去。少有在家。

前些日子吕氏倒是回来,说田杏要在她姥娘家住些日子。

“昨儿才刚回来的。”田杏笑着说了一句,又捂嘴笑起来,“我往我姥娘家去之前,你才和你爷爷吵了一架,才回来又见你和你三姐动手。”然后。她又好奇的问。“她怎么惹着你了?”

两人说着话,那个眼生的姑娘走近。

裴妍忙笑着朝她点了点头,又问田杏。“杏姐儿,这是你们家的亲戚吧?怎么不给我介绍下。”

田杏忙拽了那姑娘的胳膊,把她拉到裴妍姐弟三个面前说道,“这是我姨家的表姐。姓吴,叫吴青。你们就叫她青姐姐吧。”

裴妍裴蓉从善如流地叫了一声“青姐姐”

吴青微笑着应了一声。

田杏看着她们拎着满篮子的菜饼子。就问裴妍,“你们这是干什么去了?还有那娆姐姐又怎么惹着你了?还有,怎么我上回几天没在家,你二姐出嫁了。这回又几天不在家,你三姐也要嫁了?”

裴妍经她一提醒,才想到自己要挖药渣的正事儿。叫田杏连声问得头痛。就道,“你想知道回家问你娘呗!”

田杏一哼鼻子。“她才不和我说呢。”说着,她抱着裴蓉的胳膊道,“蓉姐儿,咱们俩亲。你姐姐不告诉我,你告诉我。”

田杏和裴蓉年纪相当,两人也很要好。最起码比和裴妍要好。

裴蓉倒是想告诉她,可是裴妍在跟前儿,苏氏又是早说过,不准到外面传嘴的。所以,心里再痒痒,当着刚刚发过威的大姐的面,还是不能说。

就摇了摇头。

田杏就不高兴地撅了嘴,“我才几天没在家,你就不和我好了。”

“行了,杏姐儿。我看裴家妹妹还有事呢,咱们得了空子去她家玩,再问不迟呀。”吴青说着,把挂在裴容身上的田杏儿拉过来,笑着和裴妍几人道,“我姨让我在这里住些日子呢,若我们在家里闷了,到你们家去玩。”

“好呀。”裴妍顿儿也不打一下地就应下。反正她天天在院子里收拾那花儿,也不用下地干活。谁来玩都碍不着她做活。

还显得热闹呢。

她一直想过的就是这种,种种花养养草,和街坊近邻小姐妹说说笑笑的日子。

别了田杏儿和吴青,裴妍姐弟三个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