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顺执意不肯受,周立则死活要给。最后还是收下了大鲫鱼,钱则没有收。

周立交待了孙儿几句,就乐呵呵的回家了。

吕顺让李有财把鱼送进内院,交给吴氏处理。自己带着周彬进了学堂,向学生们介绍了一下,见吕登旁边还有个空位,就让他坐过去。

碧玉和吕登好奇的打量着,把个周彬看的脸红红的。

吕顺清咳了声,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引到他身上,才开始继续讲课。

周彬茫然的听着,眼神虚无,根本听不懂在说些什么。

吕登有些不忍心,把手中的书递到他眼前,用手指点着吕顺说的内容。周彬感激的对他笑笑,随即认真的看着书本。

响午时分,小学生都走光了,只有周彬被留了下来。

吕顺看了看他,温和的说道,“以后响午回家吃过饭后你再来,我帮你补些基础内容。”

周彬大喜道,“谢谢先生,我吃完饭马上过来。”

吕顺挥挥手让他回去,带着吕登兄妹回后院。

刚进厅里,一股清香的鲫鱼汤扑鼻而来,碧玉大乐,眉开眼笑的跑到吴氏身边,“娘,今天吃鱼汤吗?”

“瞧你开心的,快去洗洗手。”吴氏拍拍她的头笑道。

碧玉低头看看自己一手黑黑的墨汁,不由芜尔。刚才写字时不小心沾上的,自己都没留心。

刘四妈早送上清水毛巾澡豆,碧玉洗又洗,用藻豆搓了搓,用清水洗干净拿毛巾把手擦干。

吕顺父子也洗过手后,才一起上桌吃饭。一大盆热气腾腾乳白色的鲫鱼汤里飘浮着几许绿绿的葱花,引的人胃口大好。

用汤勺盛了碗鱼汤,汤下面是一层豆腐,碧玉舀了点豆腐送到嘴里,未几,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嫩嫩滑滑的,真好吃,这道汤是她最喜欢的。

吴氏捡了块鱼肉,挟到她碗里,笑道,“慢慢吃,不要被鱼刺卡到。”

“嗯。”碧玉点着头,嘴里嚼着入口即化的鱼肉。

“这孩子。”见她贪吃的模样,吴氏不由好笑不已。

吕顺疼爱的看着女儿,道,“娘子,女儿喜欢吃,明天再做这道汤吧。反正这鱼还有些。”

吴氏应了,挟了块鱼挑去刺,放到小申哥的碗里,李四妈正用勺子细心的喂他。

申哥吃的满嘴都是油,嘴里鼓鼓的,一嚼一嚼的。

吴氏道,“吃完饭,盛碗汤给申哥喝下。这孩子也喜欢的。”

李四妈忙应了,把鱼肉辗碎,慢慢喂给申哥吃。

吴氏转过头道,“顺哥,这是村长送来的鱼吗?”

吕顺点头道,“是啊,他送小孙子来学堂。”

“那孩子如何?模样性子随谁?”

吴氏嫁过来这些年,只见过村长的儿子儿媳几次。给她模糊的印象那对夫妻中的妻子长的非常漂亮。

“不随他祖父。”想想周立的模样,吕顺摇摇头道。

吴氏道,“那可能随他娘了。”

周立父子长的很相似,一眼就认的出来。

吕顺漫不经心道,“可能吧。”他对此没有什么印象。

吴氏有些疑惑道,“好好的在父母身边,怎么就送回来了?”

吕顺喝了口汤,想了想道,“可能都忙,顾不上。也有可能是怕村长老夫妻寂寞吧。”

“也有可能。”吴氏丢开心中的疑问,道,“这孩子资质如何?”

“只学了些千字文,不过我看着挺灵气的。”

吴氏愣了下道,“那不是要从头教起吗?”

这些年吕顺收学生极其严格,但凡资质差点的都不收,这不就教着十几个小学生。别的学堂每年都有二三十名学生的。

“我让他下午再过来,帮他补补。”

吴氏听他这么一说,总算明白过来,“这也好,这些年承了村长的情,也该还上。”

夫妻俩说些闲话,不一会儿,吃完饭。

吕顺父子依旧去了前院,周彬已等在厢房门口。见他们来了,连忙迎上去。

招呼他进了书房,吕登自己去书案边练字。

吕顺坐在椅子上,问了他几个问题。

周彬垂手而立,回答的条理清晰口齿伶俐。

吕顺满意的点点头,看来这个学生还不错。让周彬把论语前几篇背诵,熟烂于心。不懂的地方再给他梳理梳理。

周彬乖顺的在一旁背着书,吕顺转过去看自己的儿子。

吕登正聚精会神的写着字,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模样。

这些日子,吕顺嫌儿子的字不大好,买了几本字帖布置了许多功课,让他必务将字练好。在考试时,试卷上的文字整齐很大程度上关系到考官的态度。毕竟谁都喜欢整齐好看的文字。试想试卷上东歪西倒潦草的字,考官怎么会喜欢?考官不喜欢又怎么会取中这卷子呢?

吕顺看了一会儿,觉得登哥的字有些进步了,心中暗想,果然要督促才行,以前不提,那字没长进。最近练了些日子,这字已有些许神韵。

“登儿,这个字不是这样的,收笔不对。”吕顺接过毛笔,写了几个字道,“行书是回锋为收,侧锋为放,明白吗?”

吕登看了他和父亲的字,不由心悦诚服的道,“明白了,多谢父亲的教诲。”

吕顺接着道,“多临摹名家的字帖,为父这次选的赵孟頫的胆巴碑极适合临摹。时间久了,自然能形成自己的风格。”

吕登乖乖受教,不住点头。

周彬在旁边听着,大感兴趣不由自主的凑过头来看。随着吕顺不停的讲解,两人不约而同的侧头细听。

吕顺心里暗忖,儒子可教也。

孙周氏

午后,碧玉自告奋勇的帮李四妈送茶水点心到外书房,两只小手拎着个点心盒子,晃晃悠悠的走在青石板路上。

绕过一道门,就到了书房。门口站了个二十多岁的妇人,正伸长着脖子朝里看。

碧玉好奇的问道,“请问您是谁?在这里做什么?”

怎么放陌生人进来了?李叔怎么回事啊?

那妇人转过身,露出张几分姿色的脸来,碧玉眉头轻轻一皱,转眼放开,展颜笑道,“孙家婶婶,您怎么来了?哦,对了,您是找周家哥哥的吧。我帮您叫出来。”

这个妇人是村长周立的女儿,嫁给本村的孙家。碧玉见过几面,只不过很不喜欢这个婶婶。

孙周氏堆出一脸的笑道,“是玉姐儿啊,长的越来越水灵了。告诉婶婶,想要什么东西不?我帮你淘来。”

碧玉和她总共没见几面,她却如此熟捻的口吻。让碧玉感觉不舒服,真是无事献殷情,没安好心。

碧玉虽如此想,面上依旧笑意盈盈,“多谢孙家婶婶,碧玉用不着什么。”

孙周氏亲切的道,“不要这么客气,我们又不是外人。”

谁跟你是内人了?最讨厌乱攀亲戚的人。我们两家既不是同宗,又不是姻亲,哪门子的亲戚啊。碧玉腹诽着。

“爹爹教过碧玉,不能轻易收别人的礼物。无功不受禄。”碧玉眨着眼睛道。

孙周氏瞅着这孩子,这么小点就说出这番道理。肯定是吕大哥教的好,决不是她娘的功劳。“瞧瞧这张小嘴,真会说话。不愧是吕大哥的女儿。”

“多谢孙婶婶谬赞。”碧玉笑嘻嘻的走到门口扬声呼唤道,“周家哥哥,你家姑姑来找你了。”

里面的三人其实早就听到她们的对话,只是吕顺没发话,都没出去。听了碧玉这么一叫,周彬走了出去。

周彬惊讶的道,“姑姑,您怎么来了?”

孙周氏摸摸他的头,满脸慈爱的道,“彬儿,姑姑不放心你,过来看看你。”

周彬有礼的作揖道,“我很好,谢谢姑姑挂念。”

孙周氏笑道,“彬儿进去吧,姑姑在这里等你放学,顺便送你回家。”

周彬奇怪的很,姑姑家中不是很忙吗?怎么有空等他放学呢?“姑姑请回吧,待会彬儿自个儿能回去。”

孙周氏义正严辞道,“不行,你还小,姑姑不放心的。”

“姑姑……”

吕顺终于出来道,“周彬,你随你姑姑回去吧,明天早上再过来。”

他本想不出来的,让他们姑侄说会子话,就会散了,啰嗦了这么久还没完,不得已只好出面。

孙周氏眼睛一亮,脸上飞上彩霞,声音糯糯的,“吕大哥,劳烦您多照顾我们家彬儿。”

吕顺认真的点头道,“当然当然,村长已经交待过了。”

“吕大哥,奴家在这里多谢您了。”孙周氏说完弱不惊风的拜了下去。这个动作如果是大家闺秀做出来,肯定会仪态万千。可由一个村妇做出来,有种东施效颦的感觉。

吕顺皱了皱眉,双手虚扶了一把,道。“不用这样,快快请起。”

孙周氏身体未动,嘴里娇滴滴的道,“应当的,彬儿他爹娘都不在身边。我这做姑姑的应当过来道谢。”

吕顺为难的看着,碧玉上前一步,挡在父亲面前,小手挽住孙周氏的手臂,“婶婶快起来,周爷爷已经来嘱托过了,您不用再道谢。”

孙周氏心中暗恼,脸上却羞答答的道,“吕大哥,我们家彬儿就交给您了。”

碧玉一肚子火,暗忖:这人永远是这副样子,也不瞧瞧自己的年纪和身份,做出这种羞羞怯怯的形状给谁看呢?就算我爹爹以前差一点跟你定亲了,可不是没定吗?现在男已娶女已嫁,种出这副妖蛾子出来做什么?也不嫌丢人。

碧玉第一次见她这副模样,十分不解。后来听李四妈背后说起过去的事情才知道有这么一出。从此对这个女人有了抵触情绪。

周彬在旁边看的目瞪口呆,立了半响,才上前拖着她的袖子道,“姑姑,我们回家去吧,我肚子饿了。”

孙周氏看看面无表情的吕顺,又低头看看可怜兮兮的侄儿,有些犹豫。

周彬揉着肚子道,“姑姑,我中午没吃几口饭,现在饿的难受。”

孙周氏还是顾惜自己侄子的,依依不舍的跟吕顺道了别,才拉着周彬走了。

吕顺舒了口长气,每次见到她都这个样子,实在让人吃不消。幸亏这种见面的机会不多,否则真是人言可畏。

“爹爹,女儿给您们带点心来了。”碧玉把点心盒举的高高的。

吕顺连忙接过,“怎么是女儿送来的?李四妈呢?”

碧玉笑道,“四妈妈正帮着娘缝制衣服,女儿主动要求的。”

因为要去吴家喝喜酒,吴氏忙着赶制出门的新衣裳,实在忙不过来,就让李四妈打下手。

“女儿真乖!”吕顺摸摸她的小脑袋道。

进了门,吕登站在书案面前,见他们过门,停下笔看了过来。

碧玉仰起笑脸道,“哥哥,休息一下,吃点心喽。”

吕登走过来,笑道,“今天吃什么?”

碧玉揭开点心盒的盖子,取出一碟杏仁酥、一碟桃酥饼。

“这是舅舅昨日带过来的,爹爹哥哥快尝尝。”

吕顺皱眉道,“又让你舅舅破钞了。说了多少次了,不要送东西过来,就是不听。”

碧玉笑着拈了块杏仁酥,递到吕顺嘴边,“爹爹,这个可好吃了。”

吕顺不忍拂女儿的意,张嘴接过去吃了。“女儿吃过了吗?”

“没有,等会回后院再说。”她可不能抢在爹爹未吃之前就先吃。

“这里有,女儿也吃吧。”

碧玉看了看他们,又看了看桌上的两碟点心,艰难的摇头道,“女儿回去吃,娘给备着呢。”

吕顺又怜惜又欣慰,取了块桃酥喂她,笑道,“吃吧。”

碧玉眨巴眨巴眼睛,有些受不了诱惑,口水要流出来了。连忙跳了起来,道,“爹爹,我先回去了。”

说罢,一溜烟就奔到门口,窜了出去,脚步声朝后院远去。

吕顺满脸笑容的摇摇头,真是个傻丫头。

碧玉咚咚的跑回后院,满脸大汗。

吴氏在屋里见了道,“跑什么?慢慢走。”

碧玉吐吐舌头停下奔跑的脚步,慢慢走进去。娇声道,“娘,我要吃桃酥饼。”

吴氏指指左手边的小几道,“已经帮你准备好了,快吃吧。”小几上摆了一碟子桃酥饼和一盏清茶。

碧玉欢呼一声走到吴氏身边坐下,拈起一块饼就要往嘴里送。忽想起些什么,道,“娘,您吃过了吗?”

吴氏拿手帕替她把额头的汗拭去,温柔的道,“吃过了,这是给你的吃的。”

碧玉吃了块饼,眯起眼睛嘴角翘起来。这种糕点只有镇上才有,平时是吃不到的。

吃罢,用清水洗了洗手,突然道,“娘,那个孙家婶婶来过了。”

吴氏的手一顿,眉头皱起道,“她来做什么?现在还在吗?”

碧玉看了眼她道,“接她侄儿回去了。”

吴氏暗暗松了口气,笑道,“回房间玩去,娘这里忙着呢。”

碧玉见吴氏和刘四妈十指翻飞,忙着制衣,起身道,“我去陪三弟玩会。”

“也好,小青带着你三弟在厢房里,你去吧。”

碧玉点点头,出去找申哥了。

刘四妈忧心道,“那个女人怎么又来了?姑娘,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