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明年秋闱将至,你应该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凭你的聪明才智,一定能够考得不错的成绩,这样才对得起你爹娘对你的付出。”这样我们之间的差距就会越来越远了。

“那你若是不答应我,我就没有心思好好看书,看不进书,我就考不了好成绩。”

“”宝儿再度楞了,这家伙开始卖萌威胁了么。

“你也不是不愿意的对不对,那你答应我,别应了上门求亲的人好不好。”徐庚寅见宝儿犹豫了一下,威胁不成,态度就软了下来,换着法子说道。

见他脸上浮现的哀求样子,宝儿的心即刻柔了一些,她还能说什么呢,隐去那一抹苦涩,宝儿点了点头答应,“好。”

徐庚寅顿时像得了糖果的孩子似的笑的特别的开心,他真的是很好哄,还是自己的话总是那么容易让他开心?

半响,空气里传来一声不和谐的咕噜声,徐庚寅才开心了一半就尴尬了,那声音正是从他肚子里传出来的,他指了指宝儿手中的篮子,可怜兮兮地说道,“我出来都没吃饭。”

宝儿被他这模样给逗乐了,掀开了盖着篮子的布,将豆渣饼拿了出来给他吃。

徐庚寅见她笑了,这才松了一口气,手中拿着一个豆渣饼,不断地告诉自己,是饿了,饿了才能多吃一些,多吃一些,才能多呆一会

送走了徐庚寅,宝儿再回到家里又装了一些豆渣饼给禄明送了过去,一路上心情出奇的微妙,连她自己都没有察觉…

天气越渐的冷了,宝儿早早地裹起了棉袄,小慎整天依依呀呀着穿地像个小圆球在炕床上爬来爬去,宝儿在炕床靠墙的那边放了一块板子,板子顶端磨圆了之后包上了厚厚的布,小慎一伸手就可以摸到,到了牙牙学步的时候就能够自己撑着走。

“大哥,大舅回来了,我去姥姥家住几日问大舅要种子,这会天冷了饭在灶堂里也容易冷掉,就让禄明哥和我们块来吃呗。”宝儿收拾好了一身衣服,准备了一些吃的和小玩样,准备去姥姥家住几天,禄德将装好鸡蛋的篓子给她拿了过来,“行,和姥姥说咱们过了年再去看她。”

“好嘞。”宝儿背上了篓子,手中拿着一个包裹就往姥姥关氏的村子走去,脚程不过小半日就到了,宝儿推开了院子里关紧的门,在门口喊了一声姥姥,不一会关氏就从灶间里出来了,一面帮她拿东西,一面责怪她道,“拿这么多东西做什么,又不是不够吃的,你哥也真是的,让你一个人过来啊。”

“姥姥,又没多少东西的,这条路我闭着眼都能摸着了。”宝儿亲昵地挽着关氏的胳膊,三舅母蒋氏也从屋子里走了出来,怀里抱着两岁的虎妞,见到宝儿的时候,害羞的将脑袋埋到了自个娘的怀里。

“虎妞,我是姐姐哦,叫姐姐。”宝儿从袋子里拿出一小包的花生酥哄着虎妞,平日里鲜少吃到这个,虎妞看了一眼宝儿手中的糖,又看了一眼蒋氏,直到蒋氏点头,她才伸出小手将那糖拿了过来,懦懦地冲着宝儿说了声谢谢。

宝儿一把抱过了她亲了一口,“虎妞真可爱,可比我们家那坏小子可爱多了。”说话还不太全的虎妞奶声奶气地附和了一句,“虎妞可爱。”逗的宝儿又亲了她好几口,小家伙害羞了,埋头在她怀里再也不肯出来。

关氏亲自去了屠夫家剁了一刀子的肉回来,切成一大块一大块的先放在了锅子里蒸熟了之后,在肉块上切了一个十字刀口,刷干了锅子倒上了刚才蒸猪肉的水,倒上酱油撒上茴香,挑了些糖下去,将肉块放了下去,盖上锅盖小火慢炖着。

宝儿抱着虎妞不撒手,一会手沉了就放下来牵着在地上走,这个大的孩子正是步履蹒跚,宝儿拉着她在院子里走了一圈,没过多久,三舅他们就从地里回来了,门一开虎妞就冲着三舅迈开小腿跑过去,一下撞到了他怀里,脆生生地喊了一声爹。

三舅一把抱起了闺女,高高举过了头顶一下架在了自己的肩膀上让她坐着,摸了摸宝儿的头,“宝儿长大了,要嫁人喽。”

蒋氏从屋里出来赶紧将孩子从他肩膀上接了下来,“赶紧洗洗吃饭了。”

隔了一会而舅母齐氏才带着儿子走了过来,许久不见这个孩子越发的怕见人,齐氏养的甚是娇贵,白皙地不像个男孩子应该有的,宝儿将带来的一些吃的都分给了两个孩子,饭桌上齐氏就问起了宝儿关于她的亲事。

“宝儿啊,这些天听说上门求亲的人不少,家里的门槛都给踩破了,有没有中意的人家?”宝儿摇摇头,吃着那热乎乎的炖肉,“都让大哥给回了。”

“我娘家有个小子今年已经十五了,倒是和你年纪般配的很啊。”齐氏给儿子喂了一口饭,若似随意地提了一下,“那小子,现在跟着他爹在顾铺子呢。”

宝儿笑着没接她的话,倒是大舅母杨氏听着说了一句,“那说亲了没?”

“没呢,早前他爹要给他说亲他也说不要,前些日子我回去,他娘就跟我打听,这有没有合适的姑娘,我就想啊,咱们这最合适不过的姑娘,就是宝儿了。”齐氏捂着嘴笑着,看了一眼宝儿,又用手肘轻轻撞了一下二舅,“你不是也见过阿庭的么,这孩子如何?”

大川犹豫地点点头,桌子底下的手轻轻掐了一下她,没见着娘的脸色都沉了么,早前都说了宝儿不打算这么早说亲的,你较个什么劲。

齐氏却不这么认为,这自己娘家的能看上宝儿,这也是天大的好事了,若不是看在宝儿从小贤惠懂事又会持家的份上,她哪会介绍个村里头的给自己娘家。

“宝儿的婚事还有她家哥哥嫂子在,我们操个什么心思。”关氏放下手中的碗,拍了拍宝儿的背,“姥姥也觉得不用急,你大哥定是舍不得你这么早出嫁,晚一些也没事,不愁嫁。”

“娘啊,话可不能这么说,这姑娘家的年纪一大,到时候可不是人家求着了呢。”乔氏的话说的声音软软地,却刺耳的很,关氏眉头一皱不悦地看了二儿子一眼,“那咱也管不过去。”

宝儿这会心里头才郁闷呢,在家就算了,来了姥姥家还得被论斤两地评价着,好像在考量她是不是够格突破村姑嫁给条件好一些的,县城开铺子怎么了,她沈宝儿也不是开不起那一家铺子,可在很多人眼中,她这都是攀高了人家,不识抬举。

“多谢二舅母关心,刚好大哥大嫂舍不得宝儿,我也想多呆两年。”宝儿笑眯眯地回了乔氏的话,转头就看向大舅,“大舅,这回回来给宝儿带了种子没,我吃饱了,你告诉我在哪我自己去找。”

大舅在自己媳妇的授意下放下了筷子,“大舅也吃饱了,这就带你过去吧。”

宝儿也懒得理会齐氏那霎变的脸色,跳下了炕床跟着大舅舅王大强去了他们屋里,大强走南朝北地跑货,就是倒卖东西,将这个物件在这边进货了,也许到了下个地方会比较贵,卖了之后买当地比较便宜的东西,再换一个地方,走的地方多了,自然知道的东西也多,应了宝儿所托的,带了许多这边没有的种子给她。

宝儿小心的打开那一个一个的小袋子,里头都是用纸包好的,大强指着那些标了名字的种子和宝儿说道,“这是我去南方那边见到的,叫做矮瓜,种出来是紫色的,下边圆圆的长长的,当地人煮过一些给我吃,味道还不错。”

宝儿听着那些熟悉的蔬菜描述,当下就决定,回去应该在林子里锄一块种植基地,专门培植这些绿色蔬菜,抢占个市场先机。

作者有话要说:其实凉子想弄个蔬菜种植基地的,咳咳,比如说大棚种植什么,突破季节性——

小康中期快结束了,革命尚未成功,徐庚寅同志仍需努力

小康奋斗史最新章节

新春来的很快,就在小慎能够手扶着拦在炕床上的木板自己蹒跚站起来的时候,第一场雪悄悄来了,屋里很快添起了火盆,温温地宝儿都不想出去,家里猪请张屠夫回来宰过了之后,宝儿让禄德将切好的肉都拿去给陈大叔家和三叔家。

趁着猪血还没有凝结了,宝儿在里头加了葱花和盐,拿了一勺子的猪油下去,用小漏斗灌在了洗干净的小肠里,喜儿拿着棉绳一节一节的扎了起来,又在剩下的肠子里都塞了剁碎的猪肉做了一些肉肠子,连着三刀子的肉放了一些在篮子里,去了禄明家里。

施老夫人心善,让梨花回家来过年,比起上次去看,梨花脸上多了不少笑意,总算是恢复了过去的样子。

从宝儿手中接过了篮子放在了灶间里,梨花拉着宝儿进了屋子,在箱子里拿出了一包碎银子塞到宝儿手中,“宝儿姐,这是这几个月的工钱,老夫人还赏了我不少,你先收着。”

袋子里放着十五两的银子,在施府做厨子一个月是二两的银钱,其余的应该都是那老夫人赏的,宝儿从中取了五两出来自己放在了兜里,其余的推了回去,“我先要五两,其余的你就收着,别忘了禄明哥年纪也不小了,难道你们娶亲不花钱的,只要你在施府,都可以慢慢还,我不急。”

梨花本还要塞回去听宝儿这么一说,手也顿住了,捏着那钱袋子有些无奈,“大哥他说不想娶亲,既然爹和娘都这样,还不如不娶。”

“哪里都是二叔二婶这样的。”这就是夫妻感情不好对孩子的影响,轻则以后婚姻也动荡,重则干脆就不想结婚了,你们都吵吵闹闹没一日安宁的,我又何必将来还要遭那个罪。

宝儿拍拍她的手道,“也不尽然都是如此的,你看我大哥大嫂的,也没有吵吵闹闹,他们小两口不也过的很好么,日子是人过出来的,你和禄明哥好好说说,别一门心思钻进了死胡同里拉都拉不回来。”

“恩。”梨花点点头,宝儿让她将钱袋子放回去,拉着她去了灶间掀开了篮子上的布,“你在施府见的多,一定知道很多东西的吃法,这肉肠早上刚掐的,回头你蒸着,这些肉也不用我教了,禄明哥不愿意回爷那过年,你们自己也能过好的。”

从梨花家出来,天空又纷纷地飘起了雪,那苏济林家的屋子好似是买了,前几天就有新的人家搬过来,宝儿见他们在院子里打扫,路过的时候友善地笑了笑,往沈老爹家走去。

每年必送的年礼,今年宝儿多送了一些,连着大哥他们的都给沈老爹送了过去,四叔家早早地回了墨家村,据说是四叔这些日子都没在出去做生意,孙氏就让他们早点回来。

小红的肚子一直没动静,一年多过去了,孙氏显然已经开始觉得这银子花的冤枉了,不止花了银子,还得给人家白养不能生养的女儿,亏到家了。

宝儿进去的时候,孙氏正骂骂咧咧地冲着小红发火,小红低着头拽紧着衣角眼眶红红地,见宝儿进来,孙氏才消停了下来,郑氏拉着小红就出去了,宝儿将那东西往桌子上一放,沈老爹不在,宝儿也没说什么,转身要出屋子。

“没个教养,连人都不会叫了?”孙氏见宝儿一声不吭地转身要走,那火立刻就转移到了这,宝儿回头看着她,“孙大娘你又不是我的谁,爷爷不在,我要叫谁?”

孙氏气的噎了口,里正那正儿八经地说了事的,“谁稀罕你喊奶奶了,你爹又不是我生的,少套近乎了。”

“是说,孙大娘,那我就先走了。”宝儿出了沈老爹家,小红正在院子里打水,一双手冻的有些红,郑氏劝着她进去休息会,等雪停了再出来也不迟,这虐待妾侍的不是正妻,反而是婆婆,宝儿看地叹气,她已经基本可以肯定,这四叔,大概就是生育力极低的那种,简称不孕。

孙氏怎么可能信了这个,只觉得娶进门的没一个顺心的,心里却谋划着一个不成,大不了再来一个,总有一个是能够中奖的。

郑氏将小红拉紧了灶间,让丫鬟倒了些热水过来给她暖手,“我说你怎么还不长进呢,她这会正气头上你还撞上去,不是成心给自己找罪受,等过了年就回县城去了。”

小红哆嗦着双手烘着点头,眼角还发红着,这也不是她不想怀大夫都看过好几个了,都说她身子好的,最近相公来屋里的日子也渐渐少了,每月眼见着葵水来了,她也着急的很。

“咱们也是没福气的,没那个有孩子的福气。”郑氏叹了口气,成亲这么些年了,从一开始不想要有到后来很想要,直到如今的寡淡,才年近二十,心态就苍老了许多,她也不是没想过,要不然和离了吧,找一个老实些的过着,可又想荣柱也没对自己不好,女人的心总是容易徘徊不定,既想着未来,又舍不得现在

正月初一,宝儿家比以往又添了人口去沈老爹家拜年,若是小慎会说话,这是要喊太公的,小家伙也十分给他面子,在他怀里坐了好一会,才冲着宝儿伸手要抱抱,沈老爹家原本清净的屋子里,每到过年的这个时候,也总是热闹的很,如今是喜菊带头在院子里玩,小栓已经十岁了,早就有了小大人的模样,上了三年多的学堂,沉稳的让宝儿欣慰。

三婶李氏又怀孕了,如今不过三月的身子,肚子却比别人的要大上不少,大家都说一定是双生的,沈老爹也说,像老大家一样生个龙凤胎最好。

孙氏越发的心情不好了,老三总是自己生的,可老三家的孩子一个接着一个往外蹦,自己家老四成亲这么多年了一点动静都没,这再难孵的蛋也该有动静了,可俩媳妇往那一站,一个肚子比一个平,每每眼睛扫过小慎和李氏的肚子,孙氏的心就在那揪着,自己个老四就是个命苦的,读书吧好些年都没中,好不容易又做起了生意,却是个没子孙福分的。

想着想着,她就有些潸然泪下。

沈老爹高兴着偏头一看,她那已经是泪流满面了,“哭啥,大过年的。”

“我这是想起老四这一个人孤苦伶仃的,将来是要每人送终了,一想起来我这心就难受哇。”孙氏抹着眼泪,郑氏却识趣的当作没看到,安慰什么的,只会引发更大的暴风潮。

里头正热闹着,门外忽然传来一声叫喊,“爹。”

宝儿顿了顿,将怀里的小慎递给禄生,拉开帘子往外看了一眼,大雪纷飞地篱笆门外站着几抹身影,宝儿觉得有些眼熟,却又有些不确定。

梨花见宝儿看了这么久,也走过来看了一眼,不确定地问,“宝儿姐,这像不像小姑姑。”

“谁啊?”沈老爹看她们俩低头私语着,跳下了炕床要走去过看,宝儿将帘子拉开往门口那里小跑过去,梨花也跟了出去,“爷爷,宝儿姐说,那是梅子姑姑回来了。”

沈老爹身形一颤,禄德赶紧上前扶住了他,沈老爹以为自己是年纪大了耳背了,跟着要出去看看。

宝儿拉开了篱笆门,果真是梅子,还有铁树哥,他们身边还各自牵着一个孩子。

“小姑姑。”宝儿激动地喊了一声,朝着身后正走过来的沈老爹喊道,“爷爷,是小姑姑,是小姑姑回来了。”

梅子看着那抹苍老了太多的身影慢慢地朝着自己走了过来,一下跪倒在了沈老爹的面前,拉着他的衣袖哭着喊,“爹,梅子不孝。”

她身后的两个孩子一见自己娘跪了下来,还哭了,挣脱了铁树的手围到了梅子身边,跟着也哭了起来,门口一下哭成了一片,沈老爹那刚刚伸起来要打下去的手,最后也只是软软地落在了她头上,一时哽咽无语。

孙氏从屋子里冲了出来,拉住了梅子狠狠地在她背上打了好几下,哭道,“你这狠心的丫头啊,你这是作孽啊,你还回来干什么,你不如死在外面一了百了了,也省的我惦记你,你还回来干什么啊。”

梅子抱着孙氏哭着,两个孩子都哭地红了脸,郑氏赶紧带着他们进了屋子,再在外面呆下去,都要病了。

铁树和梅子也都被带进了屋子里,郑氏赶紧吩咐丫鬟端了热水过来给他们洗了脸又烧了热茶暖身子,“大雪天的,你们是怎么过来的。”

梅子手捧着热茶还有些啜泣,已为人母的脸上添着几分成熟,眉角也有些一些细纹,这些年在外面也受了一些苦,“这两天雪都大,今子时停了一会,我怕之后还要下,就和铁树商量了下,大不了走慢一些,过了山路小心一点,也是可以回来的。”

“这还带着两个孩子呢,你们这,唉。”沈老爹骂也骂不出口,连孩子都有了,梅子走的时候,他压根就没想着她还能有回来的一天。

梅子听着眼眶又红了,铁树站在她身后不语,将两个孩子揽在怀里,她只不过想早点回来,看看他们而已。

孙氏看着自己当初一个如花似玉的闺女如今这么憔悴,更是心疼地很,对铁树连带着那两个孩子都没好脸色,在她心里,那就是孽子啊,如今这么回来,就是将当初俩人私奔的事给坐实了。

之前那点回来的喜悦气氛立即被他们回来即将面临的问题给覆盖了,一屋子的人都等着沈老爹说话,沈老爹接过老三拿来的烟杆子,抽了两口,看着铁树问道,“自己家去过没?”

铁树摇摇头,“梅子想着能赶紧回来,就没去家里,直接过来这了。”

沈老爹点点头,“先在这住一天,明天你回去,选个日子,把亲事给办了吧。”铁树眼底闪过一丝喜色,忙点头应承了下来,“什么选个日子把亲事办了,就这么算了?”

孙氏哪肯就这么算了,当初可是百两银子的婚事,就这么让这穷小子搅合了,如今葛个五年回来,就这么选日子算了不成。

“那你要如何,孩子都生了俩了,怎么,难道你还想把梅子嫁去县城给人家做妾不成!”沈老爹一直对当初自己会答应把梅子送去县城做妾的事后悔,如若当初不是如此,这孩子也不会在外面受了这么多年的苦,两个年轻人还要带两个孩子,在外漂泊了这么多年,如今还能在有生之年看着他们回来,沈老爹已经觉得这是好的了。

孙氏被他一句蒙了回来,有些下不了台,自己当初是多反对这事的,可说的没错,娃都生了两个了,只能恨恨地瞪了梅子一眼,气的那刚才一丁点见面的喜悦都消失了。

“好了,不早了你们等下有事的就先回去吧,老四家的,收拾个屋子让他们休息休息,子时就出发了,肯定是没睡好。”沈老爹挥了挥手让一大家子的人都散了去,宝儿顿了顿,跟着大哥大嫂出了沈老爹家,准备去上坟。

作者有话要说:

梅子姑姑回来鸟~~~~~是不是亲们看到男女主角感情戏都比较激动撒

小康奋斗史最新章节

梅子回来的事很快魏家也知道了,对这个离开了五年的儿子,魏家人甚是淡薄,尤其是魏家的大嫂和二嫂,铁树离开的第三年,爷爷奶奶就去世了,魏老四身子也不好,儿子这么一走,跟着病了好几年,这些年魏家日子也过的不好,所以铁树一会来,除了魏家二老之外,两个嫂嫂均没有高兴的样子。

一听说这回来是要和梅子成亲的,两个嫂嫂更是躲的快,成亲就要花银子,这俩老还能拿出什么来,还不得是两个做哥哥的出,就算是出一吊的钱也得两个人分摊着来,走了就走了,这还回来做什么!

大年初二铁树就回去了,没让梅子跟着去,孩子也留在了梅子这,到时候等着一块嫁过去,两个孩子一个四岁,一个两岁,大一些的姐姐叫魏南儿,小一点的弟弟叫魏思墨,孙氏不疼她们,倒是郑氏,看着两个孩子乖巧地模样就十分的喜欢。

在家住了几天梅子的身子好了一些,脸色也比那天来的时候好了不少,而孙氏则跟战斗机一样忙着和魏家商讨聘礼的事情,这孩子都有了,漫天叫价是没可能了,孙氏开口就要了十两的聘礼,魏家两嫂子就怒了,十两!那干脆不娶了,你们自个养着两个孩子去吧,十两够娶个大闺女,还带年轻的呢。

铁树也没要求她们帮忙,直接给了孙氏十两银子,找了黄媒婆敲定了成亲的日子,就在四天后是个好日子,他本想着没这么早回来,可梅子说了走的那么匆忙,对不起生养她的父母,说什么都要回来看看,两个人没有个正式的衙门公簿都不算是夫妻,回家就算是走个过场不必宴请客人,将婚事简单办了也算是了了心愿了。

孙氏没料到铁树这么干脆,见他们俩依旧穷酸的样子,本来打算刁难地,一下又寻不出错来,只能回家撒气在了梅子身上,“没出息的丫头,人也跟着走了,孩子也生了,你这是存心给我找难堪是吧,如今你是翅膀硬了,你男人拿银子砸我呢,十两就要娶你回去了。”

梅子不信铁树会这么无礼,可看着孙氏暴躁的样子,抱着两个孩子什么都没说,沈老爹已经说过了婚事在四天之后,只要过了这四日,他们就又可以在一起了。

孙氏说够了就出了她们屋子自己回去了,梅子抱着两个孩子轻轻地哄道,“不要怕,你们爹过几天就将咱们接回去了,不要怕。”

南儿双眼湿润地抬起头看着她,“娘,外婆好可怕,大伯母和二伯母也好可怕,我们可不可以不住在这里。”

“你们不想住在这里么,这里是爹和娘出生长大的地方,这里有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在。”梅子捧着女儿的小脸亲了亲,“这儿才是我们的根啊。”

“可是。”小小年纪的南儿跟着他们走南闯北这几年,比一般的孩子要早熟的很多,那些人不善的眼神她一下就感觉到了,“可是他们都不喜欢我们,我们搬去回来之前住的那里好不好,如果娘喜欢也可以经常回来。”

梅子听着大女儿的话有些哽咽,她是个要强的人,否则也不会选择回来,和铁树这些年在外面虽然日子清苦了一些,后来辗转到了南方适应了那的日子,自己有一手秀活,铁树又踏实肯干,到南儿出生的时候,日子比一开始要好了一些,虽然铁树不说,但是梅子也感觉地到他有想要回来看看的,至于以后的日子,“那就等你爹回来了,咱们商量一下,好不好?”

南儿点点头,窝在梅子怀里不肯出来,宝儿在家忙了两天,终于得空在成亲前一日来沈老爹家看梅子。

没有红灯笼也没有什么喜庆,还真只是简单的过场,因为铁树带着梅子私奔的事让两家都觉得没脸要操办什么,将俩人的亲事定下来,给俩孩子上了户口就算是完了。

宝儿看着越发恬静的梅子不禁问道,“姑姑,难道你不觉得委屈。”梅子拍着睡着了的孩子,笑着摸摸她的脸,“不委屈,只要你铁树哥真的对咱们好,热闹不热闹的,其实不重要。”

梅子给宝儿讲了这几年在外的生活,说到以后,梅子顿了顿,慈爱地看着两个孩子,“以后,咱们就去县城住着,先租一个屋子,铁树做些小生意,他家里的地也都让两个哥哥给分了,想想也就算了,他们也没想着我们会回来的。”

“是不是住在县城,就会好一些呢。”宝儿喃喃地说了一句,抬头笑了笑,“那也方便,到时候我也可以经常去县城看你们。”

初七这日,一早铁树就来了沈老爹家接走了梅子,没有摆酒,俩人只是跪拜了沈老爹和孙氏,就将人接了回去,算是在里正那里登了记,宝儿心里为梅子叫屈,就算是如此,为什么做娘的心都能硬到这么份上。

魏家俩媳妇巴不得他们走,住在家里房子也瓜分了,田也瓜分了,难道还有吐出来的道理不成,铁树也说的明白,既然屋子田地都留给了他们,那这俩老人铁树也只逢年过节的过来看看,至于养老的问题,就交给了两个哥哥了。

在魏家住了半个月,铁树就带着梅子去了县城,宝儿其实还是佩服他们的,在外这么些年,他们有勇气出去了,也有勇气回来了,村人说什么不管,他魏铁树没有抛弃梅子,如今堂堂正正回来了,成了亲,还有了孩子。

这是典型的先上车后补票,沈老爹无法,孙氏同样没办法,若是将梅子留在家里,这带着两个托油瓶的又有私奔前科的哪家敢要。

梅子的回来没给孙氏造成多大的影响,沈老爹尽管高兴着,可这闺女留不了几天就得跟着铁树走了,去县城之前,梅子又回了一趟家,偷偷给沈老爹塞了一些钱,向着宝儿道了别,带着孩子就和铁树一起去县城了,而孙氏却忙着再给荣柱物色一个小妾。

冬去春来,一年一试的童试到了,小栓也参加了这次童试,提前两天就去了县城,住在禄生那里,比起当时禄生参加的,宝儿对小栓更怀抱些期望,希望这个孩子可以飞出这团团包围的大山。

出成绩这天,宝儿带着翠儿和禄德一起进了一趟县城,刚下牛车进了城门没多久,一个十七八岁模样的姑娘拦住了她们一行人的去路,阿楠带头,身后还跟着两个姑娘,“请问是沈家小姐吧,我们夫人有请,请你过去醉仙楼一趟。”

宝儿疑惑地看着她们,夫人,谁家的夫人?

“不好意思,我不认识你们家夫人,我们还有事,你请便。”宝儿拉着翠儿往她们身边走过,禄德刚好放了牛车过来。

“沈小姐,我们家夫人姓徐。”阿楠在她身后不急不缓地补充道,宝儿身形一顿,对着走过来的禄德说道,“大哥,你带翠儿先去书院那,我随后就来,若是晚了,就来醉仙楼找我,一起回家。”

“不如我陪你去罢,这都不知道是何人。”禄德看了一眼阿楠她们,颇不放心,宝儿摇摇头,“我一个人去就成了,是徐老爷家的夫人,兴许是为了林子的事。”

禄德应了带着翠儿去往书院,宝儿则回头看着她们,“走吧。”…

醉仙楼大概是县城最豪华的酒楼了,宝儿家每年收的苞米有一些也卖到这里,走进了酒楼上了楼梯到二楼的一间雅座,宝儿一走进去,里头站着一个人,坐着一个人,不消看两眼着装,那身着华服的想必就是徐夫人了。

“坐。”徐夫人从窗口收回了视线,淡淡地看了宝儿一眼,示意身后的丫鬟给她拉开了位子,“多谢。”宝儿同样淡淡地说了一句,不客气的坐了下来,等着她说话。

徐夫人从刚才宝儿走进酒楼就开始看了,若是撇开所有的成见,这姑娘,比那施家小姐,沉稳的太多,越是这沉稳,她就越不能让她进门,初始打算既然儿子喜欢,那就做妾的想法也没了,这样的人养在身边,实在是难以入睡。

徐夫人拿过阿楠手中的银票放在了桌子上,慢慢的推向了宝儿,宝儿看着那银票上写的二百两,原来自己的身家就值这个么。

“徐夫人,我不记得和您有什么生意来往。”

“离开我儿子,这是补偿你的。”徐夫人也懒得绕什么弯子,直截了当地说明了来意,“这是两百两的银票,你若是觉得不够,阿楠,再拿一百两给她。”

“等等。”宝儿阻止徐夫人的动作,脸上的笑容越加的放大,“徐夫人,我不明白离开你儿子是什么意思,他并不在我身边,更何来的补偿之说,您这样的意思,好像我和您儿子有什么不光彩的事情,您要拿银子来堵我的嘴呢。”

“姑娘,聪明人应该拿着这银票离开,而不是在这和我绕弯,你应该清楚你们不配,就以你家的条件,要进我们家的门做妾都还是个难事。”

“徐夫人你放心,我沈宝儿绝对不会想进你们家的门做妾的,其实夫人没必要如此,若是徐老爷和您都不同意,我一个小农家出来的,也起不了什么风浪。”宝儿并不惧怕眼前这个眼神凌厉的女人,她不是十几岁的孩子,见到了大户人家就会胆怯的什么都没了想法。

这种狗血肥皂的桥段也是古今通用的,大户人家的夫人要求贫家女离开自己的富贵儿子,高姿态的甩下银票算是很给面子了,这在现代,就又是珠光宝气的太太要求普通人家的女孩子离开自己的儿子。

徐夫人没想到她这么不识趣,看都没看眼前的银票一下,仿佛是在讽刺她,这是不得丈夫和儿子的支持吧,需要用这种方式来打发自己,若是徐老爷不同意,更或者说,若是徐庚寅不想娶,她就算有十八般武艺也施展不出来。

“银子不够可以再加,我还可以给你们家在县城开两间铺子,沈小姐,做人是要知足的,以你的条件,足以嫁得一户不错的人家,沈小姐你可得考虑清楚。”徐夫人又让阿楠拿了一张银票出来压在了桌子上。

“徐夫人,我想我已经说的够明白了,我出生在这个村子里,很抱歉我想不出您所说的离开是什么意思,还有,这些银票您可收好了,这儿风大,吹走

了别说我没提醒您,我还有事,就不多留了。”

宝儿拿起一个茶盏压在了那银票上,起身要出去,徐夫人刚要说话,雅座附近的楼梯就传来蹬蹬地脚步声,宝儿刚拉开雅座的门,一个身影就朝着自己扑了过来,小栓一把抱住了宝儿高兴地喊了一声,“大姐,我过了,我过了!”…

作者有话要说:马上一百章节了,凉子惆怅了~~~呜呜呜

小康奋斗史最新章节

宝儿悴不及防地被小栓扑了一下,好不容易扶住了门框,看着兴奋地红了脸的弟弟,笑道,“冒冒失失的,一点都没有读书人的样子。”

“大姐,你说过若是我中了就做夹肉馍馍给我吃的。”小栓头一个想到的就是出发前宝儿答应他的,若是中了童生,就做好吃的给他,无奈地揉了揉他的头发,“就知道吃,你干脆做厨子去好了。”

“我才刚说完他就急着来找你了,赶都赶不上。”禄生和禄德随后跟了上来,宝儿见大家都在,心念一动,边问跟上来的小二,“这还有安静些的包厢没。”

徐夫人的脸色终于变了,她看到禄生身上穿的书院专发的衣服,再看看宝儿那神采飞扬的样子,有些下不了台,阿楠见夫人的脸色特别的不高兴,轻轻地拉上了雅座的门,宝儿听着背后传来的那一声轻响,拉着小栓他们跟着小二去了包厢里。

而雅座里,徐夫人恨不得撕了那几张银票,转头问身后的丫鬟,“我让你看着少爷,少爷人呢!”

“夫人,少爷今天在家看书,没有出来。” 身后的丫鬟赶紧回答道。

“阿楠,去结账,我要去施府走一趟。”...

醉仙楼的菜贵的厉害,两份菜单传递了个来回,都吓的不敢点菜了,就算是一顿普通的家常,就要一两银子起跳,一顿吃上一两银子这是从来没有过的,路边的大饼都才三文钱一个,菜单推到了宝儿这边,一旁的店小二已经等的有些不耐烦了。

宝儿在几个菜上钩了钩递给了店小二,“你们不是有最好喝的桂花酿么,来一小瓮。”

“好嘞,客官您们稍等,我先给您们去抬一壶热茶来。”店小二很快地端了一壶热茶过来,宝儿捏了捏小栓的鼻子,“这里吃一顿补大姐做的可好?”

小栓嘟着嘴有些不乐意,自己这两年的私房小钱也才一两银子呢,“那不行,大姐做的不一样。”

当时庆祝小栓中了童生,也成了一个小秀才,宝儿将拿上来的桂花酿开了封,顿时香气在屋子里飘散了开来,宝儿闻了一下赞叹道,“不愧是陈年佳酿,大哥你也稍微喝一些罢,不醉就成。”

所谓酒驾使不得,宝儿还是给禄德倒了一些,醉仙楼的菜上的很快,宝儿点了几个家常的,其中也有萝卜玉米炖排骨,因为价格翻了一翻,这用的玉米都是选颗粒最饱满的,小栓砸吧喝着汤还是觉得没有宝儿做的好喝。

吃过了午饭,宝儿将没喝完的酒打包了起来,又点了个醉仙楼的拿手甜点带回去,打包给照顾孩子没过来的大嫂吃。

夕阳西下,那伴随着车轱辘的声音,一家人坐在牛板车上,高高兴兴地回去了...

小栓中了童试之后,沈大家就出了两个秀才了,沈老爹特别地高兴,给小栓封了个大红包,在家呆了几日,小栓就要去县城的书院上学了,有禄生在,宝儿也比较放心,就让禄德送过去,自己则没跟着过去。

童试过后就是到了农忙的时候,宝儿又要顾着林子,将咱家的鸡蛋送去了王二婶家,准备孵小鸡,禄明家的鸡舍也搭起来了,宝儿打算在他家养了三十来只,其余的还是养在自家的林子里面。

宝儿印象中好似许久不曾过来王二叔家,恍惚间觉得王二叔家大了许多,后面起了一排的屋子,又好像是刷新过了一遍,宝儿将鸡蛋小心的放在桌子上,王二婶这会正收拾好了后面的房间,拍着身上的灰尘到了前屋。

“王二婶,今年再孵多一些,我二叔家也要养一些,所以我早点拿过来,怕这边来不及。”

“来得及,你先坐着,这天也热了,我正打算着把后面的屋子再收拾收拾,小山的日子就定在了十月,他奶奶过几月估计又要过来了。”王二婶如今三个孩子,小山定亲的事着实花了不少银子,也不知道肖氏是不是故意的,非要高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