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你关心我,别哭了,过些日子,看看情况,我们就回去。”荣柱抱着梦溪安慰着,一年多过去,应该是松了一些吧,是该回去找找张义了...

回到了县城,徐庚寅就匆匆去了徐老爷的书房,和徐老爷说起了宝儿四叔的事情,不是他怀疑,而是四叔的行为让人觉得可疑,县城姓张的人很多,和荣柱是同窗的又是姓张的就那么几个,徐老爷的私账中就有这么一个姓张的,徐庚寅不得不担心。

“爹,我怀疑宝儿四叔这些年来赚的这些钱,就是和这家伙有关,隔三差五的出去一趟就是去运盐了,去年风声紧的时候他就回了墨家村一呆就是一年,我估摸着他也呆不住了,应该要回来了。”徐家该销毁的已经销毁了,连同那些铺子相关的账都重新整理了一遍,徐老爷听完了他的话,陷入了沉思,半响,从书架的一个暗格中抽出一本本子。

徐庚寅翻开来一看,全是这几年来徐家铺子进进出出的私盐明细,为了相互有所牵连,每一批运过来的私盐谁收的货谁送的货都有登记,徐庚寅一页一页翻下去,终于在后面看到了一个姓张的名字,张义。

作者有话要说:撞墙,不擅长写这种,呜呜

132小康奋斗史最新章节

“爹,那咱们铺子里收货的人是不是也有在他们那里登记的?”徐庚寅翻着那本子越发的不安,凭空让一个人消失是不可能的,若是他们县城铺子里收货的也有登记一查就查出来了,“他们没回过来都是直接拿钱走人的,怎么会登记我们的人。”

徐老爷这些年来涉及的私盐虽然不多,但是足够治罪的,谁也摸不准知州大人是不是雷声大雨点小,宁愿将来不再涉及这个,徐庚寅仔细看过了这本子,“爹,以防万一,将以前收货的伙计送回去先,不管先抓了谁,咱们都得撇清楚。”

私盐这种事都是牵连甚广的,苏济林不过是知州一名,若是受朝廷旨意,肯定不是这般小打小闹的出场,若是只为了功绩,州中不乏朝廷官员所在的手下党羽,他既要政绩又不能得罪全了这些人,那么就只能拿普通的商贾开刀,徐家就是普通中的一员,若是抓干净了所有的商贾也是不现实的,徐庚寅要做的,就是在他们家被牵连出来前,先洗刷干净了。

“那你大伯二伯那边。”徐老爷通知了管家下去办事,徐家老大老二所在的就是苏济林府衙的州,徐庚寅点燃了火盆子,将那册子撕开了一页一页扔下去烧了,“爹,你若是现在跑去通知大伯他们,他们怎么可能会信,就算是先有了风声,咱们这么前往,岂不是自投罗网。”

徐老爷看着自己儿子沉稳分析的样子,总算是欣慰了不少,两父子一块出主意,没有过不去的坎,徐老爷开了窗子,屋里烧的一阵的烟灰气,“今年过后知州大人三年任期就满了。”

三年啊,徐庚寅将所有的册子都撕碎烧干净了之后,在火盆子里倒了一杯茶水下去,看着那逐渐降温下去的灰烬最后燃出一丝烟雾后,起身拍了拍粘在裤子上的灰尘,“爹,我回屋了。”...

就在徐家准备这事的时候,苏济林当初说的三件大事最后一件终于正式开始启动了,年关一出知州府就派出了大量人手守在各个城门口,盘查进出的货物,又在盐府那拿了各商户购买的盐数派人在各个铺子里盘查,光是府衙所在的州一天就盘查出了不少的铺子入账和出账不相符合。

很多商户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早前有得到消息的都在那惴惴不安,生怕自己毁的不够干净,知州府的院子里堆满了搜查来的私盐,曝晒在了阳光之下,城门口的护卫守的不光是即将进城的货物,还是意图离开的人。

早两天回到县城的沈四叔更是回不得墨家村了,城门口一日三班都有轮岗的人,家里的那批货物还没待脱手,压在了粮仓中,徐家的铺子被查了又查,连着施老爷家,府里都被搜查过一番,施家的一间铺子还有些没来得及销毁,被抓了个当场。

整个县城都乱了,宝儿只听说外面不时有县衙里的人经过盘查,经过一整年的暗查,苏济林手中早就有了厚厚的一本名册,不论是施府也好,徐家也好,都在里面,三年政绩并不是要将这正本的名册都打翻了,可是少不得里面的一部分人要遭殃。

施府已然遭殃,惩罚却还未定下。

宝儿站在屋檐下,不知怎么地,下午开始天空竟飘起了雨,徐家大门紧闭,像是在避祸一般,真是一场大动静,而她从未感受过那官兵四处抓人的清形。

苏济林不慌不忙一个一个县亲自走过,到了宝儿这边的县城,已经盘查的差不多了,运气不好的被抓了,运气好的,还躲在那里。

躲着的未必能够躲很久,不是他不知道,而是在想,挑谁出来的好。

三月的一个清晨,宝儿醒的格外的早,不知怎么有些心神不宁,披着外套开窗看了一下,天还在下着雨,清明将至,天已经灰蒙蒙地开起了预兆,徐庚寅一早就出去了,这些天都是早出晚归,宝儿知道帮不上什么忙,只能经常下厨,在他晚归的时候给他做上热乎乎的菜。

小香听到动静,端了热水进来,见到宝儿就这么披着外套站着,赶紧从柜子里拿了一件厚实的衣服出来要宝儿穿上。

“姑爷早上出去的时候,吩咐我多烧些热水,说您起来的时候要洗澡。”小香这一说宝儿才缓过神来,微不可见地红了脸,“那你去打水吧。”

回到了床铺,宝儿想起昨晚徐庚寅说的话,隐隐驱散着心中的不安,小香很快倒好了水,宝儿泡澡过后,刚烘干了头发,徐若琳就急匆匆地冲了出来,见到宝儿坐在梳妆台前刚梳好了头发,拉起她就要往外面跑,“嫂子,不好了,有官兵前来带走了大哥和爹。”

宝儿手中的梳子砰一声落在了梳妆盒子上,从架子上取了外套穿上之后,跟着徐若琳急匆匆地往徐家大门跑去。

徐夫人被阿楠扶着已经快要晕过去了,徐家门口站着不少衙役,徐老爷和徐庚寅站在他们中间,远远地宝儿看到那熟悉的身影,加快了脚步到了大门口,“怎么回事!”

“一大早县衙里的人就过来了,说是怀疑老爷和少爷参与了私盐贩卖的 事情,要抓过去审问呢。”管家徐叔见到宝儿来了,总算是觉得有了一点主心骨,徐夫人已经晕乎乎地说不上话。

“徐叔你别着急,直说是怀疑,说明即使有了证据这证据也不至于治爹和相公的罪,你好好想想,还有没有漏下什么没弄干净的,赶紧去处理了!”徐老爷和徐庚寅被带走已经是事实了,宝儿不指望连哭带喊的人家就可以放一马,如果只是怀疑,那就是证据不全,只要是证据不全,就还有回转的余地。

县衙还留了两个人守在外面,以防她们有人离开,宝儿让阿楠扶徐夫人回去,自己则跟着徐叔去了徐家后院的杂房,“少夫人,昨天清点了铺子盐数的时候,从一个伙计的床铺下还捞出一大包的盐,少爷昨天带回来今天早上本想去找个隐秘的地方扔了,刚出门就遇到了县衙的人。”

“那盐呢?”后院杂房这边鲜少有人过来,放着一些旧坛子,徐叔从其中一个旧坛子里捞出一袋子的私盐,宝儿略微松了一口气,只是这么一袋子,自己府上也能够处理干净,不必带出去。

“徐叔,找个地方先埋起来,就埋到我的菜园子里,用袋子扎紧了别泄出了味道,埋的深一些,埋好了之后记得把菜再种回去。”宝儿和徐叔一起将那袋子的盐分成几小袋子装好之后,又用油脂包裹住了再装袋子埋到了宝儿厨房前的那小菜园子里,这正是发芽的时候,园子里的一些番茄苗正冒着尖芽,宝儿细细地将挖过的地方填平匀了土之后,洗了手换了身衣服,准备出去找二哥。

出了徐府的门口,宝儿刚走几步,其中一个衙役就跟了上来,只要不是不让她出去就好,宝儿加快了去书院的脚步,还好禄生还没回墨家村,那个衙役一直跟到了禄生屋子前才停了下来,看着宝儿进了他的屋子,守在那附近。

过了半个时辰,禄生就带着宝儿出了书院,去往县衙,宝儿知道的不多,在事情没有更坏之前,她必须先见爹和相公一面,县衙门口如今热闹的很,许多像宝儿这样,前来探视的亲人,可没有手令都是不允许进去的。

禄生和门口的衙役说了一些,衙役这才进去通报了一声,过了一会,禄生带着宝儿进了衙门到了牢房,县城的牢房围墙都建的很高,窗户开在了几乎屋顶的位置,阳光甚少,里面灰暗一片,空气不流畅的情况下还带着一股怪味。

宝儿忍着那不时涌上来的恶心劲,跟着禄生走了进去,窄窄地道路两旁都是用铁棍子拦起来的,如今里面却呆了不人,昏暗中宝儿看着他们价值不菲的穿着,大抵都是今天这样抓进来的人,有部分被关了不止一两天了,精神状态都不好。

走在前面的衙役终于停了下来,禄生往他手中塞了一些银子,那衙役将锁一开,“半个时辰之后就出来。”说完,走向了门口。

里面的徐庚寅听到了这动静,抬起头,看到宝儿走了进来,徐老爷坐在那堆起的石床上,上面只铺了薄薄的一层被褥,见到她们进来,忙问,“家里还好么?”

宝儿点点头,“家里一切都好,爹,你们什么时候可以出去。”这牢房里空气流通差,夜间温度肯定也很低,多关上几日,再好的身子也会熬出病来的,徐庚寅扶住宝儿,昏暗中看着她一脸的焦急,摸摸她的脸,“别担心,我们又没犯事,只要查清楚了,就会放我们出去的。”

徐庚寅搂着宝儿靠在她的耳侧轻轻说着,宝儿哽咽着只能不住的点头,生怕时间不够听不完全,徐庚寅心疼地擦着她眼角的泪水,“对不起啊娘子,害你担心了。”

宝儿伸手从怀里掏出一个包平的包裹塞到徐庚寅的衣兜里,“这是刚才帮你和爹做的饼,牢房伙食不好,他们肯定也要逼着你们说出点什么,也不知道这要关几日,你可得好好顾着些身子,别等出来的时候瘦的我都不认识了。”

徐庚寅握着宝儿的手笑着点头,“好久没有吃你做的饼了,是苞米味的么?”

宝儿锤了下他的胸口,明知他是说着哄自己让她心里好受些,可眼泪还是一直往下掉,徐庚寅低头给她擦着眼泪,“你别说我,别把自己饿瘦了,我和爹都会没事的。”只要他们熬到了最后,就一定会没事的,苏济林不可能把整个县城的有关人全部都处罚了。

禄生在一旁守着,徐老爷又叮嘱了宝儿几句之后,脸上依旧是笑盈盈地看着她,“回去多照顾一些你娘,这个家暂时就交给你了,你也别累着,快出去吧。”

宝儿将徐庚寅给的东西塞进怀里,作势从怀里拿出一块帕子擦着眼泪,呜呜咽咽地看着衙役前来关门,走了出去。

“苏大人。”宝儿低着头忽然听到身旁地二哥喊了一声,抬起头看到不远处的苏济林,宝儿还拿着帕子掩着眼角,脸上带着一抹悲伤。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觉得看着别扭不- -这类似场景,果然不擅长

徐庚寅翻开来一看,全是这几年来徐家铺子进进出出的私盐明细,为了相互有所牵连,每一批运过来的私盐谁收的货谁送的货都有登记,徐庚寅一页一页翻下去,终于在后面看到了一个姓张的名字,张义。

作者有话要说:撞墙,不擅长写这种,呜呜

133小康奋斗史最新章节

“苏大人。”宝儿低着头忽然听到身旁地二哥喊了一声,抬起头看到不远处的苏济林,宝儿拿着帕子掩着眼角,脸上还带着一抹悲伤。

“你们是来探视的?”苏济林看到宝儿那微红的眼眶,莫名的刺眼,转头问一旁的禄生。

“是啊,苏大人,不知道他们何时可以放出来,毕竟,这牢里的环境不适,徐老爷年纪大了,身子受不住。”

“等审问完毕,他们是去是留就有定夺了。”

“还请苏大人尽快处理此事,徐家是正经商户人家,家父身子却也受不住。”宝儿不卑不吭地看着他,苏济林笑了,“这天底下也没有几家商户能说自己是正经做生意的,徐少夫人。”

宝儿将秀帕捏在手中,看了一眼禄生,“二哥,你先出去等我可以么,我想和苏大人单独说会话。”

“那我就在门口等着你。”禄生先行往县衙门口走去,宝儿压着心中作鼓敲响,牵出一抹笑看着苏济林,“三年期满,此番政绩,苏大哥回去一定能够有一番作为。”

一年不见,她已是少妇,自从书院那次见面到现在,宝儿的身上更添了一份妩媚,苏济林眼底微沉,人心就是如此,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是想要。

“宝儿是在取笑我么,就算是一番作为,也不一定能够打动有些人的心。”苏济林低头看着她,不远不近地距离看瞧得见她颤抖的睫毛。

“苏大哥志向远不在此。”宝儿笑着摇头,向后退了两步。

“沈宝儿,我问你,你后悔过没有。”苏济林不再逼近,站在她的对侧挺拔着身子,轻声问道。

“苏大哥,我不曾后悔。”宝儿仰头看了一眼那牢房的方向,她沈宝儿这一生志向并不远大,也受不得将来三妻四妾的可能性,她的男人,就应该只属于她一个人,要么她一生落在农村之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要么嫁给徐庚寅这样稀少地只会娶一个妻子的男人,她的运气不错,即使如今徐庚寅在那牢房之中,她依旧觉得运气不错。

“你可知道,他们这一进去,有可能就再也出不来了。”苏济林只觉得她的笑容刺眼,刺眼地告诉他,成功并不代表什么,因为一开始他就输了,在宝儿面前,他一直都是输的,输了心的人,怎么能够赢呢。

“苏大哥,你也说了,是有可能,那些人有些可能是真有罪,有些却是冤枉的,相公和爹都是无罪的,所以他们一定能够出来,苏大哥你是个秉公处理的好官,断然不会冤枉了他们的不是么。”

“你何以断定他们是无罪。”

“无需断定,本就无罪。”宝儿必须坚定告诉自己,相公和公公都是无罪的,苏济林既然没有当下开审,是因为还没有抓到想要抓的人,拿商户开刀,不如拿商户的银子来的好,而真正要抓的,确是那些贩运私盐的人。

“好一个无需断定,宝儿,你就这般对他们有信心。”苏济林笑地大声,眼中带着一抹怪异看着她。

宝儿不语,徐庚寅是她的家人,是她这辈子要去依赖的人,她必须对他有信心,可看着苏济林这样的笑,宝儿话却说不出口,徐家本就有这购买的罪行,苏济林定是掌握了一定的证据才会上门抓人,她口口声声的无罪,不过是毁灭了证据之后的话,真要追究,难道徐府逃的过去?

“大人,人抓到了!”苏济林看着宝儿有些黯然下去的眼神,还想说什么,两个衙役跑了过来和他禀报了事情。

苏济林看了一眼宝儿,欲言又止,最后匆匆跟着两个衙役离开了。

宝儿整个人虚脱了一般扶着一旁的树深呼吸了好几次,心里才平复了一些,刚才她胆怯了,在苏济林那样怪异地眼神之下,宝儿再也说不出口那句无罪,他好像是洞悉了她的想法,看着他们在那边做戏,而他只要举牌说谁有罪有可以了。

苏济林的手中有商户的名单,但是盐贩子的名单却很少,从沿海到这边的州一路过来不知道要经由几批的人,他只能从商户口中审问到某些盐贩的消息,再去盘查,而徐家父子口中就是没有一个盐贩的消息,矢口否认了和盐贩有所交易。

但是有不少准备不充分的商户却架不住审问,徐家把余留地私盐和账本都销毁了,而那些没来及销毁的,把柄在手不得不招。

宝儿回到了徐府徐夫人已经醒过来了,拉着宝儿问了一些牢房里的情况后被宝儿劝着吃了一些东西,让徐若琳陪着,宝儿则去了书房那里,从怀里掏出徐庚寅塞给她的纸卷,在书架第三层角落里找到了一个小盒子。

打开来一看,里面竟是一叠的银票,整整齐齐崭新地好像是刚刚从钱庄里兑换来的,纸卷上只标明了盒子的位置,而盒子里确实只有这样一叠的银票,连张书信都没有。

“真是狠心的人啊。”宝儿拭着眼角的泪水,真以为自己回不来的时候,所以才做了这样的准备,什么话都没留一句。

等待是个漫长的过程,已经是第三天了,县衙还没有开审,这三天里一共就抓住了两名盐贩,苏济林对这个结果十分的不满意,亲自去了牢房提审了一部分的商户。

县衙不再对外探视,三天过去,这开春的日子,牢房里肯定是不好呆的,宝儿在书院和徐家两头跑着,街上不时有衙役经过。

县城一个不起眼的小院落里,张义正偷偷地翻墙而入,在乡下躲了有一阵子,县城越来越紧张,他正准备带着妻小干脆离开了这县城南下,可当时去乡下的时候也没料想要呆那么久,身上带的盘缠不多,若是要南下,必定要将银两都带上。

傍晚天色昏暗,大半年不住人的院落里早已经堆积起了落叶,张义轻手轻脚地踩着那些枯叶往屋子里走去,不时地看向屋外的墙沿,从怀里掏出一把钥匙,张义打开了门,吱呀一声,一股子久不住人的霉味跑了出来。

屋子里昏暗一片,张义迅速地关上了房门,就着暗光摸索到了床沿,四处敲打了一番,在炕床下策一块板砖前停了下来,拉开了盖在炕床上的被褥和席子,张义顺数而下从身后抽出一根铁棒,撬开了其中一块板砖。

刚要伸手进去,院落外忽然传来一阵开门的动静声,张义迅速地拉下被褥往柜子后一躲,四周静悄悄着,只有那慢慢地一阵脚步声。

沈荣柱看着那打开了地门锁,皱起了眉头,前两天来看,这还是上锁的,这些天他不止一次过来看看张义是否回来了,难道是失窃了?

沈荣柱推开了房门,柜子后的张义握紧着手中的铁棍,神色紧张,准备等人进来随时来一下。

大开的房门后光线一下子亮了许多,屋子里摆设都没有动,不像是失窃的样子,荣柱喊了一声,“张兄,是你回来了?”

屋子里没有声音回答他,沈荣柱看到炕床上被褥一角被翻起来,慢慢地走了过去,直接掀开了那被褥,砖块因为放的不及时还凸出在那里,沈荣柱面朝着屋子内,“张兄,既然回来了,又为何不出现?”

柜子后一阵响动,张义从后面走了出来,铁棍早已被放到了身后,他警惕地看了一眼沈荣柱,走到门口将房门关上,“你来的时候没人跟踪你吧。”

荣柱摇头,张义走到炕床边上,也不再说什么,快速地拿开了砖块伸手在里面掏了一阵,掏出一个包裹,打开来是一叠积了灰尘的银票和银子,张义看了一眼沈荣柱,从中分出一部分扔给他,“就当没见过我,各走各的。”

“你要走?”沈荣柱将银子很快都收进了怀里,“根本出不去,城门口守的很紧。”早知道这么快开始盘查,沈荣柱就不会回来县城。

“不走难道呆在这,老三已经被抓了,迟早是要把我们供出来的,县城这么小你能躲到什么时候去!”有钱赚的时候是兄弟,逃命的时候就什么都不是了,张义也不想为了这些钱和沈荣柱再拼个你死我活伤自己元气。

“你们去哪?”荣柱见张义飞快地将一些贵重细软都收拾了起来,终于开始着急了,县衙只抓了那些商户的时候他还庆幸了几分,毕竟他们在暗,可县城的盘查越来越严,出不了城就意味着只能呆在县城里,三两天两个人落网了,荣柱是跟着张义的,若是张义被抓,自己肯定也逃脱不了关系。

“南下,你也赶紧回去收拾收拾找个机会走吧。”张义将东西往背上一背,打开房门左右看了一下,确定外面没有人了,往后院那一走,决定攀墙出去,此时天色已暗。

沈荣柱刚要跟着出去,后院那里就传来一阵兵器声,沈荣柱吓地要往屋子里躲,四处一看根本没有容身之处,来不及再多想,他直接冲向刚才进来的大门那里,快速地拉开了门,趁着后院的人还没搜到这的时候,离开了张家。

荣柱不要命地在小巷子里跑着,终于看到了自己家的屋子,拉开门将大门上了插闩之后又杵上了一根棍子,靠在墙沿大口地喘起了气,双脚颤颤巍巍地站不住,豆大的汗水铺满了额前,荣柱捂着怀里的银子,一颗心狂跳不止。

他仿佛看到张义被逮的那一瞬间,刀剑从眼前闪过,鲜血飞溅的样子。

134小康奋斗史最新章节

梦溪听到了动静声从屋子里赶了出来,见到他蹲在了大门口垂着头,跑了过来着急地问,“怎么了?”

“嘘...”沈荣柱蓦地抬起头,脸上还带着几分恐惧,“别说话!”

梦溪点点头,跟着他一起慢慢蹲下了身子,地上有着从荣柱怀里掉出来的银子,荣柱捡起来塞到了她手中,“去收拾东西,我们要离开这。”

“离开这,去哪里?”梦溪手中拿着那汗涔涔地银子,“我们在县城不是好好的么。”

“不管去哪里,我们要离开县城。”荣柱拉起她往屋子里走去,“越快越好。”

梦溪看着荣柱从怀里掏出银票,又从柜子里收拾东西,心里跟着乱了起来,离开?那要去哪里,连目的都不知道,又要过上那种颠沛流离的生活么,永远不知道明天会在哪一个地方落脚。

她不愿意。

“相公,告诉我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一定要走,我们在县城住的好好的。”梦溪拉住荣柱的手不让他继续收拾东西,她不能离开这,她再也不要过那种不知未来的日子了。

“你没看到这些天官兵在四处抓人么,张义已经被抓了,很快就会来找我了,再不走就来不及了。”荣柱推开她的手加快了收拾的速度,银票可以去了别的钱庄再兑换,身上只要带着一些盘缠就够了,趁着晚上进出的人少,应该乔装打扮一下赶紧离开才行。

梦溪愣在了那里,“这些天抓的可都是那些走私的贩子,难道...”梦溪捂着嘴没有继续说下去,张义她也认识,就是张义带着荣柱去的宜春院才得以让她认识,可他们做什么的她却不知,梦溪慌张地拉着荣柱,“相公,这,这可是死罪啊。”

梦溪是罪臣牵连下来的家属,犯的多项罪证之中,就有走私的罪行,她亲眼看着那族伯被砍头在邢台上,那一幕她这辈子都不会忘记,眼前这位能和自己吟诗作对的相公,竟然也其中的一员,这让梦溪大受打击。

她前半辈子被族伯牵连,后半辈子难道要挂上个死刑犯之妻的罪名么,逃?当初她们是怎么逃的,还不是都给抓了回来,如今县城守卫森严,真有这么好逃的么。

“我没有罪,那么重的盐税百姓都负担不起,沿海能够自己晒盐的为何不自己晒,我只是将那些盐帮着运进来卖掉,铺子里低价卖出去的,难道这也算是我有罪!”沈荣柱急红了眼,一面是性命攸关,一面还要和梦溪解释着。

屡次考不中,沈荣柱以为上天是抛弃他的,朝廷对他不公,这几年私盐运送下来,各地他也见过各种嘴脸的官员,草包一样的只会写自己名字的人也能做官,为什么他辛辛苦苦读书这么多年,连着那举人的门槛都过不去,这算什么,还不是钱说了算,有钱就能买权,那些草包不就是靠着钱买官耀武扬威的么。

“相公,我们出不去的,县城如今守卫这般,我们根本逃不出去!”

“那也不能呆在这,很快他们就会找到这里了,快走!”沈荣柱将东西都一打包,拉着梦溪从后院小门绕了出去...

沈荣柱在张家听到的那声兵器声,确实是张义被捕出现的打斗声,苏济林早前抓的那两个人审问出来张义的消息,再加上商户那里取得的口供,张义和各家商户之间的交易次数,确定了他家的住址之后,苏济林已经在这守株待兔有两天了。

如果按照他们所说当时是匆匆离开,肯定来不及带走所有的钱财,乡下不是久留之地,要离开必定要回来带走钱财,张义要在官兵还没有搜查他们家之前将钱财带走,苏济林故意没有动,等着他自投罗网,沈荣柱是运气好,前门没有守卫,让他溜的及时,张义被制服的时候还伤到了手,待会衙门的时候因为失血过多面色苍白。

苏济林也不急着审问,带下去包扎了一下伤口直接扔在了牢房里,先晾两天去去脾气。

徐庚寅听到外面的响动声,慢慢地抬起头看着几个衙役拖着一个犯人从他们牢房前经过,只听见开门关门的声音,衙役的呵斥声中,徐庚寅听到了张义这两个字,和徐老爷对视了一眼之后,不做声地看着衙役离开。

“爹,张义也被抓了。”等到那声音消失了,徐庚寅轻轻地对着旁边的徐老爷说道,徐老爷叹了一口气,“三天前那个被带进来的时候就料到了会牵出人来的,只是不知道宝儿那四叔运气有没有那么好了。”

盐贩子之间都是有联系了,运货不是一人前往,前几天被抓的两个招供出了不少人,张义是最先被抓进来的,有些先得到风声的,早就离开了县城,有些则躲在深山老林里不敢出来。

他们也无暇顾及别人,和张义做货物交易的人早就被徐老爷遣送回了老家,只要坚持的下去,等苏济林觉得人抓够了,这场风波也应该是要过去的。

只是这牢狱之灾并不是每个人都受得起的,对面那过去和徐老爷很是相熟的铺子掌柜,因为年岁大了,三天也够他受的,如今已经是高烧不退奄奄一息地躺在那。

徐老爷心中五味杂乱,“儿子啊,若是非要定罪,爹已经活了半辈子了,也够了,你还年轻,记得照顾好你娘和你妹妹,和宝儿好好过日子。”

“爹,我们一定能出去的,你别乱想了,现在我们只要照顾好身子。”徐庚寅阻止徐老爷再继续说下去,真遇上了这种事,他会放着自己爹一个人担着自己出去么,他早就做好了准备,那些银票,凭借宝儿的能力,以后也不成问题的,只是他对不起她了,要让她年纪轻轻就守寡,还担上了这样的罪身。

两父子心里各有所想,而沈荣柱那边已经离开了家,逃到了城北的一间破庙里,沈荣柱将带来的衣服铺开来让梦溪坐着,握着她的手抱歉地说道,“要让你陪着我受苦了,这还有些吃地,等到了晚上,我们就离开,到时候不论你想去那个地方我都陪你去,咱们可以去南方的小城镇落脚,你说好不好?”

梦溪手中是荣柱刚才买的白面馒头,她低头咬了一口不语,此时已经是天黑了,等深夜的时候他们再出去,不是更加引人怀疑么,有谁大半夜的会出城去。

“相公,不如我们明日再走吧,大半夜的从城门口出去太招摇了。”梦溪只吃了小半个就吃不下了,拉着沈荣柱不肯让他走,“明天一早,我们乔装打扮一下离开,如今这大半夜的,我们出不去的。”

从常理上来说,半夜出城这种事是行不通的,人越少注意力就越集中,大半夜出城,又不是玩隐形战术,两个人能就这么离开才怪。

荣柱确是担心走的越晚情况越多,现在这状况看来,希望张义能够支撑的久一点,能让他们在离开县城之后才招供...

第二天,沈荣柱还是没能如愿出城,不知怎么回事,城门口竟然直接封锁了,本来是可以进出的,只要盘查一下,可如今竟然直接关了城门,沈荣柱带着梦溪在巷子口看着那紧闭的城门,颓然地回到了那破庙里。

“怎么突然连门都关起来了,这要怎么出去呢。”沈荣柱在草堆上走来走去,县城一面环山三面是城墙建筑,还能有什么法子出去呢。

“相公,要不我们不走了,装扮一下,找个僻静点的地方躲一阵子?”梦溪心中还是不想离开,只要在县城中找个地方躲起来,熬过了这些时候不就没事了么。

“不行,躲哪里去,到时候全县搜查起来,我们能躲哪里去,我出去看看,你在这呆着别到处乱走,我很快回来!”沈荣柱将那装着银票的袋子背到了自己肩上,拉开那挡风的帘子,出了破庙到了街上。

城门关了四周的村子都进不了人,荣柱佯装在摊子上买东西,听着四周几个摊主的聊天声。

“诶呀这城门关着做什么,生意都没了,这到底得关几天啊,我这全家老小还得吃饭呢,这买货的都出不去!”其中一个摊主看着这惨淡的生意唉声叹气了起来。

“是啊,我这大清早才过来的,这一下城门给关了,我要怎么出去回家啊,住在这县城一个晚上,我今天的生意就白做了啊。”

“这除了城门也不是没的出去的。”两个摊贩压低了声音说了起来,沈荣柱凑近了几分,佯装拿着摊子上的物件,低着头注意着他们的话。

隐约间只听见了林子,城西这几个字眼,之间那其中一个摊贩点点头,“你若是赶着回去这不是不可以,不过这路啊不好走,万一迷路在了这林子里,可邪门了,我跟你说啊。”说着两个人又低声咬起了耳朵。

“就这些。”沈荣柱见听不清了,拿着手上的东西要付钱,街上聊这关城门的事很多,荣柱走到另一个摊子上,状似打听地问那个摊主,“老伯,我这昨天才来这边跑货的,今天就要赶回去了,这城门就关了,还有什么法子能出去不?”

“能有什么法子,听说在抓什么犯人,等人抓到了就开了。”那老伯看了沈荣柱一眼,只顾着自己抽着烟杆子。

“可我媳妇快生了,我这还买了东西回去,家里人都等着我呢,人命关天的事,这进也进不来,愁死我了。”沈荣柱做出心急的样子,忽然压低了声音对着那摊主说,“我刚才在那边听到了有人说城西的林子能出去,老伯,是不是真的啊。”

“年轻人,你别胡说了,城西那林子荒废多少年了,进去就要迷路了,还出去呢,那上去就是大山了。”

“那可如何是好啊,那么大的林子里就没有住人么,好歹有个问路的。”

“住什么人,那里邪门的很,早前林子里死过人的,谁都不会去那里的,哪有人住啊,你啊就老实呆上两日,这人抓到了总能出去的。”摊主极力地劝着他,沈荣柱叹了一口气,“也只能这样了,那我还是再去客栈里住两个晚上吧。”

打探完了消息沈荣柱匆匆回到了破庙里,梦溪一个人靠在那破石像旁边,荣柱愧疚地看着她,很快,很快他们就能离开这个地方了。

作者有话要说:明个就上班了,唉~~~~一上班就是临近月底,赶脚又要很忙了

这场风波写的凉子好生纠结~~~

135 小康奋斗史最新章节

是夜,关了城门的县城显得尤为的寂静,破庙周围不时传来初春的虫鸣声,带了一丝深夜的微凉,荣柱带着梦溪往城西的林子走去。

“相公,我们这是要去哪里?”梦溪拉紧着身上的外套,朝着四周张望了一下,寂静的夜里只听见他们急促的脚步声,一路经过的巷子深处还隐约可见薄薄的雾气,一阵恐惧感浮上她的心头,梦溪下意识的拉着荣柱的袖子。

荣柱摸摸她的手安抚着她,“我们去城西的林子,过了林子爬过那个山头,咱们就能离开县城了。”他已经准备足了干粮,在集市打听了不止一个人,确定了城西的林子深处上了那山之后就能看到大道,尽管路途艰险了一些,但是总比留在县城没有生机的好。

梦溪的身子猛地一震,“城西的林子,我们要去林子做什么,那里根本离不开县城啊。”梦溪惊恐地拉着荣柱,“相公,那里不能去,不能去!”

荣柱被她拉着迫不得已停了下来,未免惊扰了别人,荣柱拉着她走进了一个巷子里,“别怕,跟着我只要过了林子,就不怕追捕了,到时候离开了县城,咱们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就能过什么样的生活,不用这样躲躲藏藏。”

“不是的,不是的,那里不能去,不能去!”梦溪不住地摇着头,恳切地看着荣柱,“相公,那边的林子不能去,那里…那里有鬼!”

“林子里怎么会有鬼呢,你别怕,我们一起去就没事的,乖。”有什么比人心还恐怖的呢,荣柱抱着梦溪安慰着她,“趁着天黑我们进了林子就好了。”

“不是的,不是的,那里有鬼,有鬼。”梦溪喃喃地说着,紧紧地揪着荣柱的衣服不肯松手。

荣柱从脖子上解下一块锁片戴到她的脖子上,“这是娘在小时候给我求的护身锁片,有驱魔辟邪的功效,小时候我常生病,带上这个后身子就好了许多,现在给你带着,就不用怕林子里的鬼了。”

梦溪泪眼汪汪地看着他,手中拽着那锁片,“真的?”

荣柱点点头,“自然是真的,我什么时候骗过你,走吧,等会天亮人多了就不好走了。”梦溪紧紧地拽着那锁片跟在荣柱身后,一颗心狂跳不止,眼看着那林子越来越近,心中的恐惧也越加的强烈,过去的一幕幕不断地在眼前闪现,那宜春院中的日子,一起在练舞曲时的日子,还有那眼看着她死在宫妈妈鞭子之下的那一幕。

身前的荣柱忽然停了下来,梦溪一下撞在了他的身上,惊呼了一声,荣柱看着那漆黑的林子入口,四周围是久不经人的荒乱,可此时,那入口处的新生的嫩草像是经历过了碾踏一般,萎靡地倒在地上,伸到林子里面,好像有人刚刚进去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