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老太引着香到厅堂,那里备了香案,桌上放了黄酒、一些瓜果和菜,下面放了个盆和一个蒲垫子。

沈老太把香插香案里,然后跪在蒲垫子上认真地跪拜三下,沈老头其次,沈三抱着小蜜娘也跪拜了三下……

沈兴淮也认真地双手合十祈祷,然后撑地,头顶地,三下。

沈老太再上前,开始烧金元宝、银元宝(纸做的),嘴里碎碎念:“不够过两天我再给奈烧啊,奈好酒好菜多吃点,晚上就走吧……”

傍晚临走的时候,沈老太还不忘嘱咐:“若是好了可得记得去庙里还愿,多给观世音菩萨进贡些香火……”

说来也巧,当天夜里,小蜜娘没有再发高烧,江思娘和沈三夜里起来过三次,看她睡得很安稳,第二天一早,小蜜娘就蹭着江氏胸前要喝奶了。

一家人心里石头落地了。

江老夫人道:“还是亲家母有办法啊!等过几天小蜜娘好全了,咱们去慈云寺给菩萨上几柱香,捐点香油钱。”

江氏也尤为认同,看着怀里气色好上许多的蜜娘,神似沈三的面容更为出色,手抓着她的小兜兜,眼睛垂下,长翘的睫毛一上一下,怜爱地用下巴蹭了蹭她额头,这般好女,还且让菩萨留她身边吧,可别刮了她的心肝。

小蜜娘一天天地好起来了,家里头也渐渐欢喜,瞧着她掉下来的肉又长了回去,瞧着她又露出甜甜的小梨涡。

快要到年底了,沈三来不及把两个店铺打通,年前先把隔壁都弄干净了,原先是做菜馆的,难免有油烟气息,墙壁上也留了不少痕迹,沈三先把里面重新粉刷了一遍,这个店铺后院的角落有一间厨房,是张大头做菜的地方,当初这个店铺的主人买的早,府衙管的没那么严,后院还可以建东西,沈三就想把这间屋子做储藏室,原先书放在二楼,一下雨,木板发潮,屋顶一个不注意就漏雨,防不胜防。

沈兴淮跟着沈三到书局选书,他已经把千字文、三字经看得滚瓜烂熟了,背下来没什么问题,主要是认字,但现在他想换一些书看看。他刚和他阿耶提,没想到他阿耶这么快就答应了,二话不说就带他来书局。

沈三让沈兴淮自个儿选书,他同掌柜的说账,等掌柜的交代完最近的账目,沈三到楼上去找儿子,沈兴淮正站在窗边看书,窗台上放了三本书。

二楼上只有零星几个人,安安静静的。

沈三轻轻地走到他边上,沈兴淮拿的是一本《论语》,边上还放了《史记》、《大学》,都是一些儒学经典,但他只有五岁……

“这书,奈看得懂吗?”

沈兴淮抬头,合上书,点点头又摇摇头:“看得懂一点,但我迟早要学,我现在看不懂我可以记下来,慢慢琢磨,时间久了也就懂了。”

沈三颔首,并不多语,也不打击他,“你自己愿意就行,还有什么要的?”

沈兴淮答非所问:“若是有个桌椅就好了,站着读书真累人。”

沈三失笑,揉了揉他的头:“怎的,奈还想喝喝茶哩?”

“不可吗?选书的时候多累呀,坐着读一会儿多好。”沈兴淮理直气壮。

“那人在这儿坐着看完书了,就不买了。”

“奈可以租给人家看呀,一本书可以给无数人看,总有特别喜爱的人要买。”

沈三愣了愣,笑着抱起他,沈兴淮瞪大眼睛,同他对视。

“说吧,我知道你有想法?”

沈兴淮扭捏着身子,“奈放我下去。”

“奈老子抱抱奈怎的了?奈放个屁老子就知道奈要拉什么屎。”沈三捏了捏他屁股。

沈兴淮满脸通红,深觉自己被侵犯了,挣扎着爬下去。

那小人鼓着脸,一脸严肃地站在窗前,“我觉得,有人买不起书哩,可以租给他们,让他们在店里读书,在院子里打几个桌椅,楼上做一块地方。天气好的时候在外面读书,天气不好就里面来。”

沈三看着他人小鬼大的模样甚是有趣,他这儿子打小就老成,鬼想法多着哩!捏了捏他的脸:“书要是坏了怎办?那穷酸书生还买不起哩,奈阿耶可就亏了本钱。”

“交押金。”沈兴淮撸掉他阿耶的手,面无表情地吐出三个字。

江氏看着父子两一前一后的回来,小的冷着一张脸,大的笑呵呵地对小的拉拉扯扯,小的全然不搭理。江氏纳闷父子两出去前不还高高兴兴的吗?

沈三看着儿子快步走向另一边,笑着转回房间。

江思娘抱着小蜜娘进来,“怎了?淮哥和你吵架哩?”

“没呢!”沈三朝小蜜娘拍了拍手,小蜜娘身子拗过去,江思娘保不住她,直接塞沈三怀里。

沈三抱着她到床上,自己躺着,让小蜜娘坐自己肚子上。

“那淮哥怎得冷着一张脸?”

“逗弄了一下他,闷气呢,没事儿,那小子鬼心思多哩~”沈三颠着他闺女,小蜜娘笑得手舞足蹈。

江思娘心道:可不就是像你嘛~

“奈好端端地又逗他干啥,淮哥气性大呢~”

沈三坐起来,把小蜜娘放床上让她自个儿玩闹,“那小子还和他老子玩心眼,嫩了点。他这性子太扭,心眼还多,那小心思,比我小时候多的去了。我五岁,噢,他也快六岁了,那个时候还只想着怎么对付村西边的小霸王呢!”

江思娘好奇:“他同你说了啥?”

沈三把事儿说与她,江思娘还有些回不过神。

她儿子当真是与众不同……她那个时候知道啥……大底是挑花花……

“奈不会真听淮哥的吧?”

沈三一脸理所当然,“听啊,当然得听!”

第10章 010

十二月份的时候,年味已经很浓厚了,此时书局最好的生意就是卖福字和对联,书局有固定的一批读书人会送一些字画上门,这个时节尤为的多,福字和对联很好写,只要字好看,书局就会收。

沈兴淮的私塾也在十二月中旬开始停止课业,他放年假了,江老夫人和江氏都有些忙碌,忙着准备过年的东西,裁剪新衣,还有打扫房子。

沈三打算在年后开工打通两间店铺以及重新装修,在上个月他就和二哥说好了,一些木活都交给他,冬天没有什么农活,沈二一直在家做木活,为此,沈二还停了手头一些木活,加紧做沈三的活儿。

花氏端着一碗热腾腾地水放到沈二手边,沈二放下手里的锯子,懂得僵硬的手放在碗上热一热。

花氏埋怨道:“咋这么赶,这都快过年了,奈也不好好休息休息,外头快冻死了,奈好歹也到里面去做。”

沈二捂好手,也不怕烫,直接拿起来就喝,热水流入胃中,身子都暖起来了,沈二跺跺脚,把碗给她。“里头看不清楚,做差了可不好,这木材都是好木材,振邦特地拉来的。振邦的店年后就要开始装修了,耽搁久了对生意不好。”

沈二又开始吭哧吭哧地做了,这是一张桌子,不是常见的八仙桌,是一张长桌,样式简洁,对沈二来说难度不大。“奈快进去吧,外头冷,别冻着了。”

花氏又心疼地看着丈夫粗糙的手,由于常年做木活,他的手上全是老茧,一到冬天,手还会开裂,她又想起了沈三,前几天上门送木料的时候,穿着加毛的袄子,手上戴着扳指,年轻得根本不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而振武,也就比他大了四岁。

一家三个兄弟,老大做里长,平日里也不怎么下地,还有些好处拿。老三是里头过得最好的,镇上有房子有店铺,舒坦得也不做活儿。就她家的,又要下地又要做木活,最苦最累,可能怎么办呢,一家子靠这个过活。

不过,沈二木活好,许多大户人家都点名要他的木活,赚的也不少,至少在村里头,家底算是丰厚的。花氏这样想着,又忍不住有些骄傲。

她家可都是自个儿挣出来的,沈三那还是靠岳家的哩!

“奈别太累,一会儿休息一下。”花氏叮嘱道,也不知那人听不听得进去。

到前年的五天,沈三的书局也停了,然后沈三和掌柜忙着算账,清算了一年的账目,沈三向来不赊账,给大户人家供书在年底也都清账了,账目比较清晰,在除夕夜的前一天沈三包了个大红包给掌柜,算是结束了这一年。

虽然沈家已经分家了,但这年头讲究多子多福热闹,除夕夜这一天三家都会聚在大房,除夕前一天沈三一家又回到村里,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新的春联,挂上了红灯笼。

小蜜娘已经七个月多月了,会发出一些短音节,耶、妈这些词已经会了,哥哥用方言说就是阿ga(第一声),小蜜娘只会嘎嘎、嘎嘎,就像是鸭子在叫,沈兴淮纠正了几次,无果,鸭子就鸭子吧,总归能叫的出来。

小家伙有自己的意识之后,变得极其难骗,但有时候你若是和她慢慢地解释,她倒也能理解。也许真的是沈兴淮的早教起了作用,相比同龄许多还很懵懂的小孩子,她显然聪明很多,让沈三和江思娘尤为惊讶。

六个月的时候小蜜娘发了一场高烧,高烧过后,江思娘就发现了她的下牙床冒出了白色的尖尖,开始长牙了,等到七月份,下面两颗牙已经长好了,现在总爱啃一些东西。

除夕当天,从早上就开始忙活了,男人们去买鱼买肉买虾,女人们在厨房里忙活,江氏不怎么下厨,厨艺并不好,连沈三的手艺也比不上,也只能打打下手,沈家的几个男人也都是会下厨的,每年过年的时候也都会做个一两道菜。

像沈老爷子的五花肉,就是拿手绝活,每次都让人想把舌头都吞下去。堂屋里点了碳,小孩子们都脱了厚袄子,在屋子里玩闹玩出了一身汗。

江老夫人和沈老太坐在太师椅上,做团子,兴志年级最大,兴杰和夏至次之,最闹腾得反而是兴杰和小冬至,冬至想要兴杰的玩具弓,兴杰不给,两个人绕着桌子追来追去。兴志多次阻拦,怕冬至哭,抱着她去追兴杰,乐得她咯咯笑。

小蜜娘和秋分坐一块儿,秋分是个安静的孩子,两个人坐在地毯上,夏至和沈兴淮坐在一旁照看。

“啊啊!”小蜜娘挥了挥手里的积木,朝着秋分啊啊几声。

秋分正在玩七巧板,听见她的叫喊,抬起头,犹豫了一下,伸出手。

小蜜娘作势把手上的积木递过去,秋分快要拿到的时候,她又缩回来,然后笑得很高兴,露出两颗小嫩牙,把积木捂在怀里。

夏至噗嗤一笑,坐到秋分身后,“奈个小人精,居然逗奈阿姐。”

秋分不生气,笑容有些缅甸,低头看手上的七巧板,又忍不住看了看笑得很可爱的蜜娘,秋分把七巧板推了过去,细声细气地说:“蜜娘,别奈顽~(给你玩)。”

秋分很少说话,她的声音很纤细,带着可爱的奶音。

夏至摸了摸秋分的头,夸赞道:“秋分真乖,真是个好姐姐。”

秋分羞涩地笑着,隐约有些期待。

小蜜娘发出好奇的声音,手去摸七巧板,把积木放下了,拿着两个七巧板,听相互碰撞发出的声音,然后就高兴地笑了起来。

秋分见她玩得高兴自己也笑了起来,她用剩下的几块板又拼了一个图案,小蜜娘看到新的图案又会伸手去拿,把旧的两个扔掉。图案毁了小秋分也不生气,继续拼,小蜜娘就喜欢上了这个小姐姐,和秋分尤为亲近。

花氏端菜出来,走到地毯边上,对夏至说:“夏至,一会儿去罗萍家借个小砂锅。”

夏至:“哎,晓得了。”

小秋分扯了扯花氏的裙摆,花氏低头,俯视她。

“姆妈,我把七巧板送给蜜娘玩了。”小秋分仰着头,目光中有着期许。

小蜜娘听到自己的名字,哦哦了两下,看向秋分。

花氏不耐,随口说道:“哦,奈阿耶最近可没空给奈再做一副。”

然后就走了,裙子从秋分的小手中滑走,小秋分低下头,要哭不哭,她还很小,她不明白这种感觉,只知道她并没有得到她想要的——一句来自母亲的夸奖。

沈兴淮站在一边看着就有些替秋分心疼,也许大人觉得自己的举动是多么无意,但对内心稚嫩的孩子来说,伤害不可谓不大。

花氏有两个女儿,没有儿子,很显然秋分并不是花氏所期待的孩子,对秋分的教养也不是那么上心,但这个家中从来没有拿这件事情说过事儿,沈兴淮都不知道花氏反而那么在意,其实这时代生不出儿子的人家也不少,就如同他的外祖母,如今照样不活得还不错。说句实话,他姆妈待他外婆绝对比他爹待他好婆好很多,至少女儿更贴心。

花氏这样的态度下去,迟早有一天,秋分会同她分心……

沈兴淮理解秋分,在什么都不懂的年纪,玩闹占了一部分,父母的爱也占了一部分,秋分,是一个很缺爱的孩子。

沈兴淮蹲下来,手握紧了伸到秋分面前。

秋分还没来得及收回眼眶里的泪水,水水的眼睛看向沈兴淮,她有些害怕这个哥哥。

沈兴淮摊开手掌,一颗糖在手掌,“谢谢奈送蜜娘七巧板。”

秋分抿着嘴,慢慢升腾起一丝羞涩,那颗糖的糖纸非常地好看,秋分有些想要又不敢要。

小蜜娘已经看到了这颗糖,朝着她的兄长啊啊地叫,手也一个劲往那边捞。

沈兴淮剥开糖,把糖快飞地塞进秋分嘴里,糖纸给小蜜娘。

小蜜娘拿到了漂亮的糖纸怀疑地看了看沈兴淮,把糖纸拿到鼻子边上闻了闻,还有残留的丝丝甜味,就放嘴巴边上舔,舔到了甜甜的糖渣子,高兴地直蹬腿,一个劲地舔糖纸。

秋分感受到嘴里的甜,已经忘却了刚才那点悲伤,小孩子总是如此,情绪来得快走得也很快,但,并不代表他们没有心也没有记忆。

沈兴淮扯出她嘴里的糖纸,沾满了口水,因为长牙,小蜜娘的口水愈发不能抑制,他颇为嫌弃地用别在她身上的手帕擦了擦下巴,“咦,口水娃。”

口水娃还伸手要去够那张全是口水的糖纸。

这是小蜜娘的第一个新年,然后过了个年,按照这里的计算方法,她就两岁了,实际上却是一周岁还不到。

一般年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但也没有那么多讲究,一般只要两家人家商量好日子就行,像沈家,年初一是几个两个女儿回娘家拜年的日子,年初二是几个媳妇回娘家的日子。其余还有一些亲戚,是来回走动的,今年你请我,明年我请你,有个往来。

沈琴妹没有驴车也没有牛车,出行不方便,接送都是沈大去的,所以每一年最先到的都是沈英妹家。

沈英妹的大儿子刘悯已经十二岁了,从小就跟着父亲学医,现在经常跟着刘泉在外走动,样貌随着沈英妹,是个秀气相公,说话方式和为人处世却处处透着刘泉的影子。

刘老太这次没来,要留在家里招待远道而来的闺女,刘老太的闺女嫁到隔壁镇上,过来要有一段工夫,一般晚上也住这儿,隔日再走。

自从上次蜜娘的百日宴,沈老太颇不给沈琴妹面子之后,沈琴妹安分了不少,不敢作妖。以往秋收的时候,沈琴妹都要跑到娘家来,借牛借驴的,沈家自个儿都是请人帮忙收的,还得顾着她家,沈老太只是忍着没发作。今年沈琴妹倒是没敢来。

也是沈老太身上的一块儿,那点气到这事儿也消了,只盼着这个丫头能脑子灵光些,少作,好好过日子,谁家日子是蹭出来的,还不是自个儿过出来的。

沈琴妹带的年礼也比往年丰盛,是有意求和。往年沈琴妹都是带一点点东西来,拿一堆东西走,黄氏心里不痛快久了,要不是沈老太在上头,黄氏都像把她那点破鸡蛋扔出去,每年送来的鸡蛋还有臭的坏的,谁家缺这么点礼,连二房三房每年送来的供奉的零头都比不上,黄氏向来不喜这个二姑子,觉得她心眼坏,个性还这么不讨喜,当然黄氏是不会承认她有些势利眼的。

但这个世界上谁有喜欢给自家拖后腿的人?自然是希望有多些沈英妹那样对自家好处多的亲戚。

沈琴妹的小女儿莲姐儿已经两岁多了,长得和沈琴妹愈发得像,沈琴妹颇为自豪,自认为三个孩子里,只有小女儿继承了她的美貌。

“……四牛他二哥那个闺女啊,长得肥壮肥壮的,和她那个姆妈一特一色(一模一样),真是太没有模样了,哪里比得上我家莲姐儿,就四牛他姆妈,没眼光……”沈琴妹喋喋不休地说,孙莲被她抱在怀里,已经听得懂些大人的话了。

花氏瞧了瞧那孩子瘦小的身子,脸上一点肉都没有,一看就是不健康的模样,五官是长得好,可瞧着那不健康的身子和不讨喜的模样,这就喜欢不起来,花氏瞧着还没有她秋分好。

黄氏第一次觉得还是她家冬至皮闹些还真没事,打两下就行,这个半死不活的模样,都下不了手。就连那几个月大的小蜜娘,都比她好吧。

几个妯娌都是有闺女的人,不约而同地都看向了自己的孩子。

沈英妹破有些爱怜这个孩子:“莲姐儿多重?怎得这般瘦小?小孩子都不爱动,奈也不放她下去玩。”

“哎,能咋办呢,她这身子像我,不过女孩子瘦弱些也没什么。太壮实可不好看。”沈琴妹瞥着沈英妹有些走形的身材,看了看自个儿苗条的模样,颇有些骄傲。

沈老太努努嘴,好看有啥用,身体好才是真的。“胖点瘦点有啥,好看当饭吃啊,身子好、性格好才是真的。”

论长相,沈英妹还真比不上沈琴妹,但沈英妹就是那种让人看着舒服的,性格又好,常替人考虑,这喜不喜欢和好不好看有点关系,但绝对不会是长相主宰的。

几个孩子都坐在毯子上,嬉戏玩闹,孙旺不爱和女孩子一起,喜欢跟在同他一样大的沈兴杰身后跑,沈兴志带着几个男孩子出去放炮,孙翠翠得了沈老太的口令,出去看着一帮男孩子去了。夏至看着几个小孩子。

冬至爱玩过家家,但是男孩子们都不乐意,小蜜娘听不懂,只有夏至和秋分可以陪她玩,她神气地开始分配身份,“夏至姐姐当姆妈,我是公主……”

即便是古代的女孩子,也不能免俗有个小公主的梦,冬至也不知道公主是什么,她陪好婆看戏的时候知道公主就是长得很漂亮有很多喜欢的。

孙莲扭动身子,沈琴妹低头,孙莲说道:“姆妈,我也要去那边玩……”

沈琴妹把她抱过去放几个人中间,“夏至,照顾点莲姐儿哦,莲姐儿身子不好,冬至可别欺负妹妹。”

冬至嫌她挡着了,“好爸(方言:爸爸的妹妹,小姑姑的意思。),奈把她放边上去,挡着我和夏至姐姐说话哩。她得听我的话!”

沈琴妹没得和她一个小孩子计较,把莲姐儿塞夏至边上。

冬至想了想:“那她就做我的丫鬟吧!”

“那奈是啥呀?”沈琴妹看着懵懂的莲姐儿,估摸着练丫鬟是啥都不知道。

“我是公主呀!”

沈琴妹可不想女儿做丫鬟,她闺女长得这么好看,可是要做官太太的,“噫,那是奈妹妹,奈是公主,咋能让妹妹做丫鬟哩?”

夏至奇怪地看着她,好爸好生奇怪,不过是过家家罢了,陪冬至玩完了有不当真。

冬至很不高兴,“公主只要一个!奈走开走开!不要奈顽了。”

莲姐儿欲落泪,沈琴妹赶紧抱起来,哄她:“莲姐儿乖,咱不玩这个,跟蜜娘玩,你瞧,蜜娘那儿有七巧板。”

莲姐儿立即被蜜娘手里五颜六色的七巧板给吸引了,沈琴妹把她放蜜娘对面,蜜娘看了看这个不认识的人,好奇地看了会儿,啊啊了几声。

沈琴妹瞧着这孩子白白嫩嫩的,身上穿着绣花的红袄子,一瞧就是好料子,浑身干干净净的,手上戴着银镯子,脖子里挂着长命锁,瞧着就知是精细地养着的,又瞧着比她大了一岁的闺女,竟是看着没大多少,更别说那衣裳了,莲姐儿一身加起来也比不得这孩子一件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