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峻熙忙躬身回道:“陛下乃真龙天子,岂是老虎那种寻常猛兽可比?微臣不过尘埃一样的人,见了陛下心中又敬又怕,哪里还敢犯牛脾气?”

“你这小子,居然是个滑头!”英宗忍俊不禁,嘴上这样说,却掩饰不住眼有的爱才之意,“你那篇策论,朕已经看过了,你笔锋犀利,言辞老辣,一点也不像是十七岁少年之笔。朕今日倒是有心考考你呢,你服是不服?

卢峻熙慌忙跪下,回道:“臣惶恐,陛下能对微臣关心爱护,乃臣下之福,又岂有不服之说。”

第178章 雪涛悉心教子

柳雪涛原在家等候,后见那些官差等不及又拿了赏钱纷纷攘攘的走了,说要去城北迎接探花,免得误了进宫谢恩的时辰,于是她急忙收拾了卢俊熙出门的衣裳递给家人,吩咐道:“快些赶着去,叫大爷赶着换了衣裳再进宫,千万别弄得灰头土脸的去见皇上,免得一进宫就被皇上问了一个失仪之罪。”

家人听了不敢怠慢,急匆匆的起了马赶到众人面前去迎卢俊熙。

无奈,因今日乃科举放榜的日子,上京大街上人山人海的,家人骑马难行,只得下马随着行人往北城方向赶去。好歹赶着官差拦住卢俊熙的时候也到了跟前。果然见卢俊熙的长衫掖在腰里,裤腿沾着泥水,哪里有个探花郎的样子,分明就是个泥里水里摸爬滚打的农夫。于是忙把怀里的包袱递给石砚,悄声嘱咐道:“奶奶叫你把爷的衣裳送来,待会儿和状元老爷榜眼老爷一起进宫谢恩,可不能这幅打扮就去呀。”

石砚忙答应着,把包袱丢进了车里,好带着又赏了官差一回,卢俊熙已经和孔德昊乔寒云二人见礼问好。石砚忙对众人笑道:“我家老爷刚刚去外边水塘边上钓鱼来着,这衣裳还没换,总不能这样就去给皇上他老人家磕头谢恩吧?诸位请稍等,让我家老爷先更衣,在与二位老爷同去。”

孔德昊乃敦厚之人,便笑道:“快些个,这时辰可不多了。等会儿要快马加鞭才行。”

“好来!”石砚说着,便跳上车钻进车厢里打开包袱提卢俊熙把衣裳一一打开。卢俊熙对着众人拱手抱拳回身钻进了车厢。

外边诸人便笑道:“瞧人家这马车,真是方便啊。走到哪儿都跟带着个家一样。”

“嘿!这马车可贵着呢,听说得两三万银子才能做好,还得一年的时间呢。”

“好东西都贵,一分钱一分货嘛。你家里拉水拉粪的马车倒是便宜,那也只能是咱们穷庄户人家用不是?”

“哈哈,那倒是…”

众人哄笑之时,卢俊熙已经在车厢里换好了衣裳,再用湿手巾把脸擦了擦,打开发髻重新梳了梳头,又带上簇新的儒生巾,泓宁乖乖的取过柳雪涛平日里用的小镜子来给卢俊熙照了照,觉得身份满意才放他出去。

石砚抱着泓宁笑道:“小少爷,您人不大心眼儿可真多,怎么就知道这回大爷一定的收拾妥当了再去?”

泓宁看了看石砚,鄙夷的撇了撇嘴巴,说道:“不是要去见皇上么?”

“嗯,是啊。”石砚笑着说道,“见皇上怎么了?”

“娘亲说了,皇上是天下最富有的人,人人都怕他。所以见皇上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些。”

卢俊熙原本飘飘然的心情被儿子的几句话给说的一怔,回头看了看乖巧懂事的孩子,抬手摸摸他胖乎乎的脸蛋儿,心中感慨万千。叹道:“好儿子,爹爹谢你提醒了。你乖乖的跟着石砚叔回家找你娘,晚上等着爹回来跟你一起吃鱼。”

“嗯。爹爹去吧。”泓宁点头,极认真的说道。

“好,爹去了。”卢俊熙再抬手正了正儒生巾,方转身出了车厢,接过家人带来的白马,飞身而上,对着前来看热闹的百姓们一抱拳,笑道,“多谢乡亲们的厚爱,俊熙且先随状元榜眼两位大哥进宫谢恩,回来再请诸位家里吃酒。”

百姓们看着卢俊熙一身山青色锦缎长袍,青玉腰带束腰,藏青络子笼着汉白玉佩在腰间清清地摇晃,飞身上马的动作亦是俊逸潇洒,那眉宇之间的英姿勃发,那修长身段的矫健英挺,更有那股说不出的桀骜之气令人折服。虽然只是个探花郎,却已经把那边人到中年的状元榜眼给比了下去。于是众人又忍不住叫了一声:“好!探花郎少年英才,将来定是前途无量!”

卢俊熙心知此时不能太过招摇,便对着百姓们抱拳卫宵,然后又对着孔德昊和乔汉云抱拳躬身,说道:“二位兄台,俊熙疏懒散漫,让二位久等了,实在抱歉!”

孔德昊和乔汉云对视一眼,微笑道:“这消息原本就突然,我们也是有些措手不及,原本还以为最快也要七日呢,不想五日便放了皇榜,更想不到的是,今年同科,竟然有幸认识十七岁的少年英才,然,此时一见方知卢公子真是名不虚传!”

“孔兄过奖了。俊熙不过是初出茅庐的年轻小厮罢了,不到之处还请二位兄长多多提携。因为小弟,已经让二位兄长耽误了不少时候,咱们快些走吧,莫误了给皇上磕头谢恩的时辰。”

“好,孔兄,俊熙,咱们走。”乔汉云朗声笑着,说话的声音里还带着些许山西的口音。

孔德昊点头,拉着马缰绳掉头在前,乔汉云跟在其后,卢俊熙最末,三人三匹白马一路向南朝着皇城的方向绝尘而去。

石砚看着卢俊熙的身影淹没在人潮中,抱着泓宁长出了口气,叹道:“我的小少爷哎,从此以后,您可就是探花的儿子了,怎么样,高兴不高兴?”

泓宁却是很平常的日子,点点头,说道:“高兴。”

石砚被着孩子一本正经的样子给逗乐了,便抬手捏了捏他的脸蛋儿,说道:“看你这小样儿,怎么一点都不像是高兴的样子?”

泓宁便咧了咧嘴巴,嘿嘿一笑,然后又板着脸问道:“这样呢?”

石砚便哈哈笑道:“这也算是高兴么?你这孩子,真是古怪精灵。让人恨不得钻到你的肚子里去看看你这小东西到底是怎么想的。”

泓宁便叹了口气,呆呆的看着车门外拥挤的人群,问道:“石头叔叔,爹爹以后会不会再也不跟我一起钓鱼去了?”

他人小,说话并不清楚,还有点咬舌,石砚一时没听清,便又问了一句。泓宁很认真的重复了一遍自己的担忧之后,又闷闷的转身到床榻上,说道:“娘亲忙,爹爹以后也要忙了。没人跟我玩儿了…”

石砚看着这个根本不像两岁的孩子的小少爷,叹道:“小少爷别担心,大爷和奶奶没空儿,他们呀,一个得赚银子养着咱们一大家子几百口子人吃饭,一个还得为你挣得一个好前程。你要玩儿,不是有奴才陪着你嘛!”

“嗯,石头叔叔,你保证紫姨肚子里的娃娃生下来之后,还对我这么好么?”

“呃…”石砚一愣,立刻点头说道:“奴才保证。”

.

“骗人。”泓宁撅着小嘴转过身去,背对着石砚再也不说话。

石砚无奈的摇摇头,饶是自己有一条三寸不烂之舌,也是瞒哄不了这位小少爷的。

一时大街上的人渐渐地散了,家人便牵着马车回家去。路上石砚想尽了办法红着泓宁开心,无奈泓宁只是不说话,好像他父亲中了探花根本就不是一件值得高兴地事情一样。

却说卢俊熙和孔德昊,乔汉云三人一路快马直奔大内皇宫,早有太监报了进去。皇上当时正在御花园同新选上来的美人一起赏花,听见身边的总管太监秦义来报,说新科状元,榜眼和探花在乾元殿外给皇上磕头谢恩。便点头笑笑,说道:“叫他们来御花园见朕。”

此时陪在英宗陛下身边的美人姓张,乃礼部侍郎张启昌的堂侄女。张启昌因为阅卷作弊一案被刑部看押审讯,尚未定罪。此时皇上在御花园散步时巧遇张美人,乃是张美人精心策划的结果。原本她还想着趁这个机会给万岁爷求个情,能把自家大伯从轻发落便是自家家族的福气了。她哪知偏生这个时候,新科三甲来给皇上磕头谢恩呢?

皇上见张美人没有自动退下的意思,便淡淡的吩咐道:“后宫之人不宜见臣子,你先退下吧。”

张美人娇娇弱弱的福了个万福,应道:“是,臣妾告退。”说着,她扭着腰肢后退几步,然后方徐徐转身,带着自己的小丫头走了。

英宗脸色平静,不见一丝的波澜。待总管太监秦义带着孔德昊,乔汉云和卢俊熙三人进得御花园时,一切闲杂人等皆已经退避,只有八个身穿银甲的护卫守在皇上周围。

三人在银甲护卫包围的七步以内按照名次顺序一起跪拜,齐声高呼:“臣孔德昊(乔汉云,卢俊熙)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嗯,你们是那人就是今年恩科的三甲?个个儿都是才华横溢,英气逼人嘛,看来朕今年真的如王明举所言,招纳了一批贤人文士,为朝廷和百姓效劳啊。起来吧,这会儿不是朝堂之上,按照规矩你们只在乾元殿外朝北叩拜即可。不过朕心里很是好奇,总想着先见一见王太傅口中的英才少年,所以才叫秦义把你们叫进来见朕。都不要拘礼了,秦义,看座。”

“谢陛下隆恩。”孔德昊身为状元,自然是第一个站起来的,只是皇上一句‘少年英才’说的他心里蛮不是滋味。按理说,十年寒窗苦,能熬到状元这个天下第一的好彩头,四十岁也没什么了。只是有卢俊熙这个十七岁的探花比着,让他是在是有些汗颜。

乔汉云则无可无不可,三十来岁的年纪在进士及第的那些人里面,乃是大有人在。十几岁的年纪中进士才是不寻常的,他看得开,脸上的笑容也平静了许多。

卢俊熙却是一味的收敛锋芒,他深知坐在自己面前的这个人一言便可定自己全家上下数百口人的生死,之前他还没这么内敛,可是临来的时候儿子泓宁看自己的那道眼神深刻的提醒了他。见了皇上务必要内敛再内敛,万不可行错一步路,不可说错一句话。

所以,皇上夸奖诸人的时候,他只是低着头,跟在乔汉云之后谢恩,起身,然后又最后一个落座。落座后便眼观鼻鼻观心,沉静的坐在那里一言不发。除非皇上点自己的名字之外,便已经打定了注意不多说一个字。

皇上先是看着孔德昊,淡笑着说道:“孔家乃天下读书人的楷模,今日孔家又出了一个状元,朕心里也极为欣慰。孔德昊,朕听说你在家读书的时候,便经常出去游走讲学,宣扬儒家教义,为读书人解惑,此等行为,真是不亏你们孔家人为天下师的说法呀!”

孔德昊忙站起来,先给皇上鞠躬,然后又跪下说道:“回皇上话,微臣的父亲在家乡开了一个书院,里面收的都是那些没有钱交不起学费的书生。去年秋天,父亲偶然风寒不能给书生们讲书,微臣怕父亲着急,便自告奋勇在书院里讲了几天《论语》,后来百姓们便把此事传扬开来,实在是因感激父亲的收留罢了,并非微臣之功。陛下仁政爱民,对百姓们的日常小事都知之甚详,乃我天下百姓之福,臣无功不敢受陛下褒奖,臣惶恐。”

英宗陛下摆手笑道:“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嘛!你虽然只是因为孝心使然,但也一样遍施恩惠于读书人,朕也一样的感激你的。你起来吧,你这个状元,首先便应在一个‘德’字上,此乃是你的造化,也是天下读书人的造化了。”

“谢皇上隆恩。”孔德昊又磕了个头,方缓缓地站起身来,又躬身行了个礼,方坐在原位。

皇上又看了一眼乔汉云,说道:“自古以来,山西便是人杰地灵之地。乔汉云的家乡,出了不少的名臣哪!”

这是考乔汉云的通史呢!乔汉云早早的起身躬身施礼,听了皇上问话,便也跪下去,还没开口应答,便听见皇上说道:“起来吧,这么跪来跪去的,朕都没心思说话儿了。你们站着回话就好,别再跪了。”

“谢陛下隆恩。”乔汉云只得又站起来,躬身回道:“自我华夏文明伊始,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我朝,山西的确是能人辈出,只三晋皇帝便不下数十个,春秋霸主晋文公、胡服骑射武灵王、简襄功烈赵简子、简襄功烈赵襄子、鲜卑骄子拓跋宏、汉国皇帝刘渊、汉国皇帝刘聪…”乔汉云一口气数了几十个皇帝名号,之后又道,“有名的臣子也是数也不数,还有名流世家,文人名士等亦是数点不清。所以,皇上这‘人杰地灵’四个字真乃是对山西的极大赞誉。”

英宗皇帝便淡淡一笑,问了乔汉云对几个皇帝,几个政治名臣的看法,乔汉云都是对答如流,政见也深得皇上的赞同。之后,皇上便微笑着称乔汉云乃是一部‘活通史’。乔汉云忙跪拜谢恩,道:“臣叩谢皇恩,谢皇上赏了臣这样一个极强的雅号,只怕臣才疏学浅,有负圣望。”

英宗笑着摆手,说道:“你怕辜负了朕的厚望,便好好地参读经史,为国尽忠也就罢了。”

乔汉云再次叩拜圣恩,后方归坐。

其实皇上在孔德昊说话的时候,就已经注意到卢俊熙了。这个英俊少年自从一进花园便吸引了皇上的视线。只是王明举早就有言在先,说卢俊熙虽然文采斐然,政见卓著,分析时政也是犀利透彻,但惟独有些桀骜不驯,需要多多的打磨。皇上便以为卢俊熙真是一个狂傲少年。只是此时一见,他一直低着头跟在前面二人之后行礼请安,磕头谢恩的,一点张狂之气也没有。

皇上便觉得奇怪,怎么这个卢俊熙跟王明举说的不怎么一样呢?

此时的卢俊熙在皇上的眼里,不过是个长得比后宫美人还美的少年而已,白皙秀气的脸,眉清目秀,一身青缎子长袍,蹁跹有礼,腰带白玉佩头戴儒生巾,怎么看都是一个文弱的少年,何来狂傲之气?

于是问道:“卢俊熙,朕听人家说,你在贡院大堂上与太傅王明举辩论老来内敛与少年狂傲之言,曾经一语惊四座,把王大人都给辩下去了?”

卢俊熙心道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事儿皇上都知道了?于是忙起身离座,躬身回道:“回皇上,当时不过是臣一时犯了牛脾气,同王大人争辩了几句,幸亏王大人深明大义不与臣这种不是天高地厚之辈计较,微臣心中愧疚惶恐,等会儿出宫之后定去太傅府上给王大人赔罪。”

“哈哈…”英宗皇上忽然笑了起来,指着卢俊熙说道:“卢俊熙,连王大人你都敢顶嘴,怎么这会儿在朕面前又成了胆小如鼠的样子?难道朕是老虎不成?”

卢俊熙忙躬身回道:“陛下乃真龙天子,岂是老虎那种寻常猛兽可比?微臣不过尘埃一样的人,见了陛下心中又敬又怕,哪里还敢犯牛脾气?”

“你这小子,居然是个滑头!”英宗忍俊不禁,嘴上这样说,却掩饰不住眼角的爱才之意,“你那篇策论,朕已经看过了,你笔锋犀利,言辞老辣,一点也不像是十七岁少年之笔。朕今日倒是有心考考你呢,你服是不服?”

卢俊熙慌忙跪下,回道:“臣惶恐,陛下能对微臣关心爱护,乃臣下之福,又岂有不服之说。”

英宗皇帝见卢峻熙沉稳内敛,若不是亲眼所见,绝不相信他是十七岁的少年,一时间心中升起一股爱才之意,而对王明举的说法也多了一层理解。

有时候,喜欢一个人,尤其是想重用一个人才,上位者往往都不会直接把他放在一个显眼的位子上。他们反而会有意识的打压一下他的傲气,让这个人才在相对低的位子上适应一段时间,让他越发的沉静内敛,和上位者有一定的磨合之后,才委以重任。

王明举本就是这个意思,他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把卢峻熙推到英宗陛下面前,又提前给英宗打了预防针,告诉英宗卢峻熙这小子是有点才华,但却是个玩世不恭的家伙,皇上应该先磋磨他的锐气,等他再成熟一些再重用。

可是卢峻熙第一次面生便把内心的那股桀骜不驯的心气给压制下去,时刻以雪涛和泓宁等一众家人的性命提醒自己一定要谨言慎行,切不可再肆意莽撞。如此,英宗皇帝却更加喜爱他的知分寸,明事理,懂深浅。

于是,皇上再看卢峻熙的时候,喜爱之情便溢于言表。不同于跟之前孔德昊和乔汉云二人交谈,他却跟聊家常一样问着卢峻熙:“朕看了你的履历,你祖上曾经在太祖爷时做过文官,官至从五品。但后代中并没有能从科举入仕者,而从五品的官职也不能世袭,所以你们卢家便回了绍云县老家,凭着祖上留下来的几倾良田度日。但到你这一辈上,你们家已经是绍云县有名的大财主了。是不是?”

卢峻熙忙躬身回道:“回陛下,峻熙幼年丧父,从小跟母亲长大。十三岁上又丧母。祖上留下来的那些田地已经在父亲活着的时候分了家,到母亲手中时已经所剩无几。如今家中有一千多顷良田,几座茶园果园,还有几家铺子,都是母亲生前苦心经营下来留给峻熙的产业。家慈慧眼识珠,临终前为峻熙定了一门亲事,乃绍云县城南柳家之女。贱内生于商家,也懂得几分经营之道。虽然家业在她的掌理下日子还算过得去。微臣平日里只是读书习字,对这些事情并不怎么上心。这大财主一说…恐怕是难符其实。”

皇上听他如此诚实,对自家的事情也毫不避讳,也并不虚荣爱脸面,直接说自己不当家,既不怕同年耻笑,也不怕皇上骂他无能,实在是可爱。而再想想他不过一个十七岁的少年公子,既然能够熟读史书,又如此才华报复,平日里定然是专在文章上下功夫的,于是在相信了他所言属实的同时,心中更是多了几分怜爱之情。

于是皇上笑道:“你倒是老实,朕一问,你便把你家的事情都跟朕掏出来了。朕不过是想着既然你家以田地为主,定然对农耕,水利等事情颇为上心。朕为太子时,便对我朝的水利工程很是忧心,且不说黄河每年都有灾荒,只这江浙一带每年江河之水泛滥,也是不小的灾难。江南一带素来是天下之粮仓,若是你们那边的积米不能丰收,朕的百姓们可不就要挨饿了么?”

卢峻熙忙回道:“陛下圣明,陛下以仁政治天下,乃天下百姓之福。峻熙生在江南,虽然不管家中琐事,但每每听家中之人令叨一些农庄上的事情,也上了几分心思。臣以为,水治一事,乃千秋功业,不能以一时之利弊而作全局之决策。”

皇上一听这话立刻来了兴起,下意识的挺直了身板,问道:“此话怎讲?”

卢峻熙便暗暗地把这些年听柳雪涛唠叨的一些话加上自己平日里从书中所学,还有自己的一些感悟,慢慢的组织着语言,娓娓道来,不想却把年轻的英宗陛下给听住了。

御花园里,微风过处杏花纷纷如雨。粉白的花辨偶尔飘过来落在花园中对坐交谈的君臣四人身上,再被未风一吹,轻飘飘的落下去,辗转着偎依到花根下,树丛中,宛如香雪堆积,却是暗香浮动。

同样的杏花树下,柳雪涛抱着十分郁闷的小泓宁,寻了块干净的石头坐下来,把孩子放到膝头,亲了亲他胖嘟嘟的脸蛋儿,问道:“修远,你怎么不高兴啊?你看爹爹高中了探花,全家人都十分高兴,为什么你就不开心呢?”

泓宁小少爷的确很是郁闷。原本,娘亲就整日里忙来忙去,基本不同自己说笑,这位少爷觉得自己已经很是可怜了。而如今——索性连爹爹也把自己丢下不管了…

因为他从小便缠着柳雪涛吃奶的缘故,后来大了柳雪涛便有意识的疏远他。生怕他因母亲过度的宠爱而养成一副娇滴滴的娘娘腔儿。柳雪涛虽然是个二十一世纪现代灵魂的女子,主张男女平等,不喜欢大男人主义。但她更加计厌男人不像男人,娇滴滴的只知道和丫头婆子们棍在一起的那种‘宝二爷’。所以,她坚决秉承‘男孩穷养’的宗旨,从小刻意锻炼儿子的独立自主性。所以,柳雪涛在泓宁的心目中是一个难得有时间陪他说句话的大忙人。

不过,索性卢峻熙是个孩子样的人,他见雪涛每天都忙她的事情,基本不理论孩子,便主动和儿子保持良好的去谊。每日除了教他说话,认识物件,懂道理外,还带着他去玩儿,比如钓鱼,捉鸟,比如用木头做成各种刀枪和他比划功夫。

天长日久,泓宁便把卢峻熙当成了朋去一样的人。用卢峻熙自己的话说,那就是父子关系,兄弟感情。

可是,今天泓宁原本十分高兴地在水搪边上钓鱼,而且爹爹还说一定要钓够十条大鱼才回家呢。谁知道才钓了一条,便急匆匆的赶回来了。而且在半路上就被家人截住,换了衣裳把自己丢给石砚,和别人走了。

这对泓宁来说,的确是不小的打击。

两岁的孩子开始认真地思考了。

柳雪涛忙完了前面的琐事,把那些来庆贺的人都安排在前院吃酒聊天,又叮嘱了石砚紫燕还有孙嬷嬷赵嬷嬷等人认真照砸着,自己把一直沉欺不语猫在墙角里看众人的儿子带到后面小花园子里认真地问起其中的缘故来。

泓宁听了母亲的话,方撅着嘴巴说道:“娘,爹不跟我玩了么?”

柳雪涛微笑着说道“修远,爹爹是大人啊。你看二舅舅,他每天都去衙门里做事,你看世子伯伯,他每天都要帮着他父王处理一下外边的琐事,你看娘,每天都要安排家里的人做这做那。大人都要去做正经事的,怎么能天天玩儿呢?”

“为什么不能?我就喜欢玩儿。爹爹一直都带着我去玩啊。”

“谁说爹爹之前是玩啊!之前爹爹一直陪着修远,是因为修远还是小孩子嘛。而且,爹爹也不是一直都跟你玩吧?爹爹经常读书,认真习字,还会跟一些伯伯们聊天谈事情。还会帮娘亲打理外边的生意。爹爹不过是拿出时间来和你玩罢了,是怕你一个人寂寞了才陪你的。”

“娘,寂莫是什么?”泓宁极为认真的看着柳雪涛,敏而好学。

“寂寞——就是一个人很无聊的样子,不知道该干什么好,一个人总是无事可做,就会寂寞了。如果他很忙,一直有做不完的事情,就不会寂寞了。”

“唔——”泓宁显然是没听懂柳雪涛的话,却装作认真思考的样子沉默了片刻,又摇头说道,“那我以后就会很寂寞了。”

“为什么?”柳雪涛无语,心想你个两岁多的屁孩子知道个屁寂寞啊?

“因为爹爹不理我了,我没什么事儿可做了。”

“还有石砚叔啊?”

“石砚叔——紫姨肚子里的娃娃很快就出来了。”

“嗯…紫姨肚子里的娃娃出来了,你就更不寂寞了。她的小娃娃可以跟你玩啊。”

“真的么?”泓宁两眼放光,仿佛看见了无限的希望。

“当然了。”柳雪涛肌眉。

“那他什么时候出来啊?”

“还有一百天吧。”柳雪涛很认真的想了想,对这件事情她并不打算骗孩子。

“一百天?那是多少?”

“嗯——娘亲来教你数啊,好不好?”柳雪涛心想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叫着小家伙识数字,这样的话将来可以早早的学数学了。

“好啊!”泓宁终于开心的笑了,爹爹不陪自己玩儿,娘亲陪着玩更好嘛。”

.

柳雪涛便想了想,抬手从树上柳下一截树枝,在地上写了个阿拉伯数字‘1’,告诉泓宁,这个念‘一’。

泓宁皱着眉头看了雪涛一眼,摇摇头,说道:“这个不念‘一’。”

柳雪涛头大,说道“这就是念‘一’。”

泓宁认真的告诉柳雪涛:“爹爹说了,这个是‘竖’。”

柳雪涛仰面朝天暗叹一声,我的老天啊,这就是一千年的差距么?

泓宁见自己的母亲仰头看着蓝天,却很认真的问道:“娘,天上有雀儿么?”

柳雪涛立刻低下头来,说道:“没有。不过娘想问修远一件事情。”

泓宁便点头说道:“娘,你问啊。”

“不知道修远长大了想做什么?”

“想捉很多很多的鸟儿。”

“…”柳雪涛无语,又认真的组织了一下语言,问道:“娘的意思是说,修远是想跟爹爹一样,做一个大官儿每天都为很多事操劳呢,还是像娘一样赚很多崭,可以到处玩儿,到处逛,吃很多好吃的东西呢?”

“娘,我没见你到处玩儿啊。你每天都那么忙…”

“…”柳雪涛彻底无语。对着满树的杏花沉思良久,发现目前这种状况下跟一个两岁多的孩子谈理想实在是太荒谬了。于是她长出了一口气捏捏泓宁的小脸蛋儿,说道,“泓宁,从今天起,你都跟着娘好不好,娘到哪里,你就跟着去哪里,娘保证,跟着娘会让你发现还有很多很多好玩的事情比钓鱼和捉鸟雀儿更好玩,你相信么?”

“唔…”泓宁小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一样,不过在柳雪涛彻底崩溃之前他还是搂着他娘的脖子说了句人话:“娘,你放心,我跟着你的。”

柳雪涛一时感动,便抱着孩子使劲的亲了一口,说道:“修远真是娘的好孩子。”

“娘,你开心了吧。”

“…”柳雪涛郁闷的要吐血,心里骂道:感情你小子是哄老娘开心啊?!

卢峻熙从宫里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

谁也没想到原本不过是走个形式的进宫请安居然变成了君臣促膝长谈,而且还详谈甚欢,最终卢峻熙和孔德昊乔汉云磕头告退时,皇上还有些意犹未尽,叮嘱三人:“这几日回去后好生思索一下朕今日的话,你们将来都是要做出一番事业来给朕看的。朕可不想失望啊!”

出了皇宫,孔德昊便对卢峻熙拱手笑道:“峻熙啊,今日你真是大放异彩,让愚兄佩服啊。”

乔汉云忙道:“是啊,是啊,今儿咱们两个跟着卢公子沾了光了。想不到皇上居然同咱们说了这么久的话儿。”

卢峻熙忙拱手笑道:“皇上惜才爱才,是咱们的福气。皇上那是瞧不惯峻熙的某些做派,暗中敲打峻熙呢。二位兄长才是皇上眼里堪当大任之人。以后还请二位瞧着咱们是同年的份上,对峻熙多多提携才是。”

“哎呀呀,你就少在我们面前谦虚了。以后咱们三人互帮互助,互相提点互相提携就是了。说到底,这同门亦是缘分,能在这上千的举子中,同时荣登三甲,也是咱们的缘分不是?”孔德昊到底年龄大些,说话也极为老道。

乔汉云和卢峻熙忙拱手称是,一起称孔德昊为大哥。

孔德昊便笑道:“行了,咱们三个按照年龄排下来,倒也方便。愚兄不才就占个先了。倒是叫峻熙委屈了。”

卢峻熙知道孔家乃世代官宦之家,无论谁做皇帝,都从来不曾慢待过孔家。所以他更是不敢自傲,忙对孔德昊拱手笑道:“大哥不嫌弃小弟年龄小性子乖张不懂事就是小弟的福气了。”

三人一路走一路笑着到了分岔路口处,卢峻熙便同其他二人告辞,说道:“明儿有空儿,小弟定然到二位兄长府上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