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到了工棚,放下书,天还未亮。他喘口气,小腿裤子已粘住了肉,疼得麻木了。

他想:猴子盘算上树并不难,但要它下海游水,提着脑袋走路,到底有点难。

想到这里,他独自呵呵笑起来,笑到浑身骨头酸痛,眼泪都快笑出来了。

工棚里的官员们正在酣睡,他却来回在台基四周摸索,暗暗把鸭蛋镜藏在对着太阳的地方。

所谓“高台榭,美宫室”,新宫的台基挖得很深,至今夯土尚未完工。台基周围挖有纵横凹槽,到了本月,工匠们须得用石灰浆水刷基座的缝隙,才能保证日后建筑排水。

为了节省人力,工地上就近设有调和石灰水的浆池,派一名工匠负责。浆池冒着滚滚气泡,能把猪烫死。炎夏被分派这个苦活计的,俱是人缘不好,或公认最傻的。

比方说苏韧三丈远的小子,绰号“二木头”,他只比木头多张嘴,话并不曾比木头多几句。山里孩子肯吃苦,他在京学徒多年,赤膊和起石灰,不带怨一个字。日日数他上工早。

因昨天是假期,缺乏人手。工地上人们为防下雨,特为在凹槽上搭了油布蓬子。

此刻虽才蒙蒙亮,二木头已和起了石灰浆,工匠们七手八脚,动手拆散篷子。

苏韧坐在靠着石灰池的枕木上,嘱咐大家小心。

有人说:“我们自会小心,大人您也不嫌热?”

苏韧笑:“彼此彼此。”

有两个干杂务的工匠因为酒醉闹事,前日被京兆府拘了。此事除了苏韧等官员,并无几人知道。拆篷子的时候,大活才想起来他们,苏韧并不提他们犯事儿,只左顾右盼,仿佛忘记了。

工匠们因监工长官坐在石灰池附近,怕毛手毛脚丢大油布伤了他,便从远处拆起。

按规矩,日出时必须拆完。日头从彤云里跳出,苏韧故作焦急,啧啧几声。

二木头素来敬佩苏大人礼贤下士,他望着苏韧驻留在自己身上的目光,自告奋勇道:“大人,我去!”

苏韧眼色温软,压低声摆手说:“你还不够苦,不够热?傻呀!”

在这个世界上,傻人都心直。往往聪明人给了点甜头,他恨不得掏出心去。二木头不顾苏大人好心,拖鞋顺竿爬上了近处的顶。

苏韧的心怦怦跳,他扫了眼沸腾的石灰池,等着日光强烈起来。帝京的夏天,太阳露脸半个时辰,就泼辣得不得了。苏韧吹了口气,又吹了口气,二木头停下手,问:“大人,您说什么?”

苏韧的眼睛里,闪烁着如王蛇的火花。他转头向背后,看似盯着什么瞧,实际却闭眼。

只有他自己知道,某处放着一面小小镜子,能汇到阳光,刺伤人的眼。

他心潮澎湃:能行么?不行么?上天显灵吧!

二木头直起身,顺着油布边缘瞧。

瞬间,他“啊”了一声,跌下了篷子。

他是个大个子,一跌非用小可。竹竿油布,噼里啪啦,向苏韧滚来。

苏韧捂着眼,向边上躲闪。不知道哪位泥瓦匠的刀正搁在砧木近旁,正好一剜。

苏韧惨叫一声,昏死过去。迷糊中,他听到更惨的叫声,像是地府召唤……

许久许久,苏韧彻底苏醒。

“阿墨?阿墨?”

“大人,大人?”

苏韧茫然望着头顶的一圈人脸,问:“嗯,发生什么事?”

“哎,一个蠢材跌下篷子,连带你受伤。方才太医来给你治了,说伤得不巧,被削了大块肉。”

一官员用手帕替他抹额头。

苏韧表情微妙,问:“除了我……还有人受伤了么?”

“有!那蠢材被石灰水溅到了眼,当场瞎了。皇宫禁地,他叫得疯了似得,一直嚷嚷说刺眼,刺眼!我等令人赶他回去了。”

苏韧皱眉叹息:“哎……可怜!”

毫无疑问,二木头必定看见了镜子里的反光。

“老兄,你先可怜可怜你自己吧!阿墨,善良也该有个限度。你的腿要不是医疗及时,非坏死不可。哪朝浩大工程不用白骨来填?我们这头回出事故,本该庆幸,可惜你伤了,谁来料理烂摊子?”

苏韧坐起来:“我可以,我可以的!轻伤不算什么,宫室是国家重地 !我最近腿脚不便,烦请各位兄长助我!”他说完,虚弱躺下,心中喜悦无法发泄,只好偷用指甲盖弹弹耳垂。

众人慨叹一回,有佩服苏韧能忍耐的,也有自愧不如他敬业的。

眼尖的发现了苏韧清早抱来的一大堆书,上面一本,工整写着《本朝天工记事》。

“这是什么?啊,上面有我的名字,喂,还有你的,他的……”

苏韧轻声解释:“是工部官员以及各位仁兄的营造监工经验,大家曾有笔录给小弟,也有口述的,小弟已汇编成册,完工后,请人润色后上呈给万岁,才不枉诸兄指点小弟的心意。”

众人感动,投桃报李,纷纷设想如何分担伤者的工作。

回家后,人人说那苏韧宅心仁厚,因此他福大命大,逃过一劫。

一石千浪,工地事故不久传遍。连续几天,苏韧带着拐杖,瘸着来报道。

消息上达天听,皇帝更宅心仁厚,他下旨:免责肇事工匠,奖励受伤监工。

苏韧两袖清风,把赏银如数托人交给了二木头。

从此,他再也不会想起这个人了。

--------------------------------------------------------------------------------------------

苏韧受伤,谭香肉疼,可想而知。

她觉得近来家里肯定沾上了什么邪气,迫切希望做场法事。

苏韧却告诉她,已经请好了高僧,即日揭晓。

一晃谭老爹忌日到了,谭香拿了根竹叶,在门前点上买来的玉泉水。

清泉洒入土地,毫不留痕,总算在闷热里添了丝凉意。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出家人披着袈裟,鞋袜上布满灰尘。谭香惊喜,认出是圆然。

“师傅,居然是你?还无尘呢?看你鞋袜。”她高兴得用杨柳枝去扫老僧足下。

圆然合掌进门,笑道:“阿香,你坐一会儿吧。”

“我哪里坐得住?师傅来京,还混得下去么?”

圆然说:“外来和尚好念经嘛。贫僧如今不大肯接做法事的活儿,太拘束。我多在各处讲讲学,预备刊印一本泡圣人口水的《金刚经解密》,到时送你们两本。”

谭香哈哈大笑:“送一本就好,我们全家合着看,其实,就是我们当家的看得懂。哎,师你傅还不知道吧,阿墨在宫里受伤了,腿脚大不好。我怕他落下病,天天鸽子汤鹌鹑肉喂着他呢。”

圆然数了几下念珠,讶然说:“还有这事?贫僧是一点点都不知道啊!”

苏韧拄着拐杖在书房门口拱手:“师傅,请进来说话。”

谭香上赶着献茶递果,按着苏韧肩膀让他坐下了,才和三嫂一起杀鸡煮羊去。

圆然四顾:“你们的排场已不小了。嗯,那边有棵龙槐树。我寄居寺里面也有,黄昏到寺蝙蝠飞,故国西山入梦青。流年匆匆,太匆匆!”

他看完了树,顺便关门。

他笑了几声,对苏韧道:“阿墨,你知我为什么来京城?”

苏韧摇头。

“贫僧上京,一是为了我,二是为了你。”圆然品了口茶,蹙眉道:“这茶叶不是上贡的。你目前还是官小!”

苏韧说:“我喝不出好坏来。师傅,您为何在蔡家出现?”

圆然拿起折扇,用扇骨搔脖根痒,说:“因为六合有人捕捉了人犬,我一路跟踪来了京城。你不知道:凡是练习青华仙册之辈,必定要豢养人犬,以作药引,还要取快新鲜人肉……呀,你大概也是为了人犬受伤的喽?人犬果然在蔡家!”

苏韧想到了宝翔,微微一笑:“知道在蔡家又如何,师傅你奈何他不得。”

圆然扇风说:“我老了,绊倒他有什么意思?我奈何不了他,但你说不定胜他。看你,连移花接木受伤这种高招都使得出来……名师出高徒啊,我死而无憾啦!不过,阿墨,你从前有没有得罪过蔡述呢?”

苏韧寻思半晌,摊手说:“没有,儿时我们当过几天玩伴而已,那时候他与我很好。”

圆然点头:“那么定是我多心了吧。他既与你分享药引的秘密,一定信赖你得紧。蔡述看上去可怕,其实没什么可怕。他树敌太多,成众矢之的,正是皇帝所要得。皇帝若愿意,随时可以名正言顺叫他卷铺盖滚蛋。”

“为什么?”

圆然用牙签挑个果脯,方说:“所以,你还要跟师傅学几招。前几天,蔡姑老太太患病,我是毛遂自荐去蔡家念经的。夜深人静,我和一个老尼姑切磋些名门八卦。那老尼姑说蔡述的母亲公主瘫痪多年,全靠宫中施舍药材延年。你想,只要他母亲一死,蔡述哪怕再神通广大,也不得不丁忧三年,皇家顺理成章收回权利。即便皇帝不许他丁忧,蔡述怎经得起全国人的口水?越是奸臣,越爱当孝子呢。皇帝现在不许蔡述的母亲死,便是还要用他。那么好一个挡箭牌,不用白不用!如今大家都口口声声咒骂蔡氏父子,谁还记得皇帝当年血洗朝廷啊?”

苏韧入神,浑忘不适,问:“那弟子要跟着蔡述,将来不是一起倒?”

“阿墨糊涂。人是墙头草,跟着强风转。你明着跟蔡述,暗中效忠皇帝,设法接近皇太子,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苏韧笑:“是,弟子糊涂。师傅说上京来,为了你自己,也是为了我,是要告诉我这些话?”

圆然摇头:“哪里哪里,这些话,是我上京之后才想到的呢。一个没后代的人,又错过了遗臭万年或万古流芳的时机,只能像我这样,教教可造之才了。”

“那么……?”

圆然满脸正经,放低声说:“除了人犬,有件事情与你有关,促使我上京。阿墨,前些日子有人来六合,出钱查你身世了。幸亏遇到了我,不动声色替你遮掩过去。”

苏韧愕然:“那肯定不是官家的人。官家要查,何必问你老和尚?出钱查我,究竟是谁呢?”

圆然笑声如瓮:“当我顺藤摸瓜,找到他府邸时,我倒是有点惊讶,想他和你有什么关系?哎呀呀……天好热……”

苏韧晓得圆然喜欢卖关子,以此为乐,故意说:“师傅,你还是不要告诉我吧。万一我认识此人,脸上藏不住怎么办?”

圆然收了扇子,道:“你当然认识他,他是你好朋友沈状元的爹爹——名叫沈明!”

================================

(本章结束。以后每周至少更新一次。

五百字也叫更新,一万字也叫更新,但通常都是数千字啦。)

作者有话要说:==。好像不显示?

☆、闻香识男人

苏韧沉吟片刻,反诘道:“是他?”

“是啊。”

苏韧回想良久,说:“我与沈状元交好不假,但沈明乃是他父执辈的人。他与我有一面之交,曾提到过要我扶助沈卓然,而他则会以财力匡助我……,但是,他为何要查我的身世……?”

圆然翘腿:“哧,他富可敌国,你区区小官,他要求你做什么?帮他儿子?他儿子蒸蒸日上,轮得上你帮?他初次见面就抛出个巨肥的狮子头给你,背着你又派人千里南下查你祖宗八代,明明是在乎你在乎得紧呐。你是个青葱少年,与他素昧平生的,他对你上心,无非有两种可能:

往好里想,他就是你失散多年的亲爹。往坏里想,你让他想起来最见不得人的往事……“

苏韧哑然,旋即苦笑道:“俗话说:出家人口吐莲花。师傅啊,你且吐莲花,莫要取笑弟子。我爹定然早就死了,才会让我母子孤苦无依在湖州漂泊多年……。至于见不得人的事情,那沈明必然是有一车。人无横财不富,何况他家那样的阔!”

竹影透窗,圆然的青白头皮上,有数只“个”字晃动。

他放低了声:“阿墨,这回由我弥缝,那沈明查不出你的来历。将来你或许有露了破绽在他眼里,万一你真是与他的隐秘有关的,他岂能容你?师傅与你交个底,我已会过沈明了。他家里为小孙女周岁祈福,广邀四方高僧,我也去了一趟。因他好古董,我便谈起宋人书谱,让他附庸风雅。照我看,他是个‘面目全非’的老滑头,若活到我这岁数,他比我还要奸呢!我觉得他的声音是憋出来的,容貌是伪装过的。当然国朝灭亡,我为了活命,东躲西藏,这些伎俩都熟透了的。一个人为何要这样?答案是:他怕有人认出来他来。那老东西明明是在京城长大的人,却非要说自己是常年在南海。他明明有皇帝撑腰,却装作和皇家毫无瓜葛。嘿嘿,你们这样的孩子,皮里带刺,肉里水嫩,还没烂到骨头里去,又哪里能想到世间有那么多毒水呢?”

圆然说得酣畅,拿出个小葫芦,开盖尝了一口,舔着唇皮说:“这是我自制的芦荟汁,调了今年钟山上的梅花雪,在京烦热,全靠此物明目镇心。”

苏韧方才回过神,他双膝跪倒,抓着圆然的手:“师傅,您是如何看出来的?弟子求您一定给指个道儿,要不然,弟子的路可难走了。”

圆然说:“吓,跪什么?师徒俩是一家子,师傅能胳膊往外拐?要问我为何看出来,说穿了也不稀奇。我自己在京城长大的,上了年纪,益发怀念故乡的一切。帝京风物,四时节令,方言食品,都自成一体,与其他地方不同。沈明虽能改容哑声,但当他邀我去他卧房赏鉴二王真迹时,我就看清楚了。他盘中果脯茯苓饼,炕上蓝田硬枕头,言谈间京韵俗语,只能说明他从前惯在京中的。要说他和皇帝有往来……更是简单了……”圆然一笑:“因为香。”

“香?”苏韧好奇。

他想起上次与沈明夜宴,四周那浓郁如仙乡的香气。他回家后,多日都洗不掉。

圆然点头:“正是。你也知道我少年时,家翁便是独揽大权的宰相。我成日调脂弄粉,游戏十来年,天下有什么香能瞒过我去?沈明屋子里燃的香,乃是来自西域的稀世珍宝,名为龙诞香。”

“龙诞香?钱能通神,他既然有钱,怎么不能买些来?”

圆然仰天吐气,叹息道:“苏韧苏韧,我以为你本是个不俗的,却如何与暴发户们一般俗起来?

如今人有钱,恨不得人人知道他有钱,连嫦娥的月宫他都敢去问价来。须知有的东西,你有钱却无处买去。沈明屋里的龙诞,不是通常的龙诞,而是百年以上的‘古龙诞’。前朝的废帝年轻荒淫,曾以西域三城换取突厥国宝藏龙诞香珠两筐。我爹爹纵然势大,全家也只得了两颗。此香历久弥醇,十分耐用,我初始疯魔,后来厌弃,只因为它太香了,反有尘世浮华。尽管如此,多年来我始终不忘这香味,猜想新朝皇帝库中多少还剩下一些,无缘再闻。没想到,沈家却有……可见是皇帝亲赏了沈明……他心中得意,忍不住烧了……反正民间有几个人能知道香的底细?”

苏韧想,那么一说,沈明背后有皇帝,乃真有其事了。

由师傅谈“香”,可见凡是学问,并没无用的,不知不觉间,就有用处。

沈凝不喜奢华,身子骨弱,皇帝亲睐他,也是给些药扇,笔墨之类的,怎会送他这东西?

皇帝自身,也不像喜爱世俗奢华的人,所以才会赐给那有“俗骨”的大富豪。

怪不得沈明生意如此大,靠山够硬!

说不定皇帝也会靠着一两个诸如此类的大商人,去赚市面上几票热钱,来贴补贴补宫中呢……

“喂,开饭啦!”谭香打开了门吆喝,见苏韧圆然一跪一坐,瞪圆了眼。

圆然笑道:“我是看看阿墨的伤恢复点了么……善哉善哉,还得百日才好呢!”

谭香冲上去把男人架起来,让老和尚一起去厅堂吃斋饭。她知道圆然在熟人面前也喝几口,因此还特地备下了京中驰名的烧酒。

圆然以扇遮阳,走过游廊,忽然俯身,满面笑容说:“哇,这里栽有牡丹,好种啊!可惜你们不懂行,让它晒蔫了。”

苏韧夫妻齐看栏下御赐的牡丹,叶片翻卷,叶尖泛黄,俱心想:这可是难养活的娇贵东西。

他们心有灵犀,只不便说出来,怕扫老和尚的兴致。

圆然对苏韧耸肩,说:“我想起沈状元家中堂,有幅牡丹图。图上的‘看朱成碧’四字,是一位‘凤城子’老先生所提。画好,字更精神!”

苏韧伤腿一矮,眼睛一亮。凤城子,记得沈明神色恭敬说“他是位高人,是我故人”,如果凤城指的是帝都,世外高人谁敢自称“凤城子”,沈明又能奉谁“看朱成碧”?

凤城子,应该是皇帝!天啊,他兴奋地掐了一下自己,乱花渐欲迷人眼,原来奥妙在此中。

既然沈明可以调查他,他为何不能顺藤摸瓜查查沈家?或许沈明的发迹历史里,还沾有自己身世的答案。哪里是藤?沈凝么?不,不能打草惊蛇。他应该找一个消息灵通,出入街市,不引人注目,如牛头小鬼儿那样的人物。

这样的人,他只认识一个——牛大兴。

苏韧当下决定,怂恿牛大兴去打探沈明的幕后。

然而如何说动老牛,又如何做到神不知鬼不觉呢?还是要费一番思量。

吃完了酒菜,圆然抹嘴,开始超度亡魂。谭香想到老爹死得早,没有享福过,眼泪儿断线珠似的。苏密靠着苏韧,见阿爹满脸凝重,他不敢调皮,无聊得东张西望,偷吃了口祭奠的白玉桃。

圆然的念经声好像没完没了。躲在暗处的苍蝇,循着果香飞来,都叮在甜蜜蜜的新鲜桃肉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