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叔叔总是在生气上一章:第 6 章
  • 肖叔叔总是在生气下一章:第 8 章

酡红(三)

目送着肖一墨的车子驶入了转角,应紫这才往小区里走去。

回到家里推门一看,应凯和程云雅都在,一个在织毛衣,际安市的冬天湿冷,应凯缺一件贴身的羊绒衫,好的成衣都要两三千,程云雅就买了上好的羊绒线打算自己织一件;另一个则手拿着文件,一支笔在上面圈圈点点的,不知道在研究什么。

一见宝贝女儿回来了,程云雅立刻放下手里的活迎了上来:“总算回来了,这阵子学校里忙什么呢,连个人影都看不到。”

应凯在旁边乐呵呵地道:“你这个老太婆就不懂了,小紫在大学里忙就对了,这说明我家闺女吃香,有人追,对吧?”

程云雅恼了:“什么老太婆!我有那么老吗?你才是个糟老头子呢!”

应凯缩了缩脖子,陪上了笑脸:“好好好,我错了,你不老,你在我心里永远十八岁。”

程云雅这才高兴了,喜滋滋地问应紫:“真的有男朋友了?有了就带回家让爸妈瞧瞧。”

“没有的事,”应紫赶紧澄清,把合唱团拉来当挡箭牌,“我们校庆在排练节目呢,我在合唱团领唱。”

一听这个,应凯刚才还笑着的表情一下子淡了下来,闷闷不乐地叹了一口气。

应紫知道他在想什么,不外乎就是以前想送她去学音乐,结果家道中落最后不得不放弃,这都快成了应凯的心病了。

她赶紧扯开了话题:“妈,今天午饭吃什么?我去看看。”

跑进厨房一看,她高兴地叫了起来:“哇,有鸡翅,还有河鲫鱼,都是我爱吃的菜,馋死我了。”

“瞧你这孩子,”程云雅嗔怪着道,“昨晚到底吃什么了?饿着不成?”

昨晚可不就是和饿着差不多了,那黑压压的一家子人一个个都鸦雀无声,吓得她喝汤都不敢往下咽,深怕发出那种“咕嘟”声,到了最后饭菜都没吃几口。

中午这餐饭总算给缓过来了,她一边吃一边和爸妈说着学校里的趣事,叽叽喳喳的,像一只小麻雀,最后靠在了椅背打了个舒舒服服的饱嗝。

程云雅和应凯都有午睡的习惯,应紫就一个人呆在客厅里。客厅虽然小,却被程云雅收拾得很舒服,阳台上的绿植郁郁葱葱的,茉莉花开了,散发着一股浅浅的幽香。

应紫一边和室友们聊着天,一边刷着卫时年的微博。

卫时年上周在际安市被粉丝围追堵截,当晚就上了热搜,那晚她的披肩要是没被肖一墨丢掉的话,在朋友圈里显摆一下肯定能引来一长串的惊呼。这周卫时年没在微博冒泡,就系统自动发了一个升级VIP的微博。底下都是粉丝们的呼唤,催他发博、发自拍。

她并不是狂热的追星者,她只是单纯地喜欢卫时年这个人,还有他的歌,特别是卫时年早期的一些歌曲,她都烂熟于心。

后来,卫时年加入了东石传媒,在知名制作人孙覃的运作下,迅速攀上了歌坛高峰,但同时,曲风也因为迎合大众有了一定的改变,她虽然也很喜欢,但总觉得好像少了点什么,在她的心里,卫时年好像还是那个温柔如夏风的大哥哥,在钢琴清亮的旋律中唱着青涩的民谣;直到去年那首《去病》出来以后,她好像又看到了那个曾经的卫时年。

微博一刷新,卡了一下。

再一看,卫时年发博了,瞬间就是几千个点赞和评论。

[好像碰到了从前的时光,嗨,女孩。]

底下配了一个十来秒的小视频:黑漆漆的房间里,三角钢琴的烤漆反射着一点亮光,卫时年背对着摄影坐在钢琴旁,钢琴弹了几个音后,忽然静止了,几秒种后,他清唱了一句。

[那一年夏天的风,抚平我褶皱的灵魂。]

旋律简单而动听,嗓音干净清透。

底下的粉丝一个个都疯了,连带着各种蹭热度的营销号和黑子,把这条微博立刻置顶到了小时榜第一。

[对对,老公那一年和我吹过的风。]

[天哪,太好听了,我肚子里又怀了一个,你要负责任的。]

[卫时年这是江郎才尽了吗?写的这两句话是什么东西,辣鸡。]

应紫心里怦怦乱跳。

卫时年还记得她吗?那天认出她来了吗?

还没等她点开视频细听,手机一连震动了好几下,一瞧,一个一直没有人说话的家庭微信群一下子有人发了好几条消息,正是她的二婶李薇。

这个微信群是几年前二叔公的女儿建的,爷爷那边的亲戚都在群里,有二三十号人,刚建的时候还算热闹地聊过一阵,后来就是过年发发红包,平常几乎都是沉寂着的。应凯和应轩两兄弟闹翻之后,应凯还气冲冲地退了群,被二叔公又给拉了回来,说是要家族和睦,等他们几个老的都死了,他们两兄弟爱咋闹就咋闹,现在无论如何都要给他一个面子。

应紫戳进群里看了两眼,李薇正和表姨在聊,前两天她们俩在外面碰到了,现在不知怎么就在群里聊了起来,互相恭维着说着好话。

表姨:我们倩倩可真是越长越漂亮了,大美女一个。

表姨:又是际安名牌大学出来的,以后肯定出息。

李薇:出息也就不指望了,小姑娘家的,找个好老公才是正经的,老公没出息,整个家都被拖累了,身边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表姨:那倩倩有男朋友了吗?

李薇:刚找一个,我也随便她,偏生她眼光高,这个是海归的硕士,开了一家贸易公司,营业额才好几千万美金,小弄弄。

表姨:这还小弄弄啊,年纪轻轻就这么有出息,倩倩可真有福气。

李薇:你别说啊,我家倩倩就是有福气的,以前请人看过相,命里带富贵。

李薇:一说起这个,我就得说说云雅,怎么就把孩子养得这么瘦,哪能去学那些明星节食减肥以瘦为美啊,一看就没有富态。

李薇:男人都不喜欢这种的。

李薇:我说话直来直往的不太好听,听到了可别生气啊,要不是亲戚我还不乐意说呢。

应紫气得发晕,她这话里话外的,把应紫一家三口全都讽刺了个遍。

卧室里传来“哐啷”一声,有什么东西掉了,应凯生气地吼了起来:“这个女人,成天挑事,应轩怎么就娶了这么一个老婆!跟个疯狗似的到处咬人!还咬上小紫了!”

“让你把消息屏蔽了你不听,偏要看,平白多受一份气,小心你的血压。”

应紫深吸了一口气,抬手在群里发了个红包,红包封皮上写了一行字:据调察显示,男性最厌恶的女性之首是长舌妇。

抢红包是本能,没过几秒钟,消息框里就显示红包已经领完了,李薇也不例外。

应紫发了十五个,也就意味着最起码有十五个人在线看到了这句话。

没一会儿,李薇回过神来,炸了。

李薇:应紫你这是什么意思?骂我吗?

李薇:你懂不懂尊老爱幼?这么没家教吗?@应凯 @程云雅

程云雅:哎呦不好意思啊,我家小紫就是这么直来直往的,要不是亲戚她还不乐意说呢。

微信群里一时乱了套,李薇不依不饶地要应紫和程云雅道歉,群里好几个亲戚冒泡劝她,尤其是表姨,这话题是她和李薇一起聊起来的,估计现在也是后悔得不行,连着说了好几声“给我个面子,算了算了”。

应凯从卧室里出来了,高兴得像个孩子似的,和应紫击掌“耶”了一声:“干得漂亮!红包发了多少?爸给你双倍报销!”

程云雅也不在群里和他们啰嗦了,说了一句“有事下线了”就退出了对话框,生气地道:“你们家这些亲戚真是势利,话里话外都帮着她,埋汰小紫不懂事,也不看看是谁先挑的事。”

应凯的眼神黯了黯,伸手揽过程云雅,自责地道:“老婆,对不起,都是我没用。”

程云雅暗悔失言,连忙安慰道:“没事,这种人都见得多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就不信李薇他们能得意一辈子。”

两夫妻额头抵着额头,你一言我一语地秀起了恩爱。应紫吐了吐舌头,赶紧自己主动消失去了卧室。

家道中落以后,他们一家过得捉襟见肘狼狈不堪,但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应凯和程云雅彼此不离不弃,他们一家三口依然还是一个幸福完美的家庭。

她希望这样的幸福永远持续下去。

作者有话要说:本章肖叔叔没出场,想他吗?奉送一个打脸小剧场~~*本章随机红包50个,乖巧坐等小天使们评论投喂。

《写歌》

肖一墨:会写歌了不起?

醋哥:这个嘛…

应紫:对,了不起,我喜欢。

肖一墨:…

肖一墨:我去学。

-

感谢小天使们浇灌的营养液,已经241瓶啦~~

酡红(四)

第二天,应紫吃完午饭就直接去了学校,合唱团的大部分团员都在了,各自拿着曲谱在进行自己的分部练习。

秦西远一见应紫立刻迎了上来:“小紫,我买了西瓜,你先去尝两块,很甜。”

有和他交好的团友起哄了起来:“小紫,团长可惦记你了,非得给你留最中间的,太嫉妒了。”

应紫盈盈一笑,俏皮地道:“应该的,我上两个星期帮他一起写合唱的声部,就当是付我的工资了。”

大家说笑着,等到团员都差不多了,开始了《去病》的合唱排练。

《去病》这首歌原本是带着一点点RAP风的,在秦西远和应紫的改编下,加上合唱的特殊效果,有了那么几清新悠远的味道。中间有一段模仿京剧青衣的花腔唱法,虽然只有寥寥四句话,却是整首歌曲的精华部分,秦西远斟酌了再三,定了由应紫单独领唱,以求和合唱的声音区分开来,形成不同的听觉冲击。

第一次声部合唱因为不熟练有点闹哄哄的,效果并不是太好,秦西远一句一句地替同学们抠音准,应紫自幼练习钢琴,对音准有着非一般的敏感度,也帮着一起将有难度的几段话反复拉出来唱。这一个下午练下来,小有成就,最后一遍排练的时候秦西远录了音,效果挺不错。

应紫把录音要了过来,回到寝室兴冲冲地放给了室友听。彭慧慧第一个嚷嚷了起来:“天,绕梁三日!你们合唱团一战成名的话,别忘记给我抱大腿。”

李沁和郑媛都不懂音乐,不过大力捧场,一个豪气地大手一挥:“唱!到时候我给你准备一大捧鲜花送上去,搞出个明星范儿来!”

另一个也凑热闹:“要么我负责拉横幅,叫上几个啦啦队替你镇场子。”

应紫被她们逗得抿着唇直笑:“你们够了啊,我只希望我上去的时候别嗓子倒了,这么重要的场合,我一想到就腿肚子打颤。”

这话倒真不是谦虚话。

她天生就胆小,小时候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就脸红,学琴时每年老师都会举办小型的音乐会,她在下面弹得好好的,一上台就会冒出一点小瑕疵。

幸好这节目是大合唱,一群人站在那里,要不然她早就怂了不敢参加了。

校庆的系列活动从周一就开始了,寝室里的几个人都有活动。郑媛参加了“薪火传承”校庆火炬接力,彭慧慧是校友联谊茶话会的司仪,李沁则是学生会的,组织了一场师大知名校友在求知湖畔的植树活动,美其名曰“种下属于师大的希望”。

校庆晚会是在最后压轴,定在了星期天的晚上,这一整个星期,合唱团几乎每天都排练,加上临近期末功课紧张,应紫忙得喘不过气来,一直没办法去陪肖一墨。

为此,她的心里一直七上八下的,偶尔想起肖一墨说的那句“社团应付一下就好,尤其是女孩子”,深怕肖一墨忽然反对她参加合唱团。

这天周六晚会彩排,她趁着候场的空档,在微信里给肖一墨发了一些校庆的花絮,表示她参加的是学校的正规活动。

最后一张是她候场的照片,后台上乱糟糟的,不过灯光很漂亮,柔和地洒在了舞台上。

紫:快轮到我们了,有点紧张。

消息发出以后,石沉大海。

应紫本来也没想着肖一墨会在微信里和她聊天,正好场务喊他们了,她赶紧把手机一塞上台了。

彩排效果不错,负责晚会的老师赞许有加,让他们好好准备演出,同学们都跟打了鸡血似的,又去教室排练了两遍,最后才散场。一路往宿舍走去,她拿出手机来刷朋友圈,猛然发现肖一墨的头像上有三个未读消息。

肖一墨:怕什么,胆子真小。

肖一墨:什么时候正式演出?

肖一墨:我过来。

应紫看着“我过来”三个字,懵了一下。

肖一墨那是什么人?怎么可能真的过来看她的大合唱?她那天的邀请也只不过顺口一说,压根儿没想到肖一墨真要过来。

一想到肖一墨会坐在台下看着她,她更紧张了,一边心里默默祈祷最好明天他有什么重要突发活动过不来,一边违心地在对话框里打下了两行字。

紫:明天晚上七点演出。

紫:那我给你留张票。

周日晚上六点五十,肖一墨提前十分钟到了师大的大礼堂。

应紫给他的票位置还不错,十六排,居中偏左。大晚上的,周围的同学们注意力都集中在台上,并没有发现他这位曾在际安大学引起轰动的金融新贵。

肖一墨身旁是几个女同学,时不时地头凑在一起说着悄悄话,偶尔还爆发出一阵欢快的笑声,青春洋溢。

台上的表演算是可圈可点,不过,在他的眼里还是太过业余了,歌舞有点青涩,舞美和灯光配合地并不完美。肖一墨忽然觉得自己有点无聊,放着一大堆正事不做,怎么就跑到这里来看这么一场演出?

算了,应紫都鼓足勇气在微信暗示希望他的打气了。

作为应紫现在法律意义上的另一半,怎么也应该来捧个场,鼓励一下。要是他不到场,应紫演砸了说不定会偷偷躲起来哭呢。

他想了好一会儿,给应紫发了一条消息:我就在下面,深呼吸,放松。

舞台上的灯一下子全灭了,整个礼堂从上一个歌舞的喧嚣中沉静了下来,所有的目光都被吸引到了台上。

几秒钟后,一阵清朗的男女声交揉着,从无到有,徐徐地渗入耳膜。

仿佛山涧潺潺流下的清泉,又好似初春的第一声莺啼。

又过了几秒,白色的灯光渐渐亮起,照在了台上的合唱团上,女生白色襦裙汉服,男生对襟长衫,让人仿佛瞬间穿越到了遥远的从前。

在和声的铺垫下,歌声响起。

去去去去到你想去的天际,

念念念念着你刻骨的铭记。

策马扬鞭时,你只记得那句诺言,

血色黄昏中,还有你的年少意气。

歌声并不激越,旋律轻扬悠远,从一开始的和音,声音渐渐饱满丰富,最后几十人的声线缓缓勾勒出那个在苍茫边境中征战的少年将军。

歌声猛然停住了,灯光熄灭,台上一片黑暗。

几秒钟的空白后,灯光骤然亮起,却移动了位置,落在了边上的一个姑娘身上,眉目清晰。

*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

肖一墨脑中莫名闪过一句古诗来。

还没等他再细细品味,旋律一下子从流畅变得舒缓,清澈空灵的京戏花腔响起,仿佛旁逸斜出的梅花初绽,绚丽地旁若无人地响彻在空中。

“去你的病,来我的国。黄沙飞舞中,我记得你吟唱时,那微笑的容颜。”

短短的几句歌词,让肖一墨后背起了涔涔一身冷汗,失神了两秒才猛然回过神来。

宛如天籁。

合唱也就五六分钟的时间,却好比一场视听的饕餮盛宴,让肖一墨对后面的小菜彻底没了兴趣。

有观众送了好几束鲜花上台,合唱团谢幕。

肖一墨忽然有了那么几分后悔,来的时候居然没想到买花祝贺应紫演唱成功,应该大手笔地用鲜花堆满后台才符合他的身份。

不过,现在他亲自道贺,比起鲜花应该更有分量一点。

想到这里,他起身离开了观众席,径自到了后台。可能是他的气势夺人,门口的工作人员看了他一眼,居然也没出身阻拦。

后台的化妆室里,合唱团员们刚刚退场,正在嘻嘻哈哈地闲聊。

“好紧张啊。”

“唱得应该还好吧?”

“肯定错不了,小紫的声音真的太好听了。”

肖一墨刚要推门,猛然,“哗啦”一声,里面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他忍不住从窗户玻璃里往里一看,只见化妆室的墙上用鲜花布置了一个大大的心形,中间拼成了一个“LOVE”字样,显然,有人在求爱。

吉他声响了起来,一个阳光帅气的男生一边弹着吉他唱着歌,一边朝着一个女生走去,正是一首最为经典的华语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