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燕,还有大姐呢,姐知道你心里苦,你可别难为自己。你看看姐,一个人不是也熬过来了吗?怎么你就萧胡辇看着那刺眼的白发,心中万般难受,自己比妹子年长好几岁,还未有白发,她却已是白发挂在鬓角上,可想而知,自己的这个妹子一定是苦的很。想她年纪轻轻就做了皇后,除了要代耶律贤上朝处理国事外,还要抚育生下的这几个孩子,如今,耶律贤说走就走,把这个大辽、孩子们都留给她,想想压在她肩上的这些沉重的担子,也真是苦了她。

“燕燕,告诉姐姐,是不是韩德让对你不好,你告诉我,要是他敢对你不好,我去宰了他。”萧胡辇实在看不下去那历历在目的白发,她没想到,只是短短的光景,竟把妹妹折磨成这样。看着小萱看着她木然的眼神,萧胡辇深呼吸了口气,说道:“我原以为天赞帝故去,韩德让会念在旧日之情好好对你,可是你却这般消瘦,他一定亏待你了是不是?亏他还敢到我府上来见我,早知道他这么对你,我昨晚就先宰了他!”

“大姐,你在说什么?我跟韩德让怎么了?”萧胡辇一番话说的小萱头脑发晕,丝毫没明白她说的是什么意思。

契丹皇后——契丹太后 第九十二章 流言(下)

“嗨,都现在了,你还瞒着大姐。”萧胡辇爱怜的看着小萱说道:“大姐知道你跟韩德让住在一起了,这时候你孤儿寡母的,心里没个主心骨,那能行吗?可是这韩德让,我本以为他老实可靠,心里对你有些旧情,所以才会为了你的事跑到我府上来,求我进宫来陪陪你。你瞧你这副模样,一定是他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姐,你这是说什么呢!贤对我那么好,我怎么能忍心背叛他?”小萱哭道:“再说,群臣们会怎么说,怎么看?”

“什么背叛不背叛。人已经死了,还能怎么着?日子是你自己在过,不是别人说几句你好,你就真的能过好的。再说了,有天赞帝的遗言在前,他说过无论你做什么,他都不会怪你的。你还怕个什么劲?燕燕,你是不是跟姐在保密?”萧胡辇说道:“这上京城里,谁不知道你又重新召回了旧日的爱人,为了让他对你和孩子专一,你还特地叫人

“叫人怎么样?”小萱追问道。

萧胡辇看着满脸茫然的小萱,不由奇道:“燕燕,难道你跟韩德让真的是清清白白?”

小萱点点头道:“我将他召进宫,却不是为了我,是为了孩子们,孩子们喜欢跟他玩.我现在哪里有什么心情跟他再续前缘?”

“这样!”萧胡辇脸上泛起一丝恼怒之情,说道:“你们之间既然是清白的,这该死的谣言又是从哪里传出去的?”

“姐,什么谣言?”小萱问道。

萧胡辇叹了口气,说道:“不知道是哪个心怀不轨的家伙,放出风来,说你为了独占韩德让,派人给他妻子送去了毒药,毒死了她。”

“什么?”小萱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我派人去害她?这是怎么回事?她死了?我怎么从没有听韩德让提起?这是谁编的瞎话?我为什么要去害她?我若真想要那韩德让,我就让他直接休了他妻子好了,我是皇太后,他敢不听吗?我何苦出此下策去谋害她,落人口实?”

“算了,这是瞎说的话,你不要放在心上。”萧胡辇看着小萱劝道:“不过话说回来,现在韩德让的妻子已经死了,他也再无羁绊。他一直对你余情未了,时时挂念着你,你也该考虑考虑他了。这一辈子,还有的是年头要熬呢,找个合适的人,陪在你身边,时常跟你说说话,你心里也舒服些。群臣里,早将你们的事情,添油加醋的说了个天花乱坠,你还管他们怎么看做什么?现在大辽是你说了算,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咱们是契丹人,不是汉人,没有那么多的规矩要守。想当初,淑哥的丈夫死了,你不一样还是为她择了新驸马吗?人死了,就是一把灰,一捧尘土,还有什么意义和价值?现在是你做主的天下,你的事还轮不到别人来唠叨,来指责些什么。”

“姐,别说这些了,这段日子我过的小心、辛苦,没想到还是被别人愚弄。”小萱说完,又在掉下泪来。

看着她“滴答滴答”落下的泪水,萧胡辇叹了口气,回答道:“好,好,不说。走,带我去看看孩子们。”

点点头,小萱与萧胡辇向孩子们居住的庭院走去。多日未见孩子们的萧胡辇,看到小家伙们,异常高兴,陪着孩子们玩了整整一个下午。吃过晚饭,小萱送走萧胡辇后,命人传韩德让来见自己。

韩德让走进书房,就看见满脸冰冷的小萱坐在书桌前,怒视着自己,忙跪地说道:“臣韩德让参见皇太后。”

看着跪在地上的韩德让,小萱冷冷的问道:“朕问你,你的妻子怎么了?”

韩德让闻言一愣,沉默了下回答道:“她病故了。”

“病故?什么病?”

“陈年旧疾。”

“韩德让,你少跟朕兜***,朕问你,她得的是什么病?”小萱怒了。

契丹皇后——契丹太后 九十三章 意外(上)

韩德让用沉默不语,来代表自己的回答。

“啪”,小萱狠拍一记桌子,说道:“好,你不说是吧,朕朕你有没有把朕的话听在耳朵里?你既然不愿意说,好,你就给朕跪在这里,没朕的话,不许你起来。”

小萱说完,拂袖而去,径自走出宫门,安排了马车,载着自己前往韩德让府上。到了韩府,在侍从的带领下,她在府内转了一番。府里冷冷清清,只有几个下人在各做各事。

小萱信步走进韩德让的寝室,见书案上摆着厚厚一打纸,便走过去拿起来看,但见每张纸上都写满了燕燕两字。双手颤抖的放下了纸,小萱继续打量屋子,见屋子的一角有个很精致的箱子,便走了过去。犹豫了下,她打开了箱子箱子里有几个包裹好的布包。小萱将其中的一个布包打开,里面全是雕刻精细的小马,老虎、牛等动物,布包的一角隐隐还写着裕的字样。难道这些是他做给隆裕的?回想起他陪孩子们玩耍的时候,经常会拿出刀子雕刻些什么,雕好后就送给孩子,这些东西一定是他为孩子们准备的.心里怀着疑问,小萱又打开其他几个包裹,有刺绣精美的小女孩衣装,还有一些上好的笔墨纸砚。箱子底下压着张纸,小萱打开,虽然还不识契丹字,但是陪在孩子们身边这么久了,孩子们的名字,生辰她却认得怎么写。那张纸上记得就是孩子们的名字和生辰,这箱子里装的东西,可以肯定是韩德让为孩子们准备的生日礼物。

叹了口气,小萱将东西放回原处整理好,关上了箱子,然后吩咐道:“带我去韩夫人的房间。”

“这随行陪伴的韩府下人忙说道:“老爷叫人重新粉刷了夫人的房间,已经把那个房间赐给奴婢们住了。”

什么?他竟然把他妻子的房间赐给下人住?小萱惊讶,脑海里不由回想起,在宫墙外遇见他时,他说的话:亲事,是我爹安排的。我跟那个女人虽有夫妻之名,却没有圆房。难道他对自己的妻子,真的没有一点点感情?

慢慢走到书桌前坐下,看着那写满燕燕的纸张,小萱问向韩府婢女:“你们夫人究竟是怎么死的?你要老老实实给朕说清楚。倘若你刻意隐瞒些什么,朕绝饶不了你。”

“这,”婢女为难的说道:“老爷吩咐过,不许讲的。”

小萱看着那婢女,心知不吓唬吓唬她,她一定不肯实言相告。于是说道:“你道你们家老爷现在在哪里?你猜朕为什么会来这里?”

婢女本就被太后突然到府,吓得惊慌失措,再听小萱这两句话中带话的言语,不由的浑身直打颤,说道:“皇太后想问什么尽管问,奴婢但有知道的,一定据实相告“你家夫人是怎么死的?说!”

“回皇太后的话,夫人是服药而死的。”

“服的什么药?”小萱追问。

“回皇太后,是毒药。”

“她为何服毒?”

“这回皇太后,我们也不知道。老爷和夫人一向分居两室,虽不和睦,却也相安无事。前阵子,夫人因皇太后给老爷安排值宿宫中,夫人不愿老爷进宫,就与老爷吵了一架。老爷一气之下,便离开府,一直住在外头的客栈里,再不回来。夫人也派过几次人前去请老爷回府,无奈老爷说什么都不回来。前些天,夫人打扮的华丽无比,亲自去请老爷回府,老爷却避而不见,夫人回来后,不久就故去了。”

“她回来不久就故去了,那你们怎么知道她是服毒的?”小萱奇道

“回皇太后,夫人在她寝室的墙壁上写着

“写着什么?说!”

“写着皇太后赐药。”

契丹皇后——契丹太后 第九十三章 意外(下)

小萱“唰”的从座椅上站起身来,我什么时候赐药给她了?她为什么这么写?

咬了下嘴唇,小萱问道:“你们老爷怎么说的?”

“老爷说,老爷说夫人是服毒自尽,与皇太后无关。还说夫人自嫁过门后,就一直帮老太爷整理药草,自然识得哪些药草有毒哪些没毒。皇太后万人之上,若真想要她死,也不必偷偷摸摸的赐药。就算真的要处置夫人,大辽也没人敢说些什么,只怕是夫人不知道起的什么念头,才会做出这种事情来。”

听完婢女的话,小萱重重的叹了口气,说道:“回宫。”

坐在回宫的马车里,小萱暗暗寻思着。原来他心里真的只有萧绰,所以才会为萧绰设想的这么周到。萧绰啊,在我没出现在这里时,你与他之间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情愫?

回到宫里,她慢慢的向书房走去,走到书房门口,就听到了书房里传来的说话声,小萱不由一愣,随即躲在门外仔细的听着屋里的话语。

“韩大人,我去求娘,叫她不要让你再跪了。”

“隆绪,不许去。不许再去吵皇太后,皇太后这阵子劳累的很,别总去吵闹的惹她心烦。我问你,我给你送去的那些书都看了吗?”

“看过了。”

“恩,看书要仔细的看,不能囫囵吞枣般的看,那样是学不到什么东西的。”

“嗯。隆绪记住了。韩大人,反正我也睡不着,那天你教隆庆的阵法图,隆绪也想学学,你教教我好吗?”

“好,当然好。难得你这么上心,来,我在地上画给你看。”

蹑手蹑脚的离开书房,没有吵到屋里的韩德让与隆绪,小萱回到了寝宫,然后吩咐人去叫韩德让起来。坐在床上,小萱痛苦的皱着眉头,她不知道该怎么去处理与韩德让之间的关系。

见她不再追问自己妻子的事情,也知道她去过了自己府上,只怕自己书案上写的那些个东西,也都被她看了去,韩德让心里即欢喜又难受。欢喜的是,她该知道自己是真心真意的爱她,难过的是,她在这次事情后,更是想着法的避开自己,虽然都在宫里头,近在咫尺,可是要相见却已变得难上加难。

这夜,他依旧悄悄的守在她的寝宫外,听着她的低泣。当她的屋里传来物件落地的响声后,他不禁担心起她的安危。这么深的夜,怎么会突然有异响传来,难道是刺客?心中念头刚刚一动,韩德让已飞快的推开小萱的寝室门,快步走进房中。映入他眼帘的一幕,让他惊得呆立在原地。

他心中最喜欢的女人,竟拿着一把锥子,不住的刺向她自己的左臂。看着她白嫩光洁的左臂上,一个个红色的血点,韩德让彻底的呆住了。

“出去!”没想到他会在此时出现,小萱出声怒吼。

眼前的男人,非但没有出去,反而一步步的走向自己,盯着自己渗血的臂膀。轻轻一抖袖子,让袖子垂下,遮住了那些刺目的血痕,小萱对着已经走到自己面前的韩德让,再次怒吼道:“出去!”

一把抓住她的左臂,就见她已经柳眉微皱,“啊”的呻吟了一声,韩德让才猛地醒悟,忙将手抓向她的手腕处,并用另一只手,掀起了她的衣袖。

眼前这条胳膊上,除了刚刚被刺破的那些血淋淋的小孔,那些已经结痂的小疤不计其数,看的人心里发麻。

“你这是做什么?”韩德让再忍不住怒问道,她怎么能这么做,她怎么能这么对待自己。眼里还噙着泪,见韩德让竟然不听自己吩咐,小萱不由怒火中烧,顺手拿起锥子扎向韩德让,韩德让没想到她会这么做,尽管一愣,却丝毫不避,这一锥子,竟生生的扎进他的肩膀上,直没至椎柄。

契丹皇后——契丹太后 第九十四章 怒杀(上)

眉头只皱了皱,脸上神色就恢复了正常。韩德让拔出肩头的锥子,看着小萱说道:“这东西我拿走了,你早些休息,我会去弄些药给你送来。”转身,韩德让向门口走去,忽又停住脚步说道:“以后别在做这种傻事了。人死不能复生,不管你心里惦记的是谁,都不可能再站在你面前。”

身后传来她的低泣,脚底下再忍不住多迈出一步,韩德让无力的转身看着小萱,说道:“还能再给我一次机会吗?我等的很辛苦。”

“你走!”

耳边是她低声的哭喊。

韩德让失望的掉转头,落寞的走出房间,捂着肩上的伤,离开了内庭。

看着他离开,小萱扑倒在床上哭了起来。她想,她想孩子,想她的郑哥。她怕他饿着,冻着,会遭遇到不测。每当她想郑哥时,她就拿出锥子,狠狠的扎着自己,一方面为了惩罚自己的狠心,另一方面则为了让那丝丝阵痛,迫使自己不去想念郑哥

她必须忍,她不能让任何人看出她的伤悲,她还要做白天群臣眼里,那个永远神采飞扬的太后。

几天后,受命远征高丽的耶律阿没里与耶律斜轸战胜而归,为表彰他们的功绩,宫里举办了一次盛大的朝会。

朝会上,众大臣面带喜色,其乐融融。小萱看着众大臣满意的神情,心里也安心了些。席间,忽见耶律虎古站起身,大笑着对众臣举杯道:“皇太后、各位大人,难得我大辽日渐强盛,何不一起举杯庆祝下。”

他这句话说的也没什么错,听的大家心里都很舒坦,便都举杯一饮而尽,就听虎古接着说:“我大辽现在兵强马壮,少不得要杀到宋朝去。大家以为如何?”众人闻言,看向小萱,见小萱无语,便都“呵呵”一笑,当作是回答。虎古看在眼里,心中不悦,说道:“怎么都不说话,难道都跟韩匡嗣那个老儿一样胆小怕事?”

韩德让一听这话,不由心头一阵气恼,他知道虎古跟父亲韩匡嗣一向不合,虎古一直主张对宋用兵,而父亲一直主张不用兵,两人为了不同的主张见解,以前经常在朝堂上闹得面红耳赤,结下了很深的宿怨。倘若虎古是在背地里说这话,韩德让也能忍他一忍,偏他就是在群臣的面前侮辱先父,他怎能忍住。当即起身回道:“先父已故,虎古大人何苦还要出言讥讽德让的老父。”

耶律虎古冷冷一笑,说道:“你一个汉人,有什么资格跟我说话?咱契丹什么时候改了规矩,契丹人跟汉人能平起平坐了?哼,你老父无能,你也好不到哪里去,”耶律虎古酒喝的多,此时已有些微醉,也没看到小萱冷冷瞪着他的眼神,继续对韩德让叫骂道:“谁不知道你韩德让是怎么爬上来的!在座的契丹人哪一个没有战功?你们这些个汉人,也就是皇太后给你们面子,让你们爬的这么高,跟我们平起平坐,换做是先帝,哪里有你们说话的地方。皇太后也是,咱们都明白皇太后心里苦闷,又要处理朝政,又要照顾皇子、公主,心力交瘁,可是我大辽多少契丹勇士,找哪个不行,却偏要找你小子,我耶律虎古就想不通韩德让听他越说越气,又听他竟在群臣面前提及萧绰私房事,胡言乱语,顿时心头火起,从一旁的侍卫手中抢过一根戎杖,向耶律虎古掷去。耶律虎古哪里会想到他敢这么做,又加上有些酒醉,被戎杖正砸中脑袋,当即应声倒地,再不动弹。他身后的侍卫见状,忙上前欲搀扶起他,这一去才发现,年老的耶律虎古竟然没经得起这一杖,被韩德让给生生砸死了。侍卫们当即脸色苍白的看着小萱,说道:“启禀皇太后,耶律虎古大人已经没有气息了。

契丹皇后——契丹太后 第九十四章 怒杀(下)

韩德让闻言呆立在原地,心知闯了大祸。刚刚还热闹的朝会,顿时冷清了下来,就听小萱说道:“来,朕敬各位大人一杯。”

众臣将她面不改色,神情自若,仿若未见虎古之死,心里都是惊愕万分。虽都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心里却是相当的别扭。再接下来,小萱又命人唱歌、跳舞,丝毫不看向虎古躺下的地方。侍卫们没办法,只好将虎古的尸体抬出。一直等到朝会结束,小萱也未对此事有任何说法,群臣心知她这是护着韩德让。虽然也恼那耶律虎古言语过分了些,可是大庭广众之下,虎古死了皇太后竟视若无睹,这韩德让在皇太后跟前也太红了,想归想,心里想法再多,最后也只得各自散去。

满怀歉意的韩德让,渴望着对小萱做出解释,道歉自己的行为,只是等了一夜,也没有任何皇太后召见他的传唤。这更加深了他心里的愧疚,看着窗外已经渐渐亮起的曙光,韩德让下定决心,一定要干出些什么,告诉那些眼中无人的契丹人,不论何时,我韩德让凭的都是自己的真本事这一次的朝会,让在座的汉族大臣心中忿忿不平,觉得耶律虎古的话侮辱了他们,否定了他们为大辽所做的一切,也让那些对韩德让与皇太后之间的传闻,还不太相信的大臣,改变了看法,确信两人之间的确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对韩德让多少有些看法。甚至不少契丹将臣都认为,他是借着与皇太后有旧情,才换来的这些功名。

不管他们谁心里有想法,很快他们的想法就消停了下来。次年,身为汉人的大臣室,与韩德让等人为国政做出了几件大事,轰动朝野,提高了汉臣在辽国朝野中的地位。

室请旨修路,发动民夫二十万,将国内一条崎岖难行之路,于一日间完工,震惊整个辽国。而韩德让与斜轸、室等人,根据国情,制定了许多相关的国策,使得辽国境内更显出一片生机。从耶律死,耶律贤即位再到如今的统和二年,短短十四年,小萱、耶律贤与众臣,已扭转了耶律死时,大辽举国不振,处处挨打的局面。

小萱不得不暗暗佩服韩德让,怪不得这萧绰一眼相中了他,他的确是个人物,处理事情心思慎密,勤勤恳恳,决无怠惰。而且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每时每刻都在关心着隆绪等孩子的成长,时常给予孩子们一些正确的教导。论功行赏,统和三年,小萱再提拔韩德让为政事令,后又提为大丞相,再封爵齐王,举朝再无异议。

一切似乎很平静,一切又似乎不平静。

她给他升了再高的爵位,他依然会每夜在她的寝宫外守着,只有站在那里,他的心才能够安定。日子一天天过去,这种情况,在某天的夜里,终于发生了变化。她再也睡不安稳,那个男人磐石一般坚定的感情,彻底的打动了她的心。门被轻轻的打开,她看着站在门外,异常疲倦的他说道:“进来,将门带好了。”

悄悄的搓了几把脸,韩德让驱赶着袭来的睡意,走进小萱的寝室,并将门带好,看着已经坐在床上的她。

“伤,好了吗?”小萱看着韩德让轻声问道。

“嗯,多谢皇太后挂念,早已经好了。”

“叫我燕燕。”

耳边听到她的吩咐,韩德让不可置信的抬起头看着小萱。

“我累了,你陪我安歇。”说完这句话,她就起身进入帐中,再不说话。

契丹皇后——契丹太后 第九十五章 亲征(上)

那一瞬间,他呆立在原地,他不相信她说的话,他不确定他一直等待的这一刻终于等到了。看着帐内朦胧的人影,和屋内柔柔的烛光,他迈开了脚步,走到桌前,吹熄了烛火,走向大床。

时隔十六年,他终于拥有了她,将她紧紧的搂在怀里,他一直颤抖的喊着她的名字---燕燕。

一夜的恩爱,一夜的拥有,他知足了。

清晨醒来,发现自己还被睡着的他紧紧搂住,她不由得轻叹了口气。轻轻的抓着他的臂膀,想要移开他的手臂,没想到反惊醒了他。

“醒了?”耳边传来一声轻轻的低语。

小萱看着韩德让,唇边是苦苦一笑,说道:“该起了,要去上朝。”

“嗯,多穿点,下雨了。“嗯。”

没有太多的话,只有几句淡淡的叮嘱的话语,却让这个原本尴尬的房间,笼罩在一片暖意之中“晚上,早些来,一起吃饭吧。”小萱穿戴整齐,说完这句话后,轻轻移步走出了房间。正坐在床上穿衣的韩德让,内心一阵徜徉,原以为只有一夜的恩赐,听她刚才的话语,似乎可以还能延续昨夜的恩爱,唇角露出了一个无奈的笑,他对自己说道:韩德让,这就是苦尽甘来吧。

早朝后,小萱去了耶律贤的陵墓,她遣退所有人,跪倒在墓前,却不说一句话。就那么执着的跪了两个时辰,才起身在侍从的搀扶下上了马车,离开陵园。临离去前,小萱冲耶律贤的陵墓再次递过去一个深情的眼神。打那后,她依旧会时常去看望耶律贤的陵墓,也会在每个夜里与韩德让相依相拥。孩子们渐渐明白了什么,他们没有拒绝韩德让,反而会时常聚在韩德让的身边,吵闹着他,要他陪着他们玩耍。韩德让与孩子们的生活越来越和睦,皇宫里的后庭中又再泛起笑声,让这个曾经冰冷的庭院,再次恢复生机。对于贤,她也许错了,对于孩子,她却对了。

依然会在每个傍晚,静静看着与韩德让一起玩耍的孩子们,小萱在享受这来之不易的春华,一个突来的消息,打破了她刚刚拥有的幸福。

宋朝大臣中有人向赵光义进言,说此时辽国女主当政,孤儿弱母不说,那皇太后成天不理朝政,却与手下的一名大臣勾搭在一起。这时攻辽,必可取。赵光义听在心中,觉得这主意甚好。于是在统和四年,赵光义再次发兵攻辽,兵分三路奔契丹而来。

接到急报的小萱异常愤怒。

以前她什么都不懂,不懂汉、不懂契丹,现在她也许还是不懂,何谓汉、何谓契丹,可是她懂她的心,她的心已经完完全全的,交给了那个叫做耶律贤的男人。那个男人没有让她失望,他曾经也想与宋,与汉人交好,可是结果换来的却是赵光义的亲征。她的心里现在装的满满的,都是爱和歉意,对耶律贤、孩子的爱,对耶律贤、孩子的歉意。她要的不过就是一个安安静静,能陪孩子平安快乐的岁月,她本已无所谓那些陈年旧事,与赵家兄弟的恩怨,可是这么多年以后,他竟然还是这么不死心,竟然又发兵攻来。

赵光义,你以为我是聋子是瞎子?你当我不知道你是怎么坐上那皇帝宝座的?你手里染了多少人的血?我派出去寻找延玉的探子们没有找到延玉,但是他们却带回了你逼死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赵德芳,还有你自己亲弟弟赵廷美的消息。好一个“金匮之盟”的谎言,你把你的亲眷们都逼死了,现在为你自己的子孙铺平了继承皇位的道路,你好狠心!好,我就老账新账跟你一起算。

契丹皇后——契丹太后 第九十五章 亲征(下)

朝堂上,看着大臣们,小萱冷冷的说道:“好,既然他欺我孤儿寡母好惹,那么这次朕就叫他看看,到底谁怕谁!传令下去,只要打赢宋军的将领、作战勇猛的将士,朕都给予重赏。若是不敢上阵,临阵脱逃的,我大辽没有这样的人,给朕斩!”巡视了眼群臣,小萱继续说道:“给朕准备,朕要亲征。”

霎时间,朝中大臣跪倒了一大片,口中疾呼:“承天皇太后,万万不可。皇太后若是不放心,尽可派我等前去应战,切不可亲征。”

站起身,小萱挺直腰板说道:“朕不是没上过战场的人,朕更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亲征已定,多说无益,退朝。”

退朝后,回到书房,小萱静静的坐着。看着书房里的物事,回忆起耶律贤活着时,在这里的一举一动。

“娘!”耳边传来隆绪的呼唤,将小萱的思绪打断。

看向隆绪,小萱的眼神变得温柔了许多,她扯起隆绪的手,问道:“隆绪,没去玩?”

“娘,每次你问我们都是这句话。

小萱闻言,愣在座椅上,说不出一句话来。就听隆绪又说道:“娘,韩大人说您要去亲征,是吗?”

小萱微微一笑,说道:“是韩大人要你来的?”

隆绪点点头,说道:“韩大人说亲征危险,叫我来劝娘不要去,他要代娘去。隆绪来这里除了转告娘韩大人的话外,还有件事情要跟娘讲。”

“什么事?”小萱柔声问道。

“我要上战场。”十四岁的隆绪坚定的说道。小萱看着隆绪,眼睛里的目光由温柔变的冰冷起来,“是韩德让叫你这么说的?”

“不是!娘,是隆绪自己要上战场的。”隆绪看着小萱认真的说道:“娘,父皇曾经说过,他很小就在外面闯荡了,我都十四岁了,娘一直叫我在宫里读书写字,舞枪弄棍,从来都没有叫隆绪出去闯一闯。娘,还记得隆绪小的时候你给隆绪讲的那个穷孩子的故事吗?就因为他凡事都要自己做,所以最后才能保护村民、击退盗贼。隆绪被娇生惯养,虽然成天与侍卫们一起操练,可是他们毕竟不敢跟我真的比试。而外面的战场隆绪到现在都不知道是什么样子。娘,隆绪想跟父皇一样,能有所作为。您对隆绪说过,好男人志在四方,应该闯荡四海,我听韩大人还提起过,娘十六岁的时候,就只身去了那时的汉地和宋地。娘,您想想,我现在成天待在宫里头,什么都没有见识过,这样的我能有出息吗?”

小萱慢慢抬起双臂,将隆绪搂在怀里,哽咽了起来。贤离开后,她更加小心的爱护着孩子们,她就只剩下这些有着贤血脉的孩子。虽然平时管教的严些,却也格外的疼爱,现在耳听隆绪说出这一番道理,小萱顿觉心里一阵难受,不由哭道:“乖孩子,娘答应你,娘带你一起去。”

隆绪伸出小手,擦拭着小萱眼里流出的泪花,说道:“娘,别哭,父皇和韩大人都怕看见你哭。”

“嗯,娘不哭!”

在屋外等候良久的韩德让终于看见了隆绪出来,不由迎上前问道:“陛下,皇太后可应允了?”

“韩大人,对不起,我要跟娘一起去亲征。”

身体变的僵硬,看着隆绪倔强的小脸,韩德让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

“臣会保护陛下,承天皇太后的。”沉默了下,知道无法更改结果的韩德让,说出了这句话。

几天后,带着大队人马的小萱与隆绪踏上了前往战场的征途。一路上战报连连,寰州、朔州全都报失,皆被宋军占领。宋军势如破竹,直指涿州而去。小萱没想到战况竟如此惨烈,不由下令全军加快速度前进。转眼只几天的功夫,宋军又先后占领了一些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