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药师:“师傅,这太贵重了,弟子静修几个时辰便好。”

虚竹:“咱们平日练了许多还神丹,每人服用三颗后,多服也是无用。为师与你,服下便是。”

黄药师服下还神丹,调息片刻,发现神魂全复,而且有微小的增长。

“师傅,弟子探视距离长了一步”。黄药师小声说。

虚竹:“为师知道,便是为师服用,神魂也略有增长,只是为师还神丹也只有三十许枚,储备灵材却已耗尽,因此不能派中人人都用还神丹增进神魂,你离五百步之限最近,所以优先与你服用还神丹,每天一枚,勿要声张,免生事端。”

黄药师:“谢师傅。”

虚竹:“天山折梅手乃先天功法,不到先天,本不能连续施展。你现在应以修行口诀为主,施展招式仅能偶尔为之。”

黄药师:“弟子尽知。”

☆、第十八回 虚竹子传授逍遥游 黄药师身负空灵根

黄药师每天上午交替练习天山折梅手和弹指神通,下午与师姐净化真气,晚上或临摹阵图,或与虚竹炼丹,忙得不亦乐乎。

又一日,虚竹见众人招式修习都入了门,便把洪七,周伯通和黄药师叫到一起,教三人逍遥游身法。

虚竹曰:“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而无所待,谓之逍遥游。诸位看仔细了。”

言毕,虚竹挥剑在地上画出八八六十四个方格子,代表六十四卦方位,每个格子边长为一尺有余,六十四格恰好一丈见方。

然后,虚竹于震位站定,右跨步至颐位,左脚却踏右后方明夷位,然后转身,右脚踏归妹,左脚即济……

虚竹动作极慢,所踏之步,每一步都匪夷所思,出人意料,偏偏踏出后又有水到渠成之感,让人觉得仿佛非踏此步不可。

黄药师以心神观之,但觉虚竹每一步都能带动些许无属性真气,行进之间,无属性真气于其身侧上下流淌,间或有木属性真气生生灭灭,又恰与步法相辅相成,使人身轻如叶,妙不可言。

虚竹缓缓踏完二百一十六步,又飘飘然回到震位。

虚竹:“徒儿们,此套步法如何?”

周伯通:“掌门,我觉得它比凌波微步麻烦,效果却还不如以前我师傅的凌波微步。可是一遍看完,它与我却又一种说不出来的亲近感,我喜欢学它。”

洪七:“这步法比我师傅的步法轻灵的多,腾挪闪避,无所不可,是个上乘步法,可是略略不合我的脾性。现下学便学了,日后我必以此为基,创一套适合我的步法。”

虚竹:“好。黄四,你喜欢学这步法么?”

黄药师:“弟子很喜欢这套步法。”

然后,虚竹便传与三人步法口诀,讲解行进之时体内真气如何流转,气息如何吐纳。

之后,虚竹给三人画好格子,三人各自修行。

三人中,周伯通十周岁,洪七八周岁,虚竹所画格子较大,每格边长一尺;黄药师才两周半,身量未足,格子自然最小。

三人初时踏步都甚慢。一刻钟后,底子最好的周伯通开始越走越快;一个时辰后,洪七也走的越来越快;只有黄药师,一直在慢慢的体悟。

黄药师能微微感觉到,在自己踏步之时,有一种神妙的气体萦绕在自己的身边。

那气体无形无色,忽隐忽现,来去无凭,仅能偶尔被神魂察觉。

而且,那种气体似乎能毫不费力的穿过自己的身体,视自己足下的青石板亦如无物。

黄药师怀疑这气息是一种新的真气,便有心详加体悟,只是那种气体又极为稀薄,很难察觉。而且它迅捷异常,自己的精神力还不足以追踪。

随着一遍遍的练习步法,黄药师渐渐注意到,自己的步法走的越是精准迅捷,身侧那种气体就会聚的越密,虽然还是极其稀薄。于是黄药师便渐渐提高踏步速度,同时还要全身心的体悟,寻找那种未知的真气。

黄药师正踏步间,忽然身子一颤,陡然停了下来,全身冷汗如雨。

因为他刚刚经历了世间最不可思议的一幕——他被凭空移动了0.1微米,而且是不消耗时间的移动!

换句话说,他刚刚瞬间传送了,打破了空间的壁障,传送了0.1微米。

虽然只有区区0.1微米,常人根本无法察觉,可那也是瞬移!

瞬移,无论如何,都应该是天仙才勉强可以施展的能力。

而黄药师才后天,修行还没入门,居然就瞬移了。

为什么?

黄药师拿椿站稳,苦思一炷香时间,得出了解释。

只有一种可能,瞬移是方才那种未知真气的作用。

那种未知真气,一定是空间属性真气。

自己,一定有空灵根。

凡有空灵根者,施展逍遥游身法,便会使空间元素聚集,便有可能出现瞬移。

虚竹曾言,庄周乃是极其罕见的空灵根。逍遥游身法作为他最得意的自创功法,怎能不是空间属性功法!

‘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而无所待,谓之逍遥游。’其中‘天地之正’乃是空间元素,‘六气之辩’指的是小五行真气和无属性真气的生灭变化。庄周竟然把小无相功整个融入了步法,用小五行生灭之力使人身轻如燕,灵动自如,真气生生不息,永无力衰之感。步法又恰恰能引动空间元素,使人瞬间传送!

此步法之妙,当真妙不可言,令黄药师叹为观止矣。

可惜,这世间并无一人能尽得其妙。

黄药师小五行灵根五缺其四,根本不知步法中小五行如何生灭。五行缺一仍可知五行,虚竹段誉均可知五行生灭,却根本没有空灵根。

黄药师转念又想了,亿万人难得一见的空灵根,这应该就是自己的穿越大礼包了。

礼包是够重了,可当下并不能当饭吃。

0.1微米的穿越距离,没有后天巅峰的精神力,根本都无法察觉。

逍遥游身法,效果不可能如此微弱,天书图卷中的逍遥游一页一定记载有空属性真气的流动路线,按图修炼才能真正修成逍遥游身法。可惜本门前辈并无一人有空灵根,因此无法得见。

可惜黄药师现在还不能观看天书图卷。天书一定要有五百步的神魂探测距离才可一观。

黄药师现在探测距离只有四百四十一步。

一定要提高神魂强度,越快越好,五百步神魂等于瞬间传送!

可是提高神魂,却难一蹴而就。以前的精神耗尽,分神观察等修习神魂之法已经丝毫不起作用了。还神丹还有三十来颗,就算都给自己服用,自己还要将神魂强度再提高三十步左右才到五百。

如何提高呢?

参佛悟道,炼丹画阵,甚至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皆有益于神魂,择一修行即可。

原版黄药师为了提高神魂,选择了尽皆修习,无所不通。

现在的黄药师却不想做通才,至少现在不想,不入先天,追求无所不通是浪费寿命。

以上诸道与修行关联最大的当属炼丹画阵了。

炼丹一道,黄药师弹指神通未成,暂无法精进了,想练出九花玉露丸还差得远。

那么只有修阵道了。

黄药师并非行事拖泥带水之人,他当下便禀告虚竹,说自己于阵道似有所悟,练功暂停,先修阵道,虚竹自是应允。

黄药师来到平日画阵图的大殿,将借来的虚竹亲制聚灵阵图平铺于地,仔细观摩。

阵图之中,三万六千零一根阵线优美流畅之极。

既然虚竹说此图和天书并无二致,那便应该是丝毫不差。

可是为什么此图却无聚元之效呢?

天书阵图为庄子亲绘,所以此阵在一千五百年前是能用的,一千五百年前和现在有什么不同呢?

当时,地球自转要快一点点,月球离地球要近一点点,世界人口只有现在五分之二,森林覆盖率要高一些。

这些会对聚灵阵有影响吗?聚灵阵应该只和真气浓度有关啊?

对了,真气浓度。虚竹曾言,尘星的真气浓度是逐渐降低的。

这可以理解,因为每个人都有一点点神魄,哪怕是四品灵根,其神魄也会吸引一些真气。随着人口日增,人类占据的真气就越多,留给世间的真气就越稀少。

难怪老子推崇小国寡民,原来是为了保持真气浓度,可惜道家没有成为主流。

那么现在真气密度是以前的多少呢?

条件不足,无法计算,真气密度相关因素可能很多,不是凭人口数就可以算出来的。

不过也不用算,问问虚竹就知道了。

黄药师当即去问虚竹。

虚竹说:“庄子之时,二品单灵根,日修六时辰,三十年可抵后天瓶颈,现今需六十年。因此今之灵力浓度,仅及先时一半。”

黄药师称谢离去。

灵力浓度减半,这应该就是导致聚灵阵不能用的原因了。

那么把聚灵阵增大一倍,是不是就行了呢?

没那么简单!

比如,所谓增大一倍,是边长增大一倍,还是面积增大一倍?

要想知道阵图到底增大多少,就得理解现在阵图不能使用的内在机制才行。

黄药师沉下心,细细地想。

阵线如导线,真气如电子,沿阵线而行,有如电流。

只是却有不同。

若真气如电流,真气再弱,也可流过,阵图效果只会减弱,不会消失。

那么真气不能比作电流,或者水流。

真气是什么?

黄药师可以感知到,组成真气的水元素和无属性元素都是极小的微观粒子。

大学物理课上学到,解决微观粒子问题要用量子力学。

☆、第 20 章第十九回 山顶水纤虚竹探秘 净室油灯

黄药师感到大脑中一道电流闪过,他已经记起了课上老师讲量子力学的每一个细节。

微观粒子的疏密要用波函数来表示。

描述微观粒子的运动要用薛定谔方程。

解决微观粒子群的流动问题要解输运方程,算传递函数。

真气粒子的位置并不能精确定位在阵线上,而是以一个波包来描述。

真气粒子彼此间有极微弱的统计集群效应,绝对是玻色子,须采用玻色-爱因斯坦统计。

真气粒子有一定概率由隧道效应跃迁到阵线外,造成真气损耗。

真气在封闭阵线上会形成驻波态,状态方程由薛定谔方程解出。

不同的真气有不同的物质波波长。

两股同属性真气会合需要用全同粒子理论,不同真气汇合会形成复杂的纠缠态。

真气是有可能进入第四维的,以上方程都要换成从未有人写出的四维式。

结论是,真气浓度一改变,所有上述的一切都要改变。

但是,阵图的形状肯定不用改便,只用改变大小,否则庄子根本就不会留下阵图了。

所以,黄药师需要在原有的阵图尺寸上加上一个尺度比例因子,算出尺度因子和真气密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就可以得到任意真气浓度下的阵图了。

那就算吧。

黄药师回到自己房间,紧锁房门,拉好窗帘,点上油灯,又将真灵分出一些细丝笼罩在房间周围,防止有人靠近。

然后,黄药师拿出藤白纸,取出自制的碳条笔,开始计算。

黄药师从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计算这么难的题。

但是他的大脑空前的兴奋,为了聚灵阵,多难的题也会迎难而上的。

人类大脑的潜力是很难想象的。

好多人学习的时候都会遇到难题,想一会儿后,如果做不出来,就会想,这题太难了,我不会做,问问别人吧。

如果有人给你一道10元二次方程组的题,告诉你,解出来给你十万块,你能不能解出来?

如果有人给你出一道复变函数泛函的题,告诉你,解出来给你一千万块加上崇高的名誉地位,你能不能解出来?

所以说,当你决定去解一道题的时候,只要这题有解,难度是小事,关键是你以多强的意志去解他。

比如,德布罗意,薛定谔都是在改行学物理没几年的时候,意外地灵感使他们处在了物理学最前沿的门槛。只要跨过了眼前的计算难题,他们就会成为顶尖的几人。

结果是,他们都在短时间内爆发出了超强的计算力,解决了常人无法想象的难题。

只是,事后如果想让薛定谔再回到阿罗萨别墅那几个月的状态,却是休想了。

又比如,牛顿,爱因斯坦的奇迹年,那可是人类智慧最辉煌的时刻,多难的问题,都被二人迎刃而解了。

当一个人处在往前跨一步便是人类顶尖的时候,这一步,难度不是问题。问题仅仅是,这人有没有跨出这一步的意志。

黄药师就处在了这种境地。

往前一步,他就是尘星阵道第一,就能永久改变逍遥派众人的练功速度。

此时,难度已不是问题。

什么复变函数,蒂合勒让德多项式,泊松函数,欧拉方程,三维球谐函数,定态薛定谔方程,波导方程。在后天巅峰精神力的黄药师面前,通通不是问题。

昏暗的油灯下,小小的碳笔在藤白纸上沙沙的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