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之间。惜春心中大痛,不自觉的滚下泪来。她流着泪催促入画:“你快点帮我梳头。老祖宗……我有预感,她快走了。”

闻言,入画心更慌,手中的梳子落地,啪得摔成两半。惜春看着破碎的梳子,抿着嘴扭头朝门口跑去。

屋外,阳光让树枝看上去像是断裂。

45-更多精彩E书尽在:www.txt84.com

2007年8月22日 星期三 1:38:20 PM《惜春纪》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四章

惜春沿着长廊狂奔,寒意顺着足底爬上来。她低头,发现自己只穿了丝柞的袜子,薄的仿佛没有穿。院子里鸦雀无声,偶尔经过几个丫鬟小厮,见她衣冠不整的样子低头掩嘴吓得不轻。惜春突然站住了,喝住一个小厮:“帮我叫来意儿去备车,我要去老太太那边。”

“回姑娘,来大爷,去接人去了!”那小厮垂手伺立,急急退到墙根。

该死的!她咬牙,扭头朝大门口奔去,石子咯得脚疼,顾不得了!死亡如潮汐有时,生命退却时,是决然的,片刻不会停留。就是这样狼狈也要赶去荣府见老人家最后一面。

她奔出大门,适才天还是亮的。现在却全阴沉下来,云翳厚重,重得像铅块一样要朝头顶砸下来。荣宁街上人迹萧索,青石板上光影暗淡,条条像刃钝的剑,却足以割裂眼球。百米之外的荣府看上去有天涯之远。耳边听见一阵马蹄急乱,惜春心乱如麻,顾不得回头去看。

当她乱步奔下台阶时,听见男人的低喝:“上马!”

他伸出手来,修长洁白的手指。脑海中一闪而过,弦动有声。

她心念电转,抓住他的手。下一个转念间,已驰到荣府门前。

他抱她下马,惜春落地即踉踉跄跄向府内奔去,自始自终没有回眸看他一眼。

冯紫英勒住马,扬眉轻笑,看她的身影消失在门口,才勒转马头走了。他在马上忍不住笑,笑自己每次见惜春,她都是不按常理出牌的样子,一个大家闺秀,赤着脚乱跑。他呵呵地笑出声,贾府的教条怎么到她身上就统统不灵了呢?真是个奇怪的女孩。

刚才的事,真是个巧合。贾珍今天遇赦回来,他和卫若兰,陈也俊一般人去驿站接他,贾珍看是去清瘦消减了不少,但精神尚好,几个人刚进城,正想找个酒馆坐下来叙旧。几个人正待拿话来取笑贾珍,说些“你这一向久不归家,府里那帮姬妾少不得要派人锁你来了!”之类的话。不料话未出唇就看见来意儿带着人四蹄泼风地迎来了。别人犹可,卫若兰最是年轻,早拍手笑倒:“哟!这可不就来了!急急如律令也不能这样快!”一句话说得大家都笑起来,只见马急驰到跟前,来意儿连马都不下,站在马鞍上拱身作礼。这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礼,府里必有要紧事发生。众人心知不妙,忙将谑笑是话咽下。贾珍更是机敏,更不打话,将手对众人一拱,叫一声,少陪!便翻声上马而去。冯紫英本待随着卫陈二位找乐子去。不知怎么地心念一动,改变主意跟在贾珍后面到荣宁街来晃悠。

贾珍带着来意儿家都不回,一径往荣府去了,冯紫英正觉失落,回马要走,看见惜春跑出来。他精神陡震,又看她赤着脚,神色慌乱,他马上就自觉自动揣测起她的意象。又容不得多想,已经打马上去要英雄救美,啧啧,殷勤地过分,就显得卑微。他自嘲。

过了荣宁街口,身后又有马蹄声响起,冯紫英回头一看,来人是来意儿。他笑起来,提起马鞭轻抽他一下,喝道:“狗才!你出来的倒快!”

“适才怠慢爷了!特来赔罪!”来意儿跳下马,趴在冰冷的地上,砰砰砰磕了三个响头。

“大礼儿就免了,起来吧!”他将马鞭提提示意他起来,跟住问,“府里出了什么大事?”

“我们老太君不行了。不晓得过不过得了今日。”来意儿凄然,他未必对贾母有涓滴情感,他们八秆子打不着,但是显得忠诚,感情丰富总是好的,不能对旧主表现得太薄凉,太不念旧,容易犯忌,因新主人也会思量,你这样待他,难免他日不如此待我。人心荆棘密布,做人家奴才,更是举步为艰。一言一行,都要小心。

“那你该当回去照应,多帮着珍爷。”冯紫英嘱咐他,“我外面铺子的帐,叫别的人代收也一样,不在这一日两日。你安心伺候好你们爷,还有——”他笑睇着来意儿,你知道?

“还有四姑娘!奴才时刻小心在意!”来意儿接住话就来,他嬉皮笑脸的攀住他的缰绳仰起脸笑。清秀的脸上,有跳脱的笑意。依稀仍是当年那个人事不知的猴儿。

“你乖,猢狲!”冯紫英弯下腰,在他脸上香一个,笑的甚是得意,丢下一锭大银,扬长而去。

身后,不知响起谁的一声叹息,惊碎了长街清冷。

46-更多精彩E书尽在:www.txt84.com

2007年8月22日 星期三 1:38:21 PM《惜春纪》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五章

惜春万万没想到,进府不容易,见人更难。她还没到贾母正房就在走廊上被人拦下来,把她拽进厢房。惜春定神一看,来人正是尤氏,带着几个婆子笑拦住她,只管取笑:“姑娘这衣冠不整的是从哪里出来?又要到哪里去?”

惜春猛然惊醒,她们有预谋。从府里没有车,到现在的半路拦截,都是算计好的,她们安心不让她见老太太最后一面。那遗产少一个人出现,就少一个人分。她忍住口气,叱她:“我要去见老太太,你别碍事!”

“老太太忙着呢。光是那府的人就忙不过来,哪有空理我们?姑娘长伴老太太左右,就是这会不见也没什么!”尤氏不冷不热的刺她。婆子们跟着一阵哄笑。惜春冷眼看尤氏,她得了多少好处她是没法一笔笔算清的,但是她现时这样卖力拦着她,决计不是没有好处枉做小人的。惜春心里清楚,这府里。大家都是一路人,目的是一样的,只论功力的深浅罢了!

她现时没有空和这女人斗嘴,也不挣扎了,几个婆子只得把她放开。她猛得闪开她们朝门口跑去,可惜她失算了。她们有好几个人,她更没看见尤氏的眼色,她拿眼一瞥,那些武大三粗的婆子就上来用脚碾她的脚。

痛!她叫出来,倒在地上。眼泪快要滚出来,这太过分了!她从小到大何曾受过这种羞辱?就是贾珍,他那样恨她,也不敢这样明目张胆的对她无礼。一霎时心底五味杂陈,心酸委屈齐齐涌上心头,这些人是看着老太太不中用了,她遮荫的大树要倒了,才敢这样肆无忌惮地踩她。也是对的,也很识时,这些人……她闭目,连骇异都省了,真的已经无话可说。

“为什么是你!你来对付我?你这样讨厌我,是为什么?”她勉力站起来,连声问尤氏。饶是她聪明伶俐也想不明白尤氏为什么要帮着这府里的人来对付她?即使她对付她,她也分不到一分遗产。好处——即使有好处那也是有限的。他们这样家底的人纵然穷了,也不至于眼短如斯,几百两银子的好处还拿不下一个尤氏。上了千两,那又是不实际的。

“你让我……”尤氏拂退了婆子,走近她,逼视着她的眼睛。惜春心惊不已,她从未见过尤氏这样怨毒的表情,眼中烧着的是——惜春惊退了一步,她认出来那是佛经里告诫众生的——阿修罗的妒火。

你恨我?惜春骇异地做出结论。寒意一点点涌上心头。

“很奇怪是么?”尤氏冷漠地看着她,或者根本没有看她。尤氏的眼神飘向窗外。窗外有一株高大的凤凰树,一树火红的花在蓝天底下烧着,火一样的花,灼痛了人的视线。

“——我恨你的母亲秦可卿,她的存在让我永远只是个偏房,你知道当偏房的滋味是什么样的吗?”她的语气潮湿斑斓,湿淋淋的,一碰就沁出丝丝缕缕的幽怨。

惜春默然,尤氏说的不是假话,就惜春自己,她也只是当尤氏是个偏房。在她心底根本无人可取代秦氏的地位,贾珍之妻永远只有一个——秦可卿。

尤氏的声音痛苦不堪。“无论我怎么努力,我都只是另一个女人的替代品,在这府里,在他的心中,在众人的心里,你们有没有尊重过我。”尤氏深深地,长长地叹了口气,“就连你,你这个孽种,连你都没有想过叫我一声大嫂子,我到你的房里去,被你赶出来,对别人,你可会这样?”

惜春打了个寒噤,看着面容扭曲的尤氏心中惊骇已绝!她以为,自己的身世会少人知晓,但现在看起来,尤氏都知道了。那根本不是秘密!惜春的脸色煞白,心像被尖刀绞过,汩汩的冒血。

“你敢侮辱她!”惜春瞪住眼前的女人怒吼!她的声音惊动了门外来找尤氏的贾珍。他推门进来,刚好听见尤氏那一句不顾一切的嘶吼——“我有什么说不得,那个贱女人,她不要脸,和那个人在一起才有了你!”

惜春还没来得及反应,贾珍已自赶上去,扬手就朝尤氏的脸上扇去,他不留情,一巴掌下得极重,打得尤氏一个趔趄摔倒在地,贾珍怒不可遏,也不管有没有人看着,扯起尤氏的头发朝地上惯去。尤氏一见他,早吓得面无人色,哪还说得出一句完整话?

“我叫你说!你这个贱人,我杀了你!”贾珍目露凶光,用手扼住尤氏的喉咙。他的脸在厢房的阴暗处里看起来越发阴沉狰狞。那是一只会吃人的,狂性大发的嗜血的兽。

尤氏的脸已紫涨,楸住贾珍的手死命挣扎。站在旁边的惜春突然惊醒过来,她想起当初贾珍就是这样扼住自己的脖子。这个疯子,他又想故计重施。他见谁不顺眼就要扼死!

“你放开她!”惜春用力掰他的手,狠狠咬下去,惜春怕的要死,她不知道放开了尤氏贾珍在这种情况下会对自己怎样?她想不出。他是个疯子,思维和逻辑都不可理喻疯子,一个每次提到秦氏就无法控制自己的疯子。她恨他,她更怕她。贾珍负痛缩手,那双充血的眼睛攫住惜春,目光痴迷桀骜地反问:“你不想杀她,杀了她就少一个人知道你的秘密。”贾珍冷静的反映让她疑惑,然而有一点她的清楚的,为了自己的秘密去杀人,她做不到。惜春摇头,不知什么力量让她敢命令贾珍:“你不要伤害她。

贾珍发出古怪的笑声,死死地盯住惜春,然而,他真的放过尤氏。“不要让我再从你的嘴里听到一句,不该听的话。否则天王老子也挡不了我处置你!”他眯起眼警告尤氏。走了出去。惜春看着他的背影松了口气。她相信这个疯子今天听从了自己的话,不是因为自己有多大的影响力,他只是今天不想在这时候闹事罢了。

“怎么会这样?”惜春扶着椅子慢慢站起来,问面无人色死里逃生的尤氏。这一切的人心变幻不但不在她的计划内,连想象,那也差也太远了。

“你看到了,他一生最在意的女人只有两个,一个是秦氏,一个是你。”

“不会……怎么会?”惜春愕然!摇头!贾珍恨她,她不怀疑,他在意她,天方夜潭!

尤氏喘息着,不住地咳着,半天才能说出下一句。她抬起眼看惜春,嘴角浮现笑容,眼底却是冰冷的火焰,熊熊烈火烧灼着幽暗厢房的两个人。

她说。“恨也会占用一个人的心。他恨你,用心去恨,敏感你的一举一动,而对于我,他是可有可无,毫不在意。那年凤姐为二姐的事到府里去闹,说我是不中用的,不管事的,由着他在外边胡羼。她根本不晓得我的苦楚,我这样的人,说什么他能听?我连他的人都管不住,我哪有资格去管他的事……”尤氏呜呜地哭起来——哭个不住。如果,人生的凄楚会随水流去倒也不是坏事。

惜春不响,回身慢慢地走出去。她的脚一阵阵麻痛,肿是肯定的了,她不知怎样安慰尤氏就像不知如何制止自己的脚肿起来。他们夫妻间的纠葛,很多人之间的恩怨,一切都只有听天由命。

“你的眼睛,太像她。”尤氏在她身后幽幽叹息。

背对着她,惜春的脸抽搐了一下,悚然心惊。这话是什么意思?她的眼睛像她,真是恐怖!她是悲哀至斯,竟不能拥有一点母亲的印记,惟恐被人看穿了去。做人,做得像个稻草人,看上去是个人,实际上是根本不是真人。

她不敢回头去质问,又奔行在长廊。从子宫挣脱,竭力长大,现在回首看去,这一路长行,真是——了无意趣。

47-更多精彩E书尽在:www.txt84.com

2007年8月22日 星期三 1:38:22 PM《惜春纪》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六章

隔数日贾母出殡。依旧是水陆道场齐备,合族吊孝,锣鼓喧天的一场好闹。因贾母身份贵重,即是现在的非常之时,圣上仍念老臣功勋,特旨加恩准诸王诸侯路祭。恩旨一下,贾府振奋不提,单是荣宁街彩棚高搭,设席张筵,和音奏乐,已煞是纵情!有些个升斗小民凑在荣宁街外想凑个虚热闹。却只看能见贾府大殡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从北而至。路旁王公大臣来往不绝。

“不是说贾家不中用了么,怎么还这样轰烈?啧啧——人活一世,我若死后有这样的好热闹也不枉了!”

“糊涂!死后的热闹顶个屁用!还是先顾好眼前吧。你我拿什么跟人比,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看见这排场没有,那是圣上准的。死的是贾府的老封君,一品的诰命夫人,不要说你我这样的人,就是一般的小官也无她老人家那样的福气!”

“你说这话我倒不信,咱爷俩且不说那些没王法的话。单是眼前就有一桩。也就是前些年,我们还在这里看着的,那回子是宁府死了个长孙媳妇,我的乖,那一场好热闹!我记得清楚,铭旌上大书是什么‘防护内廷紫禁道御前侍卫龙禁尉享强寿贾门秦氏恭人之灵柩’想那秦氏不过是个五品龙禁尉之妻,怎么也那样热闹!”

“俗话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然此时和彼时又有不同,秦氏死时的盛烈是回光返照的热闹,到了老太君这儿,已是寿终正寝了,你不信?这场热闹看完,你我就要去别的地看热闹去了。”

“大虚是实,大实若虚。咱两个是瞧热闹的,自然是哪里热闹哪里去!叫我说,不管官大官小,最紧要是圣上肯恩荣你,那往后就有得瞧。皇上爷若不喜欢,凭你生下来是个太子,也不成!”

“嘘——这是什么时节,这样没天日的话也满街子混叫?不要脑袋你自去顺天府自首去,死就死!别拖累我!”

惜春在车里摇摇晃晃地垂泪。绿绸帘子的风,随着车晃荡,一阵阵扑到她脸上,舔着,咬着,招得人心烦意乱。满耳的喧嚣,那两个人的话,却不知怎么地穿进她的耳朵里——秦氏!她心猛地一抽,抬起泪眼,伸手揭开帘子——找说话的那个人。

路旁人多马杂。府里现在的仆役越发不如当年顶用了。队伍不成个规矩,倒似个现成的一字长蛇阵,逶迤在街上缓缓蠕动。呼吸困难的。转过街角。她的车等于是夹在人堆里挪动。那些陌生人,以前竭力避清的人,在她的鼻端眼下,近在咫尺之间晃悠。

惜春谨慎地揭开帘子。她看到两个人,一僧一道,衣衫褴褛,行容怪异,想不注目也难。那癞头和尚被跛足道人掩住了嘴,拖着他使劲往人堆里挤去,晃眼就不见了。

没头没脑的话,浑似街边插科打诨的瘪三嘴里在胡沁。惜春却没头没脑地微笑起来。心里浮起奇异的感觉。不需要什么原因,眼下那么多人,她就能认定那些话是癞头和尚讲的。看到他们,心里原有的一点不喜不洁的感觉霍然消散了——他们是无恶意的,不是排揎。她了解,仿佛看见水面的云影那样的了解。清晰的,不可捉摸。

那两个人消失了,惜春收回目光。耳边依旧是喧嚣不绝,然而就在这呼天抢地的热闹里。她耳畔响起一种声音。如果说周围的嘈杂是一团麻,这个声音就像是可以抽清的结头,如果说惜春的心是一个茧,这个声音就是可以理出头绪的丝端。

那声音在她耳边笑呵呵地说道——虚热闹!热闹虚!很短的话,听上去念白般铿锵,却是戏音似地飘杳。如指间的风一样一忽儿就握不住了。似真似假,疑幻疑真。她听出此时说话的和先前的是同一个人。仿佛一道闪电劈面劈下。惜春怔仲失神,手帕落在地上。——愿心。点化。佛陀无时无刻不在帮世人打破迷津。而在某些时候,曼妙精深的思想的传递如破空而至的箭矢般清晰锐利,深植于脑海之中,亦可以和一只飞过天空的飞鸟一样,不留痕迹地消失。它可以不受任何因素的制约,是幻象但又是真实的。因着思想的蔓延,佛陀的化身无处不在。

她正这样地沉思着,心境像天际翻滚的云团。一时风雨如晦,一时又似从云底边上透出一线金灿灿的明光来。忽然间,车晃荡了一下停下来。入画赶过来请她,回道:“刘姥姥来了,带着板儿青儿跪在路边哭得泪人似地。夫人忙不开,请姑娘帮着照料,说是乡下人不懂礼数给王爷们看了不好。”

惜春笑了一笑,这就是那两千两的好处了!她放弃了例份的遗产,眼下王夫人对她疑心大去,立时委以重任,连凤姐也比下去了。府里堪大用的人都去了,病的病,弱的弱,失势的失势。倒是她,登台亮相了。这叫什么?“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

“礼数!”她冷笑,继而吩咐入画:“既如此,你叫来意儿把她们好好地带来,不许磕着碰着。也不必去麻烦别人,就来我的车上。”

入画略略吃惊地看她,这位小姐自小洁癖,不要说是乡下人,等闲一般的人都不许进身……今儿——她不敢问,低头应承了,快快地带来。

刘姥姥比前几年老的多,脸上越发的丘壑纵横,像被风化的岩石,一摇就塌陷。惜春握住她的手,刘姥姥的皮肉是青黄暗黑,颜色混杂的叫人想起到了一个时候就会枯萎衰败,面临腐烂结局的树叶。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两个人的手握在一起,惜春心里百感交集,张口叫了声姥姥,泪就簌簌地落个不住,剩下的一句也接不下去。刘姥姥的泪也不停,她一路哭来,嗓子已哑,仍嘶声哭道“姑娘……老太太……万福金安的人,怎么能就这么去了?我这样的贱骨头,吃慷咽菜的倒活着,狗一样地活着,倒活着……你说说,这可是怎么回事?”

老人家的哭腔如同悲怆的京胡在绵绵地响着。惜春被她触动情肠,比起府里,眼下这些虚情假意应景儿来的人。她一个八旬村妇,不顾辛劳,一路颠沛着带着家人来吊孝。这份情谊比皇帝的旨意还贵重!而她们曾经给她的,不过是几十两银子,一些多余的,不要的衣物罢了。

她待她们这些如花似锦的人这样真!她这个实实在在,石打铁磨的人,越发映衬得她们这些人镜花水月,情意空虚。

惜春哽咽着,一字一句地说:“我们这些人不孝!姥姥,是我们不孝,那年你进园子来,说起要张画,老祖宗叫我画,我一直拖着磨着,总也画不完。现时人也殁了,园子也没了,我就是想画也画不成了。”她痛哭——“姥姥,我大不孝……”

说起前事,两人对面痛哭,然总也说不出一句安慰的话,心都是透彻地痛,痛到透明失血。试问两个心破了的人,又如何能弥补别人的创伤?板儿和青儿虽然大了不少,然而眼前的人事都是生疏的。哭是因为看见自家姥姥哭。不安,紧张,凑热闹,都有。两个初解人事的小孩虽也是哭着,眼睛却不时看着车窗外影影绰绰,如山如海的人。

生离死别,是刀划在皮肤上的感受,需是亲身经历,才有至真至痛。

48-更多精彩E书尽在:www.txt84.com

2007年8月22日 星期三 1:38:23 PM《惜春纪》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七章

惜春思量了一下,决定把刘姥姥祖孙三人带往铁槛寺暂住。青儿羞涩,坐在车上捏住衣襟不说话。板儿看看她,又看看姥姥和惜春,见她们都不哭了,便揭开窗帘探头往外看,许是有人做伴,许是要在青儿面前显示自己大胆能耐,板儿今天大胆的多,过了一会儿将头缩回来,看了惜春一眼,问的却是他家姥姥:“姥姥,我们不是要去府里吗?我来过!我记得路不是这条。”说着,还特意对青儿挤挤眼。

刘姥姥望着惜春讪讪笑,反手一把呼下板儿的手,斥他:“越大越没规矩!”出师不利,板儿的气泄了不少。他本已是垂头坐在一边,一眼瞥见青儿笑看着他。不能被她小看了去!板儿想着,分辨道:“我又没说错!真不是这条路!我来过……”

“板儿好记性。”惜春笑着表扬板儿,不待刘姥姥变脸,接过话去说,“我们今儿有别的地方要去。”板儿见她发了话,方不言语了。

惜春怕和刘姥姥彼此再勾起情肠,这么一路嚎哭伤身体也不象话,她转脸问青儿几句话,青儿一一答了,几句话下来,惜春见她是个斯文清爽的人就很喜欢,于是脱下手上的戒指给她带上,笑道:“这个小玩意儿,给你做见面礼。”

青儿又惊又喜,摸着那个戒指又想要,又不敢收,眼巴巴地看着刘姥姥,刘姥姥自然是不许拿的,摆手道:“要不得!要不得!姑娘快收起来,她一个庄户人家的野丫头,成日间下地做事,哪有闲心带着这个,没得弄掉了可惜。”

刘姥姥心直口快。这话等同嘲笑她们是富贵闲人。惜春听了抿嘴一笑,不以为怪。她还没未张口,就听板儿喊了出来:“姐姐你笑起来真是好看!”惜春听了一愣,看着板儿,任她冰雪聪明也一时不知如何应对,若是寻常男子,她可以责他轻狎,或以成人间的游戏规则与其周旋,可板儿是少年心性,对她又天真质朴全无轻狎之意。这样直白坦率面对面的赞美是最让人不知所措,不好反应的。当下也只有点头一笑,按住青儿的手说:“不要脱了,送了你的就是你的。”

惜春嘴角渗出露出一丝苦涩,叹道:“现在不方便,如若是前几年一定接你进园子玩玩,你可以和巧姐做伴。”刘姥姥原还要辞谢,听她说得凄凉,反而不好拒绝,推着青儿说:“野丫头!还不快谢过姑娘的赏!”

正说着,马车停了一下。车夫在外面回说:“四姑娘,家庙到了。”惜春揭开帘子往外瞥了一眼,见有很多人在寺门口,吩咐车夫道:“直接送我们去后园,我懒得见这些人!”

“是。”车夫策马,说话间车已别过寺门,直向后园驶去。

车入了垂花门,停下来。园里花木扶疏,远远的是一片翠竹,郁郁森森。风掠过竹梢的声音奏响佳妙的清音。这里是家庙,又是内园。看到熟悉的景物,终于到了!惜春松了口气,对三人笑道“下车吧!”

不待别人叫,板儿哧溜一下跳下马车,刘姥姥叫拦都拦不住,不料后面有一辆车正赶上来,他霍得一下扑到人家车前,惊得那马一阵长嘶,扬起前蹄,车夫惊得半死,费了死劲才使马静下来,定了定神,看清板儿是个半大小子,又是乡下打扮,打量着他是个粗使仆役,立时怒从心起,喘着粗气高声叱骂!

惜春三人正笑板儿是只开了锁的猴子,耳听见外面吵闹起来。惜春皱眉,收了笑脸,因是家庙,又是非常之时,也不必避忌什么,直接下了车。

那家的车夫见惜春下了车,他们这些人最懂得带眼识人,纵然不认得,他也不敢小觑惜春。车夫态度陡转,立时噤了声,恭敬地行了礼,惜春示意自家车夫出声通报。不一时那车里也递出帖子来,那家车夫接了,又递给惜春,便远远的退开去。

惜春看了名帖。来人是早先年帮皇上平定蒙古叛乱的武清侯陈公的夫人,身份不低要好好应对。她想着,不动声色地示意贾家的车夫将板儿和刘姥姥青儿带到旁边去侯着。自己则款款走上前去,立在帘下行礼,娇声道:“贾家小女惜春扣问夫人贵体金安。”

“你是惜春?好识礼的丫头。”车里人略略扬声,随即揭开帘子,见是她,眼中露出一丝诧异之色,脸色随即变得温和。只见陈侯夫人笑着,轻轻抬手道:“姑娘请起身。”顿了顿,将惜春从头到脚细看了一番,啧啧叹气:“早听人说贾府的几位姑娘是出类拔萃的好,今儿见过了你,我才是全信了。你这般的人品样貌真是世间少有啊!”

“夫人谬赞,惜春不敢当。”

“你家那几位姐姐……娘娘是不消说,就是宝,黛,探,云,我也见过,若论起人品样貌,都是世上少见的了,只想不到还藏住了一个你……”陈侯夫人和蔼地笑着,面色越发慈和,她似乎对惜春好感甚笃,止不住的夸她,更从车上移步下来。

惜春吃了一惊,忙上来搀扶,引着她往偏殿去休息,抽空偷眼看板儿等人已经不在了。显然是那车夫见机,将他们远远带离,惜春松了口气,回过来专心应付陈侯夫人。她轻声叹息:“那时惜春年幼无知,老太太不许我出去,免得惹人生气。”

“如今就许了?”夫人停下来转过脸含笑看她,切切问道。

“如今——”惜春红了眼眶,只一瞬,又展颜微笑道,“夫人说得何尝不是?本来怎么也论不到我的。如今这样姐姐们都嫁了,还有宝姐姐和湘云姐姐,离得离,散得散。眼下,凤姐姐和林姐姐都病着,惜春也长大了,帮着婶子料理些事也是该当的。”

本来陈侯夫人见她脸色突变,猛省自己说了错话,正自悔自家的失言,不想惜春并不在意,转眼为她解了围。她心下更喜惜春的体贴。听她娓娓道来,言辞柔软,声音凄苦,惹人怜爱。更忍不住伸手拉过她,揽在怀里温言抚慰:“好孩子,你这样乖,叫我说什么好,夫人我有心疼你,又怕你不愿意。”

“不敢!”惜春惊讶地抬眼看她,轻轻呼出来,忙蹲下身子去行礼。“谢夫人错爱!”她叫道,仰头看着陈侯夫人。眼泪似乎就要夺眶而出,却生生忍住了,神色既凄婉又温柔,让人又爱又怜,夫人显然也被她打动了……

“夫人……”惜春把握时机,徐徐进言,“我还要跟夫人谢罪呢,刚才家人不慎冲撞了夫人,那孩子是我家远房的亲戚,同她奶奶一路从远处奔丧而来,小孩子家在车里闷得久了,举止莽撞,还望夫人不要怪罪。”

“不是他,我还见不到你。放心,我又怎么会和一个恁事不懂的小孩子计较呢。”

“多谢夫人。”

陈侯夫人看着惜春微笑点头,像已忘记了刚才那桩本应追究的事,只顾和她攀谈,拉着她的手进了偏殿休憩。两人坐稳,丫鬟奉上茶来,惜春亲捧了给她。陈侯夫人抿着茶,看着她闲闲地说了许多话。两个人在园中盘桓,幸好这几天惜春来铁槛寺本也是为了陪伴这些偶然来到这里的公侯诰命夫人,陪着她倒没有什么问题

陈侯夫人直到日影衔山才依依不舍地走掉。惜春将她送到垂花门,夕阳徐徐将园门上招展的花草涂上一层淡金,于是寻常花木亦添了几分妖娆艳态,此时,天空云霞舒卷,一层橙黄,一层玫瑰紫,还有许多颜色叠在一起,美得眩目,仿佛仙女浣衣时失了手,七色天衣在天河里飘散开来。

临走,陈侯夫人捏住她的手,低低说了几句话。惜春的脸蓦得一红,略露慌乱地看着她。陈侯夫人笑吟吟地转身走了——惜春还怔怔地站在那里,来人登车走了,车都消失在长草遮漫的小径,那些话兀自在她耳边响——“你许了人家没有?瞧我!真是老糊涂!你怎么能知道?不要太迟了,我说要疼你,自然帮你留心。”

惜春笑一笑,不把她的承诺,放在心里。惜春不太在意陈侯夫人对她展露的特别好感。这也许只是一种礼仪,一点好奇的心理,还有一点投缘的感觉在作祟。她们生活的环境里,大家都有普遍的心计和教养,谙熟在不同场合,面对不同人时的举止言谈。虚伪亦属教养一种,生活让她们训练有素,行为自然——很多人都会因为需要而向别人示好,她方才也是。她想或许,陈侯夫人是闲的太无聊了,她很快就会忘记自己说过的话。

因此很快惜春就不再想这个几乎不存在的问题。能让惜春大惊失色,锁眉深思的是另一个问题——难道我显得那么寂寞,那么老了?惜春心慌意乱,失神地抚自己的脸,自忖着,是神色泄露了什么心思么?还是年华已经开始在眼眉间的轻轻凋谢——她的心意,是个女人,对韶华易逝的惶恐。看清青春是急水流年一曲歌舞后本能的紧张。

女人一生所竭力搏斗的争取的,女人的敌人,绝非男人。男人没有那么重要;而是自身,与时间的至死方歇的对峙对抗。害怕自己老去,身上的每一寸肌肤的衰老——非常,害怕。甚至无助到想死。无论怎么掩饰,麻痹自己,给它压上千斤巨石,某时某刻那种恐惧还是会从底部顽强地冒出来,咬噬女人心。

其实男人也一样。没有人在时间的决然面前不心生恐惧,若解开这个结,明白时光后面蕴藏的真相。我们即将顺利超越生死和消灭一切的无知痛苦。

青春是柔嫩娇媚的花开成海,一场撩人心意杏花软雨。心底亦明知道美景不能长留,却忍不住,不心生贪恋,谁都一样。抑或,不是贪。而是,生命本身的短暂荒凉,让人不能停手不去种植那些如花美景,不引来流年似水。

我们束手,放任它荒芜至死吗。如果这样,可以吗?

49-更多精彩E书尽在:www.txt84.com

2007年8月22日 星期三 1:38:24 PM《惜春纪》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八章

耳边林叶萧萧,一只鸟扑地从林中钻出来,震翅飞向天空。惜春默然伫立着,被这响动吓得打了个激灵,她猛地回过神来,现在这兵荒马乱的,哪里是伤春悲秋,对着一树白海棠吐血的时候?多少心血也熬尽了!这么一想,就觉得浑身酸痛,满心倦怠。她慢慢回身正待回去,却听见身后马蹄声起。惜春回过头去,看清是自己家的车,就住了脚,等到来人下车,惜春倒是狠吃了一惊。

“平儿,怎么是你?”她诧异地问。

请姑娘安。平儿急急地给她见了礼,回说,我奉二奶奶的意思来接刘姥姥进府一叙。惜春闻言望了平儿一眼,见她脸色焦黄,眼底一圈黑,两颊的肉都瘦干了,人显得无限憔悴,心下涌起一阵凄凉,这半年多来府中事情不断,王夫人虽然借故削了凤姐的权,一面又不得不倚重她的得力助手——平儿。

平儿是理惯了事的,熟门熟路,人又利落清爽,又得人心。王夫人重理家政,少了她实在不行。因此也就苦了平儿,一边要照顾凤姐的病,应对她的依赖和疑心;一边还要帮着王夫人管事,手头诸事细琐,王夫人的脾性又和凤姐大不同,有些行事少不得一一改过来。

惜春心念电转,最终还是将自己的一点怜惜之心收起,毅然忍口不言。从什么时候开始,平儿过的就是这样左右为难的生活。她的苦她自己未必不知,一定需要你来戳破,表示怜惜么?大可不必。平儿不是这样矫情的人,所以一直能够隐忍安稳的担当住。现在连凤姐都倒下了,她还风雨不倒,或许弱质芊芊,能够以柔克刚的她,才是真有道行的人。

“二嫂子知道的也快,你随我去见她。”惜春笑着点头。当下也不多说,引着平儿进了园子,往刘姥姥歇脚的地方走去。一路上两人说了些府里的事。听平儿说,凤姐的病仍是那样拖着,总也不见好转,也不是大坏。却不知她为何一定急着要见刘姥姥,她对这个村妇却是与别人不同,似乎有点真感情。不过凤姐她一向心思深远,连平儿也猜不到她想做什么。

她们进屋时,刘姥姥祖孙三人正好在屋里。刘姥姥盘腿坐在炕上絮絮地说,青儿挨着炕沿坐着一声不吭。板儿听得烦了,独个拿了张凳子趴在门口赌气,一时又回头对着屋子里喊:“我偏不信你说的,就惊了她的马怎么着了,我们那庄子上还有被牛顶了呢,你也看见的,不也照活着,偏你大惊小怪!”然而他说的虽硬,到底心虚。猛然回头望见惜春来,以为应了他姥姥说的是来拿他治罪,吓得妈呀一声叫,野猫似地刺溜一下就不见了。刘姥姥一见平儿,却顿时忘记发落板儿的事,叫一声“神天菩萨”,忙着从炕上蹭下来。她太激动,慌得青儿忙赶上去扶,叫着:“姥姥你慢些……”

“姥姥。”平儿也一把搀住她,柔声道,“我来接你去府里。二奶奶挂念着你。”说着平儿的眉头旋即又不自觉地锁起来,叹气:“如今事多,我也不和你客套,即刻就跟我走吧,有什么话,我们上车说。”平儿又朝青儿望了一望,见她眉目清秀,举止安静,笑道“这位怕是姥姥的孙女了,把她也带上吧。”

刘姥姥和青儿闻言都喜上眉梢,刘姥姥对青儿笑道:“你这丫头,想不到还有这样的福气,快给姑娘叩头!谢谢姑娘恩典。”

青儿听话要跪。平儿伸手拦住了。惜春心里陡然想起一事,转过脸对平儿说:“快领着她们快去吧,夫人那里一刻离不了你,若是知道你来接姥姥,怕又要生二嫂子的气。她病着的人,何必惹这个气?”

“我省得。”平儿望着她苦笑了一下,摇摇头。说话间众人就要出门,刘姥姥一只脚都跨出了房门,青儿却犹豫不觉的地站着不走。刘姥姥是个有眼色的人,看平儿行色匆匆,也不敢多耽误,回头斥着青儿:“你这不识相的丫头,好走不走,却待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