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心终于落回腹中,谢璇小心翼翼的问道:“是玉玠哥哥?”

韩玠已经朝她走过来了,将披风解下来裹在她身上,不发一语的将她打横抱在怀里,回到刚才那一片空地。

三个大汉的钢刀在树上插成了一排,他们似乎是膝盖受伤极重,都还在地上打滚痛嚎。韩玠自树上砍一些枯了的细树枝堆在一起,因为山中潮湿,好半天才拿火石将柴堆点燃。火光亮起来的时候,谢璇才看清楚韩玠身上穿着白日里的那套麒麟服,连腰间的月华刀都还在。

她心里觉得奇怪,然这时候最要紧的并不是这个,她往那火堆边凑过去取暖,问道:“你们是什么人?”

三个大汉也借着火堆认清了韩玠的服饰,不由大骇,齐声求饶,“大人饶命!大人饶命!”

——青衣卫是皇上的贴身仪仗卫队,后来又受掌管刑、巡察缉捕之权,刑讯逼问的本事朝野上下无人能及,其狠辣手段自是令人闻风丧胆。久而久之,这代表着青衣卫的麒麟服和月华刀便成了最骇人的标志,见着这个,比见了尚方宝剑还叫人害怕。

这三个人显然是久经江湖的,见了是青衣卫的人,立马连痛呼都不敢了,噤声卧成一排,脸色均是惨白。

韩玠点好了火,便将谢璇抱进怀里,拿后背为她挡风,又冷声道:“没听见问话?”

“我们是…是…南城兵马司的人。”

“绑她做什么?”

“是…是有人指使,让我们抓了她灭口。大人…大人饶命啊!!”那络腮胡子的大汉似乎惧怕极了,顾不得膝盖重伤,跪在地上便磕头求饶起来。

谢璇诧异于他这反应,抬头一瞧,就见韩玠脸色冰寒,冷峻的目光如锋锐的刀剑,叫人触之胆寒。他本就生得极好,如今怒气勃发,被火光一衬,黑漆漆的夜色深林里,活生生一个玉面修罗。

韩玠将月华刀猛然插入泥土,斥道:“是谁指使!”

“是…咱们的副指挥…罗雄。”那汉子吓破了胆,供认不讳。

这个名字很陌生,但其中的“罗”字却让谢璇眉心一跳,她便问道:“只叫你们杀了我,别的什么话都没有?”

“没…没有,叫我们悄悄的杀了姑娘,就埋在荒僻的地方,不叫人发现。”那汉子战战兢兢,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下来,也不知是疼的还是吓的。

谢璇调匀了呼吸,尽力让自己镇定,“那个罗雄是什么人?他的家庭、亲族,有什么来头?”

“他是当年镇远将军罗定西的侄子,后来镇远将军府没落,他在边关当过兵,后来不知怎么的回京进了南城兵马司,当了咱们的头领。”

“那你们可知我是什么人?”

“小…小人不知道,求大人饶命啊!小人也只是奉命行事,还望大人开恩。”那汉子们自然不会把十岁的小姑娘放在眼里,一味的只跟韩玠求饶。

火堆旁,韩玠和谢璇的面色齐齐微变。

罗雄的名字很陌生,罗定西这个名字却不算陌生,他是当年颇有名气的将才,一度也曾是皇帝的爱将,后来兵败自尽,家道败落。

谢璇的继母罗氏便是罗定西的庶出女儿,罗定西自尽后,府中虽然受了犒赏,到底失了支柱,日渐衰败,她便是在那里勾搭了谢缜,以黄花闺女之身珠胎暗结。

而今日罗雄指使这些人将她杀人灭口,除了罗氏,还能是出自谁的指使?

可罗氏又怎会知道她来了玄妙观,还这样急匆匆的派人过来?今日的玄妙观之行,只有陶从时父女、谢家姐弟三人和韩玠知道,谢珺和谢澹不可能对罗氏说出实情,她又是从哪里知道的?

正自疑惑不定,却听韩玠在他耳边低声问道:“你们府上的那位二夫人,待你姐姐如何?”

014

谢璇闻之诧异,“她么?对姐姐很照顾,有时候也表现得对我很好,当年我母亲走了之后,姐姐一度由她照料着,到现在两人的感情都很亲近。”说到这里的时候,谢璇冷冷哼了一声——明面上对她们姐妹俩百般照拂,暗里却害了谢澹,这样笑里藏刀的人最是可怕!

韩玠便点头道:“那就对了,昨天我们在谢池边碰见她,我不放心你就跟来瞧瞧,她带着你姐姐和澹儿回府去了。”

言下之意已十分明了。

谢珺当时满怀气愤,哪怕再深的城府,恐怕都藏不住心里的事情。岳氏见了必然要问情由,谢珺对岳氏一向亲近,不小心透露实情也是有的。而岳氏跟罗氏显然是已有所勾结,回府后当即将这事告诉罗氏,说她想把陶氏往谢府里拉。

罗氏岂肯答应?

于是迅速找上了罗雄,叫罗雄安排人手把她置于死地,到时候不但除了眼中钉,还能把谋害谢家六姑娘的罪名安在陶从时的头上,斩断谢珺、谢澹跟陶家的情谊,可真是一箭双雕!

这样的主意哪是罗氏能想出来的,恐怕还是出自岳氏的谋划!

谢珺暗暗咬牙握拳,起身怒道:“可恶!”

“这事不能善罢甘休。”韩玠冷声,过去将那三名大汉的腰间令牌搜到手中,又自怀中取出一段细索将三人绑在一处,吩咐道:“老实跟我走,若敢耍滑头,取你全家性命!”

这个威胁很有效,青衣卫中的狠辣人尽皆知,就连有些朝臣都能先斩后奏,取他们这种小喽啰的全家性命的事情还真不是说笑。这三人自然看得出韩玠对小姑娘的关怀,如今在太岁头上动了土,哪里还敢跳弹,当即乖乖的从命,忍痛一瘸一拐的跟着。

韩玠牵着谢璇走了两步,谢璇一则裙子累赘,再则身上裹了韩玠长长的披风,走路间不时挂到地上的树枝乱石,走得跌跌撞撞。她便想将披风脱下来还回去,谁知道手还没触到呢,韩玠忽然俯身,再度将她抱在怀里。

谢璇吸一口气,忙道:“放我下去。”

“你不方便走路。”韩玠自然能察觉到她的推拒,解释道:“山路不好走,咱们得早点赶回观中,免得陶大人担心。”这个理由冠冕堂皇,谢璇无法反驳,于是闭了嘴,低声道:“那谢谢你。”想了想又补充道:“谢谢你救我。”

韩玠低头看她一眼,收紧了怀抱,没再说什么。

一路相对无言的走到玄妙观外,天色已近黎明,只是有云层堆积着,不似平常亮堂。

谢璇一旦到了平地,便挣扎着脱离韩玠的怀抱,原想着将他的披风也还回去,可一看自己那划得乱七八糟的衣裙,到底还是留着了,只将长出的部分撩起来抱在怀里。

韩玠本就修长高大,那披风裹在谢璇的身上,便格外宽大累赘,山间的风将披风鼓起来,宽敞中裹着纤秀的身体,似要乘风归去。

两人到了山庄里,陶从时正慌慌张张的四处寻找,见着谢璇时立马奔过来道:“璇璇你去那里了,吓死我了!”

“舅舅!”谢璇扑过去站在他身边。

韩玠便朝陶从时拱手行礼,然后指了指后面一瘸一拐跟上来的三个大汉,“陶大人能否借一步说话?”

那三个大汉身上都有伤,谢璇又是这幅模样,陶从时当下隐约猜到什么,忙道:“韩大人这边请。”

两人到屋中将前因后果一说,陶从时立时大怒道:“这事情必须得查!明目张胆的敢对璇璇下毒手,罗雄真是好大的胆子,当这京城是他的天下么!哼,谢缜那个混账,原来就是这样照看孩子的,看我回去不找他算账!”

“那三人的令牌都在我手中,不怕他们不招,陶大人何时回城?”

“等帮璇璇办完手头的事情,今天后晌就回去。韩大人啊,到时候你可得把经过仔细说说,堂堂恒国公府的六姑娘,竟然有人想把她灭口,真是无法无天了!”陶从时怒火难消。

韩玠自是答应,又寻了个屋舍住下,等他舅甥二人办事。

谢璇回屋后请人帮着梳好头发,庆幸睡觉时没穿外裳,如今外裳完好无损,罩在外头的时候,倒也没那么狼狈了。梳妆好后到陶从时那里,一起往玄妙观里去,等陶氏归来。

到了晌午的时候天气愈发阴沉,竟是山雨欲来的架势。

两人坐在静室里慢慢喝茶,相对无言的时候,谢璇心里就又思绪翻飞起来。她自出生就没见过陶氏,但前一世支离破碎,委屈受伤的时候不止一次的念叨过陶氏,或怨恨、或委屈,如今猜测她的容颜时,心跳便忍不住的快起来。

正思绪纷乱呢,就听外头小道姑在说话,“玉虚散人回来了。”

谢璇猛然一下自椅上站起来,袖子掠过茶盅,险些将它打翻。

陶从时发现了外甥女的紧张,便走到她身边,手掌按在她的肩头,宽慰道:“就只是看看长相,说两句话,没事的。”然而毕竟也期待着母女二人的会面,心里难免也紧张些。

门帘子掀起来,一只穿着青布鞋的脚跨进门槛,上头是绣着八卦的道袍,继而伸入一只素手。谢璇只觉得喉咙里又干又紧,目光一错不错的盯着门口,终于看到有人探头进来——

一张清丽婉转的脸庞,眉目绰约,唇鼻俏丽。她是寻常道姑的打扮,头发束在顶心,不饰钗簪、不涂脂粉,脸色却颇为姣白,在道观待得久了,自有一股浑然天成的清净自持,目光看过来的时候,如山涧里平静的幽泉。

不同于清虚真人的华丽贵气,眼前这个女人装饰得颇为朴素,道袍也是八成新的,除了惯常的八卦等图案外,没有浮夸的金丝灵芝、银线飞鹤等物。然而毕竟是太傅之女,自幼习读经典,身上的那股书卷气并未消去,往那里一站,自有冲淡宁静的气度。

她见着陶从时的时候脸色如常,待目光下移见到谢璇,登时僵住了。

谢璇也一错不错的看着她,预想中的百般滋味霎时间涌上心头又悄然散去,谢璇看着这张隐然与自己有几分神似的脸庞,觉得十分陌生。

“这是…”玉虚散人艰难的开口,目光并未挪开。

——那样神似的容貌,像极了幼时的自己,再看这年纪打扮,猜都不必猜。

“这是璇璇。”陶从时牵着谢璇走到玉虚散人跟前,叫的却还是她闺中的小名,“青青,她想看看你。”

“璇璇?”陶氏目中泪光盈然,蹲身在谢璇跟前,手往前微微一伸,又缩了回去。

谢璇两手绞着衣襟,也不知该说些什么。

自出生起就分离了没见过面,谢璇对陶氏并没有什么感情,如果有,那也更多的是怨。这个女人生下了她,却半点都没有尽过身为母亲的责任,任由姐弟三人在罗氏手下受委屈,任由谢澹被人害得痴傻,任由她在靖宁侯府挣扎流泪,却没有半点来自母亲的爱护。

谢璇甚至恨恨的想过,如果生而不养,当初陶氏何不在襁褓里就掐死她?

那是她曾经耿耿于怀、至死未解的怨恨,原以为这怨恨会像陈年的酒酿般发酵,在启封时用浓烈的酒气呛得人掉泪,然而真的见到了,才发现心里早已没有那么多的情绪了。

如同一个执念破去,反而觉得一身轻松。

这个女人对她只有生恩,却没有半点养育的恩情。没有母女相依为命、爱护照顾的拳拳深情,有的只是疏离和陌生,除了血脉和略微相似的容貌,她们之间再没有半点联系一样。

谢璇深深的吸了口气,抬头道:“舅舅,我能跟她单独说话吗?”

“我在外面等着。”陶从时点头,看了陶氏一眼,掀帘出去。在外面见着孑然独立的韩玠时,他愣了一瞬,随即仿若无事的走开,到旁边的竹椅上坐着。

静室里只剩下母女两人相对,谢璇像是没事人一样,转身到桌边冲好茶,倒了一杯给陶氏放在桌上,道:“你也坐么?”

她不过十岁的年纪,身材比那桌子高不出多少,道观里装水用的是铜壶,提起来的时候颇为费力,她却小大人一样动手张罗,镇定从容,仿佛眼前的女人与她没有半点干系。

陶氏强忍着眼角汹涌的酸楚发热,接过茶壶给谢璇倒了茶,“别拿手碰杯子,小心烫着。”——谢璇刚才心不在焉,冲茶时用的是热气腾腾的沸水。

谢璇“嗯”了一声,自己先往椅子上坐了,有好些好些话想说,却不知从何说起。

陶氏紧握的拳头藏在宽大的道袍中,掌心被指甲掐破了也浑然不觉,她深吸了口气,用了很大的力气才让自己勉强镇定,问道:“你姐姐和弟弟,他们都好吗?”

“不好。”谢璇直截了当,转头看陶氏时,声音中带着冷漠的怨意,“没有娘的孩子,哪有过得好的?”

015

一句话说得陶氏险些让眼泪汹涌而出,她死命的握紧拳头,身子微微颤抖。她是个骄傲决绝的人,当年为了谢缜的背叛,狠心扔下五岁的女儿和尚在襁褓中的龙凤胎,和离出了谢府,这十年中纵然会思念孩子,却从未服软过。

然而这样的决绝只是在没有见到孩子的时候,等真的再看到孩子,心里那一道冰冷坚硬的屏障却迅速开始崩塌。

“是我对不住你们。”陶氏声音一哽,连忙顿住,好半天才压下喉咙里的酸疼,声音都有些僵硬,“他…没有好好照顾你们吗?”

这个他自然是指谢缜了。

谢璇别开目光,淡声道:“生了我们的人都不要我们,别人又怎么会上心?从老夫人到夫人,谁不是拿我们当眼中钉?夫人进门就带着女儿,后来还生了儿子,他们都是有母亲爱护的人,自然比我们更会讨父亲的欢心。有了后娘就有后爹,你不知道么?”

满满的怨恨委屈落入耳中,陶氏转头擦拭眼角,低声重复,“是我对不住你们。”

“我今天来不是想说这些。”谢璇跳下椅子,在静室里走来走去,想要用这种方式冲淡心底澎湃的情绪。

她走了好半天,才将眼里的泪花憋回去,开口道:“姐姐快要出嫁了,我是个女儿,不管多委屈都能撑过去,可澹儿过得很不好。他是父亲的长子,身后是那个可恶的国公之位。他在府里的处境有多艰难,你还不知道吧?”

陶氏一愣,开口欲言。

谢璇却打断了她,“上回他在学堂里被人欺负,胳膊折了,脸也被抓破了,最可怕的是他们还打他的头。你恐怕想不到,有人暗地里做手脚,想把他变成傻子!他才十岁,哪能受得住这些!还有昨天,我前脚才跟着舅舅走了,咱们的夫人和二夫人后脚就合计着要杀我!”

远处一声炸雷响起,惊得两人各自心中一颤。

陶氏霍然起身,声音都颤抖了起来,“你是说…真的?”

“骗你做什么?”谢璇冷然看着她,想起前世谢澹那痴傻的样子来,怨怼的话脱口而出,“真的,我时常想,既然你不要我们,不愿意养我们,当初何不在襁褓里就掐死我和澹儿,省得让澹儿受那些苦楚!”

这样的指责太狠厉,陶氏身子一晃,抚着桌沿,脸色已是惨白,“璇璇…”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人常说生恩大过天,你的原则也有你的道理,可是…”谢璇喉头哽咽,后面的话再难说出。渐渐的听到陶氏低声的啜泣,她转过头去,就见陶氏死死咬着牙关仰头看藻井,眼泪却像断线珠子似的往下掉。

桌面上残留着一丝血迹,像是来自陶氏的掌心。

她必定…也是极度痛苦的吧?

谢璇忽然想起上一世,她也曾怀胎十月,几乎就能生下那个孩子。

那样艰难痛苦的十个月啊,陶氏必然也是熬了无数个日夜才生下她和谢澹,血脉相连、性命相通,她心里难道就没有半点留恋吗?她到底是有多狠心、多决绝、多恨谢缜,才会扔下襁褓里的孩子?她现在这幅样子,是后悔吗?还是,只是怜悯?

陶氏的眼泪刷刷的落在桌面上冲淡血迹,谢璇咬死了嘴唇忍住哽咽。

好半晌,陶氏才勉强忍住眼泪,挺直了脊背,“璇璇,那时候的事情你不会明白。我…”陶氏原想说她也有苦衷,可比起孩子所受的苦难,她的情伤似乎根本不值一提,一时间说不下去了。

“我听说了,是父亲对不住你。他做的孽,自然该有更深的惩罚。”十岁的孩子仰头,问道:“我只想知道,你还是不是希望我和澹儿过得好?”

“当然希望你们过得好!”陶氏上前一步伸出手臂,似乎想把谢璇抱进怀里。

谢璇却退后一步躲开她,点头道:“你这样想就好。”

缓步退到门口,谢璇擦掉眼泪。

只要陶氏对谢澹还有感情,谢璇便能在谢缜那边用力,让罗氏渐渐失势,继而为弟弟谋个安稳的环境。她不求陶氏能委曲求全的回到谢府,只求这几年能有人牵制着,让谢缜疏远罗氏,对谢澹更加上心,避开种种算计。

——若是换作她,跟一个曾背叛了感情的男人重修旧好,恐怕会跟吞了苍蝇差不多。

走出静室的时候,外头下着瓢泼大雨。

韩玠和陶从时都站在对面的屋檐下躲雨,似乎正在交谈什么,也不知有没有听到她跟陶氏的对话。

谢璇沿着长廊绕到他们跟前,风卷着雨丝斜吹近来,已将衣服打得湿透。她抬起头,几缕湿漉漉的头发贴在脸颊上,目光却是清明,“舅舅,咱们什么时候回去?”

“等雨停了就回去。”陶从时低头看着她,瞧见了脸蛋上的泪痕,又看一眼静室,问道:“怎么样?”

“认亲呗,还能怎样。”谢璇低头踢着护栏,显然是躲避的意思。

陶从时也不再探问,三个人先选了一处屋子进去坐着,等到雨过天晴时,便要启程回城。打开那屋门,就见陶氏还在对面的静室门口站着,身上的道袍依旧齐整,整个人却不再像是先前那样冲淡平和。

陶从时冲她点了点头,是道别的意思。那边陶氏紧跟着追了两步,又仿佛察觉什么,自嘲的一笑,呆站了片刻,转而往三清殿里去了。

大雨过后的山路犹为湿滑,从山门到停了马匹的地方还有一段距离,陶从时和韩玠自是不怕,谢璇却是个娇贵的小姑娘,就着那湿滑的台阶走了两步,跌跌撞撞。

韩玠不能当着陶从时的面将她打横抱着,便默默在她前面蹲下,朝她道:“璇璇上来,我背你。”

谢璇咬了咬唇,“谢谢玉玠哥哥,我自己能走。”

陶从时以前就知道谢韩两家的交情,有限的几次见面,谢璇对韩玠算是言听计从,十分乖巧。这回再看两人相处,虽然韩玠有意亲近,谢璇却总像是避着他似的。

他不晓得谢璇闹的是什么脾气,却觉得小姑娘这模样很有意思,心里暗暗笑了两声,往谢璇跟前蹲身,道:“那让舅舅来背你。”

谢璇没有拒绝,乖乖的伸手攀在他的脖颈上,“好啊。”

舅甥两个人万分和谐的走了,韩玠无奈站起身来,朝后面那三个大汉挥刀,“快点!等着爷来带你们?”

他身上的麒麟服光鲜贵丽,处处昭示青衣卫的威仪,三个大汉昨晚就在他手上吃了好大的亏,知道这懒洋洋的表象下是怎样狠辣的手段,当下忙不迭的说“不敢”,又瘸又拐的跟上。

到得山腰,陶从时带着谢璇骑马,韩玠自骑一匹,那三个大汉却没得骑,于是又跌跌撞撞连滚带爬的下山,到农户里雇了辆拉柴禾的简陋马车,三人捆作一团扔在车厢,一路颠簸回城。

一伙人到了谢府门口的时候已是申时二刻。

自打陶氏跟谢缜和离后,陶从时就没上过谢府的门,这会子谢府的门房见了他,惊觉太阳是要打东边落山了。再往后一瞧,韩玠身穿麒麟服、腰悬月华刀,凶巴巴的拿绳子捆了三个大汉在后头,叫人诧异。

因有谢璇在,门房们不敢阻拦,一面派人赶紧去通报,一面迎着众人入府。

过不多时,谢缜匆匆赶来,将众人迎到厅上。

陶从时的到来本就叫人觉得意外,待见到韩玠身后那三个身负有伤的汉子时,谢缜心里便是咯噔一声,忙看女儿。好在女儿衣衫严整,表情如常,倒是没什么异常,这才放心道:“舅兄难得赏光,先请喝茶。”

“不必喝茶,我今日过来,是为了璇璇险些遇害的事情。”陶从时表情冷淡。

谢缜心下一惊,“璇璇她怎么了?”

陶从时便道:“这孩子想念母亲,昨日叫我带她去瞧瞧,我想她必是在贵府上受了委屈,便依了她。谁知道咱们前脚刚在玄妙观住下,后脚就有人想害了她的性命,这等无法无天的事情,实在可恶!”

谢缜闻言,面色大变。

一则是很久没听见“玄妙观”三个字,乍闻之下便觉心底抽痛,又听说是女儿受了委屈才想去看陶氏,更觉愧疚不安。再则就是为后面的几句话,忙问道:“怎么回事?”

谢璇便将事情的始末说了,从她被绑架到韩玠救人、两人审问的事情,一字不落的说出来。待她说出“罗雄”两个字的时候,谢缜手里的茶杯掉落在地,碎成数瓣。

“是罗雄?”谢缜不可置信,扭头看向那三个大汉,“是罗雄指使的?”

三个大汉虽不认得谢缜,却认得恒国公府的气派,当下哀告道:“回大人,我等确实是受罗大人的指使,求大人开恩!”

谢缜哪里会不知道罗雄是什么人,那还是当年罗氏苦苦哀求,让他想办法从边疆调回京城,塞到南城兵马司的人!他气得脸色都青了,愤怒之下将那桌案拍得山响,一叠声的叫道:“去把罗氏给我带来!现在就去!”

016

罗氏慌慌张张赶到客厅,见着客厅里一大群人的时候便是一惊,待看到谢缜怒气冲冲的样子,愈发觉得腿都软了。

她心里藏奸,料得是事情败露,连忙做出温顺恭敬的态度来,上前端端正正的行礼道:“老爷找我过来,是有什么事?”

谢缜一见了她,更是气往头上冲,指着那三个大汉,怒声道:“这是怎么回事!啊?璇璇好好的去个道观,怎么就差点被人灭口了!”见罗氏张口欲辩,直接打断了她,“别跟我装,这些人都承认了,是受了罗雄的指使!”

“冤枉啊,璇璇是老爷的亲生女儿,我怎么会起这样的心思呢。”罗氏满脸都是冤屈,“老爷前两天还嘱咐我要好好照顾着璇璇和澹儿,我就差把一颗心掏出来了,就算落不到一句感激,也不该拿这样的脏水往我身上洒呀。”眼泪不要银子似的往外淌着,伤心委屈极了。

谢璇在旁冷眼看着,并没说话。

谢缜正在气头上,当着陶从时和韩玠的面,更是又羞又气,忍不住上前将罗氏揪起来,怒声道:“你还不承认?这都查实了的,你还敢狡辩!”

——要不是自幼的修养压住了脾气,恐怕要一脚将罗氏踹翻在地了。

罗氏哪里会轻易承认,哭得愈发委屈,“就算他们三个认了,焉知不是有什么别的原委?昨儿她们姐弟几个出去后,我就一直在府里,哪里知道璇璇会去哪里,更没本事指使这些人,老爷,难道要妾身把心掏出来看吗?”

冤屈的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着,罗氏本就是个姿容甚美的人,如今一声声的哭着,着实叫人动容。

后头韩玠冷笑了一声,跨前半步,“璇璇去玄妙观的事情,自然能有人通风报信。夫人若觉得这事是有人栽赃,那就更好办,天子脚下有人胆敢行凶杀人,青衣卫不会袖手旁观。”他渐渐的走近罗氏,弹了弹麒麟服上的落灰,状若无意的扶着刀柄。

青衣卫的名头足够吓人,罗氏哭声一哽,抬起头来。

韩玠依旧是那副懒洋洋的表情,说出来的话却叫罗氏胆寒——

“这三位指认了罗雄,难免得带他去趟南衙。那里多的是撬开嘴的办法,不怕他不招认。若是罗雄那里再牵扯出旁人,青衣卫自然也不会手软。”

罗氏的身子如筛糠般抖了起来,仿佛是有些害怕。她的哭声也不像刚才那样满含冤屈了,渐渐的低下去。

青衣卫的名头凶恶、手段毒辣,行事更是嚣张,想把罗雄带到南衙审问不费吹灰之力。若是到时候罗雄受不住刑罚招认出来,岂不是要在外面传成是笑话?

罗氏捏紧了衣袖,恨恨的瞪向那三个蠢猪一样的大汉。

不过是杀个十岁的小姑娘,却被他们做成如今这样子,真是蠢到家了!

她这里犹豫不决,谢缜却慢慢的攥紧了拳头。

叫来罗氏之前,他虽有泼天之怒,却还存着一点点的侥幸,希望罗氏能够解释清楚,可是现在…心头如有火烧,再一瞧陶从时那鄙弃愤怒的眼神,谢缜更是觉得脸上又烧又烫,到底是没忍住,重重一巴掌甩在了罗氏的脸上。

“贱人!还不说实话!”向来儒雅沉着的恒国公府世子爷,头一次怒吼骂人。

罗氏不可置信的捧着脸,这一次是真的哭了出来。她又是疼痛又是羞怒,死死的揪紧了衣袖,绝没料到谢缜居然会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打她——自她嫁入谢府,虽然谢缜对她未必有情意,却总有几分亏欠,所以常会忍让的。

可是,他居然打她?

她又没把谢璇怎么样,那个死丫头不是还好好的站在面前的么!

一时间又羞又恼,罗氏心里积压着的怒气翻涌着扑到喉头,她终于忍不住嘶声哭道:“是我做的又怎么了!谁叫你藕断丝连,这么多年了还惦记着那个…啊!”

又是一个巴掌甩过去,打断了罗氏的话语。

谢缜不知是因为怒还是因为气,脸上涨得通红,怒瞪着一双眼,那瞳孔都红得能看见血丝,仿佛发怒的野兽。

他一挥手,吩咐后头的小厮,“把她押回棠梨院,等我回去处置!”说着又怒气冲冲的威胁罗氏,“今日你对璇璇做的事,我不会善罢甘休。若不悔改,我必休了你,赶出家门!”

后半句自然是说给陶从时听的了。

另一边谢璇呆呆的看着双目泛红的谢缜,小口微微张着,惊讶之极。

——从小到大,她还从没见过父亲像今天这幅样子,更不曾见过他打人。

陶从时倒是很镇定,见罗氏被人带走,便向谢缜道:“你打算怎么处置?”

“如实禀报老太爷,按着家规,该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必不饶恕任何一人。”谢缜的一双拳头还是紧紧攥着的,转向陶从时的时候,十分尴尬,“这次的事情是我疏忽,以后必不会叫这样的事情再发生。”

陶从时嗤笑了一声,“你的话我向来都不信。今日来也不知要听你的什么狗屁承诺,我只告诉你,璇璇是你谢缜的女儿,也是我陶从时的外甥女,是从青青腹中掉下来的肉!你当年不珍惜青青,如今若还对这两个孩子不好,我陶从时就算是闹翻天,也不与你善罢甘休!”

“是我疏忽了。”谢缜愧疚难当,被陶从时挑起旧事时更觉又悔又羞,再一想罗氏的行径、谢璇的处境,心里更是一团乱麻,双手微微颤抖着,像是强自忍耐什么。

陶从时冷冷哼了一声,最见不得谢缜这幅样子。

他后悔?他羞愧?他痛苦?那都是他活该!

妻子有孕在身时跑到外面跟别的女人勾三搭四还珠胎暗结,当初他到陶家提亲时说的话全都是在放屁么?这种渣滓,活该现在日日受苦痛煎熬!

陶从时越想越气,根本不想在谢府多待半刻,跺着脚就走了。

剩下个韩玠站在那里,脸色也很难看。虽然对谢缜也有埋怨,然而他毕竟是谢璇的父亲,是他跪拜过的师父。韩玠纵然可以冷厉的对罗氏恶语威胁,对着谢缜的时候,总还要留几分余地。

“谢叔叔。”韩玠上前一步,声音稍稍温和一点,“昨日璇璇几乎丧命在这些人刀下,陶大人的怒气也不是全无缘由。侄儿自会去处置这三个恶徒,只是希望璇璇能安好,不再受这些委屈惊险。她毕竟,只是个十岁的小孩子。”

谢缜喘了口气,“我知道这件事有多可怕,若是璇璇真有个三长两短,我这辈子都抬不起头。玉玠,谢谢你救了她。”

“应当的。”韩玠淡声,转头时就见谢璇也朝他一福,声音里没了之前的生疏躲避,“谢谢玉玠哥哥。”

她昨晚受了惊吓,今儿又是一路颠簸,这会子瞧着便颇疲累。

韩玠上前,忍不住在她的两髻间轻轻一按,声音不自觉的温柔起来,“璇璇回去好好歇着,天大的事情,有谢叔叔和陶大人撑着,还有我,也会好好照看着你。”

谢璇咬了咬唇,猜到韩玠可能是有话要跟谢缜说,便先回棠梨院去。

棠梨院里已经闹翻了天,罗氏一路哭哭啼啼的被人带回来,如今被关在屋中由谢缜书房里的婆子们看着,里头断断续续的有呜咽之声。谢泽虽小,却在外头跟谢澹一起住着,剩下个谢玥慌了神,隐约听下人们说罗氏挨打是为了谢璇的事情,见到谢璇,便吊着两包眼泪扑上来。

好在谢珺也在院里站着,递个眼色叫婆子们上去拦住了谢玥,见谢璇安然无恙时,悬着的心才放下来,担忧之色继而被冷淡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