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璇心生恼怒,然而众目睽睽之下却不想跟他较劲惹人注意,被他拉到没人处时才用力的甩着胳膊,想要挣脱。谁知道韩玠将她的手腕握得死紧,怎么都挣脱不开,谢璇怒从心中起,扑上去拉过他的手,便在他手背上狠狠咬了一口。

这一下成功的叫韩玠松开了手,谢璇趁机退开他两步,怒道:“你做什么!”

韩玠蹲身在她跟前,两只手臂伸出,将她困在中间,正色道:“璇璇,晋王是皇家的人,不管心性品行如何,都逃不开许多是非。咱们不该跟他走得太近,那样对你不是好事。”

“哈。”谢璇笑了一声,忍不住的赌气,抬眉看着韩玠,仿佛觉得好笑,“我喜欢跟谁玩是我的事,玉玠哥哥怎么管这么多?晋王、五公主都是和气的人,我这几年没少进宫跟五公主玩耍,怎么就得避着他们了?再说,恒国公府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自然该敬着皇子公主,为何却要避开?”

“我是为你好。若因为晋王而被有心人盯上,防不胜防…”

“那就多谢玉玠哥哥了,怎么做,我自有分寸!”谢璇说完就想离开,谁知道韩玠却拦着她不放,眼睛里暗潮涌动,仿佛有些生气,亦有些无奈,叹气道:“你在跟我赌气?”

——退了亲事不想嫁给他,难道跟了晋王就能高兴了?她是他的妻子,前世是,这辈子也必须是,她别想逃开!

更何况朝堂之上纷繁复杂,越王那条毒蛇暗暗盘桓,晋王迟早都得是他的垫脚石。谢璇毕竟是闺中之人,若是因为晋王而被越王盯上,岂不是自陷困境?

谢璇久未与韩玠独处,前世的支离与怨意还未消去,此时吵了两句,只觉得眼角又酸涩起来。她不想在韩玠跟前露怯掉眼泪,更不想在他面前变得软弱,便大声道:“你想多了!”

见韩玠还是拿胳膊将她圈在中间,搡了两下纹丝不动,于是抬起另一只手臂,故技重施,重重的咬了下去。谁知道这次韩玠并没有抽开,任凭她咬得多用力,都只是纹丝不动。

谢璇觉得诧异,愤愤的扭头看他,就见韩玠也正瞧着她。

那种眼神…谢璇呆了一呆。他的眼底仿佛有种悲伤压抑的情绪在蔓延,如同隐忍苦楚,跟平日里漫不经心、语笑随意的靖宁侯府二公子完全不同。

四目相对的时候,各自都有些痴怔。

谢璇却觉得快忍不住哭出来了,于是重重的在他胸前推了一下,趁着韩玠毫无防备身形微晃的时候,钻出他的桎梏,紧咬着嘴唇跑走了。

韩玠依旧怔怔的蹲在那里,怀里忽然变得空荡,就连心思都空荡起来。他盯着面前青石堆砌起来的墙壁,眼前却还是谢璇方才强忍泪意的模样。

她跟以前完全不同了,那时候的谢璇娇娇软软,虽然受了委屈的时候都强忍着不说,但若他温言劝慰,她便会对他诉说,高兴的或者悲伤的,都愿意告诉他。可现在完全不同了,她像是把他当成了完完全全的外人,将唯一的窗扇紧闭,狠狠将他拒于门外。

他恐怕再也不是她记忆里温暖可靠的玉玠哥哥,而是叫她伤心苦等,含恨而终的韩玉玠。

重活一世,他想变狠,她却想变冷。

韩玠在那里蹲了许久,一直在树顶上晃着双腿闲坐的唐灵钧终于忍不住跳下来了,“表哥走吧,那姑娘早就跑远了。嘿,长得像是兔子,跑起来却跟小豹子似的,又灵活又快,咬人的时候也狠,谁要是娶她当媳妇儿,啧啧。”

韩玠的思绪被他打搅,转过头时已恢复了靖宁侯府二公子懒洋洋的模样,警示般盯了唐灵钧一眼,唐灵钧立马闭嘴。

“那是恒国公府的六姑娘,以后不许欺负她。”

“啊,就是原本跟你定亲,后来又给退了的那个?”唐灵钧立马来了兴致。

韩玠却不欲跟他多废话,只是道:“之前跟她和采衣在一起的,是晋王和五公主,你今天险些闯了大祸!”

“五公主?”唐灵钧瞪大了眼睛,吸着冷气抖了抖。

“幸亏有晋王拦着,不然没你好果子吃!”韩玠举步欲走,又重申道:“你若再敢欺负璇璇,当心我剥你的皮!”

“咦——”唐灵钧抖了抖,装作害怕的模样,“表哥刚进青衣卫,就学会那些狠辣手段啦?看在我帮你找了那副竹林图的份上,咱们就扯平呗。”

韩玠驻足,回头看他一眼,唐灵钧立马捂住嘴,不说话了。

*

谢璇与谢珺乘车回府的时候,都有些心不在焉。

两个人各自沉默着倚靠在软枕上,听车外风声鸟鸣,闭目养神的间隙里心绪跌宕。忽觉马车一顿,两人同时睁开眼睛,谢珺已然掀起了侧帘,“怎么了?”

“是靖宁侯府的二爷。”随行的婆子在外头回禀。

谢珺笑着睇向谢璇,“是韩玉玠。”

“又不是找我的…”谢璇嘀咕,懒洋洋的往角落里缩了缩。谢珺见状只是一笑,不好叫韩玠在外多等,便掀开车帘探出半个身子,问他是何事。

韩玠这会儿是独自一人骑马拦在车前,将掌心托着的一副卷轴递过来,道:“我瞧今日璇璇看着这幅画发呆,必是喜欢这幅画。恰好作画的是我朋友,所以特意讨来送给她,也算不虚此次文社之行。”

里面谢璇摇了摇头,以眼神示意谢珺拒绝。

谢珺却晓得分寸。

谢韩两家是世交,前番退了婚事是迫不得已,交情却是不能断的,这会儿若是推辞,未免太过刻意,便忽视了谢璇那拨浪鼓般摇头的模样,接过卷轴,含笑道谢。

车厢之内,谢璇满是怨念的瞧着谢珺,鼻子皱起来,脸上写满了不情愿。

011

谢珺等韩玠离开后吩咐车马起行,将那卷轴摊开,瞧见上头如墨的竹林与朗然明月时,不由一笑,“一向以为韩玉玠只跟武夫来往,却还能交到如此风雅的朋友,这竹林画得挺好。”

竹林?谢璇闻言一愣,侧过身去一瞧那画卷,可不就是她跟晋王品评过的那副竹林图么!韩玠把这幅画送来是什么意思,提醒她不要跟晋王走太近吗?

谢璇撇了撇嘴。

她当然不想跟晋王走得太近,可那关他韩玠什么事情,哼!

*

在文社里虽然颇有波折,却也收获不少,姐妹俩这几日便在一处探讨,甚至谢璇还沾了谢珺的光,到老太爷的院里溜达了一圈,虽然自始至终,老太爷跟她说的话没超过五句。

从谢老太爷的书房出来,姐妹俩相携慢行,到了内院的时候就见谢珺身边的丫鬟流莺守在垂花门口,见着她们的时候抚着胸口直念佛,道:“姑娘、六姑娘,你们可算是回来了!”

“怎么回事?”谢珺向来波澜不惊,哪怕见流莺这幅模样,也无分毫动容。

“是澹二爷,他在家学里跟人打架,脸都被抓破了。魏妈妈先在那边照料着,吩咐奴婢来等着姑娘们。”

听了是谢澹出事,姐妹俩都很担心,不免加快脚步,到了棠梨院的时候,流莺便道:“就在六姑娘的西跨院里。”

急匆匆的进了西跨院,就见罗氏和谢玥都在里头坐着,旁边还站着罗氏膝下的谢泽。谢泽自幼顽劣,见两位姐姐回来,还张牙舞爪的做着鬼脸,罗氏像是有所顾忌,一把将儿子揽在怀里,不许他胡闹。

谢珺目光环扫,落在了罗氏身上,行了礼,道:“夫人,澹儿呢?”

“大夫给他敷了药,就在里面。”罗氏仿佛是解释似的,补充道:“他不叫咱们进去,我也没法子,只能在外头等着,你们快去瞧瞧。”

谢珺和谢璇听了,顾不上跟她搅缠,匆匆进了屋,就见谢澹坐在罗汉床上,身上的外衫已经被剥下来,中衣上却还有点斑驳的血迹。大夫已经帮他上好了药,脸蛋上抹着药膏,脖子上缠了几圈白布,胳膊也是吊起来的。

谢璇跟谢澹是同胎而生,姐弟间自有灵犀,瞧见那血迹时就觉得触目惊心,忙几步上前,问他伤势如何。

谢澹性子较为沉默,之前一直都不肯说话,见了两位姐姐回来,才带着哭音道:“姐姐,疼!”小嘴儿一扁就往谢璇身边靠过来,说不出的心酸可怜。

谢璇坐在他的旁边,轻声安慰,“不怕,姐姐在这里。”一边侧耳听大夫向谢珺汇报伤情,听了胳膊上只是小伤,怕小孩子乱动才兜起来时便略微放心。

旁边魏妈妈瞧着姐弟俩相依的样子,偷偷的转身擦了擦眼角,道:“他受了伤不肯在外面待着,带着一身的血迹就要来六姑娘这里,哪儿都不肯去,擦药的时候也不说一声疼,就是自己忍着,唉。”

谢璇闻言更觉得心酸。

纵然父亲对谢澹颇有照拂,但是有没有娘亲的疼爱,终究是不一样的。

谢澹和谢泽都是在外院靠近谢缜书房的院子里养着,但谢泽有罗氏撑腰,性格便格外皮实,经常调皮捣蛋。反观谢澹,性子就沉默隐忍了许多,除非到了姐姐跟前,否则在外是一声都不会多吭的。

她低头看着弟弟,这张脸蛋很漂亮,眉眼跟自己多有相似之处。那份惴惴不安和委屈隐忍,跟当年的自己何其相似!

这会儿谢珺谢了大夫,也往这边走来,谢璇便问道:“是谁打的你?”

“是泽弟弟,他跟那个叫谢清的捣蛋,要拿我的砚台去砸人。砚台是姐姐给我的,我不肯给他,他就要抢,还叫谢清一起来抢,还想打我的头。”谢澹恨恨的,忍不住抚了抚受伤的胳膊,“要不是津哥哥帮忙,我这条胳膊就要被他们拧折了。”

“你没还手么?”

“老夫人总说我是哥哥,要学谦谦君子,必须让着弟弟,我不能打他。”谢澹委屈,咬了咬唇。

谢璇暗暗咬牙。

老夫人耳根子软,被罗氏哄得上了天,对孙女偏心也就罢了,谢澹是嫡长的孩子,也要平白受欺负的么!若谢泽是个好孩子,自然该兄友弟恭,可谢泽的顽皮人尽皆知,他半点都不把谢澹当哥哥,谢澹凭什么一味的忍让?

正想教谢澹不必太过小心呢,就听外头脚步声响,是谢缜带着罗氏和谢泽进来了。

见着谢澹身上的血迹,谢缜倒是一惊,几步上前道:“澹儿怎么了?”

“被四弟弟打的。”谢璇心直口快,“勾结着外人打自家的哥哥,差点把澹儿的胳膊都拧折了!”

双胞胎的感情最是亲近,谢澹受伤,谢璇自然心疼,谢缜安慰了几句,将伤势大致问了问,便转头看向谢泽,“谁教你打哥哥的!”

“我要砚台,他不给我!”谢泽说得理直气壮,“我是弟弟,他本就该让着我!”

谢缜重重一哼,旁边罗氏连忙上来打圆场,将谢泽往后拉了拉,陪着笑劝道:“老爷别生气了,泽儿年纪还小不懂事,看见喜欢的东西就想要,才会跟澹儿闹起来的。你瞧,他其实也受了伤,只是这孩子皮实,没吭声罢了。回头我好好的教导他,不许他再调皮。”

“就算是喜欢砚台,回来跟我要就是了,哪能同外人一起打自己的哥哥,实在是太顽劣了!”谢缜凶巴巴的看向谢泽。

罗氏忙将儿子护在身后,继续和稀泥,“这事是泽儿不对,我回去必定好好的罚他。澹儿的伤药我已经叫人去抓了,回头再把治跌打的药膏敷上,男孩子么都爱调皮,平时总有个受伤的时候,我叫人熬汤过去补补,没几天就长好了。都是一家子兄弟,总说着兄友弟恭,澹儿做着哥哥,也该包容点,等泽儿长大点懂事了,自然不会再调皮。”

一番话先帮谢泽认了错,又拿兄友弟恭、包容弟弟的道德高帽压下来,连消带打,把这受伤说成了不值一提的小事。

谢缜这一日在衙署中本来就挺累,他又想着谢澹将来继承家业该皮实些,多点摔打是好事,倒也没安慰儿子。他本就承了老夫人耳根子软的毛病,被罗氏一番劝,火气消了不少,便道:“回头叫先生好生教导,再叫我知道他这般顽劣,必要请家法!”

罗氏忙不迭的应是,谢缜也没说什么,像是要息事宁人。

旁边谢璇原本就心里有气,如今见了谢缜这态度,更是气不过,便冷笑了一声,“说什么兄友弟恭,澹儿一向友爱,四弟弟何时恭敬过?澹儿倒是让着,从小到大为了兄弟和睦,不知吞了多少委屈,也没见四弟弟心存友善,对兄长也恭敬些。”她就站在谢缜的对面,气哼哼的瞪着他,满脸的不服气——

先前的谢玥,如今的谢泽,这姐弟俩在府里猖狂,他这个做爹的要一直无动于衷?

谢缜被女儿盯了半天,渐渐的回过味来,想了想,谢泽确实太过顽劣,一味容让而不惩戒,怕是委屈了长子,便扭头吩咐道:“去取戒尺来。”

罗氏闻言色变,劝了几句却拗不过谢缜的执意,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谢缜拿戒尺在谢泽手上打了二十来下。

谢泽毕竟是个孩子,虽然素日顽劣,却也养得肤娇肉嫩,二十戒尺打下去,掌心已然红红的肿起,一声声哭喊中,罗氏心疼得脸色都变了。

这边谢璇总算是顺了气,咬着唇道:“刚刚澹儿说他想去舅舅家,爹,你许不许?”这舅舅家自然就是原配陶氏的娘家了,旁边罗氏本就对谢璇满腹怨怪,闻言更觉刺耳,恨恨的别过头去。

谢缜道:“等澹儿的伤好了,就送你们去舅舅家玩两天。”

等谢缜带着罗氏和谢泽出去了,一直沉默不语的谢珺才道:“怎么又要去舅舅家?”

谢璇心里的计划还没成形,便道:“就是想告诉爹爹,他太偏心了!”——竟然帮着罗氏欺负两个没娘亲疼的孩子!

谢珺也没再说什么,低头问那血迹来自哪里,得知是谢澹不能打谢泽于是胖揍了谢清之后,又是哭笑不得。

旁边谢璇却有些出神,脑子里想着刚才谢澹所说的那句“打我的头”的话。

前世她跟谢澹相处的时间太少,只知道弟弟后来越来越痴傻,最终被祖父所嫌弃,后来谢泽又不慎死了,恒国公府的位子便落在了二房的长子谢鸿手里。

那时候谢璇对谢澹变傻的事情虽然也有疑心,却无力去深查,如今却是越来越怀疑,谢澹变傻,恐怕是有人在背后捣鬼!

至于这捣鬼的人,按前世的结果来推测,应是罗氏在前,二夫人岳氏在后。

这两人是管着府里内务的大夫人与二夫人,想在谢澹的院子里做手脚那是轻而易举,谢璇虽说不是十岁的女童,但到底是个姑娘家,自顾尚且不暇,又如何扛得过这两人的联手作恶,保护弟弟不被他们害得变傻?

最好的办法,自然是将鸠占鹊巢的罗氏先赶出谢府,换个能跟岳氏抗衡的人来保护谢澹。亦或者,哪怕不能赶走罗氏,能有人牵制着让罗氏自顾不暇,没时间去害谢澹,那也是好的。

可是…那个人又能往哪里去找?

012

暮夏的夜里,空气中依旧残留着白日的酷热。

用完晚饭后罗氏带着谢玥去屋内练字,谢璇跟谢澹便去了谢珺的东跨院,姐弟三人围坐在一处,在石桌上摆上清凉瓜果,每人一把竹椅,姐妹俩各自摇着团扇,谢澹却不知从哪里搜罗了一把蒲扇,小小的人儿摇着大蒲扇,十分可爱。

“明儿就去舅舅家了,澹儿高不高兴?”谢珺逗弟弟。

谢澹拿竹签子挑着西瓜吃,腮帮子鼓囊囊的,“当然高兴啊!很久没见舅舅了。”

谢珺便是一笑,侧头见谢璇有些出神,便拿团扇去拍她,“想什么呢?”

谢璇抬起头来,看了看姐姐和弟弟,突兀问道:“姐姐,你还记得母亲长什么样子么?”

“她?”谢珺唇边的笑意骤然收敛,仿佛想起了极其不愉快的事情,“早就忘了。”

这样的反应在谢璇的预料之内。她前世也曾怨过丢下姐弟三人不管的陶氏,以谢珺的角度设身处地的想想,那时候谢珺已经五岁了,能记得些人事,眼睁睁的看着母亲抛下她离开,恐怕更是怨恨吧。

可除了陶氏,谢璇真的想不到还有谁能在这公府中保护谢澹。

她前世时大致听过当年的事情,其间误会重重,陶氏会因为丈夫的背叛而决然离去,也很符合她的性子。只是怀胎十月生下孩子,陶氏到底是有多么狠心、多么决绝,才会毫不留恋的离去,再也不看孩子一眼?

“姐姐明年就要出阁了,老夫人、夫人待我和澹儿一向不是很好,父亲又没空照顾咱们,”谢璇慢慢的说着,小心翼翼的看了谢珺一眼,“我想着…”

“你想让她回来?”谢珺猜透她的心思,立马打断了她,一改往常的端庄模样,声音十分冷淡,“我宁可咱们孤苦伶仃无依无靠,也不必她再回来怜悯。”

从没见过姐姐这样说话,谢璇有些讪讪的,“不是回来,而是…”

“璇璇,那时候你还小,不知道她有多狠心!”谢珺打断她,握紧了手里的团扇,“我一声声的恳求她留下,她却像是没听见,那时候你和澹儿刚出生还没几天,她竟然就那样走了!天底下哪有这样的人!”

融融的气氛一时间冷落下来,谢璇抿了抿唇。

她又何尝不恨呢?陶氏决绝离开,自己和弟弟受了多少委屈?哪怕她嫁到了靖宁侯府中,被婆母韩夫人针对的时候,大半也是因为韩夫人对陶氏不可告人的隐秘仇怨,而那个时候,她却只能独自承受。

这样的母亲,谁都不想去留恋。

可一边是对陶氏的恨,另一边却是对弟弟的爱。

长大后才知道候门公府的后宅里有多少的曲折埋伏、多少见不得人的肮脏手段和龌龊心思。这府里老夫人处事不公,罗氏和岳氏沆瀣一气,谢缜那里又是个耳根子软拎不清的,谢澹身边的埋伏防不胜防,若没有一个有身份的人牵制着罗氏,公府爵位的厮杀之中,谢澹又如何能够安然长大?

一旦想到前世谢澹那痴呆的模样,谢璇便觉得心中绞痛。

那是她同胎而生,血脉相连的弟弟啊!

就算陶氏狠心丢弃,她又怎能坐视不管?

陶氏和谢缜之间的爱恨纠葛没有她置喙的余地,她也不觉得陶氏那样决绝的人会回心转意,但是,就算不能要求她回来尽母亲之责,至少该帮着改变现状吧?

反正母子间并无情分,她只想看看,那个女人到底还是否关心儿子的死活。但凡陶氏能为儿子而稍稍回头,就算不会回来,叫谢缜不再如现在这般荒唐也就足够。

毕竟谢缜的心结,只有她一人能打开。

姐弟三个没再继续这个话题,各自默了片刻,却又说起了谢池上的那一片接天的莲叶。

*

谢璇的舅舅陶从时是个非常有趣可亲的人,这一日恰好休沐,听说几个外甥们过来府里玩,便推了一切应酬,跟高阳郡主备了满满一桌吃食,等待三个小家伙。

等表姐妹兄弟们聚在一起将美食风卷残云,谢璇便提出想去谢池赏花。

陶家出了个太傅,又娶了位郡主,虽说没什么侯爵传家,却也是京城中排得上号的人物,听谢珺和谢璇说想去谢池赏荷花,当下不说二话,同管着谢池一带的衙门打个招呼,借着高阳郡主的名头,顺畅的踏上了谢池的画舫。

不过那守船的官员也劝了一句,“今日越王和三公主摆驾谢池,就在那边的芳汀临渚上,还望陶大人尽量避开,莫冲撞了。”

——越王是个傻王爷,每天闲着游山玩水,被人冲撞讥讽了也无动于衷,那三公主却是个刺头,谁招惹了谁倒霉。

陶从时便道了声谢,带着谢珺和谢璇姐妹俩、谢澹,以及自家的闺女陶媛和小儿子,慢慢的乘着画舫游湖。

谢池占地广,越王和三公主都在北边靠近南御苑的那一带,中间有一片的荷田,又隔着一道谢堤,倒还真不怕冲撞了。画舫慢慢在清波上划行,湖面上水波荡漾起涟漪,徐徐清风拂动柳丝,天地高阔旷远,近处是碧水绿树并接天的莲叶,远处可看到皇城中巍峨的城墙宫阙,实为赏心悦目。

陶从时的长女姿容出众,嫁给了太子做侧妃,次女陶媛如今十二岁,脸颊上尚且带着点婴儿肥,笑起来漩出个酒窝,十分可爱。

表姐妹几个说说笑笑,绕着荷田转了一圈,瞧着越王等人似乎是往南御苑那里去了,便将画舫靠往谢堤附近,就着堤上一排柳树划过去,一侧是湖面水波,另一侧是谢堤上的精致雅舍,荫凉清净,惬意之甚。

五公主的排场很大,今日摆驾谢池,在谢堤上安排了不少侍卫把守。

画舫靠近印社的时候,陶从时目光一错,忽然指着远处一抹高挑的背影,“那不是靖宁侯府的二公子,那个叫…韩玠的?”

谢璇循着他的指点看过去,只见那里十来步设一名侍卫,个个站姿严整。韩玠穿着青衣卫特赐的麒麟服,腰间悬着月华刀,正巡逻般慢慢走着,他本就生得修长高大,虽然平素是懒洋洋的,但多年习武自有精干的气质,被后头跟班的两个青衣侍卫一衬托,贵气威武、挺拔俊秀。

陶从时啧啧叹了两声,“刚听见他进了青衣卫的时候,所有人都差点掉下眼珠子,没想到如今这幅打扮,看着还真是出类拔萃。唉,他若是能立稳脚跟,或许还能把青衣卫的风气改改。”

陶媛是夫妻俩的掌上明珠,有高阳郡主熏陶着,对这些事情也略知一二,惋惜道:“其实他将门之后,从军报国多好。”

陶从时也似乎有点惋惜,“青衣卫虽然体面,但能当统领的却都是心狠手辣的人。世家子弟们进去大多是充门面,真想在这条路上走得远,恐怕就得像蔡宗、高诚那样,心狠手黑,受尽骂名。这孩子啊,也不知道怎么想的。”

旁边谢璇有些怔怔的看着远处那道挺拔修长的身影,心里也是叹息。

韩玠是个有抱负的人,跟父兄那样从军报国一直是他最想做的事情,所以前世才会将她扔在京城四年,驻守在雁鸣关外。武将以战功而闻名,那是最体面的出路,可青衣卫中…

谢璇摇了摇头,就听陶从时问她——“你跟她的婚约,当真退掉了?”

“额…退了。”谢璇稍稍尴尬。

陶从时倒是没觉得什么,“退了好啊。在青衣卫里混,比在沙场凶险多了,腰间悬着的不止是自己的人头,还有阖府上下的性命,咱们璇璇还是该找个安稳的人家。”

谢璇咬着唇笑了笑,并没多说。

陶从时也适可而止。

再走一段,谢璇终于鼓足了勇气,抬头看向陶从时,“舅舅,我想去玄妙观走走,你能带我去么?”

一语道出,周围的气息瞬间凝滞。

玄妙观,在场的人都知道却从未提起过的名字——陶氏修行的道观。

谢珺的脸色当即变了,斥道:“璇璇!”

“我就是想去看看…”谢璇硬着头皮看向陶从时,不需要太多的解释,目光里全是恳求。

旁边陶媛察言观色闭口不言,谢澹仿佛是想阻止,可心里又很信赖这个同胞而生的姐姐,一时间犹豫着没敢说话。只有谢珺生气的看着谢璇,仿佛看着一块冥顽不灵的臭石头。

陶从时倒是镇定,问道:“真的想去?”

“想去!”谢璇使劲点头,又小声道:“要是舅舅不带我去,我就自己去。”

“胆子不小啊,还敢独自往外跑。”陶从时戏谑,瞧见谢珺那怒气冲冲的样子,再瞧瞧犹豫不决的谢澹,便道:“珺儿和澹儿都不想去?”

“不去!”谢珺断然拒绝,冲着谢璇生气道:“你也不许去!”

013

谢璇预料到了姐姐的反应,倒不觉得怎么样,只是吐了吐舌头,默默的躲在陶从时的身后。

陶从时便道:“其实去了也没什么,总归谁都不能躲一辈子,咱们璇璇倒是有胆色。你这个念头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是不是?择日不如撞日,等咱们游完了谢池,我便带你去?”

“好啊。”谢璇点头。

“舅舅!”谢珺不高兴。不过她虽对陶氏满怀怨恨,对这位舅舅却是十分尊敬的,纵然心里不高兴,然而舅舅决定的事情,她到底不能更改,于是一等画舫靠近岸边,便赌气道:“舅舅,我要回家。”

这会儿已是后晌,陶从时后日还得去衙署,玄妙观离城又远,自然是越早出发越好,到了观中住上一晚,正好明日从容回城。他于是吩咐随从将谢珺、谢澹和陶媛等人送回去,他自己则找了匹马,直接带着谢璇出城去。

谢璇上了马背后回望,就见谢珺还生气的瞪着她。没办法解释宽慰,谢璇就只能做个鬼脸。

等到拐弯处再往那边瞧,就见谢璇等人正准备上马车,韩玠却不知是何时到了那里,正跟谢珺说着话,继而转头朝自己望过来。谢璇已经离得挺远了,隔着湖光水色看过去,柳岸堤畔,韩玠风姿卓然。

只可惜,她并不想再嫁给他。

*

玄妙观距离京城八十余里,陶从时带着谢璇一路疾驰,将近傍晚时才到了玄妙峰下。这里地处偏僻,罕有人至,环境却是清幽,因为曾有位公主在此清修过,整座道观也是修得庄严堂皇,屋舍精美,虽然比不上别处的香火旺盛,却也绝非清苦之地。

谢璇来之前虽然深思熟虑,此时却难免生出点近乡情怯的心思,任由舅舅带着她缘小径上山,一路上却是沉默不语。

陶从时倒也没多说话,到得牌楼跟前,才气喘吁吁的道:“总算是到了。”

这道观建于山顶,骑两人从山腰开始马登山,此时各自汗湿重衫,谢璇也顾不得对陶氏的复杂情绪了,扶着牌楼站了许久才算是恢复过来。

陶太傅膝下只有一子一女,陶从时对唯一的妹妹自幼便格外珍爱,这些年陶氏在观中修行,虽然谢府众人从没来过,陶从时却是要每隔两三个月就来看一趟的。观里的女道士也认得他,见他又一次气喘吁吁的出现在牌楼跟前,不由一笑,好心道:“玉虚散人今日不在观中。”

“那她何时回来?”陶从时有点失望。

“明早吧,”女道士指了指另一处峰头,“她今晚宿在那边的观中,明天午课前赶回来。”

陶从时便道了声谢,带着谢璇在观中逛了一圈儿,蹭了观里的晚饭。

这玄妙观因曾有公主修行,本身又修建得庄严整洁,有好几位像陶氏这样的富贵之人前来修行。这样的人不像平常的清苦道士,虽然自身入了道门,却常有友人亲眷来访,因此道观往下便有一座山庄,专供访客们留宿。

山庄里亦是整洁清净,谢璇前世在观中住了六年,见到这朴素整洁的雅室时,反而比谢府里那富贵气象还要觉得亲近,于是除了外裳,和衣而卧,听外面鸟鸣声声,倒也自在。

只是毕竟心里记挂着素未谋面的陶氏,犹豫与期待、怨恨与委屈交杂,睡得很不踏实。夜半梦醒,外头天色昏暗,她转个身想要继续安睡,却听到屋子里有别的动静,仿佛是…有人!

一瞬间觉得毛骨悚然,她转过头去,就见一个黑漆漆的身影猛然向她扑过来,将麻袋套在她的头上,继而有只手伸进来往她口中塞一枚大核桃,而后一手锁住她的双臂,将她扛起来,跳出窗户。

谢璇口中被核桃膈得生疼,“呜呜”的叫着伸脚踢打这大汉,却并没能闹起半点动静。

头上的麻袋被夜风吹得噗噗直响,她被人扛着在路上疾奔,夏末的深山中依旧清凉阴翳,夜半时更显得清冷,谢璇手脚冰凉,心里惊慌之极。

渐渐的到了荒僻之处,那大汉才放缓脚步,穿过茂密的丛林,继而将谢璇重重扔在地上。

谢璇晕头转向,身上被枝柯刮得生疼,双手一得自由,连忙将口中核桃除去,将那麻袋撕开,昏暗的天光里,就见旁边围着三个络腮胡子的大汉,各自手里提着明晃晃的刀刃。

“什么人!”谢璇吓傻了,一时间想不出来自己到底得罪了谁,只顾往后退。

那三个大汉也不说话,仿佛只想将她灭口似的,举刀就要往她身上砍。

谢璇即便是羊入虎口,也还有求生的本能,从地上翻身爬起来就跑。耳后传来兵戈交鸣的声音,她听而不闻,好几步之后听见后面全是哀嚎声,她诧异的回头一看,那三个大汉已然倒在地上抱着膝盖打滚痛呼,正中间站着一道修长挺拔的身影。

那个身影有些熟悉。

谢璇躲在树后面,小心翼翼的窥视。天上有云层堆积,星月之光被遮住,满目的昏暗里,她听见那个人开口叫她,“璇璇。”

是韩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