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国公爷的威严是无人敢挑衅的,忙都应是,凝神屏气。

恒国公又抬头看向清虚真人,“真人为鄙府消了灾祸,老夫自会重谢。只是此事牵扯两家颜面,若是有外人问起来,还望真人能将理由推在六丫头福薄上,万勿扫人颜面,叫靖宁侯府多心。”

清虚真人自然晓得其中轻重,便道:“贫道既是诚心为尊府考虑,又怎会生此波澜,国公爷只管放心就是。”

这话倒是真心实意的。谢璇的六千两自然不是个小数目,可如今她被恒国公认作消灾的恩人,回头的谢礼还怕不会比谢璇还重上几倍?没料到这笔生意能做得这样大,清虚真人扫向茫然坐在那里的谢璇,颇为赞许。

当下恒国公叫人筹备了厚重的谢礼送给清虚真人,又安排人去观中添香火等等,自是一番忙碌。

清虚真人赚得盆满钵满,心里自是畅怀,当下记起谢璇当日的嘱托,便趁着没人注意的时候跟谢缜说了几句话,请他有空时往观中去一趟。

谢璇在旁瞧着,长长舒了口气。

两件事情都解决了,她心头的忧虑稍稍解开,那疯癫的毛病自然轻了些,只等着退亲后不治而愈。

*

恒国公想好说辞之后,便亲自带着那刚刚修好的玉珏往韩家退亲去了。

先是将碎了玉珏的事情深深道歉了一番,由此引出话题,说这玉珏碎得奇怪,谢璇近来屡屡遭灾,说话行为疯疯癫癫,谢府上不放心,就请了清虚真人来看看,才知道是谢璇命薄福浅,承受不住大福气,渐渐到了成亲的年纪,那玉珏才会碎掉。谢府对此十分遗憾,十分抱歉,为了不耽误韩玠的终身大事,便赶紧来说清楚云云。

有了清虚真人的名头在,这事也不是太难办。

靖宁侯府上如今只有韩夫人当家,她当然不敢直斥清虚真人是胡言乱语,更不敢直接驳回恒国公,当下未置可否,说是要写信到雁鸣关去,请她的丈夫靖宁侯爷定夺。

恒国公听了此事,便放下心来。

靖宁侯韩遂是个懂分寸的人,这件事他也是听先父之命,既然是恒国公亲自出面,不管真实原因是怎样,他必然不会有异议。这退婚的事情,已经算是九分准了。

谢璇这里听得消息,自是暗暗的拍手高兴。

而在靖宁侯府中,韩玠得知之后,却是呆住了。

自那天谢璇狠狠咬了她的手腕后,韩玠便留了意,送礼那天他从水池中救出谢璇,帮她吐水的间隙里摸过她的脉象,并无半点溺水昏迷的模样,心里便格外震惊——谢璇她会闭气,而且是故意装晕的。

他没有揭穿小姑娘的伎俩,还帮着说了几句话,迫得谢缜不得不怒惩谢玥。

那时候韩玠心里就存了疑惑,觉得谢璇跟前世那个乖巧如小白兔的姑娘完全不同,可一旦大胆的猜测她也是重生之人,韩玠便觉得荒谬之极,委实无法相信。

可现在他不得认真思量这些事情。

如果她还是原来的谢璇,怎么会突然转了性情?

如果她还是原来的谢璇,短短的半个月时间里,谢韩两家的婚约怎会突然崩塌?是她前世含恨而死,对自己和韩家绝望了,才会痛下决心的斩断婚事么?

韩玠站在中庭看着月色,拳头越握越紧。

这件事情太过离奇、太过玄妙,他还没法确信,需要再予确认。

然而不管结果如何,有一件事韩玠是无比确定的——不管这是巧合,还是谢璇的有意逃避,他韩玠这一辈子,绝对绝对,不会放谢璇走开。

*

恒国公府的棠梨院里,谢璇坐在廊下的朱藤椅中,拿手帕子遮在脸上,将头脸藏在荫凉里、小腹晒在暖阳下,眯着眼睛打盹儿。棠梨院里养着的小奶猫喵呜一声从老梨树下跳下来,跑到她的脚边。

谢璇睁开眼睛,笑着将它抱进怀里,头都没转,朝着屋里吩咐道:“芳洲,吵吵又来讨吃的了,拿糕点出来。”

——吵吵是这几个月大小奶猫的名字。

芳洲拿了精致小瓷碗出来给它喂吃的,瞧着小奶猫儿舔糕点的模样,便是一笑,“要是五姑娘知道吵吵又来咱们这找吃的,必定要气死了。自家养的猫儿跟她不亲,偏偏喜欢跟姑娘玩儿,说出去叫人笑话。”

吵吵像是能听懂似的,喵呜叫了一声,拿小小的爪子在芳洲手上蹭了蹭。

谢璇便帮它顺着毛,“谁叫她性子那样暴躁,养了猫儿还没耐心伺候,当初又何必从人手里讨过来?这会儿天气正热,喂完了东西把它抱到里面睡觉去,再叫木叶去打探着,若是父亲回来了,赶紧来告诉我。”

“早就派她出去了,姑娘安心等着就是。”

过不多时,木叶便气喘吁吁的跑了进来,凑在谢璇耳边低声道:“姑娘,老爷回来了,说是脸色不大好,刚到书房,这会子正往院里走呢。哎呀,跑得累死我了。”

谢璇便叫她先去喝水,自己起身理了理衣裳,也不叫人跟着,气定神闲的往正院里找罗氏去了。

罗氏这时候正哄着谢玥写字,见着谢璇的时候只抬了抬眼皮。

谢璇规规矩矩的在她跟前行了个礼,道:“夫人,初十那天谢池有文社,我想跟着大姐姐去学些东西,可以么?”

“整天到晚的想着往外头跑,哪里像个公府人家的千金了?难怪清虚真人说你命薄福浅,这样子怎么配得上人家靖宁侯府的公子,亏得是退了亲,否则只叫人笑话!”罗氏对谢璇是满腹的怨气,瞅着屋里没人,便是冷言冷语的嘲讽。

谢玥也停笔抬起头来,“谁知道去谢池是想做什么!”

谢璇连眼皮都没抬,声音闷闷的,“我不过是想请示夫人的意思,夫人若是不许就算了。”

“哎哟我可不能。老太爷为着你,上万两银子的往道观里送,为的是什么?还不是想冲冲煞气,免得咱们全府被你连累。我是不敢拦着,免得老爷又说是我慢待了你。”罗氏语气酸溜溜的。

以前谢璇都乖得跟兔子似的,从不敢违逆罗氏的意思,罗氏自然也乐意装个大度的继母,关怀几分。自打那天谢璇打了谢玥,罗氏就不怎么能装下去了,可谢缜偏偏又记着谢璇的哭诉,总让罗氏好好照顾谢璇和谢澹姐弟俩,罗氏被唠叨得多了,肚子里憋着满满的火呢。

谢璇乐得罗氏憋火,抬起眼睛看着她,声音惊讶,“老太爷送了那么多?我还当送个三千两就差不多呢。”

罗氏不由看向她,道:“什么意思?”

谢璇避而不答,“夫人,我能不能去谢池文社呢?”

罗氏正自惊疑不定,见她还敢卖弄小聪明,当下想都不想,“不许去!”

“哦…”谢璇很失望,闷着头慢慢的往外走,正巧谢缜回来,见着她这副垂头丧气的模样,便问道:“怎么不高兴了?”

“我想跟着姐姐去谢池文社学些东西,夫人不让。爹爹,那文社是长公主主持的,郡主县主还有采衣她们都去,姐姐也说去了能学到好多呢。”谢璇眼巴巴的瞧着谢缜,满怀期待。她以前甚少跟谢缜撒娇,这会子也撒不出来,只能微微咬着唇,有点忐忑。

谢缜心里一软,看着罗氏,不悦道:“既然璇璇想去就叫她去,拦着做什么。”

罗氏忙赔笑道:“不是我要拦着,只是清虚真人说了这孩子近来不顺,我是怕她出了府又出什么岔子,老爷和我都心疼。不如与在府里清修一段时间,等着没事了再出门,咱们也都放心。”

“清修?”谢缜皱着眉头,坐在紫檀雕花的大方椅上,意有所指,“送去道观清修岂不是更好?”

008

罗氏知道今日谢缜特地去了道观找清虚真人,原本还以为是老太爷吩咐去送礼的,并没放在心上,然而刚才被谢璇提了“三千两”,如今谢璇又说这样奇怪的话,不由心里咯噔一声,也顾不上女儿们就在跟前了,贴着谢缜的身边坐下,帮他捏着肩膀,“老爷这是怎么了?”

她的容貌原本生得不错,妖娆多于端庄,妩媚胜过娴雅,这般软着身子往谢缜身上一贴,又是委屈哀求的姿态,谢缜的眉头稍稍舒展。

不过想起清虚真人的话来,依旧冷声斥责道:“今日去清虚真人那里,听说了一件怪事。璇璇跟玥儿一样,都是我的心头肉,你既然做了母亲,就得一碗水端平!”

“老爷是在怪我了?”罗氏明白了原委。

“我将孩子们托付给你,是要叫你好好待他们!”谢缜皱眉,瞧着罗氏那小心翼翼服侍的样子时,语气又稍稍软和。

罗氏最擅长以此等姿态勾起谢缜的亏欠和同情,更是刻意讨好道:“原本是我一时糊涂,想着六儿这样不顺,去道观对她会好些。这事是我擅作主张了,还请老爷别生气。”

低声恳求之间殷勤的端茶递水,又是使出十分的柔媚功夫,总算是抚展了谢缜的眉心。

旁边谢璇冷眼看着,只觉得心塞。

她知道罗氏在闺中很有些功夫,否则当年父亲与母亲情投意合,也不会轻易被她勾走了神魂,珠胎暗结。也知道谢缜太过心软,否则也不会因为觉得愧对罗氏,顶着骂名娶她做继室。只是看到谢缜这般轻易就被罗氏拿下,还是忍不住的心塞,半点都不想再看这场景,便默默的行了个礼,打算出去。

谢缜却叫住了她,“璇璇,跟我去书房一趟。”

“是。“谢璇只得停下脚步。

谢缜便站起身来,轻轻拍了拍罗氏的肩膀,“这回我不再追究,只是你得记着,璇璇和澹儿、玥儿,还有珺儿和泽儿都是我的孩子,你既然做了母亲,就该一视同仁,不能叫谁受委屈。”

“妾身记住了。”罗氏赔笑,目送谢缜离去。

这头谢缜和谢璇出了棠梨院,父女俩原本也不算太亲近,于是各自沉默,相对无言。好半晌,谢缜忽然停下脚步,开口问道:“璇璇,你心里是不是在怪我?”

谢璇原本闷头走着,这一下停顿,险些撞到谢缜的腿,连忙后退了半步道:“女儿不敢。”

“你一向温顺胆小,什么话都不肯跟我说。以前也是我疏忽,不知道你受的委屈,往后要是受委屈了,尽管来告诉爹爹,不要藏着,好么?”谢缜难得的蹲身软语,尽显慈父姿态。

谢璇虽然还芥蒂着刚才罗氏轻易拿下谢缜的事情,然而她想不被罗氏欺负,谢缜是最重要的靠山,只能暂时放下芥蒂,点头道:“女儿记住了。”

“嗯。”谢缜看着她没说话,好半晌才叹了口气,喃喃道:“还真是随了她的性子,不肯轻易说实话。”

谢璇没听清他说什么,也不太明白这一下叹息的意味,瞪着眼睛的时候,谢缜已经起身,牵着她的手往书房走。

走过盛夏绿荫遍地的小径,谢璇僵直着胳膊,脑子里混混沌沌的。

前世今生的记忆里,这是谢缜第一次这样亲近的待她,却叫她觉得浑身不适。

以前谢缜总是摆着父亲的款,不太跟孩子们亲近,虽然嘴上说着关怀女儿,却从没抱过谢璇,甚至有些躲避着她似的,凡事都丢给罗氏去打理,极少关心谢璇的生活。谢璇也是因此以为谢缜不喜欢她,渐渐变得胆小。

直到两人走进书房,谢缜才放开女儿小小的手掌,叫她进里面去。

谢璇满腹狐疑的走进屋里,见着坐在桌边看书的人时,不由呆住了——韩玠竟然在父亲的书房?他来做什么?

压下满满的疑惑,谢璇如常行礼,“玉玠哥哥。”

“玉玠今日拜我为师学习书法,顺便想看看你。上回那一堆礼物也是玉玠送的,你该谢谢他。”谢缜吩咐完了,走到书架边上找书。

谢韩两家因为老太爷的关系,平常的往来不少,谢璇如今只有十岁,也不是很避讳跟外男相见,听了父亲的话,便又行礼道:“谢谢玉玠哥哥。”心底里却是十分诧异——谢缜的书法在京中颇有名气,如今两家虽然退了婚事,交情还是得维持着的,若是韩玠来求师,以谢缜的性子,必然不会拒绝。

可是,韩玠为什么会心血来潮想学书法?他不是一向喜欢舞刀弄枪,只对武事感兴趣的么?

然而她此时还做不到心如止水的地步,不敢多看韩玠的脸,只能藏着疑惑,左顾右盼的看屋里的各样摆设。

韩玠低头,看着她头顶上缠绕了珍珠流苏的双髻,“璇璇客气。咦,你这额头是怎么了?”

“嗯?”谢璇诧异的摸了摸额头,没发现什么东西,不由看向韩玠。韩玠就势在她额头轻轻一擦,低声笑道:“原来是粘了东西,璇璇怎么像躲着我似的?话都不肯多说了。”

谢璇撇了撇嘴,她当然不想跟他说话。

另一头谢缜已经找了书出来,随手递到韩玠的手里,问道:“你当真要进青衣卫去?”

“侄儿已经下定决心了。”韩玠看向谢璇,分明看到她眼中的诧异。

“怕是韩兄不会同意吧?”谢缜的目光还在书架上流连。

韩玠的目光却在谢璇的身上,两个人大眼瞪着小眼,韩玠说话时却全无异常,“母亲确实不愿意我去青衣卫中,怕朝中局势复杂,我应付不来,说我这是自己往火堆里钻。父亲倒是没反对,不管在军中还是青衣卫中,能报效朝廷便好。”

——心思却还在谢璇身上徘徊,看见她眼中深深的诧异和思索,仿佛觉得他不该去青衣卫似的。世家子弟去青衣卫中原本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她这样小的年纪更不会知道朝堂上的纷繁复杂,又何必对此诧异?

韩玠的猜测得到证实,只觉得一颗心慢慢的往下沉。

她果然并非真正十岁的谢璇,她跟他一样,带着某些沉痛的记忆。

难怪会咬他,难怪会躲避,难怪会退亲…她一定恨死了他!

韩玠的五指紧紧缩起来,听见谢缜的声音带了笑意,“你这确实是往火堆里钻,如今首辅和冯大太监联手,青衣卫的处境本就尴尬,蔡宗那里也正进退维谷,帮也不是,不帮也不是。你若是去了,万一那两位要你站队,该怎么办?要知道靖宁侯府还镇守着最要紧的雁鸣关。”

“侄儿已经考虑了这些,他们争斗是他们的事,我只忠心事君,何惧其他?”

“这自然算是正道。青衣卫虽然名声渐渐变了,若是做得好,也能有大展宏图的时候。”谢缜拿着几本书过来,随手放在案头,提醒韩玠,“只是你毕竟年纪有限,不知道其中内情,初入时切记收敛锋芒,免得触了谁的霉头。”

“侄儿记着了。”

走出谢府的时候,韩玠还有些恍神,心不在焉的骑在马上,眼前一时是谢璇有意躲避的模样,一时是她泪水涟涟,狠狠咬他手腕的模样,一时又是那碎作两半的玉珏。

她故意摔碎了玉珏,退掉了婚事,是铁了心不愿意再跟他有瓜葛吧?可是他怎么舍得?前世亏欠她那么多,原打算今生倾尽全力的守护她,再也不远离京城、留她一人。可她却已灰心,连多跟他说句话都不肯。

心里只觉得绞痛,韩玠握紧了缰绳,问荣安,“这月的谢池文社是哪天?”

“六月初九。”荣安回答。

*

六月初九,谢池边上柳丝低拂,语笑随风。

谢池起自一方园林水池,经过数百年的修缮扩建,渐渐与附近的湄湾连通,成了一方浅水湖泊。因这一带风景极佳,又紧邻皇城,经过历代皇帝的努力,挖泥筑堤、建岛修桥,又引了湄河之水过来,如今已是一片方圆十里的湖泊,与皇家的宫苑连通。

当年修建谢池的人是一位名动天下的大诗人,故而如今虽成了湖,却还是保持着旧称。只是数百年传承,谢池积聚了无数文人雅士的蕴藉风流,承载了数代朝堂天下的兴盛衰落,到如今处处有故事,步步含风流。

谢池中间一道十数丈宽的长堤取名谢堤,两侧柳荫覆地,参差错落的掩着许多精致的屋舍院落,里面或是吟诗作画、或是焚香品茗、或是选了四海中负有盛名的手艺,就着湖光水色、柳风鸟鸣,实为风雅惬意之极。

长堤的另一端连着的是南御苑,里头有马球场,亦可赛马射猎。

这地方紧邻着皇城,寻常百姓不得进入,每月文社时由长公主主持着,京城中高门贵户的千金公子们云集,宝马雕车在水边迤逦蜿蜒,身着丽服的姑娘们和锦衣玉服的公子们三三两两的走上长堤,蓬勃而富丽。

谢璇步下马车,瞧着眼前的满目绫罗珠翠和远近湖光山色,惬意的深吸口气。

前世被送入道观后她便跟谢池无缘,这会儿故地重温,阔朗秀丽的景色入目,与记忆重叠。晴日谢池,六月风光,那是四季里最妙丽的时候,轻易冲淡胸中郁气。

谢璇和谢珺姐妹俩牵着手,各自带了两个贴身丫鬟,直奔香舍而去。

009

香舍里已经聚了不少人,上下二十余间独立的香室,每一间都焚着不同的香。姐妹两个走了两间,不出意外的遇见了韩采衣。

韩采衣将门之女,天然一段磊落风姿,头发简简单单的挽着,并没有多少钗簪,身上也是精干的打扮,见着谢璇的时候便三两步冲了过来,“珺姐姐,璇璇!”打完招呼便将谢璇往边上拉,“你过来,我有话跟你说。”

两个人到了僻静的角落,韩采衣便倒豆子似的,“怎么回事?好端端的怎么把玉珏退掉了?”

谢璇虽不欲再嫁入韩家,但韩采衣却是最好的朋友,并不想因前世的惨淡收场而疏离了她,便解释道:“这是清虚真人算出来的,说我跟玉玠哥哥命格不合,我自己又是命薄,承受不住大福气,如今年纪大了,便多有妨碍。若不退了这婚事,恐怕没等我长大,就…”

“呸呸呸!说什么长不大的话。再说我哥哥哪就那么克人了?”

“不是玉玠哥哥克人。是我自己福薄,承受不住大福气。”谢璇无奈的纠正,赶紧转移韩采衣的注意,“就算做不成姑嫂,咱们都还是在京城里待着的,其实也没什么两样。”

“可我一直盼着你当我嫂子呢。”韩采衣闷闷的扯着旁边的柳枝,“你是不知道,哥哥听见了这个消息就急冲冲的往母亲那里去了,硬是不同意退亲。不过么,若真是对你不好,咱们也不能强求了。”

谢璇便是一笑,顺便画了个大饼,“这就是了。我若是成了你嫂子,将来等你出阁,两个人就又聚不到一处了。若是想不跟你分开呢,嘿嘿,还不如当妯娌的好。”

“这样自然更好,只是可怜了哥哥,而且——”韩采衣一把捏在谢璇腰间的痒痒肉上,打趣道:“你才多大,就想到这些了!”

谢璇被她挠着,笑得花枝乱颤,认真一想,以二十岁的心思回到十岁的身体里,刚才说话的时候还真是没想到这些。好在韩采衣没有深究,两个人玩闹在一处,笑得叽叽喳喳,后头韩玠走过来,看到明媚阳光下含笑的双靥,眼底终于有了点温暖的笑意——

“璇璇。”他站在两人的身后,修长的身材拉出长长的影子,轻易将谢璇覆盖住,缓步上前时,嘴角轻轻挑起,“你瞧着高兴得很?”

“终于不生病了,当然高兴啊。”谢璇避开他的目光。

哪怕是已经过了一个月,她还是不太敢跟韩玠对视,生怕一时忍不住,泄露了情绪,于是指着远处一处小院,道:“姐姐去那边了,咱们也去吧?”不容韩采衣分说,拉起她就跑了。

小院外绿柳拂堤,门口停着几架肩舆。

这谢堤之上不许车马往来,能够乘肩舆过来的,必是极尊贵的人,想来是天字号的哪位贵人。两个人对视了一眼,默默的退后几步,正想着离开,却听后头有人叫道:“璇表姐?”

谢璇诧异转过头去,等看清了那人,掩不住的诧异,“五公主?你怎么来也来了?”

“在宫里闷得慌,特意求了平宁姑姑带我来的。”五公主的母亲婉贵妃是谢璇的姑姑谢绨,因为谢璇跟五公主年纪相若,以前五公主在宫里闷了,便会召谢璇和谢玥进去陪伴。谢玥是个骄纵的,五公主又比她更骄横,两个人玩不到一处,渐渐的便只召谢璇一人前去了。

这会儿难得在谢池边碰见,谢璇下意识的就向四处瞧着,看有没有宫人和侍卫跟随。五公主嘻嘻一笑道:“别瞧了,今儿没带随从,只有晋王哥哥带着我。”

晋王?谢璇看向旁边沉默自持的少年。

元靖皇帝膝下共有三子,长子越王是宫女所出,幼时在冷宫里煎熬度日,十四岁时被送到铁勒做质子,后来安然返回,人却是痴痴傻傻的,如今三十多岁的年纪,在旁人跟前从来都是呆笨的模样。恐怕只有谢璇一个人知道,那副呆笨模样的背后,藏着怎样深沉的心机和恶毒的手段。

次子是皇后所出,便名正言顺的立作太子。

这位晋王是玉贵妃所出,今年十二岁,许是因为先天不足,虽然有宫里成群的太医伺候、天下最名贵的药材保养,身子却还是孱弱得很。只是比起两位兄长来,晋王却颇有佛性,出众的容貌配着平和的心境,光是往那里一站,便叫人觉得如沐春风。

谢璇前世困于道观,对晋王的了解少之又少,只知道他极有才华,却是少年夭折,叫人十分遗憾。如今见着了,行礼之余,不免格外多看两眼。

晋王便温和而笑,“这位就是恒国公府的姑娘了?”

“嗯,她叫谢璇,是我大舅舅的女儿。”五公主又看向韩采衣,并不认识。

韩采衣倒是乖觉,行了礼,道:“靖宁侯韩遂之女韩采衣,见过晋王和五公主。”

“靖宁侯是个英雄。”晋王赞许一句,又将目光落到谢璇身上,“平宁姑姑在里头品茗,两位要去瞧瞧么?”他出身皇家,自有一段贵气,多年来受佛学熏陶后更有平和温润,加上容貌出众,言语温和,一句话说出来,委实叫人无法拒绝。

谢璇和韩采衣异口同声,“殿下先请。”

四个人里,十二岁的晋王年纪最长,谢璇和韩采衣均是十岁,五公主也止九岁,并肩同行在柳丝低拂的谢堤之上,就着周围的热闹风流,颇有“总角之宴,言笑晏晏”的况味。

晋王兴许是从五公主那里听说过关于谢璇的一些消息,如今见着了,不免侧头闲谈。他比谢璇高了一头,略微低头瞧过去,十分亲近从容。

谁知道还没走两步,忽然有一大把毛毛虫从天而降,毫无预兆的落在众人的身上,继而撒了一地。

五公主年纪最小,看那一团黑影掠过眼前,察觉有绵绵软软的东西落在脖颈中时,立时一声惊呼,扑向晋王。晋王很照顾妹妹,先是将妹妹护在怀里,等瞧清了是毛毛虫,便笑着帮她抖落,安慰道:“没什么,不怕不怕。”

一抬头,就见有个少年蹲在顶头的树枝上,正咧嘴笑着。

而在另一边,韩采衣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捉弄,左右瞧了瞧,自个儿将肩头的虫子扫落,继而看向树顶,唇边噙着笑意。

最惨的当数谢璇。

她虽说是活过一世,但两世中都怕这些软软的虫子,尤其是像毛毛虫这样又软还有很多脚的小东西,光是想想就觉得全身恶寒,避之不及。上辈子在道观的时候,潮湿的草丛里就有种绿色的软虫子,长了数不清的小脚一缩一缩的往前爬,谢璇每回看到都要跑走,甚至还有一回被吓哭过。

如今虽是二十岁的心,本性却是没怎么变的。瞧着那簌簌而落的东西时倒没觉得怎样,等看清了地上那一团软软的毛毛虫,顿时一股恶寒从脊背升起,几乎冲散理智。她强忍着尖叫的冲动,慌忙伸手去拂身上的虫子。

正手忙脚乱之间,韩玠疾掠而至,迅速的帮她抖了衣裳,呼吸有些急促,安慰道:“没事没事。”

宽厚的手掌压在她瘦弱的肩头,掌心热热的温度隔着轻薄的衣衫传过来,莫名叫人觉得心安。

谢璇抖了好半天才镇定下来,只觉浑身全都是鸡皮疙瘩,要不是顾忌着众目睽睽,恨不得此时就钻到韩玠怀里蹭一通,将那满身恶寒都去掉。

树顶上的少年还在咧嘴笑着,目光一偏,对上韩玠那恶狠狠的眼神时,不由一呆,“表哥我…”声音被卡在喉咙里,他惊讶的看着韩玠猛然飞身而起,而后肩头一沉,便被韩玠揪着跌落在地。

少年也是有功夫在身的,一扭身就想反抗,却抵不过韩玠重重的力道,胳膊被他反扭住,动弹不得。

“道歉!”韩玠沉声。

“我只是想吓吓采衣。”少年讪笑着。

“可你吓到了别人。”韩玠虎着脸。他的身材本就修长,屈膝时正好压住少年的脊背,叫他毫无反抗之力的蹲跪在众人跟前。少年身上锦衣玉服,腰间悬着上好的玉佩,也是养尊处优的人物,被他这样压制着,登时脸涨得通红。

五公主满心的愤怒,正要开口斥责,却被晋王拦住了。

这头韩采衣泰然自若,哈哈笑着拍手掌,“表哥你这是自讨苦吃知道么,敢在我哥哥面前欺负咱们,又想挨打啦?”见谢璇正一脸愤然的瞪着那少年,便道:“这是我表哥,平远伯家的唐灵钧。”

唐灵钧通红着一张脸,咬紧了牙关不肯道歉,“她自己胆小,怪得了谁!”

谢璇瞧着他这幅顽劣模样,恨得咬牙切齿。刚才的那一阵惊恐淡去,她咬了咬牙,忽然转身到旁边折了两支柳条子,强忍着恶寒,小心翼翼的夹了一只毛毛虫,塞进了唐灵钧的衣裳。然后是第二只,第三只。

软软的小虫子滑落到脊背上,唐灵钧顿时大叫起来,“喂,你做什么!!”

谢璇恶狠狠的瞪了他一眼,没说话。

旁边五公主瞧着唐灵钧浑身不适的模样,心里的愤怒稍稍减了些,于是听了晋王的劝解,强压下怒惩这个混蛋少年的心思。

唐灵钧不认得晋王和五公主,韩玠却是认得的,见他们并没有要处罚的意思,这才敢松开唐灵钧,斥道:“还不走!”赶走了唐灵钧再回头看时,谢璇却又拉着韩采衣,跟晋王和五公主扬长走了。

韩玠嘘一口气,无奈的跟上去。

010

谢璇和韩采衣牵着手,同晋王和五公主进了印社。

这印社在京城极有名气,起初是因刻印而扬名,后来糅杂了书法与绘画,宫廷内外有名的画师与刻印师傅都曾在这里习艺。平常印社大门紧闭,不许闲人出入,也只有在一月一次的谢池文社上才肯打开大门,将些最新的画作的印章摆出来,供人赏玩。

是以此时的印社里比别处格外热闹,今日来谢池的人里,十成中倒有三四成是在这里的。

谢璇前世在道观里无事可做,她又不是真的道姑,不必修习道法,闲暇的时候便以画画和练习书法来打发时间。后来嫁入靖宁侯府,每常被韩夫人折腾得肝疼的时候,也只能拿书法来静心修身,对于此道倒是颇有心得。

一幅幅慢慢的瞧过去,她站在一副竹林图前面,微微有些出神。

这幅画的技艺算是中等,意境却是极佳,如墨的竹林外明月高悬,一眼便能觉出其静谧悠然况味。这样的场景,同她前世静修的玄真观外那片竹林颇有相似之处,那时候她喜欢去竹林里静悄悄的待着,有一次韩玠去看她,便寻了一把古琴在林中抚奏,虽然弹得不甚顺畅,在当时的她来说,却宛如天籁。

隔着一世破碎,此时再看到熟悉的场景,想起过往旧事,难免失神。

后面晋王带着五公主走过来,在谢璇身后站了片刻,开口道:“谢姑娘喜欢这幅画?”

“嗯,意境很好。”谢璇仰头,目光穿透了画卷,“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殿下不觉得这幅画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处?”

晋王倒是没觉出“弹琴复长啸”来,不过听眼前这个养在国公府里的小姑娘念出这首诗,难免觉得诧异,“谢姑娘也喜欢维摩诘的诗?”

——世家里娇养出来的姑娘,每日里锦衣玉食、赏花扑蝶,起居出行皆是金银珠翠、绫罗锦缎,看惯了簪璎繁华,难道不该喜欢热闹绮丽的词句?尤其是这样十岁年纪的小姑娘,正经的诗都没念过太多呢,还真没想到她会喜欢维摩诘。

谢璇倒没想过这么多,只是点头道:“维摩诘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清新淡远、美不胜收。”说完了见晋王并没有反应,忍不住侧头一瞧,就见他正看着她,目光依旧温和,却颇有激赏的意思。

微微愣了一下,谢璇忽然明白过来,不由生出悔意。

晋王向来爱研习佛理,他这样温柔和气的性子,恐怕也是喜欢这类诗词的。那样带着点温度的目光瞧过来,深思其意,倒叫谢璇觉得有点尴尬,便笑了笑,一瞧韩采衣并不在身边,连忙往旁边去瞧印章。

后面韩玠将两人的对话听得清清楚楚,等谢璇撇开了晋王和五公主,便疾步走到她的身后。

谢璇十来岁的身体还未长开,比起韩玠修长的身姿,无异于鸡立鹤旁。

她倒是没察觉身后有人,专心的瞧着一方印章,直到韩玠伸手拍了拍她的肩头,才回过神来,仰头见了是韩玠,笑意便有所收敛,“玉玠哥哥?”

“采衣呢?”韩玠低头,瞧着身高还不到自己腰间的小姑娘。

谢璇仰头时觉得脖子酸,索性别开目光,不再看他,“走散了,我去找找。”说着便想扭身离开,谁知道韩玠猛然一把抓住她的手腕,带着她就往僻静处走。

韩玠本就年长力强,拉着谢璇的时候如同捉了只兔子般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