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元洲无言以对。

薛氏听的火气直冒,压根没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冷着脸说道:“儿女亲事,向来都由父母做主,谁家不是如此。怎么到你这儿就要改了规矩,由着你的性子胡来?我今天把话放在这儿,这门亲事我是许定了。就算你父亲不同意也没用,他远在郑州鞭长莫及。我过两天就带你去尚书府,只要马夫人和陆尚书都相中了你,我就让人送庚帖过去。等你父亲回来的时候,早已经木已成舟。我倒是不相信了,难不成你父亲还会为了你去尚书府退亲?”

…这一招果然狠辣之极!

将女儿许配给一个病秧子固然是丢脸的事,可退亲就更不妥了。涉及到两家的颜面。叶承礼对她这个女儿有几分怜惜是没错,可这份怜惜绝不会大到不顾两府颜面的地步。薛氏要是真的来个先斩后奏,可就真的大大不妙了!

叶清兰却并未怯懦退让,冷笑着应道:“真想不到,母亲为了我竟肯冒着和父亲吵架决裂的风险。”要是薛氏真的这样做,叶承礼勃然大怒也是必然的事情。

“你父亲生气也是一时的,最多和我吵上一架冷战些日子,等时间久了自然就会好了。”薛氏当然不是省油的灯,立刻讥讽的应了回去:“你不用为我操心这些小事了,还是想想明天要穿什么衣服才好。马夫人的请帖已经送来了,明天我就带你去尚书府。”

此言一出,在场的人都是一惊。

叶元洲立刻为叶清兰求情:“母亲,三妹还在生病,等她病好了再去尚书府也不迟…”他此刻的心情既矛盾又微妙。既隐隐的希望这门亲事能成,又心疼叶清兰即将受到的屈辱。这种复杂的心情交织在一起,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闭嘴!”薛氏恨铁不成钢的瞪了他一眼:“你要还是我的儿子,就什么也不准再说了。给我站一边去!”

叶元洲不敢违抗薛氏,却也不肯挪动脚步,依旧僵硬的站在薛氏和叶清兰中间。

若梅站在叶清兰的身侧,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场如暴风骤雨般的对峙,心里那种微妙又怪异的感觉越来越明显了。

薛氏异常明显的敌意,叶元洲不同寻常的维护,还有叶清兰愤怒之余的冷言冷语中,都透露着怪异的感觉。心头隐隐浮上一个不可思议的答案…

若梅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眼中满是震惊。

怪不得公子爷会大材小用将她派到小姐身边做个普通的丫鬟,原来小姐的身边竟有这样的危险。稍微一个不慎,可就是身败名裂的丑闻,这辈子可就全被毁了…

因为叶元洲的坚持,场面一时僵持住了。

薛氏定定神,深呼吸口气,竭力让自己冷静下来。这才发现挨了一巴掌的若梅还站在屋子里,心里顿时一沉。刚才激动之余,也不知说了哪些不该说的话。要是叶元洲对叶清兰的不伦之心被人察觉,可就真的糟了!

“你先退下!”薛氏一时记不起这个丫鬟的名字:“没我的吩咐,不准进来。”

若梅在这个时候,却表现出了不同于普通丫鬟的冷静和镇定:“回禀太太,小姐还生着病,身边不能少了人伺候。”

她哪放心让叶清兰一个人独自面对这母子两个。就算叶清兰口舌再厉害,毕竟只是个娇弱少女。万一薛氏再像刚才那样动粗,叶清兰哪里是对手!

薛氏不怒反笑:“好好好,真是太好了!果然是有什么的主子就有什么样的奴才。区区一个丫鬟,竟然也敢和我顶嘴。真是要反了天了,我这就打发人去叫牙婆来,你这样的丫鬟,我们府里可是容不下了。”

若梅不卑不亢的应道:“回禀太太,奴婢不是昌远伯府的丫鬟,卖身契也不在小姐手里。奴婢是定国公府的人。如果奴婢有什么错,还请太太打发人去定国公府说一声,自然有人发落奴婢。”

想卖了她?不好意思,她的卖身契在公子爷的手里。

薛氏被噎的半天说不出话来,半晌才咬牙切齿的问叶清兰:“这个丫鬟到底是怎么回事?不是顾惜玉送给你的吗?”

当日叶清兰从定国公府回来的时候,身边忽然多了一个丫鬟。薛氏自然问过她的来历。叶清兰只含糊的说是顾惜玉送给自己的丫鬟,薛氏便也没放在心上。没想到会在今天被噎的这么难看。

在这短短片刻功夫里,叶清兰已经冷静了不少,淡淡的应道:“若梅确实是惜玉表姐送给我的丫鬟,不过,卖身契一直还在惜玉表姐那儿。”

第三百九十七章 转机

薛氏气的七窍生烟,却又无可奈何。

这个若梅可是顾惜玉送给叶清兰的丫鬟,卖身契还在顾惜玉那里,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回定国公府去了。她想处罚若梅也没这个权利。别说是卖了,就是打也打不得…

薛氏咬咬牙,将心里的怒火硬生生的压了回去,冷冷的说道:“我该说的都说了,你给我听着,你今儿个哪儿也不准去,给我在屋子里好好待着。明天随我去尚书府。”

“母亲!”叶元洲一惊:“你…”

谁知,这次薛氏竟连听也不听,直接就冷哼一声走了。走了几步,见叶元洲没跟上来,又怒瞪他一眼:“还不和我回去!”

叶元洲无奈的跟了上去,临走之前忍不住看了叶清兰一眼。

叶清兰眼中闪着怒意,神情却愈发冷肃,那抹略有些病态的苍白中透出的却是坚定冷然,散发出惊人的美丽!那张俏脸既熟悉,又是那样的陌生…

叶元洲一时也说不清心里是什么感觉,怅然唏嘘的随着薛氏离开。

两人刚一走,叶清兰立刻急切的看向若梅。

若梅的脸颊又红又肿,已经清晰的浮上五指印。叶清兰既心疼又愧疚,叹息道:“若梅,这巴掌本是冲着我来的,你何苦要替我受这个罪。看着又红又肿,一定很疼吧!”

“小姐身子娇贵,又在病中,哪能受得了这样的一耳光。”若梅平静坦然的笑道:“奴婢皮糙肉厚,挨上一耳光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顿了顿,又笑道:“公子爷命奴婢来保护小姐,这是奴婢分内之事,小姐不必耿耿于怀。”

叶清兰岂能不介怀?

他人代自己受过,这种滋味真的很不好受。也让她深刻的认识到了自己之前的过于自信。以为只要将此事告知叶承礼就能安然解决,没想到却适得其反,激起了薛氏的怒火。现在闹到这个地步。想安然收场只怕是奢望了…

若梅见叶清兰蹙着眉头,似是猜到了她在担心什么,忽的低声说道:“小姐,奴婢自作主张,已经将此事告诉公子爷了。”

叶清兰一怔:“你什么时候告诉他的?”

若梅恭敬的应道:“就在昨天,公子爷晚上就该看到奴婢传回去的纸条了。小姐请放心。公子爷一定会想出法子来救小姐的。”语气里满是信心。

叶清兰烦躁不安的心竟也渐渐平静下来。是啊,顾熙年已经知道她所处的困境,肯定会想出法子解决这件事。

或许,她自己还没意识到,她已经越来越信任顾熙年了…

若梅心里却是暗暗一喜。她暗中传递消息给公子爷的事。叶清兰一直都十分不喜。要是换在平时,只怕早就发落她一顿了。可这一次,叶清兰非但没生气。反而表现的很平静。看来,在叶清兰的心里,公子爷的分量也越来越重了…

瑞雪走进来的时候,被若梅脸上的五指印吓了一跳:“若梅,你的脸是怎么了?”

若梅轻描淡写的应道:“刚才太太不高兴,冲小姐发火,我替小姐挨了个耳光。”

瑞雪越听越是心惊。若梅脸上的五指印十分清晰,可以想见太太之前发了多大的火。幸好有若梅挡着。不然挨这一耳光的就是小姐了!

“小姐,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瑞雪心思细腻敏锐,很快的察觉出不对劲来:“太太之前刚把少爷叫走。怎么这么快又回来,还冲你发了这么大的脾气?”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也没必要再瞒着瑞雪了。叶清兰简单的将事情的原委道来:“…母亲收到了父亲的信。知道我是故意生病,所以才大发雷霆。”

若梅叹口气,接过了话茬:“太太还说了,明天就要带小姐去尚书府。”

瑞雪脸色变了又变,听到这一句,脸上更是没了血色。怪不得小姐的病反反复复一直没好,怪不得太太如此反常的关心小姐的病情......原来,这才是残酷的真相!太太竟然想把小姐许配给一个整天躺在病床上的药罐子!

瑞雪越想越是难受,忍不住抹起了眼泪,哽咽着说道:“小姐,接下来要怎么办才好?总不能明天真的随太太去尚书府吧!”到时候不管亲事成不成,小姐的清誉都会大受影响。

叶清兰默然片刻,才淡淡的说道:“放心,会有办法应付的。”顾熙年一定会想方设法的来救她。退一步说,就算一时解决不及,她也不是任人揉搓的面团。薛氏要是真的逼着她去尚书府,她有的是法子让马夫人和陆尚书相不中自己。

到最后,无非是多些流言蜚语。这种东西对一个人的伤害有多大,完全取决于本人是否在乎。

叶清兰的冷静感染了瑞雪,瑞雪用袖子擦了眼泪,眼睛红红的问道:“小姐,药已经熬好了,奴婢这就端来。”

叶清兰微笑着点点头。这点风寒,其实是她故意拖延,所以才反反复复没有痊愈。现在都闹到这步了,继续病下去毫无意义。

喝了药之后,又吃了午饭,然后结结实实的睡了一个下午,到了晚上,精神果然好了不少。

这期间,瑞雪曾试图出荷风院,却别守门的婆子拦了下来。那婆子说的很直接:“太太吩咐了,三小姐身边的人一个也不准出荷风院。”

很显然,薛氏是担心叶清兰派丫鬟去向郑氏求情。事实上,瑞雪确实也是这么打算的。只可惜被拦了下来。

若梅也在暗暗着急,出不了荷风院,她就没办法和府外的暗卫联系。也不知道公子爷到底是怎么安排的…

到了子时,院子里的人都歇下了。若梅才悄悄的出了屋子。院门早已被锁上了,守门的婆子正半闭着眼打瞌睡。

若梅特地绕到了一处僻静的墙边,然后利落无声的翻墙出去。然后身影消失在暗夜中。这一系列动作做的干净利落,几乎没发出声响。那个守门的婆子根本什么都没察觉。

叶清兰又喝了一大碗热腾腾的药,坐在灯下随意的翻看闲书打发时间。看似悠闲,其实心里也有些忐忑难安。若梅已经出去这么久了,怎么到现在都没回来?

瑞雪轻手轻脚的走了过来,低声说道:“小姐,这么晚了,也该歇着了。”

叶清兰淡淡笑道:“你先回去歇着吧!我待会儿就睡。”不等若梅回来,她哪里能睡的安稳。

瑞雪见她异常坚持,只得应了一声退下去了。

叶清兰又等了许久,才听到门咿呀一声被轻轻推开了。若梅一脸笑意的走了进来,将一个纸卷塞到叶清兰的手里。

这自然是顾熙年传来的消息了。

叶清兰精神一振,忙将纸条展开,定睛看了过去。纸条上只有寥寥数语:别担心,有我在,谁也欺负不了你!

那种傲气又理所当然的霸气口吻,果然是顾熙年的风格!却让人莫名的觉得安心。

叶清兰唇角微微扬起,一颗心忽然彻底镇定了下来。

若梅没敢偷看纸条上的内容,见叶清兰唇角含笑,便大着胆子问了句:“公子爷有没有告诉小姐对策?”

叶清兰笑了笑:“他什么也没说,就是让我别担心。”

若梅哑然失笑。这果然是公子爷的行事风格啊!既然公子爷让小姐别担心,那就肯定有对策了。她这个小小的暗卫也不用太过操心了。

隔日清晨,叶清兰起床时只觉得神清气爽,病竟然好了大半。正要梳妆,薛氏身边的大丫鬟红云来了,捧着一身崭新的衣裙一套精致的头面首饰:“小姐,太太吩咐奴婢把衣裙首饰送来,还请小姐早些梳妆妥当。”

瑞雪和若梅的脸色都不怎么好看。

薛氏简直是咄咄逼人。竟连衣服和首饰都准备好了,显然是铁了心要带叶清兰去尚书府。

叶清兰却很沉得住气,淡淡的笑道:“好,你替我回禀母亲一声,就说我现在就梳妆。最多半个时辰就好。”

红云有些意外。薛氏之前还遮遮掩掩的,可昨天发了一通脾气之后,几乎院子里所有的下人都知道了薛氏的打算。本以为三小姐肯定会躲在屋子里哭哭啼啼伤心难过,真没想到她竟然如此冷静。

想及此,红云对这位三小姐倒是多了几分敬意,屈膝为礼,然后便离开了。

瑞雪忿忿的看着精美的衣裙首饰:“太太真是太过分了!”

叶清兰却只淡然一笑:“好了,时间不多,先替我更衣梳妆吧!”

薛氏今天命人送来的,是一件松香色的短儒,配着浅绿色绣着暗纹的长裙,首饰也十分精致简约。竟十分适合叶清兰。穿戴整齐之后,因为她的面色略有些苍白,又略略敷了些脂粉。

镜子中的少女眉目如画清丽柔美,唇边一抹浅浅的微笑,令人无比舒心。

瑞雪和若梅对视一眼,俱都看到彼此眼中的无奈。难道今天真的躲不过了要去尚书府了吗?

叶清兰深呼吸口气,领着瑞雪和若梅去给薛氏请安。

第三百九十八章 凤旨

“女儿见过母亲。”叶清兰敛衽行礼,神色淡然。仿佛昨天的争吵没发生过一般。

薛氏见她乖乖的穿上了自己命人送去的衣裙,心情倒是好了一些,也不说什么难听话了,淡淡的吩咐道:“陆府的马夫人昨天送了请帖过来,今日我领着你们兄妹三个去做客。到了陆府之后,要谨言慎行,不要让人小看了我们叶家的女儿。”

薛氏总算还要些脸面,并未打算只带叶清兰去做客,而是把叶元洲和叶清芙兄妹也一起带上。将来就算事情有变故,也不至于太难看。

当然,她这么做绝不是心疼叶清兰,而是顾忌叶承礼的态度…

叶清兰心里暗暗冷笑,面上却没流露出半分不满,只是恭敬的应了。

站在一旁的叶元洲,神色复杂的看着一脸平静的叶清兰。从什么时候开始,三妹竟变的让他觉得陌生了?昨天对着母亲时的犀利冷然,今天的平静镇定,都和他记忆中的那个纤弱少女全然不同了…

“母亲,大哥,三妹,快来看看我穿这身衣服好不好看?”叶清芙兴冲冲的拎着裙摆跑了进来,得意的展示自己的新衣。

叶清兰笑着赞道:“二姐这条石榴红的裙子,可真是鲜亮好看呢!”叶清芙也是个俏丽少女,穿的鲜亮愈发显得青春妩媚。

叶清芙被夸了一通,心里自然愉快,又对着薛氏撒娇:“母亲,你还没夸我呢!”

薛氏见她这么穿的惹眼,心里却有些不快,瞪了她一眼:“你穿的这么鲜亮做什么。”今天叶清兰才是主角,叶清芙跟着乱凑什么热闹。

叶清芙被泼了盆冷水,顿时无比委屈:“今天是去陆府做客。我难道不该穿的漂亮点?”说着,又忿忿不平的指责:“母亲可真是偏心,前两天给三妹特地做了新衣,还买了新首饰。我都没有!”

…要是叶清芙知道薛氏这一连串的举止背后到底藏着什么心,不知道还会不会羡慕她!

叶清兰垂下眼睑,掩去眼中的的讥讽。

薛氏此时哪有心情理会叶清芙,略有些不耐的说道:“行了,等回来之后也给你做新衣买首饰就是了。”说着,便吩咐下人去备马车。

叶元洲瞄了面无表情的叶清兰一眼,心里忽然沉甸甸的难受极了。脱口而出道:“母亲,要不今天还是别去了吧!”

薛氏目光如冷箭,立刻嗖的飞了过来:“胡闹!马夫人命人送请帖过来。我已经应下了。怎么能不去!”

叶元洲对着薛氏冷厉的目光,心里也有几分发憷,却硬着头皮求情:“三妹的病还没好,还是等她再休养几天再去也不迟。”

薛氏冷笑一声。再任叶清兰“休养”下去,叶承礼大概就要从郑州赶回来了:“不过是去露个面。又不用她做什么,也不至于累着她。有什么不能去的。”

叶元洲还待再说什么,薛氏却看都不看他一眼了。

叶清芙却巴不得出府透透气,立刻附和道:“反正我们是坐马车过去,又不用走路,不会累着三妹的。”

叶清兰静静的听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从头至尾都没吭声。

红云很快回来了:“太太,马车已经备好了。”

薛氏点点头,站起身来。瑞雪和若梅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俱都暗暗着急,却又无可奈何。

就在此刻,一个身形苗条的丫鬟行色匆匆的走了进来。竟是蒋氏身边的丫鬟香灵。

香灵匆匆的行了礼,急急的说道:“三太太,老夫人命奴婢请您到畅和堂去。”

这个节骨眼上。蒋氏又跳出来凑什么热闹!薛氏心里十分不快,面上却半点不露。淡淡的说道:“好。我这就过去。”

香灵陪笑道:“老夫人还叮嘱了,请十小姐也一并过去。”

…众人的目光唰的看向叶清兰。

叶清兰也是一愣,脑中迅速的转了起来。蒋氏平日里对她冷冷淡淡,几乎从不过问。今天怎么会忽然叫她去畅和堂?又是这么重要的关口,让人想不多心都不成。不知怎么的,她忽然有种奇妙的预感。

今天的陆府之行,大概是不可能了…

薛氏也有种不太妙的预感。蒋氏对三房的事从来都不上心,今天怎么会忽然在这个关键时候派人来叫她过去?该不会是知道什么特地来阻止她的吧…

不管怎么说,总之现在是别想出发去陆府了。

薛氏深呼吸口气,领着三个儿女一起去了畅和堂。

刚一进畅和堂的正厅,薛氏就察觉到了异样的气氛。蒋氏穿戴的整整齐齐满脸笑容,郑氏和李氏也都在。更令人惊讶的是,正厅里竟多了几张陌生的脸孔。这几个女子俱都穿着宫装,领头的一个,约莫二十多岁,容貌端正娴雅,分明是宫里的女官。

薛氏暗暗心惊。

叶清兰却精神一振。这个女官她曾见过一回,是顾皇后身边的岳女官。看来,她之前猜的果然不错。顾熙年真的搬出了重量级的救兵来了…

蒋氏笑道:“薛氏,这位是皇后娘娘身边的岳女官。”

皇后娘娘身边的女官,自然十分矜贵。薛氏哪敢拿大,忙热情的堆出笑容打了招呼。心里却暗暗奇怪不已。好端端的,皇后娘娘怎么会派女官到昌远伯府来?

这个答案很快就揭晓了!

岳女官迅速的看了叶清兰一眼,然后客客气气的笑道:“今天奴婢奉了皇后娘娘的旨意前来,是要接叶十小姐进宫。”

薛氏头脑轰的一声,一时竟反应不过来了。脑海中不停的回响着一句话,皇后娘娘要召见叶清兰…

为什么?皇后娘娘为什么要召一个未出阁的少女进宫?而且,这个少女的身份低微,只是个庶女而已。皇后娘娘召见她做什么?!

蒋氏和郑氏李氏之前已经知道了岳女官的来意,此时再听一遍,那种震撼已经小了许多,却也是浮想联翩各种猜想。

皇后娘娘可不会闲的随意召贵族少女入宫,一般来说,这样特意的召见,只意味着一件事。那就是皇后娘娘有了赐婚的念头,所以才要亲眼看一看对方的相貌人品如何。就像当日的张悦一样,入宫之后不久就有了赐婚的旨意。

那么,皇后娘娘到底打算为叶清兰和谁赐婚?

众人都在暗中转着各种念头,面上却都一派欢喜。郑氏笑着提醒:“三弟妹,这可是天大的喜事,还不快些谢恩。”

薛氏这才回过神来,收拾起纷乱复杂的心情,冲岳女官恭恭敬敬的行礼谢恩:“谢皇后娘娘恩典。”

岳女官代替顾皇后受了这一礼,然后又笑道:“天色不早了,奴婢得赶着回宫向皇后娘娘复命。还请叶十小姐随奴婢进宫。”顿了顿,又意味深长的笑道:“皇后娘娘早就听闻叶十小姐年轻虽小却才貌双全,所以动了见一见的心思。”

这句话虽然说的隐晦,可在场的都是七窍玲珑心,谁能听不出这话中的言外之意?

若说之前还是猜想,现在却可以肯定,皇后娘娘确实是打算要为叶清兰赐婚了!

叶元洲愣在当场,俊脸隐隐泛白,脑海中忽然闪过一张优雅淡然的俊脸。会是他吗?一定是他!只有他才能求动顾皇后出马,给一个卑微庶女这样的体面和风光…

薛氏也在不停的转着各种念头,却无论如何没想到顾熙年的身上。

郑氏定定的看着宠辱不惊的叶清兰,眸光一闪。不知想到了什么,口中却笑道:“既是如此,那就不敢耽搁岳女官的时间了。兰姐儿,你此次入宫,可要谨言慎行好好表现,别丢了我们昌远伯府的脸面。”

其实这话本该由薛氏这个嫡母说才对。可薛氏今天震惊过度不及平日一半灵活,只得由郑氏出马了。

叶清兰恭恭敬敬的应了。然后随着岳女官一行人向外走。

蒋氏领着郑氏等人,亲自送到了大门口。这样的殷勤客气,当然是冲着岳女官。不过,叶清兰也彻底风光了一回。

宫里的马车奢华气派,就连拉车的马都十分神骏。

岳女官对着叶清兰丝毫不敢怠慢,微笑着扶了叶清兰上马车,然后在众人的目光中,马车平稳的向皇宫的方向驶去。

薛氏呆呆的看着马车走远直至消失不见,许久都没回过神来。

郑氏缓缓的走上前来,低声说道:“我劝你,还是趁早打消和陆府结亲的念头吧!”皇后娘娘要亲自赐婚,那可是昌远伯府的喜事。薛氏要是不识趣,遭殃的可就不止她一个了。

薛氏的胸膛起伏不定,脸色也变了又变,显然还在做剧烈的思想斗争。

正打算把叶清兰推进火坑,怎么也没想到转眼间就有了如此惊人的逆转。这让薛氏怎么能甘心?!

郑氏似是看穿了她的心思一般,略有些不快的提醒:“你本来打算去陆府,现在是去不了了。还是快些派人去说一声,免得马夫人不高兴。”

薛氏困难的点了点头。

第三百九十九章 召见

郑氏很快就走了。

薛氏在原地又站了许久,面色难看之极。就连最没眼色的叶清芙都不敢凑过去,只小声的问叶元洲:“大哥,母亲这是怎么了?”

不就是没去成陆府嘛,至于这么生气么?这次去不成,下次再去也就是了。而且,三妹能进宫也是好事一桩。虽然她也很眼热进宫的好事,不过,她已经有薛表哥了,所以对指婚一事倒是无所谓。

叶元洲的脸色也十分的不对劲,眼睛直勾勾的看着马车消失的方向。就像有什么珍贵的东西被人夺走一般,竟没听到叶清芙在说什么。

怎么都怪怪的。叶清芙心里暗暗嘀咕着,耐着性子又喊了声:“大哥,我刚才说的话你听见了没有?”

…叶元洲木然的看了叶清芙一眼,没有丝毫反应。

叶清芙翻了个白眼,低声咕哝:“皇后娘娘召见三妹,可是件天大的喜事。你和母亲怎么一点都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