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盯着夏正谦,犹如盯着一只苍蝇,厌恶里透着不屑,似乎连话都懒得跟他说:“这位,我似乎没让人去你家提亲吧?大清早跑来说这些话,你还真是莫名其妙!”说着一拂袖,便往马车行去。

“罗大人,请等等。”夏衿叫了一声,见罗维韬理也不理,脚下未停,她继续道,“罗大人想来也知道,每个郎中都有各自的绝活。许多名医治不好的病,却被街头的游医给治好了,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我父亲在临江城,名气虽不如丁郎中,但也不是无名之辈。罗大人如果给个机会,没准令郎的病就能治好呢?这个机会,与其说是给我父亲,不如说是给令郎。罗大人何不试一试?”

非是她下贱,定要给那罗三公子治病不可。实是她不忍夏正谦承受来自各方的怒火。要能治好罗三的病,罗维韬便承了夏正谦大情。到时候,夏老太太和夏正慎也不敢再明着难为夏正谦。

夏衿最后的那两句话,让罗维韬脚下一顿。

他转过身来,看向夏正谦,目光沉凝。

夏正谦站在那里,与罗维韬对视,却默然不语,并没有及时推销自己。

夏正谦这样的表现,倒让罗维韬面色有所松动。他问:“你几分把握?”

夏正谦摇摇头:“并无把握。”见罗维韬脸色微沉,他又道,“连贵公子的面都未见,怎敢说有把握?”

这话让罗维韬颜色一展:“倒是我糊涂了。”转身对随从道,“你去衙门,帮我跟大人说一声,我迟些再去。”

那随从答应一声,骑马离去。

罗维韬转向夏正谦,做了个手势:“夏郎中请。”

罗府占地颇广,里面广宇阔舍,雕梁画栋,荷塘假水,名花异草,不知比夏府强上多少档次。

夏家父女俩跟着罗维韬走过回廊,穿过一道又一道拱门,看了无数风景,终于进了一处院落,停在了一间屋舍前。

“老爷。”立在门口的丫鬟见罗维韬来,行了一礼,抬手将帘子打起。

“夫人可在屋里?”罗维韬并未直接进去,而是立在门口,问道。

一个三十多岁的端庄妇人闻声而出,看到罗维韬,微微一怔,目光便看向了夏正谦父女两人。

第二十三章 吐血症

“夫人,这是夏郎中和他儿子,来给骞儿看病的。”罗维韬道。

“哦?”妇人冷淡的脸上这才露出一丝热络,看向夏正谦和夏衿目光隐隐有期待之色。

“罗夫人。”夏正谦施了一礼,知道这便是罗维韬的夫人,那罗三公子的亲生母亲了。

夏衿也跟着行了一礼。

“夏郎中有请。”罗夫人道。早已有丫鬟将帘子打了起来。

还在门外,夏衿就闻到一股子药味。进了屋,这药味就更浓了。不过除了药味,屋子里并无其他难闻的味道,四处收拾得极为干净整洁。

走到里间门口,夏正谦忽然停住脚步,对夏衿道:“你在这儿等着,一会儿我叫你进去,你再进去。”

夏衿点了点头。

罗夫人见状,也不问原由,吩咐丫鬟招呼好夏衿,自己跟在罗维韬和夏正谦身后,进了里屋。

“公子,请这边坐吧。”丫鬟上前道。

夏衿摆了摆手,正要说“不必”,忽然听到里面传来罗夫人的一声惊呼,继而一阵乱响,似乎撞倒了凳子,打翻了碗碟,还伴着罗夫人的急呼声:“骞儿,骞儿,你怎么了?”

显然是病人发生了危急状况。夏衿顾不得其他,忙掀帘进去。

只见里面迎面竖着一个红木缕雕镶玉石的屏风,转过屏风,便是一张雕花拔步床,床上一个十七、八岁的青年男子,正半躺在床,被罗夫人扶着,嘴里大口大口地喷着血,有些血来不及从嘴里冒出,汩汩地从鼻孔流了下来,那情景触目惊心,十分恐怖。

“夏郎中,可有办法?”罗维韬问夏正谦,他看上去倒还算镇定,“我儿吐血已有半年了,情况越来越严重。丁郎中他们用银针止血,又开了无数止血和防止吐血的方子,都无效。”

夏正谦正想上前用银针给罗骞止血,听得此话,身体顿时一滞,眉头蹙了起来。

“爹。”夏衿走到夏正谦身边,唤了一声。

夏正谦微点了点头,视线仍盯在罗骞身上,凝神思索。

过了一会儿,他向罗维韬问道:“三公子刚开始得此病时,有何征兆?”

罗维韬叹了口气:“我儿平素颇喜练武,有一次出去历练,跟人打了一架,受了点伤,回家后就开始咳嗽唾血,伴有痰症。本来这样的小伤倒没什么,请个大夫看看,吃几剂药就好了。偏他发病时正值我父亲去世,全家回老家奔丧,家里正巧又发生了点事情,这孩子便把这事瞒了下来,只在外面抓了几剂药吃,可不知遇上的是什么庸医,药吃下去,不光病没治好,反而更严重了。等我把家里的事处理好,发现他这病症时,再请丁郎中他们来看,就已是这样了。”

说着,他眼眸里的光芒黯淡了下去,露出悔恨的神色。

夏正谦点了点头,看罗骞此时已不吐血了,被罗夫人和丫鬟缓缓扶着靠回到床上,大口大口地喘气,便道:“我先拿拿脉。”

“请。”既将夏正谦领进了门,罗维韬就没有一丝慢待,走到床边将罗骞的手从被子里拿了出来,示意夏正谦上前诊脉。

夏正谦将手指放在罗骞的手腕上按了一会儿,转头对夏衿道:“祁哥儿,你来看看。”

罗维韬面色微沉,显然对夏正谦在这种情况下还不忘让自己儿子练手十分不满。不过,他倒是没说什么。

可那罗夫人不乐意了。未待夏衿走近,她便将罗骞的手放进了被子里,转头对夏正谦道:“这位郎中,如果你有办法,就开药吧。”直接将夏衿无视掉。

倒是那床上的少年罗骞,虽吐了那么多血,神志却仍然清醒。见夏衿有些尴尬地停在床前,他从被子里将手伸了出来,抬手对夏衿示意了一下。

罗夫人眉头微蹙,不过倒是没再说什么。

夏衿自是不会在意罗夫人的态度,上前伸手,将手指搭在罗骞的手腕上仔细地把了把脉。

她在外面呆久了,身体又极单薄,易寒畏冷。这手一搭,罗骞只感觉手腕微凉,再一看,发现夏衿的手指极为纤细,那五个手指拼拢合在一起,不如他的手一半大。他不由得抬起眼来,讶然地仔细打量了夏衿两眼后,眼眸里似得深邃了许多。

夏衿没有在意他的打量,凝神细细感觉手指之下脉搏的跳动。

看到女儿跟陌生男子发生肢体接触,夏正谦浑身不舒服,颇为后悔将女儿带到这袁府里来。为掩盖神情的不自在,他凑上前来,问夏衿道:“如何?”

夏衿没有回答,面无表情地将手指收了回来,抬眼看了看罗骞的脸色,问道:“平时身体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

见夏衿拿了脉还要问东问西,丝毫不为病人着想,只想着自己学习医术,罗夫人饶是颇有涵养,也忍不住了,口气极冲地道:“我儿累了,有什么要问的,到外面问吧。”说着将罗骞的手塞进了被子里。

“夏郎中,我们到外面说话。”罗维韬也极后悔将夏正谦父子俩领进来,说这话时脸色很不好看。

罗骞歉意地冲着夏衿微微颔首,靠坐在床上,缓缓闭上了眼睛。

夏衿见状,欲有所思。

“走吧。”夏正谦拉了夏衿袖子一把,跟着罗维韬走出了门。

罗维韬出到外间,脚下并没有停,继续往外走,一直将夏正谦两人领到外面的厅堂处,方淡淡道:“请坐吧。”说着,率先坐到了主位上。

丫鬟立刻将茶水摆了上来。

罗维韬端起茶杯饮了一口,问道:“如何?对于我儿的病,夏郎中有何高见?”

对于罗骞这病,夏正谦还真没什么“高见”。他所要采用的法子,也只是治伤和防止吐血。但依他想来,这些法子,丁郎中和京城的名医、御医应该早已用过,而且用的方子不知比他高明多少。他们都治不了,可见这法子没什么用。

他不由得将目光投到夏衿身上。

夏衿冲他微一点头,那样子极是自信。

夏正谦大喜,对罗维韬拱手道:“罗大人或许不知,我这儿子夏祁师从京城邵姓名医,医术与在下不是一个路子,医术尤在我上。我今日带他来,正是想让他也看一看令公子之病是否能治。而今看令公子之病症,除了疗伤止血之药,在下是没有什么好法子。但我家祁哥儿似有所得,如罗大人不急着上衙,不如听听他说说。”

他是个至诚君子,饶是不乐意女儿名声外扬,却也不肯占了女儿的功劳,把夏衿开的药方说成他自己的。但他也知道,夏衿年轻,又没有什么出采的医案让她扬名,刚才让她给罗骞拿脉便已让罗家人很不高兴了。此时再让她出言询问,甚至开方,罗维韬怕是要立刻将他们赶出去,连解释的机会都不会给。

所以,他只得把夏衿的师父抬出来。却完全不知道,夏衿嘴里的师父,根本就不存在。

罗维韬浪费自己一早的时间,冒着触怒上司的危险请了假,将夏正谦带去看病,对他是寄予极大希望的。

可此时,夏正谦却说他没有什么好办法,倒是他儿子“似有所得”。这话在罗维韬听来,简直就是拿他罗家人来小耍。

第二十四章 狂妄

中医不比其他,那是要用无数的经验积累,才能拿得准脉,开得出方,治得好病人的病的。而眼前这个所谓的“祁哥儿”,不过是十三、四岁年纪,真真正正是黄口小儿。这样的孩子,能背上几本医书,拿得出一两种容易的脉,就已是很了不得的了。此时,夏正谦却正儿八经地将他推出来,说他对袁三公子的病“有所得”,这不是天大的笑话是什么?

不过罗维韬身为世家子,又在官场混了多年,城府极深。虽心里已愠怒,面上却没表露出来。

他看了夏衿一眼,将手中的茶碗重重地放到桌上,淡淡道:“姓邵的名医?没听说过。”

“…”夏正谦一滞,看了夏衿一眼,表情极为尴尬。

“令公子是不是不能躺下,只能坐着睡,躺下就喘?而且身体稍一倾斜,就会吐血;天气一凉,病情就加重?”夏衿忽然开了口。

“你如何得知?”罗维韬吃惊地望向夏衿。

夏衿没有回答,又淡然地继续问道:“他是不是肌肤发麻,脑袋发痛,身上还感觉忽冷忽热,口渴,吃不下饭,还很容易惊恐?”

随着夏衿的问话,罗维韬的身体不知不觉由后靠变成了前倾,脸上的表情越来越惊讶。夏衿的话声刚落,他就迫不及待点头:“正是。”

夏衿微一颔首,便不说话了,端起茶杯慢慢地品起茶来。

罗维韬坐在那里,盯着夏衿,脸色渐渐沉了下来。

夏正谦虽对罗维韬之前的态度有些不满,但他行医多年,早已习惯了这些富贵人家的脸色。说白了,郎中虽说能治病救人,但对于富贵人家来说,不过是给点钱就能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人,地位比下人稍高一些。除非你是求而不得的名医或御医,否则就得看他们那副高高在上的嘴脸。因此,他对罗维韬的态度并不十分在意。

此时见夏衿竟然对罗维韬拿捏上了,他便觉得不妥,咳嗽一声,代罗维韬问道:“祁哥儿,袁三公子的病,你是不是看出什么来了?”

罗维韬的眼眸一下亮了起来,眼定定地瞧着夏衿,等着她说话。

夏衿将茶杯轻轻放到桌上,抬起眼眸,对罗维韬道:“罗大人,我知道你觉得我年轻,你不信我。既不信,说的再多也无意义。我且开一方子,如果你觉得或可一试,就让罗三公子服我这药,不过期间不可间断,要服一月方可;如不愿试,就当我浪费你家一点笔墨罢。”

说着,她转头吩咐:“纸笔伺候。”

罗三病这许久,几乎日日都有郎中来看诊,丫鬟们早已熟知一切程序了。在罗维韬带夏正谦进门时,文房四宝便已准备妥当。夏衿一声吩咐,丫鬟略一犹豫,见罗维韬并没反对,便将纸笔砚墨一一摆将上来。

夏衿起身走到桌前,大笔一挥,将药方写下,转头对夏正谦道:“爹,咱们回去吧。”

她既如此说,夏正谦即便看到罗维韬脸色沉沉,也不好反对,站起来对罗维韬一拱手:“罗大人,今日多有打扰,耽误你上衙了,还请罚罪。我们这便告辞。”也不等罗维韬有何表示,兀自深深作了个揖,提起药箱,抬脚朝外面走去。

夏衿虽极傲气,看不惯罗维韬那高高在上的嘴脸,照她的脾气,此时便应该拂袖而去。但她却也知这古代最重礼仪。如她无礼,只怕要连累夏祁的名声,影响他科举,而且闲话还要讲到夏正谦身上,说他教子无方。

她只得跟在夏正谦身后也拱了拱手,紧跟着出了门。

罗维韬从小到大,无不被人奉承,今日却被一个十四岁小儿扫了脸面,心中怒火可想而知。

他阴沉着脸坐在那里,既不说话也不动弹,眼睁睁看着夏正谦父女俩出了门,好半晌,方将心中怒气压了下去,站起来走到桌前,看向夏衿所写的药方。

只见上面开了茯苓、甘草、半夏、干姜、牡蛎、桂枝、白芍这几味药,并无甚出奇之处。罗维韬不光恼恨,更多的是失望,用袖子一拂,“呼”地一声将那张药方连同桌上的东西扫落在地。

他转身出门,怒气冲冲地往院门外走去。可一只脚跨出门槛后,又收了回来。

他在门口略停了停,平复了一下情绪,这才往罗骞所住的屋子走去。

“老爷,如何?”那罗夫人见罗维韬进门,急切地迎上来问道。

听见母亲的问话,靠坐在床上闭着眼睛的罗骞睁开了眼,望向罗维韬。

“哼,那姓夏的郎中说他没办法,倒叫他儿子开了个药方。”罗维韬说到这个,脸上还掩饰不住的恼怒之色,“那小子不过十三、四岁,饶是打从娘胎起学医,也不过十来年时间,病人都没见过多少,竟然大言不惭,狂妄之极,还在我面前摆架子,真是岂有此理!”

说着他一拍桌子,把桌上的茶壶和茶杯震得“叮当”乱响。

他在衙门里做事,见过的人形形色色;再加上城府极深,他轻易不动怒。但夏衿仿佛手握着罗骞之命,只因为垂怜才随手写下方子的那股子倨傲之色,实在是把罗维韬气得不轻。

罗夫人本就看不上夏正谦父女俩,此时闻言,脸色便沉了下去。

不过她极想得开,淡淡道:“这天下什么人没有?老爷不值当为他们生气。”说着走到床前,倒了一杯茶,递到罗骞嘴边。

罗骞轻饮了一口,便推开了,问罗维韬道:“爹,那药方…在哪儿?”

罗夫人只有这一个儿子,平日里宠爱异常。如今他重病在床,时日无多,罗夫人对他更是有求必应。此时见罗维韬兀自坐在那里,并不答话,不由得将手中的茶杯重重地放到桌上,发出“咚”地一声声响。

她拔高声音,带着丝怒气问道:“骞儿问,药方在哪里。”

罗维韬这才转过头来,望了罗骞一眼,问道:“你想看看?”

罗骞点点头。

罗维韬转头对丫鬟道:“去,到厅堂去,把地上那张药方拾过来。”

丫鬟应声去了。不一会儿,将夏衿写的那张方子拿了过来,在罗维韬的示意下,递给了罗骞。

第二十五章 退亲

罗骞就着丫鬟的手,看了那张药方一眼,无力地闭了闭眼,这才说了一声:“去煎来。”

声音虽小,罗维韬和罗夫人却都听见了,罗夫人大惊:“骞儿!”

“死马…当活马医。”罗骞的声音轻微得几不可闻。

罗夫人听着这话,眼泪禁不住掉了下来,走到床前握住儿子的手,哽咽地叫了一声:“骞儿…”将头伏在床边,轻轻抽泣。

罗维韬却一拍桌子:“胡闹!这药是能乱吃的吗?”将那药方夺过来,往窗外一扔,转身急步出了门。

“老爷。”见罗维韬出来,管家迎上前来听吩咐。

“去衙门。”罗维韬脸上仍有怒气。

“是。”管家连忙抢先出门,去把大门口赶到一旁的马车叫过来。

罗维韬刚进了府衙大门,迎面就遇上刑房典吏薛武。薛武见他,忙满脸堆笑拱手作揖:“罗大人。”

罗维韬无心寒喧,对他微点了点头,便要往里面走。

薛武虽有心巴结,但见罗维韬似心情不好的样子,也不敢凑上前去,只得站在那里,准备目送罗维韬上了台阶,这才离去。

却不想罗维韬走到台阶前,却停住了脚步,转过身来,朝他招了招手。

薛武心里一喜,忙跑了过去,问道:“罗大人,有何吩咐?”

罗维韬盯着他的眼,表情仍如刚才一样阴沉:“你叫你家里人去打听冲喜的人选了?”

“是,是。”薛武越发欢喜。

他家太太,出身商家,极善逢迎,平日里跟罗家最受宠的陶姨娘走得很近。一听到罗维韬有给儿子冲喜的念头,便四处帮着张罗。这不,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让罗大人在衙门里对他另眼相看了。

“选了一家姓夏的?”罗维韬又问。

“是的。”薛武连连点头,“当初陶姨太太跟贱内说只要嫡出,出身不论。但家世不好的哪里配得上三公子?挑来挑去,我和贱内都觉得这夏家的姑娘最是合适。夏家虽是医药传家,子弟却十有八九在学堂里念书,实在念不下去了才改学医,也算得诗书传家。他家二老爷就是个秀才。家里开着医馆,也有几个铺面和几十亩薄田。虽不算富有,日子倒也过得去。姑娘的父亲排行第三,医术极好,在城里也算得颇有几分名气,德行名声都是极好的。”

“而且…”他接着道:“那姑娘贱内见过,虽未长开,显得有些瘦弱,容貌也只得中人之姿。但最难得的是眉宇阔朗,鼻梁高挺,鼻翼饱满,目有灵光,颇有旺夫之相,性子也甚是恬淡文静。依鄙夫妇愚见,这样的女子也算得是宜室宜家,堪堪配得上三公子。”

听得薛武这样说,罗维韬也觉得这夏家合适。但想想早上夏正谦拒绝的话,还有那叫夏祁的小子倨傲的行径,他立即把这几分心动压了下去,冷然道:“你今天就去回了那夏家,说我看不上这门亲事,让他们息了攀附之心。”

说着,抬脚便上了台阶。

薛武愕然。

他见罗维韬一来衙门就打听夏家,还以为这罗大人对这亲事是极满意的,所以依着做媒的一贯做法,将夏家及夏衿夸得天花乱坠。却不想,罗大人竟然要他回绝这门亲事!

莫非罗大人是听到前几日的风声,以为夏正谦用医术杀了人,惹上了官司,坏了名声?

想到这里,他赶紧追了上去,对罗维韬解释道:“罗大人,不知您是否是听信了谣传?其实那案件已水落石出了,夏郎中是被冤枉的,他家下人的孩子是被对手谢家医馆害死,然后栽赃陷害给他的。如今知府大人已还了夏郎中清白了。”

罗维韬还真没听说过关于夏正谦的谣传,不过此时他也没有兴趣听,摆了摆手道:“你照我的话回绝就是了,无需多说。”说着,直接进了平日办公的屋子。

薛武呆立在门口,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所以然,挠挠头,只得径自去了。

出了府衙,薛武没急着去办公事,而是回了一趟家,把罗维韬的话跟妻子说了,叫她去夏家一趟,赶紧把罗大人的话转告夏家,了了这桩事。

“夏家做了什么事,惹恼了罗大人?”薛太太不安地问。

听话听声,锣鼓听音。薛武没多想,可薛太太从那句“息了攀附之心”的话里听出了些许端倪。想必是夏家做了什么事,让罗维韬不喜了。

夏家的亲事是她提的,如果夏家有什么行径让罗维韬不喜,他们薛家也落不着好。

“不知道啊。”薛武经这么一说,也醒过味来了。

他叹了口气:“你赶紧去夏家问问吧。有什么不对的,让他们赶紧上门去道歉,求得罗大人原谅。亲事不成没关系,别惹了大祸上门。”

他自然知道罗维韬的心性,绝不会因一些小事就大生事端,滋意报复。但吓唬吓唬夏家还是有必要的——要不是夏家多事,他薛武也不至于如此吃力不讨好。

想了想,他尤自不放心,又道:“我这边也找罗家下人打听打听,可别让夏家把咱们给连累了。”

薛太太点点头:“这样最好。有什么事,我也好去跟陶姨娘说说,让她在中间转圆转圆。”

自家太太的本事,薛武也是知道的。他站起身来:“行了,那我先办事去了。”挥了挥手,径自去了。

薛太太忙换了衣裳,往夏府去。

且说夏正谦跟夏衿出得门来,寻了自家马车,上了车,夏正谦才问及夏衿开的药方。

相处这些时日,夏正谦的为人,夏衿看在眼里。他对妻子儿女的关心,对她这个女儿的爱护,也让夏衿心中生暖。再者这段时间,夏衿也用话套过夏祁,知晓这古代虽没有身份证这东西,但户籍管理一样严格,出门就要路引,买房买地都要到衙门里登记,没个身份,到哪里都难以立足。

所以,要想离开夏家,游荡江湖,还真不是个好主意。既如此,夏正谦这个父亲,怕就是她以后的依靠了。

因此她也不藏私,一改寡言的性子,耐心地给夏正谦做解释:“我师父说过,人体脏腑的运行,犹如太极,含抱阴阳;而阴阳之间,是谓中气。胃主降浊,脾主升清,湿则中气不运,升降反作,清阳下陷,浊阴上逆,人之衰老病死,无不由此而来。所以我们施药治病,首在中气。中气在二土之交,土生于火而火死于水,火盛则土燥,水盛则土湿。如果能泻水补火,扶阳抑阴,使中气轮转,清浊复位,便是去病延年的妙法。”

这套理论,夏正谦闻之未闻;细品之中,只觉得妙处无穷。他不由得沉吟许久,默然不曾说话。

夏衿见状,也不说话打扰,由得他自己想清楚。

半晌,夏正谦才抬起眼来,蹙眉问道:“你的意思是说,那罗三公子虽内腑受了伤,但如今影响他身体的,已不是他原来的伤,而是湿寒影响了脾土,以至于中气不能运行?”

第二十六章 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