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玉见他又恢复了往常那温文尔雅的模样,迟疑了下,方才点点头,心里却在想着,那粘了酱汁的帕子,也不晓得能否洗干净。

“刚是晋博士叫你去说话吧,时辰不早了.你且回去上课。”杜若瑾侧身,指了远处的丙辰教舍,道。

遗玉应了一声,又冲他一礼,方才小跑着远去了,杜若瑾站在后院门只看着她的背影,手里握着那方帕子,嘴角绽出一抹和煦的浅笑来。

“这么贴心的孩子,可真是少见,难怪——若是换做我,怕也会好好守着吧,呵。”

他自语罢,笑着摇摇头,夹着书走到夏字间门外,敲了门后,才走进去,晋启德还坐在案边喝茶,挥手招他过来。

杜若瑾在案那边坐下,看着眼前的杯子,道:“先生寻过卢小姐了?”

“是啊,该说的都同她说了,”晋启德拿过一只干净杯子倒了茶推过去,“也亏得你提醒我,对了,后天宴展,你可是准备好了画?”

“嗯,都些时日已经装裱过,地方定下了吗?”

晋启德捋了下胡子,“在天霭阁,这次来的都是画坛的大家,你定要挑张好的出来。”

“您放心,我这次选的,可是是最好的。”

第三五二章宴客名单

下学的钟鸣声响起,遗玉没急着走,悠哉地收拾着书袋,顺道也听了学生们的闲聊,只是今天这八卦档子,显然不合她口味,只是听了几句,她便加快了动作,三两下将东西收拾妥当,但还是有不少话溜进了耳中。

“唉、唉,魏王殿下的生辰是在这个月吧?”这是一道女声。

“是初九。”这是一道男声。

“你记得倒是清楚。”这是另一道女声。

“哪里是他记得清楚,该是他二姐记得清楚吧。”头一道女声嘟囔道,“怎么你不知道么,几个月前的宫宴,刘小姐曾被陛下指给魏王殿下,差点就成了魏王府的侧妃呢——”

“别胡说!我二姐才没有!”那男生有些愤愤道,毕竟是指婚被拒,当不得什么好事。

“我才没胡说呢,那天晚宴,我大姐也在,也……

杜荷瞅着遗玉从身边儿走过,便同要好的两个朋友打了招呼,瞟了一眼那对快要吵起来的学生,独自跟了上去。

“怎么,跟着我是要蹭饭?”遗玉脚步没停,对走到自己身边的杜荷道。

“是啊,你不是说了,甘味居二楼,随便我吃么。

遗玉笑笑,心情有些烦躁的她没再多说,两人走到门口,没见卢智人影,便朝着太学院走去,远远便见着站在行人稀少的院墙下面同人说话的卢智,程小凤和卢书晴在不远处斗嘴,程小虎在她们边上来回看。

走近,遗玉才认出,这正一脸忍怒地同卢智说话的少女,正是在中秋宴后,就没怎么见过面的封小姐。封雅婷。

“卢智,这是最后一次,你若不去,那咱们便没什么好说的了!”

封雅婷咬着牙对卢智低吼出这句话后,便大步朝东离去了,遗玉看看她气得有些发抖的背影,蹙眉,望向卢智。

“那是封小姐吧?”

卢智抚平有些褶皱的前襟,听见遗玉声音,扭头的瞬间,脸上的淡然之色退去,挂上轻笑,道:“是啊。”

“怎么吵架了?”

“有些误会罢了,”卢智看见杜荷,话题一带而过,“怎么,杜二这是蹭饭来了?”

听见兄妹俩前后相同的问话,杜荷暗笑,答道:“小玉说,甘味居,随我吃。”

卢智点头,领着欲言又止的遗玉朝前走,路过程小凤他们身边,三人也跟了上来。

“喂!你跟着我们做什么!”程小凤不满地对着卢书晴道。

“大哥方才不是说要请吃饭么。”

“又没说带你。”

“那就说带你了?”卢书晴不见脾气,说出的话却满是刺儿。

“你……”

遗玉头疼地听着身后两人又争了起来,犹豫着是否要劝的她,在走过路口后,却见卢智脚步一停,对着杜荷指了指甘味居的方向,笑道:

“还跟着做什么,你且去随便吃,我们这是要到鸿悦楼,不顺路。”

“……卢大哥。”杜荷嘴角一抽,哭丧着脸叫道,见卢智不搭理他,朝着正门方向走去,在原地站了片刻,方才追上去。

“卢大哥,我一个人吃饭多没意思啊,你们也不多我这一个……”

看着前面纠缠着卢智的杜荷,听着后头卢书晴和程小凤的争执,遗玉轻叹一口气,揉揉眉心。

“小玉,你怎么了?”走在遗玉身边的程小胖子问道。

“头疼。”

魏王府梳流阁

午膳后,阿生一手端着茶盘,一手拿着刚才在门外拿到的名册走了进去,穿过前厅绕到内室的屏风后面。

李泰这时正靠坐在软塌上,一手握了书看,另一只手里则拿着一只普通的缎面荷囊,软榻前面的毯子上放着一只小巧的藤箱,里面装着一些衣着所用的零碎,诸如佩带和革带之类,若不论那上面的绣工,不过是些用料寻常的物件罢了。

这么一眼看过去,虽仍是面无表情,阿生却知道自家主子从昨晚回来便好的没话说的心情,这会儿依然不错。

“主子,”放下茶盘,阿生大着胆子将那份名册递上,“这是杜大人整理出来,生辰宴上所邀宾客名单,请您过目。”

他说的杜大人,是指杜如晦的族弟杜楚客,现任魏王府长史,协理府务,又身兼工部尚书一职,算的是魏王府下头一号人物了。

李泰放下书,单手接过名册挑开来扫过一遍,便抬手掷在了地上,道:

“让他进来。”

“是。”阿生看了一眼散落在地的一长叠纸张,转过身,心里默念道:杜大人,可别怪我没帮你,已经是挑着王爷心情好的时候递上去了。

片刻后,杜楚客被阿生领了进来,对着那塌上的人一礼后,便躬身去拾起地上的名册,这人过中年的男人一边折着名册,口中道:

“知道王爷不喜欢太过热闹,这次宴会的客人是请的多了,可皇上昨儿才特地嘱咐过微臣,要在芙蓉园御宴宫精办您这次的生辰,如何能敷衍陛下,您且忍忍吧。”

能用这般冷静的语气面对李泰,说出这种淡定的劝说的人,整个人魏王府,怕也只有杜楚客一人了。

“那你便来敷衍本王么?”李泰接过阿生递来的茶杯,把玩着荷囊问道。

“克己不敢。”杜楚客道。

“第三页、第五页的客人,去掉。”这名册的文折上共有七八页,每页大致是载着十几个人名,也亏得李泰扫上一遍便能记得大概。

杜楚客将名册翻到那两页看过,抬头道:“这个不能去。”

“嗯?”

杜楚客从袖子里摸出一份青头文折来,道:“这是陛下和皇后娘娘吩咐过的,都是这上面载有的京中小姐们,专为您日后选妃所备,如何能去。”

李泰瞅了一眼便记起这是前日他在皇宫里,李世民塞给他录有这京中适婚女子们的名单,当天回府他便随手丢给了管家,也不知是怎么到了杜楚客的手里。

“王爷,自弘文馆起,克己便近侍您跟前,如个已有七载,当是比旁人更清楚您乃成大事者,然而,恕克己直言,王爷眼下在婚事上着实是寡断了一些,就是正妃难立,也当有侧室在府才对。您生辰一过,便是年满二十,若府中仍无妃,无子嗣后继,于大事不利,于您之心向不谋。”

阿生干咽了一口唾沫,偷瞄着李泰,只见他侧眼看着垂头而立的杜楚客,低着嗓音道:

“大事、心向?本王不记得何曾说过这些,你的心思倒是不小。”

听到这声问,杜楚客平静和直板的脸上方才露出一抹失落之态,但很快又被严谨遮去。

“是克己多嘴了,但这宴客名单,还是不改为好。”

“下去。”

“是。”

杜楚客转身前看了一眼地上的藤箱,神色一疑后,退出了室内。李泰瞥了一眼他的背影,手指沿着荷囊上的绣纹描绘了一圈,阿生见他心情似乎并不是糟糕的样子,想了想,还是决定问问。

“主子,这选妃一事,您是有何打算?”李泰迟迟不娶妃,这个中原由,就连他都不大清楚,可如今皇上都插了手,事情到了这个份上,若再对此事视而不见,肯定是不行的。

“你说呢?”

“属下以为,不妨先选上一户门第稍浅的,既不会太多事,居在府里亦不会惹您心烦。”他不知道原因,也不好问,这个时候他倒是怀念起沈剑堂来,可惜这嘴不把门儿的男人,前天晚上已经离京,因着逢了初一和十五,他便要回醉江南泡酒抑毒。

见李泰不语,阿生犹豫了下,继续道:“主子,卢小姐年岁在那里放着,卢少爷他又是帮皇上做那些秘事的,《坤元录》一事已经准备妥当,您开春便要离京,实不宜在此时节外生枝,也免得为她招来祸事。就是先娶上一位侧妃,那也是放在府里当个摆设,如若不然,您这一去三年,如何能让陛下安心,让这京里的有心人‘安心’。”

惊!李泰竟是打算借着这《坤元录》一事离京,且要去三年之久?!

室内静默了片刻,李泰总算开口道,“你去办吧。”

“是,”阿生暗松一口气,他还真是怕自家主子在这个节骨眼上“任性”起来,“您放心,属下一定会让人仔细查探了品行,择位性情温顺懂事的小姐。”

他话一落下,便见李泰从软塌上坐起来,绕过屏风朝门外走去,阿生连忙取了外衣跟上。

“参撰的人选今儿下午都会到文学馆去,属下已经让人备了马车,您是否要过去看看。”

“嗯。”李泰在门前停下脚步,套上了外衣,将手里的荷囊递过去,阿生接过后,差点就顺手揣袖里,但见李泰仍站在原地,脑子一机灵,改为仔细地系在李泰腰间的玉带上。

青玉带,锦缠腰,有翡翠佩环,却独荷囊一只显拙,阿生打量了一眼,眉眼间颇有些无奈之色外露,李泰亦低头瞟了一眼,举步向前走时,唇角却轻牵了一下。

第三五三章吃什么干醋

在十一月初二,这天下午,遗玉没有去国子监上课,而是和卢书晴一道,乘马车去了延康坊。

魏王府下设的文学馆,是在延康坊内的西北隅,占地只有国子监的十分之一大小,但亭台院落,宿管书楼却是一应俱全。

文学馆的存在,证明了当今皇上对四子泰的宠爱,能够这般正大光明地招纳天下学者名士,皇子之中只此一家。

文学馆内的学者,大多是年过二十者,也有小部分十余岁的,这些人里有的是寒门出身又年岁过大,无缘国子监的,也有的是门户足以,却不愿到国子监去修学的,但他们的目的却共同,那便是每年一度的科举盛事,或者可以说,是为了出人头地。

馆内下午迎来了一群十几岁的少年少女,在事先得知他们是此次《坤元录》的一部分主修人员后,并未在来往的学者中引起什么骚动。

国子监的十个人在文学馆门外聚齐之后,便由这次被特派来查博士领着入内,比起国子监的恢宏,馆内精致秀气的建筑,引得这些少年少女们不少新奇。

遗玉被程小凤拉着走在前面,观察的却是来往的文人学者,这些年岁稍长的青年们,衣着并不统一,可神态风貌却不输于人。

身穿国子监博士带服的查博士走在前面引路,心情很好地向身后的一群孩子们介绍着道:

“此后一个月,你们每天下午都要在这里参文受教,老夫与你们讲些当知的事——这文学馆分为东西两区,以一道分隔,那西面,是学士们的公务堂、馆内的大书楼、还有魏王殿下召见学者们的风伫阁,喏,你们瞧那便是……”

听到这里,十个人几乎同时扭头朝着西边看去,远远的便见一座三层高的灰白色独楼伫立,这“风伫阁”算得是这文学馆内的一景了,不单是那楼阁的建构,更是因为但凡在那里被魏王召见过的学者,多是后来在长安闯出些名头的,远了不说,近的,卢智便算是一个吧。

“这东面使是我们现在走的地方,同像咱们学里各分五院,教舍、讲义厅、学宿居都在这一片,老夫现在带你们到讲义厅去,听候谢学士的吩咐。”

这么说着,一行人便穿廊走巷,来到了讲义厅门前,查济文带着他们进了东边的那间大厅。这讲义厅不比教舍桌案齐备,是席次相连,仅在堂上设有一供讲义学士所用的长案的大屋子。

那张半丈长短的蔡上,摆着几摞新印的书册,案旁围坐了三个身穿官服的中年男子,见到查博士领着学生进来连忙起身相迎。

“查先生。”

“苏大人,萧大人,谢学士。”

四位长者相互问好后,查济文便将眼前三人引给了一群学生们,让他们拜见,谢偃不用说,好歹和他们混了五六日,这苏大人和萧大人,却是他们听过却没见过的。

苏勖,当今皇上李世民身为太子时所建文学馆内的“十八学士”之一,现魏王府文学馆四大学士之一,身为李世民皇妹南昌公主的夫君,官拜驸马都尉,正是由他率先提出编修《坤元录》,这位苏驸马,亦是摆在明面上的魏王党。

萧德言,专供皇子皇孙念书的弘文馆内学士,本悬官拜著作郎,博涉经史的他,是这次撰书的主力之一。

遗玉先前在家中找卢智做了功课,仅听查济文说出两人名头,便将他们的详细资料在脑海中过了一遍,行礼之时,神情自然恭敬。

萧德言话不多,点点头便又回到案边坐下翻阅着那些新书,苏勖态度和蔼地一一认了认他们十个的人脸,扫了一遍眼前面容严肃的少年少女,他笑道:

“不用拘谨,今天下午叫你们来并没什么大事,一是见个面,二是交待些事,这撰书一事,最需严谨,查博士应该告诉过你们,接下来这一个月,每天下午你们都会在文学馆内受教,我同萧大人备了几本常用的书籍,你们拿回去好好看看,此外又精选了一份书单,你们若是感兴趣,大可以找来看看,对今后行事也才助益。”

说着他便示意候在一旁的两名书童,抱起那几摞书册走过来,一一发放给了他们十人,一人四本,不多不少,又一人发给了他们一份长长的书单,遗玉将那四本新书放进书袋,拿着书单看了看,上面的三十余种书名,多是些人文史料。

“哦,这个你们也先拿着,”苏勖从袖子里面掏出一把竹简片一样的细长木牌,一人发了他们一根,“这是文学馆大书楼的通行笺,那书单上的东西你们若找不到,不妨去大书楼寻寻,找到的可以互相抄阅一下。”

把这些该交待的都交待完,苏勖最后道:“好了,明日下午还是这个时辰,在这间讲义厅里,你们带着那本《开工地质》来听教便是。”

查济文也他们道:“明日就不用老夫领着来了,你们且散了吧,或可回家去,或可在这文学馆内转转,到大书楼去看看,你们出了门,先往东走,过了长廊……记得别到‘风伫阁’附近乱逛便是。”

十人齐齐应声,查济文则留了下来不知是有什么事要同谢偃三人商议。

出了讲义厅,在院子里,十个人便商量起了等下要去哪里,遗玉站在他们边上,边看着手里的书单,边问程小凤道:

“我打算到大书搂去看看,小凤姐和我一起么?”

程小凤犹豫了下,道:“那我同你一起去好了。”

遗玉看出她似乎还有别的事,便笑道,“你若有事就去忙,我自已去就行。”

“那……那我就先走了”程小凤被她说中心思,搔搔脸颊,道:“你早点回去啊。”

“嗯,我知道了,明天见。”遗玉冲她招招手,看她跑远了,才向着东面的花园走去,一边低头研究着书单。虽然按照苏勖的意思,这书单上的东西并非紧要,她也对这些书不大感兴趣,但既然决定要参与到这撰书一事中来,她便想要尽力去做,参撰《坤元录》,在她看来,得到的不只是名声,更是一次难得的充实自己的机会。

“卢小姐,”刚走上长廊,身后便传来一声轻唤,遗玉扭头看见快步追上来的人影,停下脚步,客套地冲对方点头。

“长孙小姐。”

“我也是要到大书楼去,咱们一起吧。”长孙夕走到遗玉身旁,冲她露出一抹甜笑,却让她看了,有些莫名其妙的不自在。

“嗯。”因为是同路,遗玉就是想拒绝,也没什么由头,便顺势应下,同她一道朝东走。另外三四个打算去书楼看看的学生,远远跟在两人后头。

文学馆内的课程安排比国子监相较自由许多,这会儿馆里来往也有一些学生,见着在长廊上前肩行走的一对体态娇小的少女,多侧目去看,不过显然眼神多是落在,一脸甜笑样貌很是招惹人眼的长孙夕身上,微微垂头,额发遮住眉眼,相较寻常许多的遗玉自然当了陪衬。

在被别人偷偷打量的同时,长孙夕亦扭头打量着同自己身量相当的遗玉,见她神态自然地看着手里的书单,想到前天晚上在舒云阁门前所见,眼神不由黯了黯,握着书袋肩带的小手,也捏的紧了些。

遗玉留意到长孙夕动静,被她这般明显地打量,刚才的不自在感再次袭来,眉头轻蹙一下,扭头道:

“长孙小姐?”

长孙夕被她一喊,并未收回目光,而是略带关心地道:“前日晚上你喝醉,回去后没事吧?”

对在舒云阁外面的发生的事,几乎全无印象的遗么并不记得长孙夕后来追出来看到她同李泰的亲近之举,却记得自己在舒云阁内并未露出醉态,听长孙夕言明自己醉酒,有些纳闷,嘴上却答道:

“无事,回去喝了醒酒汤,睡一觉便好了。”

“哦,”长孙夕点点头,两人在走廊上转了个弯,她方才有些扭捏地问道,“卢小姐同、同四哥他,好像很熟?”

遗玉眼皮一跳,想也没想,便道:“何出此言?我同殿下不过是有几面之缘,哪里算是熟。

长孙夕咬咬嘴唇,两只眼睛紧盯着她,道:“卢小姐何须瞒骗我,若是不熟,四哥那晚怎么会亲自送你回去?”

听她这般直言,遗玉表情一僵,虽不知长孙夕是从哪得知她前晚是被李泰送回去的,可却明白过来,眼前这正拿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带些委屈地盯着她的长孙三小姐,是吃起她的干醋来了!

一下子便被气乐的遗玉,没好气地答道:“我已经说过了,我同魏王殿下不熟,长孙小姐若是有什么想不明白的,与其来问我,不如去问魏王。”

看出她的不悦,长孙夕似乎也意识到自己刚才口气有些急躁,歉意地一笑,道:“我没别的意思,只是同四哥相识这么多年,还没见过他关心外人的事,好奇之下才多了嘴,卢小姐莫要生气。”

相识多年?外人?遗玉侧目瞥了她那张花儿一样的娇颜,淡淡地开口道:“长孙小姐多虑了,我并没生气,书楼就在前面,我先走一步。”

第三五四章他不急

文学馆内四层高的大书楼是今年春才重新修葺过的,白日书楼开放,但这半下午,馆内学者多是在教舍听讲,遗玉走到楼前时候,只见得一两人从中出入。

她一从大开的双扇木门走进去,便嗅到扑鼻而来的墨香和些许的潮气,丈宽的过道正对面,可见直通向二楼的楼梯,大过道两边尽是十几排特制的高大书架,向东西两侧呈微弧形蔓延,虽说楼中四面开窗,可书架上的竹简和纸书将架缝遮的严实,一眼竟看不到头尾。

真大啊!遗玉心叹,转身同右边靠门口的席案上座的录事官点头问好,向他示意了苏勖给的通行笺,又询问了这楼内书籍种类的布局,才从一楼开始逛起来。

在她的身形没入高大的书架中后,长孙夕才在其他几名国子监学生的陪伴下,走了进来,直接往二楼去了。

遗玉在楼下并没逗留多久,一刻钟后,走马观花地将一楼逛过,心情稍霁的她,因不想等下同长孙夕碰上,便先朝着顶层而去,打算从顶层开始寻览。

这楼内藏书,一小半是笨重的书筒,剩下的都是纸册,书藉新旧参半,从古籍到新文很是齐全,虽比得国子监经年历久,可也搜囊了许多在外面根本就见不着影儿的书卷。

一口气爬到了四楼,遗玉微喘着气儿,环扫了同一楼格局相同的顶层,捏着书单从右手边第一排书架查找起来。说实话,在这半是竹简的书楼里找书,还真不是件容易事儿,书册还好,顶多拿下来的时候,手上沾点灰尘,可翻阅竹简就麻烦多了,卷在一起的厚重竹简,打开在卷上,逛到第三排书架,遗玉的胳膊就有些酸疼起来。

“啊,找到一本。”一刻钟过去,总算是在西边第四排的书架上,靠近窗口的位置,寻到了一册书,且还是被苏勖在书单上重点标记过的,只是——

“怎么没有第三卷呢?”遗玉纳闷地在这书架附近翻查起来,却都没见着那下卷。

不会这么倒霉吧?遗玉郁闷地仰头望着书架顶层,那露出同自己手上的两本颜色相似的边角,踮着脚,一手扶在书架上,一手伸的长长的去够那本书,却是差上那么一寸的距离,连边儿都摸不到。

这么半天才找到一册,她当然是不可能就这么放着不拿,一边搓火着自己的身高,她脚跟一落,腿上重新使力,在原地蹦了起来,两脚一离地,手指头自然碰到了那本书,可两脚重新落地后,手里却是空空如也。

“唔……”遗玉扁着嘴,仰头看着书架上被自己那一碰推了进去,现在连书册边角都不见的地方,正是郁闷十分,头顶却有一道阴影罩过来,一只大手伴着紫色的衣袖入眼,在书架顶层一探,随着那第本书册出现的,是近在耳边的低沉嗓音。

“怎么跑这儿来了。”

虽然没有回头,但听这声音,闻着已经到了鼻尖儿的熏香,她若不知身后的来人是谁,那就奇了怪了。太过靠近的气息,让她身子一僵,隐约记起那晚在舒云楼外面差点跌倒时候被拉进的温暖怀抱,脸一热,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反应,偏站在她身后的李泰,手里拿着那本书,肘部随意地靠在书架上,竟也没退开的意思。

大书楼的四层是这文学馆内最高的地方,李泰偶尔会上这里来观景,今天下午他是为了撰书一事而来,听说苏勖他们在讲义厅,他便没过去,而是上了书楼来透气,却不想会在这里遇上前来找书的遗玉,本就不坏的心情,因为见着她取书不到的有趣模样,更好上一分。

“你这个子似是没有长过。”

遗玉因他这一句取笑,少了一丝醉酒后初见的尴尬,多了一丝不爽,身体像条壁虎一样,几乎是贴着书架,从它和李泰之间溜了出来,站到一边行礼。

“殿下。”

李泰侧头看着窜到一旁立正站好的少女,并没因她举止的恭敬而满意,反因着那份明显的疏离,微微蹙眉,长臂一伸,托起她的下巴,在遗玉的茫然中,将她垂下的小脑袋抬起来,辨认起她的神色。

比起那晚在马车上的醉态,清醒时候,她那双鲜有人发现的桃花眼中,黑白分明,却带着闪避,白皙的脸庞上带些少女独有的可爱红晕,再往下看,他瞳色不由转深,那张浅粉的唇瓣微微开阖,轻易地勾起他前晚在马车上的记忆,柔软,甜涩,带些酒气醉人的味道,明知她年岁还小,不当有的绮念还是不断涌出。

遗玉被那双湖水般的眼睛盯着怔肿后,因他渐渐靠近的俊颜,猛然回神,有些局促地一侧头躲开下巴上炙人的手指,向后连退了三步,绷起脸孔看向李泰。

“前晚——”

刚听他说出两个字,遗玉便快速出声打断他的话,“前晚多谢殿下送我回去,怎奈醉酒不知事,不知酒后无状,做了什么得罪殿下的事,总之还请您不要怪罪。”

李泰指上一空,听着她嘴巴不停的一长串话堵过来,霎时就明白过来,眼前这对他一脸防备的小姑娘,是不记得那晚发生的事了。

两眼一眯,他正待发作,心思却急转,想起沈剑堂临走时候对他说过的一段话来。念此,他缓缓收起悬空的手臂,直起微弯的腰,双手环臂侧靠在书架上,刚才想要亲吻她时柔和下来的表情,重新变得冷淡起来。

“脸上沾了灰尘。”不能吓跑,慢慢来,他不急……应该。

“啊,哦。谢谢。”原来他是想帮她擦脸啊,吓死她了,刚才他那么靠近,她差点以为他要亲她!

各有心思的两人不远不近地站在书架边上,一个低头拿帕子擦着脸,一个则翻着手里的书册,许是因为有从一旁窗外吹进来的阵阵凉风,有些安静,却并非沉闷。

“怎么跑这儿来了。”见她收了帕子,他又将一开始的问题问了遍。

“苏学士给了份书单,说我们可以到大书楼找。”遗玉答道,刚才那么一阵儿安静,她的心情已经平复了下来,但抬头见着那张因背光有些阴影的俊美脸庞,还是多少有些气短。

李泰眼中一疑,道:“这里的藏书很杂,找书很是费事。”

对他这句话实在是大有感触,遗玉郁闷道:“是啊,我都寻了半天,才找到一册,还有卷看得见够不着的。”

李泰将刚才取下的那本书递了过去,道:“书单拿来。”

遗玉接过那第三卷,心里有了些着落,不知他要干嘛,但还是听话地把书单掏出来,却见他接过去后,身子一正,便越过她朝外走去,片刻后,站在原地的她便听身后一声低唤:

“站着做什么,过来。”

遗玉扭头,看着不远处洒满午后暖光的书架中央,那道修长的紫色人影侧身望着她,双目一凝,察觉到近在耳边的心跳声,她暗自苦笑一声,小跑着跟了上去。

一刻钟后,遗玉低头看着手捧的一摞书册和竹简,眨眨眼,再看走在前面带路的李泰,太过好奇和惊讶的她,不由涩声问道:

“您怎么知道这些书放在哪?”她简直都要怀疑,这书单上的东西,是李泰和苏勖串通后,一本本放在这四楼上的,只不过这个想法太过无稽了。

“前不久才看过。”李泰在一处书架边停下,道。在准备《坤元录》之前,这些相关的书籍,他是有特意来大书楼找过看过,前几日见了苏勖,被问起,便随手写了份书单给他,却不想被他拿来抄了给这些学生们。

听见这答案,遗玉的眼神从好奇变成钦佩,应该是认真地看过吧,不然怎么连放在哪里都记得。不管李泰撰书之举最重要的目的是什么,单凭着他特意查找翻看过这些,她便不能不因他的认真生出些敬佩之心来,《坤元录》该当不会成为历史上那个仅为了名利草草成书的著作!

“殿下,”李泰听见她突然的叫声,捧着打开的竹简扭过头去,便见她带些薄汗的额发下面,眉眼上前染着浅笑,有些泛红的小脸上尽是认真,道:

“我对自己能参与您这部《坤元录》的撰修,感到很荣幸。”

李泰双目一顿,回过头去看着手中的竹简,低低地应了一声,“嗯。”嘴角在她看不到的地方,轻轻勾起。

不等遗玉因为她一时脑热说出这句没头没脑的而话而懊恼,耳边便传来一阵接近的脚步声以及几道耳熟的声音,这才让她想起,这大书楼里,可不止是她和李泰两个人在。

“长孙小姐,找到了半天,一本都没见,你说这里是不是就没有啊?”

“苏学士既然说了,那便是有的,咱们就在四楼找找吧,我们——卢小姐,四、四哥?”

遗玉闻声回头,便见这两排书架的头起,站着几道雪青色的人影,那为首的少女,精雕细琢的五官上,诧异和青白之色来回交替,算不上好看。

第三五五章学士宴

“参、参见魏王殿下。”

长孙夕着着书架下面站在一起的两人同时扭头看过来,听见身后的行礼声,她收回在遗玉身上的目光,强挤出一抹笑,道:

“四哥怎么在这儿?”

李泰瞥了一眼笑的有些勉强的长孙夕,回头继续去翻书架上竹简,道:“免礼。”

行礼的几人都直起了身子,却僵在那里不知是该走还是该留,同样纠结的还有抱着书站在李泰身边的遗玉,刚才被长孙夕那一记微微含怨的小眼儿盯过,她心里说不上什么滋味。

长孙夕似乎是对李泰这爱理不理的样子见怪不怪了,脸上的笑容自然了一些,也没走上前,远远地伸手指了指遗玉怀里的书籍,道:

“卢小姐都找到这么多了,我们几个到现在也没见着一本呢。”

“嗯,”遗玉应了一声,转身对李泰道,“殿下——”

李泰转身将两卷书放在她手中的书堆上,打断了她告辞的话,“四楼就是这些,二楼和三楼还有几本。”说完便转身朝外走去,过道口的几人连忙住边上让路,同时躬下身。

走了几步,发现遗玉没有跟上,他方才脚步一顿,扭头看着站在原地的小姑娘。

“过来。”

过去?她是傻了不成,这可不是私下,两人走得近就算了,反正没人看见,现在边上可是有人眼睁睁地瞧着啊,他说那些话是怎么回事儿!不是该在外面对她保持距离,装作不认识吗,不、就是不在私下,两人也该保持距离才对!

卢中植那天上午的提醒突然上脑,遗玉一个激灵,抱紧了手里的书,冲着李泰躬身一礼,恭声道:“多谢殿下抽空帮学生寻书,这些已足够,学生先告辞了。”

见她这般疏离又恭敬的态度,李泰眼神微变,待她低着头快步走过他身边时候,垂在身侧的手指动了动,算是耐住没伸手,任她溜了过去,脚步声远去。

“四哥原来同卢小姐相识啊?”长孙夕将目光从遗玉的背影上收回,扭头对李泰笑道。

“……”人一走,心情算不上好的李泰,更是懒得开口,转身朝外走去,长孙夕向那几个干站在一旁的学生低声打了招呼,小跑着跟了上去。

“苏学士发的书单,夕儿有几本很想看,可是找不见,四哥眼下有空么,帮夕儿找找好不好?”在楼梯口跟上李泰,长孙夕侧仰着脑袋软声央求道,脸上尽是娇态,若换了别人,怕是会不管不顾地一口答应下来,可李泰却好像耳背一样,面无表情地自顾踩着楼梯而下。

然而长孙夕并不气馁,笑容依旧,自问自答道:“若是没空就算了,改日也可,”紧接着,话锋便一转,“初九便是四哥生辰,听爹说是要在芙蓉园办,嘻嘻,夕儿亲手为你准备了一份礼物哦。”

说到这里,她侧目瞄了一眼李泰的腰间,但见那只随看他的步子轻轻摇晃的物件儿,眼中一疑,脱口道:“今儿谁给四哥配的衣裳啊,荷囊的颜色搭错了。”

半晌不语的李泰,总算是开金口给了俩字——

“聒噪。”

长孙夕小声嘀咕:“夕儿才没呢。”

说这话的时候,两人已经走到一楼,李泰却突然停下脚步,长孙夕不解地顺着他的目光着去,却见远处大书楼门口,正在录事官那里记留的遗玉,刚才还挥之不去的笑容,瞬间绷起,站在李泰身后的她,缓缓低下头,直到遗玉抱着书出门,李泰重新迈步朝前走,她却没再跟上去。

“四哥,我在这里再找找书,你先回去吧。”

长孙夕抬头着着前方没有回应的背影,眼中终是忍不住滚落一滴泪珠,却很快被她抬手擦去。

早该习惯了不是么,这人就是这样的冷清和沉默的性子,从她八岁那年初在杏园见到少年时的他,便是这样了,对谁都是不闻不问的,都谁都是一样的,她不该觉得难过,不该伤心,这样才会有期待,期待她长大之后,会变成特别的那一个人,不是别人,是她,是她!

深吸一口气,压下泪意,那张尚未成熟的娇颜上,写满了倔强。

晚上,遗玉在卢老爷子的朝阳园,祖孙三人用了晚饭,她才独自回了向黎院去,进屋便让平彤去取了她下午带回来的书看,又过了半个时辰,卢智方才带着一身寒气从外面走了进来。

“用过晚饭了?”

“嗯,方才在祖父那儿用的,大哥呢?”

“在外面吃过了。”

平卉上前接过卢智解下的披风,平彤则递了杯热茶上去,他接过喝下,在遗玉对面坐下后,她将书本倒扣在案上,一脸笑眯眯地问道:

“去哪了?”

下午遗玉是去文学馆,卢智照旧到国子监上课,没打招呼却在外头用了饭,放在以前她许不会问,可昨天中午在太学院门前,封雅婷那含怒的一嗓子她可是记得请清楚楚——

卢智,你若不去,那咱们便没什么好说的了!

说不好奇是假的,被卢中植托付要注意卢智动向的她,自然会留心起他这两日的去向。

“见了个朋友。”

“朋友啊——我认识么?”遗玉托起腮帮子。

卢智好笑地看了她一眼,随手拿过一旁的书来翻.道:“见过。”

“哦,”遗玉长长地拖了一个字音,方才眨眨眼,道:“是封小姐吧。”

“不是。”见她提及封雅婷,卢智面不改色地答道。

“骗人。”

“没有。”

“那是赵小姐、周小姐、还是王小姐?”

卢智轻叹一口气,将书放下,抬眼看她一脸八卦样儿,道:“什么乱七八糟的,别瞎猜,是杜先生找我。”

听见确切的人名儿,遗玉方信了他.讪讪地道:“杜先生找你做什么。”

“明日上午在天霜阁有宴展,先生有画要展。”

宴展,并非是指吃喝的酒宴,而是这京城之中,最为流行的一种文学交流方式,通常举办人都是较有身份地位的,受邀请的文人骚客,都会带了自己近期最满意的作品前去,或是字画或是诗作,另会有一些在各领域有名望的宾客受邀参加,对宴展上的作品加以品评,选出最优者。

“天霜阁的宴展,”遗玉来了兴趣,“是学士宴么?”

长安城里,几乎每隔一阵子都有大大小小的宴展举行,不过真正能让文人骚客们声名远播的,却只有半年一次不定期举行的“学士宴”,所谓学士宴,便是由当今皇上还是太子时候所建的文学馆内,闻名遐迩的“十八学士”中,至少有四人联名出席品评,才会有此雅称。

“嗯,想去吗?”

“当然想去了!”这可是学士宴,说不定能看见“五绝”虞世南呢,就是看不见虞老先生,依这宴展的档次,也会见着不少好字,她不想去才怪了!

“喏。”卢智笑着从怀里摸出一张巴掌大的对折请柬,递到她手里,见她激动地翻看了那张请柬,片刻后却又蔫了下去,将请柬递过来,道:“还是算了。”遗玉道,机会难得,杜若瑾有这么一份请柬,给了卢智已经不容易,她可不能为了一时高兴,见个“偶像”什么的,便耽搁了卢智的事。

卢智怎么看不出她心思,又掏了一张请柬出来放在案上,道:“杜先生给了一张,下午晋博士也给了一张,咱们同去。”

闻言,遗玉两眼又重新闪亮起来,喜滋滋地拿着请柬,同时奇怪地问道:“晋博士是我们书学院的院长博士,有请柬怎么给大哥啊?”

“不是给我,是让我捎带给你的,明天上午的假也请过了,今晚早点休息,明儿一早我带你上锦记喝粥。”

原来是这样,继昨天被晋博士告诫,今天又得了他一份请柬,遗玉对那老人的谢意再多一分,点头应着卢智,又同他聊了些旁的,待他回屋后,她沐浴洗去下午在大书楼找书发的一身汗津,才上床去休息。

杜府

在外面同治下官员用了晚饭,杜如晦回府后,没有回自己房里歇着,而是问过下人,径直去了东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