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来想去竟然想不到她能挣钱的营生。最后脑海中猛的灵光一现,就说道:“我能跟哥哥学雕木雕。等学会了,我也雕木雕挣钱。”

叶细妹和许兴昌听到她这略带孩子气的话都笑了起来。

许攸宁也笑,笑过之后忍不住抬手摸了摸她的头。

她的头发很软,也很光滑,上好的绸子一般,摸上去很柔顺。

“你不要学木雕。家里也不用你挣钱,你玩儿你的就行。”

做木雕其实很累。要处理木头不说,雕的时候手上也要有很大的力气。若一个不小心,刻刀还会割到手。叶蓁蓁一个女孩子,还是不要学这个的好。

但叶蓁蓁一听就急了:“那我也不能整天玩儿啊。不行,我也得挣钱。”

大家都在辛苦挣钱,就她一个人玩儿,那她心里多过意不去啊。

“你还小,就算想挣钱也不用急在这一时半会儿的。”

叶细妹笑着劝说叶蓁蓁。见她不怎么听,就又笑道:“那这样,我给你分派个活。这往后啊,你就负责给你哥推轮椅。你哥想去哪,你就推他去,行不?”

其实这也就是为了让叶蓁蓁觉得心里舒服,随口说一说的。哪晓得叶蓁蓁听了之后竟然很认真的想了一想,然后点了点头,说:“行。”

说完之后还说道:“还有,往后家里的地和院子都我来扫。”

这样她也算多少为这个家里做了一点贡献了。

众人听了都笑。笑完之后叶细妹拍板决定:“行。”

因为许兴昌租出去的菜地还没有到期,现在叶细妹名下的菜地也没有了,但是一大家子每天都要吃菜的呀,所以叶细妹当晚想了想,就跟许兴昌商量,要在院子里面开出几畦地来种菜。

许兴昌当然是点头同意。其实现在家里的事基本都由叶细妹说了算,他压根就不会反对。

叶细妹得了这话,第二天早上吃完早饭之后就拿锄头开始挖院子里面的地。

这院子还是挺大的。前面两边分别挖了两畦菜地出来,撒了青菜,芥菜,空心菜,萝卜,菠菜,苋菜这些种子下去。屋子两边和屋后的那点儿边角地方叶细妹也没有错过,见缝插针的撒了豌豆和蚕豆种子下去。

豌豆和蚕豆原本是该在农历八月就种下去的,好在现在还是九月上旬,天气也暖和,希望这时候种下去种子还能发芽。

外面的一圈竹篱笆叶细妹也想过了,等到开春了就撒几颗丝瓜种子下去。到时候丝瓜藤蔓正好能攀着这些竹篱笆长。等到长大了,开花了,一眼瞧着篱笆上都是绿的叶,黄的花,看着心情也能好不少。

等到将院子里的菜地都挖好,种子也都种好已经是两三天之后的事了。

这两三天里面叶细妹还将从地里挑回来的豆角,葫芦,茄子黄瓜之类的蔬菜该腌的腌了,该晒的晒了。家里还有冬瓜和南瓜,腊肉,她以前晒的一些菜干之类的,暂且倒不愁没菜吃。

而青菜,菠菜这些的种子长出来也很快,没几天就破土而出。施了肥下去,再过几天就长成了小菜秧。

这些小菜秧可以炒着吃,也可以烧汤。烧开的水里面撒一把洗干净的小菜秧或者菠菜下去,然后再在碗里敲两颗鸡蛋打散,蛋液倒到水里,放点盐,就可以盛出来了。

这样的汤很鲜,也甜,叶蓁蓁每次都能喝一大碗。

等到将头一茬的这批小菜秧都吃完,再洒了第二批青菜种子下去,长出来的小菜秧就该一颗颗的栽下去,等它们长成大的青菜再吃了。

而这时候也已经到了十月底十一月初了,萝卜也开始长成,能吃了。天气也日渐冷下来,农家要开始考虑过冬的事了。

第39章 认字

叶蓁蓁一早儿起来就去了许攸宁屋里。

近来她想了一想,上辈子她念了那么多年的书总不能白念了呀。她得让旁人知道她识字, 这样往后她才能跟许攸宁一样抄写经书, 为家里挣钱。

但是原身以前毕竟是个傻子,而且乡下的女孩子们也基本不进村学堂读书, 她要是猛然的表现出来自己认得字,只怕就算叶细妹都会怀疑。

所以想了想,就去找许攸宁, 说她想认字,让他教她。

心里其实还有点忐忑,担心许攸宁会不教, 毕竟这个时代讲究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 村学堂里面的学生就没有一个是女的。而且也鲜少听说村里有女人识字。

好在许攸宁略一思索就答应了她。随后告知许兴昌这件事, 许兴昌也甚是同意,从学堂里面拿了一本《三字经》回来,叫许攸宁教她。

于是现在叶蓁蓁就手里拿了一本《三字经》在看,许攸宁则坐在案后提笔抄写经书。

天气渐冷,隔壁的叶爷爷他们能接到的活也少了起来, 自己父子两个人就能做完,也就没有多余的分给许攸宁做了。而许攸宁也果真叫叶蓁蓁推他去了村东头的那间庙里一趟,接了经书回来抄写。

不同于后代都是简体字,这本三字经上面的都是繁体字。不过好在好些简体字和繁体字笔画书写都是一样的,有些虽然不一样, 但连蒙带猜的叶蓁蓁也能知道个大概。真的碰到她猜不出来的, 叶蓁蓁就问许攸宁。

许攸宁是个很有耐心的人。每每此时, 不但会温声的告诉她这个字怎么读,还会跟她解释这个字是什么含义。甚至还会触类旁通的讲到这个字用到其他地方的释义。

叶蓁蓁就觉得许攸宁要是做老师,那肯定会是很出色的一个老师。

而有这样的一个老师,她觉得她也许可以将自己‘识字’的计划提前。

毕竟她原本就认得这些字,但要装了不认得,慢慢的学会其实还是挺费力的一件事。而且为免许攸宁看出来她识字,她还得经常问他这个字怎么读,那个字是什么意思,挺麻烦的。

于是这会儿叶蓁蓁看许攸宁低头提笔抄写经书,写出来的字一个个都很肃穆,也很端正,她心里羡慕之余,就说道:“哥哥,我也想学写字。”

许攸宁闻言没有抬头,只笑道:“好。等我写完这一篇经文就教你。”

他心里喜欢这个妹妹,觉得她是个纯粹良善的人,但凡她想要做的事,他很少会拂她的意。

有一次叶荷花到他们家来串门,看到他们兄妹两个的相处,就曾笑着对叶细妹说,看他们两个比旁人家的亲兄妹还要亲。许攸宁当时听了也笑。

以前家里只有他和许兴昌,他从来不晓得有个妹妹会是什么样的感觉,但是现在他知道了。

每次听到她娇娇软软的叫着他哥哥,看到她对他展颜一笑,就会觉得心里软和下来。而每次看到她不高兴了,蹙起眉头来的时候,就恨不能给她所有,只要她能再次高兴起来。

更何况只是教她写字而已。自然是她想如何就如何了。

叶蓁蓁听到许攸宁同意了也很高兴,就丢开手里拿着的《三字经》,乖巧的坐在一旁。也不吵闹,右手托腮,安安静静的看着许攸宁抄写经文。

许攸宁的手长的很好看。手指修长匀称,指甲盖也是窄长的,修剪的干干净净。仅看手,就会觉得他是个很温润的人。

而且虽然长在乡下,但叶蓁蓁总觉得许攸宁身上有一股子闲雅清贵的气质。也许是因为他这个人太沉静了,面对什么事的时候眉眼间永远都是一副淡定从容的模样。

就比如现在,许攸宁只是低头提笔很安静的在写字,其他什么事都没有做,也什么话都没有说,但叶蓁蓁就觉得他是个贵公子。

可惜自己不会画画,要不然倒是可以将这幅场景画下来。不过也没有关系,许攸宁不是会画画嘛,还画的挺好的,以后可以叫他教自己。

叶蓁蓁脑子里正想着这些事,许攸宁已经将一篇经文抄完了,抬手将笔放到旁边的笔架上面。

这笔架是他自己做的。也没有多复杂,就是取了一截木头,雕成了个山字模样。是样式最简单的那种笔架。

见叶蓁蓁目光盯着这个笔架瞧,他就笑道:“等往后你学会写字了,我就雕一个兔子的笔架送你。”

叶蓁蓁是属兔的。而且在许攸宁的心里,觉得叶蓁蓁就跟只小兔子差不多。性格乖巧软萌,只想让人抱在怀里,伸手轻抚她身上洁白的毛发,或是抬手轻轻的捏一捏她长长的耳朵。

这么多时日相处下来,叶蓁蓁跟他已经很熟悉了,心里也确实将他当成自己的亲哥哥来看待,所以也不再跟以前一样,许攸宁送她什么东西她还觉得不好意思收。现在她甚至都敢和许攸宁提要求了:“我要桃木的。而且最好一对。好事成双嘛,一只兔子看着太孤单了。”

她在提这些要求的时候许攸宁一直在含笑看着她。

清晨的日光从窗子里面斜扫进来,落在她的头上,肩上。连她的眼眸中仿似也有日光轻洒进去,明亮灿然。

一双形状好看的纤眉也微微的上扬着,显得整个人都很生动活泼。

叶蓁蓁刚来到他们家的时候虽然也会叫他和许兴昌,但是许攸宁看得出来,叶蓁蓁其实还是局促的,对他们也很客套。性格也比较腼腆,能不说话的时候就尽量不说话,脸上也很少会有笑容。不过现在她已经变得爱笑了,跟他们的关系渐渐的亲近,人也变得活泼起来。有什么话也敢和他们说了。

许攸宁觉得这样很好。他很乐意有这样的一个小妹妹,也很愿意一直这样宠着她,看她每天高兴的模样。

所以面对叶蓁蓁提的这两点要求,他丝毫都没有异议,唇角带笑的点头答应:“好。”

叶蓁蓁也笑。眉眼弯弯的,看起来很可爱。

外面传来叶细妹的叫喊:“阿宁,蓁蓁,出来吃早饭。”

叶蓁蓁答应了一声,然后站起来推着许攸宁转过身往外走。

等到了堂屋,就见叶细妹正将一盘子清炒菠菜放到桌上,看到他们两个,就叫他们:“快过来吃饭。”

许兴昌原本已经在椅中坐了下来,这时也站起来帮着叶蓁蓁将许攸宁推到桌旁。

早饭是大米粥。因为萝卜已经长成,可以吃了,叶细妹还将两颗萝卜切成丝,加了点盐腌制一会儿。等萝卜里的水分要淅出来了,用手稍微攥干萝卜丝里的水分,再加面粉搅拌拍成饼,锅里放油,煎了一盘子金黄色的萝卜丝饼。

喝着煮的稀稠适中的粥,再吃上一块萝卜丝饼,叶蓁蓁觉得很满足。当然,也很饱。

等她吃完了一只萝卜丝饼,正伸筷子去盘子里夹第二只的时候,就听到叶细妹在跟许兴昌说话。

“早上我端着衣裳去池塘边洗的时候碰到玉珍了,她说她今儿要进镇买点东西。我寻摸着家里的棉花已经用完了,也要买些。这眼看着天气也要冷下来了,还想去镇上扯两块布给我和蓁蓁也一人做身棉衣,就跟玉珍说了,待会儿跟她一块儿去镇上。”

许兴昌连忙答应下来:“好,你去。多带点钱在身上,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别不舍得花钱。”

家里的一应收入,包括许兴昌挣的束脩也好,许攸宁雕木雕,抄写经书挣得的银钱也好,悉数都交给了叶细妹打理。叶细妹一开始还觉得不好意思,推辞来着,但被许兴昌和许攸宁坚持,说她是这个家的女主人,他们挣得的钱不交给她给谁?

说的叶细妹最后也只得收下了。不过她不曾乱花过一个铜板,就是想要给家里买什么了,也必定要先和许兴昌商议。

叶细妹笑着点头:“你放心,我知道。”

她还是带了一份嫁妆过来的。而且现在许兴昌和许攸宁父子两个人都挣钱,家里的日子还是尽可过得去的。

叶蓁蓁这时一边咬萝卜丝饼一边在想事情。

穿越到这个异世这么长时间,她的活动空间一直在龙塘村。不,准确的说,是以许家为中心,旁边的这一块儿地方。龙塘村很大,好些地方她还没有去过。

原本她还不觉得有什么,但是现在听叶细妹说起进镇的事,她忽然就很有冲动也想进镇去看看。

上辈子她虽然是个好学生,乖乖巧巧的从来不惹事,也很少去很热闹的场地,但是她其实也不是个宅女,只要有空也会出去玩一玩。

就转头看叶细妹,说:“娘,我也想跟你进镇去看看。”

叶细妹拒绝:“这怎么行?你爹待会儿要去学堂里面教书,你再跟我去镇上,就让你哥一个人在家啊?娘不放心。”

又和声和气的劝说叶蓁蓁:“蓁蓁乖啊,你就在家里陪着你哥,娘给你带白糖糕吃。”

许攸宁腿脚不便,去哪都不方便,叶细妹当然不放心他一个人在家。有叶蓁蓁在,许攸宁想去哪里叶蓁蓁还能推着他去。

叶蓁蓁想了想,确实是这个理。于是就点了点头:“好。我在家里陪哥哥。”

许攸宁就隔着桌坐在她对面,这会儿见着她乖巧点头的模样,只觉得一颗心都软和了下来。

听她刚刚说话,分明是很想要去镇里。乡下的小孩子,也确实难得进一次镇。这若是换了其他的小孩儿,一听大人说不让自己跟着去镇里,不定得哭闹个什么样。但是叶蓁蓁却立刻就答应了下来。

而她之所以会这般做,分明就是为了他。

第40章 进镇

不忍见叶蓁蓁失望,许攸宁就笑着对叶细妹说道:“娘, 你就让蓁蓁跟着你一起去镇上。你放心, 我一个人在家一样能照看好自己。”

许兴昌也附和:“难得去镇上一次,你就带着蓁蓁过去看看也好。阿宁你可以放心。他大了, 可以照看好他自己。而且我中午也要回来,我烧饭给他吃。”

许兴昌也不晓得许攸宁的生辰是哪一天,反正捡到他的那天是农历十一月初十, 便将这日当做许攸宁的生辰。

而且当时看着许攸宁也才一岁多点,便将他当做一岁来算。这般说来,今儿就是许攸宁十六岁的生辰了。

叶细妹也是知道这一点, 所以才想着去镇上割两斤猪肉回来, 晚上好给许攸宁做点好吃的。

现在听许攸宁和许兴昌说的话, 她想了一想,就点了点头:“行。那我就带着蓁蓁一起去镇上。”

叶蓁蓁心里欢喜,笑的眉眼弯弯的对许兴昌三人道谢:“谢谢爹,谢谢哥哥,谢谢娘。”

三个人听了都笑了。

笑完之后叶细妹又对许兴昌和许攸宁说:“今儿的午饭我已经留下了, 也不用你们两个做。是瓦罐焖饭,已经放到灶膛里面了。到中午吃饭的时候你们两个将瓦罐拿出来就行了。菜也有,不过是咸菜。你们爷儿两个中午就将就对付一顿,等晚上回来我再给你们做好吃的。”

天气一冷就是腌菜的好时机。烧开一大锅水,多多的放盐下去, 等到自然晾冷, 就可以将嫩生生的豆角, 水灵灵的萝卜放到坛子里,倒上冷却的盐水,再用几块光滑干净的石头压住。等到吃的时候就去腌菜坛子里面摸一把出来洗干净放到锅里炒一炒就成。

今儿早上叶细妹就摸了几只腌萝卜出来洗干净切成丁,加花椒一块儿炒了。现在就放在灶台上面。

之所以吃早饭的时候没有拿过来给大家吃,是因为她觉得刚炒好的腌萝卜反倒不好吃,须得等到放凉了,夹一筷子咬一口,酸酸的,脆脆的,又带着几分花椒的麻辣味,那才叫下饭呢。

虽然在叶细妹的眼中看来,中午这么吃一顿只能算是将就,但是在许兴昌和许攸宁看来,那已经很丰盛了。

要知道以前就他们爷儿两个过日子的时候,就这样的一盘腌萝卜能对付一两天呢。更不用说现在还有瓦罐焖饭。

他们已经吃过好几次叶细妹做的瓦罐焖饭了,两个人都很喜欢吃。也都觉得,今儿中午就算没有腌萝卜,只有瓦罐焖饭他们两个人都能吃好几碗。

当下两个人都答应下来。叶细妹就收拾了碗筷拿到厨房去洗。

叶蓁蓁则是忙着给桌上的茶壶里面放茶叶末,倒热水,拿茶碗。一块儿都送到了许攸宁的屋里去,就摆放在他的书案上。

这样待会儿许攸宁要是想喝水,伸手就能喝到,就不用转动轮椅到堂屋去。

许攸宁见她忙忙碌碌的跟只小蜜蜂似的,眼中不由的就浮上笑意。

看她将茶壶茶碗放到案上之后又不晓得想到了什么事,眉头蹙着,目光也只盯着茶壶瞧,就笑着和声的问她:“你在想什么?”

叶蓁蓁回答:“这壶里的茶水现在虽然是热的,但一会儿就会冷,那哥哥你不是要喝冷水?”

她上辈子有热水壶,茶瓶,保温杯,加热的杯垫,反正有很多办法能保持茶水一直是温热的,但是搁这时代可没有这些东西。

叶蓁蓁倒是晓得以前的人有用茶桶这样的东西来给茶壶里的水保温的,但是显然这里也没有。

就想着要做一个。反正许攸宁既然会木雕,最简单的木工活他应该也能做一点。到时将茶桶是个什么样的东西告诉他,他肯定能照样做一个。

许攸宁不晓得她心里已经在想茶桶的事了,见她依然蹙着眉,只以为还在担心他待会喝的是冷茶水的事。

心中一暖,眼中的笑意越发的浓起来,声音也越发的柔和下来。

“没有关系,”他笑道,“现在也不是很冷。”

他说的是实话。江南这里三伏天过后还有秋老虎,依然要热一段时间。随后才天高气爽,算是真的进入秋季。然后一直要等到霜降左右天气才会慢慢的冷下来。

但真的等到天气冷下来也要到小寒大寒节气。也就是叶细妹口中经常说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而现在还没有到冬至节气,一九都还没有到呢。

叶蓁蓁想想也是,就点了点头,然后转过身要出屋。

却被许攸宁给叫住了。

叶蓁蓁以为他有什么事要自己做,连忙回过头看他。

就见许攸宁在袖子里面掏了一只小钱袋递过来,笑道:“这是前几日送抄写好的经书到庙里时庙里给的钱。我要给娘,娘一定要我自己留着。我留在身边也没用,现在给你。你到镇上看到有自己喜欢吃的糕点蜜饯,或是什么小玩意儿了,就拿这钱买。”

叶蓁蓁不肯接,推辞着:“我就是想跟娘到镇上去看看而已,我没有什么要买的。”

却被许攸宁握着她的手,将这只钱袋硬塞到了她的手中。一张俊脸还故意的绷了起来,说道:“这些钱你今天都要花完。若回来让我看到钱袋里面还有一文钱,我就会生气。”

叶蓁蓁跟许攸宁已经很熟悉,也很亲近了。知道许攸宁对她好,对着她的时候也都很温和,所以就算许攸宁这样说,她也一点儿都不在乎。

而且心里还在想着,就算你真的生气了我也不怕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