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许攸宁又加了一句:“这些其实不是珍珠,是夜明珠。”

说着,弯腰吹熄桌上点着的油灯,果然就见这几颗珠子发出莹润柔和的光芒来。屋里一时竟比刚刚点油灯的时候还要亮堂。

叶细妹和叶蓁蓁两个人默默的对视了一眼,然后同时:......

行吧,要是将这几颗夜明珠拿出去卖了,那就不是够他们一家子好几年嚼用的事了,估摸着得够他们一家子一辈子的嚼用吧?

或者好几辈子的嚼用?

所以说这许兴昌和许攸宁也是,原本龙塘村里的人都以为他们两个人是穷鬼,都没有姑娘敢嫁给许兴昌,但谁知道他们家里竟然会有夜明珠。

这些可都是钱啊。甚至有钱都未必能买得到。

所以他们两个到底为什么会有这些东西?而且以前也不见他们两个透露出半点风声来。

许攸宁因为心里早就将叶细妹和叶蓁蓁当做是自己可以死生与共的亲人,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好对他们两个隐瞒的。

就将当年许兴昌发现他的情景都细说了一遍,叶细妹和叶蓁蓁一听也就明白了。同时看着许攸宁的眼光就有些不同了起来。

这一听就知道许攸宁的身世肯定非比寻常啊。

而这些年许兴昌和许攸宁之所以日子过的再难的时候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将这些东西拿出来变卖过日子,想必也是担心当年追杀许攸宁的仇家会顺着这些东西找上门来,到时他们父子两个岂不是就有危险了?

这般一想,这些东西叶细妹和叶蓁蓁现在肯定也不敢拿出去变卖啊。

就叫许攸宁赶紧收回去。

许攸宁却是另外的想法:“我这些年细看过,这些夜明珠和这副金镯子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甚至上面连个特别的印记都没有。就算贵重些,但拿出去变卖也应该不会引人注意。再者,就算这夜明珠要特别一些,但这副金镯子却没有什么。纵然上面的花纹雕刻的再好,还能有人从这些花纹上面看出点什么来?而且我刚才也想过了,这副金镯子也可以不用变卖,我亲自拿到银匠铺去熔了。熔了之后就只是普通的金子了,旁人肯定看不出任何东西来。”

而这些金子应该也够叶细妹开一间小饭馆了。

许攸宁想的确实周全,但是叶细妹还是不肯让他这么做。

“你那只玉观音给了蓁蓁戴便罢了,这些东西我们可不敢动,你快拿回去。”

叶细妹想的也很简单,一来也确实担心这些东西一旦露面就会被许攸宁当年的仇家发现,他们一家子会有危险,二来,说不定许攸宁的亲生父母还活在这世上呢。要是他们还活着,不得找儿子?那这些东西就是信物,这会儿怎么能动呢?

见许攸宁坚持,叶细妹也坚持,母子两个谁都说不过谁。

叶蓁蓁夹中间只有不做声,反正最后谁赢了她就听谁的。

说了一会儿,见许攸宁依然没有打消这个念头,叶细妹索性说:“嗐,其实不瞒你们两个,若说这样贵重的东西,其实我也有。”

见许攸宁和叶蓁蓁面带不解,她就转身回屋去将放在墙角的衣箱子打开,在箱底掏摸了一阵,就掏摸出一只布包来。外面看着还有点儿鼓鼓囊囊的。

走出来在桌旁坐下,她一脸的郑重严肃。

既然许攸宁跟她们母女两个人推心置腹,将这样重要的事情都说了,她也不应当继续藏着这个秘密。

而且现在叶蓁蓁也大了,这件事也是时候该让她知道了。

就伸手,慢慢的将布包揭开来。

坐在她旁边的叶蓁蓁张大双眼看着。

刚刚叶细妹说出那句话,随后又一脸郑重的拿了这个布包出来,叶蓁蓁心里就很好奇这里面装的到底是什么贵重的东西,所以这会儿可不得目不转睛的看着啊。

布包打开来,就看到里面放了一张折叠的好好的小棉被。应该就是小孩儿的包被。还有一套小孩儿穿的衣裳。

看得出来这张包被和这套衣裳质地都很好,应该是绫罗绸缎这一类的东西,在桌上夜明珠柔和莹润的光芒下也同样散着柔和莹润的光泽。

里面另外还有一个小布包,打开来看时,就见里面有一副白玉镯子和一支发簪。

那副白玉镯子是绞丝的,看得出来玉质极好,极有可能就是传说中的羊脂白玉。发簪簪身是赤金的,簪头是蝶恋花的纹样,整体是翠蓝色的,在夜明珠的光芒下可见光泽亮丽。应该就是传说中的点翠。花蕊部分还是用细小如米粒般大小的红宝石攒成的,一看就知道很贵重。

叶蓁蓁原本还以为叶细妹刚刚说的那句话是哄她和许攸宁的,就是不想要许攸宁的那些儿东西而已,但是没想到现在叶细妹拿出来的这一包儿东西果然很贵重。

随意拿了这簪子或者这副镯子出去变卖,不说一个小饭馆,开个规模稍微大点儿的酒楼估计都可以。

行吧,叶蓁蓁心里默默的想着,原来娘和哥哥两个人其实都是隐形的富豪,只有她才是个真正不名一文的人。

不想下一刻就见叶细妹伸手,将这包东西都慢慢的推到了她的面前来。

叶蓁蓁:......

她抬起头看着叶细妹,见叶细妹依然一脸的郑重严肃看着她,她脑子里面一时就有点儿转不过弯来。

但随后目光又看了看那只包被和那套小孩儿的衣裳,她心中抖了一抖,就伸食指反手指了指自己,然后开口小心翼翼的问叶细妹:“娘的意思是,这些东西其实都是我的?”

叶细妹点了点头。

叶蓁蓁:......

她觉得她有点儿晕。

作者有话要说:看,我们宁哥和我们蓁妹都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

信物

叶蓁蓁原本一直以为自己的原身应该是哪个重男轻女的人家抛弃的孩子, 不然能刚出生就能给扔盆里丢水里了?不想现在看来,原身的父母应该还挺有钱的。

说不定还有点儿权势。因为就这副白玉绞丝手镯子和这支蝶恋花镶红包的点翠发簪, 一般的富贵人家应该置办不起的吧?

这样还能养不起一个小孩儿?哪怕是个女孩儿。那为什么当年要把原身丢弃掉?

叶蓁蓁想不明白,脑子里面依然觉得有点儿晕。

不过这也并不妨碍她听到叶细妹现在在说的话。

“当时我在木盆里抱着你起来的时候, 就看到你身边放着的这副玉镯子和簪子了。你以前的那个爹也是个好赌的, 我不放心, 所以当时就立刻将镯子和簪子塞到自己的怀里, 没让他看到。到家了就偷偷的藏起来, 谁都没告诉。这套小衣裳就是当时你身上穿的,包被包在外面。原本也差些儿被你那个爹拿出去当了, 是我死活留了下来。当时你那个爹也不大愿意养着你,是我哄他,看你身上穿的这衣裳和这包被就知道你肯定是有钱人家的小孩, 可能是不晓得出了什么变故才被弄丢了,若往后你的亲生父母找到你,看我们照料你长大,能不谢我们?你那个爹这才容了你下来。”

说到这里,叶细妹有点儿不好意思起来:“孩子,这些年还是委屈你了。”

她以前的那个丈夫,喝醉了酒就打人,叶蓁蓁也曾经被他打过,所以后面导致叶蓁蓁看到她丈夫就会往她的身后躲。

叶蓁蓁听了忙摇手:“不,不,娘, 我一点都不委屈。要不是你我早死了,而且你对我还这么好。”

叶细妹笑了起来:“我那个时候特别想要个孩子,但偏偏就是怀不上。看到你的时候,也不晓得是怎么一回事,忽然就觉得咱们两个特有缘,说不准咱们两个上辈子就是亲母女呢。我不抱你回去对你好,对谁好?”

说的叶蓁蓁心里挺感动,也挺愧疚的。

感动的是叶细妹真的是个特别好的人,愧疚的则是,其实她不是原身......

不过随后转念一想,她是不是原身有什么关系?她往后一定会代替原身好好的孝顺叶细妹。

就倾身过去,头靠在叶细妹肩上,双手环着她的脖颈,叫了一声娘。

声音带着小姑娘特有的轻软娇糯,听得人心里忍不住的也软了起来。

许攸宁唇角带笑的看着她,叶细妹也抬手拍了拍她的胳膊,笑着说道:“行啦,你都这么大的人了,还在娘面前撒娇。”

论起撒娇这件事来,叶蓁蓁现在可是越来越熟练了。而且也想要叶细妹高兴点,所以听完这句话之后她还头故意的在叶细妹的肩上蹭了蹭,然后说道:“不管我是多大的人,在娘面前我永远都是小孩子。”

说的叶细妹笑起来,看着许攸宁说道:“你看看你妹妹,哪里还像个十多岁的人?十个月还差不多。”

叶蓁蓁是三月十五的生辰,说起来再过两个多月就是她十二岁的生辰了。到那时候她虚岁可就有十三岁了。

许攸宁也笑,望着叶蓁蓁的目光温和柔软。

叶蓁蓁才不管他们两个有没有在笑她,只要看到叶细妹和许攸宁笑她就觉得值了。

自打许兴昌死后,这还是叶细妹第一次笑呢。许攸宁也是,她已经很久没有在他面上看到这样轻松的神情了。

叶细妹今儿晚上确实觉得心里的阴郁少了一些,跟许攸宁一起笑话了叶蓁蓁了一会,转而说起了正事。

“原本我是想着等你再大一些再将这件事告诉你,将这些东西给你,这不刚刚你哥说起了他身世的事,我想着索性不如现在将你的身世也告诉你。你也大了,懂事了,这东西呢,往后你就自己收着。要是万一往后能遇到你的亲生父母,这些东西也是信物不是。”

又嘱咐她和许攸宁:“你们两个的这信物,特别是阿宁的,可都要好好的收着,轻易不能给任何人看啊。”

难保别人看到了不会起什么坏心。尤其是许攸宁的,可能还会关系到性命。

叶蓁蓁原本还不想自己收着这些东西,想继续让叶细妹收着,但是显然叶细妹现在拿了这么东西出来就没打算自己再收着了。叶蓁蓁没有法子,最后只得接过这些东西来。

但是纵然东西她是接过来了,态度也是一定要表明的。

就一脸郑重的对叶细妹说道:“娘,生恩不及养恩,不管我这辈子还能不能找得到亲生父母,也不管亲生父母是有多有权势的人,或者多有富贵的人,我这辈子心里永远都只有你一个娘,再没有旁人可以替代的。”

叶蓁蓁说的是她的真心话。

不论是从这张包被,这身小孩儿的衣裳,还是那只簪子,那副白玉绞丝镯子,都能看得出来原身的父母非富即贵。但即便这样,原身的父母抛弃了她这也是事实。

若情有可原还罢了,若是蓄意为之,尚不足月的婴儿便被残忍抛弃,这样的父母要来何用?

不过即便是情有可原,生恩不及养恩,在她心里叶细妹永远是她娘,没有人可以比得过这也是毋庸置疑的。

许攸宁随后也对叶细妹表明了她永远是自己娘的这一观点,听得叶细妹心里十分的欣慰。一时都觉得往后的日子再也没有半分可发愁的事了。

毕竟她也担心叶蓁蓁若有一天真的有机缘认回了她的亲生父母,从此就是大门户的小姐了,还能看得上她这个穷苦人家出身的养母?还有许攸宁,论起来她才做了他一年多的继母呢。

但是没想到这两个孩子竟然会对她表这样的决心,让她怎么能不将他们两个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女,好好的疼爱他们呢?

而叶蓁蓁和许攸宁分别对叶细妹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之后,两个人就都将自己手里的信物和对方交换,互相看起对方的东西来。

看着看着,许攸宁对叶蓁蓁举了举手里拿着的那副白玉绞丝在镯子,跟她说着玩笑话:“你的身世很不简单。”

叶蓁蓁闻言,便跟他谦虚:“哪里,哪里,我的身世没有你的身世惊险离奇。”

可不是嘛。他那会儿显然是被人追杀着呢。

说完之后,两个人都笑了起来。叶细妹也笑。

笑过之后叶蓁蓁还突发奇想,问许攸宁:“哥,你看这么巧,咱两都是被捡回来的孩子,该不会咱两其实就是亲兄妹吧?”

其实她心里也知道这不可能。不说许攸宁是许兴昌在从山东回龙塘村的途中捡到的,她是叶细妹在兰春江里捡到的,他们两个的年纪也差了五六岁呢,怎么会是一家子的亲兄妹?不过就是个玩笑话罢了。

叶细妹和许攸宁自然也知道她这说的是玩笑话。叶细妹还笑着说道:“你们两个是不是有血缘关系的亲兄妹有什么要紧?咱们三个还都没有血缘关系呢,不还是成了一家子?”

而且还是相亲相爱的一家子。

许攸宁和叶蓁蓁很赞同她说的这句话。接下来两个人都说要将自己手里的信物给她拿去开小饭馆。

许攸宁仍然坚持要将那副赤金镯子熔了,叶蓁蓁则说你那身世指不定有什么内情呢,这些个东西还是好好的收着的好,拿我的这镯子和我的这簪子去变卖了。怎么着我这身世也只是被人抛弃了,没被人追杀啊,比你的稳妥。

两个人争来争去的,不过最后都被叶细妹给否决掉了。

说是他们两个任何一个人的东西她都不会要,让他们两个人好好的将自己的东西收好。还说她现在身上的钱开个小饭馆应该是够用了,要是往后她真没钱了,再找他们两个人要这些东西。

甚至还开玩笑说我儿子和我女儿都是厉害的人,有钱。手上的东西随便拿一样出去变卖都够她吃用个好长时间的了,她还怕个什么?就是开个小饭馆真不挣钱了她也不怕,大不了就让儿子女儿养,她只当那是个消遣。

她这样说也是为了让许攸宁和叶蓁蓁放心,省得她开了个小饭馆就整天的担心她。

不过她话虽然这么说,等到真的找好了一间门面房,置办好了一应需要的东西,将小饭馆开起来之后她还是很认真很敬业的。

认真敬业到个什么程度呢?挺个七八个月的身子都不肯将小饭馆歇业一天,一直到后来实在觉得身子沉重了才没有去。不过每天还是会将混沌之类的东西包好,让叶蓁蓁带到小饭馆去卖。

好在现在瓜熟蒂落,母子平安,许攸宁和叶蓁蓁才终于放下了心来。

作者有话要说:倒叙结束。另外为了方便宁哥和蓁妹后面谈恋爱,我想了下,把叶蓁蓁的年纪往上提两岁吧,嗯,也就是叶蓁蓁现在实岁十二,虚岁十三了。前面的年岁后面我有空会去修改的哈。

取名

孩子生下来自然要取名字。家里几个人数许攸宁的学问最好, 这给孩子取名字的任务也自然就落在了他的头上。

虽然认真说起来许攸宁,叶蓁蓁两个人和这孩子都没有半点血缘关系,但这是许兴昌留下的唯一血脉, 两个人心里都将他当成了自己的亲弟弟来看待,都恨不得给他取个世间最好的名字。所以即便许攸宁才学再高,一时半会儿的也不敢确定下来。

将自己关在屋里想了一整个下午之后, 最后许攸宁给他们这位弟弟取的名字是许维桢。

名字出自《文王之什·文王》:王国克生, 维周之桢。维者,维系;桢者, 支柱, 栋梁。希望他以后能成栋梁之才。

桢字本义又指坚硬的木头, 也是盼着他以后能勇敢, 坚定,有始终如一的意志力。

叶细妹和叶蓁蓁都很喜欢许攸宁取的这个名字, 觉得寓意很好。叶细妹还抱了许维桢在怀里, 伸出手指轻轻的点了下他的额头, 笑道:“咱们以后就叫许维桢了, 好不好?娘再给你取个小名,就叫元宵,你喜不喜欢?”

元宵出生才几天, 一天中多数时间都在睡觉。这会儿也是难得清醒过来, 睁着一双眼看着叶细妹。

也不晓得他是真的听懂了叶细妹说的话,很喜欢许攸宁给他取的大名,叶细妹给他取的小名, 还是察觉到叶细妹在触摸他,心里高兴,竟然裂开嘴对叶细妹笑了一笑。

叶细妹一见,心里立刻就软和下来。笑着抬头对许攸宁和叶蓁蓁说道:“你们看,元宵很喜欢自己的名字呢。”

说着,低下头开始逗弄元宵。还一会儿叫他一声许维桢,一会儿叫他一声元宵。元宵也很配合的一直裂开嘴对她笑。

不过叶蓁蓁和许攸宁听到叶细妹给儿子取的这个小名,心里面都觉得有点儿酸涩起来。

因为两个人都想起去年的元宵。那时候许兴昌还在,一家子包汤圆,赏花灯,场面多温馨。

想必叶细妹也是想到了这个,才给弟弟取了个小名叫元宵的吧?而且元宵月圆,要吃汤圆,桩桩都是团圆之意,叶细妹心里也肯定存了许兴昌没有死,终有一日会过来找他们娘儿几个的心思吧?

其实叶细妹的这份心思许攸宁和叶蓁蓁两个人一早就看了出来。自打他们搬到嘉宁府之后,有人看到叶细妹一个人带着一双孩子,自然要问起她当家男人的事来,每次都被叶细妹笑着回答,说我男人出远门做生意去了,等过段日子就会来找我们娘儿几个了。

自然一来不想让人以为她是寡妇,免得事多,二来心里未尝不是真存了许兴昌终有一天会回来的心思。

所以这会儿许攸宁和叶蓁蓁听到她给弟弟取的这个小名,两个人都有些黯然起来。

可这也不能在叶细妹跟前表现出来。叶细妹现在在坐月子,得让她高高兴兴的,不能让她心里烦闷。

就忙用别的话题岔开了。

因为许攸宁是男子,叶蓁蓁又还小,两个人都不晓得月子里面该怎么照看叶细妹和元宵,于是叶细妹早先就花钱请了房东家的妻子过来在月子里面照顾他们娘儿两个。

论起房东这一家子也都是好人。丈夫姓郑,四十多岁的年纪,跟人合伙开了个绒线铺子,家境很过得去。妻子姓林,不上四十岁,生了一双儿女,为人处世很和善。

这林氏镇日在家说话的人原也不多,叶细妹又是个爽朗好相处的人,赁了她家东跨院里的三间小房子,闲下来的时候就会过来跟林氏说话。遇着包馄饨了之类的就会遣叶蓁蓁去给林氏送一些,是以林氏一家人都极喜她。便是叶细妹开小饭馆的那处门面房,还是林氏的丈夫给介绍的呢。

这会儿叶细妹生孩子坐月子,早先两个月就跟林氏说了要花钱请她照顾自己一个月的话,就被林氏说:“都说这远亲不如近邻,不过就是月子里面照顾下你而已,能有多大的事,就值得跟我说钱?说钱就显得跟我生分了。”

其实好些事,如同烧饭洗衣裳打扫卫生浆洗尿布之类的话许攸宁和叶蓁蓁两个人都可以做,不过就是两个人不晓得该如何照看小孩,月子里面也不知道该如何调养,叶细妹在这上面也是个新手,所以势必要请个懂得的人过来照看一二。

因着林氏觉得这压根就没有多少事,所以不要一文钱,每日但凡将家里的事收拾好了便来叶细妹这里照看他们娘儿两个。也能跟叶细妹说说话。

这一日吃完早饭,将家里打扫收拾的干净了,林氏照例来了叶细妹这里。

来的时候叶蓁蓁和许攸宁正坐在桌旁擀馄饨皮,和馄饨馅。

因着前几日叶细妹刚生完孩子,哪怕明知道有林氏在旁边照看,两个人依然不放心留叶细妹和元宵两个人,所以小饭馆便暂停了半个月没有开张。现在眼见得叶细妹渐渐的好了起来,照顾元宵也开始熟练起来,府学里面又开始放为期一个月的田家,叶蓁蓁和许攸宁便商议着要将小饭馆重新开门营业。

虽然比不得有叶细妹坐镇时各样菜都来得,他们两个人可以做一些简单的东西卖。譬如说馄饨,再譬如说炒饭,能挣得一文钱便是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