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现在已经一岁半了,长的虎头虎脑的不说,一双眼睛也黑溜溜的,看着就是个很聪明的孩子。

他虽然还不会说话,但已经会啊啊啊的叫了,也能听得懂大人说的话。于是这会儿听了叶细妹的话,他还真的迈着两条小短腿往许攸宁那屋的方向走。一边走一般口中还啊啊的叫个不停,应该是在叫叶蓁蓁。

叶蓁蓁虽然躲在屋里没出来,但是也能听得到外面堂屋里面说话的声音。一听叶细妹叫元宵到她这里来,又听到元宵啊啊在叫她的声音,担心元宵会被门槛绊倒,忙走出来抱住元宵。

这样不可避免的就要看到叶细妹。叶蓁蓁一张脸红欲滴血,期期艾艾的叫了一声娘。

也不敢看叶细妹,叫完之后就低下了头去,看怀里抱着的元宵。

元宵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是他很喜欢被叶蓁蓁抱着,觉得她的怀里香香的,软软的,而且他怎么在叶蓁蓁怀里动弹叶蓁蓁都不恼,还会笑着亲他的脸颊。不像许攸宁,整个人看着冷清清的,就跟个冰块儿差不多,被他抱着元宵压根就不敢随便动。

所以现在被叶蓁蓁抱住了,元宵很高兴,啊啊的一边叫着,一边伸手就来揉搓叶蓁蓁的耳朵,还吧唧一口亲在了叶蓁蓁的脸上。

许攸宁斜眼看他。

这个臭小子。刚刚他还没有亲尽兴呢,现在他倒敢亲叶蓁蓁!脸颊也不能亲!

叶细妹一张脸绷着,看不出喜怒来,只叫叶蓁蓁抱着元宵到许攸宁的屋里去。见他们两个人转身进屋了,才开口叫许攸宁:“你跟我过来。”

许攸宁心里对叶细妹还是很尊敬的,当下应了一声是,跟在她身后进了她的屋。

且进屋之后,关上了门,他就很自觉的跪了下去,头也低着,一副做错了事任由叶细妹打骂的模样。

叶细妹见了,都差点儿没忍住笑出声来。好不容易忍住了,板着一张脸明知故问:“你跪我做什么?”

许攸宁心想,择日不如撞日,他和叶蓁蓁的事现在正好告诉叶细妹知道,也好跟叶细妹商议下他什么时候跟叶蓁蓁成亲的事。

可能越喜欢一个人心中反倒就会越不安,更何况许攸宁心中也明白的知道,叶蓁蓁一开始其实只将他当兄长来看待,是被他说服了才愿意试着喜欢他的。

这么长时间过去,虽然他能察觉到叶蓁蓁对他越来越依赖,也不抵触他对她的亲近,但总还是没有听到叶蓁蓁说过喜欢他之类的话。哪怕亲她亲的情浓的时候,他哄着她说她都不肯说。

心里就总是担心叶蓁蓁往后会喜欢上其他人,离开他,只有早点儿将叶蓁蓁娶了,让她成为自己的妻子,他心里面才会觉得安稳一些。

就将他是如何喜欢上叶蓁蓁,后来经过入狱那件事之后,情难自禁对叶蓁蓁挑明了他的心意的话都对叶细妹说了一遍。

说完之后他还说道:“我知道这件事娘可能一时半会的接受不了。但请娘细想,我和蓁蓁原本就只是没有血缘关系的继兄妹,便是两个人成亲也没有什么,并不违反伦常。而且请娘再细想,蓁蓁若不嫁给我,往后让她嫁给其他人,谁知道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又知道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家?蓁蓁又是个纯真无城府的人,若嫁过去被人欺负了,到时咱们都不在她身边,她怎么办?再者,旁的不说,娘这般看重蓁蓁,朝夕相处这么多年,一旦将她嫁给别人,这娘家她肯定是不能时时回的,娘一年才能见到她几次?难道娘就舍得?但蓁蓁若嫁给我,咱们一家还是如现在这般,岂不是好?而且我跟蓁蓁也确实两情相悦,还请娘成全我们。”

叶细妹心想,好啊,你小子,这是明知道我心里舍不得蓁蓁,就拿这话来掐我。但我要是真将蓁蓁嫁给别人,难道你心里就舍得?不得跟我拼命啊?

一张脸就依然板着,不咸不淡的说道:“那这件事你们两个就一直这样瞒着我?而且瞒了还有半年这么久?”

许攸宁自然不会说这是因为叶蓁蓁不想将这件事告诉叶细妹知道,所有的事肯定都只能他一个人来扛。

就低头说道:“这件事是儿子做错了,请娘责罚。”

态度很诚恳,说出来的话也很诚挚。叶细妹绷不住,笑出了声来。

许攸宁听到她笑,一开始心里还有几分惊讶,但接着他就明白过来,心里也轻松起来。

叶细妹这时已经在叫他:“行了,别跪着了,起来坐着吧。”

许攸宁应了一声是,站起身来在旁边的一张椅中坐下。

他今儿身上穿的是一件青色的直裰,即便只是这般坐着,但腰背也挺得笔直,青竹一般。眉眼生的也好,当真是好一个清隽出众的人物。

叶细妹目光打量了他一番,心里就想,这两个孩子都是好的,在一起也好。而且彼此都知根知底的,她也放心。总好过于真的将叶蓁蓁嫁给其他人,如刚刚许攸宁所说的那样,她肯定是不放心,也不舍得的。

不过她恼就恼在这件事他们两个人竟然瞒了她半年。可是这两个孩子也不想想,彼此欢喜着的时候,看着对方的目光都会跟往日不一样,眉眼间都是情意,她这个过来人怎么会看不出来?还只以为她不知道呢。

但转念想想这两个人都是脸皮薄的,特别是蓁蓁,心里可能也担心她知道了这件事会责骂他们,所以这才瞒着她,一直没有说。

今儿让他撞破他们两个人之间的事也好,彼此说明白了,往后他们两个人也不用偷偷摸摸的了,她还要在一旁装着没有看出来,彼此都累。

就对许攸宁说道:“你放心,我不比你爹,是个老学究,”

提到许兴昌,叶细妹心中酸涩,许攸宁面上也黯然。

如果说原本他们心里还存了许兴昌没有死的想法,但这一两年过去,依然不见许兴昌找过来的踪迹,他们这个想法也渐渐的消散了。

但不管怎么说,许兴昌永远都活在他们的心里。便是对元宵,他们也从来不会避讳说起许兴昌。每次都告诉他,他有个很善良,很好的父亲。

叶细妹顿了顿,才接着说了下去:“我呢,对你和蓁蓁的这事并不反对。一来我知道你们两个大了,尤其是你,心里是个有主见的,将蓁蓁交给你,我也放心,二来,咱们这一家人,可不能再分开了,也不能再少一个人了。”

哪怕是将叶蓁蓁嫁出去她都不愿意。只想永远如现在这般,一家人平平淡淡,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哪怕日子并不富裕也没有关系,他们一家人好好的在一起就比什么都好。

许攸宁心中触动。

他起身站起来,恭恭敬敬的对着叶细妹行了个大礼,也郑重承诺:“娘放心,我这辈子都会好好待蓁蓁,绝不会让她受一点委屈。我也会好好的孝敬您,好好的将元宵抚养长大成人。我们一家人,都会好好的。”

叶细妹心中感动,不由的就红了眼圈。

勉强忍住了自己想要落泪的冲动,才对许攸宁笑道:“好,好,我知道你是个说话算数的,娘信你。”

还在龙塘村的时候,叶细妹就很信任许攸宁,凡事都要问一问他的意见。现在看着他长大成了一个青年,行事越发的沉稳持重,她就越发的信任他了。

母子两个又说了一会儿话,许攸宁就趁机问起了他和叶蓁蓁何时成亲的事。

作者有话要说:叶细妹:以前你跟我说你不想早成亲是因为怕耽误了学业,然而我竟然还天真的相信了。原来那时候你心里就对蓁蓁图谋不轨了。

乡试

在许攸宁的心里, 肯定是想尽早和叶蓁蓁成亲,但叶细妹可不这么想。

她问许攸宁:“我记得那会儿林大娘给你说周家的那位姑娘时,你不是说你现在还没有取得功名,不想这么早成就成亲, 以免分心?怎么现在倒这样着急和蓁蓁成亲,就不怕分心?”

许攸宁:......

他觉得脸好疼, 但又说不出什么且是的反驳的话来。因为这个理由那会儿确实是他亲口说出来的。

可他哪里会知道叶细妹会将这个理由拿出来原样还给他啊。

好一会儿, 他才轻声的说道:“那不一样。娘,那位周姑娘怎么能跟蓁蓁比?”

叶细妹心想, 那位周姑娘确实不能跟蓁蓁比。你要是当初娶了那位周姑娘, 对她感情不深,是不会影响你读书的,但你对蓁蓁感情很深, 你们两个人现在再成了亲,能不影响你成亲?

而且叶蓁蓁现在虚岁也才十四, 叶细妹也不想她这样早就成亲。

若成亲了就有了身孕, 对叶蓁蓁而言未必是好事。

但这两个理由不能对许攸宁说得。知道他现在对叶蓁蓁正在情浓时, 说了这些只怕他也不明白, 那她这个做娘的少不得就要替他们两个着想。

想了一想,就说道:“也不是我拦着不让你们两个现在就成亲。主要是,你也知道,当初到了这嘉宁府,蓁蓁就是以男装示人的,我对外也只说她是我儿子, 便是你林大娘我也瞒着没让她知道。这要是现在就让你们两个成亲,要么大家都知道蓁蓁是个姑娘家了,往后她不得以姑娘家的面目示人?但你也知道,蓁蓁的这相貌,要是换了女装,走出去,遇到那不怀好意的人,只怕就是一场祸事。咱们现在又无权无势的,要是真有个什么事,连个法子都没有。要不然就只能让你们两个人暗中偷偷摸摸的将这亲成了,白日在外人面前蓁蓁依然以男装示人。但这成亲是女人一生中的大事,且一辈子统共也就只有这么一次,难道你就忍心这么委屈蓁蓁?所以我想着,不如你现在好好读书,明年的乡试你若是能中了,咱们就离开这里去京城。到时你若是会试,殿试也都中了,有个官职在身上,蓁蓁再跟你成亲,她就是个官太太,走出去还能担心有人打她的主意?到时你们两个再成亲也迟。”

叶细妹之所以这样提议,一来是想激励许攸宁,让他好好读书,考取功名,千万不能因为情爱耽误了前程,二来,等到后年春天,叶蓁蓁也年满十五及笄了,是可以成亲的了。

就是担心许攸宁会不同意。毕竟算下来,就相当于他们两个人的亲事要推迟一年多了。这让他们两个人天天对着,特别是许攸宁,十九岁,是足可以成亲的年纪了,他能忍得住?

所以心里还是有些七上八下的。

但是没想到许攸宁竟然一口就答应了下来:“好,儿子听娘的。”

他自然也明白叶细妹心里真实的想法,也知道在要和叶蓁蓁成亲的这件事上他有些急切了。

最重要的是,他会给叶蓁蓁一个隆重体面的婚礼,怎么舍得委屈她连跟他成亲都要偷偷摸摸的。

他们两个应该光明正大的成亲,走出去的时候他要牵着叶蓁蓁的手,笑着告诉所有人,这是我的妻子。

叶细妹一颗心放下来,笑道:“这样就最好了。”

......

急急流年,秋去冬来。红梅枝头犹在,迎春花已开。随后玉兰,桃花,海棠次第开过,清明又到。荼蘼开尽,春归无觅处,池中荷花徐徐绽放。等到荷花凋零,桂花含苞之时,乡试也开始了。

乡试放榜之时因为正是桂花开放之时,便称之为桂榜。

许攸宁的名姓毫无疑问的就在桂榜上,而且赫然便是第一名解元。

对此叶细妹和叶蓁蓁都很惊喜。

两个人都知道许攸宁的学问很好,考中个举人应该是可以的,但是都没有想到他会考个头名解元啊。

一时不说左邻右舍都纷纷的过来贺喜,就是他们的小饭馆也是每日门庭若市。

好些家里有准备参加举业的学子,听得说这家小饭馆是今科解元家的,又听得人说许解元在家经常吃他娘包的馄饨,就只以为这些馄饨很了不得,纷纷的慕名过来要吃一碗馄饨,好沾一沾喜气。

于是自打放了榜之后,叶细妹的这小饭馆竟也不用卖其他的小菜饭食了,只专一卖馄饨就够了。而且每日卖出去的馄饨都是以前的三四倍。

蔡正业有一次还跟叶细妹开玩笑说,就连他们这些老主顾想要来这里吃碗馄饨都要提前打个招呼才行,若不然排队都不知道要排多长时间。

李教授和叶星华被杀害的案子钱知府到底还是查不出一点儿头绪来,上司大为光火,一封奏章上奏吏部,又细论起这些年钱知府在任上的不作为,经由吏部一番裁定,便将钱知府做撤职处理。

等到吏部文书到达嘉宁府之日,吏部也另遣了一个人到嘉宁府就任知府,钱知府纵然心中不敢,但也只得乖乖向新任知府交出官印,交割府内所有事项,然后打点收拾行装灰溜溜的回老家。

听得蔡正业说,因为钱知府在任上捞的银钱实在不少,虽然他自以为伪装的很好,但也不知道怎么被人给打探到了,在他回乡的路上竟有一伙蒙面的强人抢了他这些年所有的积蓄和不义之财。

还因为钱知府这些年在任上也没少做颠倒是非,收钱栽赃嫁祸的事,不晓得惹恼了哪位强人,说了一句恶有恶报这句话便一斧头砍倒了钱知府。他的家人虽然侥幸逃脱,也去报了官,但听得说那伙强人极厉害,当地官府也不敢出兵去剿,于是这件事到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反正只是个被朝廷革了职的官员,也实在犯不着为这样的一个人兴师动众的。钱知府的家人也没有法子,只得哭哭啼啼的收拾了钱知府身首异处的尸首,运回老家安葬了。

叶细妹听到这个消息时,只觉得出了心中一口恶气,恨恨的说了一句该。

当时要不是叶蓁蓁执意坚持,豁出性命据理力争,只怕这位钱知府真的想要将李教授被杀害一事栽赃给许攸宁呢,那到时许攸宁还能有命在?想必以前这样的事钱知府也没有少做。对于这样的人,叶细妹觉得老天爷早就该收了去,也省得危害到旁人。

所以当时她一高兴,就将蔡正业,孙元忠,还有其他的好些个衙役,包括牢里的那些个牢头都请到她的小饭馆里来吃了一顿饭。

许攸宁的事也要多谢他们。论起来许攸宁在牢里那两天可是一点儿苦头都没有吃,要不是有这些人照应着,能有这么好的事?于情于理都该请他们吃顿饭的。

而且,跟这些人搞好关系总是不会错的,至少这嘉宁府里的地痞泼皮都不敢来搅扰他们。

这些人也是有眼色的,现在看到许攸宁考中了头名解元,晓得他以后肯定会是个做大事的,竟然凑了份子钱叫蔡正业拿过来,说是贺喜。

叶细妹也不好推辞,便收下了。想了想,许攸宁这考上举人确实是件大喜事,这两三年她在这嘉宁府认得的这些人也都很好,索性挑了个日子,办了一场筵席,请相熟的人都过来吃了顿饭。

纵然要花费些银钱,但叶细妹想得通透,这钱死守在手里它也就是个疙瘩,只有花出去了才是钱。而且,这钱没有了可以再赚,但这些高兴的事错过了可就再没有这样的好心情了。

等到这些事都做完,叶细妹就开始和许攸宁,叶蓁蓁商议往后的去向。

许攸宁现在既然中了举,年后二月就该到京城会试了。那后面只能两条路,第一是许攸宁先独自一人上京会试,等会试放榜之后,若中了,再来接叶细妹,叶蓁蓁和元宵进京,若没有中,再回嘉宁府来,准备下一次的会试。

至于另外一条路,就是一家子随着许攸宁都上京去。

第一条路的好处是许攸宁一个人上京,花费要少一些,叶细妹他们留在嘉宁府,守着小饭馆,每日还可挣些银钱,坏处就是,一家子要分离好几个月。毕竟嘉宁府离着京城有好些路,这一来一回的可不要好些时日?

至于第二条路,好处是一家子不用分离,坏处显然也不用说,一家子都上京去,银钱上面的花费自然较第一条路要多上许多。

作者有话要说:这时间线拉的咋样哈哈哈?一晃眼一年又过去了,蓁妹都要十五及笄了。

安谧

叶细妹在这件事上原本还很犹豫, 所以一时半会儿的也没有决定下来。倒是许攸宁一些儿犹豫都没有, 立时就说道:“我们一家人一起去京城。”

叶细妹抬眼看他。

下个月便是他二十岁的生辰了。青年长身玉立, 眉眼间虽然还是一如既往的清隽温雅,但这几年经过了这么多的事, 他看着较以往越发的稳重沉静起来。

想来他既然会这样说, 心中自然有他的思量。

便点头笑道:“行, 那咱们现在就收拾收拾, 挑个宜出行的吉日,咱们一家子就一块儿去京城。”

这样也好,一家子可以不用分离, 也省得她和叶蓁蓁几个月间的惦念。

叶细妹是个说做就做的人,立刻就去找林氏借了一本历日拿回来让许攸宁看最近宜出行的日子是哪天。

已经是十月中旬了,嘉宁府到京城还很有些路,他们得早些启程。等到了京城安置下来, 还要让许攸宁好好用功,准备年后二月的会试才行。

而且现在就去京城也有好处, 路上留出来的时间宽裕些,也免得过了年再启程, 路上紧赶慢赶的, 若是误了会试的日子可怎么好。

许攸宁翻看了一番历日,告诉叶细妹最近的宜出行的日子是十月二十五。叶细妹听了,便定下就这日一家子启程上京。

说着,还了历日回去,就开始想着要带哪些东西上京。

最后一番想下来, 觉得还是轻装上路比较好。这些年中置办下来的那些东西,能卖的卖了,卖不掉便送给林氏等相熟的人。

小饭馆也盘了出去,也跟周边四邻,以及蔡正业,孙元忠等人告别了。

转眼便到了十月二十四这日,叶细妹一早儿的就给元宵洗漱好,在屋里哄他睡觉。

元宵很喜欢和叶蓁蓁一块儿玩,刚刚就跟叶蓁蓁在玩拍手掌的游戏,玩的很高兴,一时就不肯睡。看到叶蓁蓁在屋里,就伸着小手一直叫她姐姐,意思是叫她再来跟他一块儿玩。

两岁半的小孩儿已经会开口说话了,虽然在说其他的话上面口齿还不是特别清晰,但在叫姐姐的时候却很清楚。可见元宵心里有多喜欢叶蓁蓁。

叶蓁蓁见她在这里元宵便不肯睡,便小声的对叶细妹打了个招呼,然后轻手轻脚的走出房门。还将房门带上了。

她不在屋里,想必元宵一会儿就会被叶细妹哄睡,而她也正好趁着这时间在屋里屋外走一走。

她是个念旧的人。这处跨院虽然小,也老旧,但算下来他们一家子在这里住了两三年了。元宵也是在这里出生的,现在一旦要离开这里,她心里还是很舍不得的。

就将堂屋里放着的油灯点亮,看着桌椅,想想以往他们一家人都围坐在这里吃饭。再看看四面墙壁,有一处地方还被元宵调皮的拿了毛笔在上面胡乱的画了好些黑色线条。

正看着,就听到吱呀一声开门轻响,转过头看时,就看到许攸宁正从他屋里走出来。

走过来就握住了她的手,问:“明日还要早起搭船赶路,你怎么还不睡?”

叶蓁蓁就回道:“元宵还没有睡,一直闹腾着要跟我玩儿。我就先出来待一会儿,等娘将他哄睡了我再回屋睡。”

许攸宁听了,暗地里磨了磨牙。

元宵这小子,可真是越来越黏着叶蓁蓁了。但凡他醒着,就在叶蓁蓁身边转悠。经常要她抱不说,见天儿的还喜欢亲她。

许攸宁就觉得,自己抱叶蓁蓁和亲叶蓁蓁的次数都没有元宵多。关键是这小子看到他和叶蓁蓁在一块的时候还经常会双手推他,叫他,你久(走),你久,快久,不让他和叶蓁蓁在一起。

所以这会儿听叶蓁蓁提到元宵,许攸宁就很不高兴的伸臂抱住叶蓁蓁,头搁在她的肩上,闷闷的说道:“你不要太宠着元宵。他是男孩子,不能养的太娇气,也不能太黏人。”

叶蓁蓁怎么会不明白他的心思?当下笑得不能自制:“元宵才多大,你连他的醋都吃啊?”

还笑话他:“以前也没见你这样,怎么现在就成了个醋坛子?”

许攸宁哼了一声,一边双唇不安分的亲着她纤细的脖颈,一边含含糊糊的说道:“那不一样。你是我一个人的,只有我才能抱着你,亲你。”

叶蓁蓁原还要笑话他两句,但不提防许攸宁忽然张口含住了她的耳垂。不但吮吸着,甚至还用牙齿轻轻的厮磨着,一时只感觉半边身子都软了下去,那些玩笑的话如何还说得出来。

连推拒许攸宁的手都绵软无力,说出来的话更是轻软娇哼:“你别这样。娘还在屋里呢,仔细待会儿她看到了。”

虽说早在去年九月份的时候因为叶细妹撞见他们两个在一起亲吻的画面,随后许攸宁趁势对叶细妹说出了他们两个人的事,叶细妹当时也同意了,这件事说起来就算是过了明路,两个人在家里完全可以光明正大的在一起,但是叶蓁蓁是个害羞的人,但凡有叶细妹在,她在许攸宁面前依然是规规矩矩的。甚至较以往还要矜持些。

这可就苦了许攸宁了。一度还以为叶蓁蓁这是不喜欢他了,心里一直忐忑不安。直到后来有一次忍无可忍,将她堵在厨房好一通亲吻,情浓的时候百般哄着她,诱逼着她,才终于在她口中听到了喜欢这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