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秀色田园之贵女当嫁上一章:第 3 章
  • 秀色田园之贵女当嫁下一章:第 5 章

“大兴兄弟,这东西能吃么?”

背着鱼篓,王大兴诧异地看着阿十手里的地见皮,奇怪道:“这是什么?”

“喏!就地上长的那个。”阿十随手一指,王大兴和玉娘于是顺着他指的方向一看,王大兴看罢只是撇了撇嘴,玉娘却惊叫了一声,道:“唉呀!这个咋能吃呢?长得黑不黑绿不绿的,保不定有毒,你们还是别吃了吧!”

看他们的表现不像是装的,华青弦也悄悄靠了过来,瞅着玉娘问:“玉娘,你真的不认识这个?”

玉娘嘴皮了翕动了一下,似是想说什么的,最终什么也没有说。想来还是为了那天她哭丧的事情心里有别扭,所以不太想搭理自己。华青弦自知理亏,也没怪人家不理自己。只笑着又看向王大兴。大兴是个实诚人,憨厚一笑道:“嫂子,要是真的缺粮食,晚上我再给你们家送点玉米面过来。”

“大兴,你的好意嫂子心领了,家里暂时不缺粮,不过,我还是想问问你,这个东西你真的没吃过?”

“没有,长得这样丑,谁敢吃啊!”

点点头,华青弦再度将目光转向了王玉娘,非常诚恳地问道:“玉娘呢?你有没有见人吃过这东西?”

第二次被点了名,玉娘也不好再装没听见,只轻轻摇了摇头,瓮声瓮气地答道:“没有。”

没文化,真可怕!

暴殄天物有木有?没有口福有木有?这么好的东西她们居然没吃过,还当成是毒物。不过,也怪不得她们见识短,毕竟这是个落后的小山沟,她们的对吃食的印象都还很传统,况且,地见皮这东西长得也确实够渗人,要不是她从小就吃着这个长大,怕是也不敢轻易尝试的。

华青弦没有再说话,玉娘也没有再开口,一时间,气氛有些冷场,都是乡里乡亲的,王大兴也不想两家人因为点误会闹得没法相处,于是又打着圆场道:“嫂子,你别发愁了,我一会抓了鱼再给你送几条去。”

“不用了,阿十昨日借到了米面,家里有东西吃,我带孩子们出来是想挖点野菜,你们要抓鱼就先去吧!”

“那行,我们先走了。”

王大兴拉着自家媳妇刚要走,华颜又抬起小脸高声问:“娘亲,你不是也说要抓鱼么,怎么不跟大兴叔叔一起?”

“嫂子,你也想抓鱼吗?”

这个时候,华青弦真是要多尴尬有多尴尬!她那个不会看脸色的乖女儿啊!就不能少拆她一回台么?要抓鱼什么时候不能抓,干嘛要跟着王大兴?她能抓得过他么?要真跟着人家走了,岂不是摆明了想要蹭鱼吃?

嘴角抽搐间,见玉娘又拧了眉,华青弦连忙讪笑道:“我哪会抓啊!就是想钓几条,不过不急,先带孩子们摘点槐花再说。”

“摘那个干嘛?”

“吃啊!”

一听这话,玉娘的脸色也不好看了,却是有些心疼地看了看她身边的俩孩子:“嫂子,花怎么能吃呢?还是晚点让大兴给你送点玉米面过去吧!”

玉娘是个善良的好姑娘,这句话说了出来,也就代表着真的不怪她之前的缺德无良了。不过,面对着她的大度和坦然,华青弦突然觉得她好像错过了什么重要的事:“干嘛这么奇怪地看着我,你们昨日个不也吃了么?”

“我们什么时候吃过花了?”

“我不是让大兴端回去几张饼么?你们没吃?”

“吃了啊!味道可好了,大兴吃完念叨半天了。”话到这里,玉娘又想起那碗自己才尝了一口便被王婆子强行端走的兔肉,无不感慨道:“还有那兔肉也是,不知道嫂子是怎么做的,那香味儿把我婆婆都引来了…”

似乎是觉着自己说了不该说的事,玉娘收了口,不好意思地看着华青弦一笑,笑罢,又好奇地问了一句:“嫂子这么说,难道那饼是花做的?”

“对啊!我做的槐花饼。”

“所以,槐花能吃你们也不知道。”

这话不是问句,而是肯定句。

其实在现代吃槐花的人也多在北方,南方人吃这个的也很少,所以,不知道这个能吃也不奇怪。不过,他们不知道的越多,华青弦的脑子里想到的事情也就越多,想来想来,头顶上便突然冒出了灵感的小灯泡。

许是华青弦的表情太奇怪,王大兴又摸了摸自己的头,憨憨地解释道:“倒是知道那槐花芯是甜的,却没听说还能做饼吃。”

“大兴,这槐花是你们不吃还是这地儿的人都不吃这个?”

“应该是都不吃吧!反正除了嫂子,我是没见着谁家吃这个。”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本还有些一筹莫展的华青弦,在听完王大兴的话后,终于有新的主意了。

------题外话------

地耳小百科:地耳为蓝藻门念珠藻科植物葛仙米(Nostosunevauch)的藻体,又名地木耳、地见皮、地踏菜。

想必好多亲都吃过这种菜的,不过,也应该有许多人没有尝试过。不妨尝尝,味道真的很不错。呵呵!

第十六章:你要不干立马滚蛋(2更)

“大兴,玉娘,晚上来我家吃饭吧!”

王大兴第一个就摆起了手,玉娘也道:“那怎么行,你们家日子那样难,我们咋还能去你家蹭饭吃呢?”

“没事儿,我让你们来你们就来,管饱。”说罢,华青弦又伸手推了推王大兴,可他不答应,玉娘也不答应。华青弦于是变了脸,佯装生气道:“玉娘,前几日我做了那缺德事,你们这样莫不是还在怪我吧?”

“嫂子说的哪里的话,我们明白的,你都是为了两个孩子,所以我不怪你。”

“不怪我的话,晚上就过来吃晚饭,要不然就是还在生我的气。”

“可是…”

“别可是了,你们不是还要去抓鱼么,别磨蹭了,快去吧!”

连赶带推地送走了王大兴和玉娘,华青弦心情无比的好,来这儿三个月了,还是头一回觉得未来有所倚仗。她平素太懒,初来乍到时也只想着得过且过,可现在她想法不同了,觉得既然老天爷让她穿到了这里,也必然是有他的用意。

虽然,她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有机会回到她所熟悉的另一个世界,但,生命那样脆弱,说不定哪天又要膈屁,既然让她重新活了一场,只要她人还在这里,她就有责任让自己的生活好起来,否则,她也就白瞎了老天爷给她的这一次新生的机会。这么想着,华青弦不由有些摩拳擦掌,真心想要好好努力一回了。

王大兴和玉娘走后,华青弦鱼也不想去抓了,一头扎到地上开始捡地见皮,一个人捡不过来还吩咐自家那一大两小的免费劳力开始全力以赴。

阿十这时候却昂起了头,下巴抬得高高的,一幅非暴力不合作的表情,华青弦愠怒之下倒也没多跟他废话,只拿一双刀子眼狠狠剜着他,那表情,仿佛在指着他的鼻子说:你要不干,立马滚蛋。

想一想自己现在的处境,又想一想华青弦的好厨艺,终于,阿十低了头,屈服在华娘子的淫威之下,老老实实地捡地见皮去了。

那一日,华青弦家收获颇丰,地见皮足足捡了五大筐,槐花也摘了两大篮。

夕阳夕下,夜幕降临。

抓完鱼后的王大兴夫妇终于依约来吃晚饭了,不过,让华青弦意外的是,玉娘连鱼篓都背来了她们家。挑出两条肥大的鲫鱼后,玉娘这才让王大兴拎了鱼篓将鱼带回了王家。

华青弦知道王婆子厉害,这些鱼要是进了王家的门,大的好的都会被她抢了去,王大兴自己能留下的都是小鱼小虾,想送点好的给她家吃怕是也为难的。所以,华青弦见玉娘这么做,倒也理解,没多问什么便客客气气地收下了鱼,然后直接便拿进厨房做了汤。

在厨房又忙了一阵,很快,华青弦家的饭菜上了桌,可是,除了阿十,坐在饭桌旁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嫂子,这些都是你做的?”

五菜一汤,都是用现成的地见皮和槐花做的,王大兴看得双眼发直,虽还未试过味道,可那香味却是让他肚子里的馋虫全都醒过神来了。

以为他那样是因为没吃过不敢吃,华青弦轻笑着道:“别怕,地见皮也叫地耳,没毒的,和你们平时吃的黑木耳是一样的东西,不过味道比木耳还要软滑美味。”

王大兴被说得不好意思,脸一红:“嫂子说笑了,我哪会那般想,只是,嫂子这菜做的太好看了,都不舍得吃了。”

“是吗?我还以为你怕我要毒死你呢!呵呵呵!别舍不得了,快动手吧!尝尝味道怎么样。”

“哎!”爽快地应着,王大兴拿起筷子便直接下了手,才吃了一口,立马对华青弦竖起了大拇指:“嫂子,真好吃,没想到那么丑的东西味道这样好。”说罢,又叉了一筷子送进嘴里,痛快地大嚼起来。

见王大兴吃得赞不绝口,两个小家伙也快速加入战局,一脸陶醉。然后是玉娘,才吃了一口便露出了惊讶的表情,每个人都似乎很满意,唯有阿十,犹豫了许久,才壮着胆子试吃了一筷子。

那一筷子下去后,阿十再也淡定不下去了。这些菜,虽不知比不比得上皇宫里的御厨,但比起一般酒楼里的大师傅,却也好了太多了。她一个乡野村妇,怎会有这样的好厨艺?

凝眸,下意识地寻找着那个纤瘦的身影。

昏黄的油灯下,她动作熟练地烙着饼,乌黑的长发仍是用那竹筷松松绾住,鬓角仍是那几缕碎发低垂。一身粗暗布衣,灯火下反衬得她肌肤如雪,面若满月。唇角习惯性的带着一丝笑意,浅浅淡淡,似有若无,美丽却不张扬。

她明明做着不甚优雅的动作,可那一刻,那样的华青弦,看在阿十的眼里,竟生出一种别样的美。

貌若天仙,国色天姿。

不知道怎地,那一日被他自己否认掉的八个字,这时候,突然又涌进了他的脑海里。正看得出神,身边小丫头清亮的声音又将他所有的思绪都拉了回来。

“爹爹,花花炒鸡蛋好吃。”

“是吗?我尝尝,嗯!确实不错。”

得了认可,华颜开心地又叉了一大筷子槐花炒鸡蛋,直到塞了满满一口,这才罢手。华羿坐在她的身边,则继续无视亲妹子不雅的吃相,小口小口地吃着地耳炒韭菜,吃完,也中肯地评价了一句:“这个吃起来好爽口。”

言外之意,是让阿十也尝尝,阿十倒也配合,爽快地夹了一筷子,满意地大嚼起来。一边嚼,眼光却不由自主地瞟向了不远处的某个纤柔身影。

“这个汤,这个汤太好喝了,华大哥你试试。”

因为华羿和华颜姓华,又因为全村人都误以为阿十是华青弦的相公,俩孩子的爹,所以,他理所当然地以为阿十也姓华。不过,得了这一声华大哥的称呼,阿十倒也没反驳,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王大兴一眼,没有说话。

热脸贴了个冷屁股,王大兴有些悻悻然,于是转头对自己媳妇儿招了招手,道:“娘子,你赶紧跟你嫂子好好学学,你要学会了这一手,娘也就不会再骂你笨手笨脚,饭都做不好了。”

“讨厌,你要夸嫂子手艺好,也别这么损你媳妇儿啊!我哪里笨手笨脚了,哪里?哪里?哪里?”

“我错了,我错了,我说错话了还不行么?娘子别生气,快吃饭吧!你不是喜欢吃辣的么?这个辣辣的地耳菜应该合你味口,多吃点!”

“你这呆子,少点吃,嫂子还没吃呢!”

“不用给我留,大家放开肚皮吃,今天的饭啊!管够。”说罢,华青弦终于俏生生走了过来,手里还端出她刚出锅的地耳包子和槐花饼。

------题外话------

首推,求收藏,求投喂!

我加更了,我卖萌了,我撒娇了,乃们忍心不收藏一个么?

走过路地的顺手把我收了吧,收了吧…

第十七章:吊子河里田螺香

那槐花饼王大兴和玉娘是吃过的,自是知道味道不一般,可想到华青弦烧的菜这样好吃,包的包子肯定也不凡,于是不约而同地拿了一人包子来试吃。一口下去,满齿溢香,好吃得只恨不能让人把舌头都吞下去。

“嫂子,你的手艺太好了,真香,还有这包子,包得太好看了,比镇上那徐记卖的还要好。”

王大兴一如既往的夸张,可难得的是,这一次玉娘也乐得配合,非常认同地道:“是啊嫂子,真的好吃,你这手艺要是开包子铺,恐怕买的人都要排长队了。”

华青弦自穿来这个破旮旯地儿,还没出过吊子村,也不知道镇上在哪里,更不知道那徐记的包子到底长什么样儿。不过,恭维话到底是谁都喜欢听,既然人家是真心实意地夸她,她也就笑眯眯地受了:“真的有这么好吃吗?”

“真的有,特别好吃,是不是小羿小颜。”

两小朋友听到点自己名,也配合地重重点头,华青弦却只是笑,一转身又去问那木头:“阿十,好吃么?”

“嗯!”

这一次,阿十也难得地给面子,华青弦于是更开心了。坐下来一边吃着饼一边琢磨着要不是她没有本钱,或者她还真的可以去卖包子。这个发大财的计划才刚刚在脑子里成形,华青弦又郁闷了。

话说,要是她前世的那些朋友知道她国际天后最终变成了包了西施,也不知道会不会笑死。一想到这里,华青弦胃里便是一阵翻江蹈海,任何美食都有些难以下咽了。

吃罢饭,华青弦麻利地收着碗,玉娘自然而然地过来帮她,两人很快便收拾好一切,正擦着手,玉娘突然看到灶台上的大土碗里用清水泡着几个大田螺,于是笑着问道:“嫂子,这是孩子们养的吧?真是什么都能拿来玩。”

“不是他们养的,是我养的。”刚才大兴提着鱼篓过来给她送鱼的时候,篓里的田螺都掉在了她家的桌子上,华青弦见他没打算要,于是便捡起来养着了,打算再集多一点后炒给孩子们能当肉吃。

“这个还要养啊?想要的话去吊子河里拾就是了,岸边一捡就是一大把。”

一听这话,华青弦来精神了:“真有那么多吗?”

“是啊,可多了。”

见玉娘说得认真,华青弦脑子里又是一番头脑风暴,吊子河里的田螺多,这是不是意味着这里的人都对田螺没兴趣,如若不然,在这个五家有三家吃不饱的穷山沟,哪还有多的给她拾?

这个认知让确实让华青弦心头一喜,一想到明天的肉食也有着落了,她便兴奋地抓住了玉娘的手,激动道:“玉娘,大兴明日个出去抓鱼的时候,把我们一家也捎上行不行?你们抓鱼,我拾螺。”

“嫂子,你拾那玩异儿干嘛呀?”

华青弦美眸微转,轻笑道:“还能干嘛,当然是吃啊!”

“啊!这个也能吃?”

嗷!嗷嗷嗷!

她要的就是玉娘这个态度,这算不算是间接地承认了吊子沟村民不吃螺的意思?

翌日清晨,鸟语花香。

华青弦一大就爬起来晒地耳,将所有地耳都晒好后,这才拉家带口地跟着王大兴出门了。吊子河其实并不大,至少,流经她们吊子沟的这一段看上去就像一条略宽的小河沟。水也不算深,最深的地方也不过一人多高,华青弦四下看了看,寻了一处浅滩便开始找田螺,果如玉娘所说一般,真的是要多少就有多少。

很快,她便拾了满满两篮子,正打算带着孩子们回家,孩子们却吵着要看大兴叔叔抓鱼,见时间还早,华青弦便将篮子重新泡回了河,然后坐到岸边陪着孩子们一起看王大兴抓鱼。不得不说,他真是这方面的好手,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动作的,一下手便是一只,又快又准,只看得孩子们欢天喜地的,在河边只蹦哒。

孩子们开心,华青弦也开心,只是看着王大兴的动作,她的眉头又不自觉地拧了起来。话说,他这手抓鱼的功夫应该也不是一天两天的本事了,如果换了自己,就算是这里的水很浅,可想要抓鱼给孩子吃,貌似也难度很大。况且,王大兴这种徒手抓鱼的本事虽好,但能抓到的数量实在太有限,也顶多只能够个吃,与她一开始设想的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再顺便赚点银子的想法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这么抓鱼也太慢了。”

闻声,阿十侧目,十分不给面子道:“嫌慢你去抓啊!”

“你是男人你怎么不去?”

“我不会。”

他理所当然的回答噎得华青弦嘴皮子直抽抽,不过,早知道这厮除了一张脸之外也没什么大用处,她原也没指望他能帮自己。不过,他反讥自己的话倒也不是完全没有效果,至少,现在的她,还真的生出几分自己抓鱼的心思了。

眯了眼,又仔细仔细将这一带的河床研究了一阵,华青弦蹭地一下站了起来,对着河里的王大兴招着手:“大兴,大兴你过来。”

“嫂子,怎么了?找不到螺拾么?”

“不是。”摇了摇头,华青弦认真地看着王大兴问:“我问你,这一片的河床是不是这里最浅?鱼最多?”

“是啊!要不然我也不会天天来这儿抓鱼了。”

“你家有鱼网么?”

“有是有,可是这边河水太浅,鱼网没用的。”

“谁说没用的?去,快点把你家鱼网给拿来,嫂子今天保管你网到的鱼比平时要多得多。”

愕然听到这句话,王大兴明显地愣了一下。毕竟,他也不是头一天认识华青弦了,虽说她最近变化比较大,但再怎么地也是个弱女子。要说她会绣花他倒是信的,可要说她会打鱼,他还真是不太敢相信了。只是,她一番好意,他倒也不好泼她的凉水,只笑着对她道:“那,我让玉娘回家取吧!我再抓几条鱼。”

“也行。”

明显就是不相信她,华青弦也不生气,只催着玉娘赶紧回家将鱼网带来便可。

------题外话------

推荐文文《种田不如种妖孽》作者:风晚简介:俗话说,久病成医!倒霉的事遇的太多,不强大也变得强大,在一群不靠谱的极品妖孽调教下,软妹子成长为见佛杀佛,见魔杀魔的鬼畜攻。

人要倒霉起来,喝凉水都能噎到。

倒霉事一:参加个拍卖会,看上个镯子,试了试,镯子就在她手腕上生了根,取不下来,可悲的是,她没钱付款。结果,拍镯子变成了拍和她*一度。

倒霉事二:她被某魔煞吃掉,因床上功夫不好,被魔煞鄙视。她说,“不是我功夫不好,是我对你没感觉。”魔煞被刺激到,说:“我赌你一定会爱上我。”她立刻点头,花痴才会爱上这种妖孽,包赢不输的赌,不打白不打,她以为可以坐等收钱。结果魔煞赖皮,把她吃干抹净。

第十八章:只看戏,不吭气

玉娘回家拿鱼网后,华青弦便和孩子们在河床上玩起了垒‘长城’的游戏,只不过,一条贯穿整个河床的石头‘长城’,她却偏偏在正中间留了一个大口子。

孩子不解,只奇怪地看着华青弦,她也不多解释,只招呼着孩子继续垒,垒成她想要的形状后,玉娘也拿着鱼网过来了。华青弦得了鱼网,便招呼着王大兴过来帮忙,直到她将鱼网全都安置好,又招呼着孩子们拿起竹竿和树枝赶鱼的时候,阿十已面露震惊之色。

因着她和孩子们垒出来的小长城,吊子河自上而下几乎是被她截流了,小长城中间的唯一的出口,便是水流的必经之路。所以,当她和孩子们用树枝拍打着水面开始吓唬水里的鱼儿的时候,那些受惊了的鱼儿便开始四下逃蹿,逃着逃着,便都逃到了她早已设好的‘天罗地网’里。

一个上午的功夫,网里的鱼已是比王大兴平时抓的多出了五六倍,待收网上岸,不说玉娘傻眼了,就是王大兴也激动了:“嫂子,这法子你是咋想出来的啊!你脑子真好使。”

“也不是我想出来的,只是以前在书上见过,所以知道一点,今儿个本是想试试,没想到挺管用。”

“何止管用啊!简直是太厉害了。”王大兴搓着手,笑得嘴都咧到了耳朵根。

不同于王大夸的震惊,阿十对华青弦所为虽也面露赞许,但更让他觉得惊讶的是,却是她那一句从书上见过的话。

“你识字?”

没想到阿十会注意到这个,华青弦只得摆摆手胡乱应付道:“呃!一点,一点而已。”

不太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来路,特别是眼前这个同样来路不明阿十面前,她也就更加不愿意说实话了,不过,她虽继承了笙华郡主的所有记忆,可她原来的本尊识的都是简体字,所以,她勉强说识一点也不算骗人了对不对?

知她不愿多言,阿十也没有再追问下去,只是若有所思地盯着她的侧颜,久久不语…

被他看得心慌,华青弦只能转身避开他灼灼如芒的眼神。

鱼太多,鱼篓根本就不够装,华青弦又让小羿和小颜回家拿了四个筐过来,才算是装完了鱼。一行人满载而归,走到半道上,遇上正要去河边洗衣服的三婶婆。见他们挑着四筐鱼,惊得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大兴啊!你抓了这么多鱼呀?”

王大兴憨厚一笑,毫不居功道:“三婶婆,不是我抓的,是华嫂子捕的。”

闻声,三婶婆拿她那双眯成了两条缝的眯眯眼梭了华青弦一眼后,这才不屑道:“她会捕鱼?你可别蒙我老太婆,谁不知道她怕水,洗个衣裳都要躲老远的。”

“不骗您,真是华嫂子捕的,我也就是搭了把手。”

王大兴夫妇和华青弦家关系好的事,吊子沟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三婶婆觉得华青弦没那本事,自然要往歪了想。于是又不怀好意朝阿十笑了笑,意有所指道:“我看,大兴是搭了全手吧?”

听这话里的意思,玉娘也不高兴了,口气生硬地看着三婶婆道:“您不是要去洗衣服么?再不去,这衣服就算是洗好了怕也是晾不干了。”

“不急,难得碰到你们几个,三婶婆和你们好好唠唠。”

谁爱跟她唠?玉娘气得脸都黑了,刚想要冲上去超人,王大兴一把拉住她,又笑着对三婶婆道:“您看,这鱼儿离不得水,我们还得赶回去过水养着呢!您要想唠,咱们改天陪您唠成不?”

“既然这样,我也就不缠着你唠嗑了,不过,你抓了这么多鱼,也吃不完,就送几条给我吧!”说罢,竟自发地走过来要拿鱼,玉娘一看,一闪身就挡在了她的面前:“这可不行,这是华嫂子捕的鱼,不是大兴抓的,嫂子不说话,谁也不能拿。”

吃不完就要送她吃几条?这什么逻辑?

欠她的?该她的?凭什么呀?

三婶婆看都不看玉娘一眼,只拿那眯眯眼又剜着老实的王大兴:“大兴,三婶婆平时待你可不差,你小时候还吃过三婶婆的奶,不兴你这么忘恩负义的。”

王大兴为难地看了华青弦一眼,急道:“不是,真不是我捕的鱼。”

“不是你的鱼,那也是你帮着捕来的,送几条我也不算什么吧?再说了,华娘子不也没说不给么?你们拦什么拦?”

本打算站在一边只看戏,不吭气的,可已经被点了名,她要再不开口貌似也有些不合适,于是,华青弦终于说话了,而且说得很豪气:“大兴,给三婶婆拿两条鱼。”

“这就对了嘛!还是华娘子大方。”

得了华青弦这句话,三婶婆笑得眼睛都看不见了,正要伸手将最大的几条鱼捞进自己装衣服的小木盆里,华青弦却早先一步将两条小鱼递给了她:“三婶婆说笑了,我可不大方,这鱼是我还您的,就当抵那四根玉米的债了。”

一听这话,三婶婆不乐意了:“嗬!你倒会算帐了,两条死鱼就要顶我四根玉米的债啊?”

鱼是什么价钱,玉米是什么价钱,两条鱼自然是抵得了四只玉子棒子的。可是,三婶婆就是那么个没脸没皮的人,明明是没道理的话,偏她还说得理直气也壮,好似她家的玉米精贵得比什么都值钱了一般。

华青弦将手里的鱼又重新扔回鱼筐里,一脸无奈道:“这可是鲫鱼,我特意给虎子媳妇吃的,要是三婶婆不稀罕,那就算了,改明日个我把这鱼担去集市上卖了,买四根玉米还您便是。”

一听这话,三婶婆急了,忙道:“用得着这么麻烦么?这鱼我要了,就当我吃点亏。”说罢,也不看华青弦,只自顾地在鱼筐里翻翻找找,最后挑了两只个头大的,拿在手里掂了掂,这才扭着一身肥肉,不情不愿地去河边洗衣服去了。

她一走,玉娘气不过,啐道:“不要脸,那么大两条鱼换她四根老玉米,还敢说她吃亏,三婶婆这脸皮儿也真够厚的。嫂子你也真够好脾气的,要是我,才不便宜她,就还她四根老玉米得了。”

轻笑着摇了摇头,华青弦解释道:“我可不是便宜她,虎子媳妇刚生了孩子,听说奶水不足把孩子饿的哇哇叫,这鲫鱼能发奶,要是虎子媳妇吃了能涨点奶水,孩子也能吃口饱的。”

“嫂子,你心真好,我还以为…”

“以为我怕了她是不是?以前也许会怕,现在嘛!嫂子谁也不怕了。”说罢,华青弦俏皮地扬了扬嘴角。以前的笙华郡主个性胆小怕事,可自己不同,到底是历经了两世的人,还能被这些乡村泼妇吓到?没门儿。

第十九章: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求收)

华青弦自觉得意,可她那幅神采飞扬的表情,落入玉娘的眼中,却又是另一番滋味。玉娘侧目看了眼自己的男人,用眼神交流道:“嫂子和以前大不一样啊!”

“当然了,自家男人回来了,有依靠了,自然也就谁也不用再怕了。”

小夫妻对视一眼,都觉得这个理由很好很强大,于是双双瞅向高大的阿十,一脸欢喜。不懂这小夫妻在盘算着什么,特别是那热情的眼神,阿十只觉得自己被她们看得浑身不自在,于是故意板起了脸,不自然地道:“快走吧!鱼都快死光了。”

他挑着鱼,龙行虎步地向前大步走着,华青弦一见,连忙也牵着两孩子小跑着追了上去…

回到家后,华青弦没有急着去搬鱼,而是小心翼翼地将田螺都放到木桶里养了起来。田螺这东西虽然能吃,不过泥沙特别多,需放在家里清水养上两日,待螺儿自己吐尽了泥沙才好吃。

“尽捣鼓些没用的,有鱼吃了还管那个干嘛?”

“边儿去,不懂就不要这么多废话。”

阿十看华青弦一回来就整那个田螺,觉得很浪费时间,于是便上前嘀咕了她一句,没想到,却被华青弦一脸嫌弃的表情给呛着了。嘴皮子上没占着华青弦便宜,他恨恨转身,磨牙道:“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华青弦听到这话,也懒得理他,只拿眼白横了他几下,这才起身和王大兴夫妇分鱼去了。她本想分一半给王大兴的,可他们夫妻死活不肯要,华青弦又想到,他要是拿鱼回家了,十有*还是会给王婆子给霸了去,也就没有再继续强求,只想着,等鱼卖了后回来再偷偷分银子给他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