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丫头,咱们上路吧。”

忆雪看着远方点了点头,不知道前面又有什么在等着她,她都不会放弃的。

两人意欲离开京城,走到城门时天上下起了小雨,淅淅沥沥的惹人怜爱,忆雪撑起一把淡紫色的油纸伞,遮挡这春天的讯息。

古老的城门,一个头戴斗笠的中年男子骑着毛驴优哉游哉的往城里走,走到城门口勒住了缰绳,摘下头上的斗笠,抬头看了看天色,摇了摇头,轻声吟道:“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说完调转方向向城门外走去。

忆雪微微怔了怔,明明离的还有些距离,可是她还是清清楚楚的听到了那人的吟诗声,听到那句‘细雨骑驴入剑门’,忆雪的心猛地一动,拉着白朗就快步追了上去,跟着驴子的蹄印一直走到郊外,远远的就看见那个骑驴的中年男子正闲闲的倚在一棵树上,那头小驴子正不紧不慢的在一旁吃草。

“请问可是放翁前辈?”忆雪走到跟前恭敬的问道。

“呵呵,好个灵透的丫头。”陆游回身捻了捻胡子笑了。

“果然是您,好一句‘细雨骑驴入剑门’,虽然这里不是剑门山,可是您诗中的黯然,愁苦,多少还是能听出来的。”忆雪自幼饱读诗书,对赫赫有名的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诗和他的生平事迹可是一点都不陌生。

陆游听了暗暗点头,不由得笑道:“你们已经化解灾劫,勘破情关,老夫此番是特来引渡你们两人的。”

“那我们是不是可以登上天梯,到那传说中的一重天呢?”忆雪忍不住问道。

“是的,由此往前一段,再过一刻钟,天梯显现,孩子,赶紧去吧。”陆游指了指前方不远处。

“那您呢?忆雪还想跟您多聊聊呢。”好不容易在陶渊明之后又见到了一个著名的诗人,忆雪可不想就这么错过。

“老夫自是从哪里来回哪里去,若是有缘,自会相见。”声音飘荡在空荡荡的郊外,忆雪和白朗再看去,已经不见了那陆放翁,连那头小驴子也不知何时没了踪影。

“丫头,那个是?”白朗知道那是前来引渡两人的仙人,可是,并不知道陆游是何许人也。

“这位仙人是南宋有名的爱国诗人诗人,名唤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一声在政坛浮浮沉沉,所以他的诗大都是表现浓厚的爱国之情。”

“哦,怪不得你唤他作放翁前辈。”白朗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关于他,还有一个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忆雪顿了顿,一边往前走一边说道:“在他二十岁的时候与青梅竹马的表妹唐琬结为伴侣,两人相亲相爱,感情浓厚,举案齐眉,而这唐婉也是美貌贤惠,才华横溢,可是偏偏天不遂人愿,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重重的压在唐婉的身上,她的才华偏生引起了陆母的不满,竟强迫陆游休妻再娶,两人多次请求都无效,迫于母亲的压力陆游只好跟妻子分开,又娶了妻室,而唐婉也迫于父命嫁给同郡的赵士程。”

“怎么会这样呢,人类就是这样的冥顽不灵,难道陆游就忍心这样放弃自己心爱的人吗?”白朗愤慨的问道。

忆雪苦笑着耸了耸肩,这个世上有着太多的无可奈何,“几年后,在沈家花园,陆游又一次遇到了唐婉,还有她改嫁后的相公赵士程,唐婉满怀伤感的为陆游送去一杯酒,悲痛的陆游饮酒之后在粉墙之上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钗头凤》。”忆雪停住脚步,放慢语调轻声念道:“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在他去世之前,住在沈园的附近,用留恋和悔恨守护着梦中那个才貌无双的爱人。”忆雪说完后深深的叹了口气,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想想自己,再想想世人,一般的苦难,并没有谁比谁少半分。

白朗听完后没再说话,静静的回想着那首《钗头凤》和这段凄婉感人的爱情悲剧,不知道该怎样才能表达自己内心的震撼,可是自己内心的那份情感却丝毫不差于他们,只是他心中的那个人还不能回应他的爱情。

第四十章 灵渡老人

更新时间2010-10-14 11:30:17 字数:2227

 就在两人交谈的时候,周围慢慢的聚集了淡淡的薄雾,越来越浓,直到两人站在里面彼此看不见对方。

“白朗。”忆雪伸出手想要抓住白朗,可是她什么也没有碰到。

“丫头,我在,没事的,我想这也许就是天梯。”听到白朗的声音是从身边传来,忆雪微微放了放心。

“天梯怎么会是这样的呢?”

“以前听陶老头提起过,天梯是看得见摸不到的,我想大概这就是天梯聚形的过程吧。”

两人不再说话,闭上眼静静的感受着天地灵气聚成的雾气,不知过了多久,两人感觉身形一轻,睁开眼就看到自己站在高高的空中,脚下就是那薄雾化成的天梯,隐隐约约,似乎有,又似乎没有,但站在上面却是很牢固,丝毫没有摇摆。

白朗牵着忆雪的手往前走,天梯的两边是厚厚的云层,抬头看不见天,低头看不到地,走了一会儿,两人竟感觉脚下软绵绵的,低头一看,竟然踩在了云朵上面,那天梯早已不知踪影,往前是一片汪洋大海,一眼望不到边。

“天上怎么会有海呢?”忆雪惊讶的问。

白朗摇了摇头,显然他也并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忆雪坐在地上想了一会儿,抬起脚来就要往水里踩,既然不知道怎么样才能过去,那就试一试吧,总比在这儿等着强。

就在她的鞋子即将碰到水面的时候,一个沧桑的声音唤道:“仙子不可。”

下的忆雪慌忙收回了脚,把手搭在眼前望去,平静的水面上竟然飘来了一叶孤舟,忆雪兴奋的看了看白朗,两人都笑了。

转眼间那小舟就来到了跟前,船上站着一个身披蓑衣的老翁,白发白须,颇有些仙风道骨的感觉。

忆雪和白朗忙施礼,渡船老人笑着抚了抚雪白的胡子:“这位仙子太过鲁莽,老朽要是再晚来一会,恐怕你的性命不保啊。”

“咦,这是什么水,有那么厉害?”忆雪又仔细的看了看那水面,并没有什么异常啊,就像凡间的海水一样。

“仙子有所不知,这水名弱水,无论是仙是魔,只要碰触到一点便会法力全失,性命难保。”

“哇,”忆雪暗地里吁了口气,还好自己没有下水,不然别说要去三重天了,她小命都没了。

“仙长可是来渡我们过去?”白朗问道。

“正是,老朽乃是专门负责引渡仙子的,请上船吧。”

看到忆雪和白朗上了小舟,老翁微微一笑撑篙过海。从舟上往下看,弱水干净清澈,可是并没有任何生物的踪影,随着弱水的缓缓流动,小舟慢慢的划向彼岸。

“仙长,这一重天可有什么仙人吗?”白朗奇怪的打听着。

“这一重天是仙界的基础,二重天三重天罗列其上,里面住的都是从凡间升仙的凡人,我想你们见了大概认识一二。”老翁一边撑渡一边说道。

“那对岸是不是像人间一样,那些仙人们都住在高高远远的山上,或者什么桃花源里隐居,我们怎么才能见到他们呢。”这次不明白的是忆雪。

“呵呵,仙子们无须担心,一重天虽然大,可是里面都是一个个的小国家,人口倒还算紧密,仙子去了便知。”

忆雪不好意思的吐了吐舌头,可是还是忍不住的问道:“那您可知道可以登上两重天的天梯何在吗?”

灵渡老人笑着摇了摇头,停了停手中的动作,不一会儿又低头忙碌起来,并没有回答忆雪的问题。

忆雪转头看了看坐在她旁边的白朗,白朗给了她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忆雪也就不再多问什么。

不知道怎么了,忆雪觉得这小船的速度实在是惊人,刚刚说话的时候还在水中间,只能隐隐约约的看到对面,可是还没等反应过来,就已经到了,两人上了岸,回头再看时,那小舟和那渡船老人都已经不见了踪影,眼前茫茫一片,只有无边无际的弱水,转身往前看,脚下是一片繁花似锦,绿草丛生,不远处还有几棵树,上面停着不知道叫做什么的仙鸟,不时的伸展着自己五彩斑斓的翅膀。

两人穿花拂柳,漫无目的的往前走,一些鸟儿落在两人的肩膀,友好的轻啄他们的面庞,五彩的蝴蝶在林中起舞,看到他们,便都围了过来,绕的忆雪的头都昏了。

忆雪伸出手,一只长着长长的翅膀的朱红色的小鸟落在了上面,忆雪伸手抚了抚它的小脑袋,轻声问道:“你知道怎么走出这片林子吗?”

只见那鸟儿突然从忆雪手中飞走了,在空中盘旋,不一会儿,就飞走了,两人慌忙跟了上去,跟着那鸟儿一路向前走,没过多久,就看到一个高大的城门矗立在眼前,上面写着三个大字‘诗人国’。

虽然是在仙界,可诗人国里跟凡世没什么区别,集市依旧热闹,可是若是你仔细去看,就会发现在街上走来走去的人可都不是一般的人物。

“天呢!他们,他们全都是诗人。”看着这些熟悉或者不熟悉的人跟自己擦肩而过,忆雪惊讶的大喊道。

“姑娘,你们是新来的吧?”迎面走过来四个人听到忆雪的惊呼声自动停下了脚步。

“是的,请问几位是?”

“在下王勃,这三位是我的好友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其他三人也礼貌的笑着问好,“如果两位有什么疑惑,我们四个也许可以解答。”

“天呢!你们是初唐四杰!”忆雪的嘴巴都快要掉下来了,书上说王勃幼时即被赞为神童,他的诗清新自然,一篇之中常有警句,有如奇花异草杂缀在幽谷之中,使人百读不厌,比如他的‘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在忆雪眼中便是最美的景色;杨炯的《从军行》是有名的边塞诗;卢照邻自幼博学能读,比之为司马相如;骆宾王更是七岁就能做出《咏鹅诗》,随便他们其中的一个就够忆雪仰慕的了,现在竟然四个人都站在她的面前。

“那只是世人给的俗号罢了,姑娘无须在意,两位可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说话的依旧是王勃。

“呃,我和我的同伴初次来到诗人国,我们想了解一下这里的风土民情。”忆雪有些激动。

“呵呵,这样啊,那两位不妨到我家去坐一坐吧,让我们尽一尽地主之谊。”王勃指了指前方不远处。

“那好吧,打扰了。”虽然并不知道他们是些什么人,但是看在他们这么热情的份上,也是应该说谢谢的。

四人冲他们点了点头,带头向前走去,忆雪和白朗忙跟上。

第四十一章 初唐四杰

更新时间2010-10-15 12:03:28 字数:1863

 王勃的家很简单,在门口种着些花花草草,石阶上长满了绿油油的青苔,进了屋,让了坐,杨炯就拿出自己珍藏的兰花茶,请大家喝茶。

“为什么没有酒呢?是你小气还是不舍得拿来给我们喝。”坐在王勃旁边的杨炯抗议道。

“得了,还是咱们自己去拿,又不要花钱的,为何如此小气。”骆宾王也笑道。

“你们啊,不是不给你们喝,只是今天有姑娘在,若是咱们喝醉了,唐突了可如何是好。”王勃边笑边转身走到酒窖里搬出了两坛子酒。

“不妨事,我也多少有些酒量的,可以陪几位喝一杯。”忆雪也痛快的说道。

“只顾着这些,还忘了问两位如何称呼?”始终没有说话的卢照邻微笑着问。

“我叫忆雪,这是白朗,你们叫我们的名字就是了。”忆雪笑着接过王勃递到她手里的酒杯。

“白兄也喝一杯吧,解解乏。”杨炯也给白朗倒了一杯笑着招呼。

白朗爽快的接受了这个建议,看了看忆雪,见她笑着看向自己,便也接过酒杯。

“来,为咱们的相遇干一杯。”王勃笑着举起杯看向忆雪和白朗,白朗向来喜欢与豪爽的人交往,听到他这么说便跟着一饮而尽。

放下杯子王勃笑道:“要知道咱们诗人国的风土人情,那简单的很,你们也看到了,这里全都是凡间的所谓的诗人,死后便都聚在了这儿,咱们这儿的国王是李白,凡人都称之为诗仙,想来两位定是不陌生的,住在摘星阁,丞相是诗魔白居易,抓在摘星阁旁边的白园。”

忆雪想问他们是以什么为生的,突然就觉得自己真是笨,他们都是神仙吗,神仙怎么会饿呢,就像自己,如果不是嘴馋,根本就不需要吃饭的呀!

“咱们这儿唯一缺的就是酒,国中无人不喝酒,虽然城中有酒坊供人拿取,可是总是供不应求。”这是杨炯唯一关心的事。

“酒?那酒窖里的酒是谁造的呢?”忆雪好奇的问。

“杜康啊,他住在二重天上,国王没过一段时日就派人到他那里去取酒,他会酿造不同的酒,整个仙界的酒都由他提供。”

“那摘星楼在哪啊?”忆雪想着这好不容易来了一趟,若是不见李白一面,自己一定会遗憾死了。

“你若是感兴趣我们可以带你去见国王。”骆宾王笑道。

“什么时候?”白朗也感兴趣的很。

“明日,今日两位就先在这里休息一晚吧。”王勃好客的说道。

“那就打扰了。”忆雪很是喜欢这四个人,他们的热情好客给忆雪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仙界也是有黑夜的,每到黑夜,仙人们也都会回到家里睡觉以补充仙力,只是这儿的黑夜并不寒冷,跟白日一样的温度,也有星星闪烁在天空,国中最明亮的就要属摘星楼上的那颗夜明珠,那是诗人国的标志。

忆雪站在房门口,看着那些花花草草,这里一年四季都是同样的气候,没有炎炎的夏日,也没有寒风凛冽的严冬,一切仿佛就像静止了一样,时间停留在了某个季节,不肯再转动。

在门口的石阶上坐下,忆雪托着腮看那些花朵里的精灵,已经夜深了,它们也早已回去休息了。不知道冷毅有没有转世,他现在怎么样了呢,他还会记得自己吗?还会不会记得当初他的承诺,想到这些,忆雪的心就隐隐作痛,她后悔了,走之前应该再去看看他的,告诉他自己也会一直等着他。

抬头看了看天空,那些星星的闪烁,仿佛就是冷毅的笑容,他在看着自己微笑。当她笑着告诉白朗自己想开了的时候,谁又知道她心中的痛,那种只能埋在心底不敢说出来的痛,她知道白朗会担心,所以不能让自己太颓废,真的不想再连累别人了,若不是她爱上冷毅,他就不会为她而死,虽然毅不会埋怨她,冷家人也没说什么,但是她有着深深的自责,若不是她…若不是她…

第二日一早当忆雪走出房门的时候,初唐四杰和白朗早已经在那里饮酒品茶了。

“不好意思各位,我有些迟了。”忆雪不好意思的走到他们一堆里坐下,接过白朗递过来的一杯茶润了润嗓子,昨晚睡的有些晚了,所以没能起的来。

“没关系,忆雪,白朗,你们准备好了吗?现在咱们就去摘星阁吧。”王勃看着他们笑道,见两人点头,就放下酒杯,站起身来,其他三人也跟着站了起来,率先往外走去。

忆雪和白朗跟着走了没多久,远远的就看到摘星阁上的那颗硕大的夜明珠,虽然白日里它的光芒并没有夜晚那么的耀眼,但是仍旧看得出淡淡的光晕。

摘星阁很高,若是站在最上面说不定真的可以摘到星星,忆雪抬头看了看,有些忍不住想要登上去看看了。

王勃好像看出了忆雪的心思,笑道:“一般人是不能上到顶层的,姑娘还是先随我们去见国王吧,说不定还有这个机会。”

“哦。”忆雪挠了挠头笑着应道,低了头跟着四杰来到了楼下,只闻得摘星阁里丝竹悦耳,酒香扑鼻,王勃让其他人在此先稍等,自己先进去通报。

“那我们就告辞了,不陪着你们进去了。”杨炯笑道,他们早就说好了今日要去饮酒作诗。

“若有机会再来诗人国,一定记得再来找我们,我们随时有时间的。”骆宾王也跟着说。

忆雪笑着点了点头,其他三人也就离开了。

第四十二章 李白和他的海棠妻

更新时间2010-10-16 15:12:38 字数:2341

 王勃出来后,便让忆雪和白朗跟他一起上去,其他几位早已不知去了哪里游玩。

一进门,便看到上面摆满了各色海棠花,香气袭人,可见这里的主人是极爱海棠的,王勃带着他们两人左走右拐,忆雪起初以为是去大殿,可是却跟着来到了御花园,跟门口一样,里面种植着各样的海棠,地下铺满了厚厚的花瓣,长着透明翅膀的小精灵们在花丛间传来传去,还有几个正拨弄着琴弦,奏出悦耳的音乐。在花园中心的一个小亭子里,忆雪见到了仰慕已久的诗仙李白。

“陛下,这位是忆雪,旁边这位是白朗,他们是第一次来到诗人国,因此想要拜访您。”王勃虽然话说起来是彬彬有礼,可是并没有行礼,因此忆雪也就只是微微的俯了俯身子,算作行礼。

“两位可是自凡间而来?”李白跟忆雪想象中的那个形象一样,一身白衣长袍,长发高高的束起,面上些微有着胡须,整个人给人的感觉就是那种潇洒、飘逸的风采,却又有几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张狂。

“是的,陛下。”

“我来到这一重天也不知道有多长时间了,都已经快把那些凡尘俗世给忘了,来,两位请坐。”李白捋了捋胡须招呼道。

忆雪看了王勃一眼,看见他点头,就拉着白朗在一边坐了下来。

“不知两位要去往哪里?”李白拿起桌上的酒坛给两人分别倒了一杯,这让忆雪和白朗顿感受宠若惊。

“我们要去百草谷,寻找我娘。”忆雪恭敬的接过杯子。

“百草谷?那可是在三重天上啊,不知姑娘的娘亲是?”

“我娘是生长在百草谷的月见仙草。”

“哦?月见仙子?我跟她有过一面之缘,姑娘要是去三重天,必须从一重天的这端走到尽头,天梯就在那儿。”李白和蔼的笑了笑。

忆雪刚想再问点什么,就听到一个娇憨的笑声:“陛下可是又喝酒了,我可是闻到酒香了呢。”话音刚落,一个鹅黄衣裙的女子走了过来,看到忆雪和白朗,却是一愣。

“云儿过来见过贵客。”李白笑着揽过妻子,介绍道:“这两位是忆雪很白朗,是从凡间来的。”

“咦,凡间?那里可有什么好玩的没有?忆雪,你可去过金陵?那里有没有什么变化?”史湘云上前就扯着忆雪的手问道。

“金陵我们倒是没去过,可是凡间确实有许多好玩的。”忆雪也颇喜欢这个热情、不拘小节的王后。

“陛下,你说咱们什么时候再出去玩?这次咱们去凡间好不好?”

“咱们可是刚从精灵谷回来啊,虽说这国里也没什么事,可是我也不能总是不在啊。”李白摇了摇头,不去看史湘云,走到亭子一边。

“不是有丞相在嘛,咱们去央求他不就行了。”史湘云跟着也走到亭子一边,期许的看着李白。

“王后就饶了老夫吧,”说话间一个仙风道骨的老人走了过来,“您和陛下倒是逍遥自在,恐怕这仙界所有的地方你们都去过了吧,可是看看我这老头子,那儿也去不了,不行,这次说什么也不行。”白居易一边找了个地方坐下,一边摇头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