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陛下早已游遍了凡间的大小山川,不知可否属实?”忆雪笑着问道。

“确有此事,不过那是多少年前的事了,倒真是想故地重游一番,这可惜…”李白看了看白居易,故意的叹了口气,其实他也很想出去游览一番啊。

谁知那老夫子压根不理他这一套,看着忆雪和白朗慈祥的笑道:“两位初来诗人国,想必对这儿还很陌生,不妨让老头子我带你们出去游览一番可好?”

“太好了,谢谢您。”忆雪和白朗相视一笑。

白居易一看他们乐意,便拍了拍衣衫起身欲走人,“我也去,我陪忆雪逛去。”史湘云忙拉住忆雪的手,表示要跟着,这诗人国可不比她们红楼国,这里到处都是男人,可是却很少见女子,整个诗人国也就那么几个,成日里也没有可以陪她说说话的,都快把她闷死了。

“好啊,咱们一起去吧。”忆雪开心的欢迎。

诗人国其实很大,有许多习惯了田园生活的诗人都居住在都城意外的地方,所以都城里的人并不是很多,毕竟这诗人可不是说出就能出的,也不知道凡间几百年能不能有一个升仙的诗人来到这儿。

就像初唐四杰他们说的一样,整个街市里就属酒坊最热闹,许多的文人雅客都在排队等着领酒,因为总是供不应求,所以国王陛下就发布诏令,每人每日只许领两坛酒。忆雪之前在王勃那里尝过这杜康酒,确实非一般的水酒可比,味香而醇厚,只闻那酒香就已经够吸引人的了,而刚刚在摘星阁喝到的却是用海棠花儿酿成的海棠酒,里面还隐约有着海棠的清香。

听史湘云说这城中还有一家茶楼叫做雅阁,老板是杜十娘,手下是清一色的姑娘,都是从凡间升仙的女孩子里挑出来的,个个多才多艺,每日在茶楼里唱歌,弹曲儿,其中有一个叫做薛涛的,更是厉害,听闻她擅长诗赋,做出的诗比起那些文人骚客们丝毫不差,这城中的人都爱去那儿凑凑热闹,或者捧一杯香茗,或者听一首小曲,又或者与薛涛斗斗诗,都是好的。

史湘云正说要带忆雪和白朗去看看,谁知走着走着,忆雪竟跑到一边跟人说起话来了,几个人忙跟了过去,原来是陆游和他的妻子唐婉,忆雪和白朗见到他们顿时觉得倍感亲切,于是相约一起去了雅阁。

出来的时候已经天黑了,白朗本来是跟王勃说好还回他那儿的,只是史湘云一个劲的邀请,两人不好意思,只好跟着让人去跟王勃说了一声,仍跟着回了摘星楼。

史湘云让人给他们安排好了住处,就拉着忆雪去了摘星楼的顶层,忆雪上去一看,上面放着一架很大的秋千,想来是史湘云的,站在那儿抬头看天,竟然真的觉得离星星很近,仿佛一伸手就可以把它们给摘下来,忆雪也学了李白不敢高声语,但是她又想,若是站在这儿大声喊,爹和娘会不会听到她的声音,毅又会不会听到呢。

“忆雪,你明日就要走了吗?”史湘云拉着她在秋千上坐下。

“嗯,你还有事吗?”一天下来,忆雪早跟史湘云成了好朋友,因此也不再一口一个王后的叫她,太别扭了。

“明日我跟你们一起走吧,我想回红楼国。”

“这…陛下知道吗?”忆雪可不想在人家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拐走人家的老婆。

“我回去就跟他说,反正我对路比较熟,还可以给你们领路。”

忆雪想着也是,她和白朗也不知道哪是哪,有个人给带路是最好不过的了,因此两人就商量好了,明日一起出门。

第四十三章 田园诗人

更新时间2010-10-17 14:00:42 字数:2905

 第二日离开的时候,并没有见到李白,听说他一早就出去巡视了,连丞相也没有露面,他府里的下人说昨儿个从雅阁回去之后,这位鼎鼎大名的诗魔喝过酒后就开始写诗,一直到凌晨才沉沉睡去,因此他们也没敢打扰。

刚从摘星阁出来没走几步,迎面就碰上了一个衣着随意,满脸胡须的中年男子,骑在一头小毛驴上,此刻不知正出神的想着什么,驴子差点撞到忆雪他们也还恍然不觉。

“喂,我说贾岛,你是怎么回事?又发疯了不成?”史湘云慌忙拉了忆雪一把,才把她从驴嘴里救出来。

贾岛?就是那个‘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的诗奴贾岛吗?忆雪忍不住又把那人那驴上下打量了一番。

“原来是王后,贾岛失礼了,请王后饶恕。”在史湘云的大嗓门中贾岛终于回了神,慌忙从驴子上下来,恭敬的向史湘云道歉。

“算了,哎,你现在是不是又想出了什么好诗呢,说来听听。”不要忘了史湘云也是诗思敏捷的才女一名呢。

“罢了,不敢劳烦王后,我还是到韩愈韩兄那里去看看吧。”素闻是不喜与人来往的,唯有韩愈被他引为知己。

史湘云撇了撇嘴说道:“那你去吧,记得不要再在路上出神了,万一撞到人就不好了。”说着就拉着忆雪和白朗继续往前走。

“这人是不是没睡醒啊!”白朗嬉笑着问了一句。

“他啊,一直就是这个样子,不喜与人来往,以作诗为命。”史湘云一边说一边回头又往后看了看,深怕贾岛再惹祸。

“世人都说他是个诗奴呢,他的诗精于雕琢,喜写荒凉、枯寂之境,多有些凄苦的意味,听说他首‘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中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就是在那头小毛驴上得的呢。”忆雪说着也笑了起来。

白朗听了也是颇感兴趣,若不是已经出城门了,他还真像跟着那个诗奴,看看他是不是真的骑着驴就能作诗。

出了城门就是郊外,这里没有城中的那些房屋,多的是那些野生的花花草草,蜜蜂忙忙碌碌的飞来飞去,时不时的钻进某个花朵里采取甜甜的蜂蜜;有着五彩翅膀的花蝴蝶则悠闲的多,它们慢悠悠的上下翻飞,就像在花草间跳着舞,累了才肯停下来歇息。

不远处有一棵参天大树,枝繁叶茂的伸展着,在树旁是一间小小的茅草屋,草屋的前面是一个小小的池塘,水清澈见底,一个老翁正坐在茅屋前发呆,忆雪刚想走过去要些水喝,突然一阵风吹来,巧不巧的刮起了草屋顶上的茅草,有一些吹的高了些就挂在旁边的树枝上,还有一些就落在了屋前的池塘里,老翁看见了便立刻站起来追了过去,累得气喘嘘嘘的嘴里还在唠叨些什么。

忆雪忍不住笑了,想来这应该就是诗圣杜甫了吧,没想到到了仙界他依然过的这么落魄。

史湘云仿佛知道她在想什么,看着杜甫说道:“以前国王和丞相都有来请过他出山的,可是他不肯,宁可一个人住在这个破茅草屋里,其实他是有经世之道的。”

忆雪赞同的点了点头,看到白朗把从树枝上取下来的茅草交给了杜甫,“他跟李白合称‘李杜’,论才能可是一点也不输你们家国王的。”

史湘云倒也不护短,还笑了笑,看到白朗回来了,便叫道:“咱们走吧,我听丞相说这老头子是不喜欢别人叨扰的,咱们还是赶路吧,还有好些距离才能出了诗人国呢。”

说实话忆雪并不想这么快就出了诗人国,在梨花村时,她日日念书,爹并不逼她去念什么《女戒》、《四书五经》,她喜欢诗词歌赋,爹便给了她好多诗书,还经常会考一考她,或者讲一些诗人的故事给她听,现在那些书中的人都出现在了她的面前,她便报了一种猎奇的心态,想试试会不会碰到更多的田园诗人。

沿着史湘云指的方向一路走下来,并没有遇到忆雪盼望中的那些人,正在忆雪要失望的时候听到一个男子的吟诗声自对面山涧传来。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忆雪听出了这是王维的《鸟鸣涧》,于是加快脚步想去一探究竟。

山涧中有一泉清水缓缓流过,水中有几朵雪白的莲花开放着,水边生长着一棵古老的桂花树,风微微吹过,桂花的香气便扑鼻而来。就在那树下坐着一个年轻男子,长发披肩,他闭着眼睛,仿佛在用心去感受自然在这一瞬间的纷纭动象,那是静谧与禅韵的结合。

忆雪看的痴了,难怪王维能写出那样美的田园诗,想来他是用自己的心在感受这一切,他所看到的与我们所看到的是有所区别的吧。

本来紧闭双眼的王维听到白朗和史湘云的脚步声睁开了眼睛,他并不认识这些人,不知道他们从哪里来,又是要到哪里去,但是他笑了:“我正要去一位友人那里,几位要不要随我一起去喝杯水酒?”

“好啊。”一说到喝酒,白朗就觉得兴奋,这可都是仙酒啊,能喝就喝吧。

王维笑着又看向忆雪和史湘云,看到两位姑娘也点头,这才又笑了:“那好,随我来吧。”

史湘云虽是诗人国的王后,可是这些人住在离都城很远的地方,她也从来没见过,当然,这些人也不会知道她就是王后。

三人跟着王维向前走,没走多远就看见一座古色古香的院子,大概分为了三四个小独院,几人走到前门,只见上书四个大字:‘东坡雪堂’,左右各有一联: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王维回头看着他们笑道:“这是我的朋友苏轼苏东坡的家,他热情好客,一定非常乐意见到你们的。”刚想伸手推门,门‘吱哑’一声开了,走出来一个红色衣裙的女子,圆圆的脸蛋,慧黠的大眼睛,薄薄的嘴唇,只是额头稍微稍微高些。

女子眨了眨眼,看了看忆雪他们,又看了看王维,说道:“哥哥说有客人来,让我来迎接,不知那位是呢,哥哥可是说只有一人呢。”

“你就是小妹吧,我是王维,跟你哥哥是至交好友,听他提起过你。”王维笑道。

“那你就是那位客人了,可是这几位是?”苏小妹又看了看忆雪他们。

“这几位是我在路上碰到的,希望可以在这儿歇息片刻。”

“嗯,那好,几位都请进吧,我这就去请哥哥来。”苏小妹打开门让诸人进来,又关上大门,请他们到堂中一坐,自己就去找苏轼了。

忆雪有些激动,苏轼啊,就是写那首《东栏梨花》的诗人,不知道他到底会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能写出那样美的诗句的人想必应该是个风流倜傥的男子吧。

门外传来脚步声,一个男子进了门,王维忙起身笑道:“东坡兄别来无恙啊。”

“王兄怎么现在才来,灵鸟带来的讯息可不是这么晚啊。”满腮胡须、不修边幅的苏东坡身上穿着宽袍大袖的衣衫,给人豪爽、不拘小节的感觉。

忆雪见了微微有些失望,但旋即又笑了,是真人士自风流,何必这样呢。

“是在路上有些耽搁,东坡兄,这几位是我在路上遇到的朋友,叨扰来喝杯水酒。”王维看着忆雪几人笑着说。

“什么叨扰不叨扰的,几位可都是诗人国中人吗?为何从未见过。”苏东坡摸了摸胡子,感觉有些眼生啊。

“哥哥才去过都城几次,这国中这么多人,岂是哥哥都能认识的了的吗?”苏小妹笑着端上酒杯,放在几人面前。

“呵呵,小妹说的是。”苏东坡笑道。

“我听白居易说起过你,说你写诗挥洒自如,清新刚健,独树一帜,有诗神之称,可对?”史湘云忍不住的又打开话匣子。

“哦?白老可是本国的丞相,姑娘怎会认识的?”听了这话不止苏东坡,连王维和苏小妹都好奇的看着史湘云。

“我…”

忆雪忙一把捂住史湘云的嘴,摇头笑道:“我这个妹子就是这样鲁莽,是这样的,我们之前路过都城,恰巧遇到他老人家,所以才认识的。”

“呵呵,原来是这样,那几位是要去哪儿啊?”

“红楼国。”史湘云挣扎开忆雪的手说道。

“红楼国?不远了,出了门一直往前走很快就能到边塞,过了边塞就是红楼国了,几位可以在我这儿多歇息几天,不急。”苏东坡笑道。

第四十四章 苏小妹

更新时间2010-10-18 11:13:35 字数:2021

 忆雪几个人就住了下来,反正雪堂也足够大。苏小妹也是很开心,有了忆雪和史湘云来陪她,总好过天天看着自己那个不修边幅的哥哥来的好多了。

在诗词方面,忆雪的造诣远远不如她们两个,因此每当有人说起要作诗啊什么的,她都要颇为头疼一番,当然,也有跟她一样头疼的,那就是白朗,还不如她呢。

因此当大家聚在一起谈论诗词歌赋的时候,他们只有默默的在一边坐着,互看着对方发呆。

“忆雪,白朗,你们也来说说看,怎么每次都那么沉默呢。”苏小妹看着两人笑道,她知道两人在这方面不擅长,就是想打趣他们两人。

“东坡先生,我看小妹也不小了,有没有打算给她找个好人家呢?”忆雪决定换个话题。

“这个问题我倒是想过,上门提亲的人也不少,可是她就是不肯提这事。”看起来苏东坡也颇为头疼,就这么一个宝贝妹妹,得给她找一个好归宿啊。

“我还年轻嘛,还可以再多学点东西,再说我要是真的嫁人了,大嫂嫂和小嫂嫂也不会乐意的啊。”苏小妹搬出她的两个嫂子,有恃无恐的说道。

“嫂嫂?原来东坡先生已有妻室吗?我们怎么没见着呢。”史湘云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她们去了城里取酒,本来这事一向是哥哥干的,可是怕客人来了不方便,才让嫂嫂们去了。”苏小妹代哥哥答道。

“就算你嫂嫂们知道了,也不会袒护你的,这事是迟早的,你别再想着拖下去。”

“可是哥哥,你不是说妹妹我‘未出堂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的吗?”小妹翻出陈年旧事质问道。

“呃,这…你不也说过哥哥我‘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未到耳腮边’吗?我还不是给你娶了两个嫂嫂吗?”苏东坡很迅速的反应了过来。

“妙,真是妙!两位这诗可是说到了重点上。”王维听了拍手赞道。

小妹瞪了他一眼,继续说道:“要我嫁也可以,只是要来求婚的人能答对我三道题,我便嫁给他。”

“此话当真?”苏东坡睨了她一眼问道。

“当真。”苏小妹说一不二,跟哥哥拉钩保证。

“这下好了,小妹也要嫁人了,呵呵。”忆雪看着史湘云,两人哈哈笑了起来。

苏东坡听了这话,当即拉了王维起身离开,去联系一下他那些朋友们,看有没有合适的可以介绍给他们家小妹。

说曹操曹操就来了,没过几个时辰,苏东坡的两个妻子也回来了。

前面的女子端庄大方,笑语妍妍,却是身体纤瘦,弱不禁风,后面的女子一脸英气,健康而红润,手持一把宝剑,英姿飒爽。

“嫂嫂。”苏小妹快步走了过去,扶着前面那个女子。

两个女子走到厅内,看见忆雪,史湘云和白朗,微微有些吃惊。

“这几位是?”前面的女子微启朱唇,惊异的看向苏小妹。

“嫂嫂,这几位是哥哥的客人,忆雪,湘云,还有白朗。”苏小妹站在众人中间介绍道,“这是我的两位嫂嫂,李清照和小青。”

“小青?”白朗惊讶的问道,“可是白素贞妹子小青姑娘?”以前听老妖们说起过,有两条蛇妖,一白一青,早早的就升仙了。

“正是,”小青定定的看了白朗一会子,笑道,“原来是同道中人。”

“你们两个回来了,”苏东坡快步走过来,手里拿着一卷锦书,嚷道:“小妹,快来看看。”

众人都凑了过去,把苏小妹围在中间。

苏东坡展开那卷锦书,放到苏小妹的手里,说道:“这是黄庭坚让灵鸟刚刚送过来的,写这诗的人是王安石的儿子王雱,早就听说过他绝顶聪颖,看书一遍便了然于胸。”

苏小妹左看右看,最后给出的评语是新奇藻丽有余,含蓄雍容不足,难成大器。

“小妹怎能如此挑剔呢,论家世、相貌、才气,人家那里比不上你,再说…”

“相公,在咱们仙界,谁家的孩子看书还要看两遍的吗?”小青装作不解的问,噎的苏东坡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柔柔弱弱的李清照上前拉着苏小妹的手说道:“小妹还小啊,让她再多陪我们一些日子不好吗?”苏小妹自幼机灵调皮,是家里的开心果,所以都不舍得她嫁出去。

苏东坡也没了主意,垂头丧气的坐在一边喝酒。

“东坡兄,我倒是有一个人,不知道合不合小妹的心意?”一直没说话的王维突然笑道。

“谁?”

“东坡兄可还记得之前经常出入雪堂的秦少游?他可是相貌堂堂,文采出众,配得上小妹了。”

“对呀!我怎么把他给忘了呢,记得之前他曾把诗稿放在我这里,小妹看了还赞叹不已。”苏东坡捋着胡须笑道。

“哥哥,你瞎说什么!”苏小妹听到那个名字也微微的红了脸。

“好啊,我也识得那秦少游,他此时正在都城,想来应该寄住在玉楼的欧阳修家里,可让人请来。”古道热肠的史湘云忙把自己知道的消息贡献出来,那秦少游她也见过一两次,却是堪配苏小妹。

“相公,让我去吧,我想信上大概是说不清的,还是去一趟好些。”小青义告奋勇的说道。

“好,路上小心,辛苦娘子了。”苏东坡抱了抱小青,叮嘱她早去早回。

“这下可好了,我想这次小妹是嫁定了,呵呵。”忆雪在一边打趣。

“我不想离开雪堂,离开哥哥和嫂嫂们。”苏小妹担忧的说道,她对秦少游早有情谊,她一直不肯说的目的便是不想离开家。

“不怕,我听说秦少游现在可是穷困潦倒,若是东坡先生肯说一说,让他入赘也不是不可能啊。”还是史湘云的鬼点子比较多。

闻言,苏小妹欣喜的看向苏东坡,苏东坡的心情也颇好,一口就答应了下来,说起来,秦少游与他亦师亦友,若是他愿意娶小妹,想来也不会反对跟他住在一起的。

第四十五章 边塞

更新时间2010-10-18 16:13:28 字数:2638

 第二日小青就回来了,身后当然带着那个让苏小妹心仪已久的秦少游,史湘云听说秦少游来了,拉着忆雪便跑出去看,果然是年少英俊,虽然有些落魄,可丝毫不减他身上的风流倜傥。

白朗靠在门边,嗤笑道:“我以为有多英俊呢,原来不过如此嘛。”说话间还瞅了忆雪一眼,见她仍是专注的看着秦少游那小子,心中便愤愤不平起来,论长相,自己哪里会输人,就连冷毅也没有他的好相貌。

“你懂什么!男人若长成你这样便过了,比姑娘家都好看,谁跟你在一起不自卑啊,忆雪你说是吧?”史湘云瞥了他一眼说道。

忆雪连看都没看白朗,兀自的点了点头。

白朗这次无语了,搞什么,连看都不愿看一眼呢,于是黯然回房去了,呜呜…

秦少游刚一来,苏东坡就把他拉进了书房里,两人也不知道在密谋些什么,急的苏小妹直在外面转圈。

好不容易,门终于打开了,苏东坡笑着拍了拍苏小妹的肩膀:“小妹,少游亦愿娶你为妻,而且已经答应婚后住在雪堂,我看最近几天就把你们的事给办了吧?”

苏小妹看了一眼秦少游,发现对方也正看着自己,于是脸一红,低下了头,轻声说道:“一切全凭哥哥做主吧。”

“我看就明日好了,这样我们三个也可以凑个热闹啊。”史湘云向来是最喜欢热闹的了,好不容易有这么好的事,怎么能错过呢。

“也好,少游兄觉得呢?”苏东坡笑着捋捋胡子看向秦少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