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将她搂在坏里,笑着道:“娘亲不需要事事如意,娘亲最大的心愿就是你和你哥哥一生平安顺遂,别的就什么都不求了。”

徐昭听了,鼻子一酸,使劲儿往周氏怀中钻了钻。

......

第二天一大早,徐昭去给老太太请安的时候,就听徐徽提起了去普化寺上香,给老太太祈福的事情。

“孙女儿只盼着老太太能早些好了。”

“好,好,你有这份儿孝心,祖母没白疼你。”

听着老太太这话,徐昭一阵无语,这老太太。

“你们姐妹几个可是一块儿去?”老太太又开口问道。

徐徽听了,解释道:“府里姐妹们多,一起出去光马车就需要好几辆。孙女儿觉着,各房去上一个便好了,只是六妹妹还小,婶娘怕是不放心,孙女儿想便不叫她去了,免得路上照顾不周。”

“我,三妹妹、四妹妹,这样的话,加上几个粗使婆子,两辆马车便够了......”

徐徽的话才刚说完,便听坐在一旁的徐茵道:“既然是对祖母的一番孝心,哪里非得落下我和二姐姐。既然要出去,再多一辆马车又何妨。”

“咱们不是出去玩,而是给老太太祈福上香,纵是旁人见着了,也只会说老太太慈爱,姐妹们才这般孝顺。”

这些年徐茵日日在老太太跟前讨好,对老太太的性子也摸出了八九分。

老太太最是好面子,又喜欢做些彰显名声的事情,她这样说,老太太定会变了主意。

果然,徐茵的话音刚落,老太太便开口道:“茵姐儿说的没错,咱徐府也不是少那马车,便是一块儿去也是够的。”

“你们当晚辈的孝顺,府里的名声也好。”

老太太都这么说了,徐徽到底不好再说什么。

从老太太屋里一出来,徐茵便凑到徐徽跟前告罪道:“大姐姐莫要恼我,妹妹只是......”

不等她说完,徐徽就看了她一眼,道:“妹妹何须和我说这些,我哪里敢拦着妹妹尽孝心。”说完这话,就转身离开了。

徐徽性子虽好,却也不是一味的和气,她这一恼,徐茵便愣在了那里。

徐昭站在那里,没好气看了徐茵一眼:“母亲说的对,你也该好好学学规矩了。”

听着徐昭的话,徐茵咬着下唇,忍不住说道:“既是姊妹们,凭什么三姐姐能去,我和二姐姐却不能去。”

徐茵的话没说完,徐昭却是猜出她的意思来。

三姑娘虽记在三太太名下,却是从莲姨娘肚子里出来的。

在徐茵看来,左右都逃不过一个“庶”字。

不等徐昭开口,站在一旁的三姑娘徐佩就脸色难看道:“好好的提我做什么,左右我不去,只留在老太太跟前伺候,老太太总不会将我撵出来。”

“不若二姐姐也和我一样留在老太太跟前,老太太病着,身边总不好少了人。”

“也好。”

事情的最后,就变成了徐徽,徐昭、徐茵三个去上香。

第 8 章 上香

转眼就到了十五,这一天天还没亮,徐昭正睡的昏昏沉沉的,大丫鬟连翘就推门进来,走到徐昭床前摇了摇她的身子。

自家姑娘贪睡,只喊是喊不醒的。

“姑娘赶紧起来吧,收拾妥当还要去给老太太请安呢。”

徐昭迷迷糊糊睁开眼睛,半天才反应过来今个儿是要去上香的。出府前,要去荣欣堂给老太太请安。

古人的规矩,实在是严苛的很,一点儿水都不放。

半夏拿了一条散花水雾绿草百褶裙,并粉色银纹绣百蝶度花上衣过来,给徐昭换上。

然后就有小丫鬟打了热水,伺候着徐昭洗了脸,又拿盐粒子刷了牙。

刚收拾妥当,便听到外头一阵脚步声,然后便是小丫鬟的请安声。

“奴婢给太太请安。”

徐昭一听,忙从软榻上下来,迈着小短腿跑到周氏跟前,软软糯糯的叫了声娘亲。

“起来了?”周氏见着自家闺女这一身打扮,满意的点了点头。

“娘叫人给你炖了粟米百合红枣羹,你吃了再去给老太太请安,别去了外头又饿了。”

周氏的话音刚落,薛妈妈就端着一个斗彩莲花瓷碗走了过来。

“姑娘快吃吧,凉了就不好了。”薛妈妈将碗递到了徐昭手中,又拿了勺子给了她。

“有劳妈妈了。”薛妈妈是周氏跟前得力的人,徐昭和她也很亲近,谢过后便小口小口喝了起来。

周氏在一旁坐着,看着自家闺女一会儿工夫就吃了小半碗,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因着昭姐儿当年是早产的,所以挑食的很,很多吃食也不大能克化,三年前病了一遭,好生调养了半年,胃口却是一日比一日好了。

等徐昭吃完,周氏才开口嘱咐了几句,不外乎是到了佛祖面前要规矩,不能乱看,也不能乱说话,免得佛祖怪罪。

“娘亲放心,女儿都知道的。”她在常州的时候也上过好几回香,虽说都是自家哥哥陪着,可哪里会坏了规矩。

“你知道便好,遇上什么事就问你大姐姐,娘瞧着,你大姐姐是个稳重懂事的。”

徐昭听了,忍不住笑了笑,带着几分娇憨道:“不就是上一次香,娘亲说的好像女儿要出远门一样。”

被徐昭这么一打岔,周氏无奈笑了笑:“你呀,什么时候能和你大姐姐一样稳重,娘亲就放心了。”

徐昭丝毫没有反省,反而笑嘻嘻道:“女儿才十岁,若和大姐姐一样稳重,娘亲又该嫌我不活泼开朗了。”

听她这样说,周氏失笑,捏了捏她的小脸:“你呀,也不知道跟了谁,口齿竟这般伶俐,娘亲都要说不过你了。”

周氏的话音刚落,就听见外头有婆子传话:“太太,姨娘和五姑娘来了。”

周氏听了,脸上的笑意淡了淡,只说道:“叫人进来吧。”

“是。”那婆子应了一声,很快就领着梅姨娘和徐茵走了进来。

因着徐昭和徐茵要去给老太太请安,周氏只受了礼,嘱咐了几句,就让丫鬟跟着她们去了荣欣堂。

两人进去的时候,徐瑶和徐佩已经坐在那里陪着老太太说笑了。

“孙女儿给祖母请安。”二人一前一后齐齐福身。

老太太见了徐昭,嘴角的笑意僵了僵,道:“坐吧。”

“谢祖母。”

两人谢过,这才在一旁的绣墩上坐下。

才刚坐下,大姑娘徐徽便到了。

她身着一袭碧色缎织暗花攒心菊长裙,头上插着一支紫玉雕云纹玲珑簪,配银珠双蝶珠花,耳朵上坠着蝶恋花坠子,手上戴着红珊瑚手串。

这一番打扮,着实将人的目光吸引了去。

老太太一见着,就露出笑脸,可劲儿的夸起来。

“早该这样打扮了,你平日里穿的素淡,今个儿这身是你母亲挑的吧?”

“回老太太的话,正是呢,孙女儿还怕打扮太过,叫人说闲话呢。”

“哪里的话,女儿家打扮的好看,叫人瞧见也觉着体面,不妨事,又不是那些年轻的妇人。”

徐昭坐在那里,听着老太太这样说,差点儿就要笑出来。

依着老太太的意思,女儿家在闺阁的时候就要好好打扮,不仅愉悦自己也愉悦别人。若是出阁嫁到了别人家里,再细心打扮就会被人说是不守妇道。

徐昭一阵无语,这老太太的思想,可真让人不解。

难不成那些个嫁入侯门王府,或是入了后宫的女子,嫁人后就不能好好打扮了。

有道是红颜易老,不好好收拾,不是硬生生将自己的夫君推给别人吗?

徐昭不知道老太太这样说,里头有没有董姨太太的缘故。

听着老太太的话,徐徽点了点头,没有吱声,大抵上也觉着老太太这话,有些不对。只不过碍着孝道,不好说什么罢了。

说了一会儿话,天就大亮了,惦记着上香的事情,老太太便让徐徽、徐昭还有徐茵退下了。

从老太太屋里出来,出了荣欣堂,又走过一条长长的抄手游廊,经过小花园,出了垂花门,就到了外院。

候在那里的婆子一见着徐徽她们出来,便堆着笑迎了上来。

“管家已经备好了马车,姑娘们早些动身吧。”

徐徽点了点头,便随着那婆子走了出去。

一共两辆马车,徐徽、徐昭和徐茵一辆,另外一辆坐着三个粗使的婆子,姑娘们出门,总是要小心些的。

马车很快就出了京城,一路朝郊外行去。

马车上虽然铺了厚厚的褥子,可到底还是颠簸的。

徐昭身子好,在常州的时候笨笨跳跳玩闹惯了,不觉着怎么,徐茵却是脸色苍白,不时拿帕子捂着嘴。

在她又一次捂着嘴后,徐昭伸手将窗户上的帘子打了起来,又从荷包里拿出一小包糖来。

这糖是拿梅子做的,里边更是薄荷夹心,嚼起来酸酸的吃到里边又清凉的很。

徐茵见着她的动作,愣了愣,好半天才伸出手来拿了一块儿糖小心翼翼放到嘴里。

这就完了?连一个“谢”字都没有?徐昭觉着,自己这五妹妹也有些太不会做人了。

不管她心里多讨厌她,表面上的功夫该做也得做啊。

见着一旁得徐徽皱了皱眉,正欲说话,徐昭扯了扯她的袖子,阻止了她。

罢了,出来上香,就别把气氛弄坏了。

徐徽也猜出她心里的顾虑,朝着她微微摇了摇头,看着徐茵的目光却是愈发的不喜了。

她们大房也有庶出的姑娘,却哪里像茵姐儿这样,处处都上不了台面。

到底是从姨娘肚子里钻出来的,纵是当小姐养着,也免不了小家子气。

约莫一个时辰后,马车便停了下来。

几个婆子扶着徐徽她们下来,留下车夫看车,三个婆子则是跟着进了寺庙。

因着是夏日,寺庙里郁郁葱葱,各色花草盛开,空气中都能闻到一股浓浓的花香。

越往里走,花香越来越淡,直至进了大殿,花香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无处不在的檀香味。

徐昭跟在徐徽的身后走了进去,进了香,又上前在蒲团上跪下,闭上眼睛,双手合十,诚心祈祷。

“愿佛祖保佑娘亲和爹爹身体康健,事事如意,保佑哥哥能金榜题名。”

过了半晌,听见徐徽起来,徐昭和徐茵才跟着站起身来。

徐徽派了身边的婆子给奉了六十斤的香油,二十根蜡烛,又叫人拿了几卷经书,紧接着就被一名僧人带到了后院的房间里歇着。

房间里简洁宽敞,只放着一张床,一张书桌,一把椅子,墙上挂着一幅山水画,旁边提着佛家偈语。

徐茵一进屋里,就开口道:“方才在前院我好像见着了永平侯府的二小姐。”

永平侯府的二小姐孟雅娴是庶出的,可她的生母赵姨娘颇得永平侯宠爱,在府里永平侯夫人也要给她几分颜面。

半年前,徐茵随老太太参加宴会,就见着了这二小姐,不知怎么两人竟然聊的很是投机,便私下里交好了。

徐茵这话,便是想去见一见那孟二小姐了。

徐徽皱了皱眉,觉着此事不妥,不等她开口,徐茵便求道:“大姐姐就让我去一次,左右是在寺庙里,出不了什么事情。”

徐茵虽然语气轻轻,可相处这些年,徐徽哪里不知道她这五妹妹是个固执的,她认定了的事情,都是要去做的。别这会儿她没应下,一会儿她偷偷跑了。

徐徽想了想,看了一眼坐在那里的徐昭,见她没有反对,便应了下来。

“去吧,叫个婆子陪着你,别耽搁太久。”

“谢大姐姐。”徐茵福了福身子,就离开了,走的时候脚步轻快,哪里和在府里一个模样。

“你不知道,这些年五妹妹只交好了这么一个,孟家小姐一句话,比旁人说一百句都管用。”

徐昭收起了眼中的惊讶,心里有些明白,徐茵处处听那孟家二小姐的话,多半是因为两人同是庶女的身份,可那孟雅娴却活的比她尊贵自在吧。

或许,她心里真正想要的,是如孟雅娴一样的日子。

徐昭在心里叹了一口气,神色却是很平静。

过了小半个时辰,都没见徐茵回来,徐徽便派了个婆子去找,可找了好久,也没见着徐茵的踪影。

那婆子回来禀告的时候,满脸的慌乱,冷汗都下来了。

五姑娘若是出了什么事,她们这些当差的一个都跑不掉。

寺庙里很大,哪里知道徐茵到底去了哪处,于是便只能分头去找。

徐徽和徐昭各自带了一个婆子,又将门口看马车的车夫叫了进来,吩咐他们偷偷去找,千万别声张开来,免得坏了府里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