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弟如今进了都察院,早就不同往日,周氏可不是她能折辱的。若叫老爷知道了,定会怪罪她。

徐玉华正想着,躺在床上的老太太突然就拉着她的手,情绪激动,脸涨得通红,却是说不出一个字来。

徐玉华声音哽咽,眼圈一红就落下泪来。

“都是女儿不孝,没能来早些过来。”

老太太死死看着她,听着她的话之后伸出手指在她手里一笔一划写着。

徐玉华眼瞧着她写了个“四”字。

“母亲是说四姑娘?”

老太太瞪大眼睛,嘴里啊啊地,最后才用力点了点头。

严妈妈见着,忙对着徐玉华道:“老太太是叫心里头恨毒了四姑娘。”

“女儿知道,母亲耐心些,等病好了,总能收拾她的。”

徐玉华亲手伺候着老太太用了药,又留在荣欣堂一会儿,等到晚上的时候,就回了济永伯府。

徐昭听到消息的时候,心里有些微微的不屑,还说大姑奶奶有多厉害,其实也和老太太一样,只是面儿上的厉害。

“还以为姑母会陪祖母住些日子,怎么这么快就回去了?”

连翘听着她这话,笑着说道:“姑娘不知道,咱们姑奶奶是继室,在济永伯府总是不大如意,姑奶奶也就是在徐府的时候厉害些。”

连翘虽没细说,可徐昭哪里还猜不出是什么意思。

“严妈妈回了荣欣堂,派人好好盯着她。”徐昭突然吩咐道。

“姑娘不说奴婢也早派人去了,那严妈妈被关着的时候糊涂了,竟然口无遮拦,说是姑娘将老太太害成如今这样,奴婢是不在跟前,若是在,定要好好的替姑娘出口恶气,叫她心思毒敢坏姑娘的名声。”

一提起这事儿,连翘就满肚子的火气,自家姑娘连那近缘师太是谁都不认识,又怎么会让她说严妈妈不祥,叫老太太生了气,中风瘫在床上。

退一万步说,是老太太自个儿病拖着不见好,才吩咐了大太太叫人请了近缘师太到府里做法事的。

怎么老太太一病,竟然敢编排到自家姑娘身上,当是二房没人了还是太太身子重,就能任她一个奴才编排自家姑娘了。

“姑娘是什么性子,怎么会想着害老太太。”

徐昭听了连翘这话,心虚地拿起桌上的茶盏轻轻抿了一口,还真是她叫人将老太太害成这样的呢。怎么办,她一点儿也不愧疚呢。

和连翘说完话,徐昭坐在软榻上看了会儿书也觉着倦了,就躺下来睡了一会儿。

这一睡,就睡到了晚上。

徐昭醒过来,叫半夏伺候着洗了个脸,才去了正房。

大姑母来府里的事情父亲已经听说了,见她进来,问大姑母说了什么,可是难为她了。

徐昭听父亲这么问,忙回道:“女儿给大姑母行礼,姑母也不知是忘了还是怎么,好久都没叫起,幸好伯母正好过来,才让女儿起来。”

徐秉臻听了,哪里还不知道自家闺女是被人为难了,脸色就有些不大好看。

“以后她回府,你不想见,称病就是。不然,就去江府避避。”

江府的事情周氏和徐秉臻说过,所以徐秉臻自然知道自家闺女拜了个师傅,跟着隔壁府里的江太太学刺绣。

徐昭一听,就知道自家爹爹是向着她,怕她被人欺负了,忍不住就笑出声来。

“女儿知道了。”

严妈妈回了荣欣堂已经好几日了,刚开始的时候,因着她是老太太跟前儿的红人,屋子里的丫鬟婆子自觉矮了她一等,便是有什么也不敢开口说。

可几天下来,严妈妈竟是只陪着老太太说话,但凡老太太一要如厕,她是头一个躲得远远的,不是说要给老太太炖汤,就是说老太太的药快好了,她要到小厨房里瞅瞅。

一开始还不觉着怎么,可次数多了,那些伺候的丫鬟婆子也不是蠢笨的,哪里还看不出来她分明是不想伺候老太太,是想将这些个脏活累活都给她们来做。

这世上哪里有这样的好事?

所以这一日严妈妈才出去给老太太炖汤,屋子里的两个丫鬟婆子就小声议论起来。

虽然是避着老太太,可她们是故意说来给老太太听的,声音自然能叫老太太听见。

“妈妈可不敢胡说,严妈妈是老太太陪嫁过来的,伺候了老太太大半辈子,怎么会嫌弃老太太。”

“这知人知面不知心,谁知道她心里头怎么想的,说不准就是嫌老太太,嫌这屋子里的味道熏了她。不然怎么老太太一要如厕,她就寻了由头出去,分明是不想伺候老太太。”

“妈妈小声些,叫老太太听见了可就不好了。”

“我晓得,只是心里替老太太不值,她一个奴才这些年当自己是主子似的,都是老太太给她的脸面,如今老太太病了,她不好好伺候老太太报答老太太的恩情,却是做出这些个事情,瞧了实在叫人心寒。”

那妈妈顿了顿,才接着说道:“说不定,那近缘师太说的没错,她是不祥之人,想着要害了老太太。不然,怎么好端端的,老太太就中风了。之前,老太太也不是没生过病,哪一次和现在这样。这么巧,说不是她害的我可不信。”

那丫鬟正想说什么,就听着咣啷一声,才发现是老太太将那痰盂给打翻了。

老太太面色铁青,眼睛瞪得大大的,指着她们。

“老太太恕罪,奴婢,奴婢们是瞎说的。”

那婆子装作害怕的样子,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其实见了老太太动了怒,心里头别提有多高兴了。

老太太既然生气,就代表她听了进去,那严妈妈,往后也别想充什么老太太跟前儿的红人,将自己当半个主子似的,半点儿肮脏事儿都不沾。

老太太死死盯着她,心里头翻滚着怒意,却是怎么都发不出来。

正巧这个时候,严妈妈从外头进来,见着打翻在地上的痰盂,和老太太满脸怒意的样子,只当是屋子里的丫鬟婆子不尽心,没伺候好老太太。

当下,就训斥起来。

“没用的东西,老太太病着,不知道好好伺候,还惹了老太太生了气,就该回禀了太太,将你们一个个全给发卖了。”

严妈妈正怒骂着,全然没有注意到老太太看着她的目光,带着满满的怒意。

老太太在气头上,一翻身就从床上摔了下来,抬起头来要朝严妈妈打去。

“老太太!”素梅惊慌大叫,荣欣堂里乱作一团。

“快,老太太出事了,快回禀了大太太。”有婆子对着外头的丫鬟到。

那丫鬟一听,应了一声,忙不迭就朝大太太院里跑了去。

只一会儿工夫,大太太就匆匆赶来了。

一进来,就见着老太太跌在地上,伸手指着严妈妈,好像恨不得将严妈妈给生吞了。

王氏一见着,忙叫了两个婆子进来,将老太太给抬到床上,才问到底是出了什么事儿,老太太是为何生气了。

屋子里的大小丫鬟全都低着头不敢吱声。

王氏指着素梅道:“你说,老太太好好的怎么会从床上跌下来,你们一个个领着份例,连自个儿的主子都伺候不好,养你们在府里有什么用!”

王氏一动怒,素梅就跪在了地上,回禀道:“大太太恕罪,是严妈妈,老太太是生了严妈妈的气。”

“严妈妈?”

素梅拼命点头,视线落在严妈妈的身上,开口道:“也是奴婢们不好,议论严妈妈,却被老太太给听着了,才生了大气。”

“太太若是责罚,奴婢们只敢领受,只是有些话不说,奴婢都替老太太委屈。”

“严妈妈是老太太跟前儿的红人,年纪比我们这些个都大些,便是懒怠些也没什么。可每每老太太要如厕,或是弄脏了褥子,严妈妈就借口避到外头去,不是给老太太炖汤,就是去看老太太的药熬好了没。”

“奴婢们也不是个蠢笨的,发觉了严妈妈的心思,就私下里议论了几句,哪曾想正巧被老太太听着,老太太生气,才从床上滚了下来,要拿严妈妈问罪。”

“都是奴婢们不好,错了规矩,请太太责罚。”

素梅说着,就重重磕了个头。

王氏一听,心头一震,立马便叫两个婆子将严妈妈捆了起来,才到了床前请示老太太该如何处置。

老太太脸色铁青,用口型说道:“打!打死!”

“老太太,老奴冤枉,老奴冤枉,是这些个丫鬟见不得老奴回荣欣堂伺候,才起了歹心,合起伙来要陷害老奴,想要将老奴除掉啊!”

见着老太太的口型,严妈妈的脸色迅速变得惨白,身子晃了晃,就跌到在了地上,几步爬到床前,对着老太太磕头道。

老太太眼中有了几分犹豫。

这个时候,有个小丫鬟跪下来,对这老太太道:“老太太,奴婢亲耳听到严妈妈和林姨娘说老太太不中用了,这样人不人鬼不鬼,倒是拖累了她们。”

严妈妈额头上的冷汗流了下来,明明她是私下里和林姨娘说的,怎么恰好被这个小丫鬟给听见了。

见了严妈妈的脸色,老太太哪里还有不明白的,咿咿呀呀几声,视线就落在王氏的身上。

是叫王氏将严妈妈打死!

王氏挥了挥手,很快就有两个婆子上来,将严妈妈拖了出去。

府里有专门责打奴才的板子,宽有半尺,涂着红漆,足足有一米五。

严妈妈被按在长凳上,嘴里塞了布条,板子高高举起重重落下,打在人的身上,发出闷实的响声。

几十板子下去,严妈妈的身上就没一块儿好肉,已是出气多进气少,行刑的婆子见了,才迟疑了一下,就听跟前儿的人道:“太太说了,这等奴才,打死不论。”

一句话落下来,那婆子又抬起了板子,十几下过后,严妈妈便再无气息,才进去回禀了大太太。

“回太太,人已经死了。”

大太太嫌弃地遮了遮鼻子,只说道:“裹张草席子抬出去吧,别脏了府里的地儿。”

不等那婆子应下,就听着外头一阵喊叫声。

“姨娘,姨娘!不好了,姨娘见血了!”

原来,是林姨娘听进消息,匆匆赶了过来,一进来就见着已经死透的严妈妈,受了惊吓就动了胎气跌倒在地上。

大太太从屋里出来,就见着林姨娘身下一滩血,已经是不省人事了。

“快,快去请大夫进来!”大太太说着,又传了管家进来,叫人将严妈妈的尸体给抬了出去。

徐昭听说荣欣堂出了事,严妈妈被大太太命人打死了,忍不住一愣,问是怎么回事。

“那严妈妈也是活该,到了老太太跟前儿伺候,还嫌老太太瘫了,身上脏得很。被老太太瞧出来,老太太动了大气就摔下了床,正巧大太太过来知道了这事儿,就将严妈妈发落了。”

“这等奴才,早该打死了。只是可怜了那林姨娘,一进去就瞧见严妈妈惨死在那里,动了胎气小产了,听说落下来还是个男婴,真叫人可惜。”

徐昭听了,感慨了一句恶人自有天收,古人诚不欺我。

严妈妈一死,府里也清净了,老太太再也不闹腾了,那林姨娘失了孩子,闹腾了几日,说是那日是大奶奶派了人来,告诉她严妈妈出了事儿,她才去了荣欣堂,是大奶奶容不下她,害了她肚子里的孩子。

大太太见她这样闹腾,动了怒气,要了人牙子进来要将她给发卖了。

妾通买卖,更别说林姨娘还有那么个姑姑,又失了大少爷的宠爱,在这府里头,连个丫鬟也能作践她了。大太太一句话,就能将她发卖了。

反而是大奶奶求了情,说是既然是府里的姨娘,才刚小产就发卖了,便是没什么也要叫人传出个什么来,害了府里的名声。

大太太听了,一个劲儿的夸赞大奶奶,说她宽厚大度。可心里哪能不明白,她这样宽厚,还不是因为林氏小产伤了身子 ,再也不能生养了。

这样贤良的名声,换了谁谁不拿着。

事情一过,府里终于是归于平静了。

老太太自打处置了严妈妈后 ,就愈发的不爱见人,除了伺候的婆子和大丫鬟素梅、素兰,竟连大太太都不大见,更别说是下头的孙女儿了。

徐昭乐的轻松,每日只陪了自家娘亲说话,给娘亲肚子里的小宝宝做衣裳,陪着自家娘亲在院子里散步,越到临盆的日子,徐昭比周氏还要紧张。

真到了临盆的那日 ,徐昭在院子里等着,看着丫鬟婆子进进出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生怕自家娘亲出了什么岔子。

天快亮的时候,才听到一阵婴儿的哭叫声,稳婆从屋里出来,回禀说:“老爷,太太生了个小少爷。”

徐昭当时嘴角就笑弯了。

小小的孩子,在襁褓里,皮肤红红皱皱的,没几天就长开了,白白嫩嫩,叫人瞧了就疼到了心里去。

徐昭每日都要到正房,见着自家弟弟稀罕到不行,周氏在月子里,见着她这样,忍不住道:“瞧她这样会照顾哥儿,往后嫁到别家,也不用我这当娘的发愁了。”

徐昭一听,脸就红了起来,眉梢都带着几分羞涩。

......

时光荏苒,一转眼两年就过去了,徐昭也过了十三岁的生辰,眉眼都长开了,府里的人私下里议论,都说四姑娘长的越来越好看了,这满京城里,还从未见过像四姑娘这样好颜色的。

“太太叫人新做的蕊红绣刻丝瑞草云雁广袖双丝绫纹衫,说叫姑娘穿这个。”

太后千秋,在宫里头设宴,三品以上官员的家眷全都要去,半个月之前,连翘就不厌其烦的让她试衣裳了。哪曾想,到了这一天,却还是换了衣裳。

之前的那些,可都白试了。

徐昭听了,嘴角微微抽了抽。

沐浴焚香后,徐昭才换了衣裳,任由连翘梳好了头,只用了半碗清粥,就见着自家娘亲进来。

“昭儿进了宫,见了太后可别紧张,时刻记着自己是大家闺秀。跟在娘身后,别迷路了。”周氏细心嘱咐。

徐昭一一记下,因为是要进宫,所以也提起了心。

马车徐徐驶到了宫门,金黄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耀着耀眼的光芒,金顶红门,让人油然生出一种庄严肃穆之感。

有太监领着周氏和徐昭绕过一条条的宫道,最后到了太后的慈安宫。

徐昭落座后,视线不禁朝四处看看。

过了许久,才听到一声尖细的声音:“太后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