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8 章 追封

乾玺宫

皇后俞氏求见皇上,被总管太监张公公拦在了殿外。

“娘娘还是回去吧,皇上吩咐了,不得让任何人打扰。”

俞氏听了,皱了皱眉,又问道:“可传太医了?”

张公公恭敬的道:“一早就传了,太医说皇上是劳累过度,伤了身子,养两日就好了,娘娘不必担心。”

张公公是皇上跟前近身伺候的,说是回禀,其实半点儿消息都没露出来。

“娘娘若没什么别的吩咐,那奴才就先进去了,皇上跟前可不能缺人伺候。”张公公躬了躬身子,恭敬地道。

俞氏心中暗怒,却只点了点头,一路回了凤鸾宫。

皇上因病罢朝两日,在后宫里起了不小的波澜,好些妃嫔都前去求见,盼着能有侍疾病的机会。

可整整过了一天,乾玺宫除了太医外,没有一个妃嫔能进去。

就连这些年最为得宠的穆嫔,都没能得到召见。

第二天一大早,俞氏看着桌上清淡的饭菜,暗暗惊讶。

那太监何其精明,见着自家娘娘的脸色不对,便回道:“今早皇上下了圣旨,命六宫斋戒一日。”

俞氏听了,看了那太监一眼,眸子里隐含着怒意,挥了挥手叫那太监退下了。

阮嬷嬷见着自家娘娘脸色不好,心里微微叹了一口气,昨日她还不敢肯定,可这一大早皇上就下了圣旨,叫六宫都跟着吃素,分明是因为今个儿是宁贵妃的忌日。

想来,娘娘也是想到了,不然怎么会这么生气。

可她只奇怪,前些年皇上再怎么,也没有罢朝两日,还下这样的旨意,为何今年......?

圣意难测,不仅娘娘猜不透,怕是除了皇上自己,谁都猜不出其中的缘由。

皇上的旨意一下,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六宫,消息传到宫外,朝中大臣也将自家饭桌上的荤菜全都撤了下去。

虽然圣意难测,可小心些总是好的,别传到皇上耳朵里,碍了皇上的眼。

徐昭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下意识朝对面的韩子煜看了过去。

只见韩子煜面色如常,像是没听到似的,继续喝着碗里的鲜笋菌菇汤。

徐昭看了站在那里的小太监一眼,挥了挥手叫他退下了。

等用过早饭,徐昭才跟着韩子煜出了王府,早有马车等在门口,两人上了马车,一路去了万寿寺。

万寿寺是皇家寺庙,只对皇族宗室开放。

寺院坐北朝南,分为中、东、西三路,中路主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斋堂和毗卢阁。东路有方丈院、延清阁、行宫院、万寿宫。西路有愣严坛、戒台和观音殿,庄严肃穆。

徐昭进了大殿,双手合十跪在蒲团上,心里默默对着佛祖许了几个心愿。

睁开眼睛的时候,就见着跪在左边的韩子煜,也缓缓睁开了眼睛。

拜完佛祖后,徐昭和韩子煜就从殿内出来,才刚出来,就遇着一个衣着精致的嬷嬷,那嬷嬷徐昭认识,是在长公主跟前伺候的郭嬷嬷。

见着二人出来,郭嬷嬷上前几步,福了福身子,恭敬地道:“老奴见过王爷,王妃娘娘。”

徐昭抬了抬手,叫她起来,随口问道:“嬷嬷怎么在此处,可是长公主也来上香了?”

郭嬷嬷听着,点了点头,对着徐昭道:“公主和县主也是刚到,这会儿正听方丈讲经呢。”

徐昭点了点头,开口道:“一会儿我和王爷去给公主请安。”

郭嬷嬷看了韩子煜一眼,才福了福身子,退了下去。

等长公主和柔安县主从禅室里出来,见着韩子煜和徐昭,眼中也是诧异。

“竟这么巧,煜儿甚少来这万寿寺,今日却是到了。”

韩子煜淡淡道:“今日是母妃忌日。”

韩子煜一开口,长公主嘴角的笑意就僵在了那里,大概也不知道今天会是宁贵妃的忌日。

也是,人都去了这么多年,宁氏一族又被皇上诛杀满门,这京城里,又有哪个记得呢?

这样想着,长公主突然就想起了昨日皇上罢朝两日的事情,心里便咯噔一下,不知道是不是和宁贵妃有关系。

长公主今个儿出门早,所以这个时候还不知道皇上今早还下了一道旨意。

若她知道了,心中的猜想便能肯定了。

长公主带着一点尴尬,看了韩子煜一眼,又对着徐昭道:“既是你母妃忌日,可是要留在寺院里住一日?”

见着韩子煜点头,长公主也不好再说什么,安慰了他几句,就带着柔安县主离开了。

事实上,她心里是当真尴尬,平日里她这个姑姑和韩子煜多为亲近,言语间也是关心他这个侄子的。可却是好巧不巧,将贵妃的忌日给忘了。

虽不是她的错,可也着实叫人不好再呆下去了。

徐昭远远看着长公主离开,又回头看了看韩子煜的脸色,却见他面色如常,好像丝毫都不在意长公主方才那尴尬的脸色。

“昭儿随本王进去听方丈讲经吧。”

徐昭点了点头,跟在韩子煜的身后走进了殿内。

万寿寺是皇家寺庙,所以能听方丈讲经的都是宗室子弟,天之贵胄,而方丈大师,更是得道高僧,前些年云游四方,去年才回了万寿寺礼佛。

殿内香烟浓浓,弥漫着浓浓的檀香味。

听方丈讲了一个时辰的经,二人才从殿外出来,就被僧人领到了后院的禅房歇息。

只一会儿工夫,就有小沙弥送来了斋饭。

斋饭是寺院的厨房专门供应的,两碗南瓜粥,两样素菜,一碟瓦酥、还有两碗白米饭。

虽然简单,味道却是格外的好。

等用完午膳后,徐昭本想在禅房里看看经书,再抄写几卷,韩子煜却拉着她参观起寺庙来。

院子里有娑罗树和两株银杏树,树体高大。

院中幽静雅致、碧瓦朱栏、流泉淙淙、修竹丛生,颇有些江南园林的意境。

西路大多是寺院式的殿堂,有戒坛、观音殿和龙王殿等等,一层层排列,瑰丽堂皇。

戒坛是僧人们受戒之处,台上有释迦牟尼像,像前有三把椅子,两侧各有一长凳;观音殿是全寺最高处,上有乾隆手书莲界慈航,内供观世音菩萨,敛目合什,隽秀端庄。

如此清幽雅致,徐昭听着寺庙中的禅音,觉着心都彻底安静下来了。

两人在寺庙里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天才刚刚亮,就回了肃王府。

徐昭回了王府,韩子煜则是直接进宫去了。

皇上罢朝两日,今日正好是要上朝的。

等到上午的时候,就从宫里传来消息,皇上下旨,追封已故宁贵妃为皇贵妃,谥曰元皇贵妃。

一时间,朝中掀起了大浪,皇后听闻旨意,当场就将手中的茶盏给摔到了地上。

皇贵妃还不够,皇上给她个“元”字,她这个皇后的颜面何在?

朝堂上,有言官以帝后和睦,朝堂社稷为由,跪求皇上收回旨意,却惹得皇上龙颜震怒,命人将其廷杖四十,发回原籍,永不叙用。

身为言官,求的便是以身谏君,若能得以一死,便能青史留名。

可皇上今日,分明是存了心思,不给他这个机会,不然廷杖四十,早就死的透透的。

其他的官员看着这事儿,心里头门儿清,也没有人再敢劝谏。

说到底,追封不追封都是皇上的家事,只要皇上按时上朝,龙体康健,就行了。别的,可不是他们这些当朝臣的想求就能求来的。

经此一事,朝堂便再没人敢劝皇上收回旨意。反而是琢磨起圣意来。

皇上追封宁贵妃为皇贵妃,还谥号“元”字,莫不是往后还要追封元皇贵妃为皇后?

若真有此意,皇上便是在为肃王殿下铺路了。

比起肃王来,大皇子既占了嫡又占了长,理应承继大统。可祖宗规矩再大也做不得数,到最后,还是得看皇上的心思。

若是皇上有追封元皇贵妃为皇后的心思,到时候肃王是皇后嫡子,身份上就没人能说道了。

因着一道旨意,朝堂局势,瞬间就变了。

慈安宫

太后才喝完了茶,就问起皇帝的事来。

“去看看,皇上可还忙着,忙到连见哀家一面的功夫都没有?”

太后的话音刚落,就有太监前去打听了。

回来后,却说皇上还在乾玺宫批折子。

太后听了,皱了皱眉:“他不见哀家,哀家也可去见他。”

太后的话音刚落,就被身边的嬷嬷给拦住了。

“太后,皇上的病才刚好,定是堆积了好些折子,需要处理。”

“太后您忘了,宁贵妃刚刚病逝的时候,皇上是什么样子的。”

听着嬷嬷的话,太后沉思了半晌,长长叹了一口气:“罢了,哀家老了,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第 119 章 侍疾

第二天,宫里传来消息,说是皇后着了风寒,头疼的厉害,按照规矩,徐昭这个肃王妃和大皇子妃薛氏都要入宫侍疾。

宫里的太监前来传话的时候,徐昭正一边看书一边吃着点心。

听到宫里来人了,早早将吃到一半的点心放下,就叫人将桌上的东西给撤了,等听到皇后头痛,要她进宫侍疾的时候,当真是有些心塞。

只是,表面上还是表示了对皇后的担心,保证会立马进宫的。

“王妃准备准备,快些进宫吧,奴才先在院里等着。”

那太监说完,就躬了躬身子,转身退了下去。

“王妃,这可怎么好,王爷这会儿还在宫里。”连翘很是担心,皇后向来不喜欢自家王妃,说是进宫侍疾,还不知会怎么折腾王妃呢。

见着连翘着急的模样,徐昭却是淡定下来,瞧这情形,是要在宫里小住几日的。于是就吩咐了瑞珠收拾了几件衣裳,还有一些打赏的东西。

“若是王爷回来,也叫王爷不必担心。”

徐昭嘱咐了几句,就随着那太监出了王府,马车一路朝皇宫驶去。

她不是头一回进宫,却绝对是头一回进宫侍疾,侍疾的那个人还是俞氏,心里不紧张是假的。等到了宫门口,她终于是想明白了,既然该来的都要来,她又何必担心。

左右,俞氏不过是刁难她而已,到时候她见招拆招就是了。

想着这些,徐昭才安下心来。

等下了马车,那太监就领着徐昭一路朝凤鸾宫的方向去了。

进了凤鸾宫的门口,守在门口的宫女就堆着笑迎了过来:“奴婢给王妃请安。”

“娘娘可好些了?”徐昭叫她起来,然后才开口问道。

那宫女摇了摇头,脸上满是担心的神色:“娘娘着了风寒,头痛了一宿,方才太医来过,扎了几针才睡过去。”

“劳王妃先等会儿,娘娘怕一会儿就醒了。”

那宫女说着,眼中带着几分笑意。

徐昭听了,哪里还能不明白,俞氏是真睡着了还是假睡着了她不知道,但此时这宫女当真是想叫她这个王妃站在这里等着倒是真的。

徐昭看了那宫女一眼,点了点头。

大热的天,站的地方又没有什么树木可以遮蔽,虽然徐昭身上带着寒冰珠,却也难受的很。

只等了一会儿,见着屋里还没动静,徐昭就些看了那宫女一眼,上前几步。

“娘娘可是还没醒?这样站着也不是法子,还是到偏殿等着吧。不然,若是失了仪容,到了娘娘面前可就是大不敬的罪过了。娘娘瞧见了,心情也不会好的。”徐昭笑着开口,一副全然替皇后着想的样子。

那宫女见着徐昭过来,先是一愣,听到徐昭的话之后,更是露出几分诧异来。

虽然娘娘早就说过这肃王妃不是个好相与的,可她在娘娘跟前伺候了这么久,还是头一回听人说这样的话。

别的人无论是妃嫔还是命妇,哪个不是安安分分在这儿等着,便是等上一天,也是她们的福分。

不等那宫女开口,徐昭的视线就朝偏殿处看了看,那宫女也只好恭恭敬敬带着她走了进去,然后还派人上了一盏茶。

徐昭坐下来,没有拿起那茶,却是问道:“大皇子妃可进宫了?”

知道徐昭不好应付,那宫女回答的时候多了几分小心:“回王妃的话,大皇子妃来的早,已经在殿内伺候了一会儿,这会儿娘娘睡着了,还在一旁守着,真真是个有孝心的。”

徐昭含笑看了那宫女一眼,点头道:“可不是,母后贵为一国之母,身子自然是金贵得很,若不是母后睡着了,本王妃不好进去,怎么也是要在母后跟前侍奉的。便是端茶递水,也是求都求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