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朝驸马只能得个闲职,所以这公主府素来是长公主一人做主,郑怀恩只笑着点了点头,朝韩子煜做了个手势,又叫人上了茶。

长公主看了他一眼,才拉着徐昭去了后院。

长公主的态度过分的亲昵,叫徐昭有几分不习惯,只是碍着她长辈的身份,不得不陪着笑罢了。

过了垂花门很快就到了柔安县主的住处,早有各家的女眷过来,在屋里陪着说话。

柔安县主穿着一身大红色的嫁衣,坐在梳妆台前,许是才刚沐浴完,有丫鬟在一旁给她拿帕子绞着头发。

而一旁坐着的各家姑娘,正陪着她说话。

见着长公主进来,一屋子的人全都站了起来,福下身子给长公主请安。

“见过公主。”

长公主笑了笑,叫众人起来,才对着徐昭道:“外头还有宾客要接待,你和嘉敏坐下说说话,我就先过去了。”

徐昭点了点头,目送着长公主离开。

见着长公主离开,众人的视线全都落在徐昭这个肃王妃的身上。

“臣妇给王妃请安。”

“臣女见过王妃。”

徐昭愣了愣,才叫众人起来。

柔安县主站起身来,上前几步将徐昭拉到了梳妆台前。

“好些日子没见表嫂了,表嫂也不过来看看我。”

柔安县主这话一出口,众人眼中皆闪过一抹诧异,想了想又明白过来。

原也听说这徐家四姑娘和柔安县主交好,如今柔安县主要嫁到辅国公府,而辅国公府嫡出的姑娘又是徐家的二奶奶,这亲上加亲,自然是更熟络几分的。

“你准备婚事,有好些事情要忙,我岂好过来扰你。”徐昭开口解释道,又不着痕迹看了柔安县主一眼。

见着她脸上虽带着笑意,可眉眼间却一丝紧张和羞涩都没,徐昭心里便明白了几分。

这柔安县主心里头,定还想着那位谢先生。

只是,碍于身份,碍于太后赐婚,才不得不嫁罢了。

听着徐昭的话,柔安县主点了点头,刚想开口,就听到外头一阵脚步声,原来是大皇子妃薛氏来了。

薛氏身着一袭湖绿色的宫装,梳着流云髻,头上插着缠丝变形赤金镶珠凤簪,端庄沉稳,从外头进来。

众人请安,又各自见礼之后,薛氏才坐下来。

徐昭和薛氏见过几面,之前被皇后传到宫中侍疾的时候也是说过几句话的。对于这大皇子妃,徐昭心中是有几分同情的。

她实在想不明白,这样的才情相貌,薛氏为何就得不到大皇子的宠爱。

薛氏进来后,陪着柔安县主说了几句话,因着大皇子的关系,柔安县主和这个表嫂也算不得亲近,只是碍于场面,不得不应付罢了。

薛氏哪里不知道自己的处境,只说了几句场面上的话,就拿起桌上的茶盏喝了起来。

柔安县主看了薛氏一眼,又和徐昭说起话来。

只说了几句,就有全福嬷嬷进来,给柔安县主梳头。

“一梳梳到头,富贵不用愁;二梳梳到头,无病又无忧;三梳梳到头,多子又多寿;再梳梳到尾,举案又齐眉;有头又有尾,此生共富贵”。

全福嬷嬷念词结束,才放下手中的梳子,将簪子和珠钗插在柔安县主头上。

过了好一会儿,长公主才带着贴身的婆子过来。

知道长公主和柔安县主要说些体己的话,众人都很有眼色的去了偏殿,才刚坐下,就有丫鬟上了茶水和点心。

这边,等众人出去,柔安县主脸上的笑意立马就淡了下来。

长公主看着她这样,挑了挑眉,张了张嘴想要训斥,却是重重叹了口气:“我这都是为你好,即便没有太后懿旨,你所嫁之人也要门当户对,才不辱没了你县主的身份。”

听着这话,柔安县主抬起头来看了长公主一眼,却是带着几分哽咽道:“母亲可要记着答应了女儿的事情,等女儿嫁过去,就放了先生。”

不等长公主开口,她又接着说道:“若是母亲伤害他一分,女儿定会伤害自己十分。”

柔安县主这话,分明是拿自己的性命来威胁长公主。

长公主虽深知她的性子,却也由不得恼怒起来,带着几分失望看了柔安县主一眼,沉声道:“放心,我自会留他一条性命,叫他安然离开。”

长公主说完,便带着贴身的婆子走了出去。

柔安县主眼圈一红,看着镜子里身着嫁衣的自己,竟然忍不住落下泪来。

这一幕除了她自己自然没有人知道,就连长公主也只以为自己的女儿不过是一时迷了心窍,等嫁到辅国公府,生个一儿半女,才知道自己过往有多幼稚,知道她这个当母亲的全都是为了她好。

大约申时一刻,辅国公府迎亲的队伍才来。

徐昭站在人群中,看着身着一凤冠霞帔的柔安县主被嬷嬷扶着,向长公主和驸马拜别。

鼓乐声,鞭炮声传入耳中,空气里都是喜庆的气息。

送嫁的婆子扶着柔安县主出了公主府,坐上花轿的瞬间,柔安县主回头朝公主府看了一眼。

隔着喜帕,眼前红红一片,什么都看不到。

这一瞬间,徐昭大概能体会到她心中的难受。

只是,她贵为县主,不是寻常女子,便是没有太后赐婚,也断断不可能嫁给一介布衣。

只愿她嫁到辅国公府,能放下心结,重新开始。

送走了柔安县主,宾客们回了公主府,又坐了一会儿,才陆续离开。

徐昭和薛氏一前一后出了院子,就见着有个丫鬟跑到薛氏跟前,不知是说了什么。

她的话音刚落,薛氏的脸色就立时变了,有难堪,有恼怒,更多的还是伤心。

下一刻,徐昭就知道了为何薛氏脸上会露出这样的表情。

只见长公主从外头进来,跟在长公主身后的除了韩子煜之外,还有大皇子韩子灏。

而大皇子身边,跟着一名身着淡紫色衣裳的女子,那女子容颜娇美,看起来温婉柔弱,举止投足都带着一股子江南女子的柔美之感,便是徐昭身为女子,见了这样的美人都不由得被吸引了。

“给长公主请安。”薛氏强忍着伤心福下身子,向长公主行礼。

徐昭也福了福身子,不等她开口,就听长公主道:“都起来吧,忙了一日也累了,早些回府歇着吧。”

“府里还有些事情要忙,我就不送了。嬷嬷,代我送送王爷、王妃。”

长公主说完,就离开了。

这时,那身着紫色衣裳的女子才上前,对着薛氏福了福身子。

“都是妾身不好,才耽搁了时辰,不然王爷早陪姐姐一块儿来了,还请姐姐不要怪罪。”

薛氏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当着徐昭的面,更是有几分难堪。

她看了那女子一眼,一句话都没说,就带着自己的丫鬟一路走了出去。

徐昭看着这一幕,心中微微有些了然。

这位,大概就是戚氏了。

这样的场合,大皇子不陪着薛氏这个正妃,却是带着戚氏一个侍妾过来,也难怪薛氏会露出那样的表情。

大皇子分明半点儿颜面都没给薛氏留。

见着薛氏离开,大皇子面色不变,视线只朝徐昭看了看,意味深长道:“叫弟妹见笑了。”

徐昭看了他一眼,没有开口。

又见着他对韩子煜道:“当年,祖母可是中意薛氏,想将薛氏嫁给二弟。”

“不过天意弄人,要不然,薛氏如今也是亲王妃了。”说这话的时候,韩子灏的眼中多了几分不甘。

“皇兄心中明白,何不怜取眼前人。”韩子煜淡淡道。

听着韩子煜的话,韩子灏愣了一下,一句话都没说就转身离开了。

戚氏见着他离开,脸色变了变,忙跟了上去。

第 129 章 薛氏

直到回了王府,徐昭都有些不明白大皇子为何连最起码的体面都不肯给薛氏。

不管如何,薛氏都是他的正妃,这样的场合,他便是不陪着薛氏过来,也不该和那戚氏一起出现。

若不是他的纵容,戚氏也不敢那般不懂规矩,生怕旁人不知道自己得宠似的。

原以为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哪里想到才过了几日,就传出消息说是薛氏善妒,将已有身孕的戚氏罚跪在院中,致其不幸小产。大皇子震怒,将其禁足在院中。

消息一出来,不到一日的功夫就传遍了整个京城,有人诧异,有人指责薛氏心肠歹毒,更多的还是抱着看笑话的心思,等着看事情的结果。

薛氏虽然不得恩宠,可到底还是皇子妃的身份,若是被废,少不得要重新选个皇子妃。

徐昭听到这消息的时候,着实有几分诧异。

一来薛氏好歹也是世家之女,没有那么蠢叫人抓到话柄,二来薛氏若是容不下戚氏,也不会由着她产下一子。

如今这样子,更像是被人给算计了。

“听说大皇子将薛氏禁足,还递了折子要废了薛氏的正妃之位。只是大皇子虽请旨废妃,皇上却是留中不发,不知是何心思。”

连翘将茶递到徐昭跟前,开口道。

听着连翘这话,徐昭面色变了变,眼中不由得露出一抹深思。

凤鸾宫

俞氏看着面前一言不发的儿子,脸色愈发的难看起来,指着他道:“你这是要做什么?好好的为了个戚氏,连脸面都不要了?”

“薛氏跟了你多年,哪里是说废就能废的。”

韩子灏却是一脸平静,像是铁了心思要废了薛氏。

俞氏见他这样,只重重叹了口气:“好了,说说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废了薛氏,你想让哪个当正妃?”

“那戚氏本宫是万万不同意的,这辈子她能有个侍妾来当当,已经是天大的造化了。”

俞氏在宫中多年,最见不得就是戚氏这种柔弱可怜的,面上装的好,背地里城府极深,什么事都能做出来的女人。

要不是戚氏厉害,薛氏也不会被她打压了这些年,连个王妃的体面都没有。

听着俞氏的话,韩子灏面色变了变,想了想才开口道:“程氏温厚贤淑,身边又有宸哥儿,担得起皇子妃的身份。”

“程氏?”俞氏挑了挑眉,想了想,又摇了摇头:“她行事稳重,倒也担得起皇子妃的身份,不过你父皇那里......”

薛氏是已故忠毅公嫡亲的孙女儿,当年也是皇上下旨赐婚,依着皇上的性子,怕是看在忠毅公的情面上,也不会准了这折子。

俞氏想说什么,张了张嘴,看着站在那里已经铁了心要废妃的韩子灏,竟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最后只重重叹了口气,挥了挥手道:“罢了,叫本宫想想,你先回去吧。你父皇那里,你也别轻举妄动,惹怒了你父皇。”

“是,儿臣告退。”韩子灏拱了拱手,就退下了。

见着韩子灏出去,俞氏才对着阮嬷嬷道:“这么大的人了,他也不知道轻重,只由着自己的性子。”

皇上将折子留中不发,一个月过去了,这事才慢慢淡了下来,不再有人议论了。

只是薛氏被禁足府中,已有一个月,而大皇子念及戚氏失子之痛,给了她侧妃之位。

薛氏到底是失了颜面,叫满京城的都看了笑话。

每月十五,依着宫中规矩,徐昭要去宫中给太后请安。

这一天徐昭早早就起来,才刚用完早膳,就和韩子煜一起去了宫里。

“我先去给太后请安,王爷上朝去吧。”徐昭看着韩子煜开口道。

韩子煜点了点头,看了她一眼,才转身而去。

徐昭没有想到,去了慈安宫,竟会遇到薛氏。

一个月未见,薛氏比之前柔安县主大婚的时候消瘦了不少,眉宇间更带着一丝掩饰不住的幽怨。

徐昭朝她微微福了福身子,竟不知如何开口。

这时,有宫女上前,对着薛氏道:“主子,药熬好了。”

薛氏点了点头,对着徐昭笑了笑,就去了小厨房。

有宫女领着徐昭进了殿内,刚一进去,就见着坐在软榻上,手里拿着一本经书的太后。

徐昭缓步上前,福了福身子请安道:“孙媳给太后请安。”

听到请安声,太后这才抬起头来,见着是她,便放下手中的经书,抬了抬手叫她起来。

“起来吧,过来陪着哀家说说话。”

太后的话音刚落,就有宫女搬了个绣墩过来,徐昭谢过,这才上前几步,坐了下来。

这个时候,外头传来一阵脚步声,薛氏端着托盘从外头进来,走到太后跟前,将熬好的药放在了桌上。

“太后,药熬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