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徐昭才刚开口,就被太后打断了。

“不碍事,哀家年纪大了,只是些小病小痛,身上有些不爽利罢了。”

太后看了站在那里的薛氏一眼,温声道:“正巧哀家这几日也闷得慌,你就留在宫里,陪哀家多住些日子,左右府里也没什么大事,你也能和哀家说说话,陪哀家解解闷儿。”

太后这话,叫薛氏一时愣住了,薛氏眼圈发红,福了福身子,声音也有些哽咽起来,好半天才开口道。

“孙媳谢太后恩典。”

薛氏知道,太后叫她留在宫中,是给她体面,叫外头的那些人看看,她依旧深得太后喜欢。

徐昭坐在那里,看着薛氏这样,心中也微微有些酸涩。

薛氏落到如今这般境地,除了旁人的缘故,她自己何尝没有过错。

这满宫里都知道薛氏是个绵软的性子,这样的性子若是放在别处,兴许会使家宅和睦。可若放在宫中,放在皇子府,只会叫人觉着软弱好欺,被人压的死死的。

不说别的,薛氏但凡有些气性,端起皇子妃的架子来,也不会处境这般艰难,叫一个侍妾压在头上。

徐昭能想到的,太后心里头更是清楚。

她轻轻叹了一口气,叫薛氏伺候着吃了药。

太后传召薛氏入宫,又让其住在慈安宫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后宫。

俞氏听了,脸色立马就变了,叫人将消息送到大皇子府去。

“娘娘,太后这样,显然是看重薛氏的。”阮嬷嬷开口道。

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情她都看在眼里,大皇子上的折子皇上留中不发,如今太后又召薛氏入宫居住。

可想而知,不管是太后还是皇上,都是看重薛氏的。

可大皇子,偏偏又......

“都是那戚氏,勾的灏儿什么都不顾了。”

俞氏心里头本就不大痛快,如今又出了这样的事情,不能怪自己的儿子,自然是要怪罪到戚氏头上了。

若不是戚氏不守妾室的本分,这些年仗着自己的恩宠恃宠而骄,处处压着薛氏一头,薛氏也不会那般为难她,做出这样的事情。

“娘娘,此事得从长计议才是。”

“好在薛氏就住在宫里,娘娘倒可时常叫她过来,陪娘娘说说话,心里有什么委屈,说出来就好了。”

阮嬷嬷想了想,又开口道:“依奴婢看,太后这番举动,未必不是做给娘娘和大皇子看的。”

听着阮嬷嬷的话,俞氏点了点头,心里自是有了打算。

徐昭陪着太后说了好一会儿话,又在慈安宫用了午膳,才刚喝了一盏茶,就听外头有宫女禀告。

“太后,肃王殿下求见。”

太后一听,脸上就露出笑意来,对着徐昭道:“哀家就知道你在这里,煜儿也会来给哀家请安的。”

徐昭一听,不好意思笑了笑,就听太后道:“叫他进来吧。”

“这些日子朝堂上事情多,哀家也有好些时候没见着煜儿了。”

片刻的功夫,韩子煜就从外头进来。

“孙儿给皇祖母请安。”

徐昭和薛氏起身,也微微福了福身子。

太后只和韩子煜说了几句话,就开口道:“哀家也有些乏了,你和徐氏先回去吧,有薛氏留在哀家身边伺候就行了。”

“是,孙儿告退。”

“孙媳告退。”

徐昭也站起身来,福了福身子,跟在韩子煜的身后走出了殿内。

两人上了马车,马车才刚到了王府,管家就说徐府有人送了信来。

等徐昭看完信后,才知孟氏将毒害远哥儿的幕后之人查了出来。

徐昭没有想到,这个人会是三太太。

三太太已经被关在佛堂吃斋念佛,不曾想竟然会使出这些手段来。那赵氏有把柄落在她手中,竟被她利用,威胁之下差点儿就害了远哥儿。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从中传信之人,竟然是七姑娘慧姐儿。

一个不到九岁的孩子,三太太竟然也这般利用,如今事情败落,这让她往后如何在府中立足。

徐昭看完信后,见着韩子煜的目光,就将那信递给了他。

韩子煜接过信去,漫不经心看了几眼,然后才将那信放在桌上。

第 130 章 琢磨

因着这事儿,徐昭特意回了徐府一趟,原本韩子煜是想陪着她过去的,只是到底是家丑不可外扬,这时候韩子煜去了徐府,三叔面上总是不好的。

所以,最后还是连翘陪着徐昭回了徐府。

才刚下了马车,就有婆子上前,给她行礼。许是因着出了这样的事情,府里上上下下都战战兢兢,生怕主子们迁怒到自己身上,所以做起事来愈发的小心了几分。

“太太原本没想让王妃回来,只是这事到底关乎徐府的颜面,再者老太太那里......”那婆子说着,看了看徐昭的脸色,低下头去不再说了。

她的话虽未说完,可意思徐昭哪里能听不出来。

徐昭想着,加快了脚步,一路回了锦竹院。

她进去的时候,嫂嫂孟氏和娘亲周氏都在,不知说着什么。

听到脚步声转过头来见着是她,周氏忙站了起来。

“娘。”徐昭福了福身子叫了声娘,又对着孟氏叫了声嫂嫂。

“本不打算叫你回来的,只是你嫂嫂说是叫你回来,多个人也好商量。王爷那里,可有说什么?”周氏上前一步,开口就问道。

徐昭愣了愣,才明白过来,莞尔一笑:“娘亲多虑了,王爷还说要陪女儿回来,不过被我拦住了。”

周氏听了,眼中倒是闪过一抹诧异,可听着自家闺女这话,心里也是高兴王爷能这般体贴的。

“这就好,娘就怕你常回娘家,王爷心里会不高兴。这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你是上头没有公婆要孝敬,不然要回娘家都要事先禀告的。”

听着自家娘亲这话,徐昭笑了笑,拉着周氏坐了下来:“所以啊,府里没人管着,娘亲更不用操这些心了。王爷又不是小气的,哪里就因为这事情生气了。”

孟氏坐在那里,听着徐昭这话,还有她脸上掩饰不住的笑容,不知怎么心中就有些羡慕起来。

身为女子,最大的福气莫过于此了吧。

能嫁入皇家,还能叫王爷这般纵着,府里又没有公婆要伺候,这满京城的女子谁都没有这样的福气。

孟氏想着,笑着和徐昭说了几句话,才将话题扯到三太太的身上。

“如今事情已经查清楚,只是不知该如何处置才好。”

徐昭看了孟氏一眼,问道:“这事情三叔可知道了?”

不等孟氏开口周氏就点了点头:“昨个儿就告诉他了,你三叔动了大气,说是要给她灌了药,一了百了,对外就说是病死了。可老太太听到这消息就将你三叔叫去,愣是不同意,说是怕你三叔担了克妻的名声,毁了他一辈子。”

周氏说着,眼中露出一抹讽刺来。

这岑氏嫁进来这些年,一直不得老太太待见,如今做了这样的事情,老太太竟是护上了。

“所以叫你过来,就是想商量商量,这事情到底该如何解决。”

“远哥儿差点儿就叫她害死了,咱二房的人也不是好欺负的,总不能什么交代都没有。”

徐昭听了,视线不着痕迹朝孟氏这边看了看,果然,她的脸色阴沉,当真是恨不得将那岑氏亲手给杀了。

也是,所谓为母则强,岑氏做了这样的事情,嫂嫂自然是不可能原谅她的。

不等徐昭开口,就听到外头传来一阵脚步声,有婆子进来回禀:“太太,老太太跟前儿的崔函姑娘来了。”

周氏皱了皱眉,开口道:“叫她进来吧。”

崔函是老太太跟前儿的人,这些年被老太太收做了干闺女,倒也有了几分脸面。

“奴婢给二太太、二奶奶、王妃请安。”崔函缓步进来,福了福身子恭敬地道。

“姑娘过来可是有什么事情?”周氏拿起桌上的茶盏轻轻抿了一口,才开口问道。

“回太太的话,老太太听说王妃回了府里,想着叫王妃过去一趟,说是有事相商。”

“哦,什么事情,不如我陪着昭儿去,也正好过去给老太太请安。”

听着周氏的话,崔函面色微微一变:“太太......”

不等她说完,就被周氏打断了:“怎么,我这当媳妇的给母亲请安都不成了,听说老太太身子不大爽利,虽说不想见人,可我这当媳妇的到底担心老太太的身子,总该过去瞧一瞧,才能安心不是。”

自打二老爷进了都察院,四姑娘又成了肃王妃,二房的地位就水涨船高,崔函纵是老太太收的干闺女,可听着周氏这话,到底也不敢再说什么。

“走吧,昭儿和我一块儿过去,别叫老太太等急了。”周氏放下手中的茶盏,开口道。

见着周氏起身,孟氏也站起身来。

“母亲。”

“你回去照顾好远哥儿,老太太这些年喜欢清静,人多了反而不好。”

“是。”孟氏福了福身子,应了声是,目送周氏和徐昭走了出去,才回了世安院。

“奶奶,其实这时候不该叫王妃回来。”何妈妈迟疑了一下,开口道。

见着她没有生气,何妈妈才继续道:“奶奶可别忘了,王妃和三姑娘交好,三姑娘如今可是定了亲的,和六姑娘不一样。”

三太太做出这样不择手段的事情,三房的名声算是毁了,六姑娘才刚九岁,便是有什么等过些年也缓和过来了。

只有三姑娘徐佩,才刚定了亲,若是事情传扬开开,难免那边心里没什么想法。

有这样的嫡母,教出来的姑娘能好到哪里去。

更别说,该要如何处置这三太太了,她若死了,三姑娘徐佩就得给她守孝,这样一来,还有的折腾。

所以,难保王妃不会为了和三姑娘之间的情分,让这事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她如今的身份,再加上太太老爷这般宠着她,便是二少爷也是护着她的。

若是如此,倒不如二奶奶自己拿了主意,别叫王妃掺合进来。

到底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哪里有嫁出去的小姑子回来管娘家事情的道理,也不知二奶奶这是怎么了,非要叫王妃回来一趟。

今个儿早上她在锦竹院,见着自家奶奶提议叫王妃回来时,太太也是有些迟疑的。

听着何妈妈的话,孟氏抬起头来看了她一眼,却只说道:“我也不是个糊涂的,我虽是远哥儿的母亲,可到底人微言轻,比不得她这个小姑子。”

“你当太太是心疼远哥儿,非要叫三老爷将岑氏给休了?”孟氏摇了摇头,继续道:“为了徐府的名声,这事情多半也得轻轻放下了。”

“奶奶的意思......”

“远哥儿还小,三房就闹出这些事来,老太太身子又不大爽快,性子也愈发的古怪了。倒不如趁着这事儿,将各房都分出去过。”

听着孟氏的话,何妈妈一下子就愣住了,怎么也没想到自家奶奶竟然动了分家的心思。

她的脸色大变,眼中露出一抹担忧来。

“奶奶。”

不等她说完,就听孟氏道:“你也别怕,我不是个傻的,这两年我也看出来了,太太早有这个心思,只是老太太还在,不好说罢了。”

“如今四姑娘成了王妃,若能更进一步,身份地位自是不同。太太心里头,早琢磨着呢。”

“这一分家,往后只咱们这一房单过,便是往后闹出什么事来,也坏不了王妃的名声。”

听着这话,何妈妈还是不大明白。

孟氏看了她一眼,索性将话给挑明了:“这哪家没有几门亲戚,太太这是怕往后王妃有了大造化,这各房又闹出什么事来呢,别忘了之前老太太是如何拿大姑娘的事情逼迫四姑娘的。只要一天不分家,这事情就不会断。”

孟氏这一说,何妈妈算是听明白了。

“奴婢明白了,奶奶这是叫王妃承了奶奶的情,往后也能记着奶奶的好。”

这边,徐昭和周氏一路去了荣欣堂。

徐昭进去的时候,老太太正靠在软榻上,手里拿着一盏茶,一口一口喝着。

见着周氏进来,老太太眼中闪过一抹不快来:“你还陪着四丫头过来,难不成我这当祖母的还能害了她不成?”

听着老太太的话,周氏福了福身子笑道:“母亲可是冤枉我了,媳妇听说母亲身子不爽利,也想着一块儿过来,给母亲请个安。”

“母亲平日里不大见人,如今可是沾了四丫头的光,媳妇才敢过来。”

这些年老太太瘫在床上,性子是一天比一天古怪,除了近身伺候的几个,竟连大太太过来也没个好脸色。

日子长了,府里也没人愿意来。

“孙女儿给祖母请安。”徐昭上前几步,福了福身子道。

徐昭一开口,老太太的视线就落在她的身上。

看着她的打扮,还有那周身的贵气,老太太心里就不大痛快。

她几个孙女儿里,偏偏二房的姑娘最有出息,日子也过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