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好了,莲儿扶姐姐进屋准备吃饭了。”金氏看杨氏的菜已经起锅便吩咐起来。

  “进屋吧,峰儿也快回来了。”

  郑刚话音刚落,如峰已推门进来了。

  “哦,吃饭喽。”如莲欢呼雀跃。

  一家人喜气洋洋的上了桌,席间如玉称呼着爹、娘、姨妈、二哥、妹妹,并给各人都夹了菜,把三个老人弄得眼泪汪汪的,如峰一个劲的给如玉夹菜,而如莲则大声嚷着一会儿就要去告诉几个小伙伴这个惊天大喜。

  饭后如莲小跑着出去发布新闻去了,如玉称困先回了自己屋里简单洗漱后很快又睡着了,剩下的几人收拾完碗筷后在一起发表着感叹:一早就听见喜鹊叫,原来家里真有喜事到。

  郑家人从没有像今天这样高兴过,除了如玉。

第八章 米虫

 如玉一觉睡到了第二日,待醒来又是日头高照。

  穿好衣服来到院中,只见姨妈杨氏一人在家,其他人又不见踪影。洗漱完毕待杨氏帮自己梳好头(如玉真的弄不来古代的发式,在现代也常常就梳个马尾了事),如玉又是一顿大餐。

  和煦的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很舒服。如玉坐在院子里晒太阳,身上穿着姨妈早准备在床边的淡绿色衣服。虽然晓云以前并不喜欢绿色,自己的衣橱里更是找不到一件绿色,但不知为何身为如玉后天天穿深的浅的绿衣服、绿鞋子却不觉得有什么不习惯,甚至才两三天时间竟觉得自己开始喜欢起绿色来了——除了感觉自己像只菜青虫的时候心里有些别扭。

  杨氏正在一件上好料子做的袍子上绣着艳丽的花朵,玫红色的花瓣,翠绿的花叶儿,针脚匀实细密,枝叶舒展自然、栩栩如生。

  “姨妈绣得真好,这衣服是给谁做的?”如玉看那衣料不像自己家能穿得起的。

  “这是帮“兴隆”酒楼的老板娘绣的,他家的“兴隆”酒楼是这镇上最大的、生意最好的一家。”姨妈停下了手里的绣活,微笑着看着如玉,不忘为如玉适当的解释解释。

  “其他人去哪儿了?”如玉指的是家里的其他几人。

  “哦,你爹娘和如峰、如莲都上山了。这次你病倒昏睡了三天三夜才醒来,他们也在家守了你三天三夜,在看你没事了才又上的山。”杨氏回答道,却没有停下手里的活。

  “那个···山离这儿远吗?”如玉感觉自己的精神比前两日好了很多,饭后也没什么睡意,可自己除了吃饭睡觉又没事可做只好跟杨氏聊天了。

  “不远,就在屋后边几里地。”杨氏停下了绣活,和如玉聊了起来。

  “那你为什么不去?”如玉随口问道。

  “我要在家陪着你呀。”杨氏温柔的微笑着。

  “也是哦。”突然想到自己以前的状况,如玉觉得自己的问题问得好白痴。

  “主要是因为我没有他们的好精神、好体力,走那么远的路来回还不把我给累散架喽。我还不如在家接点儿活儿,还可以贴补家用。”杨氏说着,细心的观察如玉的反应,生怕如玉多心。

  如玉对着杨氏展开一个明朗的笑容,虽然她也觉得自己的病奇怪,慢慢回味他们的话觉得自己以前有些像傻子。但是她都不介意,因为她不是以前的郑如玉而是一个全新的灵魂。

  “姨妈,你说娘会给别人看病,她是大夫吗?镇上有没有其他大夫?”如玉又提出新问题。

  “这镇上只有一个坐堂的大夫,姓钱。你娘虽不是坐堂大夫,可论起医术你娘一点也不比那些坐堂的大夫差。”杨氏说着,脸上露出钦佩的神情。

  “那找娘看病的人一定不少吧?”

  “平时你娘只是给那些没钱的穷人家看看(病),而且不收诊金,遇到执意要给的,她也只是象征性的收点儿。”

  还真是好人呐!如玉感叹着,自己穿到这样的人家也不错,说不定自己以后能得到金氏娘亲的真传成为一代女名医······

  “玉儿,怎么了?”杨氏看见如玉突然发起呆来,不禁有些担心。

  “哦,没、没什么。”思绪飘渺的如玉被拉回现实中来。

  “二哥他们不用上学吗?”

  “你二哥在涂秀才那里上了几年学,后来因为一心想学医便回家了。”

  “那莲儿妹妹没有上学吗?”

  “女孩子都不去学堂的,只有大户人家的女孩子才请得起教学在家里教授。”

  看来这里的女人还是一样没什么社会地位,只能在家相夫教子。

  “有点儿热了,姨妈,我回房了。”

  如玉看了看越来越高的日头,跟杨氏说了一声后回屋里去了。

  想想自己在二十一世纪学的东西在这里什么也用不上,这具皮囊以前又是白痴一个,什么琴棋书画、女红、礼仪之类的什么都不懂,要让她从现在开始学还不如安安心心的过自己的米虫生活。

  如玉回屋百无聊赖的躺了一会儿,实在睡不着。又坐起来在梳妆镜前细细的打量着自己:白皙娇嫩的皮肤、小巧挺立的鼻子、红润的樱桃小口、柳叶眉、丹凤眼,单独看起来怎么也可以算得上是美人鼻、美人眼、美人嘴,可就是这些分开来还不错的五官组合在这面“肉盘”上却毫无美感可言。

  真是可惜了这五官!如玉无奈的叹息着,不知道自己这个肉虫虫有没有变为美丽的蝴蝶的那一天。

  ***

  今天金氏、如峰、如莲几人回来的稍早些,而父亲郑刚又没有一起回来。

  如莲主动和如玉说话,可是不管如莲说什么,如玉的态度始终不冷不热、情绪波澜不惊。如莲似乎觉得不真实,在反复的询问证实如玉确实完全是个正常人后才出门找小伙伴玩。如峰在翻晒好草药后一个人进屋闭门读书,金氏杨氏二人则做着家里的杂务。

  天快黑了的时候,郑刚才拎着几个小纸包回来。原来郑刚每日上山打猎后都要把猎物拿到几十里地外的位于官道旁的另一个大集镇上卖,遇到稀奇的猎物时,他还会不辞辛劳的跑到更远的县城去以换个好价钱,而每次郑刚回来都会给家里带几样镇上买不到的东西。

  第二日,如玉感觉自己比往日起得早些,可家里还是只剩下她和杨氏二人了。如玉心安理得的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安逸生活,家人都是一日三餐,如玉却是一日五六餐,她的话也很少。每日吃过饭后除了在院子里坐坐看杨氏洗衣做饭绣花——杨氏好像有做不完的绣活。除此外如玉便是在房间里躺着任由思绪飘摇。

  郑家人每日按部就班的生活着。每天,除了如玉和杨氏,其他人一大早就上山,午饭前回来,郑刚大部分时候要傍晚才回家,偶尔也会和金氏几人一起回来。如峰每日除了看医书便是跟着金氏认草药、学配方,偶尔有求诊的病人时,如峰便成了金氏的得力助手。如莲每日午饭后常去找伙伴玩耍,除了跟着杨氏学刺绣,如莲有时候也要帮着做点家务,只有如玉整日除了吃饭、睡觉、晒太阳什么事也不做。

  滑指间十余日过去了。这日午饭后,如玉照例回到自己与杨氏同住的厢房神游,如莲难得的乖乖在家刺绣,金氏和杨氏在院子里整理往日晒好的动物皮毛准备第二日拿到济源镇上去卖,如峰整理着晒好的草药。

  小院里静悄悄的。

  “吱~”

  虚掩着的门被轻轻推开。

  “郑大妈,如莲姐姐在家吗?”一个圆脸,梳着双鬟的小姑娘在门口脆生生的问着。

  “哦,小红啊。莲儿在家,你找她有什么事吗?别在外面站着,进屋来吧。”

  金氏起身拉小红进来。小红进到院里跟杨氏和如峰一一打过招呼。

  “小红,你怎么来了?”

  正在屋里刺绣的如莲早已听到小红的声音,迎了出来。

  “如莲姐姐今天怎么不出去玩?我来找你说说话。”

  小红说完偷偷给如莲丢了个眼色,如莲会意,拉着小红进了自己屋里,进屋后还不忘把门给关上。

  “干什么,神神秘秘的?”如莲迫不及待的问小红。

  “是春桃、香儿几个让我来的。”小红不自在的说着。

  “她们让你来干什么?”如莲十分不解,这几个都是平日里和自己无话不说的好姐妹,今天专门让小红来寻自己,难道有什么特别的事发生。

  “你前些日子不是告诉我们如玉姐姐好了吗,可这些日子也没见她出门玩,她们几个让我来亲自看看你说的到底是不是真的。”小红压低声音说完后心虚的抬头看着如莲。

  “你···们呀!”

  如莲抬手就要给小红一个爆栗,看见小红胆怯的样子,最终摇了摇头忍住了打人的冲动。

  “你们以为我骗你们的?”

  “我姐姐真的好了,只是她不爱说话也不出门罢了。不信你去问我娘和我姨妈、二哥他们。”

  “信、信、信,我们怎么会不信你呢。只是大家没见如玉姐出门,觉得奇怪嘛。”

  “对了,如玉姐呢?怎么不见她人?”

  本以为肯定要被如莲狠批一顿的小红嬉笑着看着如莲。

  活泼开朗的如莲并不是几个小姐妹中年龄最长的,可却是最有威信的,说话做事果断干脆,平日里几个姐妹们都唯她马首是瞻。再加上如莲比她们几个都要泼辣得多,就连镇上那几个仗着家里有点钱就不可一世、欺负弱小的富家子弟们也怕她三分。

  “我姐在睡觉。”

  “哦,那我走了,阿翠姐她们还等着我呢。”小红没见到如玉,满脸失望。

  “走吧,我也出去转转。”比起刺绣,如莲更喜欢和大家一起玩。

  禀过金氏后,如莲蹦蹦跳跳的和小红出了门。

  “唉,这孩子整天就知道往外跑,走路说话也没个女孩子的样。”金氏看着如莲蹦蹦跳跳的样子,满是宠爱的摇头说道。

  “莲儿还小嘛,我觉得她这样很好,活泼大方。”

  “我倒是希望她文静一些,在家好好学学女红或者练练字也行,不要老是往外跑。”

  “莲儿的女工还是不错的,字也写得可以。现在她还是小孩子天性,等过两年自然就知道收敛了,妹子就放心吧。”

  金氏与杨氏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

  “倒是玉儿,现在神智正常了,可每日里不说话就呆在屋里太过安静了也不好。”杨氏略带担忧的说。

  “嗯,姐姐说的是,玉儿确实又太安静了。”

  “可是除了家里人玉儿谁都不认识。下次莲儿出去玩时就让她把玉儿带上多认识几个姐妹也好,也许和同龄的孩子在一起玉儿会觉得聊得来。”

  “娘,你就不怕如玉出去后在外面晕倒?”如峰说出自己的担心。

  “这···,难道如玉就这么一辈子不出门?”金氏眉头紧锁。

  “要不,让莲儿把她的小姐妹们带到家里来玩?”杨氏真的希望如玉能有玩伴有朋友。

  “等莲儿回来再说吧。”金氏说着把整理好的皮毛装进了一个麻布口袋里。

  如玉在屋里把几人的对话听得清清楚楚,不由得思量起来。自己接受了穿越的事实,接受了这具躯壳和家人,低调的但是心安理得的过着已经过了十几年的米虫生活,这样还是有什么不妥吗?······难道太过低调了?还是······?

  或许自己不仅仅是要接受现在的一切,更要融入这里,融入这个家、这个社会。即便是做米虫也要先融入到这个新米中才能做得舒坦······

第九章 融入

  第二日,如玉特意比往日早起不少想和金氏他们一起上山。

  起来后如玉才知道,金氏他们早已经上山了,如玉只好和往日一样吃饭、晒太阳。

  如玉刚解决完午饭前的加餐,如莲和如峰回来了。

  看到比往日早回来许多的如峰兄妹,如玉很意外。一问才知今日郑刚夫妇一起去了济源镇要把昨天整理出来的皮毛卖了,他们兄妹二人也早早的回了家。

  离午饭时间还早,洗过手后如莲拿出自己的针线活儿给杨氏看,让杨氏指点,如峰又钻进医书里。

  杨氏看过如莲的绣活后,表扬了一番再指出两处需要注意的地方,如莲立马就把绣得不好的地方拆了重来。

  很快,如莲便按杨氏的指点重新绣好了,在得到杨氏的肯定后,如莲熟练地继续绣剩下的花色。

  如玉坐在二人旁边认真的看着,看到如莲绣的黄灿灿的迎春花,娇嫩可爱,而如莲专心致志的样子更是一点也不像往日那个活泼调皮只知道玩的小姑娘。

  杨氏见如玉似乎看得入了神,心思也动了起来——如玉今年也十三岁了,神智也恢复了正常,过两年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是不是也该学点什么才好?

  “玉儿,你看莲儿绣得怎么样?”杨氏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问如玉。

  如玉没想到杨氏会突然问自己这么一个问题,愣了一下后答道:“绣得很好。”

  如莲吃惊的看了看如玉,她本来想说如玉什么都不懂,姨妈怎么会问如玉。却不想如玉回答得这么顺溜,而如玉的回答让如莲听着很受用。

  杨氏脸上的笑意更深,她认真的看着如玉问:“想学吗?”

  如玉怔了怔,摇摇头又点点头。她没想过要学这些所谓的女孩子家必备的技能,可又觉得好像是应该学,虽然不一定能学好。

  杨氏喜笑颜开的从自己的针线篓子里找出一块素色的布料,拿了根绣花针穿上红色丝线给如玉示范了一个简单的针法后递给如玉道:“来,玉儿,你试试,就像姨妈刚才那样走针。”

  如莲放下手里的活儿认真的看着如玉。

  如玉接过针线,茫然的看着手里的东西不知从何下手,小小的绣花针捏在胖乎乎的手指里几乎要看不见。

  杨氏看到如玉茫然的样子,轻轻拍了拍如玉的肩头,耐心的指导起来:“从这里下针。”

  如玉笨拙的拿起针朝着杨氏指的地方扎了下去。

  “咝~”

  一阵刺痛从如玉拿着布的左手中指传来,如玉倒吸一口气后丢开了手里的布和针线,对着被针扎了的手指不停吹气,杨氏和如莲也赶紧凑过来看看如玉的手怎么样。

  或许是因为如玉手上的肉太多了,虽然手指很痛却没有流血。

  “玉儿怎么样?都是姨妈大意了,忘了告诉你该怎么样拿布。”杨氏自责的说着。

  看到姨妈自责的样子,如玉停止了吹气,手指被扎都是因为自己太笨并不关杨氏的事。

  “没事儿,姨妈,是我自己不小心。”

  说着如玉还把手指伸到杨氏和如莲眼前:“你们看,什么事儿也没有。”

  “姐,还疼吗?”如莲问道,小心的拉着如玉的手指仔细的看着。

  如玉不自在的抽回手说道:“刚才有点儿,现在不疼了。”

  “下次我会注意了。”

  如玉给两人一个放心的眼神,然后捡起被自己丢在地上的布料,小心的拿好针准备继续。

  杨氏没有说话也没有阻止如玉,和如莲两人静静的看如玉“奋斗”。

  这次如玉特别的小心,没再扎到手指。按着杨氏指点的针法走了十几针后,如玉已是满头大汗。

  如玉泄气的看着自己的作品:针脚疏密不均不说,而且歪歪扭扭,原本平整的布料也被自己给弄得皱巴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