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玉懊悔不已,姨妈的亲人都不在了,自己这时候提她的哥哥不是在揭人家的伤疤吗。如玉担忧的唤道:“姨妈!姨妈!”

  杨氏回过神,对着如玉扯出一张笑脸:“姨妈让玉儿笑话了,后来姨妈能独自看书了就没有再学了。”

  如玉看到了杨氏隐藏在眼里的黯然,于是岔开了话:“姨妈,你喜欢今天从山上摘回来的果子吗?”

  杨氏笑着说:“喜欢,酸酸甜甜的挺好吃的。”

  如玉嘻嘻笑着:“那我们明天多摘点回来。姨妈明天准备什么好吃的给我带上山?今早上的那个饼子好香,我一下子就吃了四个。”

  杨氏看着如玉一脸的馋相,胖胖的脸蛋笑起来时脸颊两边的肉嘟在了一起像极了年节时花灯戏里的胖头娃娃。

  如玉全然一副小孩子样和杨氏说笑了一会儿,直到把杨氏逗得眉眼里全是笑意了才回屋。

第二十三章 被跟踪

 如玉回到屋里,如莲还没有睡着。追问着如玉学字的事怎么样,和姨妈说什么笑的这么开心——如莲在屋里听到了如玉和杨氏的笑声。

  如玉简单回答了几句话,让如莲没兴趣再追问下去。如玉盘腿坐在床上运功打坐,既然现在她只能学这个而且如玉每次服药后都用得着,金氏也说多打坐好处多多,这么简便实用的强身健体的方法如玉怎么也要坚持练下去——她决定以后每天早晚都要坚持练,说不定那天就成了高手了,咱练的可是内力呀!嘿!嘿!嘿!某人心里偷笑着,咱不去笑傲江湖也要勤奋好学才对。

  如莲看如玉练功,也跟着做起来——如玉说是为了以后吃药时能自己运功,如莲却是因为还睡不着。

  第二天如玉从山上回来时,杨氏已经准备好纸笔。如玉洗过手后兴致满满的跟杨氏学了起来,杨氏今天原来只准备教如玉认两个字,没想到如玉很快就全记住了,杨氏很是欣喜在又教了如玉十个字后,杨氏手把手的教如玉用毛笔写字。

  杨氏开始教的字都很简单,如玉基本上都认识,为了不让人起疑她还是一副很用心的样子,而且每个字都是念了不下十遍才记住,但这已经让郑家人很吃惊了,就连如峰如莲都直说如玉是天才。

  家人的惊喜和夸奖让如玉心里直打鼓,生怕他们发现自己有什么不对,但这个顾虑在如玉拿着毛笔学写字时全打消了——第一次用毛笔的如玉写出来的字实在太丑了,连她自己都觉得不堪入目还不如三五岁的小孩子写的。

  看着如玉沮丧的样子,杨氏和如峰都安慰她,如莲也实在不忍心再打击如玉,说是要去找小红她们玩耍便出去了。

  如玉在听杨氏又一次讲解了写字要领后就一个人在屋里练习起来。如玉皱着眉头看着纸上的“一条条蚯蚓”:不就是学写个毛笔字么,她还非要把它给练好了不可,勤能补拙嘛,只要坚持练习总会写好的。

  傍晚郑刚回来听说如玉一整天除了吃饭时间都在练字,很是高兴。但大家都怕如玉累着了,叫她不必这么着急慢慢来。如玉也知道要练好字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便依着杨氏的意思以后每天只练一定的时间每天坚持。

  如莲下午从外面回来就一直有点闷闷不乐的样子,直到晚饭后回屋里如玉问了才知道如莲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她今天没有帮到阿翠姐——阿翠姐今天一整天都在家里做事情连门都没有出。

  如玉笑看着如莲,这个如莲一向都很聪明今天怎么就这么一根筋呢?

  在如玉的开解下,如莲很快就豁然开朗、喜笑颜开的了——她一直都是个聪明的小姑娘。姐妹俩没事又说了半天话才去洗洗睡了。

  很快中秋节就过去三天了,这天郑刚没有去济源镇,打完猎后一家子一起下了山回家。如峰和金氏直接回家,而如玉被如莲拉着和郑刚到了镇上——今天要给兴隆酒楼送野味。

  徐掌柜看到郑刚亲自把猎物送上门很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不停的说着感谢的话,非要多给郑刚些银钱,郑刚按市价收了钱闲话了两句就带着两个女儿离开了。从徐掌柜口中得知,今天酒楼隔壁杂货铺的刘老板家有贵客——他家一个在县衙当差的亲戚要来,所以才早早定下了两桌酒席接风,还专门说了要些少见的野味,看来来的还真是贵客而且不止一位两位,刘老板家加起来也不过七八口人。

  郑刚带着如玉姐妹在镇子上转了一小圈,买了些糕点和一摞给如玉练字用的草纸就回转了。镇上的行人较中秋节那天少了许多,可如玉还是感觉到有人在“关注”她。对旁人的关注如玉根本不以为意,她这副模样走在大街上想不让人注意实在太难了,只是听到背后有人在指指点点的议论她时,如玉会回给议论的人一个灿烂的笑容反倒让那些人不自在起来。

  比起如玉的不以为意,如莲反倒不自在多了。如莲倒不是因为路人对如玉的指点议论,而是从糕点店出来后就有一个少年一直跟在他们后面盯着如莲看,如莲他们走得快少年的脚步就加快,如莲他们放慢脚步少年也慢下来,如莲回头,少年就停下脚红着脸低下头看脚尖,如莲头刚转回去少年又赶紧跟上步子眼睛看着如莲都看直了。

  郑刚走在姐妹俩前面,他没有发现如莲的异样。倒是如玉很快就看出了如莲的不自在,也发现了后面跟着的奇怪少年。看着满脸不快的如莲,如玉终于发现了她们这对孪生姐妹唯一的相同之处:高回头率。关注如玉的人自然是看稀奇——像如玉这样胖的人很少尤其是像如玉这样胖的女孩子更是少见,再加上还是传闻中的傻子;而如莲的美丽同样让人忍不住多看她几眼,在如玉眼里如莲并非只是脸蛋儿漂亮,她的那份灵动娇俏更吸引人。如玉回头又看了一眼身后的少年,少年脸红红的根本没注意到如玉在看他,看样子八成是被如莲迷住了。

  如玉姐妹俩跟在郑刚身后转进到自己家要经过的巷子,巷子两边都是普通民房比正街上的房子要矮旧许多。如莲回头看到少年还站在巷口直直的看着她。如莲不禁恼了:她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被陌生人盯着看已经很不自在了,这个陌生人还是个十四五岁的少年而且还一路跟到了这里,简直太无礼了,枉自穿了一身长衫,要不是爹在旁边如莲真的想好好教训他一顿。

  如莲狠狠地瞪了一眼少年,少年脸上更红了不敢再多看如莲转身往镇子上回去了。因为少年一直跟在身后,如玉有一会儿还怀疑他是什么坏人,可后来看到他一直红着个脸就更肯定他是迷上了如莲了。

  少年被如莲瞪了那一眼后,窘得连耳朵都红了,转身回家了。他知道那个让他脸红心跳的美丽女孩儿是郑家的小女儿郑如莲,镇子上人人都夸她漂亮,他更是从见她第一眼开始就倾心不已,那还是半年前如莲随她母亲到杂货铺买东西时他在自家铺子后面看到的。

  少年红着脸进了兴隆酒楼旁的杂货铺,他正是杂货铺刘老板的儿子刘富贵。因为父母说今天舅舅一家要来他家,所以早早就跟先生告了假回家,没想到却意外的遇到了思慕已久的如莲,想到如莲那张娇俏的小脸,刘富贵不由得傻笑出声。

  刘富贵红着一张脸自顾自的傻笑着完全没有看见笑吟吟的站在柜台前的胥氏径直进屋去了。刘富贵的娘胥氏看到儿子这样,以为是因为刘富贵的舅舅一家要来刘富贵太高兴的缘故,便没有说什么,她也很高兴呢,说不定这次兄弟来能带来好消息,想到这里胥氏也忍不住笑出了声。

  刘富贵径直回到他屋里关上了门,坐在椅子上发起呆来:刚才自己确实是太失礼,不过她就是生气的样子也很好看。想到这里刘富贵又嘿嘿傻笑两声,不知道她可认识我?

  如莲当然不认识刘富贵,她虽然贪玩但也只是和几个小姐妹在房前屋后玩玩,就是镇子上的女孩子如莲认识的也不多。小户人家里虽然没那么多规矩可也讲究男女有别,刘富贵一个男孩子如莲更是不可能认识了。

  如莲正在屋里向如玉抱怨个不停,直骂少年流氓。如玉只是不停的笑,看如莲骂得差不多了才安慰了如莲两句拉着如莲出屋拿点心吃去了。

  不知不觉又过去了一个月,入目之处已是遍地金黄。

  如莲还是常找小红她们玩,几个小姐妹也找机会帮了阿翠不少忙,最得意的是她们几个成功的帮阿翠干活而没有被阿翠姐爹娘发现。

  而如玉也从金氏口里得知了阿翠家的事:阿翠的爷爷在阿翠爹(向大叔)成亲前就过世了,阿翠爹娘成亲的时候阿翠的奶奶在病中,亲事全是阿翠的姑妈一手操办。两人成亲后一年阿翠的奶奶也病逝了,那时候阿翠娘刚怀上阿翠四个多月。从阿翠的爷爷过世到阿翠的奶奶去世只是两年时间。向大叔家里本来日子还过得去,可是接连操办两个老人的丧失,中间又为向大叔娶妻、给向奶奶看病,一连串的事花光了他们家所有的积蓄。虽然向大叔会木工手艺,家里的生活还是过得捉襟见肘,直到阿翠都已经两岁了,她家的日子才又好过一些。

  因为家里穷阿翠娘娘家也没有钱,所以向大娘生下阿翠后没人照顾,是阿翠的姑妈主动过来照顾到满月。阿翠满月后,因为阿翠爹要外出做木工挣家用,家里的事便大部分都是阿翠娘一个人做了,阿翠娘也由此落下了病根不能生育,直到八年后阿翠的姑妈寻到一个秘方让阿翠娘用了才又怀上了阿福。

  因为是生阿翠落下的病根而且阿翠又是个女孩子,所以阿翠娘一直都不怎么待见阿翠,原以为生了阿福后她会对阿翠好一点,没想到阿福出生后阿翠的日子更不好过了。

  对于阿翠的遭遇,如玉只是感叹一番便没有再多想,她不知道如莲是不是知道这些事,也没有和如莲提起过阿翠的这些过往。

  天越来越冷。

  郑刚夫妇每日上山除了打猎、采药还要砍些木柴回家——家里的木柴剩的不多,不够整个冬天用的。杨氏和金氏还多了一件事:要为家人准备过冬的棉衣了。而如峰把屋里的医书又翻看了一遍,母亲也告诉他需要的是多实践,可是实践也要有机会才行。

  如玉每天早起上山,中午练字,晚上和家人坐在一处说说笑笑,当然也没有忘了早晚的功课——运功打坐。日子过得简单而充实,她喜欢的就是这样简单快乐的生活。

  如玉真的希望这种安静的生活能一直过下去。

  日子也就像如玉所希望的那样平静的过去,不过因为郑刚夫妇有事要离家几天,所以如峰他们兄妹三人有几天时间不能进山。

第二十四章 小小男子汉

 郑刚夫妇进山查看如玉外公在深山里的屋子,要两三天时间才能回来。夫妇俩叫如峰兄妹三人这几天不要上山,反复叮嘱如峰这几天就在家里照顾好两个妹妹,和姨妈照看好家里。

  如玉姐妹俩已经早起惯了,天还没亮两人就已经醒来躺在被窝里嘀咕了半天,姐妹俩打完坐出来时天已经大亮。

  如峰也早已起来,因为天色还早便在屋里看书,听到妹妹们和姨妈说话的声音他才出屋一起吃早点。过了早后,如峰挑着水桶担水去了,平时都是午饭后才去担水。

  如峰挑着水桶轻快地走着,落石镇笼罩在晨雾中,如峰心里却是阳光灿烂得很:本来他很想和母亲一起进山,可是父母亲都让如峰留在家里,说是家里不少事都需要男人去做,而如峰现在是个男子汉了完全可以担起照顾家人的责任。

  郑刚夫妇让如峰留在家里更重要的一点是因为不放心如玉:虽然从上次发病到现在五个多月来如玉一直没什么事,可是如玉的病情实际上和以前一样没什么好转,什么时候又发病了也说不定。家里现在懂医的只有金氏和如峰母子俩,山里的事情只有金氏才能处理得好,郑刚又不放心金氏一个人进山,只好留如峰在家里以防万一。

  如玉以前发病时都是金氏和如峰一起处理的,那些处理方法如峰早就知道,只是从来没有单独处理过,金氏虽然觉得不放心可也没有其他办法,山里她是必须亲自去才行。临行前金氏又反复交待了几遍如玉发病时的处理要点——这次进山也不过两三天时间可凡事就怕个万一。

  父母和自己说那些话时郑重的表情让如峰知道自己虽然只是看家但是责任重大,现在家里就他一个男人他一定要照看好这个家、照顾好妹妹们。想到父母对他的信任,如峰除了强烈的责任感更是觉得无比的自豪,母亲把照顾玉儿的重任都交给自己那是对自己的信任。

  太阳才升起,如峰已经把家里的水缸全装得满满的了。杨氏看如峰又要抡起斧头劈柴,心疼的叫如峰休息生怕累着他。

  如峰笑着对杨氏说:“姨妈,没事儿,我不累的。”如峰每天上山习武、打猎、采药,在山上跳来蹦去的,对他来说就这点家务事根本就不算什么,平时他也是做起在的。

  杨氏放下手里的针线,过去帮忙把如峰劈开的木柴捡了码整齐。如峰看着姨妈要帮忙,赶紧放下斧头拦着姨妈:“姨妈,你快过去坐着,小心刺扎着手。这也没多少柴禾,我劈完了再捡也花不了多少功夫。”

  在如峰的强烈坚持下,杨氏只好继续作罢,拿起针线又忙起来:天越来越冷,再过一个多月就要下雪了,前几天金氏和郑刚一起到济源镇选了几块布料给家人做棉衣,这几个孩子都正是长个儿的时候,前两年做的棉衣早上不了身了,她要快点把三个孩子的棉衣赶出来,最好能在下雪前把如剑的棉衣也做好了带去给他。

  如峰看看劈好的柴禾差不多够用好几天了才停下。如峰码放好木柴又拿起了砍柴刀,山上的雾早就散开了,他想想现在没事不如上山砍点柴——家里过冬的柴禾差的不多,自己加把劲的话还能在父母回来前把过冬的木柴准备得足足的。

  杨氏听到如峰说要上山砍柴,坚决不同意——在杨氏眼里如峰还是一个孩子,这一早上又是挑水又是劈柴的,怎么也该休息休息了,现在还要一个人上山去砍柴,她是怎么也不会同意的。

  如峰知道姨妈的担心,他看着杨氏拍拍自己的胸脯说:“放心吧姨妈,你看我都已经是大人了,而且我就在山脚附近不到林子深处去。刚才我担水的时候就看见李伯伯和郭大哥他们好几个人都在山上,我就去和他们在一处不走远。”

  任凭如峰把胸口拍得作响保证会注意安全,杨氏就是不同意:“不行,家里又不是没柴煮饭了,哪有让个孩子上山砍柴的道理。还说自己长大了,长大了就不会做这些个让大人担心的事。你就给我乖乖呆在家里,看书也好睡觉也行,反正就是不许上山。”

  如玉姐妹俩听到如峰和姨妈的说话,放下手中的事来到院子里。如莲拉着如峰满脸兴奋的问:“二哥,你要去山上吗?我和你一起去。”

  杨氏嗔了一眼如莲:“莲儿,你添什么乱?你二哥要上山去砍柴,他已经忙了一早上了,你不说帮着劝劝他休息一下就算了,还来凑什么热闹?”

  如莲本来满心欢喜想到可以上山玩儿去了,没想到被姨妈说了这么两句。如莲知道就早上那点活儿对如峰来说根本就算不上事儿,可又不好这么跟姨妈说:姨妈是真心疼爱他们兄妹,而且姨妈也不知道他们是习武之人,体力耐力比一般人都要强许多。

  如莲想到上山的希望落空,不甘心的嘟囔着:“我们都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也想为家里做点事嘛!”

  姨妈完全不容商量:“不行,都给我回屋去。”

  如峰没有放弃:“姨妈,你就让我去吧!爹娘出门前都说了我现在已经长大了,要我照看好家里,我答应了爹娘而且现在我是家里唯一的男人,这些事正是男人该做的。”说完如峰还挺挺胸抬了抬头。

  如莲听到如峰的话,不住的直点头,只要姨妈答应二哥上山那她也就可以一起去了。

  如峰看到如莲不住的点头他更是得意:要在平时如莲听到这样的话肯定会借机取笑他的,没想到今天妹妹也认同他的话,自己真的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想到这里如峰更想要争取到这个表现的机会了。

  杨氏听了如峰的话仍然不为所动,皱着眉说:“你既然记得你爹娘的话就该好好在家照顾妹妹,才更不要往山上跑。”

  如峰明白姨妈的意思,他看了一眼如玉和如莲,缓缓说道:“姨妈,我就在山脚附近不会走远。妹妹们和你留在家里,有什么事的话到山脚就能找到我。”

  如莲听到哥哥要把她也留在家里,赶紧接过话:“姨妈,我知道你不放心二哥一个人出门,我陪二哥一起去帮帮忙,二哥也轻松一些。”

  不管如峰、如莲说什么,杨氏始终只有两个字“不行”。

  如玉一直没有说话,看着三人继续着“拉锯战”:如峰想抓住机会在妹妹们面前好好表现一下自己的男子汉气概,据理力争;姨妈杨氏心疼担心兄妹几人,坚决反对;如莲纯属凑热闹。

  如玉知道杨氏疼爱他们兄妹,可如峰能进得深山老林的人只是在山脚附近砍几根柴并不是多大的事,就算姨妈不知道他们是练武之人,可郭大哥也不过比如峰大三四岁还不是每天都要砍柴种地。如玉没有其他想法更没有想到过她还是个病人,只是觉得姨妈态度这样坚决是不是有点太大惊小怪。如玉准备“声援”如峰。

  “嘭嘭嘭,嘭嘭嘭!”

  急促的拍门声在如玉正要开口时响起,也打断了如峰和杨氏的僵持,四个人一起看着院门,都不说话也没人动。

  “嘭嘭嘭,嘭嘭嘭。”

  拍门声再次响起,一个焦急的声音从院外传来:“家里有人吗?”

  听到声音,如峰因为来人不礼貌的大力拍门皱起的眉头舒展开来,赶紧去开门。

  “是郭大哥。”如峰对姨妈和妹妹们说着话已经把院门打开了。

  郭大哥站在门外,对院子里的杨氏三人点了点头便算是打过了招呼,然后急急的问如峰:“如峰,郑大叔、郑大婶在家吗?”

  看郭大哥的表情肯定是有什么急事,如峰摇摇头:“我爹娘一早就出门了,要过两天才回来。郭大哥什么事这么急?”

  听如峰说郑刚夫妇都不在家,郭大哥急得一跺脚在门口转来转去:“这可怎么办?”

  杨氏看着门口急得直打转的人正是几个月前生病的郭奶奶的孙子郭照顺。杨氏走近问道:“顺子,别急,你先说说什么事,看我们能不能帮上忙?”

  顺子叹了口气:“今儿一早,我和李伯伯几人一起上山砍柴,谁曾想李伯伯失足从树上摔了下来把腿骨摔折了。我们请了镇上的钱大夫来看,可钱大夫说他没有接过骨,李伯伯的骨头又错开了,钱大夫也没有办法,让我们另请高明。”

  顺子顿了顿又道:“李伯伯现在的样子实在不敢再搬动,大家想来想去落石镇除了钱大夫就只有郑婶子会看病,就想着来请郑婶子和郑大叔过去瞧瞧,如果还是没办法,就只好到济源镇或者其他地方看看有没有哪个大夫会接骨。”

  顺子说完,又叹了口气说:“既然郑大叔和婶子都不在家,我先去李伯伯家回个话,马上找车到济源镇去看看。”

  杨氏开始以为是顺子家里有人病了来找金氏看病的,没想到是隔壁小红爹受伤了。他们一开始就去找钱大夫,现在又是找郑刚夫妇俩可能都是为了避嫌——小红爹伤的是大腿,而金氏一个女子确是不方便。

  可是现在就算情况紧急大家不忌讳那么多也没办法——金氏早上才出门,两三天才回来,小红爹伤得这么严重是等不了那么长时间的,到济源镇来回要一整天还不一定就能找到合适的大夫。

  杨氏也为小红爹担心不已。如峰听顺子说完沉默了几秒钟,就在顺子转身要离去时,如峰叫住了顺子:“郭大哥,等等。”

  顺子转过身,不知道如峰想说什么,杨氏和如玉姐妹也看着如峰。

  如峰又想了想说:“郭大哥,我和你一起去看看李伯伯。平日里我听娘说过一些简单的外伤的处理办法,也提到过怎么接骨。你稍等等,我找点草药和你一起过去看看,就算没办法把骨头接上也可以先帮李伯伯缓解一下痛楚。”

  顺子点点头:“好,李伯伯现在确实痛得厉害,好几次都痛晕过去。”如峰和金氏一起给郭奶奶看过病,后面一段时间都是如峰在把脉配药,这些顺子都知道,而且就像如峰所说的能帮李伯伯缓解一下痛楚总好过什么都不做。

  杨氏不放心的看着如峰:“峰儿,你行吗?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如果小红爹有个万一或者伤腿处理不当······,杨氏不敢深想。

  如玉姐妹也不无担心的看着如峰。如峰看出三人的担心,他看着姨妈的眼睛点了一下头说:“姨妈,妹妹,你们放心。我先去看看,不会鲁莽行事的。”

  如玉看到如峰眼里的坚定,对着如峰微微一笑:“二哥,快去找药吧,我相信你。”

  如莲看着如玉:“姐姐,我们也一起去吧?”她想去看看小红,李伯伯受伤了小红一定很着急、很难过。

  杨氏也点点头:“去吧,你们去陪陪小红姐弟,他们两个小孩子肯定吓坏了。”说完又问等在门口的顺子:“使人送信给旺东没有?”

  顺子说:“刚才已经请了人给旺东捎信了,不过旺东再快也要好几日才能回来。”

  杨氏听了点点头没再说什么。

  旺东是小红的大哥,小红在家里排行老二,下面还有一个十岁的弟弟,爷爷奶奶都还健在,家里靠李伯伯夫妻俩砍柴、卖菜为生,小红的大哥去年到县上一家铺子里当伙计,一家人的生活也还过得去。只是旺东帮人以后难得回来一次,而且请人捎信给旺东再从县城回来怎么也要四五天时间。

  如峰已经准备好可能用到的药材和物品,出门前给了满脸担忧的杨氏一个放心的笑容:“姨妈,放心,峰儿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会量力而行的。”

  杨氏心里是极没有底,虽说如峰跟着金氏学了好几年医,可他这是第一次单独一人出门接诊。看着如峰脸上的笑容,杨氏掩下自己的担心笑笑:“峰儿,凡事都要仔细点。”

  如峰答应了一声拿着准备好的东西向小红家走去。

第二十五章 如峰初试身手(一)

 如玉姐妹俩跟着如峰和顺子到小红家时,小红家院子里已经有不少人了,他们都是附近的邻居。

  几个妇人在安慰着正屋里坐着的小红爷爷奶奶,小红的娘在里屋守着李伯伯,小红和弟弟在院子里无助的站着抹眼泪——因为怕吓着孩子,众人都不让姐弟俩进屋守着李伯伯。

  看到如莲他们和顺子一起回来,小红一阵激动:郑婶婶来了,一定可以把爹的腿治好。

  小红并不知道金氏的医术到底如何,只是钱大夫拿她爹的伤没办法,金氏又是落石镇除了钱大夫外唯一一个会看病的人,而且以前找金氏看过病的人都好了。现在小红把金氏当成救命稻草,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金氏身上,她就是相信金氏可以治好她爹,不然她爹怎么办——刚才那些叔叔、伯伯、婶婶们都说爹伤的严重,一时半会儿不一定能找到好大夫。

  小红颤抖着声音大声的说:“郭大哥回来了。”说完小红看向了顺子身后:顺子身后只有如峰兄妹三人,并不见郑刚夫妇的身影。

  小红一阵失望,眼泪又涌了出来。如莲快步走到小红身边拉着小红的双手说起话来,如玉也走过去拉着小红的弟弟旺吉小声的安慰着。

  听到说顺子回来了,屋里的人心悬得老高:不知道顺子有没有请到人?

  如峰和顺子进到正屋。众人听说金氏夫妇出门了要两三天才回来就更着急了,忙安排人四处去其他地方找大夫,小红的娘也忍不住哭出了声——刚才为了怕两位老人和两个孩子太过担心,她一直强忍着没有哭,可是现在郑刚夫妇也不在家,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找到其他大夫,要是小红的爹有个什么三长两短······。

  里屋传出李伯伯痛苦的呻吟声,如峰把众人的失望收进眼里,他看着眼泪婆娑的小红的娘:“李大娘,你别太着急。我爹娘虽然都不在家,还可以去请其他的大夫。我平时跟在我娘身边学过两天,学的东西不多,略知道一些跌打损伤的处理方法,过来的时候顺便带了一些可以止痛的草药,我想进去看看李伯伯,先帮李伯伯暂时止止痛。”

  李大娘现在也是六神无主,听到如峰说可以帮李伯伯止痛当下就带着如峰进了里屋。

  如峰进到里屋一眼便看到了躺在床上的李伯伯:满脸惨白,双眼紧闭、眉毛痛苦的拧在一起,凌乱的头发上沾着几根杂草,衣物上还有不少泥污,衣服和头发都被汗水浸湿了——李伯伯早已痛得满身冷汗,怕家人担心他一直咬紧牙挺着。

  看到平时精神抖擞、爽朗大笑的李伯伯现在的样子,如峰心里也是一紧。如峰几步走到床边,叫了一声“李伯伯”,李伯伯睁开眼看了一眼如峰。

  李伯伯痛得说不出话,如峰一边打开带来的布包一边说:“李伯伯,我带了一些止痛的草药先给你止住痛,再看看能不能帮上其他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