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又如何,我还是侯府世子。况且我若太过能干,文韬武略,只怕当今又生出一点不喜欢的心来。”曾之庆挑眉,把手里的扇子啪一声收起来。

伴君如伴虎,特别是这样勋贵人家,子弟不出挑也不好,子弟太过出挑也不好。可天下哪有那么合适的事?只得每一代都要出几个让人嘲笑的人。曾三老爷叹一口气,不理曾之庆,继续看向容畦:“容爷,你说我说的可有道理?”

“曾三老爷说的,自然是有道理的,不过在下以为,合作也不是不可以。”既然曾三老爷放出这样的话来,那么用银子打动这条计策就行不通,那不如让渡出部分利益。况且曾三老爷怎么都是侯府出身,生意若想做的大,和这样的人多结交也是好的。

合作?曾三老爷的眉微微一挑,容畦知道,自己这次猜对了,对曾三老爷道:“三老爷,你在广州那边,是和外洋客商打交道的,而我容家,做的多是生丝瓷器乃至茶叶这类生意。我听说,这些远销外洋,利润颇高。上一回舅兄来时,我曾想和他说,只是顾忌舅兄身份,才没说出这事。”

曾三老爷沉默了,只是用手去瞧桌子,容畦说完这番话也不催促,只等曾三老爷自己开口。

日头从当顶慢慢地移到西边,快要下山的时候曾三老爷和容畦终于谈妥如何合作。那时曾之庆已经很不顾形象的在椅上睡着。直到容畦去摇他:“世子,世子,我们走吧。”

曾之庆这才睁开眼睛,椅子上睡的着实不舒服,有些腰酸背痛。曾之庆再望向主位,已经不见曾三老爷。曾之庆这才活动一下手脚对容畦道:“你们谈完了?还好我不爱做生意,不然的话,还真是累。”

“这回还要多谢你,不然的话,令叔不会这样爽快!”用未来生意三成的利润换取郑二哥的自由,这是容畦做出的一大让步。当然精明的曾三老爷也晓得,不能太过分,太过分了生意就谈不妥。

“还是不留我们吃晚饭。这样,我们去太白楼吃。他们最近换了个厨子,做的酱鸭子堪称一绝,每回我都要啃几块骨头!”曾之庆嘟囔了一声,就重又快活起来。

“好啊,别说一只酱鸭子,就算两只三只,都由得你!”容畦和曾之庆说笑着往大门处走,管家已经追上来:“世子,太太听说您还没走,吩咐厨房加菜,留您和这位爷在这吃晚饭。”

“不用了,我还是去太白楼吃去,进去告诉婶婶,说我改天再来问安。”曾之庆已经拉着容畦离开,管家应是瞧着他们背影不由摇头。幸好这家里还有太太,若照了老爷的性子,只怕一个亲友都不敢上门。

扬州到广州,水路只有一段,中间还要换陆路。郑三叔到达广州时候,端午已经过了好几日,满城都在讲珠江端午那日赛龙舟的盛况,不过郑三叔听不懂他们的话。好在还有郑二哥写来的信上的地址,跟来的管家又是来过广州的,几番问询之后,总算找到曾三老爷在广州的铺子。

听到是郑三叔来了,接替郑二哥的人急忙出来相见,作揖打拱好一番见礼之后,此人才道:“这事,实在是透着蹊跷,按说做逃奴的人,要不主人待的不好,或者为了别事。可这主人相待,郑三叔你们家要认第二,没有哪家敢认第一。若是别的,郑二哥又不是缺银子的人,成千上万的银子每日都从手上流过,若是为色,这事就更不可能!不瞒三叔您,我们几个,难免会去走走,可只有郑二哥,从不去这些地方。”

这些基本都是废话的话,只让郑三叔得出一个结论,都不相信郑二哥会逃走,可是郑二哥确实消失不见,账目等物好好在房里,除了随身衣物和他自己,别的,全没变化。

郑三叔叹一口气才道:“不知小儿的房间在哪里?我也好去瞧瞧!”

“郑二哥的屋子,还好好关锁在那里!”此人立即唤来一个伙计,让他带郑三叔前去郑二哥住的地方。这伙计听的郑三叔是郑二哥的爹,操了一口不大流利的官话道:“郑二哥可真是精明能干,我们也不信他会逃走。”

这话越发戳了郑三叔的心,他没有说话,跟着伙计走到郑二哥住的院子,刚要踏步,就见里面走出一个红发碧眼皮肤雪白的人来,这人生的还极高。纵然郑三叔已经知道广州一带常有红毛番人出入,可瞧见的第一眼,还是忍不住后退一步。

伙计倒和这人用叽里呱啦的话打起招呼来,听说了郑三叔的身份,这人也就对郑三叔连连鞠躬,叽里呱啦说了几句。瞧他神色,像是在安慰自己,郑三叔也只有努力笑笑。等这人走了,郑三叔才小心翼翼地问:“这人说些什么?”

、第222章 难题

“这人说了,他和郑二哥关系很好,知道郑二哥失踪的消息,十分伤心,并对三叔你表示安慰!”伙计的话让郑三叔的眉微微皱起:“我儿子在的时候,也和这些红毛人认得,还会说他们的话?”

“三叔你这就不明白了,郑二哥可能干了,来广州这才几年,不但会说广里的话,连红毛人的话都会说,更别提哪些红毛番人的来历,哪个地方来的货物!”说着话,伙计已经带着郑三叔来到郑二哥住的屋子外面,屋门用一把大锁锁着。想着不知所踪,还被说成是逃走的儿子,郑三叔又掉下泪来。

伙计拿出钥匙给郑三叔打开门:“原本这里锁着,是要等三老爷来的,现在三叔您既来了,也算主人,这要有个什么东西丢了,也好去说!”

郑三叔走进儿子居住了数年的屋子,屋子里的摆设很简单,一床一桌一椅,桌后有一个书架,上面磊了满满的书。郑三叔走到书架前面,顺手拿下一本,满满都是自己不认得的字,这曲里拐弯的,只怕就是红毛番人的书。

想着想着郑三叔伤心起来,儿啊,你到底在何方,是生是死,总要有个回应。

伙计已经寻来这里的房东,给郑三叔端来茶,见郑三叔在那里伤心,叹一口气没有说话,只是退出去,把门悄悄带上。

“爹爹已经送来了信,说平安到达广州,又说并不相信二哥逃走,要在广州住些日子,寻找二哥的踪迹!”郑三婶自从丈夫离开扬州,身子就有些不舒服起来,嫣然两边都跑不免有些忙乱,索性劝说郑三婶搬到容家来住,一来好侍疾,二来瞧着外孙们,心情也舒畅些。

郑三婶拗不过女儿,也就搬了进来,此刻听到嫣然说郑三叔在广州平安,但要多住些日子,眉头就微微皱起:“不晓得你爹带的盘缠够不够,还有,去往广州,那里地气不和,听说比京城湿,比扬州热。到时会不会生起病来?”

“盘缠的事,娘您不用担心,您女婿不是让爹爹随身带了信去,广州那里也有认识的客商,一时短了,寻他们借个千八百的,不是什么大事。至于地气,爹爹身子骨一向好,又有人服侍。”

嫣然的话让郑三婶点头:“你说的是,这件事,倒是我自己想不通,可是那是我儿子啊。每到夜里就想起他的模样来,刚生下来时,小小的一个,在那昂着头吃奶。等你出世,越发显得他聪明乖巧,那是,我的心头肉啊!”

嫣然晓得郑三婶是害怕自己二哥的失踪,并不是逃走,而是遇到什么事情没了命。按了京里风俗,这没成家的年轻人,死了连祖坟都不能入,香火都不能受。娘她是担心。

此时此刻,嫣然也只能劝自己的娘几句吉人自有天相的话了。秋兰已经掀起帘子走进来:“三奶奶,三爷从京城来信了!”嫣然接过信,郑三婶也就暂且放下伤悲,看女儿读女婿来的信。

嫣然细细一瞧就笑了:“娘,你女婿说,曾三老爷同意了,把二哥从曾家名册上划掉,并且已经办好了。你女婿还说,他在京城盘桓一段时日,拜访一些客商,大概这个月底就动身回扬州,还能赶回来过中秋呢!”

总算是个好消息,郑三婶唇边露出一丝笑,接着就拉着女儿的胳膊:“快,快给你爹写信,把这个消息告诉他。”既不在曾家名册上,那逃奴一说,自然也就烟消云散。说不定儿子晓得了这个消息,又会出来。

嫣然晓得母亲的指望,也就唤秋兰拿来笔墨,给郑三叔写起信来。郑三婶不识字,瞧不懂女儿写什么,但还是在旁巴巴地瞧着,但愿这封信一到,放出消息,儿子就能回来。到那时,自己家就真的团圆了,这一生,再无别的祈求。

嫣然写好信,封好后让人送去给往广州的客商,又陪着郑三婶说了会儿话,见郑三婶精神好些,嫣然正准备去吩咐厨房晚饭吃些什么,陆婆子就走进来:“奶奶,生丝行的刘掌柜要见您!”

容家生意,虽有当铺晒盐场香料铺等,但各样生意都还做些。生丝是近年来容老爷见这几十年海禁渐开,那外洋来的船只越来越多,因此动了念头,让人去湖州等地收丝,这些年生丝生意渐渐好起来,已经占了容家收益的三成。

在容畦瞧来,虽说晒盐场利息大,但盐这一行,盯住的人太多,倒不如慢慢地撤出来,只留得一两个晒盐场,转做别的生意更好。而容畦看中的就是生丝和香料。

因此嫣然听的是生丝行的掌柜来了,也就急忙出去。

刘掌柜在那坐立不安,见到嫣然出来就急忙迎上去:“奶奶,原本不该打扰的,可是湖州那边传来消息,今年收丝,十分不顺。”容家做生丝生意,当然不是自己去买桑田养蚕织茧缫丝,然后再卖出去。这样不但费心费力,利息未必见的多好。

因此都是开几个收丝的地方,收来再统一运到泉州,再卖出去。此刻听的刘掌柜这话,嫣然的眉不由微微一皱:“不是说今年是丝的大年,比往常便宜些吗?”

“按说是该如此,可今年不知为何,竟有人结行霸市,抬高收丝价格,湖州那边,不但已经去往乡下那些有一两张织机的人家去收,甚至连周围都去问过,可凡听到一个容字的,人家就要抬高价钱,都已六月中了,连往年收丝的一半都没收到。”

就算嫣然这样不大知道生意的,都晓得这件事背后定有人捣鬼。周家,也是做这行生意的。嫣然微微叹了口气就道:“既然湖州收不到,那就去苏州杭州常州,甚至对面的镇江都去收!”

“可是奶奶,天下丝唯有湖州丝最好!”刘掌柜迟疑一下说出这句。嫣然的眼低垂:“可是现在,对方就是想哄抬价格,逼我们按他们给的价格收丝,难道我们就要眼睁睁往里面跳?”

“奶奶这话,是有道理的,但我们去年就已经和红毛国的客商,约定好了交丝的时间,而且,对指定只能要湖州丝!”红毛国的人做生意,必定要签契约,违约的话不管是什么样的交情,都要赔出去。

这笔生意,容家一定要做,想来周家就是因为如此才想出这么歹毒的主意。

“如果不按约,那我们要赔出多少?”冷不防嫣然这么一问,刘掌柜在肚内算了下就道:“这笔生意是老爷在世时候谈的,如果不按约定,起码要赔近十万!”

十万银子容家不是赔不出,只是自此之后,容家就砸了招牌,再加上郑二哥的逃走事件,嫣然沉吟一下,看来只有去寻曾家了。她让刘掌柜在外稍待,就进了里面。

郑三婶正抱着馨姐儿,见女儿进来就忙问道:“是不是事情已经解决了?”

“娘,我记得,你和三老爷那边的胡婶子,关系很好!”女儿没头没脑问了这么一句,郑三婶不由皱眉:“我是和她关系好,小的时候,你还叫人干娘,她还想真收你当干女儿,不过后来,你进了府,她男人在三老爷那边得用,她也跟了她男人在浙江长住,就没联系了!”

“娘,如果你往湖州走一趟,您肯不肯?”郑三婶被女儿这话说的眼都睁大:“湖州?我去湖州做什么?”

嫣然急急地解释了几句就道:“这赔钱倒是其次,可是那边的货,定好过了中秋就要交,这会儿都已收丝快结束。娘,如果再收不上来,没了声誉,那时我们可就麻烦了!”

郑三婶虽不识字,可也晓得轻重利害,已经猜出女儿用意:“你是让我去寻你胡婶婶?求她帮忙。虽说我们也常有书信来往,可毕竟好几年不见了。”

“娘,也只有死马当活马医。有希望总比没希望好!”见自己的娘并没反对,嫣然放心下来,又叮嘱郑三婶几句,就出门去和掌柜的交代,猛地又想起一件事,让人把容玉致请来,和她说了几句。

凭周家一家,想要丝行联手排挤,可能还不够,只怕他家还借助了扬州知府的力量。既然如此,也只有借助下林大人这边了。容玉致听的嫣然的嘱咐,也就换了衣衫往林府去。

前后其实也就半个时辰的事,可嫣然已经汗湿衣背,想着刘掌柜还在外面等着,也就出来见他。

听到嫣然说让刘掌柜亲自前去湖州收丝,刘掌柜并不奇怪,毕竟这是他分内的事,可等听到郑三婶也要跟着去,刘掌柜不由唬了一跳,双手直摇:“奶奶,这使不得,亲家太太何等尊贵,怎能让她去受风波劳累?”

“我们是商户人家,讲什么尊贵呢?况且事出紧急。再说我会让丫鬟婆子陪着娘前去!”女眷出门,有丫鬟婆子陪侍,这也算不上什么特别了不得的大事,但刘掌柜还在迟疑。

、第223章 胡家

嫣然已经笑了:“我晓得,你是怕我娘胡乱做主,这你放心,生意上的事,别说我娘,就算我和三爷,也要多请教刘掌柜的,我娘不过是去寻一下旧日好友,想着能不能从他们那里匀一些丝出来。并不会胡乱做主!”

“奶奶的话,倒叫我惭愧了,不过既然有奶奶这样想得周到的女儿,想来亲家太太也是通情达理之人!”既然嫣然说出根底,那刘掌柜也就坡下驴,答应下来。

刘掌柜还要回去交代一些事情,嫣然也就没留他吃晚饭。瞧着人离去,嫣然这才觉得两条腿都是软的,容二爷那边的主意,真是一个接一个,不过,高价收丝吗?到时我瞧你的丝,要怎么卖,或者,这不过是周家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嫣然咬住下唇,有些发狠的想。

郑三婶走进来,嫣然听到脚步声抬头,郑三婶示意女儿不要起身,就坐在她旁边:“方才我仔细想了想,说不定还能让你胡婶婶,帮我们收些丝。”

“娘,对不住,没让你享福,倒要让你受罪。”嫣然的话让郑三婶脸一沉:“胡说什么,你是我闺女,哪有做娘的不能为闺女分忧的?再说了,我成日在扬州坐食,这心里也有些不得劲,说不定出去跑跑,倒舒服些了!”

“娘,您和爹,待我真好!”嫣然靠在郑三婶肩头有些撒娇地说。郑三婶拍拍女儿的肩:“我们眼前,也只得你和你弟弟两个了。若是,若是…”

“娘,不会有万一的,哥哥一定平安,说不定过几年,就能平安归来。”嫣然的话语那样肯定,郑三婶也笑了,但愿如此。

“那郑氏是疯了不成,没有人好使唤了,竟然把自己老娘派去了。她那老娘,大字不识一个,人又粗俗,去了那里说不定胡乱做主。我瞧啊,老三那边的气数,要尽了!”周氏听说郑三婶往湖州去了,不免得意洋洋地说。

“这可不一定,总要防着他们些。”容二爷的话让周氏的眼一横:“我二哥在那呢,他难道还不如一个很少出门,没经过事的婆子?”

容二爷又是呵呵一笑:“不是说林夫人还把身边的苏大娘也跟了去,说的是服侍郑家那个婆子,只怕…”

“苏大娘啊,人倒是精明,可从没做过生意。以为这做生意和做官一样呢。你放心吧。”周氏拿起一个梨,丢给身后的花姨娘,让她把梨子削了。

这花姨娘就是周氏原先那个贴身丫鬟,这回容二爷回来,周氏也就让花氏过了明路,上头开脸,做了姨娘。容二爷对这些本就无可无不可,既然周氏要装贤惠,他也就笑纳了。此刻见花姨娘接了梨子下去时,还丢来一道若泣若诉的眼风。容二爷不由在肚内暗笑,见识过珠江花舫,谁还会在意这家里风情?不过这些事可不能让面前这个醋坛子晓得。因此容二爷只笑着道:“说的也是,再等几日我就又要去广州,到时家里,还是要依托娘子你照管!”

周氏此刻只觉得所有的事都在自己掌握之中,斜眼瞧丈夫一眼就道:“这回你是有正经事的,我也不拦你,不过这笔生意,做成的话,总有五六万银子的赚头,到时你可不许再去广州了!”

容二爷笑笑应是,周氏的话却没放在心上,到时去不去广州,由不得周氏做主。

郑三婶一行人日夜兼程,从扬州到湖州,竟只用了七天就赶到,当来到容家在湖州收丝行门口时候,这边的管事唬的眼都瞪大一些,接着就急忙把刘掌柜请进去。

刘掌柜刚一坐下,管事就搓手不迭:“刘掌柜,虽说您来了,可是从送信到现在,不过收了三千束丝。离数额还差了两万束,这眼瞅着,收丝季就要结束了,就算您来,又怎么办?”

刘掌柜听的情况如此紧急,眉又皱起,郑三婶忍不住开口问:“这位小哥,我想问问,这里除了我们家,还有哪几家收丝?”因着刘掌柜没介绍,管事的还当郑三婶是顺路搭船的,十分奇怪怎么他们跟了进来。听到这话就瞧一眼刘掌柜,刘掌柜哦了一声这才对管事的道:“这是三奶奶的母亲,三奶奶要在扬州主持,三奶奶的母亲就亲自来了。”

“原来是亲家太太!”管事的急忙行礼,心里还道难怪就跟了进来也不回避。忙对郑三婶恭敬行礼,接着就说:“除了我们,自然就是周家,今年数周家收的丝最多,价格也最便宜。然后就是曾家,曾家收的虽没周家收的那么多,但他们家历来都不收这么多,原本还想去和他们家胡管家商量,能否匀出一些,可是胡管家说,要写信去问曾三老爷,这一来一去,差不多就两个月时间,怎么都来不及!”

胡管家,那看来依旧是胡家在这。事不宜迟,郑三婶就站起身:“多谢小哥了,还请指路胡家,我前往胡家拜访!”

“亲家太太,还是小的陪您去吧!”见郑三婶开口就说要去胡家拜访,管事的急忙要陪着去,郑三婶摇头:“不必了,不过是拜访旧友!”

旧友?管事的摸不着头脑,刘掌柜已经轻咳一声,给管事的做个眼色。管事的这才想起,传说那位三奶奶,不就是曾家的下人,这样的话,这位亲家太太,和胡管家相熟,也是平常事。

郑三婶轻车简从,只带了一个丫鬟一个婆子,到了胡家门前。瞧着胡家宅子,郑三婶不由啧啧两声,这宅子可比京城曾家下人的宅子体面多了,果真这是天高皇帝远,离了主人,这下人也就能抖起来。

婆子已经上前去敲门,走出一个小厮来,伸个懒腰就问:“这是什么人来寻?帖子呢?我们家老爷,不在家!”瞧瞧,果真是没人管束,已经公然称起老爷来了。

郑三婶细听一听,听出这小厮像是京里声口,上前一步问:“我听你口音,像是京城那边的,这是哪家的人呢,一口一个老爷?连昔日同伴来了,都要传帖子进去吗?”

这小厮是知道胡家底细的,不过因曾三老爷远在京城,下人们叫老爷太太惯了,因此这小厮也就顺口了。此刻听的旧日同伴这四个字,忍不住往郑三婶面上瞧去,郑三婶也不躲避:“怎的,连旧日同伴,也要帖子吗?还要吃闭门羹吗?旁的不说,太夫人的孝还没过呢!”

胡管家是曾三老爷的下人,曾太夫人过世,胡管家也何当穿白戴孝。虽不至于要守孝三年,但也不能穿红着绿惹眼。此刻胡家大门上,明晃晃地贴着红色的对联。

小厮不由吓了一跳,立即做个揖:“这位婶子,不晓得您是哪家的,这件事,倒是我们忘了。”

“我婆家姓郑,你进去告诉胡嫂子,就说,今日我特来拜访!”姓郑?小厮想起侯府前任大管事不就是姓郑?那么就该是他们家的人。既然都是侯府的人,小厮急忙恭敬地请郑三婶进去等候,又让人赶紧往里面送信。又端来热茶点心,请郑三婶用一些。

见郑三婶端起茶碗喝茶,又拿起点心,小厮这才道:“今日幸亏是小的在这里,若是别个,定会怠慢了。我们家老爷太太,不,我们家叔叔婶婶,都在家呢!”

侯府得脸的下人是能买得起丫鬟小厮服侍的,不过自然不能称老爷太太,年轻些的就称哥哥嫂嫂,年纪大些的就是叔叔婶婶。听到小厮改口,郑三婶不由一笑:“瞧着你倒是个机灵的,几岁了?来这边几年了?”

“小的原本也是侯府下人,不过爹娘不争气,一直没什么体面,有一年胡叔叔往京城里去,见小的还算聪明,也就回了三老爷,把小的带来湖州!”

此刻的小厮比方才还恭敬些,门外已经传来胡婆子的声音:“哪位来到湖州,还说是我旧日同伴?”

郑三婶端肃一下,款款站起身来,对胡婆子露出笑:“胡嫂子,几年不见,你啊,这日子过的真让我们羡慕!”胡婆子用帕子掩住口,仔细打量一下郑三婶才哎呀一声叫出来:“我说是谁,原来是郑三嫂,不是听说你们全家都去了扬州,你啊,可真生了个好闺女,我在这儿女缘上,差远了。”

提起嫣然,郑三婶自然满脸是笑,两人各自说了几句闲话,也就坐下。胡婆子细细打量了一番这才问郑三婶:“郑三嫂,你这来湖州,总不会是挂念着我,特地来探我吧?”

“怎的,不许吗?”说着郑三婶让婆子把送来的礼递上:“这都是些扬州出的土产,想来你们也没有没见过的,只是不好空手上门而已!”

胡婆子并没去接那礼,只是皱眉望着郑三婶:“我方才忘了问了,你闺女,嫁的人家姓什么?”

郑三婶也是个听话知音的人,胡婆子这话什么意思她一听就晓得,面上笑容没变:“我女婿姓容,我还当人人都知道呢。胡嫂子,你啊,可真不关心我!”

、第224章 发威

“三嫂,那你先回去,你的来意我晓得了,可是这事,我做不得主,再说生意上的事,总要…”

“放屁!”郑三婶自然不是那么好被拒绝的,胡婆子的脸色不由微变,刚要开口说话,郑三婶就指着这屋里的摆设,胡婆子身上的衣衫道:“连这样的事都做了,还说这事你做不得主?胡嫂子,这话你要骗别个,那是一骗一个准,可要骗我,那就,”说着郑三婶呵呵一笑,转口道:“自然,我们平常相好,这件事我也不会说出去。可是胡嫂嫂,那可是你侄女婿,和别人不一样。”

得,这下也不必虚以委蛇了,胡婆子叹口气就道:“三嫂你既这样说,我也不好再瞒你,这件事,原本就是三老爷全力托付给他的,可他原本还听我几句,谁知去年得了一个美妾,成日就听那妾的,说容家不好周家好,他自然是…”

啪的一声,却是郑三婶拍了桌子,接着郑三婶对胡婆子怒目而视:“你以后别说是曾家出来的人,我记得你可是服侍过几年大姑太太的,姓胡的不过一个普通小厮,娶了你,那是祖上积德,就这样,竟还敢纳妾,纳妾也就算了,竟还只听妾的,把你撇在一边。这样的人,你就该拿大嘴巴子抽他!”

胡婆子见郑三婶气恼,急忙拉她坐下:“都是我的不是,不该这样说,可是…”

“可是什么?不就是今日你老了,又远离京城,他得了意,就敢欺负你了。呸,这等没良心的事,亏他做的出。”胡婆子急忙又道:“不止这个,还因我只生了一个女儿,又嫁出去了,那个妾,已经怀孕,说这胎是个男胎,所以…”

胡婆子话还没说完,就有个丫鬟进来,十分不客气地说:“太太原来在这,姨奶奶肚子有些疼,还请太太去请医生!”

这丫鬟的话才说完,胡婆子就准备去,郑三婶一把把胡婆子拉住,就对那丫鬟道:“给我站住,这是哪家的礼?客人还在和主人说话,下人就敢进来,进来也就罢了,这样大剌剌地说话,谁是主人,谁是下人,全颠倒了?”

这丫鬟仗着那姨娘得胡管家的宠,平日里也十分不把胡婆子放在眼里,听的是胡婆子的旧日同伴来,更是不屑,此刻听到郑三婶骂,眼睛不由一翻:“这里姓胡,不是姓别的,我家主人都没说话,你…”

话没说完,丫鬟脸上就挨了一巴掌,郑三婶虽没在侯府里伺候过,也没调|教过小丫鬟们,但和街坊们也是吵过架的,这巴掌十分火辣,一下打懵了那丫鬟,那丫鬟瞧着郑三婶,伸手指着她:“你,你敢打我,你再打我一下试试?”

试试就试试,郑三婶第二巴掌又打在丫鬟左脸上:“还有自己要讨打的?”

丫鬟一下哭出来,转身就往里面去,嘴里哭着喊着叫姨奶奶。胡婆子顿时手足无措,对郑三婶道:“三嫂,这,还是我去…”

“你给我回来,坐好!”郑三婶把胡婆子按好坐下,就对胡家这边的下人道:“去厨房开桌酒菜来,我和你们婶婶喝一盅。”郑三婶这下手打人,吓到了旁边胡家的下人,此刻听到郑三婶的吩咐,下人也就点头,吩咐厨房去做酒菜。

“三嫂,我晓得你是为我好,可等你一走,我不就又是受气?”胡婆子的泪吧嗒吧嗒往下落。郑三婶瞪她一眼:“他敢?他是个什么玩意?当初跟在三老爷后头的货,若不是三老爷求,大姑太太才不舍得把你嫁给他。这会儿就以为自己腰杆子硬了?是不是平日还说,要休了你的话?”

胡婆子点头,郑三婶又拍一下桌子:“果然就是如此,我和你说,胡嫂嫂,你啊,平日太宠着他了,这男人啊,也是三天不打就浑身发痒想要到处乱窜的主。”

胡婆子跟在曾家大姑太太身边,学的都是温柔贤淑,对丈夫也要耐心劝谏,这打男人的话,倒从没听过。不由小声地问:“可我见你和三哥,也是好的很,从来不打。”

“那是因为我教的好!”郑三婶有些得意的说,见厨房送来了酒菜,也就反客为主:“来,来,我们先喝一盅。”

丫鬟被郑三婶打了两个巴掌,哭哭啼啼地往后头去,进到房里胡管家正在那温言细语地和妾说话,见到丫鬟哭哭啼啼进来,胡管家眉一皱:“怎的这副模样?”

那丫鬟已经哭倒在地:“老爷,老爷,奴不过请太太去给姨奶奶请医生,谁知就被那客人排揎一番,还说没有这样礼。老爷老爷,虽说礼法要紧,可也没有老爷您的后嗣要紧。”

这妾这胎稳着呢,不过是要拿捏胡管家夫妇,这才故意作耗,此刻听的丫鬟这几句,就眉一皱,捂着肚子叫起来:“哎呀,肚子疼!”

胡管家年过五十,就盼的这一个儿子,此刻盼儿子要紧,听到爱妾这话就急忙过来给她摸肚子,又喝丫鬟:“你赶紧出去外面找人去请。”

丫鬟顿时得意,但还是在那跪着,妾故意柔弱地去拉胡管家的手:“老爷,奴微贱,不如太太,还是不去请了。”

“什么不如,她也不过一个丫鬟出身,你好好养着,等生下儿子,我就休了她,扶正你!”胡管家被美色所迷,早已晕头转向,对妾温柔地说。

“可是奴还是被骂!”说着妾就滴下几滴泪。丫鬟也在旁边道:“打了奴,也就罢了,可是俗话说,打狗还得看主人!”骂?胡管家见爱妾这副模样,登时豪气冲天:“我这就去把人给骂回去!”

妾这才又重新躺好,见胡管家往外去,妾这才对丫鬟露出得意的笑。

胡管家走出门时,见医生已经请来,也就叮嘱几句,匆匆往前面去。刚走到待客的厅,就闻到里面酒肉飘香,还夹杂着胡婆子的笑。胡管家一口气憋在那里,走进厅也不瞧个真切,上前把桌子一翻,上面的东西全都乒乒乓乓掉在地上。

接着胡管家就扬起蒲扇般的大手,要往胡婆子身上打去:“生不出儿子的东西,现在好容易怀了个,你还在这作乐,我打死你给祖宗出气!”

胡管家的手还没落到胡婆子身上,身上早被郑三婶拿扫帚打了几十下。边打郑三婶还边骂:“胡狗儿,你又是个什么玩意?祖宗?你爹卖身进曾府的时候,就只有主人没有祖宗了。要给祖宗出气,也要等你从曾府赎身,现在对人非打即骂,当初你是怎么求的,怎么跪着求的?人还没死绝呢!”

胡管家先是被打的疼,再然后又被这骂吓了一跳,用手挡住头,在那告饶:“不晓得是哪位嫂嫂来了,我们夫妻之间的事,嫂嫂你不知道端详。”

郑三婶打了那么几十下,毕竟年老了,又是别人的丈夫,也就趁着手酸停下,瞧着胡管家道:“呸,嫂嫂?胡老爷,我当不起,今儿啊,还差点被人挡在门外呢。”

胡管家站起身,仔细一认,认出是郑三婶,他是聪明人,怎不知道郑三婶突然出现在自己家里是什么原因,那眉就皱一下,如果来的是小辈,那还能做个长辈架子,可怎么也没想到来的是郑三婶。

此刻要不要摆出架子把郑三婶赶出去?胡管家这个念头才一冒出,就在心里摇头,不可,郑家虽然举家出了侯府,可听说世子和容家关系很好。答应周家不帮忙,不过一来为的是这个妾是周家送的,有个人情在。二来京城湖州相隔遥远,可以推脱写信去问,到时容家也怪不得自己。

可此刻郑三婶亲自来到,她是晓得海底眼的,这个人,可难以对付。因此胡管家满脸堆笑地对郑三婶作个揖:“原来是郑三嫂,听得你和三哥现在在扬州,过的日子煞是快活,怎的想到来的湖州?”

“你也不用和我打马虎眼了。胡管家,这个忙,你帮还是不帮?”郑三婶也不啰嗦,直接就说出来意,胡管家不由迟疑,刚要把话推在曾三老爷身上。郑三婶已经桌子一拍:“对了我,别说那什么要写信去问三老爷的话。三老爷的为人,我还不晓得?只要能赚钱,别说这么件事,就算再大的事,他也肯点头!”

“三嫂说的对,可是…”郑三婶听的这话就眉一挑:“可是你那个小妾在那哭哭啼啼?我说你真是生意精明,别的事怎么这么笨呢?”

这一句说的胡管家脸色都变了,但又不好发火。郑三婶瞧他一眼就道:“你是不是还在想着,等那妾生了儿子,就休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