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雯儿告诉她:“这联是皇上出的。有一天他与一个妃子坐在露台上赏月,他一时兴起,随口就吟出了这句上联,但那妃子太笨,想半天也不知该如何作对。皇上大为扫兴,传令下去令宫中妃嫔对下联,对出佳句便有赏。以后响应的人倒不少,但皇上看了都摇头,说意境不好。传出宫来被我知道了,心想嫂嫂你如此才高,定是难不倒你的,所以请你来对。”

庞荻笑她:“还说不想入宫!这是皇上出给妃嫔对的联,你来凑什么趣!”

“我说过我不会嫁给皇上,这点绝对不会改变。”雯儿脸上带有一种与她年龄不相符的看透世情的意味:“我只是想帮一个宫里的朋友。嫂嫂你就帮我们这次吧!”

“皇上,赏月…”庞荻略沉思片刻,再对一句:“一月日边明。”

雯儿重复此句几遍,大喜道:“绝妙好句!既应天时又应景,妃子倚在皇上身边可不就是一月日边明么?我马上写下来告诉她!”

“那‘她’是谁呢?”庞荻问道。

“朱才人。”雯儿答。

庞荻诧异道:“朱才人?从来没听说过。”

雯儿颇得意地微笑道:“若非有我,她连才人都当不了。”

熙宁五年九月某日傍晚,赵顼独坐于瑶津池畔赏荷花。

瑶津池中的荷花绝非凡品,非但花大娇艳清香异于寻常品种,连花期都特别长,每年开得比宫外早,凋谢得也比别处晚,到了九月仍有许多花朵濯水而出,仿佛受着花神特别眷顾。

这花来得诡异。是在菀姬落水身亡后第二晚突然“生”出的。有人说是花神显灵,有人不信邪,便认为是人一夜之间种好的。很多人都怀疑是顼,例如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她们暗示着问过他好几回。

其实,此事不是顼做的。但是他并不想说明。

随便她们怎么想罢。顼看着半池荷花想,若非此花的突然出现,这瑶津池早被他填平了。

瑶津池起初的规模并没有这么大,面积不到如今的三分之一,是主管宫内工程的太监宋用臣花了几年心血辛苦设计凿成。凿好之后池面豁然开朗,足可在池上泛龙舟。他见状大喜,厚赏了宋用臣。

可是,池面宽了,同时也深了许多,足可以溺死人。

他爱的菀姬就溺死在其中。

菀姬死的那天,顼悲痛欲绝。天明后再见瑶津池立即勃然大怒,召来宋用臣,要他在一日之内、第二天天亮之前把瑶津池填平,否则格杀勿论。

宋用臣面露难色,终于还是勉强接旨而去。顼知道他很难过,毕竟是他多年心血的结晶,要眼睁睁地看着就这样毁于一旦怎能忍受。然而这池错就在于溺死了顼一生最爱的人,也等于扼杀了他最珍视的爱情。这样的池子就跟一个杀人凶手一样,都该凌迟处死。

一夜过去。第二天清晨顼特意早起去看被填平的瑶津池,却发现景象跟他想象的有所出入。

万荷蔽水。红白相间的荷花开满半池,亭亭花枝荷叶覆盖着水面,花朵迎风轻颤,像一个个弱不禁风的美人,纤弱娉婷地散着淡淡幽香。

那水面涟漪波入他心里,刹那间他想起了菀姬。

宋用臣战战兢兢地走到他面前跪下,奏道:“皇上恕罪。奴才昨夜出宫运来泥石准备填充池子,不想回来发现池中突然长出这许多荷花。奴才斗胆猜想,大概是花神显灵,不忍瑶津池被泥石所毁,故此特以荷花填之。”

以荷花填之?顼忽然笑了:“不错。朕说要把瑶津池填平,但没说以什么东西来填。以荷花填之想必是天意。”

就此饶过了瑶津池和宋用臣。顼知道这主意应该是宋用臣想出的,即便不是他,他也肯定知道是谁种的花,但顼也知道他必不肯讲,只会推在花神身上。也罢,不必再问,就当是花神显灵罢。菀姬不就是他心中的花神么?他也愿意相信这继她生命消失后生出的荷花上附有她的灵魂。

从此就有了到池边赏花的习惯。看着池中轻盈优美的荷花,他会依稀有种与菀姬重会的感觉。

“官家,起风了。不如回宫,明日再来赏花?”一个温柔的声音在他耳际响起。那么小心翼翼,像是捧着什么脆弱易碎的瓷器,生怕从手中滑落。

他并没转头看她,只淡然答道:“朕想再坐一会儿,皇后先回宫去罢。”

向皇后默然,把叹息埋在了心中,行礼告退后缓缓离去。过了片刻,令人给他送来了一袭披风。

顼略感到一点歉意。其实他是很尊重皇后的,知道她娴良淑德,有国母之风,他们之间培养出了一种类似亲情的感情,但他对她仍是缺乏爱恋之感。他看着荷花都会有的悸动面对着她却感觉不到。就连赏花他都不是很喜欢邀她同赏。

这有如他与菀姬的私密时间,又有哪个女人可以加入分享呢?

菀姬。菀姬。菀姬。

有时候,通过回忆往事一遍遍地体会那种刻骨铭心的疼痛也是种快乐。

此时,忽有一缕歌声自池中一隅传来。声音婉转动人,令顼居然有了心情凝神倾听。

唱的是本朝庆历年间同平章事晏殊的旧词《玉楼春》:“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

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顼反复品味这两句词,若有所思。

这词以前也见过,但在如此情景下听来,只觉暗合心境,丝丝入扣。于是顼举目朝池面上望去,想找出声音源头。

一个女子轻荡兰舟,自藕花深处渐渐划了过来。

十七八妙龄,青山远黛,眉眼盈盈。

赵顼示意命她过来。划到顼跟前,她轻盈地跳下兰舟,向他行礼的动作都翩然优美。

“你叫什么?是宫人么?”顼问。

她微笑答道:“臣妾叫夕蝉,朱夕蝉。是皇上的御侍。”

她穿的服饰很精致,眉眼也细致地画过,对他的召见似乎并不感到意外。顼立即了然:这次“偶遇”大概是她精心设计的。宫人争宠向来花样百出,他早已耳闻目睹了许多。不过,这次倒不令他反感,能想到在这个时分唱这样的词出现在他面前很不简单,她不是非常聪明就是运气太好。

顼决定陪她玩下去。

“夕蝉。”他垂目看她,浅笑:“原来傍晚的蝉鸣如此动听。”

是夜,赵顼宠幸御侍朱夕蝉。次日将其进封为才人。

刎情

突如其来的好运气令朱夕蝉深感庆幸。当初在宫内巧遇的小女孩雯儿说可以帮她见到皇上,她只当作祝福的话来听听,并没放在心上,没想到后来雯儿的一封书信竟为她指出条直通昭阳之路,果真令她见到了皇上,得到了他的宠幸,随之而来的是地位的提升和与以前形同宫婢般生活的告别。

朱夕蝉把雯儿送来的下联“一月日边明”呈给赵顼后,赵顼果然龙颜大悦,直夸她明慧才高,竟升她为正三品的婕妤。因此朱夕蝉对雯儿越发感激,并十分佩服,觉得她小小年纪却已这般聪慧当真难得。朱夕蝉继续与雯儿暗中通信。雯儿是宰相家的小姐她也知道了,心想果然虎父无犬女,她的父亲指点江山叱咤风云,在朝堂上辅佐皇帝治理天下,她却在内宫谋略上有过人的天赋,并且成功“辅佐”她一步步跃上枝头。

有时候朱夕蝉也会自问她与雯儿不过是一面之交,她为何要如此尽心地帮助她,但想来想去总觉得不必考虑太多,也许是彼此投缘,即便是她帮助自己是有目的的,想将来从自己这里得到她需要的利益和帮助也可以理解,雯儿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这点很重要,所以以后她有求与她,她自会帮助她,回报于她。

朱夕蝉的晋升使雯儿感到很满意,感觉像是打了场漂亮的战役,更有了一种一切尽在掌握的自信。果不其然,以她的智慧,要在后宫争宠原是件简单的事。她甚至没有亲自出马,只稍微指点了智力平平的朱夕蝉两下,她就从一个倒数第二等的御侍升至正三品的婕妤。而且这还不会是尽头,只要她愿意继续帮她,就连皇后之位应该也不难夺到手。

皇后。可惜了,雯儿觉得遗憾:如果不是她生得太晚,十来年的时间距离令她错过了与赵顼相逢的最好时机,皇后怎会轮到别人来做呢?虽就单纯的争夺后位之事来说,现在也不算晚,但她想要的像哥哥对嫂嫂那样绝对完整的感情已不是现在的赵顼所能给她的了。

然而,哥哥对嫂嫂如今的态度让她倍感奇怪。为何短短时日中会产生这么大的变化?他们之间到底出了什么问题?难道是哥哥移情别恋?她觉得不像。他们也许是有点误会,哥哥的个性又决定了他不肯轻易让步或好言解释,所以造成了现在的局面。哥哥跟父亲一样,骨子里是个很执拗倔强的人。

雯儿决定设法让他们和解。她既然可以使多年难见天日的朱夕蝉获得皇帝的宠爱,又怎会找不到办法令兄嫂和好如初呢?他们大概差的只是单独相处、见面解释的机会,如果两人能静下来好好谈谈,又有什么事是不能解决的呢?

她特意挑了个云淡风轻、花好月圆之夜,再让丫鬟去请庞荻下楼来饮茶。庞荻先是不答应,找借口推却,雯儿却不管,一次次反复遣人上去相请。众丫鬟好话说尽,庞荻感觉过意不去,这才轻移莲步,款款下楼而来。

丫鬟把她领到了王雱的书房门前。庞荻诧异,便犹豫止步。雯儿却自里面跑出来,看见她立即笑着把她拉进房内。

王雱坐在里面。

庞荻转身想走,雯儿拦住她,笑道:“我去烹茶,可能要好一会儿,你们先聊聊。”随后把门关上,带着丫鬟离去。

书房内立即浮动着一层难言的尴尬。庞荻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在门边垂首而立,好半天才勉强抬头看她的丈夫。

他正在看她。并且与她目光相触时也不回避。这个发现让她稍微有些意外,长久以来他都是刻意避免着与她对视的。

于是她便微然而笑,羞涩得如同少女初会陌生男子。

看见她笑了,他便也笑了笑。

虽然他的笑容只限于唇部动作,目中并无丝毫笑意,但她已觉得已经很好,至少不再是那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

她鼓起勇气以目光温柔地触摸他。他穿着家常的宽袍气定神闲地斜坐在书案边的椅子上,那衣袍柔软,散发着新熏的清香,右边衣袖下露出他松执着折扇的手,手指颀长洁净一如往常,但骨节似乎比以前明显。

他略瘦了些。庞荻心想。这让她的心又有了疼痛感。

“你…”王雱终于先开口,沉吟一下,最后问了出来:“还好么?”

庞荻沉默,半晌才缓缓咬着唇答:“还好。”

他点点头,说:“那就好。”遂转过头看书架,像是准备寻本书看。

“不!我不好!”庞荻忽然叫道。到底还是舍弃了矜持,跑过去曲膝跪在王雱身侧,伸手至他膝上握住他的手,抬头看他,眼圈便红了:“我过得很不好!雱,你也一样罢?”

折扇滑落在地。他漠然看她,似乎并不为之所动,只说:“说这些有什么用呢?”

“雱,”庞荻忧伤地舒展开他冰冷的右手,将它轻轻贴在自己已有泪水滑过的脸上,说:“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像以前那样生活呢?我给你梳头穿衣,陪你读书写字,你帮我画眉点唇,为我吟诗作画,我们一起在月色清明的夜晚弹琴吹箫,在风和日丽的早晨携手出游。我们忘了不开心的事,寻回我们以往的快乐,你说好么?”

王雱凝视她良久,然后问她:“但是有些事我们怎能当作没发生过?”

“可以的。”庞荻朝他再三点头:“只要我们愿意,就可以当作没发生过。”

“如果我说我做不到呢?”王雱忽然笑了,笑得凄苦。他的手开始主动地动了起来,轻轻抚摸着庞荻的脸颊,以拇指拭去她的泪痕:“我不敢保证我还会用以前的态度对你。”

“为何?”她不明白,不解地看着他。

他不答,却猛地拉她起来搂入怀中,不由分说地向她唇上吻去,在她尚未反应过来之前强行伸舌入她口中掠夺式地深吻着她。左手紧紧地箍着她的肩,右手却伸进她的衣襟里粗暴地抚揉着她的身躯,从腰肢到双乳。

她感到一阵窒息般的眩晕。他所用的力度是她全然陌生的,那么粗暴而狂乱,她很不适应,甚至感到疼痛。她开始摇头挣扎,他却不管不顾继续着所有动作。她快透不过气来了,伸手推着他勉强扭头摆脱了他的强吻。

他略停了停,喘着气看着她,眼中掠过一丝如同小孩干了坏事似的得意的笑。他的黑眸幽深,却闪着带破坏性、甚至有点报复意味的犀利光芒。

他继续俯首在她已被拉开的衣领中吮啮着她颈下胸前的肌肤,很快上面浮现出一块块的红痕,她很疼,不安地挣扎着叫他停止。

他并不理睬,反而加快了动作,然后右手向下滑,竟伸入了她的罗裙中。

她惊愕不已,惊叫着用尽全身的力气奋力自他怀中挣脱开来,起身掩着半露的胸逃到远离王雱的一角。

王雱并没有站起去追,只是徐徐举起衣袖拭了拭额上沁出的汗,然后静静地看着她。

“不,不是这样的!”庞荻凄然问他:“你为何要这样?”

一丝冷讽般的笑容便出现在了他的唇际。他反问:“这正是我想要的,你不知道么?”

庞荻无语凝咽。须臾猛地转头开门奔了出去,飘落一串泪珠。

见她身影消失,王雱颓然倒靠在椅中,仰着头痛苦地阖上了眼帘。

-----------------------------------------------------------------------------

秦楼

熙宁六年春,王安石为培养富有全新改革精神、完全摒弃因循守旧思想、锐意进取的治国所需人才,而决定为书院修撰新教材,创立一种有别于传统儒家思想的新学派,通过系统教育让天下学子从思想上认同变法的合理性,统一他们的思想道德,为“变法”奠定理论基础。

此前他与王雱及新党精英们早已为此筹备了数年,从几十种儒家经典里选出了最早的诗歌总集《毛诗》、记载周王朝重要历史文件和重大历史事迹的《尚书》和记载周朝政治制度的《周礼》三经为载体,将按新党思想为其作出新的解释,修成“新学”教材《三经新义》——《新经毛诗义》、《新经尚书义》、《新经周礼义》,把之确立为变法的理论依据。

而今王安石见条件与时机都已成熟,便正式向皇帝提出设置经义局修撰《三经新义》的要求。他的提议得到了皇帝赵顼的支持。熙宁六年三月庚戌,赵顼下诏置经义局,修《诗》、《书》、《周礼》三经义,命王安石提举,吕惠卿、王雱同修撰。

《三经新义》既要用作书院教材,以后科举考试势必将以此书为准则依据。枢密使文彦博见状十分忧虑,担心从此后朝廷选拔出的官员全是读着《三经新义》成长起来的新党新人,新党势力从而一统天下,于是立即与枢密副使吴充商议,请他与自己一同举荐道学夫子程颢入经义局参与《三经新义》的修撰,让他与吕惠卿、王雱抗衡,不让他们改掉传统儒家经义思想。吴充自己本就不赞成新党作为,更因儿子之事与王安石近乎决裂,因此与文彦博一拍即合,联名上书请皇帝令程颢加入修撰《三经新义》。

王雱得知后坚决反对,与吕惠卿分别上书欲阻止赵顼通过文吴二人的提议。赵顼不免犹豫,王雱便屡次进宫面圣,当面劝谏道:“程颢是个恪守道学的俗儒,只会死读书,以前只看司马光眼色行事,全没自己的主见。让他入经义局,他必紧咬天不变道亦不变这些死条文来阻碍新义的修撰,若是如此,新义不如不修!”

赵顼仍难决定。在国家重要机构里,他有同时安排新旧党中人一同任职其中的习惯,虽然他个人很信任王安石,也大力支持和推行变法的实施,但总有意无意地在重要机构里留一定的席位给旧党官员,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所以这次设置经义局,他也颇想采纳文彦博和吴充的建议将程颢安置进去。

王雱见状郑重下拜,严肃道:“道不同不相为谋,臣所理解的三经与程颢理解的有天渊之别。若陛下坚持让程颢入经义局,臣惟有请陛下准许臣退出新义修撰工作。”

赵顼见他态度坚决,只好答允,取消了程颢入经义局的计划。

从此后王雱全心投入了这项艰巨的工作中去。日夜与《诗》、《书》、《周礼》为伴,或凝神沉思,或奋笔疾书,扬弃取舍,删添补改,将他与父亲无所畏惧的勇气、慷慨激昂的热情、锐意进取的思想和自信到执拗的个性以酣畅淋漓的笔墨一笔笔地书入他们的《三经新义》。

如此一来,他更像是把他独居于高楼之上的妻子全然忘却了。他对她依然不闻不问不见,即便偶尔见了也视若无睹,形同路人。

庞荻幽然独处之下养成了以泪水来稀释痛苦的习惯,但是她从不在人前落泪,而只在夜深人静拥被不成眠的时候才允许自己悄然饮泣。

白天她会在楼上植一些花草。经过她的精心呵护,那些植物都能长得欣欣向荣生机勃勃,而她则日渐憔悴,精神一点点自身体中抽走,她觉得她的身体不久后也必会随着心慢慢死去。

整夜弹琴是她晚上唯一的消遣。她会一首一首地回忆与王雱相识至今所合奏过的所有曲子,然后再一首一首地弹出来,只是再无人吹箫相和,琴音空荡在问星楼上,越发显得寂寥。

熙宁六年七夕这晚,庞荻凭栏望着夜空中闪着分外明亮光芒的牛郎织女星,心想牛郎织女平时纵然分隔于银河两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但每年七夕这天总可相见,就如今夜这般,可借鹊桥相会一解相思之苦,而自己与夫君之间虽无银河阻隔,却咫尺天涯,从楼上可以望见他所居之处,然而对两人来说,这段路程却仿佛是世间最遥远的距离,即便今夜是七夕,也找不到可令他们重聚的鹊桥。

又想起前年七夕,她刚嫁过来没多久,那时她与王雱两情缱绻,多么恩爱无间。那天晚上她抚着王雱送她的琴,他则站在她身旁吹箫,在淡淡星光下和谐悠扬地合奏,间或两人不约而同地以目转视对方,目光相触那瞬间都能从对方眼中察觉到温暖的笑意。一曲奏罢,他牵她起来赏星,从后面温柔地拥抱着她,一面问她今宵星光如何,一面俯首轻吻她的耳鬓、浅嗅她秀发的幽香,她感觉痒痒,忍不住笑出声来…

无奈此情只能重现于回忆中,今夜星光如旧,却已物是人非,秦娥梦断秦楼月了。

她黯然掩泪,回房提笔写下一首七言《秦楼吟》:

前岁七夕月若银,妾织箫韵入新琴。红妆付镜盈盈笑,翠黛朝郎浅浅颦。翻覆至今成旧梦,凝愁新泪吻罗巾。白头故誓音犹在,雾锁重楼不见君。

写罢和泪而看,只觉悲伤难抑,不禁伏案而泣,连带着那诗笺上也染上了许多泪水。也不知过了多久,渐渐哭得没了力气,便伏在案上依稀睡去。

朦胧中似乎看见王雱推门而入,拿起诗笺看了看,笑着问她:“怎么写如此幽怨的诗?我不喜欢。”便揉作一团扔了出去。然后轻轻拥着她,吻着她的泪痕柔声说:“我一直是爱你的,你怎么可以怀疑这点呢?”

她又是欣喜又是难过,明明依偎他怀中,却又有泪珠滴落。

他叹息。忽然放开她,走了出去。

庞荻一惊,睁开双眼四顾不见人影,遂站起追了出去,门外依然空空荡荡,并无异状。她才意识过来大概是做梦罢了,现在的王雱怎会对她如此温柔呢?

黯然长叹,缓步回到房中。想起刚才作的那首诗,便朝案上看了看,不料却发现诗笺竟已不见。

她十分讶异,四处寻找均未得见。最后终于放弃,心想也许是被风吹走了罢。

第二天晚上,她如往常一样抚琴以消磨时光。反复奏着新婚之夜王雱吹给她听的《凤凰台上忆吹箫》,想着他们新婚之时的情景,忽喜忽忧,神思恍惚。

忽然,一阵悠扬的箫声从王雱所居的院落中传来,清越非凡,听音即知正是王雱的翠玉箫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