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褚慎决定,带着妻儿一同去西北赴任。

如此一来,笑娘少不得要跟京城圈子的手帕至交们一一作别。

在茶会上,卓红珊很是惋惜自己以后的日子里,少了位插花茶道的高手,直拉着笑娘的手,不无担忧地说:“卓将军升迁,原是好事,可是这么一折腾,又要去西北了。你刚过生日,正二十了,到了那里,能选的公子可是要少很多了,一定要让你爹娘趁着离开前,将你的婚事定下啊。”

其他的小姐们也纷纷附和,叫笑娘想着自己的终身大事,但是在座的诸位有无何时的人选给笑娘。

于是有人提议,让笑娘禀明父母,多留意些青年才俊。

京城里的省试刚过,皇榜也张贴出来了。因为笑娘家里无人应试,并没有去关心皇榜的放名。但从众家小姐的嘴里,将榜单上要紧的听得明白。

郡主府的萧世子此番发挥甚好,选中入了殿试。

说起来,世子爷原本是无缘殿试的。

要知道原本殿试的最后一名,原来是笑娘的原来的未婚夫盛轩。他到底是稳扎实学,就算因为与笑娘退亲的事情闹了一场,又被随风打成重伤,也没有耽误应试。

只是殿试的私德考核那一块,盛轩触礁了。

褚家退婚的事情,主考官也有听闻,他乃方正之人,实在是厌恶这等子耽搁女儿家婚配,又言而无信义之徒。是以将盛轩的名字划掉。这样一来,原本无缘殿试的萧月河高进一步,被补录上来,堪堪入了殿试。

但是考官也算是厚道,并未除掉盛轩科考的资格,虽然今年未及第,还可三年后再来考。

要让他知道,被耽搁了三年的滋味如何,以后为官为人,才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不过这盛轩被除名的事情,也只有在坐这些有门路的小姐们才能探听到,特意说来给笑娘听,好让她解一解气。

男儿被耽搁了三年还可再考,可女儿家被耽搁了,如何补得?依着小姐们看,应该禁了盛家那位公子十年八年的才好。

笑娘不欲多谈盛家的事情,想起盛轩与自己最后见面时,那绝望的眼神,其实笑娘的心里也不大好受。

既然无缘,愿君岁月康好,她并不是会记仇到希望对方八辈子倒霉的人。

聊完了科考上来的新贵,姑娘们的话题一时便转移到了笑娘挂名的弟弟随风那里——就在前些日子,随风刚刚接受了圣上的册封,恢复皇姓霍氏,为北地三郡郡王,赐号祟正。

这个名号很有意思,这个崇正寄托了万岁希望他匡扶漠北乱象的厚望。

而且虽有赐封,却有名无实。那所谓的封地不过是北地一处狭长的走廊地带,乃三不管的乱地,盗匪横生不说,又给漠北王的封地接壤。

万岁的意思很明显,名头给你了,兵马也跟你些,你的责任便是给你那忤逆的叔叔添堵。

至于以后,你若是有本事,多挣些土地也是使得的,但是朝廷能给你的,就只有这些了。

朝里的明眼人都看得明白。所以当初随风的身世大白天下,万岁册封之初,褚家门庭若市,纷纷有人前来道贺。

等到万岁的圣旨正式下达之后,反而人流渐稀,门可罗雀了。

这褚家父子二人眼看着要被圣上用来堵枪眼,又都要远离京城的圈子,还真不用急着结交,毕竟能不能活着回来,还不好说呢。

众位女眷们很是惋惜,觉得崇风郡王生得模样俊美,若是能承袭父位,不用过跟叔叔虎口夺食,还真是位完美的金龟婿呢,可惜可惜……

不过也有不那么趋炎附势的,萧家和墨家倒来人来恭贺了褚慎与霍亲王来。

萧家来的是萧月河,年少得意的世子爷此番到府上祝贺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总的意思就是显摆自己乃真才实学,就算不靠父荫也是前途无量。

他在褚慎的面前刷刷脸,顺便探探褚慎的口风,他是真的想把笑娘拖成老姑娘吗?可是褚慎毫不客气,直接跟世子爷道:“褚家的女儿就算真成可老姑娘,也不给王侯做妾。”

萧世子脸色不虞,褚家的硬板凳再坐不下去,黑着脸拂袖而去。

而莫家来的,则是莫家的大儿子莫致观。

跟笑娘那个不靠谱的爹比起来,莫致观可沉稳踏实多了。

进门的第一件事,就是替莫家的老太爷,向褚慎请罪,并说康氏已经老太爷重罚,以后绝不敢再冒犯褚夫人的私隐。

褚慎也是事后从随风和笑娘那里才知胡氏面临的一场危机,心疼胡氏担惊受怕之余,也恼了莫家的言而无信。

但如今莫致观亲自上门,态度诚恳,他总不好再苛责什么。毕竟莫家也是有情有义,替他照顾了随风几年。

而莫致观也不是一个人来的,他随行还带了自己的妻子女儿,特意来看看崇风亲王。

胡氏实在不想见褚家人,觉得有些尴尬。

笑娘却对胡氏道:“娘,我们与莫家交好,其实比任何辟谣的话都管用。二房里都是脏臭东西,你自不用搭理,跟大房的人且正常交往。莫家眼看一路升迁,爹与大爷同朝为官的日子还长着呢。你如今身为诰命夫人,若是二房的人再敢揭露您的身世,那是扯万岁爷的脸呢。所以且拿出诰命夫人的气派,不必介怀往事。”

听了女儿这么一说,胡氏觉得有道理。她如今在京城闲居多年,处事做派也渐渐有了长进。

于是便是努力跨过心里的障碍,跟莫家大房见面。

她的莫家大伯母倒是顶随和的人,脸儿胖胖的,说话也很温婉随和,且很能起话题,倒也不冷场。

胡氏与大房张氏聊了几句后,紧绷的神经便也慢慢放下,两个人从亭台楼阁聊到炖汤养生,并不需要笑娘圆场。

而当笑娘看到了大唐姐莫迎婷时,心里暗暗感慨,难怪是随风心中永远不灭的白月光,那股子的柔弱还真是有股子林黛玉的气质,肤白隽秀得是每个小男生初恋时喜欢的清纯模样。

据莫夫人说,姑娘的八字浅,曾经找得道的高僧相看过,年不过二十三不可嫁。

加上姑娘得过时疫,大病一场,的确是虚寒,这婚事也耽搁了下来。

莫伯母很愁女儿的婚事,但是看见笑娘健健康康的,也还未嫁,心里又略觉安慰,女儿在未婚的道路上并不孤单。

不过莫迎婷对笑娘却是淡淡的,倒是从头到尾地细细打量着笑娘。

待得谈话时,莫迎婷便很自然地问笑娘随风从淮山回来后,饮食起居的一类问题。

“随风总是贪凉,以前在淮山时说得过他许多次,总是不改。不知回来后,妹妹可曾替他调理脾胃?”

笑娘乃是人情交往上的老油条,莫迎婷话里的意思,自然听得明白——随风小少爷在淮山时,被我照顾的可好了呢。不知道回来后,你们褚家人,尤其是你这个当姐姐的,有没有照顾好随风小弟弟?

笑娘不敢跟第一女主角争锋,只老实说道:“他就是个野性子的,总是见天往府外跑,这一日三餐吃得是什么,我也不知道,将来少不给随风娶个心细的媳妇,好好地管一管他。”

听了这话,莫迎婷又不说话,只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幽幽道:“随风最爱妹妹你的针线,前些日子,他去过淮山,我做的衣……他都不肯穿……”

笑娘一时语塞,心内暗暗提醒自己不可抢戏,幸好以后父亲去西北,随风赴北地,倒是不用她伺候郡王的针线了。

不过这么一看,随风的感情线到了啊!莫迎婷现在明显是暗暗属意青梅竹马的随风弟弟,情感的火山一触即发。

所以当随风见过了莫家的伯父,前来跟莫夫人和莫小姐说话时,笑娘安坐在一旁,备了一盘子瓜子,准备好好地看一看古装青春偶像剧。

☆、第70章 第 70 章

不过她安静在一旁看, 却发现随风似乎并没有多留意莫家的大小姐, 不过依礼寒暄几句罢了。

这与原著中的描述大相径庭,再细想她以前问过随风, 似乎跟这位莫家的大小姐并不来电。

看来,受到原书剧情引力君影响的, 只有莫迎婷, 而随风并没有心动。

莫致观的夫人张氏倒是笑吟吟地关切了一下随风是否准备说亲。

毕竟再过一个月, 他就要奔赴漠北了,去了那里,可就不好说和人家了。

不等胡氏开口,随风自说道:“我曾许愿, 若父仇不报, 无以成家。所以义父义母并未急着催我成亲。”

就在前日, 褚家随风入了皇寺, 对着他从漠北一路背回来的父王牌位叩首烧香, 正式认祖归宗,改回了霍姓。

可是他依旧尊褚慎与胡氏为义父义母。但是已经封王的他,婚事其实已经不是褚慎能管得了。

张氏听了倒是笑了笑,略带惆怅道:“也是,男子当志在四方,也能拖延个三五年, 不像女孩家, 一旦耽误……唉……”

张氏虽则只说了一半, 却引发了胡氏的共鸣。两个家有大龄女儿的母亲, 此时倒是同声共气地一起感叹静默了一下。

笑娘觉得此时的气氛有些浓重,便借故先去更衣一步。

待得送走了莫家人,霍随风并没有急着走,反而跟着笑娘要茶吃,只说几日没有饮她磨的茶粉,心里想得慌。

笑娘干脆在自己闺房外那棵玉兰花下支起茶案,烹水磨茶。

她个人比较喜欢绿茶粉,身在现代的时候,也经常用绿茶粉搅拌酸奶清理肠胃。

所以穿越到了这里后,她也经常自磨了绿茶粉,搭配羊酪子吃,又是别样的家乡味。

而随风见她这么吃,便也跟着吃了几次,只是眉头紧锁,似乎并不得味。

不过他虽然不爱吃,却爱看笑娘吃。嫩白的奶酪子上撒了绿茶粉末,再配了葡萄干和一把核桃仁,有时候嫌不够甜,还会加些蜂蜜……

笑娘说吃了能纤细腰肢,调理肠胃,但随风却眼见着她连吃几日后,脸蛋又丰盈了些。

她整日里总穷极无聊琢磨吃食,虽然没有吃的膘肥体壮,但的确偷偷长了些肉。幸而小巧的骨架随了胡氏,那把子丰盈并不为人觉察。

随风沉默地坐在茶案一旁,喝着茶汤,看着笑娘一勺勺舀着奶酪子吃,那红艳艳的嘴角添了一抹白,不一会便被舌尖快速舔没了……

笑娘吃了一会,见随风不说话,便有心逗他问道:“方才莫家大小姐跟我说,你不肯穿她做的衣……”

随风不以为意,饮干了杯里的茶水后道:“我跟她又不甚熟稔,不过是这一年去了莫家几次,她不知为何总要给我量衣,我已经推拒,免得累坏了她的身子板儿。”

笑娘虽然一早便知他如今并不爱莫迎婷,却也不忘好心提醒一句:“既然这般,那你以后还是少去莫家为妙,毕竟莫小姐因为体虚养在深闺,未见过几个外男,你也大了,模样又好看,若是常见,也需得避嫌……”

随风突然变得兴致大好的样子,浓浓眉毛微微上挑,身子朝着她挨得近了些:“我若多见她,你觉得不高兴?”

笑娘摆出长姐的姿态,慈爱地用绢帕替他擦了擦额头因为饮茶冒的汗,然后道:“这也是为你好,姐姐替你算过命,你若找个年长的,必定姻缘多舛,搞不好便会做鳏夫,还给找个年龄相当的才好。”

她说的都是实话,无论莫迎婷还是褚乔伊,都是年岁比他大的,结果他连做了两次鳏夫。

在这方面,笑娘认为原作者三观很正,原书里搞姐弟恋的都不得好死。现实里的她的那场失败的婚姻也是铁证。

如果 借机会敲醒随风,让他在感情上不走弯路,也算是姐弟一场,没有白白相处。

可是随风听了脸色却微微一变,冷哼道:“可我看你必定是要找个年岁小些的嫁。不然依着你的年龄,可找不到年龄相当的,那些个年岁大的必定有瑕疵,倒不如摘个年龄小些的。”

笑娘闻言诧异地看着他,觉得他这些话可真是前卫。

但是随风却说这话并不是光他一人说,莫家的张氏也做了这般的打算,宁肯找个家境贫寒年岁小些的,也绝不叫女儿跟个年岁大的凑合。

听了这话,笑娘表示不敢苟同,但她自己婚事也实在懒得跟随风这样的少年多言,只又叮嘱了他去了漠北,身边没有父母爹娘照顾,自己要多当心身子。

随风安静地听着,然后对笑娘道:“义父所在的西北,并非能久留之地,待我安顿下来,便接你们来漠北,到时候你来,便有人心疼我的冷热了。”

笑娘也是习惯了随风黏她,便伸手推了推他的肩膀,然后二人自是说笑别的去了。

随风的身子挨着笑娘越来越近,他紧盯着笑娘若凝脂般的粉颊,鼻息间萦绕着的,是她熏的特殊花香,一时间竟是有些迷醉。

笑娘不凶的时候,比天底下的任何姑娘都好看……

就在他的头快挨近时,花丛外突然传开一声咳嗽。

二人抬头一看,褚慎不知何时站在了不远处的亭子上,正可以看见这玉兰树下的情形。

褚慎的脸色不甚好看,只紧绷着嗓子对霍随风道:“郡王,请入我的书房一叙。”

褚慎说完这一句后,步履匆匆即走而去。

他不走得快些不行,不然的话,他一时也不知该如何解开方才的局面。

笑娘是他疼爱的继女,而随风则是他誓死效忠的小主子。

这两个人,都让他疼爱,可是……那个随风看笑娘的眼神……还有上次,他也撞见了随风去摸笑娘的头发……

他那次并没有放在心上,是觉得随风跟笑娘从小长到大,亲昵些也正常。

可是方才……若不是他咳得差点震出肺子的那一嗓子,随风差一点就……

被陛下明升暗贬到了西北荒芜之地,眉头都没有皱一下的汉子,此时回到书房里,只来回走动,那鞋底儿都要磨得生烟了。

待霍随风进了书房时,褚慎喝光了一壶的凉茶,勉强稳住了怒火。毕竟是少年家,难免有不懂事想偏了的时候,他不能像当初撞见盛轩给笑娘送字帖那般,单刀直入让少年家下不来台。

所以先风马牛不相及地扯了扯对漠北的远景规划,以及前途展望,绕了一大圈子,最后给随风都扯得有些疲累了,无奈地跟褚慎道:“义父,您究竟想要说些什么?不妨直言。”

褚慎最后还是没组织好语言,单刀捅了过去道:“你以后需得离笑娘远一些……”

随风眉峰都没有动,只是恭敬地对义父道:“褚家上下,都是随风至亲之人,为何单要我离她远些?”

随风被问得一滞,然后总算找到了突破口道:“虽则是一家人,可毕竟男女有别,就算是亲姐弟也要避嫌,更何况你们还不是姐弟……”

说完这话,褚慎觉得略重,便看了随风一眼。

可是他的小主子毫无半分被撞破了心事的惭愧之色,只是坐在他的书案前,恭谨地给义父的茶壶里又添了滚水,然后道:“我到现在都记得义父您当初要娶胡婶子时,我问您为何不娶个未婚的年轻姑娘,偏要娶个带孩子的。您跟我说,大丈夫只有愿不愿娶,没有可不可娶。若是因为礼教世俗而违背了自己的心意,那是撑不起的窝囊废。是以……随风也同义父您一般,愿做顶天立地的男儿,只有愿不愿,没有可不可!”

褚慎也没有想到自己 会被自己当初吹鼓的牛皮绊倒,差点摔死在自家书房内。只用手指点着崇正郡王道:“……你,你哪是笑娘的良配……笑娘是我的女儿,我不愿她嫁,谁想也没用!”

书房里吵得正酣,替笑娘跑腿,给随风送掉落在树下的玉佩的寒烟听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笑娘在随风走后,发现他遗了玉佩,加上小丫鬟替她用井水冰镇的甜瓜刚刚切了,随风还没来得及吃。

于是笑娘便差使寒烟去送玉佩,顺便给他们父子二人送去甜瓜解暑。

可寒烟还没有靠近书房,就把里面俩人的争吵听得一清二楚。她再也不敢靠前,一路蹑手蹑脚地退出了园子,又如受了惊的兔子,端着托盘飞跑回了笑娘的院子。

待得她屏退了小丫鬟们,附在笑娘耳边跟她说起自己听到的时,笑娘正吃的甜瓜吧嗒一声摔在了脚面上。

说好的大型古装青春偶像剧呢?怎么一不小心就变成了大型狗血家庭伦理剧?

剧名既可以叫“嫁不出去的女儿”,也可以“父心如铁”,或者是“褚家大院深似海”……

而她好不死不死的,从吃瓜群众晋升为狗血女主角!

笑娘细细一想,后脊梁直冒冷汗。

原来剧情一直都在走。只是,原来与霍随风青梅竹马的第一女主,从莫家的大小姐变成了她褚笑娘……

☆、第71章 第 71 章

且不说她对随风根本无关男女之爱, 光想想白月光第一女主必须一死作为激励男主狂化前进的动力,她就有些想要吐血。

莫迎婷是因为身娇体弱,不耐受打击心力交瘁病死。但她身强体壮, 若难逃剧情身死的话, 该要经受怎么样的千锤万击……

一时间, 寒烟带了的消息让笑娘的思绪大乱。

不过她又安慰自己不可风声鹤唳。她的立场是, 男孩子还小, 行差走错一单恋也无可厚非。她只要跟父亲一道,让随风明白兔子不吃窝边草, 大丈夫何患无妻的道理便好了……这随风小子又是何时动的歪念头, 自己可从来没做让他误会的事情啊!

笑娘坐在床头,一时心里烦乱。寒烟不敢惊动小姐, 只能默默清扫一地的碎瓜。

不过这样一来, 笑娘原本对京城安逸生活的一点子留恋彻底就烟消云散了。虽然西北风沙大些,可是毕竟能跟随风分开, 避便他在家庭伦理剧的剧情上走得太远。

抱着这个想法的, 还有褚慎。

虽然笑娘并不知那日父子俩争吵的最后结果。但她发现原本离京的行程并不是很紧,可是褚慎已经给禁军卫营打了招呼,想要快些离京上任。

而胡氏之后的那几日在家里要清点器物, 指挥仆役打包行李。笑娘则是清点账本, 跟各个店铺的掌柜交代自己以后定期派人查账等事宜。总之人人都因为褚慎的临时决定而忙得团团转。

笑娘喜欢这样的忙碌,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不搭理没事在自己眼前晃的随风。

她有过跟小男生谈恋爱的经验。

说心里话, 小男生谈起恋爱来比老干部级的选手更加灵活便利。

顶着一张青春勃发的脸, 做出狗皮膏药的事情来都让人觉得痴情得可爱。嘴里也可以毫无自尊, 肆无忌惮地说着海誓山盟,湿润晶亮的眼让人觉得他是发自内心的真诚……

总之是一切青春的气息,偶像剧的美好。不过这种美好,更适合就着一锅泡面,在电视剧里远远的欣赏。

任何偶像剧都不会演绎与小鲜肉结婚后一地蛋碎的鸡毛。于是婚前的冲动可爱,变成了婚后的毫无定性,看似发自内心的海誓山盟也不会变成足够绵长持久的关怀。婚前迷人,必须得到的美丽大姐姐,婚后还抵不过一款新上市的游戏来的有吸引力,更重要的是,自己如此年轻,却还有那么多的小姑娘没有结交,这是对自己青春何等的浪费……

吴笑笑受够了这一切,更不会在古代找个附带克妻功能的小弟弟。她自认为对幼稚的小男生已经有了充分的免疫力,若是她不同意,霍随风能奈何?

不过幸好随风毕竟生活在民风淳朴的古代,对于追求女孩子一类,还停留在暗恋的朦胧阶段,并没有那些花样百出的招式。

在被笑娘冷落了两天后,似乎觉察到了什么,并径直问笑娘为何不理他。

笑娘觉得要保留那层窗户纸,维护下小男生的自尊,便漫不经心道:“你见天的往我这跑,累得我不能做事,以后若是无事,别来烦扰我,”

可随风却纹丝没动,只道:“父亲同你说了?”

褚慎过后的确是找过笑娘,不过也是很含蓄地提醒笑娘,随风已经长大,而且恢复了霍氏皇姓。她则为褚家姑娘,为了自己清誉,不可与随风单独相处,若是他靠得近了,要大声申斥。

是以随风问起,她便头也不抬,一边看账本一边道:“过几年,你却要成亲了,一言一行得有个大人的样子,父亲说既然不是亲兄妹,就该避嫌,有些进退礼教……”

说这话时,随风的脸绷得紧紧的,英俊的面庞呈现一股子寒意,她话还没有说完,随风已经站起来,朝着笑娘冷冷道:“既然不是兄妹,还请褚小姐以后看见我时 见礼问安做周全了,别这么光写字不看人,你那女学里的教养这几年都忘干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