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款简简单单一个“瑭”字。

严清怡翻来覆去看过两遍,不由失笑。

这人,还真有点…得寸进尺。

这件刚做完,他就惦记着再要四件。

严清怡“切”一声,恨不得学着李实骂声娘,三两下把信撕碎扔了。

接下来几天,她没再动针线,倒是开始提笔抄《心经》。

淅淅沥沥,一夜雨夹雪,早晨起来,落雨结成一层薄冰,踩上去又湿又滑。

薛青昊终于等到休沐,早早吃完饭就往荷包巷赶。偏偏就是那么巧,他刚走到荷包巷,迎面又遇到了林栝。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薛青昊本想跟以前那样二话不说直接抡起拳头上,但先前几次都有李实在旁边摇旗呐喊,这次李实不在,他也什么斗志,冷冷“哼”一声,打算避开。

谁知林栝迎面拦住他,淡淡地道:“阿昊,我有话跟你说。”

薛青昊翻个白眼,掏出钥匙开门,“我还有事,没工夫跟你说话。”

“不会耽误你很久,”林栝跟着走进来,声音非常平和,“我以前脑子受过伤,有些事情记不真切,我就是来问问我真的见过你姐?不知你姐芳名是什么?”

“芳你娘的屁!我姐叫什么名字你不知道?”薛青昊气不打一处来,脸涨得通红,用力拉着门扇便要把林栝往外推,“你脑子受过伤,我再给你挤挤,看你能不能想起来?”

林栝伸手一拨,再度挤进来,沉声道:“我不是来跟你打架的,再说你也打不过我。我就是来问问你姐的事儿。”

薛青昊怒道:“我姐的事情你不比我清楚?”气冲冲地推开屋门,三步两步走到东次间,打开柳条箱笼找到严清怡说的那只匣子,一把抓起里面的纸条以及四五封信,朝着林栝面门砸过去,“你不是说没见过我姐,不认识我姐,这信都是狗写的?”

因夜里刚落过雨,地上坑坑洼洼积着水,纸条落在水坑中,不等林栝看清上面字迹,墨已经晕染了一片。

信装在信筒里,却是没事。

林栝掏出信纸,抖抖索索地展开,抬首便是他无比熟悉的两个字——阿清。

林栝脑子“嗡”一声,紧接着眼前白花花一片,什么都看不清。

他深吸口气,拼命地集中了精神,认出来,那字,真真切切就是他的笔迹,字里行间明明白白就是他的口吻。

信末是半句词,“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毫无疑问,是他在表明心迹。

林栝只觉得手里信纸沉甸甸的重若千钧,以至于他怎样用力都拿不动。

手指一松,信纸被风吹走,呼啦啦地落在远处,沾了水,顿时模糊一片。

薛青昊冷冷地看着他,“你不会连自己写的字都不认识吧?”抬手扔来一样东西。

林栝木木登登的,根本想不起去接。

直到那物落进水坑,他才认出,是一枚玉质温润颜色翠碧的玉指环。

当年教他骑射的师傅送给他的,他戴了许多年。

没想到竟是送给了薛青昊的姐姐。

林栝再撑不住,身子摇晃几下,颓然坐在地上…

太阳一寸寸地升高,又一寸寸地西移,直到落在西山之下。

薛青昊迎着朝阳离开,披着满身星光回来,东西仍然没有拿。

严清怡本是忧心他的安危,可看到他两手空空,不由又来了气,怒道:“一整天,你都疯到哪里去了?嘱咐你的事情,都当成耳旁风了是不是?”

“没有,姐,我没到处跑,”薛青昊嗫嚅着,从怀里掏出张小纸条,“林大哥写的,他有话想当面对你说。”

严清怡愕然,片刻,摇摇头,“我没话说。”

“姐,你见见林大哥吧,”薛青昊将纸条塞进她手里,“林大哥,他是有原因的。”

严清怡沉声道:“你快吃饭去吧,我已经吃过了。”

转身回屋,坐在灯烛前,伸手,掌心一张叠成四方块的纸条。

她呆呆看了好半天,终于展开,上面只寥寥数语:一别经年物是人非,实属情非得已,愿见面再叙。望日、巳正,隆福寺。

笔锋有力笔势伸展,熟悉得不能再熟悉——正是林栝的字迹。

严清怡忽觉眼眶有些湿,抬手将纸条凑近蜡烛。火舌顿时席卷了纸条,转眼化为灰烬…

第137章

夜里却是翻来覆去睡不着, 圆睁着眼睛看着头顶上的帐帘。

窗外寒风肆虐,吹动着梧桐树的枝桠晃动不停,映在帐帘上,那斑驳的黑影就好像张牙舞爪的怪兽。

往日的情形就像走马灯一般在眼前闪现。

树荫下抿着嘴浅笑的林栝;穿着靛蓝色裋褐在风中奔跑的林栝;笨拙地拍着她后背以示安慰的林栝还有月光下,握着她的手凝望她的林栝…

说好的, 只要他幸福就行, 可心里总是不能释怀。

为什么, 他突然就娶了别人, 连句解释都没有, 难道他不愿娶她,她还会赖着不成?

她想去讨个说法。

打定主意, 严清怡翻个身, 听着呼呼的北风,慢慢阖上了眼。

第二天直到日上三竿才醒。

薛青昊已经去了荣盛车行,辛姑姑吩咐厨房给严清怡留了早饭。

她匆匆喝了一碗粥,就放下碗筷,到西次间给七爷写信:有故交约我在隆福寺见面,望日、辰正,我想去见见。

毕竟与七爷已经论及婚嫁, 她外出见别的男子, 于情于理都该知会他一声。

没多大会儿,刘五带回七爷的回信, 上面只一个字, “去!”

简单得不能再简单。

今天是初十, 离望日还差五天。

严清怡决定再替七爷做件衣裳,便去西厢房拿了一匹浅灰色的杭绸。

浅灰色很能彰显气度,但若是穿得不好,会看着老气。

严清怡想想七爷精致的眉眼,如高山遗雪般清贵的气度,叹一声,这般人物,恐怕披着麻袋片儿也不会难看。

七爷却是有些郁闷的。

他正拨拉算盘子对账,小郑子送来那张纸条,一下子就乱了他的心。

什么故交,不就是林栝吗?

连句征询的话都没有,只那么大剌剌地说一句,“我想去见见”。

他有心不让她去,可转念一想,见就见吧,林栝已经成了亲,覆水难收,她总不可能上赶着给林栝做妾。

而且,总算她还知道给自己送个信儿,且纵容着她,等日后慢慢算账。

忽地,就想起她给自己量尺寸时的情形,她发间那股茉莉花的清香混着姑娘家身体的幽香丝丝缕缕地往他鼻前凑,而那把纤细柔软的腰身盈盈不堪一握,诱惑着他,勾引着他。

七爷忙定定神,散去心头绮念,将那张纸条仔细地放到匣子里。

十四那天竟是落了雪。

沸沸扬扬地下了大半天,直到午后方停。

辛姑姑指挥婆子把雪铲到墙角,扫出一条路来。

月牙调皮,将积雪堆成个雪人儿,额间拢一抹昭君套,又将条披帛搭在雪人身上,看上去憨态可掬,俨然一位老妇人。

辛姑姑笑骂:“要玩就用你的,白白糟践我那昭君套,好容易找出来明儿还得戴呢。”

月牙脆生生地道:“让半月姐姐给你另做一条。”

半月气道:“嗐,你惹出来的事儿,怎就落到我头上了?”

几人在院子里叽叽喳喳笑成一团。

严清怡隔着窗子听到,脸上跟着露了笑,缝完最后一针,用牙咬掉线头,将长袍抖一抖,平摊在炕上。

长袍是浅灰色,袖口跟领口处缀着深灰色宽边,袍摆绣了三五茎兰草。

虽然简单,却透着不容人忽视的清雅。

严清怡仔细检查过,绞去两处线头,整整齐齐地叠好,而后披了棉斗篷走出院子。

此时已经放了晴,西边的云彩被夕阳渲染得五彩斑斓,阳光斜斜地照过来,墙头屋顶上的皑皑白雪俱都泛出金色的光芒。

月牙笑嘻嘻地走上前,“姑娘,你看我这雪人堆得好不好?辛姑姑都恼我了呢。”

严清怡瞧一眼雪人,又看眼辛姑姑,忍不住笑。

不看面貌,只看体态,还真有点像。

刚要开口,就听二门婆子过来禀告,“七爷身边的青大人来了。”

严清怡还以为是青柏,没想到来得却是青松,手里拎只大包裹。

青松行个礼,恭声道:“青柏的娘子前天生了个胖小子,七爷让他在家歇半个月。这几天天冷,七爷怕姑娘没有御寒的衣物,吩咐送了这个。还有,说明天让姑娘带着月牙一道,她手脚灵便,搀扶着姑娘别摔了。”

严清怡应声好,接了包裹,正好把刚做好的衣裳交给青松带回去。

包裹里是件亮蓝色翠云锦的氅衣,里面是灰鼠皮,帽沿上镶了一圈雪白的兔毛。

翠云锦是用翠鸟背毛上的翠色细绒捻成线织成锦缎,在太阳光底下看是一种颜色,在日影下看又是另一种颜色,非常奢华。

饶是严清怡前世经过繁华见过世面,也只在几位公主身上看到过。

下过雪的天气,穿这么昂贵奢侈的氅衣去见林栝?

严清怡做不出来。

这一夜,严清怡睡得出奇得好,而赵惠清却是辗转反侧睡不着。

事实上,自打林栝醉酒,她就没有睡过安稳觉。

林栝其实很少饮酒,即便饮,也很有分寸,从不曾醉过。

那一天却直到天黑透了,他才醉醺醺地回来,回来后便盯着她问:“你是谁?你是阿清吗?”

她柔声回答:“我是阿清,是你的娘子。”说着,便要搀扶了他往床上歇息。

林栝却一把推开她,很认真地说:“你不是,阿清长着杏仁眼矮鼻梁,脸上有一对酒窝,你没有。”

赵惠清脑子“嗡”一声,强笑道:“相公喝多了,说顽话逗我呢?”

“不是,”林栝说完这两个字,就沉沉睡去。

赵惠清既是心虚又是害怕,心里却还存着一丝侥幸,但愿林栝只是醉酒说胡话,而不是想起了真正的“阿清”。

谁知,第二天,林栝睁开眼第一句话便是问她:“你告诉我,你真的与我相好了三年?那几封信真的是你所写?”

赵惠清怎可能说“不是”,只得硬着头皮道:“自然是我,相公若不信对照笔迹看看就是。难道相公不记得,当初你第一次到我家吃饭,在院子里看到我,冲我笑了笑,从那天,我就喜欢相公了。你在固原,我在宁夏,虽然相距不过一个时辰的路,可我足足等了你三年。”

林栝看着她,目光里露出浓浓的失望,“你信里说,在家里觉得无聊,趁着桃花开,请了交好的小姐妹办了个桃花会,没想到竟是起了冲突。写信的时候是三月初四,京都天气暖,三月初桃花就开了,可宁夏开得晚,三月中旬桃花才开,你三月三在哪里赏的桃花?”

赵惠清瞠目结舌说不出话。

她当初只是仿着信的内容改了个差不多的,何曾注意到落款跟日期。

林栝淡淡道:“我既然开口问你,便是心里有了数,你若是承认,日子也还能过下去。可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欺瞒我,你要我还能怎么过?我们合离吧。”

“不,相公…”赵惠清扑过去,双手抱住他的腰,慢慢地跪下去,泪水“呼啦”涌出来,流了满脸,“我不合离,我从很早就喜欢你了。宁夏的那些千户百户,他们都看出来了,可你对我总是冷冷淡淡的。我也是没办法,你但凡对我好一些,我也不可能出此下策。而且,你受伤昏迷,口口声声叫阿清,我就是阿清啊,我觉得你就是在唤我。”

林栝冷冷地看着她,弯腰,一根一根把她的手指掰开,将衣衫扯出来,“你觉得我在叫你,所以就把信重新抄过一遍?还把固原的百户都调到其它地方?赵惠清,你觉得是你傻,还是我傻?”

赵惠清泪眼婆娑泣不成声,“是我傻,我当初应该把那些东西一把火烧了才好。可是…纵然我有天大的错处,我爹提拔过你,我救过你,你不能忘恩负义,你不能抛弃我。”

林栝点点头,“好,好,既然你不愿合离,咱们就分床睡吧,你几时想通了就告诉我。”

赵惠清眼睁睁地看着他把他的衣物被褥都搬到了西次间,想要阻拦却被他冰冷的目光骇得不敢上前。

无奈之下,只得又跑回娘家跟母亲诉苦。

赵太太无能为力,“一夜夫妻百日恩,你们好歹也好过这么些日子,恩情总归是有的,你说几句软和话,好生赔个不是,也就过去了。你爹最近烦得要命,正式任命的文书已经下来了,四十天之内得赶到云南,我还得忙着给你爹收拾行装…阿惠啊,这事你爹也帮不了你,他打听出口风来,原先圣上打算让你爹任宁夏总兵,因为上次春风楼的事儿开罪来七爷,这才发派到云南。你爹肚子窝着火,看到你反而更生气,你趁早回去吧,等他走了再过来。”

赵惠清哭哭啼啼地回了桃园胡同,却是把赵太太的话听在了心里。

当天便吩咐厨房做了两道扬州菜,又烫一壶酒送到西次间,林栝接过酒菜,却给她一两银,将她关在门外。

无奈之下,赵惠清只得夜里过去。

她穿着单薄的中衣,将发髻松开,梳成两条麻花辫别在耳后。

头一次,没等到走到床边,林栝已然惊醒,拽着她的胳膊将她推了出去,第二次,西次间的门上就落了锁。

偏巧丫鬟听到动静特特掌了灯,正好瞧了个正着。

赵惠清立马寻了个由头将她发卖出去,可她还是觉得满屋子的下人都像在嘲弄她讥笑她。

赵惠清曾想过合离,可转念想起林栝勾唇浅笑时候的冷峻,想起他低声呵护的温柔,想起他健壮有力的臂膀,她的心里就火辣辣得不愿意合离。

离开林栝,她到哪里再去找这样一个合心合意的人?

赵惠清睁着眼想了一夜法子,直到天快亮时才困倦得睡去。而严清怡一早就起了床,早早地吃过饭,换了出门的衣裳就往外走。

倒是记得青松的话,唤了月牙与她一道。

刘五本想套车送她,严清怡拒绝了,隆福寺离得近,本就一刻钟的路程,而且路上有雪,驾车未必能有走路快。

她出门早,到达隆福寺时才刚刚巳初两刻,比约定的时间早了两刻钟。

没想到林栝已经到了。

他站在隆福寺门口的古松下,穿一身靛蓝色的裋褐,面容平静身姿笔直,犹如草原上挺立的白杨树。

北风吹过,松枝上堆积的雪扑簌簌往下落,打了林栝满头满身,他恍若未觉,却在见到严清怡的那一瞬间,眸光骤然亮起来,唇角紧跟着绽出个浅浅的微笑。

这情形何等熟悉。

记忆中,便是这个总穿靛蓝色裋褐的少年,站在东四胡同路边的大树下,静静地等着她,然后,在她出来的时候,浅浅一笑。

严清怡忽然有些想哭,掩饰般低了头,紧一下斗篷的带子,再抬头,脸上也已带了笑,轻轻柔柔地唤道:“林大哥…”

第138章

现实与梦境便在这一刻契合,那张始终模糊不清的面容变得真切, 那些被尘封已久的往事如同开了闸的洪水一般喷涌而出。

“阿清”, 几欲脱口而出的两个字在舌尖滚了几滚, 又生生咽了回去,林栝深吸口气,唤道:“三娘。”

严清怡微微一笑。

笑容温婉,挂在她巴掌大的小脸上, 飘飘忽忽的。

而先前有些圆润的下巴尖了许多,脸颊也瘦了,使得那双杏仁眼越发地大。

北风呼啦啦地吹,斗篷边被撩起,露出她瘦削的身形。

林栝心头一酸, 柔声道:“今天天儿冷, 到茶楼去坐会儿吧。”

严清怡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 不远处有座两层楼高的茶楼, 青灰色的茶幡飘扬, 上面写着“茶可以清心”五个字。

她本不太想去,可看着林栝身上单薄的衣衫, 便点点头,应道:“好。”

此时隆福寺内的藏经楼, 却有人不满地“切”了声, 将窗子虚虚地掩上半扇, 对旁边正拿着一本经书看得入神的七爷道:“七爷, 那两人去了茶楼, 要不要跟着去听听?”

半晌,七爷抬起头,斥道:“整天嘟哝着不带你出宫,这会儿出来了,不赶紧看看书,管那么多闲事?”

小郑子腹诽:想看书,宫里岂不有得是,就是和安轩,四个顶天立地的大书柜,都摆得满满的书,这大冷天,何至于跑到这里来看?不是说好的,来捉那个那个…奸吗?

可看着七爷目不转睛的样子,再不敢出声打扰,瞧着火盆里炭仍旺着,便也寻本书装模作样地拿在手里,却是根本没看,满脑子就是严清怡跟林栝一前一后往茶楼走的身影。

也不知这两人进了茶楼会干什么,是旧情复燃抱在一起痛哭或者恩断义绝互相指着鼻子责骂?

想一会儿,侧头瞧瞧七爷。

他仍是低着头,姿势跟先前一般无二,可那双眼睛根本没落在书上,而是盯着地上某一处,不知道在想什么。

七爷内心远不如表面这般平静。

从昨天晚上起,他的心里就没舒坦过,几次三番想写封信给严清怡,让她不许赴约,都研好墨铺好纸了,想说的话却始终没有落在纸上。

他知道那两人是有情有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