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邦终于松了口气。

第21章鸾凤翔

只是前线的战事不如他预料的理想,愈发呈现出白热化的势态,据送连翘回乌溪的侍卫们禀报,连翘并没有像之前答应的那样,远离高绥的战局,反而在杀了他们之中的几人之后,孤身潜入了高绥腹地,与复*的首领碰头,成为其麾下的一员主力。

恰逢此时,皇帝又去了行宫,耽溺于涉猎玩乐,不问朝政,崔庭筠只有请示李永邦。

李永邦其实完全可以一意孤行的接连翘回来,但这样的行为无异于打开国门迎接高绥的军队,当然也可以任由战事继续下去,横竖高绥人稀地少,纠结起来的叛军不过是乌合之众,自取灭亡是迟早的事,大覃耗得起,耗不起的是它高绥,所以崔庭筠和内阁众臣等皆主战,并且不受降。李永邦犹豫再三之后,准了。

一连数月的鏖战,高绥军果然熬不住了,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相信复*承诺的锦衣玉食,而是选择离开,并且到乌溪都护府投降,复*首领眼见形势不利,便嘱咐连翘开始源源不断的给李永邦写信。

幸运的是信每次都叫崔庭筠给截住了,内容都是大同小异,希望李永邦能和高绥谈条件,简而言之,就是高绥明知战役会输,但在投降之前,要把利益最大化,损失最小化。

而照崔庭筠来看,连翘这枚棋子必须让她成为一步死棋,因为只要她说一句她的肚子里有李永邦的孩子,李永邦就一定会答应她的请求,崔庭筠便把信全部交给了上官露,问她的意思:“陛下走之前交待过,人刀如今由大妃您掌控,信给是不给,都由您说了算,且微臣觉得由微臣来给不如大妃您给来的妥当。”

上官露坐着,手上捧着暖炉,觑了对面站着的崔庭筠一眼道:“先生要是想给殿下可以有千百种方法,送到我这里来不就是特意让我来做这个坏人吗?”

崔庭筠弯了弯嘴角:“不是臣让您做坏人,是陛下让您做坏人。”

上官露将将病愈,声息还很微弱:“就是,他老人家倒好,跑到行宫去避世,避世就避世吧,偏还要千里遥控,摆了那么多耳目于此,他这样做人不累嘛!”

说完,吩咐府中的家丁送崔先生出去,一头又让巧玲拿了书信去烧个干净。

李永邦回来的时候见她在园子里,说得好听叫赏花,说的难听就是吹风,脚边摆了一盆炭,烧的只剩一些余灰,他急急忙忙走到她跟前,替她系紧了披风的结,叮嘱道:“才刚好些怎么老往外跑,就不肯在屋里好好呆着。受冻了又要病。”

“我才没有那么脆弱。”上官露狡辩道,见李永邦瞄了一眼那炭盆,便道,“适才崔先生来过,你又和他吵了?”

李永邦一提这个就来气:“我与他皆是男儿,公事上有分歧实属自然,他一有不称心的就上这里来告状算什么意思。”

上官露道:“好了好了,我不说了,他也没跟我说什么,无非就是让我劝劝你,早些做决定,虽然我也搞不清楚他要你决定什么。”

李永邦将她领回屋,道:“他要我将高绥一举歼灭,不留一个活口。”

上官露一怔:“这不像是崔先生的风格,他……”上官露默然垂首,顿了很久才抬起头道,“他向来是个温和的人。”

李永邦轻哼了一声:“看来你对他了解的还不够深。对了……”李永邦任由下人替他抹干净了手,斟了杯水喝完后,道,“我也有话对你说。”

上官露‘嗯’了一声,狐疑的望着他。

李永邦艰难的启齿道:“我,我知道崔庭筠想什么,他是怕高绥人死灰复燃,过几年再滋扰边境,又生出事端,所以才急着一网打尽。我可以理解,但是……”他深吸了口气,“作为天机营的尊主那么久,崔庭筠在朝中很有些威望,他起一个头,底下的朝臣附和的不少,我担心连翘,只要能保住连翘一个,其他的条件我都应允。”

上官露好整以暇的听完后道:“殿下的意思是,要我去和他谈?”

李永邦不敢直视她的眼睛:“嗯,可以吗?他,应该会听你的。”

“好。”上官露一口答应。

李永邦猛的抬头看着她,只见上官露笑颜如花,“可我不能给殿下什么保证,我可以去向崔先生讨价还价,但他答应不答应,我真的不知道。”

李永邦高兴道:“不妨一试,只要你愿意帮我就好……”

上官露笑笑,没等他把话说话,就嚷着腰酸,人乏了,李永邦立刻知情识趣的退到了偏殿去。

再接着,李永邦的脸突然变得模糊,是因为狰狞而模糊。

他举起大手朝她而来,狠狠的一个耳光,将她掀翻在地,就像今天一样。

是的,今天。

上官露幽幽的睁开眼,看到凝香正半坐在她的床榻前,守着她,便问:“什么时候了?”

“子时了,娘娘。”凝香担忧的望着她。

“子时……”上官露喃喃道,“竟然只有子时。”

“发生了那么多事,那么多……那么多的事,多到我以为我会长睡不醒,结果却只过去了两个时辰而已。”上官露望着顶上的龙凤合玺彩画唏嘘道。

凝香红着眼:“娘娘福泽深厚,怎么能长睡不醒呢!切不可说气馁的话,瞧,陛下这不给您送凤冠袆衣来了嘛!娘娘,太皇太后和陛下已经下旨封您为皇后,晓谕六宫。呆会儿未央宫的登基大典,娘娘要陪伴君侧,还请娘娘受累撑着点儿。”凝香说到这里,轻声啜泣道,“婢子知道娘娘身子不适,但娘娘放心,女医官一直没离开过,时不时的来看娘娘,确定娘娘的身体已无大碍了。”

她絮絮叨叨说了一通,上官露都没听进去,她的耳膜被李永邦的吼声震的嗡嗡嗡的,也有可能是被他打得。反正她头脑一片混乱,只记得自己杀了连翘。在一个朗朗乾坤的大白天,她乘坐了王府的马车,带着李永邦满心的希望,抵达崔府,并没有像她对李永邦承诺的那样,去和崔庭筠说情,反而是让崔庭筠执行绝杀令。

想到此,她突然心痛,泪水顺着眼角汩汩的滑落,呢喃道:“凝香,凝香,你再让我躺一会儿,就一会儿,行吗?这些年,我都没有梦见过他,一次都没有,是我害了他,你知道吗?如果不是我刚愎自用,非要他杀了连翘,也许他不会落到如此结局。我也只有在梦里才能见见他了。求求你,求你让我再歇一会儿……我想见见他。”她闭上眼,试图回到刚才的梦境,从崔庭筠开始,然而最先出现在脑海里的是金色的火苗,那是从李永邦双眼射出来的愤怒的火焰,也是她在园中赏花时脚边的一盆炭哔剥迸出的火星——就是这盆炭让李永邦洞察了先机。

彼时已是秋天了,她自问生一盆炭不为过,谁知道巧玲在烧连翘的来信时手脚不干净,没待全部烧完就跑去先干别的活计,结果被李永邦发现了未燃尽的断语残句,着急的甚至都来不及向她兴师问罪,就加派人马去营救连翘,路上几番和崔庭筠的杀手相逢,逼得李永邦只得亲自出马,去了一趟乌溪,只是到的时候连翘已经死了。

死在了大战临时搭建的营帐里,居然还身穿盔甲。

简陋的帐篷里满地都是她写的书信,有用墨写的,到后来就是用血写,向他求救,向他求情,代叛军投诚示降。

她一直在等他的回音,他是连翘唯一的希望,不是复国的希望,而是保命的希望,李永邦却远在京畿被瞒的滴水不漏,全拜他那个弱不禁风,楚楚可怜的大妃所赐。

那时跟随李永邦的将士无一不见到了李永邦悔恨的泪水,他抱着连翘的尸体哭的伤心欲绝,久久不肯撒手,因为他看到了连翘临死之前只能靠吃树根草皮果腹来维持生命,但杀手们还不放过她,竟然将她的肚子剖开一个大洞,于是满地鲜血,肠穿肚烂,胃部里残余的零星的野草清晰可见。

李永邦心痛至悲愤,人都已经死了,被他们杀了,为什么还要剖肠挖肚?

他赤红着双目,双手牢牢握拳:一定是为了孩子!一定!

他们要斩草除根!

于是星夜兼程的赶回了京畿,一冲进王府就举剑对着她。

其实在行事以前,崔庭筠就问过她:“当真要杀?殿下对此女的执念颇深,若是殿下不知道还好,怕只怕东窗事发之后,大妃会受到牵连,遭殿下弃爱。”

上官露毫不犹豫道:“国之将亡,必出妖孽。此女你我皆已见过,何以先生之前心智坚定,如今却又犹豫反复?连翘若只是普通的女子,进京就进京吧,我也并非不能容忍之人,然而她武功高强,心思叵测,只怕将来进了京以后兴风作浪。单看战事便可知一二。敢问先生,打下一个高绥要多少时间?高绥尚且是一国的时候,陛下就连同车师等国两面夹击,轻而易举的拿下,而今呢?殿下为了顾及连翘,战事居然拖延了七个月之久!七个月!劳民伤财不说,可知这七个月乌溪是怎样一副民不聊生的乱象?就为了一个女子,不顾其他人的死活,不顾无辜百姓的性命?这岂是为君之道?”

崔庭筠定定的望着她道:“大妃长大了。”

上官露一怔,抬头望了他一眼,迅速的移开了视线。

崔庭筠接着道:“从前教大妃这些,大妃都不爱听,而今大妃竟可以说的头头是道,可见陛下观人于微,殿下的大妃只能有由您来做。初初将您送到他身边,臣不是不痛心,也曾想过抛下一切一走了之,但是我总觉得殿下是喜欢大妃的。如今你问我为何犹豫,我担心的就是殿下知道了真相,不再喜欢露儿了怎么办?以后对露儿不好了怎么办?这些,都是我犹豫的原因,是先生对不起你,把你卷进了事端里来。万死都莫能赎罪。”

第22章地上霜

上官露想,很多事情都是可以预料的,他当时说这番话,就是猜测到了自己的下场吧?

李永邦满怀着怒气回来,当真是恨不得杀了她,可一剑指着她的时候,还是没能下的去手,而是大手一挥,剑气浩然割开了她的发髻,她霎那间披头散发,一阵穿堂风过,吹的她形同女鬼一般。

侍女们吓得四散逃窜,只有她淡定的站在那里,似乎早就料到,在等待他的处决。

李永邦对她这种反应简直是恨极了的,他情愿她哭,她撒谎,她求他,这难道不是一个女人应该有的反应吗?就像连翘被识破了身份会跟他撒娇,会哭诉一样。然而上官露一脸的淡然,弄得自己好像从容就义,慷慨赴死,他倒是成了那个不可理喻的傻瓜。

他是时已经分不清到底是为了连翘被杀而愤怒,还是因为她的欺骗他愤怒,亦或兼而有之。反正所有的情绪化作一股力量,凝结在拳头上,他上前一个大掌狠狠朝她扇过来,将她打得天昏地暗,直吐了一口鲜血,跌倒在地。

她捂着火辣辣的脸,有想要涌出的泪水,但深深的吸了好几口气,终究是收住了。

该来的始终要来不是吗?他说过的保护她,对她好,终于在连翘的死面前被击的土崩瓦解,成了一句空话。她早就预料到,但还是有点委屈。如果不是逼不得已,谁想杀人,让自己恶贯满盈?

李永邦见状恨声道,“装!你继续装!你打算骗我到什么时候,你的病早就好了!亏的我警醒,命人收拾了你的炭盆。但即便是这样,都没能保住连翘的命,上官露,是我错看了你,时至今日才知道自己的枕边人竟公然在我的眼皮子底下和崔庭筠勾结。”

上官露抹了把嘴边的血,道:“是啊,殿下说的一点也不错。”

她死不悔改的样子气疯了李永邦,他一把握住她的脖子,手指下意识的收拢,越来越紧,一边咬牙道:“好!非常好!没想到你能冷血至此,真令我刮目相看!人死了不算,还要偷走她的孩子,我问你,孩子呢?孩子呢?”李永邦发了疯的逼问,见上官露的呼吸越来越弱,生死在一线之间,他终是不忍,败下阵来,痛心疾首道:“上官露,你真让我恶心,这世上怎会有你这般蛇蝎心肠的女子。”

蛇蝎心肠?!

上官露缓缓的支起身子,苦笑一声道:“殿下恨我,大可以杀了我,不过杀了我以后,孩子的下落,你就永远别想知道了。”

“你——!”考虑到孩子的生死,李永邦不得不松了手,但龇着牙道:“好样的,上官露!既然如此,那也不要怪我同样让你尝尝失去最爱的滋味。咱们走着瞧。”

没多久,即传来了崔庭筠的死讯。

适时她被囚禁在王府里不得外出,一日三餐均由巧玲送给她,巧玲哭着告诉她:“小姐,崔先生被殿下绞杀了。”

她手里的碗‘砰’的落地,粉碎。

“你说什么?”她一把抓住巧玲的肩膀,“你再说一遍,崔先生神通广大,手下三千死士,他有的是办法逃出去,怎么会被抓住?他是天机营的尊主啊!”

巧玲摇头:“奴婢不知道,奴婢只晓得殿下去了崔府一趟,第二日朝堂便发了公文,列了崔先生三十二道大罪,条条皆是死罪。奴婢怕小姐伤心不敢告诉您,但是崔先生被绞杀之后,殿下竟叫人挂上了西市口的牌楼,让走过路过的人围观。奴婢……奴婢!”巧玲哭的泣不成声。

上官露整个人如坠入了冰窖,绞杀!暴尸!

李永邦当真像他说的那样,为了报复她,可以把事情做绝。

她的指甲嵌进了掌心,生生掐出血来。

她令巧玲穿上她的衣服顶替,自己端着餐盘低眉顺目的从屋里出来。

李永邦早前给过她的令牌此时又派上了用场,不过她没从正门走,而是从角门,每日有送菜的商贩为王府供应,那里的看守没见过她。

只是后来她想,李永邦怎么可能没想到收回自己的令牌呢?

他根本就什么都知道,他是故意的,他要她亲自去看,去看崔庭筠死的有多惨,死了还被绳子勒住脖子挂在牌楼上。

上官露出了王府就一路往牌楼冲,老远就见到那里乌泱泱的人群里三层外三层,崔庭筠的尸首被高高的悬挂在上方,时不时的摇晃一下,她的眼泪霎那汹涌而出,崩溃大哭。心中的痛岂能用言语形容。

这就是人刀的一生啊!

难怪崔庭筠说,他连一个人都不算,又有什么资格带他走?

无论他做的多好,为朝廷拔去多少眼中钉,只要一有违上位者的心意,他的下场就是一个死。

上官露‘噗通’跪倒在地,痛哭失声:“先生为朝政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最后却换的如此下场,究竟为的是什么?值不值得!”同时行最大的礼数,三跪九叩的向牌楼过去。

一路上,行人纷纷侧目,前方的人群也自发让开一条道,有人说:“看,是王妃。”

“听说崔先生是王妃的授业老师……”

“是吗?”

“或许就是因为这个,大殿下心中嫉恨,才杀了崔先生泄愤。可怜崔先生一届文人无辜。”

上官露将这些话听在耳朵里,继续跪拜叩首,一直到牌楼下才顿住,笔直的挺起了腰杆跪好。

“先生,露儿自幼承您教诲,不承想您为奸人所害,露儿竟束手无策,露儿不孝。死后无颜下地面见先生,请先生受露儿一拜。”言毕,又一拜,再一拜,众人观之,无不动容。

朝中亦有不少人不满李永邦的做法,多数都是文官,全聚集在牌楼下。当见到上官露额头都磕出血的时候,好心上前去扶她道,“逝者已矣,大妃且勿伤心,节哀吧。”

上官露道了声谢,轻轻推开那人的手,继续磕头。

文人士子纷纷摇头,嘴上不说,心里却默默地谴责李永邦的做法。

而在不远处的一座茶楼上,李永邦正坐在靠窗的位置上冷冷的看着这一切的发生,身旁的侍卫提醒道:“殿下,还是由属下去把大妃带走吧,这样下去,恐怕于殿下的声名不利。”

“不必。”李永邦咬牙道,“她要跪就由得她去跪,不必理她。”说完,手中的玉杯被捏得粉碎,白瓷嵌入了他的掌心,满手的血,却仍是不解恨。

就这样,上官露一连跪了三日,到了第二天的时候,有一些文人士子跟着他一起跪,第三天,越来越多的人蜂拥过来,什么人都有,贩夫走卒,老人,女人……他们当中,上官露不知道有多少是崔庭筠手下的人刀,但李永邦把崔庭筠挂在这里震慑人刀的用意显然因为上官露的出现而被破坏了。须知李永邦此生最痛恨的就是这些背地里阴险的勾当,崔庭筠的死是有泄愤报复的成分在内,更多的是为了敲山震虎。他希望天机营能够在崔庭筠死后就此解散。然而上官露放下王妃的身份,屈尊降贵,不顾一切的来为崔庭筠鸣冤,使得在远处蛰伏的人刀,和甘愿冒着暴露危险的人刀都前所未有的齐心一致,他们自被训练起就知道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最后都是以死亡为收梢,也许是死在荒山野岭,被狼狗叼走;也许是死在政敌手里,五马分尸。但有生之年能够看到这世上还会有人为了一个人刀去吊唁,去收尸,去争一口气,那么哪怕他们死的是那样没有尊严,他们也不会觉得自己是毫无价值的了……

他们看到了上官露的悲恸和哀伤,她的行为把远的,近的,明的,暗的,潜伏的,观望的人刀全都收拢到麾下。诚如崔庭筠之前说的那样,皇帝有旨,一旦李永邦登基,天机营就归上官露调遣,天机营的人刀本或不以为然,而今随着崔庭筠的死,是实打实的对上官露心悦诚服,甘心听其调配。

到了第三天,下起了一场大雨,上官露不吃不喝的跪着眼看快要挺不住了,崔庭筠的尸首也早已面目全非,上官露心中的悲愤到达顶点,用尽全身的力气仰天哭道:“先生一辈子先天下之忧而忧,此刻竟遭如此对待,天理不公,天道何在?!”

尽管暴雨如注,雷电交加,她的声音还是清晰的传到了每个人的耳朵里。

然后就发生了一件很奇异的事,一道闪电突然劈到了牌楼的木头上,崔庭筠的尸首直直的从上面掉下来。

绝不能让先生的身体再受到一丁点儿破坏了!——上官露这样想着便不顾一切的伸手去接,结果崔庭筠竟也天意般的砸到了上官露的身上,导致上官露当场就昏了过去,但昏迷的上官露都死死的抱着崔庭筠的尸身,满面泪痕的歪倒在地上。

最后,崔庭筠被当地的文人士子们一起筹款下葬了,坟地选在京郊的一处荒凉之所。

至此,事情貌似告了一个段落,但李永邦的行径着实寒了很多人的心,那一年,是进京赶考人数最少的一年,考场空空,人头伶仃可数,殿试的时候矮子里拔长子都没挑到有用的人才。

紧接着上官露也病了,延医问药许久都不见起色,缠绵病榻。太医说是心内郁结,开的都是安神舒怀的药,李永邦对此不闻不问,每天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在外也有风流浪荡的行径。久而久之,那些侍妾们揣摩出他对上官露冷淡的心意,便一个都不敢去探望她了。

第23章登基礼

有一次午歇之后,赵芳彤意外的发现李永邦醒来后独自起身作画,她便在一旁暗中偷窥,发现画中女人的眉眼粗瞧着怎么和她的堂姐妹赵颂瑜有几分相似呢?

她当下心念一动,便找了个借口请自家的姐妹上门来,于是就有了之后横行霸道的侧妃赵氏。

上官露为了给予他方便,主动要求让贤,搬出了王府,一人在外别居,王府自此由赵氏一力主持。

连翘,再加上赵氏,算起来,她上官露前前后后已害了李永邦两个心爱的女人。

想到濒死的赵氏,上官露缓缓地睁开眼,凝香跪在床边落泪道:“谢天谢地,娘娘您可算是醒了,长省宫和未央宫那边已是准备的是*不离十了。”

上官露动了动手脚,感觉比方才好多了,又问:“眼下什么时候了?”

凝香道:“快到寅时了。”

上官露撇了撇嘴:“不公平,之前我好像睡了很久很久,却只过去两个时辰,可我一梦见先生,一眨眼的功夫就寅时了。”

凝香扶了她起来,吩咐侍女们一一入内,替她挽髻,上妆,面上贴花钿,跟着玉圭谷,玉革带,属于皇后的规仪,一样都不能少,最后只差戴上凤冠,披上织金云龙纹的袆衣就完事了,孰料之前一直沉默着任由她们摆弄的上官露忽然开口,先是屏退了众人,跟着让凝香把那个女医官请来,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女医官徐徐拜倒在地:“回娘娘的话,奴婢灵枢。”

“灵枢。”上官露念道,“是个好名字,就是……你们那儿该不会还有个素问吧?”

灵枢抿唇道:“确实是有的,娘娘所料不差。”

上官露疲惫的略一展颐道:“宫里的人取名字也太马虎了,《灵枢》《素问》都齐了,那肯定也少不了《九墟》,要是还有《内经》,那才滑稽呢。”

“娘娘。”凝香在一旁低声提醒她,“正经。”

上官露撇了撇嘴:“我…..”蓦地改口道,“本宫没有不正经啊,本宫只是觉得本宫这样已经很凄惨了,要是还自怨自艾,时不时的感伤泣泪,就算身体没病,那也得先抑郁而死,不信你问她,是不是?”上官露抬了抬下巴指向灵枢。

灵枢本就很同情她,等见了她本人清醒的样子没有一丝一毫的架子对上官露愈加多了几分亲近,柔声道:“这位姑姑其实不必太过担忧,娘娘说的也是有道理的。凡事心胸豁达尤其重要,心经通了,身体慢慢锻炼总能好起来。同样,身体再好的人,长期精神压抑,思虑过甚,最后也可能积劳成疾。”

“听到没有?”上官露嘴角一勾,得意的朝凝香飞了一眼。

凝香无语。

上官露又道:“那灵枢姑娘进宫有年头了吧?瞧着不是生手。”

“是。”灵枢道:“奴婢十六岁那年家乡瘟疫,爹娘都在逃荒途中死了,奴婢只身一人进宫,算一算,也有五个年头了,一直在医馆那里听差。”

上官露点点头:“嗯,那照你之言,你应当是个孤儿,无牵无挂,可依本宫看,素问难道不是你的妹妹吗?”

灵枢闻言猛的一惊:“娘娘怎么…….?”

她们姐妹进宫是为了一时温饱,她这个姐姐当时年龄够了,妹妹却还太小,所幸瘟疫,饥荒,闹得一团乱,一齐上京的另一个女孩儿饿死了,妹妹便冒名顶替,这事宫里没人知道,只不过有时见她们生的相似,又同在医馆,便老拿她们开玩笑,干脆也照着医书起了名字。

上官露继续道:“你别怕,本宫没有威胁你的意思,本宫只是想你替我办一件事,你放心,这件事不会累及到你的身家性命,我知你有所保留怕的就是这个,可是在宫里行走,就像日升月落,你不是跟着本宫,就是跟着别人,别人那里本宫不敢说,本宫只能说在本宫这里,必不会亏待了你,最重要的是,本宫有信心可以一直不落下去,保你们大家伙的平安,就那么简单。你可愿意帮我?”

灵枢咽了咽口水道:“娘娘见微知著,有什么吩咐,奴婢一定竭尽全力。”

“也没什么。”上官露淡淡道,“就是想问你太医院哪个大夫最贪财。”

“贪财?”灵枢歪着脑袋想了想。

凝香提醒她道:“据我所知,太医院的一个院使每月才三两银,左右院判均二两二钱,吏目,医士就更少了,大约只有一两五钱,还不如一个普通的太监,太医院的大夫们肯定盼着主子们的赏赐,但再多的赏赐能多的过近身的丫鬟和太监?想必不甘心的大有人在吧?可有这样的人选吗,灵枢姑娘。你仔细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