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雪玫也在凝视这个跟她一模一样的女子,很想清楚地在她的脸上找到自己期待的答案,但是她还是优雅地坐下,声音还是淡淡的,“你瘦了。”

凝月心中好像被猛地一扯,她抬手抚摸自己的下颔,脸上依然平静,“不,是你瘦了。”

殷雪玫很聪明,她明白了凝月的意思,眼睛里闪烁不定,“他怎么啦?”

“他没事。”凝月故作轻松,好像不经意地提起一件事,“他发现我不是你,很生气。”

殷雪玫吃惊地睁大眼睛看她,颤动着眼睫,脸色愈加苍白,一时说不出话来。

凝月笑了笑,“你不用紧张,我告诉他你病了,是我主动要求代你进宫的。”

“他一定很生气…很生气…”殷雪玫呢喃着,极弱的一滴泪自眼角流下,连声音也变得格外的柔弱,“是我不好,都怪我。”

凝月定定地看着,胸口仿佛被压迫得缓不过气来,她强忍住,无事似的吁了口气,“肖衡不会怪你的,你也是为了你们的将来,他还等着你回去呢。”

说完,从怀里掏出一包东西,交到殷雪玫手中,“‘紫气东来’确实是良药,我没让宋先生看见,希望我下次来,你已经彻底康复了。”

殷雪玫的手触及她的肌肤,凉凉的。凝月心里空荡荡,仿佛空缺了什么似的,那份凉意通过手臂凉彻心肺。

她不知道自己这样做对不对,只知道殷雪玫脸色脸色会放晴,心里会宽松,这样她就会很快地回到肖衡身边。

到那时,肖衡的脸色也会放晴,心里也会宽松。

虽然他离她越来越远了。

独自下了楼台,外面的清光灿烂如碎金,空气清澈而温润。凝月抬眼欣赏着雨景,香巧的小身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她的面前。

她的眼底似乎堆了一小簇的火,朝着凝月熊熊燃烧,“宋大哥呢?你告诉我,他去哪儿了?”

凝月错愣了一下,接着笑道:“哥他回家去了。”

“他答应过我的,他说他会收下我!可是我等啊等,他却独自走了,他骗我!骗我!”

眼里的火焰烧得尽了,香巧的双肩激烈地抽动,夹着她的哽咽嘶喊。

凝月诧异地看着她,心里被柔软的东西堵住,她过去,拥抱住香巧,“他会回来的,到时候我们就在一起…”

香巧一把挣脱开,泪花飞溅,话语都乱了,“我不相信你!一定是你不肯!宋大哥那么好的人,他不会不要我…我自己找他去,你告诉我,他在哪里?”

有极细的针在心膜扎了几下,凝月痛了,滚下泪来。她很想就这样告诉香巧,她的宋大哥是她的兄长,站在前面的貌似小姐的是她的亲姐姐。只是她现在不能,她唯有给香巧一点儿安慰,只要再坚持一点儿日子,就能够等到哥哥的回来。

“他去稽阳了。”凝月想了个遥远的地名,“春天一过就回来。”

香巧疑惑地看了看她,一时间不知如何接话,只会抬手把满面的泪水拭去了。

凝月见她这幅模样,笑了笑,手轻轻抚过香巧扎得结实的发辫,漫步走向院门。此时雨渐止,四周荡漾清新的芬芳,繁树枝叶正盛,摇曳间,上面的水珠溜溜地转动,就像香巧灵动可爱的眼眸。

回到庆陵王府,凝月在青石步道上站定,见道路两旁落了几顶翠盖轿子,老远能够闻到佳楠清香的味道。顺着道路走去,一队穿戴整齐的宫人捧着朱漆果盘,游龙似的向芙蓉洲方向移动。

凝月感到好奇,远远地跟随而去。雨后的芙蓉洲烟雨蒙蒙,像丰润淡彩的水墨画,风动莲叶摇曳,一对燕子剪过树荫,倾斜了漫天的水丝。远远柳荫下,隐隐传来嬉笑之声,起先略为矜持,而后渐渐清爽,凝月不觉抬头张望,一群红男绿女簇拥着雍容华贵的皇后,从水墨画里走了出来。

赏景的人也发现了凝月的到来,突然地安静,眼光齐刷刷落在她的身上。

“你上哪儿去了?”寂静中,皇后的声音带出一种莫名的冷森,压得凝月赶紧垂下眼。

“回御史府一趟。”她朝皇后施了礼,心里虽有点儿慌乱,声音依然清脆。

皇后似乎顾及她的面子,并未细问,只是朝两边抬手示意。其余的几名婀娜多姿的女子轻呼“王妃娘娘”,施施然敛衽屈膝,凝月只看见一簇簇娇俏的花,鲜艳地在她眼前绽放。她不清楚这几名女眷的身份,客气地应了,抬眼看了看其中的肖衡。

肖衡正漫不经心地把玩着手中的折柳,眼光飘移在别处,倒是他身边的肖焜含笑和她颔首,眉目清爽,笑容干净。

皇后仪态端庄,目光从凝月的身上转向肖衡,在他脸上停留片刻,又面向凝月,“雪玫,你去亭下侯着,哀家过会儿就来。”

凝月恭谨地应了。

皇后朝肖衡一笑,满脸怜爱的表情,“衡儿病愈不久,定是走得累了,你也去停下歇歇。”

肖衡这才缓过神来,轻轻一晒,“孩儿不累,那边还有奇妙之处,要不要去看?”

女眷们眼光都落在肖衡身上,手抚绢帕含笑不语。皇后笑得开心,人似乎也年轻许多,催促道:“姑娘们,走喽!”

细雨刚过天放晴,春随人意,遍地的名贵花木开得灿烂多姿,漫天芳香,娇滴的声音悠悠的,却轻柔,富丽彩绣的装饰,头上的耳饰,步摇随风玎玲作响。肖衡的朗笑声更是毫不遮掩,直惹得绿树嫩柳在热烈的气氛中摇曳、轻摆,如楚楚动人的女子娉婷曼舞。

花似美人,美人如花。

凝月久久地凭栏凝望,只见画面抹上一缕淡淡的白云,斜阳外,高飞的大雁阵齐整地掠过。

一个身影从后面缓缓出现在她的面前,她的双眼已经有了水波,好一会儿,眼前人的面庞才渐渐清晰起来。

他依然是一双温和的眼,默默望住自己。

“你瘦了。”

这是她一日内听到的第二句同样的话,却听得心潮澎湃,她的双眼顷刻蓄满了泪,却倔强地忍着,绝不肯轻易地掉下来。

肖焜定定地看她,眼眸里波光流转,是怜悯,是疼惜。

“母后迫不及待了,她想给衡弟另外找几个。”

“我猜得到。”她无奈地笑了笑,故作轻松道,“富贵人家这个样,皇家更是免不了,对不对?”

一时八角亭内万籁俱寂,只有风在轻摇。

“或许我不该挑拨你们的关系,衡弟如此待你我很生气,你们结婚还不到一年。”肖焜本性沉稳,这次话音却有了些许的激动,“去年端午节,我看到的你无忧无虑,无牵无挂…我希望你快乐。”

凝月不由得屏住呼吸,—-种教人窒息的静包围着他们。肖焜满脸肃然,眼光专注地凝聚在她的身上。

她的眼睫轻颤,终于,泪珠慢慢沁出眼眶,她流泪了。

岁月给了她一个结局,她要的结局,在另外一个人身上。

四年前他们擦身而过,光阴如刀,已将回忆割断,肖焜心中的是真正的殷雪玫。

她还是感动。

他给她的感动总是在春天,总是混合着春天特有的气息。

“谢谢你。”她拭去眼泪,她替殷雪玫感谢他。

她想明白了,她是冷凝月,—个出身贫寒的采茶女。但她也是刚烈的女子,骨子里有着自己的骄傲与坚持,以后的日子,就算她还是假扮殷雪玫,她也不回再以一种低首垂眉的姿态出现。

脸上凝起笑靥,她从容地笑了,一阵风起,拂动她的衣袂裙角,缥缈有若仙子。

他惊叹,嘴角含着笑。

皇后和肖衡回到八角亭时,天将黄昏。

皇后意兴盎然,心情极好,一边用茶盖撇着茶末,一边还含笑告诉凝月:“那些都是正二品大臣家的,知书达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听说是哀家要她们来庆陵王府赏景,个个打扮得像花似的。”

转而望向肖衡,“衡儿,你看哪个好?”

肖衡靠在榻椅上,眯着跟看着亭顶,亭外的霞光自云端射出,像是揉碎的沙掉进眼里,迷得他睁不开眼。

“随便。”

皇后哧地一笑,嗔怪道:“是你纳侧妃还是母后纳侧妃呀?不过,母后瞅着左相家千金不错,个性温和,说话又甜,将来和雪玫一定合得来。”

“哪个?”肖衡敛紧眉头,目光向凝月一扫。

凝月端端地坐着,甚至含了一丝微笑,脸上绝无任何波澜。肖衡的眼里是犀利如剑的阴沉,赌气地转过脸去。

“就是穿红衣裙的那个,她还问你行军打仗的事呢。”皇后还在解释,手指着其中一位。

凝月闻言,心竟然安定不下来,她斜睨肖衡,但见他依旧慵懒地歪着,睫毛半垂,满脸淡漠的表情。

穿红的女子,海棠织锦如霞弥漫,映出她弯弯秀眉,她优雅而娇柔的气韵给她添了几分灵气,这样的女子超群绝伦,让人过目不忘。

“依母后的意思就是。”肖衡回答得极干脆,甚至连半点思考都没有。

凝月沉重地垂下眼帘,耳朵里听了一个尖锐的讥笑,刺得她双手紧紧地攥在一起。她必须这样笔直地坐着,她知道皇后的眼光落在她的身上了。

“雪玫?”果然,皇后轻抿一口茶,朝凝月现出愉悦的笑,而声音同样温和。

凝月僵硬了片剡,视线上抬,平静地回答:“依母后的意思就是。”

皇后满意地点头,心里大感欣慰,由侍女搀扶着站起身来,“此事还得慎重,过些日子母后去太庙祷告,请法师占卜,祈望衡儿府里人丁兴旺。”

庆陵王府门口霞光耀动,花影簇簇,告别声絮絮,抬轿的宫人脚步整齐划一,珍珠串成的彩色锦帏随轿子的起伏飘动而落下。

皇后回去了,她所带来的女眷们也相继辞别而去,王府内又恢复了宁静。

凝月站在青石步道上,轻轻地吁了口气,这才发现,因为全身一直僵硬紧绷着,等到放松下来,已是酸涩难耐。

她想回自己的寝殿歇一会儿,抬眼扫了扫身畔的肖衡,径直转过身去,岂料他猛然捉住了她的手腕。

凝月吃了一惊,看着他依然冷如冰霜的脸,问:“干什么?”

“你刚才对母后说什么?”他反问她,显得生气至极,“‘依母后的意思’,你这是什么意思?”

“不就是你的意思吗?我可是按你的原话说的。”凝月讥诮地笑笑,挣开了他的手。

肖衡阴鸷的眼光投过来,隐匿在暮色中,“我是说了,可不许你这么说!”

“我该怎么说?”

凝月感觉肖衡不可理喻,见他突然噤声,恍然道:“对,我不是殷雪玫,我不可以代替她说话。”

“你应该装出难过的样子!”他大喊,用霸道的口吻。

凝月刹那间似乎已明白,眼睛盯着地面,声音深处有着轻微的颤抖,“难过…殷雪玫要是知道你选偏妃的事,她一定很难过!幸亏见到此景的不是她,不然她会当场昏死在你面前!肖衡,你这样做对殷雪玫不公平,她还没尽其妾妇之道,她一直在等着这么一天,你未免也太狠心了!”

肖衡的脸上阴云遍布,讥讽地唇角一挑,“原来最狠心的是你。你当然不会难过,我差点儿忘了你我是仇人,你是冷凝月,不是殷雪玫!”

凝月的唇龟变得苍白,手紧紧地攥着,嘴角染了一丝冷笑,“你放心,我会很快离开这里的。”说完拂袖而去。

事到如今,她多待也是无益,退是唯一能走的路。

她的步子有点儿乱,头上的珠簪闪着光辉,身影袅若烟尘,与肖衡渐行渐远。

这夜的紫金巷依然安静,家家户户陷入大梦之中。

费嫂睡觉时不喜有光,可香巧难得过夜一趟,她是喜欢烛火彻夜长明的,于是费嫂搭床铺被,剔起了灯芯。

而今夜也不知灯油里是否掉了水沫子,灯花咝咝地爆着,费嫂本来睡眠就浅,这回愈发难以入睡。透过芙蓉帐子,板床吱嘎吱嘎地响动,香巧在上面翻来覆去似也睡不着。

香巧今日突然回家,到了夜里索性不回去了,费嫂担心殷家小姐,劝了香巧半天,香巧反而哭起来,“我就知道自己是没人疼的,连你也赶我走。”

费嫂心就软了。

前些日子殷其炳淡起了香巧,分明有纳妾之意,贺嫂心里纵是有—万个不愿意,可也不敢违抗。她祈望香巧说的那个宋大哥能收留她的女儿,所以今日她急着问起此事。原来香巧还会说上几句,一听这个就没了声晌,脸色也阴阴的,“他回老家了。”

费嫂揣摩那个凝天定是拒绝了香巧,心里很是失望。

“香巧。”费嫂轻轻唤她。

香巧支吾了一声,翻了个身,“娘,稽阳在什么地方?”

费嫂闻言,心无端地急跳了一下,旋即又恢复了平静。她不知道香巧为何突然问起这个地名,以为她是心血来潮,便笑笑说:“在南方,离京城远着呢。”

“娘去过那里吗?”

灯火猛然窜起,发出轻微的爆裂声响。费嫂的眼帘莫名地跳动,脑海里依稀有个模糊的影子,有孩童般灵动的笑颜在眼前一掠而过,接着又迅速坠人无底的静夜中。费嫂苦恼地眯起跟睛,含糊地回答道:“娘足不出户,怎么会去那个地方?”

香巧已经掀了被子,赤脚走到娘的床前。费嫂赶紧伸手拉她,香巧灵活地钻进娘的被窝里,枕着她的臂弯,小兽一样依恋着娘,让费嫂几乎忘记香巧已经长大。

费嫂亲热地抚摸香巧的头发,深吸女儿身上若有若无清新的香气,香巧已经多年没有这样亲近自己的娘了。费嫂满足地叹息,将被子往女儿身后掖了掖,轻轻拍打她,“太晚了,睡吧。”

香巧应一声,靠在娘的身边。窗外夜深沉,四下寂静无声,耳听得极远处传来更梆声。

辰时光景,费嫂送走了香巧,在屋子里收拾着。整个上午眼皮直跳,又说不出所以然,总感觉有什么事。

晌午过后,殷其炳来了,脸色煞是阴沉。费嫂一见,本就不安的心悬到了嗓子眼。

“香巧呢?”殷其炳张口就问。

“她一早就回去了。”费嫂战战兢兢地回答他。

“回去?她根本就没回去过,”殷其炳扔给费嫂一个寒凉的戾气,“定是你这死婆子让她逃跑的!”

“没有,老爷。”费嫂委屈地喊,殷其炳挥手就是一巴掌,将她重重地击倒在地。

“你快去把香巧给我找来,若是找不到,休怪殷某对你不客气,把你扫地出门!”殷其炳咆哮着,颈脖上的青筋突显。

费嫂踽踽行走在大街上,惶惑的眼光掠过每个经过面前的行人,嘴里喃喃说道:“香巧,你在哪儿?娘没好好顾及你,娘真没用…”

想起昨晚香巧的举动,费嫂更是泪水纵横,她是分明来跟自己的娘告别的呀!自己活得已经糊涂了,连自己女儿反常也未注意,一时费嫂痛悔莫及,边哭边找寻自己的女儿。

十六年来,自己苦苦挣扎,总希望有朝一日能回到亲人身边。如今这种希望愈加渺茫,香巧是她唯一的亲人了,就算被殷其炳赶出来,以后不论风吹雨打,不论疾病痛苦,她到死都要和自己的女儿在一起。

她走得累了,几乎是拖着脚步行走。前面便是南门,城门附近车水马龙,熙熙攘攘。

费嫂茫然地环顾四周,一匹马车从她面前疾驰而过,扬起的灰尘冲得她迷了眼睛。蓦地,香巧昨晚的话清晰地在耳边回响。

“娘,稽阳在什么地方?”

心湖如狂涛翻涌,费嫂的眼里湿湿的,嘴角抽动,脸上却有了伤感的笑意。

“香巧,娘知道你去哪儿了,你等等娘,娘这就过来陪你…”

凝月站在紫金巷那个木栅门前,脸上浮起一层疑云,她思忖片刻,还是继续大力地叩门。